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缺水情况

合集下载

2024年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愈加严峻

2024年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愈加严峻

城市化进程加速生活用水需求增长
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困难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导致水资源需求量增加
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水污染严重破坏了水生态平衡
缺乏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措施,导致水资源浪费和短缺问题难以解决
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分布不均和短缺问题加剧
跨国水资源合作与争端
跨国水资源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ONE
全球水资源现状
PART TWO
水资源总量及分布
全球水资源总量约为13.86亿立方米,但可用于人类的水仅占2.5%
发达国家水资源丰富,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可用水资源量逐年减少,而污染和过度开采则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水资源分布不均,约60%的水资源集中在仅占全球面积40%的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地区
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
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途径,普及水资源知识,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
倡导节约用水:鼓励家庭、企业、农业等各个领域采取节水措施,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推广水资源保护技术:研发和推广高效、环保的水处理技术,降低水污染,保护水资源。
建立水资源保护法规:制定和完善水资源保护法规,严惩违法排污行为,保障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温升高导致蒸发量增加,减少可用水资源量
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影响水资源供应稳定性
冰川融化加速,影响依赖冰川的国家或地区的水资源供应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的水资源,影响当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
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人口增长导致用水需求增加
经济发展加速工业用水需求增长

2024年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2024年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4年全球水资源 短缺问题
汇报人:XX
目 录 CATALOG
01
单击此处 添加目录标题
02
全球水资源现状
03
2024年全球水资源 短缺的严重性
04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 措施
05
应对水资源短缺的 科技发展
06
政策建议与未来展 望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全球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总量及分布
促进国际间的水资源科研合作, 共同应对水资源短缺挑战。
加强国际间的水资源教育合作, 提高公众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 识和保护意识。
05
应对水资源短缺的 科技发展
水资源科技研发进展
海水淡化技术:利用膜分离技术将海水转化为淡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雨水收集和利用技术: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和生活 用水。
全球水资源总量约为13.86亿立方千米,但可利用的仅为2.5%左右。 水资源分布不均,大部分集中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等地区。 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2.53%,且主要集中在冰川、湖泊和河流等区域。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拥有量差异巨大,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极为匮乏。
当前水资源利用情况
工业、农业和城市用水量不断 增加,导致水资源过度开采
社会经济受影响: 贫困加剧,地区冲 突增加
对全球经济的潜在影响
农业受影响:农作物减产,食 品价格上涨
工业受影响:生产成本增加, 供应链中断
旅游业受影响:游客减少,收 入下降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水资源 引发的争端和冲突
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威胁
饮用水短缺,影响人类健康 和生存。
水资源短缺导致农业生产受 影响,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统计报告:全球水资源短缺情况及解决途径

统计报告:全球水资源短缺情况及解决途径

统计报告:全球水资源短缺情况及解决途径引言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本报告旨在通过统计数据,详细分析全球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并提出一些解决途径,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促进可持续利用水资源。

一、全球水资源短缺的背景与现状1. 全球水资源概况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根据统计,地球上约70%的表面被水覆盖,但只有2.5%的水是淡水资源,其中大部分是冰川和冻土中储存的。

因此,只有0.007%的淡水适用于人类使用。

2. 全球水资源短缺情况尽管地球表面的水量很大,但由于分布不均匀以及污染问题,全球水资源短缺现象十分突出。

据统计,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特别是非洲和中东地区的短缺情况尤为严重。

此外,工业发展和农业用水量的增加也加剧了全球水资源的稀缺程度。

二、水资源短缺的原因3. 人口增长与水需求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是导致水需求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有大约800万人无法获得干净的饮用水,这对他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

因此,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均水资源利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4. 水污染与资源浪费水污染和资源浪费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大量的生活垃圾排放等都严重污染了水资源,使其难以被安全利用。

同时,大量的水浪费也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问题。

因此,采取有效的水污染治理措施和节约用水措施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

三、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途径5. 提高用水效率提高用水效率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

在农业方面,推广高效灌溉技术,减少灌溉用水损失;在工业和居民生活方面,提倡节约用水的意识,采取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都有助于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6. 加大水资源治理力度对于水资源短缺问题,只有依靠全球合作,加大水资源治理力度,才能取得长期效果。

各国应加强水资源规划管理,建立跨国流域合作机制,共享水资源,并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控,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淡水资源危机汇总

淡水资源危机汇总

淡水资源危机汇总水,是生命之源。

然而,在当今世界,淡水资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首先,我们来看看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地球表面约70%被水覆盖,但其中绝大部分是海水,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 25%左右。

而且,这有限的淡水资源分布还极不均衡。

在一些地区,如热带雨林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在另一些地区,如沙漠地带,水资源极度匮乏。

这种不均衡的分布使得一些地区的人们面临着严重的缺水问题。

人口增长是导致淡水资源危机加剧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人们的日常生活、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水。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但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却相对滞后,导致水资源供应无法满足需求。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给淡水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

城市的扩张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来满足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的运转。

城市中的建筑、道路等不透水表面增加,导致雨水无法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而是迅速流走,造成了雨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城市中的污水排放量也大幅增加,如果污水处理不当,会对淡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

农业是用水大户,然而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往往效率低下,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大水漫灌的方式不仅无法充分利用水资源,还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此外,农业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也会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进入水体,造成污染。

工业生产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也很大,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一些工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没有对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就直接排放,严重污染了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工业废水通常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等,这些污染物不仅会破坏水生态系统,还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气候变化对淡水资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气候变暖导致冰川和积雪融化速度加快,短期内可能会增加一些地区的水资源供应,但从长期来看,冰川和积雪的储量会逐渐减少,未来的水资源供应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同时,气候变化还会导致降水模式的改变,使得一些地区干旱加剧,另一些地区洪涝灾害频繁,进一步影响淡水资源的可利用性。

水资源短缺与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短缺与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短缺与可持续发展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之一,然而,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一、水资源短缺的挑战水资源短缺是指水供应无法满足人类需求的情况。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当人均可用水量低于每人每年1000立方米时,被认为是水资源短缺。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大约有20个国家和地区处于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状态,而且水资源短缺问题正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水资源短缺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危机。

首先,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缺水使得人们难以获得足够的饮用水,尤其是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们更是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其次,水资源短缺威胁到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许多产业对于水的需求非常高,包括农业、制造业和能源生产等,缺水会导致这些产业的发展受限,甚至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

此外,水资源短缺还引发了水资源争夺的问题,不少地区为争夺有限的水资源而发生了冲突。

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对于维护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人类的饮水需求是无法替代的,只有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其次,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资源是许多产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只有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确保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三、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策略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策略:1. 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

提高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等领域的用水效率,采取节水措施,减少水的浪费。

全球水资源现状

全球水资源现状

全球水资源现状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事实上,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总量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2.53%,而且大部分是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地区的固体冰川。

虽然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冰川的利用方法,但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大规模利用。

除此之外,地下水的淡水储量也很大,但绝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的也很少。

人类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这些淡水储量只占全部淡水的0.3%,占全球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即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每年约有9 000立方千米。

陆地水体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以河流水最为重要,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河流水具有更新快,循环周期短的特点。

科学家们又据此把水资源分为静态水资源和动态水资源。

静态水资源包括: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循环周期长,更新缓慢,一旦污染,短期内不易恢复。

动态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浅层地下水,循环快、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即可恢复。

所以,人类开发水资源时,一定要根据水循环的规律,合理、充分地利用水资源。

只有促进水资源的更新,人人爱惜水资源,才能可持续地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分布不均,人类面临的大难题地球上的水资源有97%被盐化,仅有3%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在这些淡水中又有2/3为冰川和积雪,1/3存在于含水层,潮湿的土壤和空气中.就是这有限的淡水,分配又极不平衡.世界每年约有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中,而占世界总人口40%的80个国家却严重缺水.水源最丰富的地方是拉丁美洲和北美,而在非洲,亚洲,欧洲人均拥有的淡水资源就少得多.中东是一个严重的缺水的地区.其主要的水源是约旦河.与该河相关的国家有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些国家几乎没有其他可以代替的水源.因此,缺水问题极为严重.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在这个流域一直存在着极其严重的水资源争端.1967年爆发的中东战争的一个直接因素就是阿拉伯联盟的成员国在60年代初,企图改变约旦河的河道,使之远离以色列引起的.当时的以色列总统列维宣称,水是以色列的生命,以色列将用行动来确保河水继续供给.于是以色列以武力占领了约旦河流域的大部地区,使自己有了比较可靠的水源供应.其实有关水资源的争端不仅仅发生在中东地区,在欧洲,曾发生过围绕多瑙河的政治争执.在南亚大陆,关于恒河水分配问题的分歧至今也未缓和,而在非洲,争夺尼罗河流域水的冲突更为激烈.该流域包括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9个世界上干旱最严重的国家.如果上游国家用水增加,就会使埃及用水减少,并加剧干旱.经济的发展使水质污染也日趋严重.欧洲著名的莱茵河曾因工业污染使河中鱼类消失殆尽;伏尔加河沿岸75%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中;亚洲的大部分河流被污染,成了世界上退化最严重的河流.欧盟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欧洲,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比预计的要严重得多,从现在起50年内,6万平方千米的含水层将受到这种污染.据世界银行统计:在发展中国家大城市饮用水的一半透过裂缝渗入了土壤.我国每年自来水漏失量就达10亿多吨.马林福马肯马克曾提出了一个衡量缺水状况的人均标准,即所谓水关卡.按照这一标准,每人每年应有可用淡水1000立方米,低落于这个标准,现代社会就会受到制约.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目前许多国家都低于这个标准.如肯尼亚每人每年只有600立方米,约旦仅有300立方米,埃及仅有20立方米.联合国认到2025年,将有一大批国家年人均水量低1000立方米.其中科威特,利比亚,约旦,沙特,也门等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年用水有可能低于100立方米.有人估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达到83亿,人们可能耗尽所有的储备水…………地球水资源分布状况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

世界上哪些地区面临水源短缺问题?

世界上哪些地区面临水源短缺问题?

世界上哪些地区面临水源短缺问题?1. 非洲地区非洲大陆是全球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地区之一,尤其是撒哈拉以南地区。

据统计数据显示,撒哈拉以南地区的许多国家的居民每天用水量不足20升,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标准。

非洲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不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以及人口增长过快等因素共同导致。

- 气候变化:气候变暖导致非洲大陆干旱频发,雨量不足,导致水资源减少。

- 不合理的水资源管理:许多地区的水资源管理不当,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造成短缺局面。

- 人口增长过快:非洲大陆的人口增长速度迅猛,使得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2. 中东地区中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之一。

地处沙漠地带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伊朗等,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突出。

在中东地区,水源的获取面临重重困难,主要是由于气候干燥、地下水过度开采以及持续的人口增长等因素造成的。

- 气候干燥:中东地区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雨量稀少,蒸发率高,导致水资源供应困难。

- 地下水过度开采:中东地区许多国家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从而加剧水源短缺问题。

- 人口增长:中东地区人口不断增长,对水资源需求量逐年增加,导致水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3. 印度地区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国家之一。

尤其是在北部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严重。

印度的水资源短缺主要是由于气候干旱、农业用水过度和城市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水资源虹吸效应等因素导致的。

- 气候干旱:印度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雨量不足,导致缺水问题严重。

- 农业用水过度: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需求量大,而且大部分农业灌溉采用传统浪费的灌溉方式,导致用水效率低下,使得水资源短缺问题愈加严重。

- 城市工业化发展:随着印度城市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使得城市水资源供应面临压力。

2024年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2024年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2024年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 日益突出
汇报人:XX 2024-02-06
目录
• 水资源短缺现状及影响 • 水资源短缺原因分析 • 应对策略与措施探讨 • 国际合作与交流机制建立 • 未来展望与挑战应对
01
水资源短缺现状及影响
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
01
02
03
地域性差异
全球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水 资源,而另一些地区则长 期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
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水资源保护知识,提高公众 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推广节水型生活方式
鼓励居民采用节水器具、减少浪费行为等节水 型生活方式。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建立水资源管理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
THANKS
感谢观看
加强节水技术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
开展雨水收集与利用项目
建设雨水收集系统
在城市建设中,规划并建设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用于城市绿 化、道路清洗等。
推广雨水利用技术
鼓励企业研发并推广雨水利用技术,将雨水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 。
加强雨水利用政策引导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雨水利用项目的发展。
在农业领域,采用滴灌、喷灌等 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

加强工业节水管理
鼓励企业采用循环水、再利用水 等节水措施,提高工业用水效率

培养公众节水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科普活动等方式 ,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短缺问题的
认识,培养节水习惯。
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政策制定
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
01
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水资源监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缺水情况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有20个。

在最缺水的国家中,马耳他年人均可用水量只有82立方米,其缺水程度位居缺水国家之首。

以联合国的假设为基础的人口预测来看,到2050年,利比亚将位居缺水国家之首(它在1995年是第四大缺水国),年人均可用水量仅有31立方米。

届时,人口增长速度不那么快的马耳他将变成第四大缺水国,全国人均可用水量将为68立方米。

新加坡和波斯湾各国列世界最缺水前10名世界最富有的国家和地区,在水源方面却是最匮乏的。

《联合国世界水源开发报告》说,最缺水的10个国家和地区,是新加坡和油产丰富的波斯湾国家。

至于水源最丰富的地方,主要是北方人烟稀少或热带的贫穷国家和地区。

水源最丰富的十大国家和地区及可循环水资源(单位为每人每年/立方米)的排名,依次如下:格陵兰(1076万7857)、阿拉斯加(156万3168)、法属圭亚那(81万2121)、冰岛(60万9319)、圭亚那(31万6689)、苏里南(29万2566)、刚果民主共和国(27万5679)、巴布亚新几内亚(16万6563)、加蓬(13万3333)和所罗门群岛(10万)。

最缺水的10个国家和地区,从第171至180的排名如下:新加坡(149)、马耳他(129)、沙地阿拉伯(118)、利比亚(113)、马尔代夫(103)、卡塔尔(94)、巴哈马(66)、阿拉伯联合酋长国(58)卡萨地带(52),以及科威特(10)。

最佳答案-由提问者2006-10-23 13:34:44选出--土地干涸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自然环境的恶劣在加速发展之中缺水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

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世界上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

再过30年缺水国将达40~52个,缺水人口将增加8倍多,达28亿至33亿。

淡水严重缺少的国家和地区,甚至影响到人们的基本生存。

在邻接撒哈拉沙漠南部干旱的国家,因为缺水,农田荒废,几千万人挣扎在饥饿死亡线上,每年约有20万人饿死。

目前发展中国家至少3/4的农村人口和1/5的城市人口常年不能获得安全卫生的饮用水,17亿人没有足够的饮用水。

有的国家已经靠买水过日子。

德国从瑞士买水,美国从加拿大买水,阿尔及利亚也从其它国家进口水。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从1984年起,每年从日本进口雨水2000万立方米。

精明的日本只要化100多吨水就可换得1吨石油。

在世界现有总水量中,海水约占97%,淡水储量只占2.53%。

在地球的淡水中,深层地下水、两极及高山的冰川、永久性积雪和永久性冻土底共占淡水总量的97.01%以上;而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湖泊、河流、浅层地下水等淡水量仅占全球淡水总量的2.99%,约为104.6万亿立方米。

鉴于深层地下水、两极及高山的冰川,永久性积雪等大量淡水目前尚难开发利用,不少国家或地区出现了淡水资源不足和告急。

早在8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每年的淡水消耗量就达到31万亿吨左右。

据联合国1986年公布的数据:世界四个最大用水国分别是:美国,苏联,印度和中国。

它们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0%左右,灌溉土地面积占全球的70%,用水量占全球用水量的45%以上。

美国每天的人均用水量是四国中最高的,几乎是苏联的2倍,中国和印度的5倍多。

在四个国家中。

美国的工业及发电用水量也是最高的,约占用水总量的54%,苏联占45%,中国占5%,而印度仅占3%。

就灌溉用水来说,印度则为四国之首,它占用水总量的96%,中国占93%,苏联占51%,美国只占33%。

然而,这四个最大的用水国都面临着淡水量日趋匮乏的严重问题。

--《科技之光》1992年12月22日,联合国大会的47/193号决议设立了世界水日。

这是提醒公众重视水资源问题的一个特殊的日子。

在这个日子里,我们可以意识到:向人们提供纯净饮用水的切实努力和世界范围内对于水问题的认识提高,能够帮助我们在水资源问题上,做得更出色。

在2003年12月23日的58/217号决议中,大会宣布从2005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开始,2005年至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

每年的3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水日" (World Water Day) 。

2005年3月22日是第13个世界水日,主题为"生命之水"。

这一主题是联合国2003年在其第58届大会上确定的。

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的建议,通过了第193号决议,并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旨在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以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

同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

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咸水,无法饮用。

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

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

约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而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却严重缺水。

据联合国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球目前有11亿人生活缺水,26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

同时,水污染也进一步蚕食着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并危害人类的健康。

联合国的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污水达4000多亿吨,造成5万多亿吨水体被污染,致使数百万人死于饮水不洁所引起的疾病。

近年来,日益严峻的水危机状况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有关专家呼吁,世界各国应通力合作,加强淡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减少污染,并通过磋商谈判解决地区水资源分配问题。

1981年至1990年,世界首个国际水行动十年计划得以实施。

其间,全世界共有10亿多人获得水供应,近7.7亿人的卫生条件得到改善。

2003年,联合国第58届大会通过决议,宣布从2005年至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主题是"生命之水",从2005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正式实施。

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的目标是敦促各国更加关注与水相关的问题,开展多层次合作,以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和《21世纪议程》中与水相关的目标。

联合国大会呼吁联合国各相关机构、专门机构、地区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共同协调行动,利用现有资源和自愿捐款,在十年行动中体现"生命之水"的含义。

宣传口号1、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2、保障饮水安全是水利工作的第一任务3、保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4、坚定不移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5、浪费和污染水是人类对水资源的最大侵害6、保护河流生态,维护河流的健康生命7、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8、大力加强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9、依法加强饮水水源地保护10、依法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11、推进依法行政,实现依法治水12、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3、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4、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5、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5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我国的"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

有资料显示,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900立方米,并且分布极不均衡。

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全国废污水排放量由1980年的315亿吨增加到2002年的631亿吨。

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健康。

为缓解严峻的水形势:一是节水优先。

这主要体现在控制需求,创建节水型社会。

在国家发展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发展项目,建立"有多少水办多少事"的理念,杜绝水资源浪费。

同时需要采用良好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积极发展节水的工业、农业技术,大力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发现并杜绝水的漏泄,包括用水器具及输水管网中的漏泄。

二是治污为本。

这要求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战略应尽快实行调整,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控制。

钱易认为,我国目前还有大量的工业企业仍然是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工业废水处理并不理想,即便实现了达标排放,还是有大量的污染物排入了江河湖泊中,污染程度已经超过了河流湖泊自身的环境容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还要增长,污染物也会随着增加。

如果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行污染物排放的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排放会有较大幅度的削减,工业生产也可以做到增产不增污。

三是多渠道开源。

这主要指开发非传统水资源。

钱易指出,为了提高供水能力,过去主要着眼于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即当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开发,当发现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和地表水逐渐枯竭后又想到远距离调水。

远距离调水除了需要十分昂贵的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外,还有施工、管理等各方面的困难,同时生态影响是近年来人们关心的又一重要问题。

现在世界各国纷纷转向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

非传统水资源包括:雨水、再生的污废水、海水、空中水资源。

据介绍,目前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60%,城市废水利用几乎没有。

而以色列的城市废水利用达到90%,美国的洛杉矶也是利用处理过的城市废水浇灌绿地。

城市废水的再利用不仅减少了污染,还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矛盾。

另外,随着技术进步,海水淡化成本趋低,并且海水可以直接用作工业冷却用水和冲洗用水。

香港很多公用卫生场所的冲洗就是采用海水为了缓解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根据联合国《21世纪议程》第18章有关水资源保护、开发、管理的原则,1993年1月18日,联合国第17次大会通过了193号决议,决定从1993年开始,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决议提请各国政府根据自己的国情,在这一天开展一些具体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意识。

自1996年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主题依次为:我国国家建设部也决定每年6月份的第二周作为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目的是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国务院关于《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从而增强人们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