机床装配
数控机床装配过程

数控机床装配组员:王政、彭剑锋、张得琛、张佟佟、乔浩利所需组装参照实物图如下:一1.打开PRO/E软件,在主窗口的工具栏中单击【新建】,弹出【新建】对话框。
在【类型】选项中选择【实体】使用【缺省模板】,点击确定。
2.点击坐标系图标,新建名称为CSO的坐标系。
3.新建.草绘1平面,绘制如图红色线条的圆形,并进行拉伸。
4.新建草绘2,对绘制的红色线条进行拉伸。
5.通过拉伸,倒角和,得到下图所示的零件。
二.1.在主窗口的工具栏中单击【新建】,弹出【新建】对话框。
在【类型】选项中选择【实体】使用【缺省模板】,点击确定。
2.利用新建名称为CSO 的坐标系。
3.通过新建基准面,拉伸,倒角,等操作,以下图模型树为步奏得到下图所示的零件。
三.1.通过倒角,倒圆角,得到零件名称为1-4.prt.2下图所示的部件。
四1.在主窗口的工具栏中单击【新建】,弹出【新建】对话框。
在【类型】选项中选择【实体】使用【缺省模板】,点击确定。
2.在草绘1中绘制红色线条并进行拉伸。
3.通过拉伸2和倒角1,得到下图所示零件。
五1.在主窗口的工具栏中单击【新建】,弹出【新建】对话框。
在【类型】选项中选择【组件】类型。
2.按照模型树的操作步骤把以上零件组装。
六1.侧门组成:6-shoulun.prt,6-luosi.prt,6-dianquan.prt2侧门组件如下图七1 后箱组件:2-1.prt,2-2.prt,2-3.prt,2-4.prt,2-5.prt,2-6.prt2后箱如下图八1.数控机床的溜板1和溜板2分别由3-daojia.prt,3-gaizi.prt,3-liuban-1.prt,3-liuban-2.prt,3-dianji-1.prt,3-dianji-2.prt,3-dianji-3.prt,3-dianpian.prt和4-liuban.prt,4-qian-liuban-1.prt,4-qian-liuban-2.prt组成,组件分别如下图:九1面板由5-kzq-1.prt,5-kzq-2.prt,5-kzq-3.prt,5-kzq-4.prt,5-kzq-5.prt,5-kzq-an-1.prt,5-kzq-an-2.prt,5-kzq-an-3.prt,5-kzq-an-4.prt,5-kzq-an-5.prt,5-kzq-an-6.prt,5-io-kou-1.prt,5-io-kou-2.prt组成。
机床装配精度检测与质量保证.

2、机床的空运转试验
噪声检测注意事项:
机床噪声检测应注意检测背景噪声,其位置与机床噪声测量位置相同。
若背景噪声比机床噪声值小10db(A)以上则测量值有效,否则应按 下表进行修正。
测量值与背景噪声之差 3
4~5
6~9
应减去的修正值
3
2
1
检测工具:声级计 允差:GB15760规定
我公司要求加工中心低于81db(A)
三、位置精度
三、位置精度
数据处理举例: 轴线的定位精度
其中:
装配过程质量控制对位置精度的影响
润滑的影响 导轨副接触精度
的影响 夹条压板受力情
况对位置精度的 影响 丝杠安装对位置 精度的影响
四、工作精度
1、工作精度检测时应注意的问题: 工作精度需要在几何精度、位置精度检测合格后
罩→空运行→最终检验→订箱入库
二、机床精度
几何精度(G1~G18项) 位置精度(P1~P10项) 工作精度(M1~M2项)
二、几何精度检测
1、几何精度检测时应注意的问题: 20℃理想环境 机床、检具达到热稳定状态 避免阳光、气流、外部热源的影响 机床安装在适当的基础上,并调整好机床水平 检验过程中不允许调整影响机床精度和性能的机构和
零件,不允许重新调整机床水平 机床完成装配且已经运转充分
二、几何精度检测
2、所用检具
平尺
直角尺
指示器 (千分表)
二、几何精度检测
检验芯轴
等高垫块
可调垫块
二、几何精度检测
G1 X轴轴线运动的直线度 a)在ZX垂直平面内 b)在XY水平面内
二、几何精度检测
G2 Y轴轴线运动的直线度 a)在YZ垂直平面内 b)在XY水平面内
钳工工艺学第六版电子课件第十一章数控机床及其装配

4.进给传动中,一方面采用无间隙的传动装置和元件,如既消除间隙又减 少摩擦的滚珠丝杠螺母副、静压蜗杆蜗条副以及预加载荷的双齿轮齿条副。另 一方面采取消除措施,如偏心套式、锥度齿轮式及斜齿轮垫片错齿式等消除结 构。
5.采用多主轴、多刀架结构以及刀具与工件的自动夹紧装置、自动换刀装 置和自动排屑装置、自动润滑冷却装置等,减少了停机时间,提高了单位时间 内的切削效率。
2.气动系统的维护
(1)清除压缩空气的杂质和水分。 (2)检查系统中油雾器的供油量。 (3)保持系统的密封性。 (4)注意调节工作压力。 (5)清洗或更换气动元件、滤芯。
1.滚动导轨
滚动导轨的特点是:灵敏度高,摩擦阻力小,且其动静摩擦因数相差甚微, 因而运动均匀,尤其是低速运动时,不易产生爬行现象;定位精度高,运动平稳, 微量移动准确;磨损小,精度保持性好,寿命长;但抗振性较差,对防护要求高, 结构复杂,制造较困难,成本较高。
(1)滚动导轨块
滚动导轨块的结构 1-防护板 2-返向器 3-滚柱 4-导向片 5-保持器 6-导轨块体
3.基础支承件
它包括床身、立柱、导轨、滑座、工作台等,它支承机床的各主要部件, 并使它们在静止或运动中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
4.辅助装置
辅助装置视数控机床的不同而异,如自动换刀系统、液压气动系统、润滑 冷却装置等。
XH7150立式加工中心
加工中心是在数控铣床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高度自动化的加工设备。它是 一种带有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机床,又称为自动换刀数控机床或多工序数控 机床。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数控系统能控制机床按不同工序自动选择和更换刀具, 自动改变机床主轴转速、进给量和刀具相对工件的运动轨迹及其他辅助功能,连续 地对工件各表面自动进行铣(车)、钻、扩、铰、镗、攻螺纹等多种工序的加工, 适用于加工凸轮、箱体、支架、盖板、模具等各种复杂型面的零件。
机床装配车间管理制度

机床装配车间管理制度•相关推荐机床装配车间管理制度(通用12篇)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制度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机床装配车间管理制度(通用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机床装配车间管理制度1一、保洁范围办公楼的所有区域(公共区域、办公楼、办公区域、宿舍)的墙壁、地面、大门、楼梯、楼梯扶手、窗户玻璃。
二、保洁时间早上 07:00~11:00 下午 13:30~16:30三、保洁作业标准1、每天上、下午拖扫办公楼楼道、楼梯、大厅、玻璃门,各一次。
做到洁净无痰迹,无杂物、无异味、无蛛网、无积灰、无积水、无卫生死角,当日垃圾当日清除完毕。
2、每天上午打扫副总办公室、会议室、公共卫生间、车间及办公楼周围打扫各一次。
做到地面无杂物垃圾,墙壁无蛛网、无积灰;副总办公室、会议室桌椅摆放整齐、干净;公共卫生间的便池无黄垢,地板无青苔、污垢;洗手池、洗澡间无污垢、无垃圾;车间及办公楼周围无纸屑、无落叶、无其他废弃物。
3、每周一打扫、整理总经理房间一次。
做到整齐、干净、无杂物垃圾、无异味、无蛛网、无积灰、无卫生死角。
无人在时,要确保所有电器关毕,方可离开。
4、每周二擦洗公共场所及副总办公室的窗户一次。
做到无积灰、无水痕,干净、明亮。
5、每周三协助食堂人员全面打扫食堂的卫生。
做到地面无油垢、无污物、无积水,用具、工器具无污垢、锈迹;门、窗、风扇、墙壁无积灰、无蛛网;桌子、摆架、灶台整齐、干净。
6、每周四拔除办公楼及车间周围墙角和地面缝隙的杂草。
做到整洁、无任何杂草。
7、每周五修剪办公楼前两块草坪。
做到高度适宜,无枯枝烂叶。
8、公共环境遇突发事件及时报告综合办①遇到电线、插座等电源问题②遇到水泄不通、水龙头损坏③遇到有损坏公物的或其他突发事9、每天由综合部不定时进行检查,如有工作不到位的,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给予严重警告,第三次将辞退。
关于机床实习报告(关于机床装配的实习报告)

关于机床实习报告(关于机床装配的实习报告)机床实习报告篇1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机械产品日趋复杂,并且对机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航天航空、造船和计算机等工业中,零件的精度高、形状复杂、批量小、改动频率高、加工困难,而传统的加工方法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因此,一种灵活、通用、高精度、高效率的“柔性”自动化生产设备,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
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
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
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这个学期我们实训了先进的数控制造技术,即数控机床。
在两个多月里,我们实训了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和特种机床等先进制造设备,下面我们将数控机床的实训总结如下:一、数控车床通过数控车床的实训,使我掌握了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的区别、数控机床的结构特点及数控车床的应用。
1、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的不同(1)对加工对象的适应性强,适应模具等产品单件生产的特点,为模具的制造提供了合适的加工方法;(2)加工精度高,具有稳定的加工质量;(3)可进行多坐标的联动,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4)加工零件改变时,一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可节省生产准备时间;(5)机床本身的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生产率高(一般为普通机床的3~5倍);(6)机床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7)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
数控机床使用数字信息与标准代码处理、传递信息,使用了计算机控制方法,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及管理一体化奠定了基础;(8)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9)可靠性高。
普通车床(CD6140A) 装配 工艺 毕业设计讲诉

CD6140A普通车床装配工艺设计1.绪论装配技术是随着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和生产批量增大而发展起来的。
机械制造业发展初期,装配多用锉、磨、修刮、锤击和拧紧螺钉等操作,使零件配合和联接起来。
18世纪末期,产品批量增大,加工质量提高,于是出现了互换性装配。
例如1789年,美国E.惠特尼制造1万支具有可以互换零件的滑膛枪,依靠专门工夹具使不熟练的童工也能从事装配工作,工时大为缩短。
19世纪初至中叶,互换性装配逐步推广到时钟、小型武器、纺织机械和缝纫机等产品。
在互换性装配发展的同时,还发展了装配流水作业,至20世纪初出现了较完善的汽车装配线。
以后,进一步发展了自动化装配。
根据产品的装配要求和生产批量,零件的装配有修配、调整、互换和选配4种配合方法。
1)修配法装配中应用锉、磨和刮削等工艺方法改变个别零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使配合达到规定的精度,装配效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在大型、重型和精密机械装配中应用较多。
修配法依靠手CD6140A普通车床装配工艺设计工操作,要求装配工人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
2)调整法装配中调整个别零件的位置或加入补偿件,以达到装配精度。
常用的调整件有螺纹件、斜面件和偏心件等;补偿件有垫片和定位圈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单件和中小批生产的结构较复杂的产品,成批生产中也少量应用。
3)互换法所装配的同一种零件能互换装入,装配时可以不加选择,不进行调整和修配。
这类零件的加工公差要求严格,它与配合件公差之和应符合装配精度要求。
这种配合方法主要适用于生产批量大的产品,如汽车、拖拉机的某些部件的装配。
4)选配法对于成批、大量生产的高精度部件如滚动轴承等,为了提高加工经济性,通常将精度高的零件的加工公差放宽,然后按照实际尺寸的大小分成若干组,使各对应的组内相互配合的零件仍能按配合要求实现互换装配。
按照装配过程中装配对象是否移动,分为固定式装配和移动式装配两类。
CD6140A普通车床装配工艺设计1)固定式装配在一个工作位置上完成全部装配工序,往往由一组装配工完成全部装配作业,手工操作比重大,要求装配工的水平高,技术全面。
数控机床纵向装置装配技术

生产效率 , 保证滚珠丝杠的安装精度 , J它所带来 的 高效装配模式对节能减排 的贡献受到关注 , 是机床制 造业 实现 节能减排 的最有 效手段 之一 。
参考文献 :
[ ] 吕亚臣. 1 重型机械工艺手册[ . M] 哈尔滨 : 哈尔滨出版社 , 9. 18 9
L
பைடு நூலகம்A
[ ] 机床设计手册编写组. 2 机床设计手册 ( 三册 ) M] 北京 ; 械 第 [ . 机
现场使用情 况 已经证 明 , 改进 后 中间罐 车 的升降 导 向装 置 , 于安装 调整 , 向可靠 , 导 向间 隙 。由 便 导 无 于无 导 向间隙 , 中间罐车运 动时 中间罐 的惯性 力 不会 作用 到油缸 杆上 , 油缸 受 力更 加 合 理 , 中间 罐 车运 行
更加平 稳 。
稍微 松开 螺 钉 7, 掉 理 论 调 整 垫 6和 理 论 调 整 垫 去 1 , 量块 检测 调整 垫实 际数值 , 转 滚珠 丝 杠 5将 1用 旋 ,
螺母支架沿床身导轨移动到后轴承座 1 , 4处 用量块 检测 调整 垫实 际数值 , 实际调 整垫 6和实 际调整 垫 配 1 , 固螺 钉 7 打 前 轴 承座 1的定位 销 3 后 轴 承 座 1紧 ; ,
・
l8・ 2
1 技术背景
一
要一 次加工 成型 , 时与 导 向 山 形 基 准 面 A 和 基 准 同
在数控机床纵向装置装配过程中, 传统装配方式 般 以滚珠 丝杠 丝母支 座为 基准 , 找正滚 珠丝杠 上母
面 B相交线平行 , 向装置上安装 基面垂直基 准面 纵 D 。从而保证床身上前后轴承座安装基面和定位面
3 装配 、 找正、 调整过程
机床装配工艺规程卡

2 — 3安装方法及要求3.1 刮研Y向丝母座以Y向丝母座朝上将滑鞍吊落在有保护的地面上。
翻转时:调整12;J51-1(4件)的各自厚度,使吊钩拉紧每件M12;J29-3的环首后,各吊环螺钉肩面、垫圈、滑鞍三者紧固靠严后无松扣趋势。
丝母座内装套、芯轴,检验丝杠旋转轴心线与Y向导轨面平行度≤0.01(正、侧两个方向)。
不合时刮研丝母座端面至要求。
检查结果记录操作者检查员年月日检查项目调整丝母座轴线与Y向导轨面平行要求值≤0.01实测值等高等侧把横梁翻转,导轨面朝上吊落在四块地脚垫铁上。
调整地脚垫铁,检验丝杠旋转轴心线与横梁导轨面平。
不合时配磨调整垫或刮研轴承座或电检测电机座一端芯轴与丝母座芯轴等高、等侧≤0.1(以导轨面为准)。
拆下滑鞍,检测。
调整合格后,钻铰锥销孔2×2-φ12装销定位,轴向年月日电机座与丝母座、轴承定位销座等高(安装滑鞍后)最大轴向留量10≤0.13 — 7安装方法及要求检测方法:(1)检测主轴箱导轨面(Z向)与X向垂直:在横梁正向放置调平器,上面放方规,用表检测并调整横梁与立柱接合面同方规侧面平行≤0.01,然后在主轴箱导轨上吸表并推动主轴箱检测与方规顶面平行≤0.01。
(2)检测主轴箱导轨面(Z向)与Y向垂直:将方规平放,推动滑鞍来调整与方规侧面的平行≤0.01,然后将表吸在主轴箱上按图示检测平行度≤0.01。
检查结果记录操作者检查员年月日检查项目滑鞍侧导轨面与横梁基准导轨面垂直度滑鞍侧导轨面与横梁基准导轨面垂直度要求值≤0.01 ≤0.01实测值4 —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尾座锥孔中心与主轴中心的等高度允差为0.04 mm,只允许尾座高。装配修理时,用两直径同的检验棒,等高度精度的检验,两顶尖间装上长检验棒。
10.7.8 安装刀架部件
方刀架装配在斜滑板上,斜滑板座安装在横滑板上,横滑板通过横向进给丝杠带动,使刀架在纵滑板上做横向运动。
10.6.2 溜板箱的装配要点
(1)开合螺母与丝杠配合间隙的调整、定位;开合螺母的轴线与溜板箱上平面和侧平面的平行度,也就是配刮燕尾导轨与溜板箱上平面的垂直度。开合螺母在燕尾导轨中移动应灵活,无松动现象。
(2)由于箱体是窄长整体式,为便于装配,应从下向上装配。
(3)手柄扳动灵活,定位正确。
(4)试车、调整。
(3)用传动结构式来表示机床传动路线。列出CA6140型卧式车床主轴箱的传动结构式。
(4)主轴以不同转速旋转:
u1 = (20/80)×(20/80) = 1 /16
u2= (20/80)× (51/50)≈1/ 4
u3= (50/ 50)×(20/80) = 1/4
u4 =(50/50)×(50/ 50)=1
解 ΔA=(0.1-0.02)/ 0.684=0.12 mm
2.齿条对接方法及要求
齿条对接校正,间隙0.1~0.2 mm。之后才能做初定位。
3.安装齿条
用螺钉将齿条固定在床身上,摇动纵向进给手柄,无松旷、阻滞、灵活。定位。
10.7.6 主轴箱安装
以底平面和凸块侧面与床身接触保证安装位置。
修刮主轴箱底面达到主轴轴线与床身导轨在垂直方向的平行度。
10.7 CA6140型卧式车床的总装
10.7.1 床身安装
要点:
(1)床身与床脚连接面要求平整、连接牢靠,并在连接面间垫上1~2 mm厚纸垫以防漏油。
(2)床身安装要水平。
(3)检测床身导轨面: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水平面内的直线度及导轨的平行度。
10.7.2 纵滑板按床身导轨配刮
(1)在此之前,先保证燕尾导轨对横向进给丝杠中心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平行度,其方法如下:
机床的传动系统图,表示了各传动的结构类型、连接方式和传动路线。阅读机床传动系统图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找出动力的输入端及输出端。
(2)了解各传动轴和传动齿轮之间的连接和传动关系。
(3)列出传动结构式及运动平衡方程式。
现以CA6140型卧式车床主轴箱传动系统为例,分析其传动关系。
(1)动力输入端为电动机,通过V带轮,V带将动力传递到轴I,再通过一系列的齿轮传动,最后将动力传到主轴(输出端),使其转动。
安装要求:
横滑板横向移动方向与主轴轴线垂直,要求在300 mm直径上所车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0.02 mm,只允许中凹。
(2)运动由电动机经V带传至主轴箱中的轴I,轴I上装有双向多片式摩擦离合器M1,M1的作用是使主轴正转、反转或停止。当M1向左压紧左部的内外摩擦片时,轴I的运动经离合器M1左部摩擦片及啮合齿轮副56/38或51/43传给轴Ⅱ。
当M1向右压紧右部摩擦片时,轴I的运动经M1右部摩擦片及齿轮z50传给轴Ⅶ上的空套齿轮z34,再传给轴Ⅱ上的齿轮z30,使轴Ⅱ转动。这时,由于增加了一次外啮合,轴Ⅱ的转向与经M1左部传动时的方向相反。运动经离合器M1左部传动时,可使主轴正转;运动经M1右部传动时,则使主轴反转;当M1在中间位置时,则主轴停转。
进给箱的装配特点:
箱体与前盖、后盖均分开。
箱体上各传动轴均为平行轴,各轴线在一个平面上。
所有的操纵机构都装在前盖上。
10.6 CA6140型卧式车床溜板箱
10.6.1 溜板箱的结构
见教材上的CA6140型卧式车床溜板箱展开图。
溜板箱的作用是将进给箱的运动传给刀架,并做纵、横向机动进给及车螺纹运动的选择,同时有过载保护作用。
刀架上最大工件回转直径:210 mm
主轴中心至床身平面导轨距离(中心高):205mm
10.3.26140型卧式车床的主轴箱结构及其装配
主轴箱的结构、双向多片式摩擦离合器、制动器及其操纵机构见教材上的图。
10.4.4 主轴变速操纵机构
曲柄4和凸轮2有六个变速位置,顺次转动手柄,每次转60°。当杠杆3的滚子在凸轮曲线的2位时,轴Ⅱ上的二联齿轮滑块A处于左端位置,轴Ⅲ上的三联齿轮滑块B处在中间位置。若将轴I逆时针方向转过60°,杠杆3的滚子由2位到3位,仍在大半径圆弧内,轴Ⅱ上的二联齿轮滑块A在左端不动,曲柄4转过60°,则使轴Ⅲ上的三联齿轮滑块B移到右端位置。按此顺序地转动凸轮轴至各个变速位置,就可使轴Ⅱ上的二联齿轮滑块A和轴Ⅲ上的三联齿轮滑块B的轴向位置实现六种不同的组合,轴Ⅲ便获得六种不同的转速。
按加工性质、刀具分: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特种加工机床、锯床、其它机床等
10.1.1 金属切削机床的表示方法
《 GB1838-85金属切削机床型号编制方法》,举例说明:
【例10-1】 MBG1432型半自动高精度万能磨床。
M——机床类别代号(磨床)
B——通用特性代号(半自动)
(9)润滑管路的检查及各主要润滑部分润滑情况的检查。
(10)部件空运转试车、检验、调整。
10.5 CA6140型卧式车床进给箱
传动路线:运动从主轴VI经轴IX(或再经轴XI上的中间齿轮z25)传至轴X,再经过挂轮(交换齿轮传至轴VⅢ),然后传入进给箱。从进给箱传出的运动,一条传动路线是经丝杠XIX,通过对开螺母带动溜板箱,使刀架纵向运动,进行螺纹切削;另一条传动路线是经光杠XX和溜板箱内一系列传动机构,带动刀架做纵向或横向自动进给运动。
1.啮合侧隙
注意保证溜板箱纵向进给小齿轮与齿条的正常啮合和一定的间隙量,一般控制啮合侧隙在0.08~0.14 mm,可通过修磨齿条顶面来保证。啮合侧隙的变化量与齿轮中心距的变化量对齿形角为20°的渐开线齿轮来说有如下关系:
【例10-1】 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侧隙为0.02 mm,要求啮合侧隙为0.1 mm,求齿条顶面修磨量ΔA。
总装前的准备工作如下:
(1)直接进入总装的合格部件到位待装。
(2)对直接进入总装的零件或分组件进行清理上油,编好零件号或分组件号,依次放入料架上,在零件编号或分组件编号牌上记上件数和每台需装数。
(3)做好部分零件进入总装前的修锉、钻孔等加工,如两齿条接头处的修锉等。
(4)总装中必要工艺装备的准备工作。
修刮凸块来达到主轴轴线与床身导轨在水平方向的平行度。
检测法:主轴锥孔中插入检验棒,百分表检验精度。主轴旋转180°,两次测量,求平均值。
10.7.7 尾座的安装
主要通过刮研尾座底板与床身导轨的接触底面,达到三方面精度要求。
尾座顶尖套筒伸出尾座体100 mm锁紧后,测其对床身导轨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平行度。
G——通用特性代号(高精度)
1——组代号(外磨组)
4——系代号(万能型)
32——主参数代号(最大磨削直径320 mm)
10.1.2 机构运动简图及其符号
是识别机构和表达机构的简单形式。必要的。
可查阅GB/T 4460—1984。
10.2 机床装配基础知识
10.2.1 装配单元系统图
装配单元包括零件和部件。
只有三种不同的传动比。
主轴共有24级转速。
主轴反转时有12级转速。
(5)将传动结构式加以整理,可以列出计算主轴转速的运动平衡方程式,即
n主=n电×(130/230)u变×η
u变=所有主动齿轮齿数连乘积/所有从动齿轮齿数连乘积
式中n———主轴转速,r/min;
n电———电动机转速,r/min;
u变———齿轮变速部分的总传动比;
①纵滑板下导轨与横向燕尾导轨垂直度的测量方法:先移动纵滑板,校正置于床头的90°角尺的一侧与纵滑板移动方向平行,然后再用指示表检测横滑板移动时对90°角尺另一面的平行度。
②溜板箱在纵滑板上的安装面纵向与床身导轨的平行度。测量方法是将纵滑板指示表触头顶在纵滑板溜板箱安装面上,移动纵滑板便可测量出来。
③溜板箱在纵滑板上的安装面与进给箱在床身上的安装面的垂直度要求。
(5)对不能直接进入总装的组件需要进行预装,进入总装时需拆卸装入。
(6)装配顺序一般应由内向外、由下往上,以不影响下一步的装配工作为原则。
(7)滑移齿轮的装配,在用操纵机构操作时应拨动灵活,轴向定位准确、可靠。
(8)装配中的各项调整工作。各传动轴的轴向定位,各齿轮相互啮合接触宽度位置的调整,轴I摩擦片接触松紧的调整、制动带松紧的调整,主轴前、后轴承间隙的调整等。
④配刮及调整纵滑板内、外侧下压板,要求接触点为6~8点/(25 mm×25 mm),全部螺钉经调整、拧紧后,要求推、拉纵滑板时无阻滞现象。将纵滑板上抬应无明显间隙,如拉动时有明显松旷现象,可检查床身上下导轨面的平行度。
10.7.3 安装溜板箱
将溜板箱与纵滑板结合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溜板箱依靠框形夹具固定在纵滑板结合面上,如图10-15所示,在溜板箱的开合螺母内卡紧一检验丝杠样棒,校正丝杠样棒与床身导轨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平行度。
轴Ⅱ的运动分别通过轴Ⅲ上的三联滑移齿轮,经三种传动比22/58、30/50或39/41传给轴Ⅲ。
由于主轴上滑移齿轮z50的位置不同,轴Ⅲ到主轴的传动有两种路线。当滑移齿轮z50移到左端位置时,运动经63/50直接传给主轴,主轴实现高速转动;当滑移齿轮z50移到右端位置时,内齿轮离合器M2啮合,于是轴Ⅲ的运动经齿轮20/80或50/50传到轴Ⅳ,再经过20/80或51/50传到轴V及M2,从而传到主轴,使主轴实现中、低挡的转速。
10.4.5 主轴箱装配工艺要点
主轴箱装配工艺要点如下:
(1)熟悉主轴箱内各机构的相互关系、工作原理及装配要求。
(2)做好各组件装配前的清洁、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