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章节练习题汇编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稳定的生物集合体,它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生物群落、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范围等。
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且精密的系统,它的稳定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是一些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练习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学习和巩固知识。
练习题一:选择题1. 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指()。
A. 生物因素B. 非生物因素C.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D. 哺乳动物和鱼类2. 下列哪些属于生物因素?()A. 水、土壤、气候B. 植物、动物、微生物C. 石头、沙子、矿石D. 风、雨、阳光3. 下列哪些属于非生物因素?()A. 讲台、钢琴、电脑B. 草原、森林、湖泊C. 太阳、光线、温度D. 狮子、老鼠、猴子4. 生态系统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
A. 动物B. 眼睛C. 植物D. 蕨类植物5. 下列哪个层次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A. 个体B. 种群C. 群落D. 城市答案:1. C2. B3. C4. C5. D练习题二:填空题1. 氮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包括氮气在大气中与()结合形成含氮化合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生物体内,并在生物体内不断循环利用。
2. 为了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等。
3. 生态系统中的()是指一种生物体与其所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总和,包括物种的多样性、生物的数量和分布等。
4.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这对调节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非常重要。
答案:1. 氧气、固氮细菌、蛋白质2. 合理、减少3. 生物多样性4. 光合作用练习题三:解答题1. 解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食物链是指一个生物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通过食物的关系所构成的线性序列,显示了能量和物质的传递。
生物生态系统复习题集及答案

生物生态系统复习题集及答案1. 题目:什么是生态系统?答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功能单位。
它包括有机体、种群、群落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它的非生物环境组成,包括大气、水、土壤以及无机、有机物等。
2. 题目:列举常见的生态系统类型。
答案:常见的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等。
3. 题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是怎样的?答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起源,光能被光合有机体吸收并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生物,最终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
4. 题目:什么是食物链?答案:食物链描述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它通常由一个有机体吃另一个有机体的过程组成。
食物链包括先后相连的营养级,按照食物传递的方向可分为顺位食物链和倒位食物链。
5. 题目:什么是食物网?答案:食物网是由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而成的复杂网络结构。
通过食物网,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更加灵活地流动,增加了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稳定性。
6. 题目:什么是种群密度和种群分布?答案: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个体数量。
种群分布是指个体在一个空间范围内的分布情况,可以是聚集分布、均匀分布或随机分布。
7. 题目:什么是生态位?答案:生态位指的是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
它包括了一个物种所占据的地理和生态空间、物种的自然生活史以及与其他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8. 题目:什么是生态变化?答案:生态变化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发生的可测量和持续的变化,包括自然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变化。
9. 题目:什么是生态足迹?答案:生态足迹是反映个体、社会或国家所消耗和占用生态资源的测量指标。
它通过计算所需的生态资源量和可持续提供这些资源的生态系统的面积来评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10. 题目:什么是生态位模型?答案:生态位模型是一种用来描述物种在共存环境中的资源利用策略的模型。
(完整word版)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章节练习题

济南版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章节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下列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是( )。
A.营养物质→鼠→蛇→鹰B.大米→鼠→蛇→人C.青草→鼠→蛇→鹰D.阳光→草→鼠→蛇→人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 一条河中的所有鱼B.一块草地C.生物圈D. 一片农田3..假如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
能正确反映三者关系的是()A. a=c+bB. a>b=cC.a>b+cD.a<b+c4.连接生物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A. 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 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 生产者和消费者D. 生产者和分解者5.下列各组生物中,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A. 海带、梨树、酵母菌B. 蘑菇、水绵、洋葱C. 马铃薯、菠菜、紫菜D. 乳酸菌、水绵、苹果树6、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是来自()A. 食物中的碳B.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中的碳C. 燃料中的碳D. 非生物环境中的碳7.一般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A. 以植物为食的植食性动物B. 以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C. 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的微生物D.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8.下列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特征的是()A . 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B. 动植物种类较少C. 生物种类相对较少D. 生物种类相对较多9.“一山不存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学观点可以理解为( )。
A.虎所需要的生活空间大 B.虎性情孤独,不群居C.身强力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 D.虎从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少,个体数量少10.下列实例中,通过食物链引起生态危机的是()A.臭氧层出现空洞B.温室效应C.酸雨D.汞等有毒物质的积累11. 对“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的正确叙述是( )。
A.有4个营养级、2个次级消费者B.有3个营养级、1个生产者C.食虫鸟是第3营养级、次级消费者D.有3个营养级、3个消费者1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
生物练习题生态系统的组成练习题

生物练习题生态系统的组成练习题生物练习题: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环境因素组成的一个功能完整的生态单位。
它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和生态位等多个层次。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练习题来考察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相关概念。
练习题一:生态系统的组成1.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2. 什么是生物群落?3. 什么是生物种群?4. 什么是生物个体?5. 什么是生态位?6. 描述一下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练习题二: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1. 生态系统是由哪些层次结构组成的?2. 描述一下生物群落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
3. 生物种群是如何与生物个体相关联的?4. 生态位如何影响生物个体之间的互动?练习题三:能量流与物质循环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哪里?2. 描述一下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路径。
3.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什么?4. 生物体内的营养循环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何联系?练习题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脆弱性1. 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 描述一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
3.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什么影响?4. 解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对其稳定性的重要性。
练习题五: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如何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2. 描述一下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和可能的方法。
3. 为什么保护生态系统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答案解析:练习题一:生态系统的组成1.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和非生物环境因素(水、土壤、气候等)。
2. 生物群落是不同种群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共同生活的总体。
3. 生物种群是在一定地理范围内,同种个体们彼此之间形成的群落。
4. 生物个体是生命存在的最基本单位,可以指一个微生物、一棵树或一只动物等。
5. 生态位是指同一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种群,在共享资源的情况下所占据的具体位置和角色。
6. 不同的组成部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通过食物链、营养循环等方式进行能量与物质的转化与传递。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与食物链连接》专题练习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与食物链连接》专题练习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体和它们所生活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
食物链则描述了生物体之间以食物关系相互联系的网络。
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体和它们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命形式,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水、土壤等。
生物体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由多个层次组成。
最基本的层次是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个体是最基本的生物单位,种群是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群落是由不同种群组成的生物群体,而生态系统则包括了某一地区的所有生物体和非生物环境。
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
首先,它们提供了生物体所需的资源,如食物、水和氧气等。
其次,生态系统通过循环物质和能量来维持生态平衡。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化学能,动物则通过消化食物来获得能量。
最后,生态系统还提供了一定的居住和繁殖条件。
什么是食物链?食物链描述了生物体之间以食物关系相互连接的系统。
它展示了生物体之间的食物传递关系,从而形成了一个垂直结构。
食物链的组成食物链由不同等级的生物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是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从非生物环境中合成有机物的生物体。
消费者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食腐动物等不同类型,它们通过摄食其他生物来获取能量和营养。
分解者则负责分解和降解有机物,将死亡的生物体和废弃物转化为营养物质。
食物链的重要性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的关键过程。
它将能量从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再由一级消费者传递给二级消费者,依次类推。
食物链的稳定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平衡。
总结: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生物体系。
了解生态系统和食物链的概念、组成和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奥妙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初中生态系统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态系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物群落B. 非生物环境C. 人类社会D. 物质和能量答案:C2.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A. 单向的B. 双向的C. 可逆的D. 循环的答案:A3.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A. 草→兔→鹰B. 鹰→兔→草C. 草→鹰→兔D. 兔→草→鹰答案:A二、填空题4.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______组成。
答案:分解者5. 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答案:光合三、简答题6. 描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
答案: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循环性和可再生性。
物质循环涉及水、碳、氮等元素,它们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支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7. 解释为什么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为其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
例如,当某种生物数量过多时,可能会引发天敌数量的增加,从而控制该生物的数量。
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四、论述题8. 论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答案:人类活动,如工业污染、城市化、过度捕捞和森林砍伐等,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栖息地的破坏和全球气候变化。
为了保护生态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减少污染排放、保护和恢复栖息地、实施可持续的资源利用策略以及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也是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
九年级生物北师大版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生物北师大版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路径如下:A. 植物→ 动物→ 分解者B. 植物→ 分解者→ 动物C. 分解者→ 植物→ 动物D. 动物→ 分解者→ 植物答案:B2. 下列生物中,属于原生动物的是:A. 细菌B. 真菌C. 梅花鹿D. 刺胞动物答案:D3. 消费者根据其在食物网中所占的位置分为:A. 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B. 绿色消费者、红色消费者、蓝色消费者C. 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杂食动物D. 初级消费者、中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答案:A4.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B. 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 光合作用只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D. 光合作用是一种无氧代谢过程答案:B5. 下列哪个层次的生态环境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多?A. 生物群落B. 生态系统C. 生态区D. 生态圈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1. 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生物、非生物、能量、物质2. 下图展示了一个简化的食物网,填写缺失的生物名称。
(图略)答案:草→ 蝴蝶→ 鸟→ 蛇→ 老鼠3. 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的作用是进行__________。
答案:光合作用4. 生物通过饮食关系相互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__________。
答案:食物网5.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是__________,而物质的循环则通过__________完成。
答案:太阳能;生物的代谢过程第三部分:解答题1. 简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
答案: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式是一级消费者通过吃植物获得能量,二级消费者通过吃一级消费者获得能量,三级消费者通过吃二级消费者获得能量,以此类推。
能量从一个生物转移到另一个生物时,会有部分能量损失,一般约为10%。
这样,能量会在生态系统中逐级传递,最终通过分解者将其释放到环境中。
初一生物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练习题及答案20题

初一生物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练习题及答案20题答案如下:练习题一:1. 生物是地球上最高级的有机体,其体内各个器官相互协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环境组成的,其中包括了有机体、种群、群落、生态因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网络。
3. 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维持生物体生活所必需的各种环境因子的稳定性,以及降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练习题二:1. 生态系统中最终消亡的过程是什么?答:生物死亡和分解,将其有机物质释放到环境中,进而被其他生物重新利用,形成生物循环。
2. 群落中的种群结构包括哪些方面?答: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种群分布、种群年龄结构和种群性别比例等。
3. 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答:生物多样性、生态位的宽度、资源的利用效率等都会影响生物群落的稳定性。
练习题三:1.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有哪些方面?答:环境污染会导致生物灭绝、生态平衡失调、物种组成改变以及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
2. 如何进行环境保护?答:包括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等。
3. 请举例说明一种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
答:例如,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会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或变异,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练习题四:1. 什么是生态位?答: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或者地位,包括其所处的生物群落、其所占据的生态位空间以及其所处的生活方式等。
2. 什么是食物链?答:食物链是描述生物间以食物相互联系的方式,按照食物关系按层次从低到高排列的链条。
3. 请解释一下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过程。
答:能量在食物链中通过食物的捕食和被捕食的过程中传递,从一个级别传递到下一个级别,同时也有部分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失。
练习题五:1. 请列举一些常见的生态系统类型。
答: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
2. 请解释一下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版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章节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下列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是( )。
A.营养物质→鼠→蛇→鹰B.大米→鼠→蛇→人C.青草→鼠→蛇→鹰D.阳光→草→鼠→蛇→人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 一条河中的所有鱼B.一块草地C.生物圈D. 一片农田3..假如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
能正确反映三者关系的是()A. a=c+bB. a>b=cC.a>b+cD.a<b+c4.连接生物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A. 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 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 生产者和消费者D. 生产者和分解者5.下列各组生物中,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A. 海带、梨树、酵母菌B. 蘑菇、水绵、洋葱C. 马铃薯、菠菜、紫菜D. 乳酸菌、水绵、苹果树6、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是来自()A. 食物中的碳B.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中的碳C. 燃料中的碳D. 非生物环境中的碳7.一般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A. 以植物为食的植食性动物B. 以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C. 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的微生物D.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8.下列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特征的是()A . 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B. 动植物种类较少C. 生物种类相对较少D. 生物种类相对较多9.“一山不存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学观点可以理解为( )。
A.虎所需要的生活空间大 B.虎性情孤独,不群居C.身强力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 D.虎从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少,个体数量少10.下列实例中,通过食物链引起生态危机的是()A.臭氧层出现空洞B.温室效应C.酸雨D.汞等有毒物质的积累11. 对“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的正确叙述是( )。
A.有4个营养级、2个次级消费者B.有3个营养级、1个生产者C.食虫鸟是第3营养级、次级消费者D.有3个营养级、3个消费者1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A .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 B.生态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C .生态系统内伴随物质循环的能量转移过程 D .能量从生物体进入外界环境的过程13.下列食物链需要能量最多的是()A. 草兔膺B. 草兔狗人C. 小麦蝗虫鸡D.小麦蝗虫14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组成的A.生物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无机环境D.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15. 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
A .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B .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C .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 .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16.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下列哪条食物链的加强有利于增加鹰的数量?()A .草类→鼠→鹰B .草类→鼠→蛇→鹰C .草类→蝗虫→青蛙→蛇→鹰D .草类→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鹰17.右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共有5条食物链 B.最高级消费者为HC.生产者为 AD. H为分解者18.在生物圈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 .草原生态系统B .淡水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ACDHEFGB19.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要使E的产量最高,把能量集中引向E的食物链应是( )。
A.A→B→C→E B.A→B→EC.A→D D.A→B→C20.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4种生物,并构成1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数量下降,丙的数量增加D.甲的数量下降,丙、丁的数量增加21.下面四幅图中均表示在一个食物链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例,在每一个图最下面一层表示生产者。
问哪一个图可以表示下面这个食物链:“草→蜗牛→画眉→食雀鹰” ( )A B C D22.目前餐桌上流行的各种蘑菇、香菇等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非生物23.下列对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B.为了保护羊而把狼全部抹杀掉,这对草原生态系统没有影响C.人类的生产活动过度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24. 对右图的解释说明正确的是( )。
A.图中最少包含8条食物链B.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包含4个营养级C.蛇和鹰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D.蛇的数量多少只受鼠、青蛙和鹰的影响,与其他生物无关2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A.生产者B。
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C。
分解者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二、简答题:(50分)26.(8分)把知识、事物进行比较,把它们的共同点总结出来,把它们的不同点归纳出来,对于学习很有帮助。
请你回忆一下学过的所有食物链,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食物链的开始总是植物,即食物链总是从开始。
因为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供给自己和其他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2)食物链不包括等生物,即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中的。
(3)一条食物链所包含的生物中,除了生产者以外,其余的生物都是。
它们的不同点是:(1)不同食物链的长短可以不同,即不同的食物链所包含营养级别的数目可以是的。
(2)不同食物链中,成为和的具体生物往往是不同的。
27.(8分)右图是生态系统4种组成成分的关系图解,图中的C是分解者,B是二氧化碳。
请据图回答:(1)本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从 A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图中A→B的过程是通过实现的;B→A的过程是通过实现的。
(3)图中能参与构成食物链的是和。
(4)A→D的过程中,能量流动是通过作用进行的,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是随着而进行的。
(5)碳在生态系统中主要以形式循环的。
28.(5分)下图中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A―H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绿色植物。
请据图回答:(1)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A―H中属于草食性动物的有。
(2)该食物网简图中尚未表示的两种生态系统成分是和。
(3)若该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受到难以分解的农药污染,则A―H生物体内农药残留量最多的是。
29.(8分)右图是一个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的光、空气、水、无机盐属于________________.(2)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最高级的消费者是_ _ 。
(3)图中有___ _条食物链,构成食物链的开头和结尾的生物分别是生态系统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7分)右图是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条食物链。
(2)此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
(3)海鸟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4)该图只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是、。
(5)此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有。
海鸟在此食物网中占个营养级。
31.(6分)下图是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本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_______,它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___________,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
(2)该生态系统中构成的食物链是 ______________。
若本生态系统遭到重金属盐污染,体内积累的毒素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3) 本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指________。
通过①、②、③、④可以看出,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________。
32、(8分)下图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其生物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A是____________ 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3)生物圈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的___________;二氧化碳则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导致了地球的温室效应,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现在提倡低碳生活,请就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出你的建议。
(至少写出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