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旅游小镇规划设计案例

合集下载

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的成功案例分析

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的成功案例分析

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的成功案例分析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特色小镇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产业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动力。

本文将分析几个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的成功案例,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

一、案例一:某文化小镇某文化小镇位于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资源而闻名。

该小镇的建设规划注重保护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同时结合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和服务,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在规划过程中,特别注重了小镇的整体布局和景观设计,使之与周边的历史遗迹和自然环境相协调。

同时,该小镇还引入了一些文化创意产业,如手工艺品制作、传统工艺展示等,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该小镇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对于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使小镇具备了独特的吸引力。

其次,注重整体规划和景观设计,使小镇成为一个宜居宜游的地方。

最后,引入文化创意产业,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案例二:某农业特色小镇某农业特色小镇位于中国的一个农业大县,以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独特的农业文化而著名。

该小镇的建设规划注重发展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通过打造独特的乡村风貌和农业体验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在规划过程中,特别注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通过引入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该小镇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注重农业产业的发展,使小镇具备了独特的农业特色。

其次,通过打造独特的乡村风貌和农业体验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最后,引入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案例三:某生态特色小镇某生态特色小镇位于中国的一个自然生态保护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而著名。

该小镇的建设规划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产业,通过打造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特色小镇之古北水镇案例

特色小镇之古北水镇案例

特色小镇之古北水镇案例项目名称:古北水镇项目区位:北京市密云区古北水镇位于北京市密云古北口镇,背靠中国最美、最险的司马台长城,坐拥鸳鸯湖水库,是京郊罕见的山水城结合的自然古村落。

与河北交界,距离北京市1.5小时,距离承德市约45分钟车程。

一、项目规划拥有43万平方米精美的明清及民国风格的山地四合院建筑,含2个五星级酒店,6个小型精品酒店,400余间民宿、餐饮及商铺,10多个文化展示体验区及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

项目特色: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在原有守卫长城军民混建而居的古堡基础上发展起来,其现存的“司马台古堡”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古镇”是罕见的雄伟自然、文化景观混合在一起的历史人文风景区。

二、项目定位“观光+休闲+度假+会议”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景区。

三、业态规划以北方古水镇为基底,打造文化展示体验、特色住宿、商务会议、日常配套等丰富业态,提高参与性和体验性。

文化展示体验区: 10 个展示体验区(小型博物馆),介绍关于北方酿酒、染坊等传统工艺,及日月岛演艺区、长城书院、童玩馆、毛猴馆等;特色住宿:目前已经建成1个五星级酒店(水镇大酒店),3个精品酒店(乌镇会、望京楼、长城书舍),400余间民宿,总共计约1500间客房;商务会议:预计建设两个大型会议中心;日常生活配套:银行、邮局、菜场、综合超市、药店、诊所、快递、书店、干洗店等。

三、营销策划以北京、华北地区为主,全球营销。

四、开发基础开发基础好,乌镇的设计经验和整体运营开发成为古北水镇项目的品质保证。

古北口镇紧邻京承高速,古北口景区素有小承德之称,司马台、雾灵山等为燕郊观光型景区,本身已经具备近郊旅游基本的观光及度假元素。

市场广阔:北京短途休闲旅游潜在市场规模约为5000万人次/年,而其周边缺乏优秀休闲旅游目的地,休闲市场广阔。

政策支持:2012年,获得密云县财政局4100万元基础建设补贴,参与古北项目融资的京能集团也是北京市政府的全资子公司。

特色小镇旅游发展模式分析——以成都市白鹿音乐小镇为例

特色小镇旅游发展模式分析——以成都市白鹿音乐小镇为例

1252018年10月下半月刊特色小镇旅游发展模式分析——以成都市白鹿音乐小镇为例王韶鸿随着经济产业的优化转型升级,旅游业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支柱型产业,旅游业在改革转型进程当中担任了重要角色,旅游扶贫对于乡村的发展来说更是举足轻重。

本文通过对于极具特色的白鹿音乐小镇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探究白鹿音乐小镇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文化、生态、乡村等特色和旅游业的结合,浅析特色小镇未来旅游发展的规划开发方向。

一、成都市白鹿音乐小镇旅游现状成都市白鹿音乐小镇位于彭州市北部,东部与什邡市接壤,东南部连红岩镇、葛仙山镇,西靠通济镇,北邻龙门山镇,周围涵盖多个旅游景点,属国家4A 级旅游景区。

文化底蕴浓厚,白鹿场老街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九年,是成都市的十大古镇之一,至今已有260余年的建镇史;生态本底良好,具有“青藏高原冰川漂砾”地质奇观和喀斯特地貌。

截至2017年底,白鹿音乐小镇实现旅游总收入4 354.44万元,旅游接待人次233.16万。

立足于成都市西控战略方针、音乐产业发展优势,以独特的中法风情文化特色和优良的生态本底为基础,贯彻落实乡村旅游扶贫政策,通过旅游扶贫实现白鹿镇经济产业优化,打造集中西古典音乐教育、民间玩创音乐、古典音乐演艺、文化创意和艺术交流等于一体,多种音乐形式融合发展的国际音乐小镇。

但发展之路是曲折的,白鹿音乐小镇面临商业业态低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音乐IP 不强和旅游产业文态欠缺的严峻考验,因此笔者通过探究白鹿音乐小镇的旅游现状浅析中国特色旅游小镇发展模式。

二、成都市白鹿音乐小镇旅游现状分析根据对白鹿音乐小镇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发现其旅游现状依托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质的人文特色,整体发展良好。

但成都市白鹿音乐小镇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问题和不足。

(一)旅游文态欠缺白鹿音乐小镇打破传统小镇的建设方式,按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和明清古建筑风格打造具有“中法风情”的特色小镇,吸引诸多川内外游客到此游览。

无锡拈花湾东方禅意休闲度假特色小镇案例

无锡拈花湾东方禅意休闲度假特色小镇案例

⽆锡拈花湾东⽅禅意休闲度假特⾊⼩镇案例⼀、项⽬概况项⽬位于中国江苏⽆锡云⽔相接的太湖之滨,秀美江南⼭环⽔抱的马⼭半岛,处于长三⾓的地理中⼼,距离灵⼭⼤佛景区约五公⾥路,离⽆锡市区约有三⼗公⾥的路程。

项⽬⽤地⾯积4000亩,建筑⾯积约130万平⽅⽶。

项⽬位置图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展条件1、区位交通条件项⽬位于江苏⽆锡的滨湖区,且地处于长三⾓核⼼城市圈内,距离苏州、南京、上海等⼤城市的车程距离均在3⼩时以内,距离灵⼭⼤佛景区约五公⾥路,距离⽆锡市区约有三⼗公⾥的路程,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项⽬区位交通图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宗教⽂化条件项⽬位于灵⼭景区,灵⼭景点中有影响⼒的佛教寺庙有市中⼼的崇安寺、南禅寺、梅园的开元寺、太湖鼋头渚的⼴福寺,同时灵⼭景区还拥有88⽶的⾼的“世界第⼀⼤佛”——灵⼭⼤佛,灵⼭⼤佛的建成奠定了我国“五⽅五佛”的格局,在⽆锡佛教⽂化旅游中占有⾮常重要的地位。

世界佛教论坛每年在⽆锡灵⼭举⾏,吸引来⾃世界各地的⾼僧云集于此,为推动佛教⽂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机会。

3、游客市场条件提到⽆锡马⼭半岛,⼈们的第⼀印象是“旅游度假区”,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灵⼭⼤佛”,去的主要⽬的为旅游、祈福、居住、体验和感知佛教⽂化。

从地域来看,游客群体来源于全球佛⽂化信奉者、省外或国际旅游⼈群、长三⾓经济圈覆盖地区的⼈群;从⼈群细分来看,主要为城市⽩领、佛⽂化信奉者、亲⼦家庭、喜欢观光旅游的退休长者、每周居住2-3天的中产阶级等,游客群体来源⼴泛。

三、发展定位项⽬以禅⽂化为精髓,涵盖茶道、花道、⾹道、禅画、禅瓷、禅餐、禅⾳等⽅⾯,集吃、住、游、购、娱、会务于⼀体,将禅意和旅游融为⼀体,通过创意、创新、创造,打造极具东⽅禅⽂化内涵、禅⽂化特⾊、⽣态环境优美、功能业态齐全的世界级禅意旅居度假特⾊⼩镇。

四、功能布局项⽬形成以“五瓣佛莲”为原型的总平⾯,在功能⽅⾯规划了主题商业街区、⽣态湿地区、度假物业区、论坛会议中⼼区、⾼端禅修精品酒店区五⼤功能区,整体布局为“五⾕、⼀街、⼀堂”的功能布局形态,“五⾕”指的是⿅鸣⾕、禅⼼⾕、银杏⾕、⽵溪⾕、云门⾕,“⼀街”指的是⾹⽉花街,“⼀堂”指的是青⼭⼤禅堂。

国内外休闲旅游小镇案例研究-绿维创景-图文

国内外休闲旅游小镇案例研究-绿维创景-图文

国内外休闲旅游小镇案例研究-绿维创景-图文旅游与城市规划设计专家产业地产与新型城镇化运营服务商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一、国内休闲旅游小镇案例研究案例1:江南水乡古镇,乌镇概况: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乌镇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独有的魅力。

资源特点:小桥、流水、人家,独特优美的水乡风貌、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淳朴自然的民俗民风、别具一格的城镇布局。

运营模式:政府授权特许经营模式,即政府对古镇实行保护的同时,对经营性活动实行政府授权下的特许经营。

以“整体产权开发、复合多元运营、度假商务并重、资产全面增值”为核心,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门票与经营复合,实现高品质文化型综合旅游目的地建设与运营。

主营业态:酒店、餐饮、商业,将原住居民迁往古镇外围,原有住房用作商业开发。

酒店分由开发公司统一经营管理的民宿和标准的四、五星级酒店。

商业旅游与城市规划设计专家产业地产与新型城镇化运营服务商案例2:极具少数民族风情的古镇,丽江古城概况: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始建于宋末元初。

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城市布局错落有致,兼具山城风貌和水乡韵味。

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镇,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资源特色:古街、古桥、木府、福国寺五凤楼、白沙、束河民居建筑群、鲜明的东巴文化、酒吧街。

主营业态:自申遗成功后,旅游业和商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集中在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以及餐饮、住宿、商业、休闲娱乐、文化等现代旅游发展业态。

发展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即政府投入巨资实施,通过建章立制,使积极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

行动计划的实施包括建立机构、制定遗产保护资金管理机制和核心区鼓励发展传统文化。

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文化经营上,从战略高度经营民族文化产业;二是古城风貌打造上,将“死城”变“活城”;三是开发保护上,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处理好遗产保护与旅游业间的协调关系;四是可持续发展上,着眼未来,不求短期效应。

特色文化小镇的规划实践——以蕲春县龙泉庵养生文化小镇为例

特色文化小镇的规划实践——以蕲春县龙泉庵养生文化小镇为例

特色文化小镇的规划实践——以蕲春县龙泉庵养生文化小镇为例发布时间:2021-11-22T05:23:25.47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6月第18期作者: 1卢彦静 2张慧 3姚颖祺[导读] 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提出要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规划。

龙泉庵村是蕲州镇“勾山连水”的重要节点,规划中的江北快速路从村西经过,因此有必要通过规划对其村庄建设及乡村旅游业发展进行引导,使其在蕲州镇“大旅游”框架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1卢彦静 2张慧 3姚颖祺12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 430071 3湖北省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611 研究背景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提出要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规划。

龙泉庵村是蕲州镇“勾山连水”的重要节点,规划中的江北快速路从村西经过,因此有必要通过规划对其村庄建设及乡村旅游业发展进行引导,使其在蕲州镇“大旅游”框架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龙泉庵村位于蕲春县蕲州镇南侧,东抵大栗山,西达马口湖。

这里曾经是蕲州镇最为贫困的乡村之一,但是在蕲州镇“大旅游”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龙泉庵村迅速确立了“建设养生文化小镇”的发展思路,描绘出未来致富的路线图。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以建设养生文化小镇为契机,在不远的将来,龙泉庵村定能如幻化的金龙,成为蕲州镇南部乡村旅游中心。

2 文化内涵挖掘与功能形象定位文化小镇的文化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只有植根于本土,成长于乡间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

文化小镇的核心文化不应该是“引进来”的,而应是“挖出来”的!基于龙泉庵村现状,在“养生文化小镇”建设过程中将重点挖掘以下四方面文化:1.静享怡养之洪褔,可得永年之佳期——龙泉养生文化;2.满园秀色群争艳,遍地馨香存世间——龙泉园艺文化;3.百丈卧龙绕凤池,十里清泉共有时——龙泉山水文化;4.浅行静听菩提言,长坐凝神辞世喧——龙泉宗教文化。

桂林相思国际旅游特色小镇项目策划二

桂林相思国际旅游特色小镇项目策划二
盛唐伟境
桂林相思国际旅游特色小镇
—— 项目策划 ——
桂林相思国际旅游特色小镇
项目策划
1. 打 造:宜居、宜商、宜思、宜养、宜健、宜乐的全球商贸食娱康健产业小镇 2. 建设规模:良丰河、古桂柳运河以及相思江三大水系交汇处附近,北临古桂柳运河, 东至中科院桂林植物园,南临云塘村,西至莲塘湿地,总占地面积约2000亩。 3. 总 投 资:约78亿元人民币 4. 负 责 人:王安利 5. 项目单位:桂林源峰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6. 时 间:二〇一七年八月
第一章 项目简介
区位条件 桂林市地处泛珠三角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东盟经济圈三 大经济圈的结合部,是国际级旅游目的地和中国历史文化名 城。 本项目位于桂林市南部,地处桂林阳朔黄金旅游通道上,距 离桂林市中心20余公里,战略位置突出,具有极大的发展空 间和辐射带动潜能。
第一章 项目简介
交通条件 桂林区位显要,交通便利,基本上形成了与国际旅游胜地 相匹配的便捷立体交通枢纽新格局。 空路:拥有国际级的桂林两江机场;并且桂林口岸具备落 地签证资格。 铁路:湘桂铁路、南广铁路、贵广铁路在桂林实现了无缝 衔接,泛珠三角区域4小时经济生活圈已成型。 公路:桂梧高速、包茂高速、桂林绕城高速贯穿其中;桂 阳公路、桂磨一级路、桂雁大道等公路跨境而过,构建了 四通八达、便利快捷的公路交通网络。 水路:项目地水系直接连通世界著名旅游水道——漓江 。良丰河、相思江与古桂柳运河经过整治疏通后,可实现 通航,与漓江无缝连接。
产品分布示意图
第三章 项目空间布局及总体方案
2、国际旅游教育中心
地球村
地 球 村 文 化 广 场
地 球 村 招 商 中 心
海 上 丝 路 跨 境 旅 游 商 品 购 物 中 心

特色小镇规划案例

特色小镇规划案例

特色小镇规划案例1. 简介特色小镇是指基于地域资源和特色产业,通过规划、整合和创新,打造具有独特特色和较高辐射带动能力的新型城镇。

特色小镇的规划对于提升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两个成功的特色小镇规划案例,分别是某省的文化创意小镇和某市的旅游休闲小镇。

2. 文化创意小镇规划案例2.1 地理背景该文化创意小镇位于某省的郊区,交通便利,临近主要城市,周边风景优美。

2.2 规划目标该文化创意小镇的规划目标包括:•打造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小镇,吸引各类文化创意产业落户;•提供创意产业从事者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激发创意产业的创新活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3 规划方案•建设创意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一定面积的创意产业园区,配备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便利和支持。

•打造文化交流中心:规划建设文化交流中心,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供展览展示、演出演艺等文化服务,吸引人才和游客。

•建设居住区和配套设施:规划建设符合居民需求的住宅区,并配置学校、医疗设施、商业设施等配套设施,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

•创建文化品牌: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策划文化展览等活动,培育和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2.4 实施效果经过规划和实施,该文化创意小镇已经初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产业集群。

吸引了大量的文化创意企业入驻,并且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来游览和体验。

小镇的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创意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也得到了提升。

3. 旅游休闲小镇规划案例3.1 地理背景该旅游休闲小镇位于某市的山区,环境幽静,山水相依。

3.2 规划目标该旅游休闲小镇的规划目标包括:•利用山水资源和自然环境,打造宜居宜游的休闲小镇;•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和休闲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度假和休闲;•促进本地产业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3.3 规划方案•保护和利用自然景观:规划保护和恢复山水资源,打造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和感受大自然的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寺口村
田龙来
上花园 下花园 戴宅村 方宅村
田中村
仙华小镇
红旗村
浦江县城北旧城区 改建安臵房建设工程
文景园Leabharlann 浦江县职业技术学 校3.0规划依据
一、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116号)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 2005.10) 《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5)
三.上位规划 《浦江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 《 仙 华 山 风 景 名 胜 区 总 体 规 划》(20032020) 《浦江县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浦江仙华文景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 》 《浦江县仙华(五里)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浦江县仙华小镇概念性研究规划项目》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15】8号 1)重要意义: 在全省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有利于推动各地积极谋划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弘扬传统优秀文化 。利于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 要素,利于推动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加快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 新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产业定位: 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撑我省未来发展的七大产业,兼 顾历史经典产业,坚持产业、文化、 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每个历史经典产业原则上只规划建 设一个特色小镇。根据每个特色小镇功能定位实行分类 指导。 3)规划引领: 特色小镇规划面具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所有特色小镇要 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 类特色小镇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支持各地以特色小镇理念改造提升产业集聚 区和各类开发区的特色产业。 4)运作方式: 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既凸显企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 源配臵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加强政府 引导和服务保障,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 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更好发挥作用。每个特色小镇 要明确投资建设主体,由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
1995-2014
2010
2014
• 2010年,浦江县四大举措推动书画产业做大做强 2010年,政府 投资6.5亿元兴建集书画创作、生产、展览、销 售、交流、培训为 一体的仙华文景园。 (1)加强产业平台建设,实现营销手段多元化 (2)加强市场主体建设,做到政策扶持到位 (3)加强书画人才培训,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4)加强行业规范建设,不断延伸书画产业链
二.技术标准及规范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501372011) 《防洪标准》(GB50201-94)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4-97)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2002版)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 四、政策文件解读 )
翠湖 湿地公园
至义乌
金狮湖
通济桥水库
2.0项目范围
浦江仙华小镇总 用地面积约4.25 平方公里,(其 中,近期新增城 市建设用地面积 约1.09平方公里 ) 西临仙华大道 、南抵文景路、 北 接仙华山4A 风景区范围线、 东至 Y019道路。
宝掌禅寺入 口 塘后坤 金岭坑水 库 道光村
仙华水寨
下新屋
• 《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 》文产发[2014]14号
《意见》强调要更好发挥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与文化产业政策的 协同 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开拓文化金融市场,最大限度地发 挥金融推 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意见》还结合文化产业领域的新趋势,在推进文化产业与相关 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对外文化贸易、扶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促 进文 化消费等方面做出了部署,拓宽文化金融合作领域和受益范 围。
4.0政策背景
4.2 国家、省大力扶持养老养生产业
• 《关于加快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国卫体改发 „2014‟54号 鼓励社会资本直接投降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 领域,举办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 怀医院等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高水平、规模 化的大型医疗机构或向医院集团化发展。 • 《关于做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民办发„2014‟24号 进一步强调养老改革试点工作,并确定试点名单。
4.0政策背景
4.1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 书画产业浦江发展的新引擎
从1995年2014年,浦江已成功举办6届书画节。从 2006 年开始,已连续举办8届书画展销周。每届展会均 吸引了大批 全国各地的书画家来浦学习交流、展销作品, 提高了“书画 之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响了文化强 县的品牌,促进了 书画市场的繁荣。
• 《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 针对推进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策划了文化产业创业 创意人才扶持计 划、成长型小微文化企业扶持计划、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工程、数字文化产业发展 工程、文化产业投融资 体系推进工程、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提升工程等带有基础性、引导性的重要 文化产业促进计划和工程,培 养创意人才,培育文化消费热点,以文化产业的品质效益提升,带 动国民经济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小 结:本意见着眼于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演艺娱乐、艺术品、工艺美术等重点领域,明确了各 个领域的 发展举措,着重提升其创意水平和原创能力。
小镇概念性规划
仙村近游交概用项产基规城旅政规项项 华庄三线通念地目业地划市游策划目目 小提年组组性规策定概解背背背依范区 镇升投织织方划划位况读景景景据围位 景策资 案 区略情 创 况 建 分 建 析 议
1.0项目区位 浦江仙华小镇位 于浦江中心城 区北侧,国家4A 级景区-仙华山 风景区的南麓, G351(待建) 贯穿小镇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