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学生汉语双音节句疑问语调实验分析
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最新教育资料

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最新教育资料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一、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的研究现状李红印(1995)在《泰国学生汉语学习的语音偏误》中,通过比较汉泰两种语言在声、韵、调上的异同,分析了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
陈晨、李秋杨(2007)在《汉泰语音对比研究与语音偏误标记分析》中,通过对汉泰语音在现在这个时间横断面上的静态对比,考察汉泰泰语在元辅音和声调方面表现出来的异同,初步分析汉泰语语音习得的难点,并归纳了泰国学生汉语习得中的语音偏误标记。
杨丽芳(泰国)(2011)在《泰国中小学生汉语韵母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中,在对比分析理论、中介语理论、偏误理论的基础上,采集泰语语音韵母系统和汉语语音韵母系统样本并做出对比,探索泰国中小学生汉语语音韵母偏误的教学策略。
从以上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在声母、韵母、声调上都存在一些偏误,这些偏误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汉语与泰语在语音系统方面的不同,也就是泰国学生的母语对他们学习汉语的负迁移作用。
二、汉泰语语音的基本简介(一)汉语基本简介。
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结构一般由声母、韵母、声调三大要素构成。
普通话有b、p、m、f、d、t、n、l、g、k、h、j、q、x、zh、ch、sh、r、z、c、s这21个声母,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有些音节开头不出现辅音,这些音节称作零声母音节,以y、w开头。
韵母是声母以后的部分,主要由元音充当,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
韵母内部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
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是韵母中发音最响亮的元音。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它们的调值分别是55、35、214、51。
有时调值会出现变化,称音变,如上声在语流中的变调、轻声和儿化。
(二)泰语基本简介。
泰语和汉语同属汉藏语系,是有亲属关系的两种语言,所以泰语和汉语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泰语也是有声调的语言。
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偏误个案分析[论文]
![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偏误个案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1329a350912a21614792967.png)
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偏误个案分析摘要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二语学习者出现形形式式的偏误是意料之中的事。
如何看待偏误并找出产生偏误的根本原因,对于提高第二语言习得的效能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偏误个案分析第二语言习得中图分类号:h617 文献标识码:a1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泰国留学生徐莉莉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的偏误。
出生于 1990 年 1月 9日的徐莉莉通过了hsk五级,汉语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学习汉语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在她学习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偏误比较具有典型性,本文主要收集了她在口语上的一些偏误和7篇书面作文来做偏误分析。
2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最常见的自然调查法,采用日常对话观察法、作文写作和结果分析等手段,内容涉及语义、语用、语法三方面的偏误。
通过这些研究手段,能够客观地反映留学生偏误的各种类型和真实情况。
3 个案分析3.1语义偏误基于徐莉莉的写作语料,我们发现她存在一定的词汇偏误,以下主要从量词的使用、选词是否精当、离合词使用的偏误进行分析。
3.1.1 量词偏误汉语量词十分丰富,用法复杂。
有的留学生的母语中虽有量词,但是数量不多,并且和现代汉语量词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某些意义和用法有交叉,反而起到干扰的作用,造成了偏误。
3.1.2 选词欠精当徐莉莉的语料表明,她存在选词欠精当、词不达意的问题。
例句“树木越来越没有了”中本来表达“结果”或“属性”的“没有”被用来表达变化的“过程”,无助于句子准确地表达意义,因此“没有”应为“少”。
更确切地说,“越来越没有了”应为“越来越少了”。
例句“在哪儿看过你”混淆了近义词“看”和“见”的细微差别,应改为是“在哪儿见过你”。
这些偏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词汇意义的认识不够造成的。
3.1.3 离合词使用的偏误:徐莉莉在使用离合词时,把它当做一动词来应用。
徐莉莉其汉语已具备较高水准,但仍存在诸多词汇偏误,对于初学汉语的留学生来说,出现类似偏误的可能性更大。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近年来,随着中泰贸易和交流的不断增加,学习汉语的泰国学生数量不断增长。
然而,由于两种语言的发音系统存在差异,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常常出现偏误。
本文旨在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常见偏误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方法。
一、元音偏误1. 发音过程中缺乏元音分辨能力。
泰语中只有5个元音,而汉语中有多达23个元音,其中包括单元音和复元音。
因此,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常常难以准确区分不同的元音,导致发音错误。
改进方法:加强元音分辨能力的训练。
可以通过反复听力训练、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分辨不同的汉语元音。
2. 发音时嘴型不正确。
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由于习惯了泰语的发音方式,往往无法正确调整嘴唇、舌头等发音器官的位置,导致汉语元音的发音不准确。
改进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调整嘴型。
可以通过示范、模仿和纠正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调整嘴型,使嘴唇、舌头等发音器官处于正确的位置,从而达到准确发音的目的。
二、辅音偏误1. 声母偏误。
泰国学生常常将汉语中的b、p、m等辅音与泰语中类似的辅音混淆,导致发音错误。
改进方法:强化声母的差异性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对比汉语和泰语的辅音发音差异,帮助学生理解并正确发音。
2. 韵母偏误。
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韵母时,常常将汉语中的韵母与泰语中类似的韵母搞混,如将iu读成io等。
改进方法:加强韵母的对比教学。
通过对比汉语和泰语的韵母发音特点和差异,让学生明确掌握汉语韵母的发音规律,从而减少发音错误。
三、声调偏误1. 泰国学生普遍存在声调错误的情况。
泰语是一种声调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声调语言。
因此,泰国学生常常在学习汉语的声调时出现偏误。
改进方法:加强声调的训练。
可以通过大量的听力训练、模仿和口语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汉语声调的规律和运用技巧。
四、语音连读偏误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语音连读时,常常存在断句和单音读的问题。
由于泰语中的词汇发音是独立的,不能像汉语那样进行语音连读,导致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往往出现连读偏误。
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语序偏误分析

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语序偏误分析一、引言汉语是一门语序非常灵活的语言,语序的准确使用对于理解和表达意思至关重要。
对于泰国留学生来说,汉语的语序是他们常犯的错误之一。
本文将从泰国留学生常见的语序偏误出发,进行分析并提供改进建议。
二、主要问题1. 主谓宾语的顺序混乱泰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常常将主谓宾语的顺序颠倒。
他们可能会说“我买书”而不是“我买的书”,或者说“他吃饭”而不是“他吃的饭”。
2. 疑问句的语序错误在疑问句中,泰国留学生经常将句子中的助动词或情态动词放置在主语之后。
他们可能会说“你可以来吗?”而不是“你可以吗来?”,或者说“他有时间去参观吗?”而不是“他有时间吗去参观?”这种错误的语序使得疑问句的意思不清晰。
3. 修饰语的位置不当对于修饰语的使用,泰国留学生经常将修饰语放在名词之前,而不是正确地放在名词之后。
他们可能会说“他高个子的一个人”而不是“他一个高个子的人”,或者说“在他的房子里有一个大的电视”而不是“在他房子里有一个电视大”。
三、分析原因泰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时出现语序偏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汉语和泰语的语序不同汉语和泰语的语序存在较大差异。
泰语是一种SVO(主-谓-宾)语序的语言,而汉语的语序则相对比较自由。
这种语序的差异导致了泰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将语序从泰语中直接翻译过来,并且忽视了汉语的语序特点。
2. 语法知识的不足泰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对于汉语的语法知识了解不够充分。
他们缺乏对于名词、谓语、宾语等在句子中位置的准确理解,从而导致了语序的错误使用。
3. 学习方法的问题部分泰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过于依赖于课堂教学,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他们往往只重视对汉语词汇和语法规则的记忆,而忽视了对语序的练习和掌握。
这种学习方法的问题导致了他们在实际应用中出现语序偏误的现象。
四、改进建议为了帮助泰国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语序,我们可以提供以下几点改进建议:1. 比较汉语和泰语的语序差异学习者可以通过比较汉语和泰语的语序差异,了解到两种语言在语序上的不同之处。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小调查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小调查——10210800036 田宏涛摘要:笔者一方面对前人关于泰国学生语音偏误分析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对在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习的三位泰国学生进行测音调查,并进行简单的听辨,以验证前人的观点。
通过实践也加深对泰国学生语音问题的认识,为即将赴泰教学作一准备。
关键词泰国语音偏误一引言泰语和汉语同属汉藏语系,是有声调的语言。
语言中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是音节,每一个音节又都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组成的。
泰语有五个声调,中平(第一声)、低平(第二声)、降调(第三声)、高平(第四声)和升调(第五声)。
声母由42个辅音字母构成,分中、高、低三组。
拼音时,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声调规则。
韵母由37个元音字母构成,相同的元音有长短音之分,扮演着区分词的意义的重要角色。
这些相异点和相似点构成了很强的负迁移的因素。
本文将围绕声调、声母、韵母以及语调四方面,分别通过综述前人成果,辅之以实际测音辨音,展示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问题。
调查对象:何碧云、如观、陈玉芳,均来自泰国宋卡王子大学。
调查方法:朗读百字音节测试表及音变测试表(见附录)。
二声调李红印(1995)[3]认为泰国学生的声调偏误主要是调域上的偏误,偏误最严重的是一声调不够高、四声调降得过长。
蔡整莹、曹文(2002)[1]提出声调偏误:阴平不够高;阳平和去声因有较长的预备段而使整个音节增长;上声则总以[211]形式出现;第四声音节时长过长,有拖沓感。
吉娜、简启贤(2004)[2]认为泰国学生的汉语声调偏误主要集中在调值的准确性上,具体表现为第一调读得过低和第三调在语流中的变调。
许艳艳(2009)[4]认为声调对泰国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中国人的音高变化范围比较大,泰国人的音高变化范围比较小。
这可能也跟泰国的文化有关,在泰国说话柔声细语被认为是礼貌的表现,所以很少见到泰国人说汉语能够字正腔圆、掷地有声。
在学习汉语语音的时候,泰国学生大多使用母语的声调来替代汉语的声调:用泰语的第一声替代汉语的阴平,用泰语的第五声替代汉语的阳平,用泰语的第二声替代汉语的上声,用泰语的第三声替代汉语的去声。
《2024年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范文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汉语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泰国学生开始学习汉语。
然而,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语音的掌握一直是泰国学生的难点之一。
本文旨在分析泰国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误,以期为汉语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类型1. 声母偏误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声母时,常常出现混淆的现象。
例如,将“z”和“j”,“c”和“ch”,“s”和“sh”等音混淆。
这主要是由于汉语和泰语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在发音时难以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2. 韵母偏误在韵母方面,泰国学生常常出现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音混淆等问题。
如将“an”和“ang”,“en”和“eng”等音混淆,以及将“zhi”、“chi”、“shi”等平翘舌音混淆。
这主要是由于泰语的音节结构与汉语不同,导致学生在掌握韵母的发音时存在困难。
3. 声调偏误声调是汉语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最常出现的问题之一。
学生往往无法准确掌握汉语的四个声调,导致发音不准确。
这主要是由于泰语的声调系统与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
三、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原因分析1. 母语负迁移由于泰语和汉语的语音系统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常常受到母语的干扰,导致发音不准确。
例如,泰语的辅音和元音系统与汉语的声母和韵母系统存在差异,使得学生在转换语言时出现困难。
2. 教学方法不当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而忽视了语音的教学。
此外,部分教师可能没有针对泰国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导致学生无法有效掌握汉语的发音技巧。
3. 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度也会影响其语音掌握情况。
在缺乏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下,学生可能无法充分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此外,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会影响其学习效果,如果学生对语音学习不够重视,那么其发音的准确性就会受到影响。
四、改进措施与建议1. 针对母语负迁移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比分析泰语和汉语的语音系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的发音技巧。
泰国留学生汉语双音节词时长习得的实验研究

一
、
引 言
组音 节间时长差 的考察有助于 了解 泰国 留学生汉 语多字调
泰语 是 声 调语 言 ,属汉 藏 语 系 。泰 语 在语 音 上 和 汉语 有 习得 情 况 ,有 助 于 更 加 细 致 准 确 地 分 析 泰 国 学 生 汉 语 声 调 同 有异 。汉 语 最小 的语 言 结构 单 位 是音 节 ,音节 由声 母 、 韵 习得 偏 误 情 况 的原 因 和 机 理 。其 中 , 多 字 组 声 调 的 习 得 难 母 和 声 调 三 部分 组 成 。 汉语 普 通 话有 2 1 个 声母 ,3 9 个 韵母 ; 点之 一 就 是 字 组 问 时 长 差 的 准 确 把 握 。 在 实 际 的语 音 教 学 四 个 声 调 : 阴平 、 阳 平 、上 声 、 去 声 ,调 值 分 别 是 : 5 5 、 过 程 中 ,我 们 常 常 会 发 现 不 少 留 学 生 发 单 字 的 语 音 没 有 问 3 5 、2 l 4 、5 1 。泰 语 有 五 个 声 调 组 成 : 中平 ( 第 一 声 ) 、低 题 ,但 到 了双 字 组 音 节 中 却 感 觉 到 吃 力 。对 字 组 问 时长 差 平 ( 第二声 )、降调 ( 第三 声)、高平 ( 第 四 声 )和 升 调 的考 察 无 论 是 对 语 音 研 究 还 是 声 调 教 学 来 讲 都 是 十 分 有 意 ( 第五 声 ) 。调值 分 别 是 :3 3 、2 1 、4 1 、4 5 、1 4 。声 母 由4 2 义的。 个 辅 音 字 母 构成 ,分 中 、 高 、低 三组 ,拼 音 时在 不 同的情 况 二 、研 究 方 法和 过 程
语 言应用 研究
泰 国留学生汉语双音节词 时长习得的实验研 究
口陈 或 许 海鹏 吕 虎
泰国初级水平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

泰国初级水平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作者:蒙小凤来源:《东方教育》2017年第12期摘要:随着东盟自贸区的蓬勃发展,东盟学生尤其是泰国学生来华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泰国学生的汉语学习规律引起关注。
本文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从语音的基本结构——声母、韵母、声调这三方面着手,对泰国留学生的汉语语音偏误进行梳理与分析,力求有所发现,并提出相应的学习策略,期望对今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泰国的汉语教育在整个东南亚国家,可以说是推动得最为积极的,笔者曾亲身感受过泰国国内的汉语学习热。
现如今,来华留学的泰国学生人数增长很快,这当然与泰国汉语国际推广的工作密不可分。
泰国学生的汉语学习规律很早前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研究成果不少。
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泰国来华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进行梳理与分析。
汉语音节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构成的,因此,泰国学生的汉语语音偏误也就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一、声母偏误分析根据对广西外国语学院在读泰国籍初级水平的学生的发音进行调查,发现泰国学生在发音上因难于扫除障碍而出现偏误的声母主要集中在k、h、j、q、x、z、c、s、zh、ch、sh、r上。
比如学生说:“今天是什么日子?”的“日”时往往用“L”来代替“R”。
同样“日本”、“夏日”等与“日”有关的词语往往都发不准,有时候还造成歧义。
又比如学生说:“我很热”往往会让人听成“我很乐”。
此外,泰国学生在翘舌音与平舌音两种发音部位不同、发音方法也不尽相同的声母上有很大的“顽疾”,几乎分不清,往往混在一起发音,例如“老师请吃饭”这句话,有的学生会说成“老吃醒师饭”。
不但“sh\ch”混淆,“q/x”也分不清。
当然,这个问题在别国的留学生身上也很容易发现。
再有,泰国学生在“j”和“z”这个两个声母中也很容易出现偏误。
“知道”很容易就是发成“鸡道”这个音。
另外,在初级阶段,泰国学生还分不清声母h和k的读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偏误 问题 。
一
、Hale Waihona Puke 引 言 关 于 汉语 疑 问语调 的特 征很 多学 者持 有不 同
的观 点 , 要 概 括 为 三 种 : 1 句 尾 使 用 高 语 调 主 ()
留学 生汉语 发 音 的 “ 腔 洋 调 ” 个 始 终 都 洋 是
( 明扬 ,9 7 ; 胡 l 8 劲松 ,9 2 ) ( ) 问语 调 总 19 ; 2 疑 体 的调 阶 走 势 是 上 升 的 ( 剑 芬 ,0 2 ¨ ( ) 曹 2 0 ) ; 3 与陈 述语 调 相 比, 问 语 调 在 “ 核 之 后 高 音 线 疑 调 渐落 和低 音线 上敛 ” 沈 炯 ,9 5 】 l 9 _ , ( l 8 ¨ 9 2 1 一 , ) 些研 究结 果也 支持 这个 观点 ( 高美 淑 ,9 9 ; l9 ¨ 王
1 9 ; 整 莹 , 文 ,0 24; 韵 鸣 , 0 6 ; 97 蔡 曹 20 【 单 2 0
陈晨 , 秋扬 ,08 ) 张燕 春 (06 关 于 泰 李 2 0 , 20 )
国学生 汉语语 调偏 误 的分 析 中只涉及 陈述语 调 而 没 有对 其它语 调 进行分 析 。然 而在教 学 中我们 发 现在汉 语 的韵律 方面 还有 很多 问题值 得进 一 步探 讨, 尤其 是 泰 国学 生汉 语 疑 问 语 调 表 达 中所 存 在
验语 音学 。
第 6期
高
涵 : 泰国学生汉语双音节句疑问语调实验分析
‘ 9・ 7
在轻声 , 而汉 语 句末 的 轻声 同样 可 以承 载 语 调信
息 ( 涵 ,0 8 , 高 2o ) 因此 本 实 验所 设 定 的 实验 语 料 为句末是 轻声 的“ ・ ” 构双音 节句 。 重 轻 结 该实验 语料 包括 两类 共 4 8个 汉 语 “ ・ ” 重 轻
20 o 9年 l 月 1 第 7卷第 6期
云南 师 范大 学学报 ( 外汉 语教 学 与研究 版 ) 对
No ..2 o v 09 Vo . . 17 N0 6
泰 国 学 生汉 语 双 音 节 句 疑 问语 调 实 验 分 析
高 涵
( 云南 师 范 大 学 国 际 语 言 文 化 学 院 , 南 昆 明 6 o 9 ) 云 5 o2
且语调 是表 达句 子 语 气 必 不 可少 的手 段 ; 声 调 但
和语调 的具 体规 则 却 有 所 不 同 , 泰语 有 5个 声 调
但却没 有轻 声 , 且重 音位 置不 同 , 末音 节发 音 时 句
长较 长 ( 红 印 ,9 5 ) 李 1 9 … 。泰 语 和汉 语 在 声 调 和 语调 两方 面 的这 些 相似 和相 异之处 既有 利 于泰 国
测 量值包 括音 高 值 , 体是 在 前 字 的韵 母 稳 具 定段 中分别选 取起点 、 中点 、 末点 3个点 的音高 基 频值 进行测量 以描 述该音 节 的调形 。有关轻 声音 高 的研 究 中由于 其 时长 较 短 , 而 只取 2个点 就 因 可 以描写轻 声调 形 了 , 本实 验 中描 述 两 种轻 声 在
表 达 汉 语 疑 问 时 “ 地 道 ” 造 成 泰 国 学 生 疑 问 语 调 偏 误 的原 因 是 : 语 发 音 习 惯 和 两 种 语 言 表 达 疑 问 不 。 母 所 使 用 的标 记 不 同 的影 响 , 及 学 生 在 学 习 中 所 接 触 的 教 材 形 式 与 教 学 过 程 中 语 调 教 学 的 相 对 缺 失 。 以
二 、 验 设计 实
( ) 一 实验 过程
双音 节 句 是 汉 语 中一 种 既 简 练 又 常 见 的 形 式 , 中包 括 “ ・轻 ” 构 的 句 子 , 语 中不 存 其 重 结 泰
: 收 稿 日期 :0 9— 7—1 I = 20 0 3
作者简介 : 高涵( 99 ) 女 , 17 一 , 云南昆明人 , 云南 师范大 学教师 , 士 , 究方 向为语 言学 与应 用语 言学——实 硕 研
教学 中应通过综合训练等方式来 纠正泰国学生汉语疑问语调偏误 。
[ 关键 词] 汉语疑问语调 ; 泰国学生 ; 偏误分析 ; 教学对策
中 图分 类 号 : Hl5 9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7 6 2一l0 (0 9 0 36 2 o )6—07 0 0 8— 7
安红 ,o 3 。 王韫 佳 ,0 8 ) 2 o ; 20 ¨ 。 本文 试 图通过 分 析 比较 泰 国和 中 国学 生汉 语
存 在 的棘 手 问 题 。对 于学 习 汉 语 的泰 国 学 生 来 说, 其母 语 泰语 和 汉语 间存 在 着诸 多相 似 和相 异 之处 , 语 音方 面 而 言 , 者都 是 有 声调 的语 言 , 就 二
“ ・ ” 构双音 节 质 疑类 疑 问句 的 录音 样 本 , 重 轻 结 并 对 比相 同的 陈述 样 本 数 据 , 出 泰 国学 生 在 表 找 达 汉语 疑 问语 调 中存 在 的 语 调偏 误 ; 然后 通 过 对 比泰 国学生 表达 汉 语 陈 述 和 疑 问 的方 法 , 析 泰 分 国学生 表达 汉语 疑 问 语 调 时所 使 用 的策 略 , 而 从 对 症下药 , 出相 应 的语调 教学 对策 。 找
[ 摘
要] 文章分析 了泰 国学生陈 述和 疑 问两类共 4 8个汉语 “ ・ ” 重 轻 结构 双音 节句 的录音 样
本 , 对 比中国学生样本数据 , 并 发现泰 国学 生汉语疑问语调 学习 中存 在的偏误 主要是 时长和调 域方 面 , 时长偏误集 中于疑 问句末两类轻声时长过 长 , 而调域 偏误则具 体不 同。这些 疑问语调 偏误使 泰 国学 生
学生 学 习汉语 , 同时 也 会对 其 产 生 干 扰 成 为 汉语
表达 时 的语音偏 误 。有关 泰 国学 生学 习汉语 的语
音偏 误 , 以前 的研 究 主 要侧 重 于 声 、 、 偏 误 的 韵 调
分析 ( 嫦 娥 ,93 ; 红 印 ,9 5 ; 印莲 , 蒋 19 李 19 … 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