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连通器
北师大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3连通器(共15张PPT)

水
h左
A
p左
p右
B
∵液片AB静止不动
∴p左 = p右(F左=F右)
又∵ p =ρgh
h右
∴ h1 = h2
即 静止时液面是相平
的。
问:如果同一连通器中装入密度不 同的两种液体,静止后液面相平吗 ?
结论:
在 连 通 器 中 , 装 入 不同种液体 , 当 液 体
静止后液片两边的液体压强一定相等 ,但由于液体密度不同,其自由液面 不相平。 密度大的一侧液面低。
三、生活中的实例:
下游闸门
游阀门A
三 峡 的 五 级 船 闸
注水后的水位线, 比大船的头顶还要高。
生活中的实例:
生活中的实例:
水堵
下
疏 通 处
水 管
小资料
退出
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生活中的实例:
小结:
• 什么是连通器? • 连通器的原理? • 连通器的应用?
§8.3 连通器
复习提问
1、简述液体压强的规律。 2、写出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
p=ρgh
一、连通器
连通器: 上部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
二、连通器的原理
观察:连通器里的同一
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
器中的液保面持相平
。
分析:如图所示,设想连通器下部有一个小液 片AB,要使AB不动,AB两侧的压强(压力) 必须相等,而只有两边水柱高度相等时,它 们对AB的压强(压力)才能相等。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连通器》课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连通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三节《连通器》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连通器的定义、原理、种类以及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连通器的定义,掌握其工作原理。
2. 学会分析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连通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连通器的概念,掌握连通器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连通器模型、实验器材(玻璃管、水、针筒等)。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连通器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作用。
2. 知识讲解(1)连通器的定义:介绍连通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基本构成。
(3)连通器的种类:介绍常见的连通器类型,如U型连通器、Y型连通器等。
3. 例题讲解讲解连通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与连通器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连通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连通器的定义2. 连通器的原理3. 连通器的种类4. 连通器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简述连通器的工作原理。
答案:连通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在管道中的压力差,使液体从一个容器流向另一个容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连通器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课后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连通器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连通器原理的讲解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小组讨论的应用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关键环节。
北师大版物理八下8.3《连通器》 课件(共21张PPT)

牲畜自动饮水杯
返回
洗手池下面的U形弯管
返回
喷泉
汛期,江河中 的水有时会透过大坝下的底层 从坝外的地面冒出来,形成“管涌”。
返回
过路涵洞
返回
船闸闸门
返回
三峡
三峡船闸是目前世界上 规模最大、 级数最多、 总水头最高、 施工难度最大 的船闸。
返回
演 船闸 l19.swf
四、课堂训练
1、上端__开__口_ ,下端_连__通__的容器叫连通器。 2、船闸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与闸室构成了__连__通__器。若下游阀门 打开 时下__游______和__阀__室______组成了连通器。 3、
A
B
上图四种情况正确的是( B )
C
D
继续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茶壶嘴做得应远高于壶口。 B、茶壶嘴做得应远低于壶口。 C、茶壶嘴做得应等高于壶口。 D、只要美观,怎样设计都可以。
5
M
甲
K
N
乙
甲乙两容器中盛有水面相平,它们之间有 斜管相通,K是阀门,当K打开后( D ) A、由于水受力由甲流向乙 B、由于N处的压强大于M处的压强,水
由乙处流向甲处。 C、水不流动,M处的压强等于N处的
压强。 D、水不流动,M处的压强小于N处的
压强。
提高讲析
如图,在容器左右现管中分别注入水和食用油且
液面相平,当将阀门K打开时 A、左管中水面上升
(B )
B、左管中水面下降
K
C、液面高度不变
D、无法判断
提示 ①连通器内不是同种液体 ②水和油的密度大小关系 ③K打开后可假设K处有一小液面,根据小液面 左右两侧受力大小来判断
五、课堂小结
初中物理 连通器3 北师大版优秀课件

右边石头说:慢着,我昨天想了一夜,风吹雨打,我落的自在,成为佛也不过就是千人朝拜,万人敬仰,我实在受不了…… 石匠很惋惜,对另外一块石头说,你愿意做是佛吗?左边石头说:只要能救老百姓,给老百姓求来雨,敌我愿意做石佛。石匠为了将这块石头雕琢成佛,连夜打造,一天、两天……左边的石头忍受了刀削斧凿的痛苦,石头脸上伤痕累累。二十天过去了,石匠终于把左边的石头雕刻成 了一尊佛像。
虽然每天按时上下班,和同事做着相似的工作,但只有潮水退去的时候,才能知道谁在裸泳。 不过五年时间,行业环境影响下,公司面临改革,需要裁员,高学历出身的她赫然在列。生活星期天早上和朋友一起聊天,朋友说了一个他们听过的故事:“一尊佛像前有一条铺着石板的路,人们每天都踏着这一阶一阶的石板去膜拜佛像。石阶看着人们踏着自己去膜拜佛像,心里很不舒服。石阶心里想,自己和佛本来就来自同一块石头,为什么自己要成为踏脚石,让人们踩着自去去膜拜它呢!它对佛抱怨说这样太不公平!佛像说:这没有什么不公平,你们成为台阶只需挨了四刀,而我是挨了千刀万剐才成了人们膜拜的佛像。”
4.如图所示,A,B两容器 内盛着水,水面等高,两容器 间用一斜管相通,K是开关, 当K打开后,则( )
A.水将由A流向B B.水将由B流向A C.水不流动 D.无法确定
5.图中正确的是( ).
有人说,想要看一个人是否优秀,那就看他闲下来做什么。 这世上有人忙里偷闲,利用坐车和排队的间隙,读书,思考,写作,也有人终日无所事事,虚度光阴。
优胜劣态适者生存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不管是怎样的活法。人都应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投身生活,去追逐目标。不管你是羚羊还是狮子,当太阳升起之时,就要毫不迟疑地向前奔去。生活就是这样。 这个是个人生哲学,这个故事也能说明很多做人道理。如今,不比20世纪,现在的生活条件竞争激烈,每个人都不想被淘汰,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好些,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和理想。但是成功与失败最大的区别是,成功的人不在于花多少时间去说他们的梦想和理想,不在于花多少时间去抱怨他们的苦难与困境,不在乎花时间去羡慕和仰慕别人的成功而让自己感到自卑;成功的人只会去做他们该做的事情,只会面对他们的困难,不会有抱怨,更不会有羡慕,因为他们心中有目标,理想,动力以及那颗沉淀的心。
北师大版物理八下8.3《连通器》教案设计

连通器一、教学内容:连通器及其原理,了解船闸的工作过程。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什么是连通器,能辨认连通器。
②了解用“假想液片法”解释连通器原理。
③能用连通器原理解释一些现象。
④了解船阀工作过程。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物认识连通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②经历“假想液片”模型推导出连通器的原理,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体会它是研究物理的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分析日常生活生产中应用连通器的事例,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主动用于生活中。
②通过对船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连通器的特点及应用2、难点用“假想液片法”分析连通器原理四、教学准备U形管、连通器、三角尺等五、教学步骤(一)引入新课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现在通过图片来展示大坝的风采(出示三峡大坝图片),三峡大坝它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方面,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呢?学生回答如:发电、防洪、灌溉农田等。
但是通过图片可以看出它截断了长江,那么上下游的船只如何通行呢?由此引入新课。
连通器(多板书)(二)进行新课知识点1连通器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个简单的连通器,教师出示U形管,用胶头滴管从管口滴入红色液体。
学生观察。
总结,上部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
(多板书)活动1:由于刚才这两位同学表现的非常突出,在加上同学们上了三节课非常的累,老师我请你们和饮料。
拿出已经准备好的杯子及两根吸管(一根吸管底部被堵住)。
其中一位同学顺利的喝到饮料,另一位喝不到。
分析原因:喝不到的同学因为吸管底部被堵住了,液体不能进入到吸管,那么当吸管插入饮料中时它们不是连通器;而另一个杯子吸管没有被堵住,把吸管插入饮料中构成连通器。
知识点2连通器的原理同学们观察这个玻璃容器是否是连通器,出示连通器。
(1)首先来判断是否是连通器。
学生通过定义判断。
(2)用手封闭其中任一管口,判断此管口与其它管口是否形成连通器。
2017春北师大版物理八下8.3《连通器》PPT课件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 /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 /shiti/ PPT论坛:
§8.3 连通器
第一PPT模板网
一、连通器
1、上端开口、下端相连的容器叫 连通器。
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静止
时,各容器中的液面保持相 平。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下部________的 容器.往连通器中注入液体,当液体不流动 时,各容器中的液面将会保持 . 3.茶壶和锅炉水位计都是________.船闸 是利用________的道理来工作的
4.如图所示,A,B两容器内盛着水, 水面等高,两容器间用一斜管相通,K 是开关,当K打开后,则( )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A.水将由A流向B B.水将由B流向A C.水不流动 D.无法确定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北师八下8.3连通器教案1

8.3 连通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能在实际情况中辨认连通器,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2) 知道船闸的工作原理,能用连通器原理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 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应用连通器的事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型和挂图认识连通器,经历用“假想液片”模型推导出连通器原理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建立模型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主动运用于生活、生产的意识;(2) 通过对船闸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 STS 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连通器原理及运用。
【教学难点】船闸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连通器及其特点1.引出问题基于学生关于三峡大坝收集的资料,提问:三峡大坝拦腰截断了长江,为什么下游的船只还能驶到上游?它们是怎样“翻越”大坝的?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收集的资料。
抓住学生讨论中的闪光点,逐步设问:(1)水位高度可以调节吗?(2)水库大坝采用什么方法调节水位?(3)有没有同学知道其中采用了什么原理?(4)什么是“连通器”?可能一些学生已经收集到相关资料,提到连通器及连通器原理。
比如:“大坝旁都要修建船闸,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可以调节上下游的水位落差,实现通航。
”给出“连通器”概念: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学习连通器的概念。
2.探究从概念出发,让同学回想生活中有哪些是学生对照概念,列举生活中的连通器。
如:茶壶、污水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记录下来。
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池等。
出示自己制作的简单连通器(如教材图对照连通器概念分析仪器,验证该仪器确实是连通器。
认识仪器,观察实验。
把两支注射针筒固定在两个铁架台上,调节两边针筒等高,向管中注入水。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两管内水面的关系;用一根红线系在两铁架台间,标识出此时水面所在位置。
浚县一中八年级物理下册8.3连通器教案附当堂检测题及备课参考资料新版北师大版

8.3连通器1.知道什么是连通器并能在生活中辨认连通器.2.能说出船闸的工作原理,能用连通器原理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重点:连通器的特点.难点:船闸的工作过程.【新课导入】导入1:情境导入我们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流入大海.轮船又是怎么从下游驶入上游的呢?早在几百年前智慧的中国人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你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导入2:实物导入出示实验室连通器和茶壶,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类容器——连通器导入3:视频导入播放视频《生活中的连通器》.【课堂探究】1.连通器观察思考教材P64图814,阅读教材,交流讨论教材P65图816,完成下列问题(1)连通器定义: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作连通器.(2)连通器特点:如果连通器中只装一种液体,液体静止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3)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水塔的供水系统,应用原理: 水塔里的水面较高,使得每个楼层里的水管都有水高速喷出;电热水器的水位计,应用原理: 从外面可以直接看到热水器内的水位;洗手池下水的回水管,应用原理: 使回水管中保留一段水柱,阻止有异味的气体进入室内;牲畜自动饮水器,应用原理: 水自动从水槽流进饮水器.2.船闸阅读教材P66图817,思考下列问题(1)原理: 连通器的原理.(2)船从上游驶往下游工作过程:①船从上游驶来,先关闭下游闸门和闸门下的阀门B,打开上游闸门下的阀门A,此时, 上游和闸室形成一个连通器.上游的水通过阀门A进入闸室.②当水停止流动时,上游和闸室中的水面相平.打开上游闸门船从上游驶入闸室.③关闭上游闸门和闸门下的阀门A,打开下游闸门下的阀门B,此时, 闸室和下游形成一个连通器.闸室的水通过阀门B进入下游.④当水停止流动时,闸室和下游中的水面相平.打开下游闸门,船从闸室驶入下游.(3)船从下游驶往上游工作过程:船从下游驶往上游时,先是使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然后是使闸室和上游构成连通器.连通器1.如图为一种实验器材,若容器内注入一定量的水,则四个容器里的水面从左至右( E )A.第一个最高B.第二个最高C.第三个最高D.第四个最高E.一样高2.如图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稍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 C )A.高于B管中的水面B.低于B管中的水面C.与B管中的水面相平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3.如图所示为跨路排、取水的涵洞截面图.针对图中所示“涵洞”两字所指处水的流向判断正确的是( C )A.小沟流向大河B.不流动C.大河流向小沟D.无法判定4.如图所示,是三峡船闸工作过程的示意图.它是利用连通器原理来工作的.当阀门A打开,阀门B关闭,水从闸室流向下游,当它的水面与下游相平时,下游闸门A打开,船驶入闸室.5.如图所示,在居民小区从四楼向下到一楼依次有四个水阀a,b,c,d,他们与供水水塔连接,若都打开,等水不再流出时,水塔内的水面与下列哪个水阀相平( D )A.aB.bC.cD.d6.洗手盆或便池下面的下水道做成了如图的形状,其中图示AB处有一个“弯”,这个“弯”是根据连通器原理来设计的.你能大体说说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吗?请发表你的见解.答案:“弯”的下部储存一定量的水,它能堵住管道,防止污水管内的臭气顺着管道逆行,从而污染室内的空气1.谁是杀死带鱼的“凶手”去菜市场买鱼的时候,我们看到水池中活蹦乱跳的有鲤鱼、鲢鱼、鲫鱼、草鱼等.然而,卖带鱼的摊位上,却发现带鱼都是死的(如图).谁是杀死带鱼的“凶手”呢?海水越深产生的压强越大.终年生活在深海中的鱼,一旦被打捞出水,身体受到的压力突然降低,鳔内的气体因外界的压力减小会膨胀起来.使鱼鳔爆裂,同时还会引起体内微细血管爆裂,眼珠突出眼眶外等现象.这些原因使带鱼很快死亡.2.帕斯卡帕斯卡发现了液体传递压强的基本规律,这就是著名的帕斯卡定律.所有的液压机械都是根据帕斯卡定律设计的,所以帕斯卡被称为“液压机之父”.在几百年前,帕斯卡注意到一些生活现象,如没有灌水的水龙带是扁的.水龙带接到自来水龙头上,灌进水,就变成圆柱形了.如果水龙带上有几个眼,就会有水从小眼里喷出来,喷射的方向是向四面八方的.水是往前流的,为什么能把水龙带撑圆?通过观察,帕斯卡设计了“帕斯卡球”实验,帕斯卡球是一个壁上有许多小孔的空心球,球上连接一个圆筒,筒里有可以移动的活塞.把水灌进球和筒里,向里压活塞,水便从各个小孔里喷射出来了,成了一支“多孔水枪”.帕斯卡球的实验证明,液体能够把它所受到的压强向各个方向传递.通过观察发现每个孔喷出去水的距离差不多,这说明,每个孔所受到的压强都相同.帕斯卡通过“帕斯卡球”实验,得出著名的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任一部分的压强,必然按其原来的大小,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帕斯卡桶裂实验.第二节怎样描述力1.知道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因素.2.知道力的单位., 会画力的示意图.1.力的三要素是、、.2.力的单位是 , 简称 , 用符号表示.3.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_____N.4.人们常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_______的线段 , 并标出力的 , 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所受的力 , 这种表示力的方式叫_______.知识点1 : 力的三要素1.观察课本图6-7、6-8、6-9思考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2.完成探究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1〕分别用较大和较小但方向相同的力弯折塑料直尺同一点 , 塑料直尺形变有何差别?这说明力的大小対力的作用效果有何影响?〔2〕取出圆珠笔中的弹簧 , 在同一位置用同样大小力压弹簧和拉弹簧时 , 弹簧的形变有何差别?这又说明什么?〔3〕回顾开门时 , 先后两次用同样的力推门 , 一次离门轴较近的点推 , 一次离门轴较远的点推门 , 在哪点推更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什么?〔4〕总结 :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是、、.【例1]要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 以下方式可行的是〔〕A.必须同时改变力的三要素B.至少要改变力的大小和作用点C.至少要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D.至少要改变力的三要素中一个要素【变式练习]1.小明在欣赏茶艺表演的时候发现 , 表演者在改变茶水流出的方向时要不停的改变手拿茶壶的位置 , 这表达出〔〕A.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作用效果与以上三者都有关知识点2 : 力的单位阅读课本P106页【力的单位]回答 :力的单位是_______ , 简称_______ , 用符号_______表示 , 该名称是为了纪念_______国科学家_______而命名的.【例2]根据课本内容 , 请在横线上填上单位〔1〕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____〔2〕扛起50kg化肥的力大约是5×102____【变式练习]2.拿起以下物体的力接近1N的是〔〕A.一袋方便面 B.一张学生课桌C.一枚大头针 D.一块砖知识点3 : 力的示意图〔1〕力的示意图是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_______画一条带_______的线段 , 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所受的力.〔2〕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 :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_______和力的_______ ;②从力的_______沿力的_______画力的作用线 , 用箭头表示力_______ ;③在线段旁边注明力_______.【例3]如以下图 , 金属块A在30N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 , 请在图中画出金属块所受拉力的示意图.【变式练习]3.以以下图是表示一钢球被磁铁所吸引 , 试用力的示意图表示钢球和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方式点拨]1.在探究力的三要素实验时 , 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 应用此方式探究问题时 , 必须明确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 , 而控制一个或其余几个因素不变 , 因此回答结论时需先回答条件再回答结论.2.力的示意图做法 : 一定点 , 二画线 , 线段末端画尖尖 , 最后数值标尖边.达标检测1.如以下图 , 用扳手卸生锈的螺母时 , 当力的大小相同时 , 将手放在扳手的尾部可以比拟轻松的将螺母卸下.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A.大小 B.方向C.作用点 D.都无关2.在画力的示意图时 , 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A.施力物体上 B.受力物体上C.施力或受力物体 D.以上说法都不対3.如以下图实验 , 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以上都有关4.如以下图 , 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 , 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 , 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以下图甲、乙、丙、丁4种形变.(1)通过比拟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 , 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有关.(2)通过比拟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 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有关.(3)在图甲与图丙的实验中 , 控制_______不变 , 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_________之间的关系.3.2 声音的特性一.选择题1.(2019.自贡)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这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 )A.音调高低B.音色好坏C.响度大小D.乐音三要素【答案】C【解析】"引吭高歌” 指声音很大,高指的是响度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三节连通器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连通器的构造特点.
(2)了解连通器的原理.
(3)了解一些连通器的应用实例,了解船闸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2.过程和方法
(1)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探究式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思维的飞跃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探究连通器原理的过程中,让学生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
(2)通过对连通器的应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简单的物理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大问题,培养学生把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为人类服务的意识.
(3)通过介绍葛洲坝船闸让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连通器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难点:用“假想液片”法分析连通器中液体静止液面总相平方法
实验仪器:两个小车、长木板、刻度尺、小木块、秒表
教学方法:讲授、探索试验、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1.连通器
从学生熟悉的物品引入课题,请大家观察老师手中的茶壶,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象茶壶这样的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那些容器是连通器?
老师手中的这个玻璃器皿是不是连通器,为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得出:是连通器.因为它是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
猜想一下,若在这个连通器中倒入水,当水静止时,各容器中的液面会不会平?
教师演示实验,得出连通器的性质:如果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那么液体静止时连通器的各部分中液面总是相平。
2.为什么各容器的液面是相平的?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设想U形管最底部有一个液片
因为液体静止,所以液片处于静止状态,则液片两侧所受压力相等F向左=F向左
又因为液片两侧的面积相同根据p=F/S可得
液片两侧所受压强相同.有p=ρgh可得,当ρ一定时,p相同则两管液面高度相等,即两管液面相平.
如果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但是连通器中液体处于流动状态,液面会相平么?
如果连通器中装有不同种液体,连通器中液体不流动时液面一定相平么?
3.连通器的应用
课本中图8—12中的物品是连通器么?说说它们的工作原理.
让学生叙述工作原理,教师补充.
师:连通器还有一个重要应用---船闸,你能根据图中的情况说明船闸的工作过程么?
放船闸的录像带,增加感性认识
课后作业:P45 1——2
板书设计:
第三节连通器
一、什么是连通器?
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二、连通器的特点
如果连通器中只装一种液体,则液体静止时连通器的各容器中液面总相平.
分析:设想U形管最底部有一个液片
液体静止-----液片处于静止状态-----液片两侧所受压力相等
----液片两侧所受压强相同-----两管液面高度相等-----两管液面相平
三、连通器的应用
茶壶、洗手池的回水管、水塔的供水系统、电热水器的水位计、牲畜自动饮水装置、船闸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首位,让学生猜想、观察、思考、分析,层层深入,逐步得出结论.
本节课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