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升高职教师说课水平

合集下载

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职教育应用【论文摘要】以多媒体技米、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正在以迅猛的态势发展,它在高职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现代教育技术是变革现有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竟争力的有力武器。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在高职创新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非常关注职业教育的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和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为此,2002年,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决定指出:要加强职业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发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开发职业教育资源库和多媒体教育软件,为职业学校和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因此,积极应用和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以便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变革现有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成为全社会和职教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一、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的实质是高等技术教育,是一种以职业为定向的教育计划。

它又以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直接就业于某种职业岗位(群)为目的,对应的是一种需要“高级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训练”的职业。

高职教育往往更注重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道德、训练职业技能等等;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以职业实践为出发点,作为教学工作的导向和最终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灵活多样;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既有别于高教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又不同于普通教学内容的基础性,而是强调实用性;高职教育因其所特有的实践性、操作性,决定了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的直观性;注重考评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水平及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与其他类型、层次教育的显著区别。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途径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途径
实施实践操作培训
在培训中注重实践操作,让教师亲身体验教育技术的实际 应用,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
建设教育技术中心
01
02
03
成立专门机构
建立专门的教育技术中心 ,负责推进教育技术在高 职院校的应用和发展。
提供技术支持
教育技术中心应为教师提 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包 括技术咨询、技术支持和 培训等。
总结词
建立校企共建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详细描述
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和方 案,确保教师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能 力。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合作获得优秀的人才资源和科 研成果,实现互利共赢。
总结词
加强评估与反馈机制建设,确保合作效果不断提升。
详细描述
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对合作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 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合作效果不断提升,促进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持续提高。
养水平。
本研究旨在探讨提升高职院校教 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目的和方法
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探讨有效的培训途径和方法,为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供参考。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提 升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途径。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教 育技术能力的途径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的途径 • 案例分析与应用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当前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职 院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出了

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提 高 职 业 院 校 教 师 运 用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能 力
口 曹立 志
( 龙 江 畜 牧 兽 医职 业 学 院 , 龙 江 黑 黑 双城 1 0 1 1 5 1)

要: 作为 高职 院校教 师, 负着培养 生产经 营第一线的技 术人 员和技 术管理人 员的职责 , 担 因此教 师掌握现代教 育技 术的能
教学 现代教 育技术 多媒体
更 新 ,所 以辅 导 教 师 自身 也 要不 断 学 习 , 才 能 掌握 新 的 知 识 , 胜 任 辅 导 教 师 工 才能 作。 学校领导鼓励 电教辅助教师和部分年 轻骨干教 师参加进修学 习, 多让他们外 出 学 习 , 学 校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教 学 提供 了 有 给 力 的技 术 保 障 。 3 辅 导 与 自学 相 结 合 、 学校 重 视 教 师 们 应 用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能力 的培训 ,由于平时教学工作较忙 , 集 中 学 习时 间 较 少 , 发 我们 要求 教 师 要利 所 用 业 余 时 间 自学 。 了提 高 教 师 的操 作 水 为
力, 并在教 学中推广应用 , 这将对 职业教 育改革有深远 而重 大的意义 。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现 代 教 育技 术 普 遍 用 于 教 学 实 践 , 有 力 地促 进 了传 统 教 学 与研 究观 念 的 转变 , 推 动 了 教研 方 法 和 教 学手 段 的 更 新 , 丰 它 富 教 学 内容 , 宽 了教 学 空 问 , 对 教 育 拓 面 的现 代 化 , 为 高 职 院 校 教 师 必 须 用 现 代 作 教育思想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 教育的现 代 化 重 点 体 现 教 学 手 段 的现 代 化 , 用 现 使 代 化 教 学 手 段 ,可 以优 化 课 堂 教 学 结 构 , 加 大 教 学 密 度 , 高 课 堂 效 率 , 而 有 效 提 从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际操作能力 , 发 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当前 电教硬件发展较快, 但使用效 率 较低, 没有充分发挥这些设备在教 学中的 辅助作用, 造成 资源 的浪 费。其 中主要 原 因 是 由 于 教 师 对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的 重 要 性 认识不够, 操作 电教媒体水平差 。 目前我 校 非 常 重 视 教 师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的 运 用 水 平 提 高 , 建 设 了 多个 先 进 的 多媒 体 教 室 、 计算机 实验 室和精 品课 录播 教室, 各系部 还 配 备 了便 携 式 投 影机 。 求 每 个 教 师 都 要 建立 网上 精 品课 等 , 教 师 与 学 生 提 供 全 为 新的学 习工具 , 改革传统 教学模 式 、 实现 教 学 与 信 息 技 术 整 合 、 培 养 学 生 信 息 素 养 。但 同 时也 出现 了很 多 问题 , 部 分 教 大 师不 会 制 作 多 媒 体 课 件 , 多 媒 体 教 室 上 在 课依然使用粉笔和黑板 , 不能完成精品课 网站建设, 甚至有个别教师 不会操作 电脑 和使用多媒体教室 的数字投影仪 , 为了高 效合理使用这些设备 , 它切 实有 效地应 让 用到教学实践 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在 对一 线任课教师 掌握 多媒体技 术的重 要 性 有 了充 分认 识 以后 , 在 我 们 面 前 的 问 摆 题 是 : 何 帮 助 这 些 教 师 尽 快 掌 握 多媒 体 如 应 用 技 术 ?经 过 一 年 多 的探 索 , 对 多 种 在 方 法 进 行 了比较 分 析和 试验 总 结 后 , 校 我 采取 了行 之有 效的措施 ,取 得 良好效果。 具 体 做法 是 : 提 高 认 识 转 变 观 念 学校领 导对现代教育技术高度重 视, 把现代教育技作 为学校 办学一大优势 , 在 配置 先进 硬 件 设 置 的 同 时 , 终 把 教 师 的 始 培 训工作考虑在 先 , 教师会 用 了, 备才 设 能发挥它 的作用 。 为此 学校 组织多媒体教 学观摩 , 课后 教师无不 感叹:大 开眼界 ” “ 、 “ 不看不知 道, 多媒体真 奇妙 ” 由此萌 生 , 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强烈愿望 。为此 , 精心 组织若干次多媒体教学的观摩活动, 掀 对

推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计划提升教学效果

推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计划提升教学效果

推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计划提升教学效果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教学中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为了推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计划并最大化其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方法。

一、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教师是教育技术计划的关键执行者,他们需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方法和教学策略。

因此,学校应当定期组织教师专业培训,使其了解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此外,学校还应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指导,以帮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优化基础设施和资源为了更好地支持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学校需要投资并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

这包括为教室配备智能化设备、提供稳定的网络连接、配置灵活的多媒体设备等。

此外,学校还应建立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以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优化基础设施和资源的同时,还要确保其可持续发展,随时适应技术发展和教学需求的变化。

三、借助在线学习平台和应用现代技术的应用为学校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方式。

在线学习平台和应用程序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在课堂内外更好地掌握知识。

学校可以选择适用于教育的在线学习平台和应用,以支持不同学科的学习和教学。

同时,为了确保在线学习平台和应用的有效使用,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使用规范和指导,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四、鼓励创新和合作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技术的应用中进行创新和合作。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创意的教学活动和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跨学科合作项目,以促进技术的有效应用和知识的综合运用。

这种鼓励创新和合作的环境可以推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计划的实施,并提升教学效果。

五、监测和评估教学效果为了推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计划的提升,学校应当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教学效果的评估,可以了解教学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师如何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如何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如何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一、引言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教育也不例外。

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课前准备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完成课前准备工作。

例如,通过互联网搜索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教育资源等,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实例和素材。

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电子课件、PPT等工具,将课堂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提前将学生引入教学主题。

三、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现代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辅助手段。

例如,使用投影仪或画面分割软件,教师可以将课外视频、图片等资源直接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时投影仪,将学生作品展示在大屏幕上,提供展示和讨论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个性化教学现代技术为教师提供了实现个性化教学的机会。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为其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程调整和补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如教学软件、在线课程等,来丰富教学内容。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设计教学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在线学习和远程教学现代技术手段使得在线学习和远程教学成为可能。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直播、视频会议等方式,远程教学学生,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服务。

同时,在线学习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交流与互动教师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在线讨论平台等工具与学生进行教学交流与互动。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调整。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分享教学资源和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八、评价与反馈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评价与反馈。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高职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高职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1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高职教 育改革发展的必然方式 要认识应用现代教 育技 术在高职教育发展 改革 发展过程 中 所起 的重要作用 , 首先就要知道到底 什么是 现代教育技术 , 现代 教育技术包括 哪些方 面。只有正确地认识现代教育技术 这个 概 念, 才能够准确地理解它在哪些方面促进 了高职课堂教学的最优
堕 塾
No . 6 T ME D C T O I= E U A I N J ne u
应用现代教 育技术促进高职课 堂教学的 最优化
冯 明
摘要 : 处于激烈 竞争 时期的 高职院校 , 如何更进一步提 高教 学质量 , 出学校 的特 色跻 身国内一流水平, 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市场 办 把
方法 , 优化教学过程 , 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高职教育将会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 使 得高职教育 思想 、 教育内容 、 育方法 、 教 教育手段 、 教育模 式 、 教育 过程发生 了变革 ; 使得高职教育更加适应 以市场为导向 、 技能培
养为 目标 、 以科学 方法为指导的人才培养模式 ; 使得高职教 育与 教学向模块化 、 多样化 、 社会化 、 产学研结合化发展 。
美 国教 育传播 与技术协会 ( E T 19 年 发表 的现代教 育 A C )9 4 技术定义为 :现代教育技术是关于教学过程 与教学资源的设计 、 “ 开发 、 利用 、 管理 和评价 的理论与实践 。这个定 义说 明了现代教 ” 育技术既具有双重性 即理论 性与实践性 。理论性体 现在如何将 现代教育理论 , 如人本 主义 、 知主义 、 认 建构主义等各种流派学习 理论综合应用于设计 、 开发 、 利用 、 管理 和评 价等五个范畴 ; 实践 性体现在 以各种现代信息技术 , 如音像技术 、 卫星通讯技术 、 多媒

教师工作计划——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案设计

教师工作计划——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案设计

教师工作计划——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案设计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方案旨在为教师提供一套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效果的计划。

二、方案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教学方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丰富教学资源:利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内容。

3. 提高教学效率: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减轻教师的负担。

4. 促进师生互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方案实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方案提出以下实施步骤:1. 培训教师:组织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

2. 整合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利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内容。

3. 创新教学方式:引导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翻转课堂、在线学习等新型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促进师生互动:利用在线学习平台、社交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持续改进:对方案实施过程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不断优化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四、预期效果通过本方案的实施,预期能够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教师工作计划——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效果的实践

教师工作计划——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效果的实践

教师工作计划——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效果的实践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中。

本计划旨在为教师提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效果的实践指导。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使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促进个性化学习: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和智能教学系统,实现个性化推送学习资源和学习计划,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3. 提高教学效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智能教学软件、在线课程等,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师有更多时间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 增强师生互动:通过使用社交媒体、在线论坛等工具,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三、实践措施1. 掌握基本技能: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如PPT制作、多媒体素材采集和处理等。

2. 制作优质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制作优质的教学资源,如微课程、教学视频等。

3. 运用在线教学平台: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4. 引入智能教学系统:利用智能教学系统辅助教学,实现个性化推送学习资源和学习计划。

5. 开展互动式教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互动式教学,如在线讨论、实时问答等。

四、实施步骤1. 培训与学习:组织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

2.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课程需要和学生特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3. 实施教学:按照教学计划,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

4. 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评估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五、总结通过本计划的实施,教师将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中,以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安 职 业技 术 学院 , 四川 省雨城 区 6 50 2 00
教育 部关 于印 发《 等 职业 院校 人 才 培 养 工 作 高 评估 方案 》 的通 知 [ 高 [0 8 5号 ] 为 高职 教 育 如 教 20 ] , 何进 行 内涵建设 指 明了方 向 。通 过 说课 活 动使 我们 认识 到一个 合格 的 高 职 院校 的 教 师 , 能 够 从 全 局 要 的高度 , 识 了解 自己所讲 的这 门课 , 握它 在整 个 认 掌 专业 课程 体 系中的地 位 、 用 、 养 目标 , 学 目标 。 作 培 教 通过说 课过 程转 变 自己 的观 念 , 新 认 识 高 职 教 育 重 的特 征 以适 应 高职教 育改革 的要 求 。高 职教 师 如何 提升说 课水 平 , 握 现 代教 育 技 术 并 将 其 应 用 于 说 掌
课过 程是 前提 。 了解现 代教 育技术 对高职 教 育 的深 刻影 响 。


对提 升高 职说课 效果 有着重 要 的作 用 国务 委员前 教育部 长 陈至立 曾指 出 :要 深刻认 “
识现代 教育 技术 在教育 教学 中的重要 地位 及 其相应 的必要 性和 紧迫 性 ; 充分 认 识 应 用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是 现代科 学技术 和 社会 发 展对 教 育 的要 求 , 教 育 改 是 革和发 展 的需要 ” 。 美 国教 育传 播 与技 术 协 会 ( E T 对 教 育 技术 AC ) 作 出 了最简 洁 、 全 面 的表 述 :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是关 最 “ 于学 习过程 与学 习 资源 的设 计 、 发 、 用 、 开 利 管理 和 评 价 的理论 和实 践 ” 。高 职 院 校 的 说课 活 动 的 内容 恰 好与 “ 习过程 与学 习资源 的设 计 、 学 开发 、 用 、 利 管 理 和评 价 的理 论 和实 践 ” 个 环 节 环 环 相 扣 。 因此 五 个 高 职教 师掌握 与应用 现代 教育 技术 理 念 的能力 高低 , 定 了说 课 的质 量高 低 。 下 面说 明 这 个观 点 决 的正确性 。 1 高职教 育 离不开现代 教 育技 术手段 . 现 代教 育 技术 是 随着 计 算 机 信 息处 理 、 电子 微 技术 、 网络通讯 、 多媒 体数 字化 技术 的发 展 而新 兴起 来 的学 科 。具 体包 括 : 习理 论 、 学 教学 理 论 、 教育 传 播理 论 、 系统科 学理论 研究 及应 用 与实 践 ; 息 技术 信 与课 程及 学科教 学 的整合 、 教学媒 体 及其 应 用 、 息 信 技术环 境下 的教 学 评价 等 内容 , 及 到 教 育 大 系 统 涉 的方方 面 面 。 ① 高职 院校课 程 内容 的特征 决定 了现代 教育 技 术 是课 程 内容呈 现 的最 佳方 式 高 等职业 院校 课程 内容是 以技能 培养 为本 位 目 标 , 养 的是高级 技 术 型 、 能 型 、 合 型 等 实 用人 培 智 复 才 , 重于 实 践 教 学 或 理 论 教 学 与 实 践 教 学 并 重 。 侧 无 论是 机械 、 计算 机 、 电子 、 、 、 农 林 医护 、 务 、 服 建筑 、

会计 、 贸 等各类 型 的高职 院校 , 专业 特征 都 围绕 商 其 培 养学 生 的技能 并能使 之适 应未来 的就 业 岗位 。具 体 地说 , 就是 要求 结合 专业 , 将具 体 的各 类设 备 的 内 部 构造 、 操作 规程 、 操作 方 法 、 护 方法 及 各 种 行 业 维 岗位 的工作 过程 , 用有 效 的方式呈 现 出来 , 教 师的 在 指 导下 地使 学生形 成最 优化 职业 岗位能 力 。而这 一 有效 的方式 只有 现代 教育技 术手段 才能 胜任 。 ② 高 职 教 育 要 求 注 重 学 生 实践 动 手 能力 的 培 养 , 定 了现代 教 育 技 术 中 的多 媒体 仿 真 与 交 互 技 决 术是 动手 能力 最佳 的培 养手 段 。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中 的 多媒 体 仿 真 技 术 与交 互 技 术, 能使 各种 岗位 的环 境 、 备及 操 作 步 骤 、 作 流 设 工 程 、 技 术 、 工艺 、 观念 等再现 到 日常教学 中 , 新 新 新 实 现 了教学 内容 与生 产实 际 同步发展 。用 现代 教育技 术虚 拟现 实 , 立 虚 拟 岗位 、 建 虚拟 车 间 、 拟 项 目等 虚 虚拟教 学 环境 来 优 化 教 学 过 程 。利 用 网 络 教 学 资 源 , 教学 课件 教 学 资源 库 电子 教案 试 题 库 网 络 资 如 源等 培养 学生 获取 知识 和 自我 提升 能力 的方法 。同 时 , 拟技 术还 能 克 服部 分 专业 教 学 设 备 由于价 格 虚 昂贵无 法购 置 的 困境 ; 有 效 地 防止 危 险 的 实验 及 能 实训事 故发 生 ; 有效 地 避 免 学生 到 生 产 现 场 实训 能 或参 观 , 待单 位 不 积极 , 接 以及 时 间 长 、 相关 教学 内 容针对 性不 强 的弊 端 。强 大 的交 互技 术能 使学 生如 同在实 际工作 岗位 上 操 作一 样 , 养 了 实 际 的动 手 培 能力 与处理 与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 ③ 现代 教育 教育 技术 的混合 式学 习法 提供 了师 生间 的新 型交互 学 习方式 。 混合 式 学 习 法 ( l ddl ri ) 现 代 教 育 技 Be e a n 是 n en g 术学 中的一种 新 型 的 学 习方 法 , 京 师 范 大学 何 克 北 抗 教授 指 出 “ 谓 “ l dd La i ” 是 把 传 统 学 所 Be e er n 就 n n g 习方式 的优 势和 e emig 即 数字 化 或 网络 化 学 —L a n ( 习) 的优 势结 合起 来 ; 也就是 说 , 既发挥 教师 引导 、 启 发 、 控 教学 过程 的 主导作用 , 要体现 学生 作 为学 监 又 习过 程主 体 的主 动 性 、 极 性 与创 造 性 。将 这 二 者 积 结合 起来 , 使二 者 优势互 补 , 才能 获得最佳 的学 习效
第2 4卷 第 2期
Vo . 4 N 12 o2
雅 安 职 业技 术 学 院 学报
J OURNAL OF YAAN VOC ATI ONAL COLL EGE
21 0 0年 6月
Jn 0 0 u e2 1
掌握现代教 育技术
提升高职教 师说课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