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练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一生物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基本概念:(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高豌豆×矮豌豆P:AA×aa↓↓F1:高豌豆F1: Aa↓自交↓自交F2:高豌豆矮豌豆 F2:AA Aa aa3 :1 1 :2 :1(二)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黄圆×绿皱 P:AABB×aabb↓↓F1:黄圆 F1: AaBb↓自交↓自交F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F2:A-B- A-bb aaB- aabb9 :3 : 3 : 1 9 :3 :3 :1在F2 代中:4 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9种基因型:完全纯合子AABB aabb AAbb aaBB 共4种×1/16半纯合半合AABb aaBb AaBB Aabb 共4种×2/16完全杂合子AaBb 共1种×4/16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基本概念:1、减数分裂——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2、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1、部位:动物的精巢、卵巢;植物的花药、胚珠2、精子的形成:3、卵细胞的形成1个精原细胞(2n)1个卵原细胞(2n)↓间期:染色体复制↓间期:染色体复制1个初级精母细胞(2n)1个初级卵母细胞(2n)↓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前期:联会、四分体…(2n)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中期:(2n)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后期:(2n)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n)2个次级精母细胞(n) 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前期:(n)↓前期:(n)中期:(n)中期:(n)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组染色体(2n)后期:(2n)末期:细胞质均等分离(n)末期:(n)4个精细胞:(n) 1个卵细胞:(n)+3个极体(n)↓变形4个精子(n)3、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形成的比较:三、受精作用及其意义:1、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2、受精作用的意义: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多样性及精卵结合的随机性导致后代性状的多样性。

高中生物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肇庆市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肇庆市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doc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doc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教学目标
⑴知识方面
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一演绎法。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
四、教学课时
2
五、教学过程。

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总结

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豌豆杂交试验的优点1、豌豆的特点(1)传粉、授粉。

自然状态下,豌豆不会杂交,一般为。

(2)有的性状。

2、人工异花授粉的步骤:(开花之前)→(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实验过程说明P表示,♂表示,♀表示↓表示产生下一代F1表示F2表示×表示× 表示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遗传图解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

显性性状由决定,用表示(高茎用D表示),隐性性状由决定,用表示(矮茎用d表示)。

(2)体细胞中因子在。

纯种高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纯种矮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

(3)在形成时,成对因子发生彼此,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有成对因子中的个。

(4)受精时,配子的结合是的。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五、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因子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因子发生,分离后的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六、相关概念1、交配类杂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测交:让F1与。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乙♂为,则甲♂×乙♀为。

2、性状类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如花的颜色、茎的高矮等。

相对性状:的的。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后代中,遗传性状出现和的现象。

3、基因类显性基因:控制的基因,用来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的基因,用来表示。

等位基因:控制的个基因。

4、个体类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出来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组成。

纯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遗传,后代性状分离):纯合子(如AA的个体)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遗传,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表现型与基因型关系:+→表现型五、基因分离定律的两种基本题型:亲代基因型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子代表现型及比⑴AA×AA AA全显⑵AA×Aa AA : Aa=1 : 1全显⑶AA×aa Aa全显⑷Aa×Aa AA : Aa : aa=1 : 2 : 1显:隐=3 : 1⑸Aa×aa Aa : aa =1 : 1显:隐=1 : 1⑹aa×aa aa全隐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亲代基因型⑴全显至少有一方是AA⑵全隐aa×aa⑶显:隐=1 : 1Aa×aa⑷显:隐=3 : 1Aa×Aa六、具体类型题分析及解题技巧1、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方法当待测个体为动物时,采用测交法;当待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但自交法较简便。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讲)(提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讲)(提

专题1.2.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讲)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提出问题)【知识点讲解】P 黄色圆粒 X 绿色皱粒↓F1黄色圆粒↓F2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15粒:108粒: 101粒:32粒9 : 3 : 3 : 1【实验结论】F2共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F2基因型:1/16 YYRR 1/16 yyRR 1/16 Yyrr 1/16 yyrr 2/16 YyRR 2/16 yRr 2/16 Yyrr 2/16 YYRr4/16 YyRrF2表现型: 9/16黄色圆粒 3/16绿色圆粒 3/16黄色皱粒 1/16 绿色皱粒【实验分析】对每对性状单独分析粒色:黄色315+101=416 绿色108 +32=140黄色:绿色= 416 :140,接近于3:1粒形:圆粒315+108=423皱粒101 +32=133圆粒:皱粒= 423 :133,接近于3:1。

【特别提醒】①F2重组类型是相对于亲本(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而言,为黄色皱粒(3/16)和绿色圆粒(3/16)。

②每对性状遗传遵守基因分离定律: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黄色:绿色)×(圆粒:皱粒)=(3:1)×(3:1)【典型例题】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根据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不适用于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B.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C.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是随机的,所以称为自由组合定律D.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答案】D【变式训练】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是独立遗传的。

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

001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第一课时

001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第一课时

分子与细胞自主课导学案(编号: GZSWRJBXE001)
思考:
F1形成的雌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

两种雌配子和两种雄配子结合机会
____、_____、_____三种基因组合,比例为_______
[记忆节节清]
性状:生物体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不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分子与细胞展示课导学案(编号: GZSWRJBXE001)班级:,小组名:,姓名
阅读教材了解孟德尔简要生平,知道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__
________________
测交实验验证这个假说)
d
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要点导学】1.有关遗传基本规律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主要基本概念辨析①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②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③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

④正交和反交:是一相对概念,若甲♀×乙♂为正交,则乙♀×甲♂为反交。

⑤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⑥性状分离:杂种的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⑦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⑧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

特别提醒理解相对性状要抓住“两个相同”和“一个不同”:“两个相同”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一个不同”是不同表现类型。

如豌豆子叶的黄色和绿色是一对相对性状,但豌豆子叶的黄色和种皮的灰色不是一对相对性状。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1)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①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在自然条件下,可以避免外来花粉粒的干扰,它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②豌豆各品种具有极易区分的性状,并且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后代,使实验结果利于观察、分析。

(2)豌豆人工授粉的过程母本去雄(花蕾期)、套袋(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授粉、再套袋。

(3)杂交实验过程中假说演绎法的体现进行豌豆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测交实验→分离定律(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4)测交实验①设计思路: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能真实反映出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

②目的:让F1的配子都能显现出来。

③结果:F1是杂合体,含等位基因Dd,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能产生含D和d两种等量的配子。

3.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实验鉴定方法两者区别的原理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往往会发生性状分离。

2015-2016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2015-2016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①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
纯种
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

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
豌豆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且容 易区分的性状 ⑤开花时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
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
A.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B.①②;⑤⑥
D.②③④;⑥
探究二
杂交、自交、测交的区别及应用
概念 遗传因子组成相 同的个体交配, 如DD×DD、 Dd×Dd等 遗传因子组成不 同的个体交配, 如DD×dd等 杂种一代×隐性 纯合子,如 Dd×dd
实验结果容易观察和分析
易于栽培,生长期短 能产生较多的种子 花较大
实验周期短,实验易于开展和分析 便于收集数据,利于结果的统计 易于进行人工异花传粉
跟 踪 训 练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C) A.玉米的黄粒与皱粒
B.狗的长毛与直毛
C.果蝇的长翅与残翅 D.小麦的抗倒伏与抗锈病
跟 踪 训 练
2.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 豌豆进行异花传粉前的处理是(C)
自 交
杂 交
测 交
归 纳 提 炼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辨析 (1) 自交是遗传学术语,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狭义的自交仅限于植物,指两性花的自花传粉 ( 如
豌豆),或者雌雄同株植物的异花传粉(如玉米), 其实质就是参与融合的两性生殖细胞来自同一个 体;广义的自交是指具有相同遗传因子组成的两 个个体进行交配。动物一般不说自交,只能说遗
子组成一定为 aa ,其中一个来自父本,另一个来
自母本。 ②后代分离比推断法: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 ∶ 隐 性=3∶1,则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 Aa和Aa,即: Aa×Aa→3A_∶1a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2.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练)
1. 研究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的杂交实验中,若某个体与双隐性个体杂交,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此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几种()
A.1 B.2 C.3 D.4
【答案】D
【解析】某个体与双隐性个体杂交,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此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AAbb、aaBB,D正确。

2. 两对基因(A-a和B-b)遵守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纯合体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A.34 B.14 C.316 D.116
【答案】B
【解析】AaBb自交,后代有四种纯合体:AABB、AAbb、aaBB、aabb,各占后代116,共4份。

其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只有AABB一种,所以产生后代的纯合体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14。

3.用纯合的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部为黄色圆粒, F1自交获得F2,从F2中的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豌豆中各取一粒,一个纯合一个杂合的概率为()
A.19 B.29 C.13 D.49
【答案】D
4.父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则母本不可能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答案】D
【解析】父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则母本可能是Aabb、AaBb、AAbb,不可能是aaBB,所以选D。

5.如果已知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产生的。

那么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答案】B
【解析】把两对遗传因子拆开来看,可以看到YY:Yy=1:1,没有yy,可以推测亲本遗传因子组成是YY 和Yy;而RR:Rr:rr=1:2:1,所以可以推测亲本为Rr和Rr,组合,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6.对纯合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F1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
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于3∶1,与分离定律相符
C.F2重组类型占58
D.F2出现4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
【答案】C
7.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F1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B.4和2 C.8和27 D.2和81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F1为AaBBCc,它产生的配子就相当于拿出一个A或a,一个B,一个C或c,他们之间自由组合,为2×1×2=4;F2为AaBBCc自交的结果,一对一对遗传因子进行分析,Aa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为AA、Aa、aa三种,BB自交产生的后代仍为BB,Cc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为CC、Cc、cc,因此F2的基因型种类数=3×1×3=9种。

C正确。

8.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样的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
A.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B.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
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F1的16种配子结合方式都能发育成新个体(种子)
【答案】A
【解析】根据F2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可知F1是双杂合个体,亲本有两种组合方式,即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纯种黄色皱粒豌豆与纯种绿色圆粒豌豆,故A错误。

9. 孟德尔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自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
B.子代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C.基因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但不符合分离规律
D.子代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答案】C
【解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0. 在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实验中,F 2代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重组型个体所占比率为( )
A.916和12 B.116和316
C.58和18 D.14和38
【答案】D
【解析】纯合子能够稳定遗传,纯合子占后代总数的14。

后代中有916+116和亲本表现型相同,重组型后代占1-(916+116)=616。

11. 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抗虫的也有不抗虫的。

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关系,用紫色不抗虫植株分别与白色抗虫植株a、b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

(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颜色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可分别用A、a和B、b表示),请回答:
(1)上述两对性状中,和是显性性状。

(2)作出上述判断所运用的遗传定律是。

(3)亲本中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a、白色抗虫b的基因型分别是。

【答案】(1)白色不抗虫(2)(基因的)分离定律(3)aaBB 、 Aabb、AAbb
【解析】
试题分析:(1)杂交组合1中亲本一方为不抗虫,一方为抗虫,子代全都不抗虫,子代中未表现的亲本性状为抗虫,可见抗虫为隐性性状,不抗虫为显性性状。

同理杂交组合2中亲本一方为紫色,一方为白色,子代都是白色,可判断白色为显性性状,紫色为隐性性状。

12.豌豆的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进行四组杂交组合实验,结果如下:
请根据上表写出每组杂交组合亲本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

①;②;③;④。

【答案】(1)TtRr×ttrr (2)ttRR×TTrr(3)ttRr×TTrr (4)Ttrr×ttRr
【解析】根据题意:分开对每组杂交组合中每对性状的分析推导。

①高茎×矮茎→1高茎:1矮茎,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