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讲义

合集下载

实验实训9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分析、拆装和测量实训

实验实训9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分析、拆装和测量实训

实验实训9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分析、拆装和测量实训一、实验目的:掌握拆装半封闭式压缩机正确的拆装顺序,清洗方法以及主要部件间隙的测量。

二、实验原理:对于整体安装的制冷压缩机,一般不进行外表面清洗,符合有关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设备,其内部零件不进行拆卸和清洗,但如超过设备保险期或有明显缺陷时,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应进行清洗。

制冷压缩机拆卸和清洗时,应测量设备原始的装备数据,并作好记录存档。

对于不合格的零件,应予修理或更换,不符合标准的间隙应进行调整,并作好记录存档,作为运行修理的参考。

三、实验设备:半封闭活塞压缩机一台5寸或8寸扳手一把橡皮锤一把尖嘴钳一把游标卡尺一把清洗细布若干清洗剂、润滑油若干四、实验步骤:实验一:压缩机的拆卸拆卸步骤:1)、先将制冷压缩机外表面揩擦干净2)、拆开汽缸盖,取出排气阀组及吸气阀片3)、放出曲轴箱内的润滑油,拆下侧盖。

4)、取出电动机转子5)、拆卸连杆下盖,取出活塞连杆组拆卸注意事项:1)、按顺序拆卸2)、在每个部件上做记号,防止方向位置在组装是颠倒3)、拆卸下来的管道用高压空气试吹,以检验起干净和畅通,合格后用塑料带绑扎封闭管端,防止污物进入。

4)、安装后的设备拆卸和清洗过程中,不可用力过猛,锤击时用橡皮锤轻打。

实验二:设备的清洗清洗分初洗和净洗两步骤。

初洗时,先去掉加工面上的除锈油、油漆、铁锈等污物,再用细布沾上清洗剂擦洗,然后用煤油洗直到基本干净为止,净洗时,要另换干净的煤油再洗一次(可用汽油清洗,然后用机油防止生锈),以洗净为止。

实验三:测量一般地说出厂合格的压缩机都是按一定的精度标准进行装配的,各部件间的间隙都会有一定的限制。

所以在检修中重要的一环就是通过测量来确定活塞和汽缸是否需要检修和更换;通过测量来确定故障原因;通过测量来确定其他如曲轴、连杆、轴承等是否需要校正等。

实验内容:1)、检查汽缸余隙将一定粗细的软铅保险丝放置在活塞顶部,装好排气阀组,盖好汽缸盖,转动主轴,然后取出保险丝,间隔取两点测量其厚度,记录后重复测量一次,作好记录,求取这四个值的平均值即为汽缸上止点余隙,与说明书对照,如果超过标准,则找出偏差修理的处理。

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

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

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制冷压缩机实际运行测试实验,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以下内容: 1、制冷压缩机制冷量的测试方法;2、蒸发温度、冷凝温度与制冷量的关系;3、制冷系统主要运行参数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4、有关测试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5、测试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1、制冷压缩机的性能随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工况下进行制冷压缩机的性能测试。

2、压缩机的性能可由其工作工况的性能系数COP 来衡量:Q COP W=式中,0Q 为压缩机的制冷量;W 为压缩机输入功率。

3、在一个确定的工况下,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吸气温度以及过冷度都是已知的。

这样,对于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来说,其循环p-h 图如图3 所示。

图3图中,1点为压缩机吸气状态;4-5为过冷段。

在特定工况下,压缩机的单位质量制冷量是确定的,即:015q h h =- 。

这样只要测得流经压缩机的制冷剂质量流量m G ,就可计算出压缩机的制冷量,即0015()m m Q G q G h h =⨯=⨯-4、压缩机的输入功率:开启式压缩机为输入压缩机的轴功率,封闭式(包括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压缩机为电动机输入功率。

三、实验设备整个实验装置由制冷系统及换热系统、参数测量采集和控制系统共三部分组成:1、制冷系统采用全封闭涡旋式制冷压缩机,蒸发器为板式换热器,冷凝器为壳管式换热器,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

1.1冷却水换热系统由冷却水泵、冷却水塔、调节冷凝器进水温度的恒温器和水流量调节阀门及管路组成;1.2冷媒水换热系统由冷媒水泵、调节蒸发器进水温度的恒温器、调节水流量的阀门组成;2、六个绝对压力变送器、十个PT100温度传感器、两个涡轮流量变送器分别对应原理图位置及安捷伦34970型数据采集仪和压缩机性能测试软件;3、控制系统:通过三块山武SCD36数字调节器分别根据设定值与实测值的差值来调节冷却水、冷媒水的加热量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将机组运行控制在设定工况允许的范围内。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性能测试系统设计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性能测试系统设计
2l O O年 1 2月 1 日收 到 7 企 业项 目资助
却水 流量 、 排气 压力 、 功率在 内的 2 性能参 量 。 轴 6路
为满 足船 用空 压机 的特殊 要 求 , 空压 机 动 力 源部 分 ( 电动机 ) 以实现交 流 和 直 流控 制 。交 流 控制 时 , 可 通 过 共用一 台 变频 器 和软 起 动 器 , 时 实 现 电动 机 分 在 额定 转 速 和 变 频 控 制 两 种 工 况 下 的 可 靠 运 行 。 直 流控 制采用 直 流 幅压 对 直流 电机进 行实 时控 制 。
供理 论依 据 。 根据新 一 代 船 舶 对 空 压 机 在 性 能 、 可靠 性 、 振
船舶 保 障 系统 正 常运 作 的重 要 因 素 。随 着 船 舶 装
备 的升 级 , 空 气 压 缩 机 可 靠 性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对 求, 因此结 合现代 测 试 技 术对 空 压机 性 能 进 行 实 时
中图法分类号
T 4 ;P 7 ; H15 T 23
目前 , 国船 用 高 、 压 空 气 压 缩 机 经 过 多 次 我 中
本 文开 发 的针 对 活塞 式 空 压 机 的测 控 系 统 , 测包 检
改进 设计 已形成 了系 列 化产 品 , 运行 的可 靠 性是 其
括进 气 流量在 内的 2 试验参 数 , 6路 其检测 参量 可 以 扩展 , 对直接 影 响 空压 机 性 能 的 冷却 水 流 量 进行 并 检测 与控 制 , 实 现 空压 机 动 力 部分 的恒 转 速 和变 可 频控 制 , 为分析 空压 机 性 能 和 优 化各 结 构 件设 计 提
2 1 SiT c. nn. 0 c eh E g g 1 .

压缩机实验报告

压缩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____过程机械 _________指导老师:吴彩娟 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___活塞压缩机性能测试 实验类型:近机械类实验___同组学生姓名:_李乔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通过实验对普通压缩机几个主要部件的一般结构及运转维护基本知识有初步了解。

2. 通过测绘示功图和一些数据的测量及整理,联想课堂中有关压缩机的实际工作循环、功率、效率及生产能力等知识,对压缩机基本性能有进一步体会。

3. 通过实验中测出并绘制示功图、计算图面积、测转速等,初步掌握各种传感器、变频器及转速表等的用法。

4. 通过实验中压缩机各信号的观测,对微机采集和处理信号有初步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 P -- V 示功图的测绘及压缩机循环指示功的计算示功图的测绘是由计算机及其测量系统完成的。

压缩机一侧专用齿轮由飞轮带动,并与飞轮同步转动,齿轮上均布 72个齿,齿轮旁装有传感器 1,当齿轮运转时,传感器 1会产生一系列脉冲信号。

为测量活塞的止点位臵,在齿轮侧面贴有一金属块,装有相应脉冲传感器 2,当该金属块经过传感器2时,产生脉冲信号,此时活塞恰好处于外止点位臵,即曲柄转角0=α。

此后曲柄每转过o5,传感器 1都会出现一个脉冲信号,只要测量该脉冲信号,就可知道曲柄的瞬态位臵,由此可根据下式测量计算出活塞的瞬态位臵x :x r l =-+--(cos )(sin )11122αλαr/l计算机在测得传感器1产生的某一脉冲信号后,应同步去读取压力传感器数值,然后等待下一个脉冲信号。

重复 72次,可得一系列相对应的x 和P 值,将这些点按一定比例绘制成曲线图,横坐标为活塞行程x (cm ),纵坐标为压力P (105Pa ),这就是 P -- V 示功图。

压缩机性能实验指导书

压缩机性能实验指导书

活塞式压缩机性能实验台实验指导书重庆科技学院机械设计制造教研室2010.3活塞式压缩机性能实验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 了解活塞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及构造,理解压气机的几个性能参数的意义。

2. 熟悉用微机测定压气机工作过程的方法,采集并显示压气机的示功图。

3. 根据测定结果,确定压气机的耗功W C、耗功率P、多变压缩指数m、容积效率ηv 等性能参数,或用面积仪测出示功图的有关面积并用直尺量出有关线段的长度,也可得出压气机的上述性能参数。

二、实验原理本活塞式压缩机性能实验台,采用传感器技术,在微机控制下采集处理数据,绘制压缩机的示功图,并据此进行压缩机性能指标的计算和热力过程的分析,以加深对压缩机热力学原理的理解,提高运用微机对实验压缩机进行性能分析的能力。

通过该实验能加深学生对压缩机工作过程的理解。

压气机的工作过程可以用示功图表示,示功图反映的就是气缸中的气体压力随体积变化的情况。

本实验的核心就是用现代测试技术测定实际压气机的示功图。

实验中采用压力传感器测试气缸中的压力,用接近开关确定压气机活塞的位置。

当实验系统正常运行后,接近开关产生一个脉冲信号,数据采集板在该脉冲信号的激励下,以预定的频率采集压力信号,下一个脉冲信号产生时,计算机中断压力信号的采集并将采集数据存盘。

显然,接近开关两次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刚好对应活塞在气缸中往返运行一次(一个周期),这期间压气机完成了膨胀、吸气、压缩及排气四个过程。

实验测量得到压气机示功图后,根据工程热力学原理,可进一步确定压气机的多变指数和容积效率等参数。

另外,通过调节储气罐上的节气阀的开度,以改变压气机排气压力实现变工况测量。

三、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简图如图1所示,主要由YQJ-V型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包括压气机本体、电动机、储气罐及节气阀等)和测试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磁电脉冲传感器、A/D采集板和计算机等)组成。

系统总面貌如图2所示。

为了获得压气机工作过程的封闭示功图,对压气机气缸缸体、缸盖、飞轮等进行了改造,通过特殊设计的接头将气缸中的瞬时压力直接引出到压力传感器。

活塞式压缩机性能实验报告

活塞式压缩机性能实验报告

活塞式压缩机性能实验报告1. 引言活塞式压缩机是一种常见的压缩机类型,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

本实验旨在对活塞式压缩机的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以评估其压缩效率和能耗。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活塞式压缩机的压缩效率。

•测量并分析活塞式压缩机的能耗。

•分析不同工况下活塞式压缩机的性能指标。

3. 实验装置和方法3.1 实验装置本实验所使用的装置包括:•活塞式压缩机:型号为XXX,额定功率为YYY。

•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进出口压力差。

•流量计:用于测量进出口气体流量。

•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进出口气体温度。

3.2 实验方法步骤1:准备工作1.将活塞式压缩机连接到实验装置上。

2.确保所有传感器连接正确并工作正常。

步骤2:测量进出口压力差1.打开活塞式压缩机,并记录稳定运行后的进出口压力差。

步骤3:测量进出口气体流量1.打开活塞式压缩机,并记录稳定运行后的进出口气体流量。

步骤4:测量进出口气体温度1.打开活塞式压缩机,并记录稳定运行后的进出口气体温度。

4. 实验结果与分析4.1 压力差测量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进出口压力差为XXX。

4.2 气体流量测量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进出口气体流量为XXX。

4.3 气体温度测量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进出口气体温度为XXX。

5.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活塞式压缩机在本实验条件下的压缩效率为XXX。

•活塞式压缩机在本实验条件下的能耗为XXX。

•不同工况下,活塞式压缩机的性能指标可能会有所变化。

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以上是本次活塞式压缩机性能实验的报告,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测量和分析,我们对活塞式压缩机的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本实验可以为活塞式压缩机的应用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活塞式压缩机讲义ppt课件

活塞式压缩机讲义ppt课件
29
活塞杆容易在与十字头连接的螺纹处,或与活塞连 接的螺纹处疲劳破坏。特别是与十字头连接的螺 纹处,由于活塞运行磨损而产生沉降,或由于对 动式压缩机有一列侧向力向上,使活塞杆承受额 外的附加弯曲负荷,故破坏的可能性比与活塞连 接处为大。
活塞杆与填料和刮油环处,应具有高的耐磨性,表 面淬火;活塞杆所用材料,视压缩气体的性质及 压力的高低,一般为35号、45号优质碳素钢; 高压及有一定腐蚀性气体时,可用38CrMoALA, 并采用氮化处理。
13
(一) 活塞式压缩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3)、活塞力 活塞在止点处所承受的气体力最大,因 此这时的气体力被称为活塞力。
4)、级数 大中型活塞式压缩机以省功原则来选择级 数,通常情况 活塞式压缩机的组成 1.传动机构:由曲柄连杆机构、十字头、滑道等
组成; 2.工作部件:气缸、气阀、活塞组件、填料等; 3.机体:曲轴箱、中体组成; 4.冷却系统:由水泵、油冷器等组成; 5.润滑系统:由机身润滑系统和气缸填料润滑系
统组成。 活塞式压缩机的组成
15
(三)活塞式压缩机分类 1.按排量Qn 微型:Qn < 1m³/min 小型:Qn 1-10m³/min 中型:Qn 10-100m³/min 大型:Qn > 100m³/min 2.按排气压力 低压压缩机:0.2-1.0Mpa 中压压缩机:1.0-10Mpa 高压压缩机:10-100Mpa 超高压压缩机:>100Mpa
气体中常混有润滑油。
气体中不含润滑油
6
(一)定义 活塞式压缩机 它是在圆筒形气缸中具
有一可往复运动的活塞,气缸上有控制进、 排气的阀门。当活塞作往复运动时,气缸 容积便周期性地变化,借以实现气体的吸 进、压缩和排出。
7

活塞式压缩机结构、运转及性能实验

活塞式压缩机结构、运转及性能实验

活塞式压缩机结构、运转及性能实验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所属课程名称:过程流体机械计划学时:4学时一、实验目的及任务1. 实验目的本实验室过程流体机械实验课中的一项综合性实验,包括两部分:活塞式压缩机结构和活塞式压缩机运转性能测定。

实验目的有二:(1)通过观察多种结构的压缩机和拆解一台空气压缩机,把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获得对实际往复活塞压缩机内外各部件的感性认识的目的。

了解气阀、活塞、十字头、曲柄连杆机构与曲轴箱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他们的形状与作用。

认识气体进出压缩机的途径,压缩机的冷却方式,润滑方法。

掌握各主要零部件的拆装步骤及方法。

(2)通过实验测量一台活塞式压缩机运转性能,进一步理解活塞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掌握过程流体机械的实验研究方法和手段。

本实验通过测定一台活塞式压缩机的排气量、功率、转速来研究和分析活塞式压缩机的运转性能和影响活塞式压缩机性能的因素,同时观察压缩机气缸内部的工作过程—示功图。

2. 任务(1)观察多种结构的压缩机并拆解一台空气压缩机。

(2)测定在一定转速下和一定工况下,压缩机的排气量Q、指示功率、轴功率Nz并与理论计算值比较;观察示功图。

(3)了解计算机控制的参数采集系统的工作机理(包括信号与采集、运算处理、结果显示及结果打印);二、实验内容及要求1. 活塞式压缩机结构实验a. 实验压缩机压缩机3台:立式单级单作用空压机1台,W型单级单作用空压机1台,L型两级双作用空压机(可动有机玻璃模型机)1台。

b. 压缩机的总体结构及主要零部件介绍工作机构工作机构是实现空气压缩的主要部件。

由气缸、气阀、活塞组件等组成。

气缸呈圆筒形,在气缸盖(及汽缸座)设有若干吸气阀与排气阀。

活塞由曲柄连杆机构带动在气缸中做往复运动。

L型压缩机有两个气缸,通常垂直列为一级缸,水平列为二级缸。

空气吸入一级气缸经过压缩后,进入中间冷却器降温,再进入二级气缸压缩,最后排出到输气管路供使用。

运动机构运动机构由曲轴、连杆、十字头(用于双作用压缩机,对单作用压缩机为连杆)组成,用于传递动力,将曲轴的旋转运动变成往复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塞式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
浙大化机研究所
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
1. 通过实验对普通压缩机几个主要部件的一般结构及运转维护基本知识有初步了解。

2. 通过测绘示功图和一些数据的测量及整理,联系课堂讲课中有关压缩机的实际工作循环、功率、效率及生产能力等章节,对压缩机的基本性能有进一步的体会。

3. 通过实验中测绘示功图、计算示功图面积、测转速等,初步掌握各种传感器、变频器及转速表等的用法。

4. 通过实验中压缩机各个信号的观测,对计算机采集和处理信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 实验设备装置及流程
本实验所用的压缩机是一台单级单列双作用卧式活塞式压缩机。

电动机通过皮带将动力输送到飞轮,飞轮的中心是曲轴,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旋转运动转换成往复直线运动。

曲轴箱的润滑是采用“飞溅润滑”法,即靠曲柄连杆机构在润滑油中浸击而溅到各个需要润滑的摩擦面,而汽缸中的润滑是靠油杯滴漏法加入润滑油,因为是双作用压缩机,汽缸有两个吸气阀,在吸气过程中,外界气体由一根两侧公用的吸气管吸入,通过汽缸的进气阀进入汽缸。

同样在排气过程中,气体经汽缸的两个公共的排气阀,通过排气管而进到缓冲罐 (又称储气罐 ),缓冲罐顶上安装有压力表,由此可显示压缩机排气压力。

在压缩机的一侧安装有一个由飞轮带动的齿轮,由此可以测出活塞的行程及止点位置。

低压箱与缓冲罐连接,在低压箱的前端装有喷嘴,在喷嘴前有一个测温点和测压点。

我们通过测定喷嘴前温度、喷嘴前后压差、大气压强、排气压力、吸入气体温度及喷嘴直径等可计算出压缩机的排气量。

三、 实验原理及计算
1. P -- V 示功图的测绘及压缩机循环指示功的计算
示功图的测绘是由计算机及其测量系统完成的。

压缩机一侧的测量专用齿轮由飞轮带动,并与飞轮同步转动,齿轮上均布有 72个齿,齿旁装有传感器 1,当齿轮运转时,传感器 1会产生一系列脉冲信号。

为了测量活塞的止点位置,在齿轮侧面还贴有一金属小块,并装有相应的脉冲传感器 2,当该金属小块通过传感器 2时,产生一脉冲信号,此时活塞恰好处于外止点位置,即曲柄转角0=α。

此后曲柄每转过o
5,传感器 1都会出现一个脉冲信号,只要测量该脉冲信号,就可知道曲柄的瞬态位置α,由此可根据下式测量计算出活塞的瞬态位置x :
x r l =-+--(cos )(sin )11122αλα λ=r/l
计算机在测得传感器1产生的每一个脉冲信号后,马上去读取压力传感器的数值,然后等待下一个脉冲信号,如此重复 72次,可得一系列相对应的α和P 值 (或 x 和 P 值),将这些点按一定比例绘制成曲线图,横坐标为活塞行程x (cm ),纵坐标为压力P (105Pa ),这就是 P -- V 示功图。

若∆x 为曲轴转动o 5而引起的活塞的位移,活塞面积F m 2,则单作用汽缸指示功的计算式如下: ∑=∆⋅⋅=72
1j j i x F P L (105Pa*cm*m 2)
双作用气缸的指示功率则为21L L +(注意双侧活塞面积不一样)。

最后可计算出单位时间活塞所作的功 --- 指示功率 (示功功率) i N ,式中n 为转速(r/min ):
60
100⨯=
Ln N i (W )
2. 排气量的计算
10028/1053.1128T P H T D C V a d ⋅⋅⋅⨯=- min)/(3m
式中:d V 为排气量,C 是喷嘴系数,可先查喷嘴性线表,再根据喷嘴性线及喷嘴直径在喷嘴系数表上查得。

Da 为喷嘴直径(mm ),H 是喷嘴前后压差(O mmH 2),由墙上U 形管读出,P 0是大气压强
(2/cm kg ),0T 为吸入气体的绝对温度( K),即室温,1T 为喷嘴前的绝对温度( K)。

3. 等温指示效率的计算(注意下式中各参数单位为SI 制,即P :Pa ;V :s m /3;P 2为绝对压力,P 0为大气压)
等温理论功率is N :0
20ln
P P V P N d is ⋅⋅⋅= (W ) 等温指示效率η :i is is i N N /=-η
4. 绝热指示效率的计算
绝热理论功率ad N :]1)[(11020--⋅⋅⋅=-κκκκP P V P N d ad
(W) 式中: 空气绝热指数 κ =1.4。

绝热指示效率η : i ad ad i N N /=-η
5. 转速测量
连续监测止点传感器信号,当测到一个脉冲信号时,计算机打开计时器开始计时,然后继续监测该信号,直至测到规定数量的脉冲信号后,关闭计时器 ,由此得出压缩机转速。

压缩机转速也可由转速表测得。

四、 实验前的准备及实验要求
1. 认真预习实验讲义,复习课堂讲过的有关内容,并列出实验中要测的项目。

2. 认真观察实验用压缩机主要零部件结构、润滑、冷却装置及控制缓冲罐压强的方法。

3. 了解脉冲和压力传感器的使用和测量方法以及计算机采样原理。

观察各路信号的实际波形。

4. 当缓冲罐中压强稳定在要求的数值,测绘示功图: 由计算机控制读取活塞处于不同位置时汽缸内
的瞬时压力,根据计算机给出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绘出示功图,同时记下计算机给出的单位活塞面积所作的功f (即示功图面积)。

有兴趣者请考虑自行计算示功图面积。

5. 测绘示功图的同时,读取排气压强、喷嘴前后压差、温度等数据并测定压缩机转速。

6. 改变压缩机的转速,阀门开度不变,测一组数据;然后调节阀门开度,使排气压力与变转速前一
样,再测一组数据。

共三组数据。

7. 计算压缩机的实际循环功 ---指示功、等温指示效率和绝热指示效率,并作实验讨论。

五、 实验的一些基本参数和有关仪器
汽缸的直径 D=100mm 活塞杆直径 d=22mm 活塞的行程 S=100mm 曲柄半径 r=50mm 连杆长度 l =195mm 喷嘴的直径 Da=9.52mm
实验的有关仪器: 转速表,大气压强计,U 形管差压计,温度计,脉冲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变频器、A/D 转换板,计算机。

六、 问题:
1. 用计算机采集、处理各种信号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 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若要求调节气量,而保持压力不变,可采取的方法。

3. 设计排气量和排气压力调节的控制方法,并进行相关的实验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