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立达中学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初三语文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题含答案

苏州市高新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25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陶(yě) ▲②(qiè) ▲意③玲珑(tī) ▲透④一(chou) ▲莫展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江南水乡就像一幅朦胧的水墨画,朴实甜静。
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阳中浅吟低唱,石拱桥倾斜在清澈的水面,或优雅别至,或玲珑飘逸。
乘一叶扁舟撑一支篙,穿行于青山绿水中,两岸是历经风浪的班驳和亘古柔情的飘零,一泓清水所承载的,是似水流年的痕错别字▲▲▲▲正确字▲▲▲▲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②_______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③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④▲,单于夜遁逃。
(▲《塞下曲》)⑤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关雎》)⑥▲,白露未唏。
所谓伊人,▲。
(《蒹葭》)⑦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⑧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4.阅读《格列佛游记》,完成下面的问题。
(4分)①“我们到了语言学校,三位教授正坐在那儿讨论如何改进本国语言”。
请根据你的阅读与所学,说说教授们提出了怎样的计划改进本国语言?(2分)▲②在《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与邻国不来夫斯库之间因为什么问题而产生矛盾?格列佛又是如何帮助利立浦特人打败了不来夫斯库帝国的入侵? (2分)▲5.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情景补充人物的对话,要求简洁得体。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13-201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纯word解析版)苏教版

2014届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1、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①guī宝②踌chú ③滑jī④一chóu 莫展【答案】①瑰②躇③稽④筹【解析】试题分析:用普通话读准拼音,注意易错点,如声母的平翘舌音、j q x的区别、g k h的区别、韵母uo与ou的区别、e an ai的区别以及前后鼻音不同,参照词的语境写出汉字,注意同音形似字,不要写错字。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面两段文字中每段都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它们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①多年前,洞庭中学动员全校师生大搞植树造林,做到林成片,树成行。
树苗在师生的悉心呵护下,茁壮成长, 杂草和害虫也随之消声匿迹。
如今的校园已是绿树成茵,一片葱茏。
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美丽无比的都市风情,江南水乡田野情趣【解析】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阅读句子,根据语镜、词义和汉字的形声结构特点判断,仔细辨析。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小题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关雎》)【小题2】蒹葭凄凄,。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小题3】,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小题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塞下曲》)【小题5】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小题6】,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小题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小题8】,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小题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小题10】,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答案】【小题1】窈窕淑女【小题2】白露未晞【小题3】蒌蒿满地芦芽短【小题4】卢纶【小题5】宵眠抱玉鞍【小题6】羌笛何须怨杨柳【小题7】李煜【小题8】人不寐【小题9】经纶世务者【小题10】黄发垂髫【解析】试题分析::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是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苏州立达中学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初一思品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初一思想品德第I卷(客观题,共26分)一.单项选择(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1分,共16分。
)1、进入中学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功课变多了,内容也变了,老师不熟悉,同学多是新面孔。
以下建议正确的是:( )①积极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环境②专注学习,始终保持紧张的情绪③顺其自然,得过且过④新同学不用认识,可先找小学同学玩A、①②B、①④C、①D、①②④2、“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不理智的人却硬要世界适应自己。
”走进中学,我们应该尽快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学校新生活,你认为下面的调节方法中错误的是:( )A、我们应该努力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不断增强自尊和自信B、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意愿随意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要求C、我们应该认清自己中学生的角色变化,主动去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D、我们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3、《咏梅》中有“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诗句。
这两句诗对我们个人成长的启示是:( )①要看到梅与雪的差异②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③要扬长避短,自强不息④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及他人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③④4、右图中小鸭和小鸡的对话,正确的启示是:( )A、人有优点就会变得自负B、看到别人的优点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C、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D、要善于发掘自己的潜能5、英国哲学家卡莱尔说:“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
”可见,羞耻心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
以下几位同学的行为表现中,有正确羞耻之心的行为是:( )A、小包弄坏了同学的手机,因害怕被父母骂而不敢说出实情B、小苏在维斯帕克数学竞赛中发挥失常,她为自己辜负了老师的期望而感到内疚C、小明在英语测验中没考好,受到老师的批评,他认为老师不给自己面子,心理很不舒服D、小亮家境贫困,但为不损颜面,他要求父母给自己买名牌衣服6、对待羞耻感的正确方法是:( )A、找个地方躲起来B、采取不正当的方法来保全面子C、由“知耻”而“记耻”,由“记耻”而奋发D、就当没这回事7、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里的平等是指:( )A、经济地位的平等B、智力水平的平等C、受教育程度的平等D、人格和法律地位的平等8、中国有句古语说:“诚交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2014】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校2013-2014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英语试卷【译林牛津版】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初三英语一、听力(共20小题,每小题1分,计20分)第一部分听对话回答问题本部分共有10道小题,每小题你将听到一段对话,每段对话听两遍。
在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题目;听完后,你还有5秒钟的时间选出你认为最合适的备选答案。
1. What did Lucy buy for her mom on her birthday?2. What time is it now?3.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tomorrow?4. What star sign are they talking about?5. How many times has the man been to China in all?A. Twice.B. Three times.C. once.6. What does the girl prefer?A. Art.B. History.C. History and Art.7. Which floor is the woman on now?A. The second floor.B. The third floor.C. The fifth floor.8. What's wrong with the man?A. He is ill.B. He lost his job.C. He's late for work.9. What is the man doing now?A. Buying a computer.B. Repairing the computer.C. Using the computer.10. Why is the boy not going to Kate's party?A. Because he can't dance.B. Because there is no music.C. Because he has no time,第二部分听对话和短文回答问题你将听到一段对话和两篇短文,各听两遍。
苏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苏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A . 每当早上8、9点钟时,管葡市场便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B . 这片森林因为人迹罕至,所以成了各种动物的乐园。
C . 妈妈经常教导我,学习上遇到不懂的地方要虚心向老师求教,不耻下问。
D .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2分)(2014·南平)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下写成的,集中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
B . 《骆驼祥子》中虎妞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虎妞难产死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逐渐成为一个无恶不作的人。
C . 《简•爱》中的罗切斯特先生在桑菲尔德庄园里拐弯抹角地试探简•爱的心思,最终两人互相倾吐衷肠,表白了爱意。
D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保尔,他因为解救朱赫来被关进监狱。
二、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 (2017八上·灌南期末)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与君离别意,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2) 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 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________》)(4)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
(毛泽东《七律长征》)(5)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作者)《记承天寺夜游》(6)《登飞来峰》一诗中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书写 (共2题;共3分)4. (1分)请将下面语句补充完整并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
业精于勤荒于嬉,________ 。
(韩愈《进学解》)5. (2分)选择与下列成语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2014年苏州立达中学初三语文一模试地训练题目含答案详解

2014年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xián)▲熟②(líng) ▲听③(jū)▲躬尽瘁④中流(d ǐ ) ▲柱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沿绚丽的文昌中路向南走,拐进一条小街,魁武的香樟正低眉吟诵。
扬州作为名盛一时的古城,她的文化沉定大多就是在老城区里。
国庆路两边,延展出许多条街道、巷子,一些名燥一时的街巷就掩藏在这里,引得游人注足流连。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②烽火连三月,▲。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⑤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⑧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4.名著阅读。
(5分)⑴下面的一段话选自《西游记》第六十回,读后回答问题。
金箍棒,混铁棍,变脸不以朋友论。
那个说:“正怪你这猢狲害子情!”这个说:“你令郎已得道休嗔恨!”那个说:“你无知怎敢上我门?”这个说:“我有因特地来相问。
”一个要求扇子保唐僧,一个不借芭蕉忒鄙吝。
语去言来失旧情,举家无义皆生忿。
牛王棍起赛蛟龙,大圣棒迎神鬼遁。
牛王称“猢狲害子”,而悟空说“令郎已得道”,这里指的是什么事情?请简述相关故事情节。
江苏省苏州立达中学201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江苏省苏州立达中学201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本试卷分满分130,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共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 (ráo)有兴味②纵横▲ (jué)荡③可见一▲ (bān) ④如火如▲ (tú)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我的作品中有很多是写爱的深度,爱的恐惧,爱的无耐等等。
如果从政治学或者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话,觉得人非常渺小。
但是从创作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我认为爱情是非常凝重的话题。
它永远会名刻在人的心灵当中,不会抿灭。
政治小说、科学小说、经济小说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是爱情小说永远不会消失。
当代人在读古典文学时可能会不了解当时的生活方式和古代建筑。
但是当读到爱一个人或者与一个人分离,一种愁怅或者一种爱的喜悦等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感情去领悟古典文学当中的这些东西的。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经·关雎》)②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③▲,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④▲,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⑤▲,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三峡》)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语录》)⑧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范仲淹《岳阳楼记》)4.名著阅读。
(5分)(1)利立浦特小人国用绳上跳舞的办法来选拔官员,进行这种游戏时往往会发生一些意外事件,请举一例?要求写出人名和结果。
(2分)(2)“三藏听说,愁促眉间,闷添心头,止不住两泪交流,只道:‘怎生是好!’沙僧道:‘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
’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又问:‘那方有经?’八戒道:‘西方有经。
苏教版九上语文期中考试 试题 (8)

苏州立达学校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初三语文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_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共2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每题1分,共4分)启dí( ) 滑jī( ) 分道扬biāo( ) jiǎo揉造作( )2.改正错别字。
(每题1分,共4分)①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消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在途的寒冬。
②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
囊萤、映雪、悬梁、刺骨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
错别字订正3.根据原文填空并写出作者。
(每空1分,共10分)(1)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_________《凉州词》)(2)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3)_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_________________》)(4)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塞下曲》)(5)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苏州作为“历史遗产保护与利用类”的成功案例,成为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55个案例之一,更是中国大陆唯一入选的地级市,苏州也正以“世博在上海、旅游到苏州”的理念宣传自己。
请你根据上面的情况,为苏州设计一个图文并茂的宣传牌。
要求写出你设计的内容并作简要说明。
(3分)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简略说说格列佛在小人国看到了哪几样宫廷游戏?谈谈作者虚构这些游戏的用意?(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36分)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6—9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初三语文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xiāo_______声匿迹②wǒng_______然③松xiè_______④言筒意gai_______2、下列语段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4分)《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依据《苏州市轨道线网研究与规划》而制定,着手于根本上解绝中心城市公共交通问题,体现了苏州保护古城的决心,在战略曾面上有利于苏州古城保护。
同时,苏州2001年开始大规模实施的路网建设已考虑与地铁线网的规划建设充分衔接。
在发展交通的同时,还因着力处理好交通和古城保护的关系,交通发展要与城市发展的大方向相配套,地铁沿线用地规划也要篇制好。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_________《塞下曲》)②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_________《凉州词》)③月黑雁飞高,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塞下曲》)④_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_________》)⑤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蒹葭》)⑦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⑧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
(5分)①三位教授改进本国语言的计划之一是“取消语言中所有的词汇”,他们认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哪些人反对这项发明?(2分)②格列佛到达大人国后经历了哪些危险?请举出三例。
(3分)5、根据下面材料,请你分条概括“微阅读”的特点。
(3分)微阅读,是一种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
微阅读是阅读领域的快餐,口袋书、手机报、微博,都代表微阅读。
等车时,习惯拿出手机看新闻;走路时,喜欢戴上耳机“听”小说;乘车时,看电子书打发等待的时间,都是“微阅读”行为。
文本的短小、迅捷营造了一种令人倍感舒适的微阅读氛围,翻开这样的文本并不需要太多的背景铺垫,不需要过多的感情投入,甚至不要求阅读经验的前后连贯。
但是微阅读只是提供了过去没有的一种阅读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文本,也不能替代其他阅读方式。
第二部分(44分)阅读《陈涉世家》中的语段,回答6-10题(10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日“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A.会天大雨,道.不通B.扶苏以.数谏故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幼时记趣》)7、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判断句?( )(2分)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B、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C、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晏子使楚》)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8、发动起义时,陈胜为了动员他的部下,说了一段铿锵有力的、有极大号召力的话,那段话是什么,请默写下来?(2分)9、同样面对秦朝的暴政,陈胜为什么能说出“天下苦秦久矣”?而《桃花源记》中桃源人的祖先为什么“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分)10、《陈涉世家》塑造了陈涉这个人物形象,他是一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农民领袖,请举选文中的事例证明之?(2分)阅读下列语段,翻译划线句子。
(4分)于是论次其文。
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①。
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日:“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昔西伯拘菱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于是卒述陶唐以来②,至于麟止③,自黄帝始。
——选自《太史公自序》①缧绁(léi xiè):原是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引申为监狱。
②陶唐:即唐尧。
③至于麟止:前122年,汉武帝猎获白麟一只,《史记》记事即止于此年。
11、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子。
①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②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阅读《故乡》中的语段,回答12-14题(8分)这来的便是闰土。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
12.下面句子中的省略号含有丰富的潜台词,请分析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
(2分)“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13.鲁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很重视人物的外貌描写,请结合选文中的外貌描写,说说其作用。
(3分)14.鲁迅说:“我的选材,多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选文中的人物身上哪些是鲁迅先生关注的和需要疗救的?(3分)阅读《学问和智慧》中的语段,回答15-17题(5分)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
我们可以把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智慧的,一类是无智慧的。
有智慧的书,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莹,斧凿般的犀锐,可以启发人的心灵,开辟入的思想,有时可以引申成一篇论文,或成一本专书。
这就是英文中所谓“灿烂的书”(brilliant book)。
无智慧的书,往往材料堆积得和蚁丘一样,议论虽多,见解毫无。
纵然可以从他得报导,却不可以从他得启示,在著者是“博而寡约”,在读者是“劳而无功”。
这就是英文中所谓“晦塞的书”(dull book)。
然而这类的书多极了,读者要不浪费时间,就不能不精为选择。
须知著书固要智慧,读书也要智慧。
“读书得间”,就是智慧的表现。
“鞭辟入里”“豁然贯通”,都是不容易的事。
若是像讽诵高头讲章的读法,则虽“读破五车”,有何用处?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此段论点。
(1分)16.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有智慧的书”和“无智慧的书”的最根本的区别。
(2分) 17.我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可是选文结尾却说“则虽‘读破五车’,有何用处?”。
两种说法矛盾吗?谈谈你的理由。
(2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8-20题(5分)①有人在网上感叹说:“看电视上关于禽流感的节目,我感觉就是:人类为了利益,用残忍的方法养鸡。
密集饲养,不让鸡睡觉,给鸡拼命吃抗生素。
鸡就瘟疫了,产生新的病毒。
然后把病毒传给人类进行报复。
”我不知道此人看的是什么样的禽流感节目,会让他以为禽流感病毒是因为给鸡拼命吃抗生素产生的。
滥用抗生素会让抗药性病菌流行,却不会产生新病毒。
事实上,现代化养鸡场并不容易出现禽流感,反倒是传统散养的家禽容易出现禽流感。
这是为什么呢?禽流感是禽流感病毒引起的。
②病毒是“寄生虫”,它们不能独立生活,需要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如果找不到寄生的宿主,病毒就会逐渐失活,如果所有的生物体内都没有了某种病毒,这种病毒就灭绝了——天花病毒就是这样灭绝的(只有一些标本被人为地保存在实验室里)。
有的病毒一直在某种生物群体里传来传去,我们把这种生物称为病毒的天然宿主。
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是某些鸟类,特别是水禽。
换句话说,禽流感病毒已在水禽里传来传去传了很长时间了。
病毒有个特性,传播的时间长了,其毒性就会慢慢地减弱。
如果病毒毒性很强,快速地把宿主杀死了,宿主体内的病毒也就跟着死去,传播不开。
如果毒性很弱,宿主就可以携带着病毒到处传播。
所以根据自然选择,“旧”病毒的毒性会很弱,和宿主形成了共生关系。
禽流感病毒与水禽的关系就是这样的,感染了禽流感病毒的水禽并没有生病的症状。
③但是这些感染了禽流感病毒的水禽虽然看上去很正常,而其实它们的分泌物、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禽流感病毒,这些水禽飞到哪,拉到哪,也就把禽流感病毒传播到哪。
禽流感病毒离开了水禽身体后,并不会马上就失活,在环境中还可以存活一段时间,环境温度越低,则存活时间越长。
在28摄氏度的淡水中,禽流感病毒可存活一个月;17摄氏度的淡水中,可存活100天;如果冰冻起来,则可以无限地保存活性。
在鸟粪中,禽流感病毒也可存活几十天。
④设想一下,一群携带着禽流感病毒的水禽从远方飞来,在田间、池塘、湖泊、江河中觅食,排泄出病毒到水中。
有人到同一片水域放养鸭,鸭喝了水,就可能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不一样,禽流感病毒的感染部位是禽类的肠道)。
这些鸭回窝后,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混养的鸡。
另一种可能的传播途径是,携带禽流感病毒的水禽在飞过散养家禽的地方时,停下来觅食,留下含有病毒的粪便,再由粪便传染给家禽。
北京现在要求散养的鸡场拉防鸟网,但这只能防止鸟和鸡接触,却防止不了鸟粪与鸡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