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优选降压方案
降压药选择趋向“多合一”

国人群糖耐量异常者进展为糖尿病 的比
例 高 于美 国 (7 2 V. 11 ) ,所 以 1.% S 1 .9 6
l 日在 美 国 心 脏 年 会 ( C ) 上 公 布 , 4 AC 并 同 步发 表 于 《 英 格 兰 医 学杂 志 》 。 新 该研 究为 多 国、多 中心 、随机 双盲 、 安 慰 剂 对 照 、2 2 因 设 计 , 患 者 按 × 析 l: l: 随 机 分 组 。 主 要 终 点 :新 发 1: l 糖尿 病 ,核 心 的心 血 管 终 点 和扩 展 的心 血管 终 点 。 中位 随访 :生命 状态 65 , .年
的患 者而 言 ,降压药 物 的选择 需要 兼 顾 降压和改善血糖两个 因素,做到双管
齐下 ,既 控 制 高 血 压 , 又预 防 糖 尿 病 。
便捷三大需求 。陈鲁原教授表示 ,对于 大多数需要服用2 种甚至更多种药物来控
制 血 压 的 患者 而 言 ,单 片 复方 降 压药 将 是一 个性 价 比较 佳 的选择 。
介 绍 ,
鲁原教授 指出。国内门诊高血压调查显 示 ,有6 . % 2 1 的高血压 患者合并糖尿病 或是糖耐量受损 ,即每3 例患者 里面 就 有2 例存在 糖代谢异常 。如果将 高血压
与糖 代 谢 异 常 引起 心 血 管 病 的风 险 各 自 定为 1 ,那 么 , 高 血 压 合 并 糖 代 谢 异 常
特 ( 沙 坦/ 缬 氨氯 地平 )已经 上市 ,能够 同时 满 足 强效 降压 、预 防糖 尿 病 和 服 药
谢异常以及糖代谢异常等。高血压伴糖 代谢异常将会极大的增加患者 未来发生
脑 卒 中 、心 肌 梗 死 等 心 脑 血 管疾 病 的风 险 。 因此 ,对 于 高 血压 合 并糖 代 谢 异 常
研究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

研究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是常用的降压药物,分别属于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有一些研究表明,将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控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从而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
风险。
之前的一项研究显示,与仅使用氨氯地平或厄贝沙坦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相比,使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患者在24小时血压监测中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降低。
联合治疗组的患者在凌晨血压峰值和卒中抗凝血酶活性方面也有明显改善。
这一研究
表明,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并改善心血管功能。
另外一项研究发现,与单独使用氨氯地平或厄贝沙坦相比,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可显
著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水平。
该研究显示,联合治疗组的凌晨血糖水平和糖
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且降低程度与单独使用药物相比更为显著。
这说明氨氯地平联
合厄贝沙坦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继发于高血糖的并发症风
险。
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在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方面具有疗效。
该联合治疗方案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心血管功能,还可以控制血糖
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研究结果还需要更多大样本、长期性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
验证。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如何选择降压药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如何选择降压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在糖尿病中高血压是特征性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子,对患者所产生的危害远远大于高血糖疾病。
糖尿病是引发高血压疾病产生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导致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病情加重。
当高血压和糖尿病合并发病后,增加了血压的控制难度,并且极易引发患者出现心、脑、肾等疾病。
为了防止高血压疾病的产生对患者的器官损伤造成极大的危害,降低心脑肾并发症发生率,应采用药物治疗方法,以取得良好的降压效果,如何选择降压药值得深思。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用药原则(一)小剂量开始从小剂量用药开始,以便在服药过程中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有助于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若小剂量用药治疗效果不好,可逐渐增加用药剂量。
(二)单药治疗首选ACEI(或ARB)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若血压不高,应从小剂量及单药剂量开始用药,应首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药物,这两种药物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不会对患者的糖脂代谢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胰岛素抵抗改善上效果显著,并且还有利于保护心脑肾,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预防上效果显著。
(三)提倡早期联合用药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治疗中联合用药的降压效果更为显著,有效的避免了单一用药而引发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因此,若单一用药效果不佳时,应采用联合用药方法,联合用药的基础以ACEI(或ARB)为主。
例如,ACEI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具有保钾作用,吲达帕胺有轻度排钾作用,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降压效果更为显著,有效的避免了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现象。
(四)优先选择长效制剂长效降压药的降压效果具有持久及平稳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血压的波动,完成了对患者心脑肾器官的保护。
患者每日的服药次数为1次,并且要求患者在服药期间应保持良好的依从性。
因此,在高血压疾病治疗中,应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
例如,短效钙拮抗剂能反射性激活交感神经,并且还会引发患者出现头疼、心悸。
缬沙坦可有效预防糖尿病发生

NAVIGATOR研究首次证实:缬沙坦可有效预防糖尿病发生【受访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诸骏仁教授评价重点NAVIGATOR研究首次证实,对于合并心血管风险的IGT患者,在严格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采用降压药物缬沙坦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显著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
近日,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学术交流合作伙伴项目"第二届中美心血管高层交流峰会"在上海举行。
在这次学术交流峰会上,最新发布的NAVIGATOR研究结果备受中美心血管领域专家的关注。
该研究首次证实,糖尿病前期患者采用RAS抑制剂缬沙坦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NAVIGATOR研究糖耐量异常(IGT,即糖尿病前期主要形式)作为全球范围内的疾病负担,预防其进展为糖尿病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临床意义。
NAVIGATOR研究是迄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有中国人参与的全球性、前瞻性糖尿病预防研究,实际随访时间7.8年,旨在评价那格列奈、缬沙坦或二者联合干预IGT人群的作用。
该研究纳入来自40个国家、806个研究中心的9306例IGT患者,均合并至少一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疾病。
研究为2×2析因设计,患者按1∶1∶1∶1比例随机接受那格列奈或安慰剂,以及缬沙坦或安慰剂治疗,同时接受饮食调整和锻炼为基础的严格生活方式干预。
主要终点包括:新发糖尿病及心血管死亡等心血管终点。
NAVIGATOR研究的结果在今年3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上首次公布。
结果表明,IGT患者在生活方式改善的基础上(包括饮食调整,锻炼以及减轻体重),采用RAS抑制剂缬沙坦能进一步预防新发糖尿病14%(P<0.001);同时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缬沙坦显著降低IGT人群的空腹血糖0.03mmol/L(P<0.01)和负荷后2小时血糖0.17mmol/L(P<0.001)。
由于入组人群较低危及观察时间短等原因,本研究中缬沙坦组心血管终点事件方面,及那格列奈组终点事件方面均未观察到显著差异。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如何选择降压药物一、糖尿病1.定义糖尿病是一组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特征,就诊科室为内分泌科。
造成此类病情的原因有遗传因素的作用,也有环境因素的作用,但更多的是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分类1.高血压分级三、常见降压药物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药物的虽然商品名称不同,价格相差悬殊,但是化学名称却是一样的。
化学名称相同的药物降压效果是一样的,买药之时看清楚化学名称,选择相对便宜的药品,并注意每一片药物的剂量。
同时在进行高血压药物更换时,不应立即给予更换,而是在减量服用、机体渐适应后予以更换。
1.普通糖尿病人降压药物选择由于每个个体对降压药的反应程度不同,而且某些降压药物个体差异较大,所以降压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同一药剂少量服用,根据病情缓慢增加用药量。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这类药品的种类特别多,应用十分广泛。
该药物通过扩张外周血管,使血管内阻力下降,达到降压的目的。
在降压的同时不影响身体其它器官的血流量,也不会影响身体正常代谢。
降压效果显著,且降压时效长。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有治疗作用。
副作用为干咳,如出现副作用,则选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的升级版本。
降压效果稳定且持续时间长。
而且没有干咳等副作用,个体差异不大。
是目前所有降压药中最安全的药品,既适用于各年龄阶段的患者,又满足不同血压水平的患者。
对身体其它器官没有不良影响,反而起到保护其他器官的作用。
3.钙拮抗剂钙拮抗剂主要起到抗动脉硬化,减少上压与下压的压差的作用。
钙拮抗剂可以和其他降压药物联合使用,但老年患者可伴随体位性低血压的副作用。
药物剂量过大可能导致心动过速,应根据个体血压情况控制用药量。
如伴有头痛,面色潮红且多尿的症状,初期为药物作用,扩张血管导致,如用药时间延长症状未减轻或者消失则换用另一类降压药。
如有便秘,在用药剂量不变的情况下便秘症状未减轻,可搭配中药缓解便秘情况或换用其他降压药物。
坎地沙坦西酯治疗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病人临床研究

好 的可 比性 ( P>0 0 ) .5 。详 见表 1 。
表 1 两组临床资料 比较
1 2 试验方 法 .
入选 的 7 0例 1 级或 2 高血 压合并糖代谢 异 级
失常 ; 肝功能不全和域 肾功能 不全 ; 直立 性低血 压 ; 精神 、 神经
障碍 ; A EI 对 C 和域 A B过 敏 ; R 严重 的烟酒 嗜好。 在入选本试验 的 7 0例 病人 中有 4例 未完成 规定 的 8周 治
疗 , 中对照 组 2例 因不 良反 应而 中止试 验 , 其 试验 组有 1 失 例
义。
常的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分 为试验组 ( 坎地沙坦西 酯组) 和对 照 组( 依那 普利组 ) 3 各 5例 。按照分组情况 给予药 品 , 进入试验 期 后病人 口服坎 地沙 坦西 酯 片 ( 津武 田制 药 , 号 J0 5 0 5 天 批 2008 ) 每次 8 mg 每 天 1次 或 依 那 普 利 片 ( 子 江 药 业 , 号 , 扬 批 H3 0 6 6 ) 次 1 mg, 日2 。 血 压 1 末 下 降 到 2 2 5 7 每 0 每 次 如 周
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其中尿微 量 白蛋 白、 炎性 因子 和胰 岛素 抵抗与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 , 在早期进行 干预治疗 , 有望延缓 或 阻止并发症 的发生及 降低 病死率 。本试验选择高血压合 并糖 代 谢异常 的病人为研究 对象 , 应用 坎地沙 坦西酯 加传统 降压药 物
治疗 , 观察降压效果 、 尿微 白蛋 白、 岛素敏感度 以及炎性 因子。 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 资料 . 入选 门诊 新确诊 为 1级或 2级高血 压合并 糖 代谢异 常病 人共 7 , 龄 4 0例 年 5岁 ~7 0岁。在确诊 前 1 内非 周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怎么选降压药?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怎么选降压药?众所周知,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的一种常见临床疾病。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不仅会导致患者的血管和微血管发生病变,还会增加血管阻力,使患者的多种器官受到严重的损害,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治疗,患者的残废和致死风险明显增加,因此,对于及时正确地进行降压治疗对于该类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目前,临床上对于降压药的选择,不仅要注重其降压效果,还要保证不会对患者糖代谢及肾功能造成影响,切实维护患者机体健康。
基于此,本文主要浅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的合理选择,使患者血压能更快、更安全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获得最大的受益。
一、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目的及降压药物治疗要点你知道哪些?1、治疗目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相对于对健康人群来说,能增加4-8倍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值,而合并症的治疗的目标是为了降低诸如全身脏器功能紊乱、衰竭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减少这类疾病的残留率和致死率。
据有关调查表明,舒张压小于80mmHg对病人各项靶器官的具有有效保护作用,将血压目标值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可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降到最低;对于合并有肾脏病的病人,特别是蛋白值高于110 g/L,血压要控制在120克/75毫米汞柱以下,这样才能确保肾脏器官不受损害。
2、药物治疗要点:在选择降压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之前,要先让患者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比如,心情愉悦、健康饮食、增强锻炼、戒烟戒酒等。
对于过度肥胖者,要让其适当减肥,增强胰岛素整体敏感度,达到降血糖、调血脂治疗目标。
目前常用的治疗合并症的药物主要有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
其中,CCB、ARB以及ACEI是首选治疗药物,治疗原则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从小剂量开始,后逐渐增加药物用量,必要时可联合用药。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如何选择降压药?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如何选择降压药?糖尿病和高血压常常合并存在,本文总结了高血压相关用药,哪些更适合糖尿病患者服用?糖尿病和高血压常常合并存在,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大约3/5的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往往是1+1>2,这些病人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以及肾脏和视网膜病变的风险非常大,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早干预和处理。
由于每个病人的年龄、伴发疾病等因素的不同,因此,不同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也不完全相同。
一、常用降压药物的临床分类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有六大类,分别是: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代表药物有贝那普利、培哚普利、福辛普利等。
此类药物不仅有较强的降压作用,而且可以逆转心室重构、减少蛋白尿。
长期应用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对心脏和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并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首选用药,尤其适合于伴有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大和心肌梗死后的高血压。
主要不良反应为干咳,单独应用可能会导致高血钾。
对合并肾血管狭窄、严重肾功能不全、高血钾、服用后出现干咳的患者禁用。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其代表药物有缬沙坦、氯沙坦、坎地沙坦、厄贝沙坦和替米沙坦等。
与ACEI类似,ARB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而且对心血管和肾脏具有保护作用,也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与ACEI一起被推荐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首选治疗药物。
与ACEI相比,该药不良反应少,不会引起干咳,对于不能耐受ACEI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选用ARB。
3.钙离子拮抗剂(CCB)该药具有扩张阻力血管作用,降压效果在各类降压药物中首屈一指,对糖、脂代谢无影响,适用于中重度高血压和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缺点是部分病人服用后会出现头胀、颜面潮红、心慌、脚踝水肿及牙龈增生,其中,又以服用短效钙离子拮抗剂(如心痛定)者最突出,因此,目前主张最好选择降压作用更平稳、副作用相对较小的缓释剂或长效制剂,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尼群地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力生, 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IGT:定义 :
糖尿病 7.0 5.6
FPG (mmol/L)
正常血糖
I-IGT
OGTT 2小时血糖 (mmol/L)
7.8
11.1
Shaw JE, et al. Diabetologia 42:1050,1999;Resnick HE, et al. Diabetes Care 23:176,2000 Barrett-Conner E, et al. Diabetes Care 21:1236,1998;Genuth S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26(11):3160-7.
高血糖干预
• “5678”法则 法则
5: 5项措施 项措施
教育、运动、饮食、药物、监测 教育、运动、饮食、药物、
6: FPG<6.0mmol/L 7: HbA1c<7.0% 8: 2hPPG<8.0mmol/L
规范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降压治疗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策略
• 有效降低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血压——高质量的降压血压 有效降低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血压——高质量的降压血压 —— 达标 • 24小时平稳降压(减少短时血压波动) 小时平稳降压(减少短时血压波动) 小时平稳降压 • 长期平稳降压(减少随访间血压变异、改善血压昼夜节律) 长期平稳降压(减少随访间血压变异、改善血压昼夜节律) • 改善动脉功能(降低PWV) 改善动脉功能(降低 ) •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首选 ARB/ACEI
高血压 合并代谢综合征
2008ESH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管理声明
Garber AJ, et al. Endocr Pract 2008;14(7):933-46. Mancia G, et al.J Hypertens 2007;25(6):1105-87. Bakris GL, et al. 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08; 10(9):707-13.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Diabetes Care 2010; 33 Suppl 1:S11-61. 2010年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发布. Redon J, et al. J Hypertens 2008;26(10):1891-900.
各权威指南一致推荐: 各权威指南一致推荐: ARB是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首选降压药物之一 是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首选降压药物之一
患者类型 高血压 合并IGT/IFG 高血压 合并糖尿病 指南 2008ACE/AACE糖尿病前期管理共识 2007ESH/ESC高血压指南 2008ASH糖尿病患者降压声明 2011ADA糖尿病指南 2010年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共识 降压推荐
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重视糖代谢异常早期筛查和干预的现实意义 中国高血压指南重视糖代谢异常早期筛查和干预的现实意义(1): 中国高血压指南重视糖代谢异常早期筛查和干预的现实意义
中国高血压患者合并IGT 约1/4中国高血压患者合并 中国高血压患者合并
36.2%
合并IGT IGT患者率(%)
27.0%
我国糖尿病前期患者已接近1.5亿 我国糖尿病前期患者已接近 亿!
!!!
• 糖尿病发病率9.7%,患者人
数9千2百40万
• 糖尿病前期发病率15.5%,
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数1亿4千8百20万
IDF Diabetes Atlas 4th edition Wenying Yang, Juming Lu, Jianping Weng, et al. N Engl J Med 2010;362:1090-101.
日常门诊应当力荐所有患者戒烟,给予合理的咨询 日常门诊应当力荐所有患者戒烟, 超重10%以上者至少减低体重 以上者至少减低体重5kg 超重 以上者至少减低体重
节制饮酒 每日氯化钠≤6g 每日氯化钠
多吃水果和蔬菜,减少脂肪摄入 多吃水果和蔬菜, 如快步行走或游泳,每周5次,每次 分钟 如快步行走或游泳,每周 次 每次30
0.15 0.12 患者比例 0.09 0.06 0.03 0 0
心血管死亡
NOD 基线DM 基线
43%
0.10 0.08 患者比例 0.06 0.04 0.02
心衰
NOD
基线DM 基线
41%
未发展为 DM p=0.0008 500 1000 1500 2000 至心源性死亡时间(天)
未发展为 DM p=0.0168
0
0
500
1000
1500
2000
至致死或非致死心衰时间(天)
Aksnes TA, et al. Hypertension 2007; 50(3):467-73.
中国高血压患者应重视糖代谢异常的早期筛查和干预
中国高血压 新指南推荐 合并糖代谢 异常比例高 合并糖代谢 异常危害大
• 首次将IGT列为心血管危险因素 • 首次将糖尿病列为心血管疾病的等危症,合并糖尿病的高
IGT的危害:DECODE研究 的危害: 的危害 研究
2型糖尿病:年转化率 5%-10% 型糖尿病: 型糖尿病
IGT
大血管病变
心血管死亡率 全因死亡率
升高34% 升高 %
升高40% 升高 %
DECODE Study Group, Lancet. 1999 Aug 21;354 (9179):617-21.
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ARB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 代谢综合征患者首选降压药物之一 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患者首选降压药物之一 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 代谢综合征患者首选
2011年 2011年5月15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正式颁布 15日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2010年修订版
规范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降压治疗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降压治疗首选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降压治疗首选ARB或ACEI 或 • RAS抑制剂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治疗地位的评价 抑制剂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治疗地位的评价 • RAS抑制剂高品质降压的循证证据 抑制剂高品质降压的循证证据 • RAS抑制剂的靶器官保护 抑制剂的靶器官保护 抑制剂 –心脑保护 心脑保护 –肾脏保护 肾脏保护 –胰腺保护 胰腺保护
ARB临床应用进展
--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优选降压方案 --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优选降压方案
刘金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
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更加重视糖代谢异常的早期筛查和干预 更加重视糖代谢异常的早期筛查和干预
2011年5月15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年 月 日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年修订版 正式颁布 年修订版)正式颁布 年修订版
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重视糖代谢异常早期筛查和干预的现实意义 中国高血压指南重视糖代谢异常早期筛查和干预的现实意义(3): 中国高血压指南重视糖代谢异常早期筛查和干预的现实意义
如果不给予任何干预,超过 患者将进展为糖尿病 如果不给予任何干预,超过80%IGT患者将进展为糖尿病 患者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1.1年 年 3.4年 年 8% 20%
28.6% 23.7%
1421例门诊 高血压患者
1817例住院 497例住院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 合并冠心病患者
562例门诊 高血压患者
王鸿懿 孙宁玲 喜杨等.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39:603-606. 王志华 初少莉 陈绍行等。高血压杂志 2005;13:504-509. 孟祥云 吕建庄 赵清波等。临床心血管杂志2008;24:470-471 班安然 曹雪霞。临床内科杂志。2007;24:400-402
血压患者被定义为心血管极高危人群 • 约1/4中国高血压患者合并IGT • 约1/4中国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 • 如果不给予任何干预,超过80%IGT患者将进展为糖尿病 • 新发糖尿病增加心衰风险和心血管死亡风险 新发糖尿病
早期筛查
高血压患者应重视 早期筛查IGT和糖尿病
早期干预
• 预防糖尿病 • 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刘力生, 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2011年主题 2011年主题 聚焦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 高血压合并 型 血压控制专家指导意见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降压强化治疗达标
糖尿病患者当血压≥130/80mmHg 时应注意生活方式干预, 时应注意生活方式干预, 糖尿病患者当血压 若无效提倡采用ACEI或ARB类药物干预。 类药物干预。 若无效提倡采用 或 类药物干预
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重视糖代谢异常早期筛查和干预的现实意义 中国高血压指南重视糖代谢异常早期筛查和干预的现实意义(4): 中国高血压指南重视糖代谢异常早期筛查和干预的现实意义
新发糖尿病显著增加心衰风险和心血管死亡风险 新发糖尿病显著增加心衰风险和心血管死亡风险 心衰风险和心血管死亡
VALUE研究:15245例高危高血压患者,其中9995例患者基线时未合并 糖尿病,平均随访4.2年后,1298例患者发展为糖尿病
26655例门诊或 住院高血压患者
25336例门诊 高血压患者
1421例门诊 高血压患者
1817例住院 高血压患者
6426例住院 高血压患者
戚文航,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35(3):457-460. 成云芳,王文,刘力生,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8;24(8):603-605. 王鸿懿 孙宁玲 喜杨等.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39:603-606. 王志华 初少莉 陈绍行等。高血压杂志 2005;13:504-509. 白玉芝,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0;29(5):35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