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液体压强2

合集下载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 液体的压强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 压强 液体的压强

7. 以下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③⑧⑨⑩⑪ ;为了减小压 强的是 ①②④⑤⑥⑦. (选填序号) ①自行车座要做得宽大一些;②大型运输车装有很多车轮;③木桩 的下端削成尖形;④坦克安装履带;⑤雪橇做得很宽;⑥螺钉的下 面要加垫圈;⑦钢轨下面的路基上要铺上枕木;⑧切菜的刀用久了 要磨一磨;⑨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⑩压路机碾子的质量很大;⑪ 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
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在同种液体中压强与深度成 正 比;在甲、乙两 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关系是 > ;甲、乙两种液体的 密度关系是 > (后两空均选填“>”“<”或“ = ”).
13.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两个质量相等但高度和底面积均不相等
如图. 这个容器可能是
(A)
11. 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
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 图中,在隔
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
小关系的是
(A )
12. 小明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用甲、乙两种液体进行多
A. F压 = D. F压 =
G; G-F ;
B. F压 < G; E. F压 = F-G ;
C. F压 = F. F压 =
G+F ; F.
(2)图中物块的重力均用G表示,推力或拉力均用F表示,容器和液体 的总重为G总,物体受到的浮力均为F浮,容器对地面的压力为F压. 请 完成下列问题:
G. F压 = I. F压 = N. F压 =
(7)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A、 B两块,如图丁所示. 小明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 他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无关. 你认为他在探究 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相同 . 请你进一步思 考:只利用A、B两块砖块和海绵 能 (选填“能”或“不能”) 探究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

液体压强知识点

液体压强知识点

液体压强知识点液体是一种物质的形态,它具有自身的特性和特点。

液体压强作为液体的一个相关概念,对于了解液体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液体压强这一知识点展开探讨,分析液体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等内容。

一、液体压强的定义液体压强是指液体所产生的压力对单位面积的作用力。

在液体中,由于分子间的作用及其重力作用,液体表面上的分子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分子压力,从而形成了液体压强。

具体而言,液体压强P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P = F/A其中,P代表液体压强,F代表作用在液体上的压力,A代表作用力的面积。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压强与液体受力的大小、作用力的面积有关。

二、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液体压强的计算需要考虑液体的密度和液体所处的深度。

根据压强的定义式P = F/A,我们可以推导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其中,P代表液体压强,ρ代表液体的密度,g代表重力加速度,h 代表液体所处的深度。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重力加速度和深度有关。

当液体的密度和深度增加时,液体压强也会相应增大。

三、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液体压强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液体的密度、液体所处的深度、重力加速度和液体的体积等。

1. 液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分子间的距离越小,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就越大,从而液体压强也越大。

2. 液体所处的深度: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所处的深度成正比。

当深度增加时,液体上方的液体重量也增加,因此液体压强也会随之增大。

3. 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液体压强的计算。

在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的数值是有差异的,因此影响了液体压强的大小。

4. 液体的体积:液体的体积对液体压强没有直接影响,因为液体的压强是与液体中的分子作用力相关的,而不是与液体的体积大小相关。

四、液体压强的应用液体压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液体压力计:利用液体压强原理制作的液体压力计可以用来测量液体或气体的压力大小,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工业生产等领域。

人教版八年级9-2液体的压强 知识点汇总和习题讲解

人教版八年级9-2液体的压强  知识点汇总和习题讲解

第二节液体压强一、液体压强1.产生: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

注意: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特点:(1)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2)同一深度的不同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3)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朝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1)在液体压强的公式中,p表示液体的压强,单位是Pa,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液体的深度,单位是m,g一般取9.8 N/kg。

(2)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_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的形状均无关。

(3)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一般不等于液体的重力,只有柱形容器(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放到水平面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才等于液体的重力。

三、连通器(1)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2)特点: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连通器中深度相同的各点压强相同。

(3)应用: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判断是不是连通器时,依据连通器的定义要看两点:一是各容器的底部必须是连通的;二是各容器的上部都是开口的。

重点:一、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底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5)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密度越大,压强也就越大。

【例题1】(2018·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下列做法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大的是A.将金属盒在水中的位置上移B.将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C.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从杯中取出适量水D.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动,向杯中加入适量水参考答案:D二、液体压强的计算(1)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

2021年苏科版中考物理易错点题型突破10-压强问题(二)

2021年苏科版中考物理易错点题型突破10-压强问题(二)

题型突破10-压强问题(二)1、(2020秋•沙坪坝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均质圆柱体甲、乙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其底面积分别为100cm2和50cm2,高度h甲和h乙之比为2:1,将乙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为△h的部分,并放到甲物体上,此时甲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4:1②未切割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2③△h:h乙=1:3④乙剩下的质量与甲物体原来的质量之比为2:3A.①③B.②③④C.②④D.②③2、(2020•大兴区一模)将小木桌按图甲和图乙两种方式放置在厚海绵上,小桌上分别放置一个相等质量的铁块。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力比乙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力大B.乙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力比甲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力大C.甲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强比乙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强大D.乙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强比甲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强大3、(2020•北京)如图所示,把小桌甲倒放在海绵上,其上放一个物体乙,它们静止时,物体乙的下表面和小桌甲的桌面均水平。

已知小桌甲重G1,桌面面积为S1;物体乙重G2,下表面的面积为S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海绵的压力就是甲受到的重力B.乙对甲的压力就是乙受到的重力C.甲对海绵的压强大小为D.乙对甲的压强大小为4、(2020•安徽一模)如图所示是“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软着陆成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车静止时,车对月球表面的压力和月球对车的支持力相等B.车轮上的花纹是为了使接触面变粗糙从而增大与月球表面间的摩擦力C.月球车车轮做得比较宽大是为了减小对月球表面的压强D.车对月球表面的压力和月球对车的吸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5、(2020•港南区三模)如图所示,两个密度均匀质量相等的圆柱体A、B,底面积之比S A:S B=2:3,若将A的上方水平截去一段叠放在B的正上方后,A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恰好等于此时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A剩余部分的高度与叠放后B的总高度相同,则()A.A、B的高度之比h A:h B=3:5B.A、B的密度之比ρA:ρB=9:10C.A、B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p A:p B=2:3D.A截去的高度与A原高度之比△h:h=1:46、(2020•吴江区模拟)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内装有不同液体,液面相平。

2020届中考物理复习课件:命题点2 液体压强

2020届中考物理复习课件:命题点2    液体压强

球的重力:G球=m球g=ρ球V球g=2.0×103 kg/m3×1×10-3 m3×10 N/kg=20 N
桌面受到的压强:p= F
S
= G水+G球+G容 = 38N + 20N + 4N
S
0.02m2
=3.1×103 Pa
实验突破
实验 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命题点 【提出问题与猜想】
实验视频见
1. 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方向、深度及液体的密度有关
(人教八下P38图9.2-10)
北部湾经济区6年真题“面对面”
类型 1 液体压强的理解和判断(南宁2015.14涉及)
拓展训练
1. (2017玉林、崇左4题3分)如图所示,打开水坝的闸门时,
液体压强使坝底的水奔流而出,则决定坝底水的压强大小
的主要因素是( B )
A. 水的体积
B. 水的深度
C. 坝的宽度
超值配赠
【设计与进行实验】
2. 实验前装置的检测与调整 (1)U形管中液柱的调平(拆开橡皮管,重新安装,保证U形管两边液面__相__平____)
(2)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用手轻压探头上的橡皮膜,若液柱始终相平或变化较小,
说明装置_气__密__性__差___,需要拆开橡皮管重新安装)
3. 转换法的应用(通过U形管压强计两侧__液__面__高__度__差__来反映探头处液体压强大小, 高度差越大,所处位置液体压强越大) 4.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探究液体压强与方向的关系(控制金属盒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改变金属盒的 方向,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 (2)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控制金属盒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方向不变,改变 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__深__度___,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 (3)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控制金属盒在相同深度,金属盒方向不变,改 变液体密度,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 5. 换用不同液体多次实验的目的(使结论__具__有__普__遍__性____)

中考物理 液体压强

中考物理      液体压强

F<G
F=G
F>G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装有相同质量的水的甲、乙两容器,两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F甲_____F乙,压强p甲_____p乙.(均选填“>”“<”或“=”)
同种液体质量相同


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质量与厚度不计)中分别装有深度和质量均相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则:(均选填“<”“=”或“>”)
探头所处深度和方向
液体密度
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4. 实验结论总结:综上所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实验操作要点: (1)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用手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U形管中两侧液面能否灵活升降,若___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2)实验前U形管两侧液面应调平(若不平,应__________________) (3)转换法的应用(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 (4)
不属于
(10)(2021重庆B卷改编)已知图乙中U形管左侧液柱高为4 cm,右侧液柱高为10 cm,U形管中的液体为酒精,则U形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_____Pa,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为_____Pa.在图乙实验中,保持橡皮膜在水中的位置不变,给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液体不溢出),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A. 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B. 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C. 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D. 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020年苏科版中考物理实验(探究型)专题练习16-液体压强特点探究(二)

2020年苏科版中考物理实验(探究型)专题练习16-液体压强特点探究(二)

专题16-液体压强特点探究(二)1、(2019·湘潭)如图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ρ盐水>ρ水)(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型管两侧液面的来表示。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选填“有色”或“无色”)。

(3)将探头放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 B>h A,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

(4)将探头放在图乙中所示液体内部等深的B、C位置,观察到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 C h B(选填“<”、“=”或“>”),这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关系。

(5)由以上实验可知图乙所示液体内部A、B、C、D四个位置压强最大的是位置。

2、(2017春•金牛区期中)如图所示,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1)如图甲所示,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较(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乙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乙烧杯中盛的是酒精.①你认为他的结论是(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理由: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相同.(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表示液体压强就越.(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3、(2019·菏泽)小明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的实验情形,如图所示。

(1)小明安装好实验仪器后,发现U型管两侧的液面不相平,如图A所示,实验前需要将U型管两侧液面调整相平,方法是_________。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含解析)(2)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含解析)(2)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一.选择题(共8小题)1.使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说明此时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差B.该实验装置中的“U”形管是一个连通器C.“U”型管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稳定后,右管中的液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橡皮膜伸入液体越深,两管液面高度越大,则液体压强越大2.在学习《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这节课时,教师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有一个玻璃器皿,在其侧面的高、中、底部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孔,用三张相同的橡皮膜以同样的方法分别将三个孔封住,如图所示.然后往器皿中加入水,使水面高过最上面的孔,观察到三张橡皮膜的变化是不同的,要求大家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科学探究问题.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A.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B.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有关C.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D.液体的压强与容器的形状有关3.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A.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B.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深度有关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4.某同学在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实验,图是其中的一次实验和分析.根据图示情况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主要目的是()A.探究在同一深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B.说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C.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其密度关系D.验证液体内部压强公式5.如图的实验中,探究的物理问题是()A.大气压强的测量B.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的关系C.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D.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6.如图所示是小宇同学把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在实验中要注意的是()A.保证金属盒上边界处于同一深度B.要读取U型管右侧液面所在位置的值C.不能让金属盒上下左右移动D.要读取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7.小明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时,应选用的器材是()A.液体压强计、弹簧测力计、酒精灯B.液体压强计、弹簧测力计、天平C.液体压强计、温度计、酒精灯D.热水、弹簧测力计、酒精灯8.液体压强实验仪器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时U形管左端上方的气体压强较大B.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可平衡C.拆除软管重新安装可使液面相平D.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也可使液面相平E.不做任何措施放置一段时间液面相平了,说明此设备有漏气二.填空题(共5小题)9.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等因素有关.(1)要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实验探究方法称作法. (2)如图是小芳同学设计的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三个实验装置:①要探究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甲和装置(选填“乙”或“丙”)来进行研究.②要探究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乙和装置(选填“甲”或“丙”)来进行研究.10.如图甲所示,塑料挂钩的吸盘能“吸”在平滑的墙面上,是由于的存在.挂钩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而不脱落,是由于吸盘受到墙面的力作用.如图乙所示,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适量的水和浓盐水,某同学用压强计鉴别这两种液体,则图(a/b)中装的是盐水.11.使用图所示的U形管压强计时,先要使U形管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为零,图(b)、(c)为实验中的一个情景,此时探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的关系.若利用图(a)、(b)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则应在图(a)容器中倒(选填“水”、“酒精”或“盐水”),并使橡皮膜置于液体中的深度与图(b)中的h(选填“相等”或“不相等”).12.如图所示,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图(a)所示的器材的名称是.若实验中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将金属盒分别浸入到图(b)中的两位置进行比较.当金属盒分别处于A、B时,左右两管内液面高度差L A<L B,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如图乙所示,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 (2)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A.酒精(ρ=0.8×103kg/m3) B.植物油(ρ=0.9×103kg/m3) C.盐水(ρ=1.1×103kg/m3)三.解答题(共5小题)14.压强计的结构如图所示,在“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中,用大拇指轻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可观察到压强计U形管左管液面比右管液面.在探究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改变液体中金属盒橡皮膜朝向的具体操作是.15.如图甲所示,该实验装置的名称是.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装置(选填“漏气”或“不漏气”).图乙和图丙是将该装置的探头放入水中不同深度的情况,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图丙和图丁,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有关.16.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选填“有关”或“无关”). (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结论是:.(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两图进行对比.(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17.为了验证液体压强的特点,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1)当橡皮膜两侧所受的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发生改变.(2)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不同的水,且左侧水面较低,会看到橡皮膜向(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有关.(3)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相同的水和盐水时,会看到橡皮膜向(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有关.18.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1)如图(a)所示,压强计是通过比较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当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此时 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压强右支管液面上方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选填“A”或“B”);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已知其中一杯为水,另一杯为盐水),如图(b)和(c)所示,他发现图(b)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由此确定图(b)杯子中盛的是水.小明的结论是否正确,理由是.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使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说明此时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差B.该实验装置中的“U”形管是一个连通器C.“U”型管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稳定后,右管中的液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橡皮膜伸入液体越深,两管液面高度越大,则液体压强越大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液体压强的大小用压强计测量.在使用压强计之前要检查其密闭性,防止漏气.连通器是底部连通上端开口的容器.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是平衡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时,橡皮膜受到的压强等于U型管内液体高度差产生的压强.解答:解:A、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且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说明此时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好.故A错误;B、“U”形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以它不是一个连通器,故B错误;C、“U”型管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稳定后,即液体静止时,右管中的液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D、压强计的测量原理是:压强的变化引起U形管两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高度差越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液体压强的变化是通过U形管液面高度差显示的,采用的是转换法;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2.在学习《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这节课时,教师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有一个玻璃器皿,在其侧面的高、中、底部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孔,用三张相同的橡皮膜以同样的方法分别将三个孔封住,如图所示.然后往器皿中加入水,使水面高过最上面的孔,观察到三张橡皮膜的变化是不同的,要求大家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科学探究问题.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A.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B.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有关C.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D.液体的压强与容器的形状有关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液体的压强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与液体的质量和容器的形状无关.用实验探究时要用控制变量法,由此考虑探究.解答:解:A、要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应该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改变液体密度,题中条件不足.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的关系,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题中条件不足,探究的意义不大,题中条件不足.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根据题意可知,加水后三个孔到水面的深度不同,观察到三张橡皮膜的变化是不同的,该现象表明: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选项C符合题意;D、要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容器的形状的关系.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题中条件不足,探究的意义不大,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类问题是考查对实验探究中的提出问题环节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过程的首个重要环节,也是物理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3.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A.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B.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深度有关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液体压强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分析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应用控制变量法.解答:解:如图所示,压强计的金属盒朝向相同方向,液体的深度相同,所不同的是:一个是水,一个是浓盐水,即液体的密度不同,发现U型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不同,表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综上分析可知,选项BCD错误,A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注意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应用,认识和会用U形管压强计,这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4.某同学在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实验,图是其中的一次实验和分析.根据图示情况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主要目的是()A.探究在同一深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B.说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C.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其密度关系D.验证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有液体的深度和密度,在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时,应运用控制变量法,每次只探究其中一个变量,根据这一要求,结合图中的情形可做出判断.解答:解:读图可知,三次实验中,压强计的深度是相同的,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也相同,不同的是金属盒的橡皮膜的朝向不同,通过以上三次实验,可以验证: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首先应明确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同时,将规律与图片中实验的情形相结合,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5.如图的实验中,探究的物理问题是()A.大气压强的测量B.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的关系C.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D.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知道压强计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再根据图中探头的变化,判断所探究的具体内容.解答:解:读图可知,这是利用压强计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且三幅图中,液体相同,探头的深度相同,只是改变了小盒的朝向,因此,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的关系.故选B.点评:认识压强计的作用,会根据图中实验情景分析判断所探究的因素是哪一个,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如图所示是小宇同学把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在实验中要注意的是()A.保证金属盒上边界处于同一深度B.要读取U型管右侧液面所在位置的值C.不能让金属盒上下左右移动D.要读取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压强计的原理是利用金属盒(探头)感受液体内部的压强,通过观察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来判断压强的大小.解答:解:AC、液体的不同深度处的压强是不同的,金属盒应放在所测深度处,所以金属盒上边界处在同一深度错误,故AC错误;BD、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后,受到了水给予的压强,使U形管两管中产生一定的高度差,并通过观察高度差的大小来判断压强的大小.故B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压强计的构造及使用原理,便能顺利回答此题.7.小明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时,应选用的器材是()A.液体压强计、弹簧测力计、酒精灯B.液体压强计、弹簧测力计、天平C.液体压强计、温度计、酒精灯D.热水、弹簧测力计、酒精灯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分析:要研究“液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器材要有测量温度仪器:温度计,加热装置:酒精灯,和液体压强计.所以选C.解答:解:A、B项中没有温度计,不符合题意.D、没有压强计,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选择本题可以用排除法,如:D,没有压强计.B、天平,是测质量的.8.液体压强实验仪器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时U形管左端上方的气体压强较大B.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可平衡C.拆除软管重新安装可使液面相平D.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也可使液面相平E.不做任何措施放置一段时间液面相平了,说明此设备有漏气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1)液体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压强的,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U形管左右两管的液面高度差来体现的,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压强越大;(2)测量前U型管两侧液面应相平.解答:解:A、U型管中液体静止时,两侧液柱与上方气压之和相等,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左侧液柱低,说明上方气压大,故A正确;B、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后两侧气压大小不变,左侧液柱高度仍会低于右侧,故B错误;C、拆除软管重新安装时排出左侧液柱上方的部分气体,是两侧气压相等后液面即可相平,故C正确;D、向U型管内加水不能改变两侧液柱上方气压,无法使液面相平,故D错误;E、不采取任何措施放置一段时间液面如果相平了,一定是左侧上方原来密封的气体泄漏造成气压降低所致,故E正确.故选ACE点评:解决本题首先要理解,造成两侧液柱不相平的原因是两侧液柱上方气压不同.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注重了能力的培养,好题!二.填空题(共5小题)9.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等因素有关.(1)要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实验探究方法称作控制变量法.(2)如图是小芳同学设计的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三个实验装置:①要探究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甲和装置乙(选填“乙”或“丙”)来进行研究.②要探究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乙和装置丙(选填“甲”或“丙”)来进行研究.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深度、方向相同,改变密度;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关系时,保持液体的密度、方向相同;改变深度;解答:解:(1)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①要探究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保持密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改变深度,由实验可知甲和乙适合;②要探究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保持液体的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由实验可知乙丙合适.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2)乙;丙.点评:探究液体压强时,首先进行猜测,然后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来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的深度、密度、方向的关系.学生要学会利用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这是考查学生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能力.10.如图甲所示,塑料挂钩的吸盘能“吸”在平滑的墙面上,是由于大气压的存在.挂钩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而不脱落,是由于吸盘受到墙面的静摩擦力作用.如图乙所示,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适量的水和浓盐水,某同学用压强计鉴别这两种液体,则图 a (a/b)中装的是盐水.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大气压的综合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塑料吸盘是挤出里面的空气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才被压在墙面上的;物体对它的拉力是向下的,而阻碍其向下的力是吸盘与墙面间的摩擦力;判断图乙中两容器内的液体应注意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解答:解:是大气压的存在使吸盘被压在了墙面上的;阻碍拉力的力是吸盘与墙面之间的摩擦力;读图乙可知,a、b两容器中,金属盒的深度相同,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a大于b,因此,a中装的是盐水.故答案为:大气压;静摩擦力(摩擦力);a.点评:吸盘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典型实例,但值得注意的是,它能承受一定的向下的拉力,则是由于拉力与摩擦力是相互平衡的;比较液体内部压强时,要学会观察金属盒的深度与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这是判断压强大小的关键.11.使用图所示的U形管压强计时,先要使U形管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为零,图(b)、(c)为实验中的一个情景,此时探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体积的关系.若利用图(a)、(b)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则应在图(a)容器中倒水(选填“水”、“酒精”或“盐水”),并使橡皮膜置于液体中的深度与图(b)中的h 不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时,应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知道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解答:解:(1)图(b)、(c)中,两容器中的液体密度和深度均相同,液体的体积(或质量、或重力)不同,因此,此时探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体积(或质量、或重力)的关系;(2)若利用图(a)、(b)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应控制液体密度相同,深度不同,则应在图(a)容器中倒入水,并使橡皮膜置于液体中的深度与图(b)中的h不相等.故答案为:体积;水;不相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U形管压强计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实验中的应用,尤其要注意控制变量法中各要素的控制与变化.12.如图所示,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图(a)所示的器材的名称是 U型管压强计.若实验中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将金属盒分别浸入到图(b)中的 A、D 两位置进行比较.当金属盒分别处于A、B时,左右两管内液面高度差L A<L B,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专题: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的深度有关,在通过U形管压强计进行研究时,应运用控制变量法,每次只研究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并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解答:解:图(a)所示的器材的名称是U型管压强计;若实验中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保持深度相同,读图可知,应将金属盒分别浸入到图(b)中的A、D两位置进行比较;当金属盒分别处于A、B时,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此时左右两管内液面高度差L A<L B,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故答案为:U型管压强计;A、D;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点评:熟知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两个因素,能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的分析,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1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如图乙所示,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5-2-18
课时训练
12.甲、乙两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径之比为1∶2,内装有质 量相同的同种液体,那么液体对 容器底的压强之比和压力 之比分别为( C ) A. 1∶4,4∶1 B. 1∶2,1∶1 C. 4∶1,1∶1 D. 1∶2,1∶2
13.甲、乙两柱形容器分别注入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时, 液体深度恰好相等,若在盛有酒 精的乙容器中再注入m/4的 酒精,此时甲、乙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的压强 之比为( B ) A. 4∶1 B. 1∶1 C. 4∶5 D. 5∶4
图5-2-5
课前热身
9.如图5-2-6所示,将竖直放置的试管倾斜,那么随着试管的 倾斜,试管中的液体对底面的压强将(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图5-2-6
课前热身
10.甲、乙两个杯子分别盛有两种液体,放在水平桌面 上,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ρ甲∶ ρ乙=1∶2,杯中液体 的深度之比为h甲∶h乙=2∶3,则这两种液体对两杯底 1∶3 的压强 之比P甲∶P乙=_________.
表格
课时训练
实验 次数 1 2 3 4 5 深度 (cm) 3 3 3 6 9 橡皮膜 方向 朝上 朝下 朝侧面 朝上 朝上 水
压强计左右液 面高差(cm)
2.6 2.6 2.6 5.4 8.2
课时训练
16.如图5-2-20所示,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150 g 的水,杯子与桌面的 接触面积是10 cm2(g=10 N/kg). (1)求水对杯底的压强; (2)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是2.7×103 Pa,求玻璃杯的质量. 【答案】(1)1.2×103 Pa (2)120 g
课时训练
7.把一小木块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这时 杯底受到的压力和压 强比未放木块前相比( B ) A.压力增大,压强增大 B.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C.压力减小,压强减小 D.压力减小,压强增大
8.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相等,形状不同的两个玻璃容器A和B中 盛满水,且水面相平,如 图5-2-15所示,则水对两容器底 的压强 PA和PB,和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力FA和FB的大小比较( C ) A. PA>PB,FA>FB B. PA=PB,FA>FB C. PA=PB,FA=FB D.无法判断比较
典型例题解析
【例3】杯内装有水,若将手指浸入水中,则水对杯底的压 强( D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例4】如图5-2-9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 为1 kg的水 ,若水深h=18 cm,容器底面积S=50 cm2.不计 容器的质量.
图5-2-9
典型例题解析
求:(1)离容器底8 cm处有一个A点,A点处受到水的压强和 方向;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解:(1)hA=18 cm-8 cm=10 cm=0.1 m PA=ρ水ghA=1.0×103×9.8×0.1=980(Pa)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ρ水gh水=1.0×103×9.8×0.18=1764(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水· S容=1764×50×10-4=8.82(N)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水+G容, 由于容器质量忽略不计所以F′=G水=m水g=1 ×9.8=9.8(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F/S容=
图5-2-16
课时训练
10.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都装满水,如图 5-2-17所示放置,则甲、乙两容器 底部受到水的压力F甲 和F乙,压强P甲和P乙的关系是( C ) A. F甲=F乙,P甲=P乙 B. F甲>F乙,P甲>P乙 C. F甲=F乙,P甲<P乙 D. F甲<F乙,P甲<P乙
图5-2-17
图5-2-15
课时训练
9.如图5-2-16所示,容器中装有水,其中h1=1 m,h2=60 cm, 容器底面 积S= 20 cm2,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水对容器顶 的压强各是(g=10 N/kg)( B ) A. 12 N,4×103 Pa B. 20 N,4×103 Pa C. 20 N,1×104 Pa D. 12 N,6×104 Pa
课时训练
1.如图5-2-11所示,某水坝高30 m,水面到坝底的距离是 1.57×105 23 m,求距离坝底7 m 处A点水的压强是___________Pa. 2.如图5-2-12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有关尺寸如图,则A点水 7.84×103 ,B点水的压强PB=_________Pa 4.9×103 的压强PA=_________Pa , 5.88×103 C点水的压强PC=___________ Pa.
课前热身
1.如图5-2-1所示.a图底部的橡皮膜向外凸起,说明的物理 液体对容器的底部有压强 ,b图侧壁的橡皮膜向外 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 凸起,说明的物理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2-1
课前热身
2.如图5-2-2所示,可以说明的物理问题是 液体内部有压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总相等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轮船在水深10 m的河里航行.船底距河底6 m,若船 底破了一个4 cm 2的小洞,用塞子塞住洞口,水对塞子 的压力为多大? 【答案】15.685-2-7所示,在两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 的不同液体 ,a管竖直放置,b管倾斜放置,此时两管内液面 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则管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关系是( B ) A.压强一样大 B. a管底压强大 C. b管底压强大 D.无法判断
9.8 =1960(Pa) 4 50 10
典型例题解析
【例5】如图5-2-10所示是一根U型管,左管细,右管粗, 但上下粗细均匀 .内部有一定量水,当右管内放入一个薄 形无摩擦的密闭活塞后,静止时,两管尺寸如图所 示,已 知左管截面积是10 cm2,右管截面积是40 cm2.求: (1)活塞的质量; (2)右管最多还能在活塞上加多少力而不使水从左管溢出? 【答案】(1)0.2 kg (2)9.8 N
图5-2-2
课前热身
3.医生测量某人的血压,测得高压为200毫米水银柱,低 压为140毫米水银柱,结果 他被诊为是高血压,请你帮他 2.72×103 算一下,他的高压是___________Pa (ρ水银=13.6×103 kg/m3,g=10 N/kg). 4.某同学测得家用保温瓶深度为30 cm,装满开水后,水 3×103 对瓶胆底的最大压强是_______Pa(g=10N/kg) ;若将开水 小于 水对瓶胆底的 全部倒入脸盆后,则水对盆底的压强______ 最大压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课前热身
7.如图5-2-4所示,A、B、C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则它们的压 强关系正确的是( A ) A. PA最大 B. PC最大 C. PA=PB=PC D.以上都不对
图5-2-4
课前热身
8.在图5-2-5所示中盛满水,那么容器壁AB所受水的压强是( B ) A.0 B.ρ水gh1 C.ρ水gh2 D.ρ水g(h1+h2)
压强和浮力
第二课时 液 体 压 强
要点考点聚焦 课前热身 典型例题解析 方法小结 课时训练
要点考点聚焦
本课时涉及的考点有: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 的决定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计算 .从中考命题 看,上述考点常以选择、填空、简答题、实验和计算题 型出现.由于液体压强这部分内容,建立在实验的基础 上,而且液体压强和压力、固体压强等知识紧密联系, 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较多.中考中主要考查学生观察实 验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图5-2-10
方法小结
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液体压强.液体对盛放容 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在液体内部也有压强,并且同种 液体的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计算液体压强的公 式P=ρ 液gh,其中h是指深度,即跟空气接触的液面到研究 位置的竖直距离,公式仅适用于液体压强.从公式可以看出 决定液体压强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深度,只要液体的密度 相同,深度相同,液体产生的压强也就相同.讨论求解液体 产生的压力和压强方法与讨论求解固体产生的压力和压强的 方向有区别.对于液体产生压力和压强,一般先求压强 P=ρ 液gh , 后求压力F=P·S;对于固体产生的压力和压 强,一般先求压力F,后求压强P=F/S.只有当容器是柱形容 器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等于液体重力,可以先求压力 后求压强.
课时训练
11.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 下列做法能够使图5-2-18中压 强计的U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 减小的是( D )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换成面积大一些的,但仍放在原深处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处转动180°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改放在同样深度的酒精中
图5-2-7
典型例题解析
【例2】如图5-2-8所示,质量和高度相同的甲、乙两柱形容 器,放在 水平桌面上,倒入等量的水后,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B、C ) 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图5-2-8
图5-2-19
课时训练
15.下表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的部分数据记 深度 录. ①实验次数1、4、5说明:水的压强随_____增加而增大; ②实验次数 1、2、3说明:在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 压强都相等 _________________. 大 9 cm处时,压强计左、右水 ③如果他把金属盒放入盐水中深 面的高度差将比8.2 cm 要_____. 大于 ④在同一次实验中,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应等于压强计左右 水面的高度差,但仔细观察,金 属盒在水中深度略_____压 强计左、右水面的高度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