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联理论视角解读英语双关语

合集下载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理解和翻译技巧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理解和翻译技巧

五、结论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在保留原文意象和风 格的确保受众能够正确理解广告的含义。通过直译、意译和套用成语等技巧, 我们可以有效地翻译双关语,提高广告的传播效果。在翻译过程中,还要注意 文化差异、语境和信达雅等因素,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通过对英语 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广告的语言特点和文 化背景,为广告创意和传播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2、意译法
意译法是指将英语广告中的双关语根据其内在含义进行翻译的方法。这种翻译 方法侧重于广告信息的传达和受众的理解,可能会牺牲部分原文的风格和意象。 例如,英语广告“Light as a breeze, gentle as a cloud.”中的“light” 和“gentle”是双关语,可以意译为“轻盈如微风,舒适如云朵”。这个翻 译虽然没有保留原文的所有意象,但仍然成功地传达了产品的特点和优点。
2、把握节奏和韵律
英语广告双关语通常具有押韵和节奏感,让人在短时间内记住并传播。在理解 双关语时,需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和音韵的协调。例如,一则卖汽车的广告中说: “Go for a spin with our top-down technology.”这里的双关在于 “top-down”既表示汽车的高科技配置,又表示乘车兜风的感觉,同时具有 节奏感和押韵。
3、套用成语法
套用成语法是指在翻译英语广告中的双关语时,借用目标语言中的成语或俗语 进行翻译的方法。这种翻译方法既保留了原广告的意象和风格,又能够借助目 标语言的文化元素增强广告的传播效果。例如,英语广告“Tide is in, dirt is out.”中的“tide”和“dirt”是双关语,可以套用成语“一潮平 一潮起”进行翻译。这个翻译既传达了产品去污的效果好,又借助了成语的力 量让广告更加深入人心。

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英汉广告双关语

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英汉广告双关语
contextual effect (语境效果) Relevance (关联性)= ----------------------------------processing effort (推理努力)
2. Advertising:
● Definition of Advertising: Advertising is the non-personal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usually paid for and usually persuasive in nature about products, services or ideas by identified sponsors through various media. ● Functions of Advertising: ① informing ② persuading
a.明说意义:我们认为我们可以每天送给你一位‚新‛太太。
b.语境含义:我们每天送你一瓶太太口服液。
语境假设:‚新‛指的是很多方面改变得比以前更好。
c.语境含义:您的太太每天服用一瓶太太口服液,就会让您感到
您的太太有很大的改变,包括皮肤,气色,心情等各个方面, 成为你眼中的‚太口服液’能使您的太太 的皮肤,气色,心情变得比以前更好。
On Pun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dvertis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王学芳
1. Relevance Theory
About Relevance Theory: Communication---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 (Sperber & Wilson, 1986;1995) Example: 甲:看电影去吗? 乙: 我头痛的厉害。 informative intention:我头痛的厉害。 communicative intention:使乙放弃邀请。

英语双关语构成与功能语用探幽

英语双关语构成与功能语用探幽

英语双关语构成与功能语用探幽双关语通过同音同形异义或同音异形异义的词语构成,至少涉及两种不同的意义表达,其构成及应用往往是说话人或作者有意而为之,语境在双关语存在和发挥作用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双关语又是一种言语行为,其效果在广告这一语域尤为明显。

双关语事实上违背了方式和关联准则,产生了听话人会话含义,听话人会根据关联原则,解读双关话语背后的潜台词。

对双关的语用学解读,能加深人们对这一传统修辞格理解,进一步提高言语交际的幽默性和表达性。

标签:语用学视角双关语构成功能Abstract:Constructed on homographic or homophonic words or phrases,puns involve at least two intended messages. They are often the products of the speaker’s or writer’s intentionality or consciousness. Context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functioning of puns in communication. As a speech act,pun performs the three acts as was illustrated by Austin,which is widely used in advertising. Most puns flout the maxims of manner and relevance and produce implicatures on the part of the receiver. Interpreting the meaning of a pun is to pinpoint the implicatures it produces. This pragmatic understanding of pun can throw new light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rope.Key words:pragmatic perspective;pun;construction;function中圖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170-03一、引言虽然双关语被认为是机智和幽默的最低级形式,但是几个世纪以来,它们一直普遍出现在文学和大众文化之中。

从关联理论视角解读英语双关语

从关联理论视角解读英语双关语

从关联理论视角解读英语双关语崔华娴【摘要】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听话者对说话者的意图进行识别认知。

而双关语是人们间接表达自己思想时常采用的一种方式。

文章从关联理论视角对英语双关语进行了分析,从而推断理解说话者的实际交际意图,以正确解读双关语的含义。

%Relevance Theory suggests that communication is a process of ostensive -inference ,a cognitive process for the audience to identify the communicator’s intent .And puns are a common way employed by people to express their ideas indirectly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puns on the basis of Rel‐evance Theory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real communicative intent of the communicator .【期刊名称】《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56-58)【关键词】关联理论;双关语;交际意图【作者】崔华娴【作者单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河南新乡4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在语言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特殊的语言现象,如褒贬活用、明喻、隐喻、双关语等。

这些语言现象与特定的语境及特殊的表达效果密不可分。

中西语言文化中,双关语的表现形式及实际使用差别不大,大多是在某种语境中把语言中的同形(近形)异义词或同音(近音)异义词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得这类词语具备表层和深层的意义,即一个词语含有双重或多重含义。

从关联理论角度谈英语双关语的翻译

从关联理论角度谈英语双关语的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2 分析与比较中美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及其未来的发展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4 《飘》与《倾城之恋》中的女性形象对比研究5 侦探小说的发展6 商标文化特色和翻译技巧7 论英语被动语态的语篇功能及其翻译策略—以《高级英语》第二册为例8 Analysis of the Subtitle of White Collar under Skopostheorie9 查尔斯•狄更斯鞋油厂经历在大卫•科波菲尔身上的艺术再现10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主动语态在商务信函中的语用功能11 双关语在英语广告中的应用及翻译12 对《愤怒的葡萄》中圣经原型的分析13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805 990 74 914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喜福会》15 解读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16 中式菜谱的翻译17 鲁滨逊荒岛生存技能的分析18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 Red Between The Scarlet Letter and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19 从传播美学分析国内畅销知名化妆品广告中的译文20 浅析中国政治文献中排比句的翻译策略21 基于语义场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22 从语言禁忌现象看中英文化差异23 On C-E Translation of Company Profi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24 论《睡谷传奇》中的幽默元素25 xx大学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词汇学习策略调查26 试论美国第二代女权主义27 《太阳照常升起》中科恩屡遭排斥的根源分析28 Humor and Viol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29 《厄舍古屋的倒塌》中哥特式文学特点分析30 《嘉莉妹妹》中男女主人公命运的对比分析31 从女性主义角度对《简爱》和《红字》中女主人公的比较研究32 论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黑色基调---在美国梦里挣扎33 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 in death of a salesman34 男女生英语学习差异比较研究35 唯美主义与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36 大学生英语学习归因倾向的调查研究37 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过渡与衔接38 从电视相亲节目看当代中美女性婚恋观差异39 The Unique Charm--An Analysis of Evil under the Sun40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负迁移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41 少儿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分析42 论《红字》里“A”字的象征意义43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商务谈判44 通过苔丝透析托马斯•哈代的现代女性意识45 文化适应性原则在食品商标翻译中的应用46 《无名的裘德》中裘德的悲剧探析47 Who Was to Blame:The Influence of Community on Pecola48 Humor and Satire in Running for Governor49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浪漫主义情节分析50 从女性主义解读《威尼斯商人》51 中英语言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含义对比52 浅谈中学生中国式英语产生及对策53 从电影《喜宴》看中美婚姻观差异54 试论高中英语学习者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55 从电影《不可饶恕》看美国人对西部英雄的反思56 英汉鸟类词汇文化内涵比较57 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奥巴马推定总统候选人演讲58 跨文化视域中的英汉动物隐喻比较研究5960 On Dreiser’s View of Womanhood in Sister Carrie61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外贸函电中否定信息的传递62 尼斯湖和西湖—中西方旅游性格差异研究63 目的论视角下《瓦尔登湖》两个中文译本的分析64 斯嘉丽:独特的新女性65 高中英语阅读技巧教学66 Landscape Poems in Seven-character Quatrains and Sonnets6768 论格列佛人物形象在《格列佛游记》中所起的讽刺效果69 从“硬汉”角度分析《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皮拉尔70 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交际与礼仪71 性别与语言风格72 浅析《野性的呼唤》中人的意象73 中西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因素研究74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对比75 浅析《宠儿》中塞丝背上的树的形象76 Effects of First Person Narration on Thematic Expression in Araby77 隐喻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功能78 试论法律文本的翻译原则79 从语用学角度看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表达80 On Sentence Division and Combination in C-E Literature Translation81 论《喜福会》中母女关系背后的文化冲突82 从认知语境角度探究社交语用失误的原因83 美国梦的矛盾心理-伟大的盖茨比主题分析84 从追求走向幻灭与死亡——谈马丁•伊登的美国梦85 美国宪法形成的历史和原因之研究86 流行音乐与大众文化87 A Freudian Psychoanalytical Interpretation of Catherine and Heathcliff in Wuthering Heights88 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探究89 从生态批评论梭罗《瓦尔登湖》中对工业化的思考90 A Feminist Perspective to Pygmalion91 浅析爱尔兰诗人叶芝作品中的象征主义92 澳大利亚英语词汇和澳大利亚文化93 《小王子》的存在主义维度分析94 通过苔丝透析托马斯哈代的现代女性意识95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Chapter Title Transl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96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汉语公示语的英译97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98 试比较中美中学历史教育中历史思维的培养99 中西商务谈判风格差异的文化渊源100 在归隐中相遇—论梭罗与陶渊明的诗意人生101 象征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运用102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Film Title103 浅析希腊罗马文化对英语词汇的影响104 欧内斯特•海明威《雨中猫》和田纳西•威廉斯《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的女主人公的对比分析105 On the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106 论《蝇王》中戈尔丁对人性之恶的解析107 城市公示语的翻译研究108 动物词汇的英汉互译策略109110 从心理学角度谈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典型语法错误的产生原因及其应对策略111 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福柯式解读112 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宗教影响113 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的阐释力114 On Misreading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Analysis115 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及美国梦的幻灭116 巧克力包装的研究11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18 从生态批评角度看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119 英汉基本颜色词研究120 《老人与海》中的存在主义分析121 《红楼梦》杨霍两译本建筑名比较122 女性主义解读《威尼斯商人》中的女主角123 浅析中英恭维语124 论《简•爱》中伯莎•梅森的疯癫125 英语动结式V+PP的语义整合研究126 《喜福会》中的象征主义127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128 从电影《美国队长》浅析个人英雄主义129 Cultural Effects on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130 论《荆棘鸟》中人性和宗教信仰的矛盾冲突131 “师道尊严”对当代中国英语教学的负面影响132 论白鲸中的象征主义133 A Study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Business Etiquette 134 《尤利西斯》的象征艺术135 礼貌策略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应用136 对《名利场》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137 英汉礼貌用语对比研究138 商务信函的写作原则与技巧139 浅析MSN交谈中的话语标记语140 英语混成新词建构新解:多元理论视域141 大学英语课堂互动的实证研究142 A Study of English Reading Strategies in the High School143 《宠儿》中塞斯的性格分析144 美国个人主义与中国集体主义的比较145 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英译汉的技巧探析146 “In”与“Out”的认知解读147 国际商务双语教学模式探讨148 英语商业广告以及公益广告的语言特点比较149 奇幻作品中所反映的欧洲民族神话—以《指环王》为例150 英语汉源借词研究151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魅力152 浅谈我国服装行业的网络营销153 从中美文化差异看中国人创新能力的缺失与培养154 从高校口译教学中看口译思维的重要性15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56 (日语系毕业论文)浅谈中日饮酒艺术157 从合作原则的角度看《辛普森一家大电影》中的黑色幽默158 Escapism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59 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注定的女性悲剧命运160 从文化语境分析习语翻译161 浅析《还乡》中游苔莎的悲剧根源162 商务英语信函中礼貌策略初探163 互动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应用164 从中美文化看家庭教育的差异165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pretation and Roles of Interpreters166 从礼貌原则看《威尔与格蕾丝》的对话167 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168 电影《暮色》中人物对白的言语行为分析169 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现状研究综述170 论“迷惘的一代”--以海明威为个案171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172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173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苔丝》174 论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175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女权主义176 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177 中美企业文化差异研究178 网络英语的构词方式179 从文化的角度对比研究中英人名180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比较181 从《雾都孤儿》看查尔斯•狄更斯的善恶观182 现代社会的荒诞性——从黑色幽默解读《毛猿》183 我们如何避免翻译中的中式英语184 Pragmatic Failures in Translation of C-E Advertisements185 对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译的研究186 挣脱枷锁,走向自由——从《人性的枷锁》看毛姆的人生观187 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188 比较《西游记》与《哈利•波特》中的英雄形象189 中式英语的潜在价值190 论《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与兼容191 英汉绿色词对比研究192 英汉颜色词语义对比研究193 从关联理论角度谈英语双关语的翻译194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95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196 A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Words197 用交际翻译理论看英语文学书名汉译198 中英婚姻观对比199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200 中英身势语中的文化差异。

关联理论下的英汉双关语翻译

关联理论下的英汉双关语翻译

关联理论下的英汉双关语翻译仝海侠【摘要】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关联理论从交际与认知的角度,为英汉双关的翻译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联性就是制约翻译的基本原则,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寻求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

而最佳关联性的获得要求译者不仅要对原文的双关语进行识别、推理,而且在实施语码转移时要充分考虑交际语境,处理好双关语的语用意义。

%Tranlation is a communicative behavior, and the relevance theory provides an theory basis for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shuanggnan and English pu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Relevance is the basic principle to limit the translation, so the translator tries to fulfill the best relevance between the original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achievement of the best relevance requires the translator identify and analyze the puns. Further more the translator are supposed to consider the communicative context and deal with the pragmatic meaning of puns when he transmits the language codes.【期刊名称】《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25)004【总页数】4页(P61-64)【关键词】关联理论;双关;翻译【作者】仝海侠【作者单位】宿迁学院五系,江苏宿迁223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一、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影响与回顾双关修辞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是备受关注的修辞格,但二者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又受到不同语言特点的影响,在历史发展、定义、生成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在表现形式上由于英汉双关铰链词存在数量差异,通常会造成双关翻译过程中音、义方面的对应缺失,偶合现象很少发生。

从关联理论看英汉广告双关语

从关联理论看英汉广告双关语

山东外语教学 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2004年第5期(总第102期) 从关联理论看英汉广告双关语杨 彬(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收稿时间:2004203220作者简介:杨彬(1975-),男,汉族,山东济宁人,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语用学。

摘要:关联理论指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

在广告交际过程中,广告发布者为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经常使用双关语作为吸引广告受众注意力的语言策略,以使其接受广告所传递的信息。

本文试用关联理论来分析英、汉广告双关语是如何通过注意力吸引策略作用于广告受众,并使其获得最佳关联的。

关键词:广告;双关;关联理论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643(2004)05200512031.0引言语用学专门研究在特定情境下的说话方式、择词及其涵义,即研究语言在使用中或在语境中的意义,研究说话人如何表达以及听话人如何理解话语。

广告本质上是一种单向交际(one 2way communication )(Vestergaard &Schroder ,1985)。

交际的双方是广告发布者与消费者。

广告发布者通过言语诉求,达到劝说消费者接受商品的交际目的。

广告语言必然会符合语言交际中的规律。

本文试用S perber 和Wilson 的关联理论分析英、汉书面广告语是如何通过双关语策略吸引广告受众注意力,并使其获得最佳关联的。

2.0关联理论与广告人们常常不是坦直地去表达自己的意图,而是通过某种方式间接地表达自己。

Austin 的言语行为理论,G rice 的会话合作原则都对此作了解释。

许多语用学家认为言语交际应是一种推理交际(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是听话人识别说话人意图的过程。

S perber 和Wilson 的关联理论(1986Π1995)进一步指出对话语的理解不仅是一个推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明示推理(ostensive inference )的过程。

从关联视角阐释英语广告中的双关语问答

从关联视角阐释英语广告中的双关语问答

08级英语11班邱菲080502011B271 How are brand name puns used in advertising? Please illustrate it with some examples.There are a lot of “Brand name puns” used in ads. The advertiser makes the brand name act as a part of the ad and plays upon it. In advertisements t he product name’ repetition is not merely been used two times. It is a good chance to tell the audience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brand. The advantage of brand name puns is that the advertiser makes the audiences connect the brand with the advertiser's selling idea. For example:Nothing is beyond REACH.It is an Ad for REACH toothbrush. We know, the front and back of the teeth should be cleaned. By using the correct brush, this task should be much easier and effective, and your teeth will be in much better condition. This ad aims to promote REACH toothbrush’s “easy to reach” feature. With the brand name REACH as a pun, the advertiser's selling idea is emphasized when the brand name and its main feature are condensed into one word REACH.2 Could you interpret puns with intended interpretations contributed by consumers’ familiarity of idioms?The reason why the advertiser uses this kind of pun is that the intended interpretations are activated by consumers’ familia r wise sayings. The connection of the idiom and the advertiser’s intention produce s a wide range of contextual effects.For example : A Mars a day keeps you work, rest and play.This advertisement is the language of Mars chocolate. In this advertisement, there are two sayings used: one is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the other is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 ack a dull boy”.The first indicates that taking apple is good for health; the second implies that “people will work effectively if they have proper rest and play”. By using these two forms, the advertiser intends to communicate new information about Mars chocolate, which has two sets of assumptions:a. Having a Mars chocolate every day is good.b. Mars chocolate makes you energetic in work and relaxed in rest and play.3 How can we interpret puns in advertising with relevance theory?Pun is brief and humorous, so it is usually used by advertisers. In advertisements pun can attract consumers’ attention and hold their attention for a long time. When we interpret pun with relevance theory, pun is chosen as an ostensive stimulus which is optimal relevant enough for consumers to activate old information which is existed in their cognitive environment and require them to take extra processing effort to obtain extra contextual effects. When consumers are ostensively addressed, they try their best to achieve optimal relevance and make inference to obtain the information intention of the advertisement.Good afternoon, all appraiser committee members. I am Qiu Fei and my supervisor is Hou CaiJing. With her sincere and intellectual guidance, I have finished my paper. Now, I will present my efforts to you and gratefully welcome any correction.The title of my paper is Analysis of English Puns in Advertising with Relevance Theory. I choose this as my topic due to the following reasons. Firstly, I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English puns in advertising. Secondly, I want to know how advertisers use special language to attract consumers’attention and persuade them to buy their products.Nowadays, advertis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daily life. It is a special and effective tool to achieve advertisers’ ultimate goal that is to persuade consumers to buy their advertised products or services.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rs value the power and flexibility of language, so they often use more language skills to grab consumers’attention, improve images and promote their products and services. Pun is one of most common rhetorical devices used in advertisements and weighs much more in communication for its special features: ambiguity and double contexts. The phenomenon of pun’s frequent application in advertising has aroused interest and this paper will try to examine it under Sperber and Wilson’s Relevance theory by employing many examples. By analysis, how some kinds of puns attract consumer s’ attention and the process of how puns a chieve optimal relevance are revealed. The analysis of advertising puns can not only deepen the audiences’ understanding of advertising puns but also help the advertisers to make a better use of puns in advertisements.OK, that is all. Thank you. Now you may raise your questions. I am read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 崔华娴 ( 1 9 8 4 一 ) , 女, 河南新乡人, 讲 师, 硕士, 主要 从 事 语 言学 研 究论 视 角 解 读 英 语 双关 语
使用 差别 不 大 , 大 多是 在某 种语 境 中把语 言 中 的同 形( 近形 ) 异 义词 或 同音 ( 近音 ) 异 义 词 有 机 地 组合
在一 起 , 使得 这类 词 语 具 备 表 层 和 深层 的意 义 , 即

佳关 联 , 从 而理解 说 话 人 的真 正 交 际 意 图 , 这 就 是
2 0 1 5年 3月
V o1 .2 3№ . 2 Ma r . 20 15
从 关 联 理 论 视 角 解 读 英 语 双 关 语
崔 华娴
( 河 南机 电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外 语 系 ,河 南 新 乡 4 5 3 0 0 0 )
摘 要: 关联 理 论 认 为 交 际 是 一 个 明示 推 理 的过 程 , 在 此 过 程 中 听 话 者 对 说 话 者 的 意 图 进 行 识 别 认 知 。 而 双 关 语 是 人 们 间接 表 达 自己 思想 时 常采 用 的 一 种 方 式 。 文 章 从 关 联 理 论 视 角对 英语 双 关 语进 行 了分 析 , 从 而 推 断 理 解 说 话 者 的实 际交 际意 图 , 以 正 确 解 读 双 关 语 的含 义 。 关键 词 : 关联 理 论 ; 双关语 ; 交际意 图
s o n提 出 的关 联 理 论 ( 1 9 8 6 / 1 9 9 5 ) 框架 基础上 , 辅 以翔实 的例 子 , 剖析 英语 双关 语 。
特 性 。当人 们需 要对 输入 内容进行 处 理时 , 它就 具 有 了所 谓 的关联 性n ] 。一般 而 言 , 人 们会 多 注意 对
中图分类号 : H3 1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2 0 9 3 ( 2 0 1 5 ) 0 2 — 0 0 5 6 — 0 3
在语 言长 期 的发展 过程 中 , 存 在 着许 多特 殊 的
语 言 现象 , 如褒贬活用、 明喻 、 隐喻、 双 关 语 等 。这 些语 言 现象 与特 定 的语 境 及 特 殊 的表 达效 果 密不 可分 。中西语 言 文化 中 , 双 关语 的表 现形 式及 实 际
此 种分 类是 指运 用单 词 同音异 义 的特点 , 表 达 两 重含 义 , 体 现 双关修 辞手 法 。
例 1 : Th e r e wa s a ma n i n t h e r e s t a u r a n t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1 1 — 2 O
其 而 言相关 的现 象 , 因而 说话 者传 递 明示刺 激必 须 表现 出该刺 激 与 听话 者有 关 联 。在 交 际推 理 的过 程中, 听话 者根 据 关 联 性处 理 有 效 信 息 , 进 而 获 得 最好 的语 境效果 , 实 现交 际 的 目的 。
1 关 联 理 论
第2 3卷
第 2期
河南 机 电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e n a n Me c h a n i c a l a n d E l e c t r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l l e g e
推理。
关 联 理论 将 关 联 性 视 为输 人 到 认 知过 程 中 的
话语、 思想 、 记忆 、 行为 、 声音 、 情景 、 气 味等 的一 种
个 词语 含 有双 重或 多重 含义 。恰 当使 用双 关语 ,
能 委婉 地表 达说 话 者 的思 想 , 使语意较含蓄, 也 使
语 言有 趣 幽默 。因此 , 本 文试 图在 S p e r b e r 和 Wi l —
交际, 就 是说 话 者 先 将 明示 刺 激 ( o s t e n s i v e s t i mu 一
1 i ) 暗含 于 其 话 语 中 , 该 刺 激 向 听话 者 指 出说 话 者
想要 传递 信 息 。同 时 听话 者在 说 话 者 释 放 的 明示
刺激 基础 上 结合有 关认 知语 境 , 极力 找 寻其 中 的最
在 实 际 的言语 交 际中 , 人 们往 往并 非坦 诚 地去 表 达 自己的意 思 , 而是倾 向于运用 某种 方式 间 接表 达 。很 多语 用 学家 提 出言 语 交 际 应 该 属 于一 种 推 理交 际 ( i n f e r e n t i a l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 , 在 此 过 程 中 听话 者努 力识 别 说 话 者 的 意 图 。S p e r b e r和 W i l — s o n的关 联 理论 ( 1 9 8 6 / 1 9 9 5 ) 进一 步 指 出对 话 语 的
理解 是 一 个 明 示 推 理 ( o s t e n s i v e i n f e r e n c e ) 的 过
2 英 语 双 关 语
双关 语 ( p u n ) 是 一 种 常 见 的修 辞 手 法 , 经 常用

个 词或 者一 个语 言 片段表 达 多重含 义 。《 柯 林斯
英语 字典 》 认 为双 关 是 “ 含 有 不 止 一 种 意 思 的 字 或
词, 或是 同音 但 异义 的字 词 ” 。双 关 语 大 致 可分 为 语音 双关 、 语 义双 关 和语法 双关 。
2 . 1 语 音 双 关
程, 即对 说话 者而 言 是 明示 的 过 程 , 而 对 于 听话 者 则是 推理 的过程 。 在关 联 理 论 中 , 交 际 活 动 被 认 为 一 种 认 知 活 动, 而 言语 交际是 有 目的及 意 图 的 。所 谓 明示 推 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