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
地质勘查成果通报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部分填表说明

填表说明(附表6)
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按工作类别和比例尺分列)
(二)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查明我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环境条件、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和地质资源,提出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对策和地质资源合理 利用建议。比例尺≥1:5万,包括环境地质调查、环境地质 (简测)等。
(二)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1:5万 ……
填表说明(附表6)
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按工作类别和比例尺分列)
(三)重要经济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区划 经济区国土开发过程中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研 究,经济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与功能区划等。包括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地质调查等。
(三)重要经济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与区划
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先综述项目个数、资金投入情况(各投资 主体投入的资金总数及所占总资金的比例) 和工作量,再按矿山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估、 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重要经济区环境 地质调查评价与区划、国家重大工程区域 地壳稳定性调查与评价等工作类别分述取 得的主要成果、成果应用及取得的社会经 济效益等。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
填表说明(附表8)
地质灾害监测点
类型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地面沉降 地裂缝 ……
累计设立 1=3+5
本年度设立 2=4+6
个
数
专业
累计设立 本年度设立
3
4
群测群防
累计设立 本年度设立
5
6
监测点若为群专结合的,请在备注中说明
二、编制内容
水文地质调查评价
先综述项目个数、资金投入情况(各投 资主体投入的资金总数及所占总资金的 比例)和工作量,再按水文地质调查、 专门性水文地质勘查、地下水污染调查 评价、地下水监测点设立情况等工作类 别分述取得的主要成果、成果应用及取 得的社会经济效益等。
地质调查项目主要进展和成果

地质调查项目主要进展和成果
赵琦
【期刊名称】《地质通报》
【年(卷),期】2002(021)002
【摘要】@@1 基础地质调查rn(1)1:5万区调在内蒙古旗下营北部发现剥离断层rn剥离断层以神水梁为中心,向北西、北东及南东弧状倾斜的平缓断裂面,出露长度约20km.
【总页数】1页(P110-110)
【作者】赵琦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矿局,四川,成都,61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
【相关文献】
1.地质调查项目主要进展和成果 [J],
2.地质调查项目主要进展和成果 [J], 姜义
3.广东1∶5万厚街圩、小榄镇、容奇镇、太平镇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进展及主要成果 [J], 谢叶彩;庄文明;何翔;黄雪飞;龙桂;商建林
4.广东1:5万厚街圩、小榄镇、容奇镇、太平镇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进展及主要成果 [J], 谢叶彩;庄文明;何翔;黄雪飞;龙桂;商建林;
5.生态地质调查工程进展与主要成果 [J], 聂洪峰;李文明;周传芳;姜琦刚;肖春蕾;戴蒙;刘建宇;尚博譞;郭兆成;贺鹏;欧阳渊;雷天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矿产勘查资源储量成果信息发布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矿产勘查资源储量成果信息发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02.20•【文号】国土资发[2012]34号•【施行日期】2012.02.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矿产勘查资源储量成果信息发布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国土资源部机关各司局: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矿产资源信息宣传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419号)的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的相关规定,现就规范矿产勘查资源储量成果信息发布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高对加强矿产勘查资源储量成果信息发布管理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矿产勘查资源储量成果信息是矿产勘查和矿产开采领域最重要的基础信息,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很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自1999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矿产资源信息宣传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419号)发布以来,矿产资源储量综合信息发布逐步规范,但矿产勘查项目资源储量成果信息发布管理薄弱,尤其是新发现的矿产地资源储量成果信息发布工作不够规范。
近年来,部分单位或个人随意公开未经依法评审备案的矿产勘查资源储量成果信息,特别是少数夸大甚至虚假的信息,并经媒体广泛传播,已给社会带来了较大负面影响。
为解决矿产勘查资源储量成果信息发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信息发布管理工作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2007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范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对建立矿产勘查资源储量成果信息发布制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按照本通知的要求,严格矿产勘查资源储量成果信息发布管理。
二、矿产勘查资源储量成果信息发布的职责分工矿产勘查资源储量成果信息发布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和主动发布的管理制度。
勘察成果资料

勘察成果资料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的《2020年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显示,去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资金161.61亿元,在矿产勘查、基础地质调查和水文地质调查评价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探矿权设置方面,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效期内非油气探矿权共9561个,登记勘查面积11.38万平方千米,新立非油气探矿权303个。
矿产勘查方面,2020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96处,新发现矿产地数量排名前5位矿种为金、地热、铜、陶瓷土、水泥用灰岩。
同时,全国457处矿产地完成阶段性勘查。
基础地质调查方面,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5.5万平方千米;完成1:5万重力测量0.5万平方千米,1:25万区域重力测量6万平方千米,航空物探20.3万测线千米;完成1:5万地球化学调查4.6万平方千米,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3.8万平方千米,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4.7万平方千米,圈定清洁土壤面积1.3亿亩,圈定富硒(锌)土地820万亩;完成1:5万矿产地质调查5.4万平方千米,圈定见矿物探化探异常99处。
此外,“海洋地质八号”船在南海完成5368千米二维地震调查,“海洋地质九号”船在印度洋完成7120千米二维地震调查;在海南东方—乐东近海海域圈定8个海砂矿体,在广东近海初步圈定35个海砂体,在福建、台湾浅滩圈定3个海砂资源有利区。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方面,一是完成1:5万水文地质调查3.6万平方千米。
构建“全国—流域—省级”地下水资源评价组织体系,形成全国地下水资源量和储存资源年度变化成果,首次实现全国地下水资源年度出数。
完成全国地下水位统一监测,测点总数达6.7万个,实现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34个地下水漏斗年度变化监测。
在江西赣南红层区、滇桂黔岩溶区和西部干旱区成功找水打井1600余眼。
二是完成1:5万环境地质调查5.7万平方千米。
完成雄安新区“一主五辅”地区工程地质详查、土地质量调查、深部地质结构探测。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正式实施

体 目标 包括 :重 要矿 产 资源 储量 保 持稳 定 增长 ,
力 争 发现 5 ~8 个 亿 吨级 油 田和 5 ~1 0 个 千亿 立 方 米 级 油 田,建 设 l 0 3 个 能 源 资源基 地 ,划 定 2 6 7 个 国家 规 划 矿 区 ,大 中型矿 山 比例 超 过 1 2 % ,主 要 矿 产 资源 产 出率 提 高 1 5 % ,完 成 5 0 万 公 顷历 史 遗
成果通 报制度 ,以便及 时获取并发布地质工作成 果 信 息 ,引导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投 资方 向与勘查布局 ,进一步提 高
地质勘查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与服务能力 。 通 知 明确 ,地质 勘查 成 果通 报 的主 要 内容包
化 部 、财 政 部 、环境 保 护 部和 商 务部 正 式发 布 实
施。 《 规 划 》共 分 8 章3 3 节 , 阐 明 了今 后 一个 时 期 我 国矿 产 资源 勘 查 、开 发利 用和 保 护 的发 展 方 向 ,明确 、细化 了工作 重 点和 任 务 ,为 维护 国家 资源 安全 、 引领 矿业 供给 侧 结 构性 改 革 ,规 范 资 源勘 查与 开发 利 用行 为提 供 了依据 和 指 南 ,是 未 来5 年 我 国矿 产 资源 管 理 改 革 与 矿 业 经 济 发展 的
留矿 山地 质 环 境 治理恢 复 任 务 ,进 一步 扩 大矿 业
权 竞 争性 出让 范 围,建 立 矿产 资 源 国家 权益 金 制 度等。 《 规划 》重 点解 决 五 大 问题 :确 保 全面 建 成
小 康 社会 资源 安 全供 应 ,着 力 推进 新 常 态下 矿 业
经 济 持续 健康 发 展 ,加 快推 动 勘 查 开发 布局 调 整 和 矿 业 绿色 发 展 ,积 极 促进 矿业 开 放 共享 发 展 , 全 面 深化 管 理 改革 ,增 强矿业 发 展活 力与 动 力 。
中国地质调查局2023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和地质科技十大进展简介(续)

中国地质调查局2023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和地质科技十大
进展简介(续)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地质》
【年(卷),期】2024(51)2
【摘要】2024年1月2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中国地质调查局2023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这些成果是从中国地质调查局过去一年来完成的数百项项目中遴选出的亮点成果。
2024年第一期本刊介绍了地质调查十大进展,本期介绍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1.西藏陆相火山岩区发现首例高硫化浅成低
温热液型金矿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河北省区域地质调
查院(河北省地学旅游研究中心)、成都理工大学、西藏地勘局第五地质大队主要完成人:陈伟、唐菊兴、宋扬、曾庆高、毕志伟、陈红瑾、俞嘉嘉、刘青枰、王立强、刘治博、李宝龙、贾立民、张建珍、刘腾飞、邸梦想亮点成果:集成遥感高光谱、
化探、物探等技术方法手段,首次在西藏多旋回火山深覆盖区发现高硫化浅成低温
热液型金矿-鑫龙金矿,矿体视厚度55m,真厚度约10.5m,平均品位17.97 g/t。
【总页数】1页(P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18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2.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 2020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3.2021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4.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22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5.中国地质调查局2023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和地质科技十大进展简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土资源部关于完善地质勘查成果通报制度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15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完善地质勘查成果通报制度的通知正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完善地质勘查成果通报制度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警黄金指挥部,中央管理地勘单位: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要求,为及时获取并发布地质工作成果信息,引导调控投资方向与勘查布局,进一步提高地质勘查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与服务能力,部决定对原地质勘查成果通报制度作适当修改完善。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通报的主要内容地质勘查成果通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各类主体在我国境内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完成的资金投入、实物工作量和取得的工作进展。
矿种范围为非油气矿产,油气矿产勘查成果统计工作另行部署。
(二)国内企事业单位在境外开展矿产勘查,完成的资金投入、实物工作量、取得的工作进展。
(三)矿产勘查重大成果介绍。
二、编报组织形式部地质勘查司负责组织开展全国地质勘查成果数据填报和地质勘查成果通报编制等工作。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负责开展全国地质勘查成果数据审核、汇总等工作,定期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活动。
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在本辖区内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的单位按时填报地质勘查成果数据,审核、汇总并提交本省(区、市)数据,编制并发布省级地质勘查成果通报。
有条件的省份,应定期对本省(区、市)成果数据填报、审核人员进行培训。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警黄金指挥部和中央管理地勘单位负责填报、审核、汇总和提交本单位(系统)地质勘查成果数据。
三、有关工作要求(一)地质勘查成果通报分半年报和年报,分别在每年6月和12月集中开展数据填报、审核、汇总和提交工作。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编报2010年度地质勘查成果通报的通知-陕国土资勘函[2010]90号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编报2010年度地质勘查成果通报的通知-陕国土资勘函[2010]90号](https://img.taocdn.com/s3/m/a9c2e0d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4.png)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编报2010年度地质勘查成果通报的通知正文:----------------------------------------------------------------------------------------------------------------------------------------------------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编报2010年度地质勘查成果通报的通知(陕国土资勘函〔2010〕90号)各地勘单位主管部门、地勘单位,中央驻陕地勘单位、外省入陕地勘单位,厅有关处室及事业单位:12月11-12日,国土资源部勘查司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了2010年地质勘查成果通报网络直报系统编报培训班。
会议要求:2010年度地质勘查成果通报,采取原来以省域为单位编报和直报系统编报两种形式同时进行。
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按省域编报(一)凡在陕西省境内从事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环境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评价工作的,省属地勘单位、中央驻陕地勘单位、外省入陕地勘单位,必须按要求编报本单位《2010年度地质勘查成果信息通报》。
(二)厅机关有关处室、事业单位,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相关内容的填报。
(三)勘查单位将逐个项目分矿种填写基础表(见附表0),再按项目性质、矿种和矿产类型统计填报附表1-10,编写文字材料;为与直报系统有效衔接,表1所列工作项目按项目名称填报。
为全面掌握省内地勘单位在省外承担地质矿产勘查项目情况,凡在省外开展基础性、公益性及矿产勘查工作的地勘单位,填报附表11-12,并按规定向项目所在省(区)报送成果资料。
(四)编写提纲及附表、地勘单位承担探矿权表,在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网站下栽。
二、直报系统编报(一)可信任站点的添加打开IE浏览器-工具-Internet选项-安全-可信任站点-站点-添加本系统的网站地址确定。
(二)系统登陆1、打开IE浏览器2、输入系统IP地址:3、进入系统登陆页面,输入用户名及密码用户名:单位编码或单位名称密码(初始):(三)注册拥护首次进入系统,必须进行用户必填项注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一、地质勘查投入2016年我国地质勘查投入①延续了近年来的下滑态势,以2012年为拐点,继续下行。
全国地质勘查投入资金247.29亿元,同比减少24.6%。
图1 2006-2016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对比图资金来源:中央财政63.20亿元,占总量的25.6%,同比减少10.6%;地方财政81.82亿元,占总量的33.1%,同比减少14.1%;社会资金102.27亿元,占总量的41.3%,同比减少36.8%。
资金投向:矿产勘查169.84亿元,占总量的68.7%,同①未统计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所有勘查投入数据不包括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矿产勘查投入。
下同。
比减少29.3%;基础地质调查34.89亿元,占总量的14.1%,同比减少13.7%;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25.15亿元,占总量的10.2%,同比减少6.2%;地质科技14.19亿元,占总量的5.7%,同比减少15.8%;资料服务与信息化3.22亿元,占总量的1.3%,同比减少10.1%。
资金投入排名前5位的省份依次是:新疆(56.80亿元)、内蒙古(26.99亿元)、云南(10.30亿元)、甘肃(10.14亿元)、四川(9.45亿元)。
图2 2016年各省(区、市)地质勘查投入示意图(一)矿产勘查。
2016年矿产勘查投入资金169.84亿元,同比减少29.3%。
资金来源:中央财政22.07亿元,占13.0%,同比减少20.5%;地方财政52.93亿元,占31.2%,同比减少12.2%;社会资金94.84亿元,占55.8%,同比减少37.7%。
资金投向:以金(33.55亿元)、铜(31.29亿元)、铅锌(17.48亿元)、煤(17.47亿元)、铁(10.28亿元)为主,占总投入的64.8%。
与2015年相比,钼、磷、钨、煤、铁、镍、铜等矿种投资降幅较大;铝土矿投资明显增加;稀有、稀土、稀散、石墨、金刚石等战略新兴矿种投资同比大幅增加71.4%。
资金投入排名前5位的省份依次是:新疆(48.62亿元)、内蒙古(22.03亿元)、云南(7.28亿元)、甘肃(7.17亿元)、陕西(6.57亿元)。
图3 2016年各省(区、市)矿产勘查投入示意图实施项目7944项次,同比减少21.6%,其中,新开2775项次,续作5169项次。
完成钻探工作量913万米,同比减少31.0%。
完成钻探工作量排名前5位的省份依次是:新疆(162.26万米)、内蒙古(130.29万米)、山东(80.95万米)、云南(42.31万米)、贵州(39.10万米)。
图4 2016年各省(区、市)钻探工作量示意图表1 2016年主要矿种勘查资金投入和钻探工作量完成情况备注:本表统计的战略新兴矿产包括稀有(锂、铍、铌、钽、锆、锶、铷、铯等)、稀土(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等)、稀散(钪、锗、镓、铟、铊、铪、铼、镉、硒、碲等)、石墨、金刚石。
(二)基础地质调查。
投入资金34.89亿元,同比减少13.7%。
资金来源:中央财政24.96亿元,占71.5%,同比增加1.6%;地方财政9.76亿元,占28.0%,同比减少35.9%;社会资金0.17亿元,占0.5%,同比减少73.4%。
资金投向:区域地质调查10.93亿元,区域地球物理调查2.90亿元,区域地球化学调查3.21亿元,遥感地质调查1.27亿元,矿产远景调查11.92亿元,海洋地质调查2.84亿元,其他1.82亿元。
资金投入排名前5位的省份依次是:新疆(5.49亿元)、内蒙古(3.76亿元)、西藏(3.29亿元)、甘肃(1.97亿元)、云南(1.58亿元)。
实施项目1145项次,同比减少5.3%,其中,新开648项次,续作497项次。
(三)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
投入资金25.15亿元,同比减少6.2%。
资金来源:中央财政9.78亿元,占38.9%,同比减少11.0%;地方财政13.48亿元,占53.6%,同比增加1.0%;社会资金1.89亿元,占7.5%,同比减少23.5%。
资金投向:水文地质调查9.16亿元,环境地质调查7.63亿元,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5.51亿元,地热资源调查等其他工作2.85亿元。
资金投入排名前5位的省份依次是:新疆(2.43亿元)、河北(1.88亿元)、山东(1.62亿元)、山西(1.29亿元)、四川(1.18亿元)。
实施项目1067项次,同比减少14.6%,其中,新开862项次,续作205项次。
(四)地质科技。
投入资金14.19亿元,同比减少15.8%。
资金来源:中央财政 3.17亿元,占22.3%,同比减少17.0%;地方财政5.65亿元,占39.8%,同比减少12.0%;社会资金5.37亿元,占37.9%,同比减少18.8%。
资金投向:地质科学研究6.23亿元,技术方法创新1.21亿元,各类报告编写6.75亿元。
实施项目2146项次,同比减少9.3%,其中,新开1621项次,续作525项次。
(五)地质资料服务与信息化。
投入资金 3.22亿元,主要是中央财政投入,同比减少10.1%。
二、主要工作进展(一)探矿权设置情况。
截至2016年底,全国有效期内非油气探矿权共计25569个,较2015年末减少10.0%;登记勘查面积45.88万平方公里,较2015年末减少16.5%。
——从地区分布看: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探矿权数量最多的5个省份分别是:新疆4335个,内蒙古3471个,云南2026个,江西1852个,四川1567个,5省(区)探矿权总数占全国的51.9%。
——从矿种分布看:主要集中在34个重要矿种,探矿权共计21607个,占总数的84.5%。
探矿权数量最多的5个矿种分别是:金矿5962个,铜矿4984个,铅锌矿3031个,铁矿2425个,煤矿1508个,5个矿种探矿权数量占全国的70.1%。
——从矿类分布看:主要集中在金属矿,其中有色金属探矿权数量达到10618个,占全国总数的41.6%;贵金属探矿权6628个,占全国总数的26.0%;黑色金属探矿权3107个,占全国总数的12.2%;能源矿产探矿权2268个,占全国总数的8.9%;非金属矿产探矿权2735个,占全国总数的10.7%。
2016年全国共出让非油气探矿权1165个,同比增加22.9%;出让面积27462.27平方千米,同比增加7.2%;出让合同金额109.86亿元,同比增加701.9%,其中招拍挂出让探矿权355个,出让金额7.89亿元。
表2 全国勘查许可证个数统计表(截至2016年底)(二)矿产勘查。
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40处,其中,大型41处,中型41处,小型58处。
新发现矿产地数量排名前5位的矿种依次是:金(12处)、铅锌(11处)、煤(10处)、铁(8处)、铜(7处)。
全国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496处,其中,预查43处,普查157处,详查205处,勘探91处。
完成阶段性勘查矿产地数量排名前5位的矿种依次是:煤(71处)、金(67处)、铅锌(56处)、铜(29处)、铁(25处)。
主要矿种新增资源(333及以上)②煤204亿吨,铁矿石3.23亿吨,铜47.56万吨,锰矿石0.28亿吨,铝土矿石2.65亿吨,铅锌190.33万吨,钨(WO3)10.79万吨,钼6.17万吨,金235吨,银2430吨,磷矿石5.45亿吨,石墨2902.6万吨。
1.煤炭新发现矿产地10处(大型2处、中型2处、小型6处)。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71处(预查8处、普查9处、详查19处、勘探35处)。
新疆三塘湖煤田淖毛湖勘查区新增96亿吨,和什托洛盖煤田莫湖台西新增47亿吨,伊吾县淖毛湖矿区东部新增29亿吨,准东煤田奇台县黄草湖勘查区新增22亿吨,准东② 2016年勘查新增资源,未经过储量评审机构评审。
下同。
煤田吉木萨尔县五彩湾矿区一号矿井新增8亿吨,昌吉市孔萨拉一带新增6亿吨;陕西府谷县马家梁—房子坪新增32亿吨;山西沁水煤田黎城县黎侯勘查区新增2.6亿吨。
2.铁矿新发现矿产地8处(中型1处、小型7处)。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25处(普查9处、详查10处、勘探6处)。
山东东阿县单庄地区新增铁矿石2.1亿吨,莱芜市张家洼矿区深部及外围新增铁矿石1.07亿吨;河北迁安市北屯北铁矿深部及外围新增铁矿石0.23亿吨。
3.铜矿新发现矿产地7处(中型1处、小型6处)。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29处(预查2处、普查11处、详查10处、勘探6处)。
江西瑞昌市武山矿区新增铜55万吨。
4.铅锌矿新发现矿产地11处(大型2处、中型1处、小型8处)。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56处(预查8处、普查23处、详查17处、勘探8处)。
江苏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铅锌矿新增铅46.81万吨,锌71.92万吨;广西大新县弄屯铅锌矿新增锌51.5万吨,铅5.89万吨;西藏那曲安多县多才玛铅锌矿新增铅锌42万吨。
5.铝土矿新发现矿产地2处(大型1处、中型1处)。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13处(预查1处、普查5处、详查6处、勘探1处)。
山西汾西县吉王沟矿区新增8285万吨,秋堰矿区新增1111万吨。
6.钨矿新发现矿产地2处(大型1处、中型1处)。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12处(预查1处、普查6处、详查5处)。
江西浮梁县—乐平市柏树坞新增钨(WO3)57.85万吨,崇仁县聚源钨矿新增钨(WO3)12万吨。
7.锡矿新发现矿产地2处(均为小型)。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7处(普查2处、详查4处、详查1处)。
湖南临武县香花岭锡矿接替资源勘查新增锡6万吨。
8.锰矿新发现矿产地2处(均为大型)。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7处(预查1处、普查3处、详查1处、勘探2处)。
贵州松桃县桃子坪锰矿新增锰矿石1.06亿吨,高地锰矿新增锰矿石1.17亿吨;新疆乌恰县—阿克陶县玛尔坎苏新增锰矿石3000万吨。
9.金矿新发现矿产地12处(大型1处、中型7处、小型4处)。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67处(预查5处、普查22处、详查34处、勘探6处)。
山东招远市栾家河地区新增金42吨。
10.银矿新发现矿产地2处(大型1处、中型1处)。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19处(预查3处、普查7处、详查7处、勘探2处)。
青海都兰县那更康切尔沟地区新增银956吨。
11. 稀有、稀土、稀散矿产新发现矿产地4处(均为中型)。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21处(预查7处、普查4处、详查9处、勘探1处)。
新疆和田县阿克塔斯锂矿勘探新增锂(Li2O)8.57万吨,铌(Nb2O5)钽(Ta2O5)1387吨,铍(BeO)2434吨;广西平南县大洲矿区新增稀土53万吨。
12.石墨新发现矿产地5处(大型4处、小型1处)。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12处(预查2处、普查4处、详查5处、勘探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