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年兰大化学考研真题答案
甘肃农业大学有机化学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 烯烃炔烃二烯烃

(B) CH3CHCH2CH3
Br
(C) H2 C CHCH2CH3 或 H3 CHC CHCH3 有关反应式为:
CH3 CH3 Br2/H2O HBr Br CH3CHCH2CH2Br Br CH3CHCH2CH3 HBr Br CH3CHCH2CH3
H2C CHCH2CH3
H3CHC CHCH3
H3C H3C C CHCH3
(2) CH3CHCH2CH CH2 或 CH3CHCH2C CH
C 2H 5 C2 H5
(3)
CH3
10.下列化合物中那些具有 π–π 共轭体系?那些具有缺电子 p–π 共轭体系? 那些具有多电 子 p–π 共轭体系? 那些具有 σ–π 超共轭体系? (3)、 (4)具有 π–π 共轭体系; (2)具有缺电子 p–π 共轭体系; (3)具有多电子 p–π 共轭体系; (1)、(4)具有具有 σ–π 超共轭体系 11. 推导结构式: (A)
ClH2CHC CH2
Br2/CCl4
ClCH2CHCH2 Br Br ClCH2CHCH2 H Br
H3CHC CH2 高温
Cl2
ClH2CHC CH2
HBr/H2 O2
H3CC CH
H2O
HgSO4,H2SO4
O CH3CCH3
15. 请将下列化合物的异戊二烯单元划分出来,并指出他们个属于哪一类萜。 (1)
H2C C CH CH2 CH3
(4) (6)
H2C CHCH2CH CH2
(5)
H3C H
C C
CH3 CH2CH2CH3
H3C H
H C C
C C H
CH3 H
4. 写出 2-甲基-2-丁烯与下列试剂作用的反应式:
2004-2005期末考试试卷

南京工业大学 化学反应工程 试题A (开)卷2005--2006学年第 一 学期 使用班级1.反应器的类型不同,则( )也将有不同。
A .反应动力学B .传递特性C .反应的相态D .反应的可逆性2.等温恒容下进行各步均为一级不可逆串联反应)R()(k 21副产物主产物−→−−→−P A k 若保持相同的转化率x A ,调节反应温度使k 2/k 1降低,则P 的收率将( )A.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先增后减3.乙苯在催化剂上脱氢生成苯乙烯,经一段时间反应后,苯乙烯生成量不再增加,但乙苯仍大量存在,表明这是一个( )反应。
A .慢速 B .可逆 C .自催化 D .不可逆4.全混流反应器进行放热反应时,要使反应器操作在稳定的定常态,则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A .移热速率>放热速率B .移热速率<放热速率C .移热速率随温度变化率>放热速率随温度的变化率D .移热速率随温度变化率<放热速率随温度的变化率 5.等温一级不可逆液相反应,采用下列三种方案进行: (1)一个间歇反应釜,容积V1(仅考虑反应时间所需), (2)一个平推流反应器,容积V2,(3)二个等体积全混流反应器串联,总容积为V3。
上述三种情况反应温度、物料处理量及转化率均相同,则容积比较为( ) A .V1<V2<V3 B .V1=V2<V3 C .V2<V1<V3 D .V2<V1=V3 6.等温液相反应 A+B →P r p =k l C A C B , P 为目的产物2A →R r R =k 2C A 2有下列四种方案可供选择:(1) 间歇釜式反应器,A 和B 一次性加入;(2)半间歇釜式反应器,A 一次性加入,B 连续滴加(3)半间歇釜式反应器,B 一次性加入,A 连续滴加;(4)全混流反应器。
从提高P 的收率着眼适宜选用( )A .(1)B .(2)C .(3)D .(4)7.由示踪法测得一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0.1exp(-t/10) min -1,可判别该反应器的流型为( )A .平推流B .全混流C .轴向分散D .多级混合 8.气固催化反应本征速率是指排除( )阻力后的反应速率。
兰大化学考研兰大回忆题目

理想气体的节流膨胀两个统计热力学的题目电化学装置发生极化时,阴阳极电势的变化化学平衡问题,求实验平衡常数关于胶体的双电层的问题关于胶体的大小问题某反应的速率常数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无关,问为几级反应T,Pө下的气体变为T,3Pө,问化学势的变化氢与氯化银反应生成银和氯化氢,已知某些压力和浓度条件,平衡时的K,氯化氢的浓度和活度因子,求:(1)写出电池的表达式(2)达平衡时,氢的分压1molA与1molB的理想混合物与2molB混合,求混合过程中的熵变和吉布斯自由能变1mol理想气体从373K,一个标准大气压变为323K,两个标准大气压,求变化过程中的ΔU,ΔH,ΔS,ΔA,ΔG一氧化二氮在金表面的的吸附符合朗格缪尔定律,假定其为弱吸附,证明其吸附反应为一级,并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求速率常数一元强酸滴定一元弱碱,酸为0.1mol/L,当滴入酸18ml时,PH=9.2;当滴入25ml时,达化学计量点,求碱的pKb在已知条件下EDTA能否滴定Pb2+的问题求摩尔吸光系数和桑德尔灵敏度+2Fe2+要使反应程度达99.99%以上,求lgk 2Fe3++3I-=I-3Eө-EөI-3/I-]Fe3+/Fe2+已知某液体在两个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1)液体的蒸发热(2)求液体在101kpa下的沸点实验室中硅胶吸水后会有颜色的变化,试从其与水的配合方面说明原因HF为强酸,但测得其ka为10-4,试说明原因求下列物质的杂化轨道类型,杂化轨道的空间构型,分子空间构型,有无极性I3-I4-COCl2BF3碳正离子的稳定性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活性比较化合物的碱性指出某化合物中H的化学位移,有几组峰写出某化合物的稳定构象式化合物的芳香性化合物的旋光性合成O H 和O O C H 3OH O H O O由丙二酸二乙酯和C 3合成O HH C H 机理CH 2I OH CH 3CHOCH 3O+OEtClH3C +CHBr3OH-H3CBrBr仅供参考。
2004南京农业大学考研试题-- 分析化学425

试题编号:425 试题名称:分析化学注意:答题一律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草稿纸或试卷上一律无效一. 单选题(每题2分)1.标定HCl溶液最好的基准物质是A.Na2CO3B.NaOHC.Na2B4O7·10H2O D.Ba(OH)22.下列数据中有效位数最少的是A. pH=4.3B. 7.0X105C. 0.0110D. 1/33.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HCl,如果滴定过程中碱式滴定管中产生气泡,则将有以下结果A. NaOH溶液实际用量大于读数, HCl浓度偏大B. NaOH溶液实际用量小于读数, HCl浓度偏大C. NaOH溶液实际用量等于读数, HCl浓度偏小D.NaOH溶液实际用量大于读数, HCl浓度偏小4.硼砂与水的反应是B4O72-+5H2O=2H3BO3+2H2BO3-,酸碱滴定时,硼砂与氢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A.1:5B.1:4C.1:3D.1:25. 0.1mol/L的NaOH滴定同浓度pKa=4.0的弱酸,应选择的指示剂是A.酚红(pKIn=8.0)B.百里酚酞(pKIn= 10.0)C.甲基红(pKIn= 5.0)D.甲基橙(pKIn= 3.4)6. 浓度都是0.1mol/LHCI,NaOH互相滴定,用甲基橙(pKIn= 3.4)作指示剂,则采取的正确步骤和产生的误差是A.用HCl滴定NaOH;负误差B.用HCl滴定NaOH;正误差C.用NaOH 滴定HCl ;负误差D.用NaOH 滴定HCl ;正误差7.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EDTA一般提供__个配位原子,其螯合比为__ .A. 4, 1:1B.6, 1:1C.4, 1:2D.6, 1:6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无色螯合物B.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有色螯合物C.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产生氢离子D.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不影响溶液pH值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pH值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大B. pH值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小C. 酸效应增加螯合物的稳定性D. 酸效应不影响螯合物的稳定常数10. 关于配合物的稳定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付反应不一定降低配合物的稳定性B.金属离子的付反应不一定降低配合物的稳定性C.配位剂的付反应不一定降低配合物的稳定性D.各种付反应一定降低配合物的稳定性11. 变化下列哪一条件可以改变配位滴定突跃起点A.pH 值B.配位剂种类C.金属离子浓度D.金属离子种类 12.配位滴定中控制酸度要考虑的因素为A.金属氢氧化物溶度积B.配位物的稳定常数C.配位剂的酸效应系数D.以上三项全要考虑 13.E θ是标准电极电位,它随以下哪一项变化A.得失电子数B.氧化态活度C.温度D.还原态活度 14.当用氧化剂滴定还原剂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突跃范围决定于二电对电位差B.氧化剂电对电位高,突跃终点高,突跃范围大C.还原剂电对电位低,突跃终点低,突跃范围大D.化学计量点电位在突跃范围中间 15.在反应2Fe 3++Sn 2+=2Fe 2++Sn 4+中VE Fe Fe 68.0"23/=++θ则化学计量点电位是VE Sn Sn 14.0"24/=++θA.0.41VB.0.27VC.0.50VD.0.32V16.氧化还原指示剂邻二氮菲亚铁氧化态,还原态之间得失一个电子,其E θ=+1.06V,则它的变色范围是A.1.00~1.12VB.0.96~1.16VC.0.86~1.26VD.1.03~1.09V17.测定Ba 离子浓度,先沉淀为Ba(IO 3)2,酸化并溶解后加入过量KI,然后用Na 2S 2O 3溶液滴定,此时Ba 离子与Na 2S 2O 3的化学计量关系为 A.1:6 B.1:12 C.1:2 D.1:418.银-氯化银电极的电位决定于溶液中:A .银离子浓度;B .AgCl 浓度;C .银离子和AgCl 浓度总和;D .氯离子活度 19.测定溶液的pH 时,使用的参比电极是:A .玻璃电极;B .银电极;C .银-氯化银电极;D .饱和甘汞电极20.测定水中微量氟时,需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 ),下列1.NaCl 2.NaAc 3.HAc 4.氯化铵; 5.柠檬酸钠 中的哪几种化合物组成?A .1、2、3、4;B .2、3、4、5;C .1、2、3、5;D .1、3、4、5 21. pH 玻璃电极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A .氢离子透过玻璃膜;B .电子的得失;C .氢离子得到电子;D .溶液中氢离子和玻璃膜水化层中的钠离子的交换作用22.用pH 计测定溶液的pH 值,需要用标准pH 溶液定位,就是将仪器指示: A .定在零点; B .定在pH=0;C .定在pH=7; D .定在标准溶液pH 处 23.不对称电位是指A. 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的标准电极电位不相等;B.测量溶液中不含待测离子时的电位;C.电极膜内外待测离子浓度相等时的电位;D.电极膜内外待测离子活度相等时的电位24.电位分析中的标准加入法不要求的是:A.加入的标准溶液体积要小; B.加入的标准溶液浓度要大;C.加入标准溶液后,测量溶液离子强度变化小;D.加入标准溶液后,测量电位无变化25.下列对内标法描述不正确的是:A.比归一化法准确 B.进样量对分析结果影响小C.进样量对分析结果影响大D.适用于不能全部出峰的试样26.下列哪项对组份分离度影响较大?A.柱温;B.载气压力; C.检测器;D.记录器走纸速度27.使用色谱仪的正确顺序为(1.开检测器;2.通载气,3.启动色谱仪):A. 1,2,3;B. 2,3,1;C. 3,2,1;D. 1,3,228.气相色谱分析中,增加载气流速,组分保留时间如何变化?A.保持不变B.缩短C.延长D.无法预测29.在气相色谱分析中,提高柱温,色谱峰如何变化?A.峰高降低,峰变窄; B.峰高增加,峰变宽;C.峰高降低,峰变宽; D.峰高增加,峰变窄30.速率方程式的正确表达式为:A.H = A/u + B/u + Cu;B.H = A + B/u + Cu;C.H = A + Bu + C/u;D.H = Au + B/u + Cu31.在最佳流速之前,即载气流速较小时,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是:A.分子扩散;B.涡流扩散;C.传质阻力;D.分配系数32.在最佳载气流速时:A.一定能将难分离物质对分离;B.塔板高度最大;C.塔板高度最小; D.塔板数最少33.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矿石试样溶液时:A.可直接测定;B.氧化后测定;C.显色后测定;D.还原、显色后测定34.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中不包括:A.光源;B.比色皿;C.分离柱;D.单色器35.测定物质的吸收曲线时,每改变一次波长,需要A.重新配制试样;B.调整光源;C.调整仪器灵敏度;D.用参比溶液调吸光度为零36.吸光度A与透射比T两者的正确关系为:A.A = 1/T B.A = T C.A = -lgT D.A = lgT37.某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浓度为C时,其透射比为To;若浓度减小一倍,则此时溶液的透射比的对数等于:A.To/2 ;B. 2To ;C.-2lgTo ;D.-1/2lgTo38.在分光光度分析法中,摩尔吸收系数的大小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A.测量波长; B.显色剂;C.待测离子; D.参比溶液39. 气相色谱中所用填充柱的理论塔板数一般是A.数十块;B.数百块;C.数千块;D.数万块40.有人用一个试样,分别配制成四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测得的吸光度如下,测量误差较小的是:,A.0.022;B.0.097;C.0.434;D.0.809二. 计算题(每题7分)1. 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1mol/ L Na0H溶液25—30 mL,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多少克? 如果改用草酸作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克?若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2mg,以上两种试剂称量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 [M r(KHC8H4O4)=204.22;M r (H2C204·2H20)=126.07]2. 计算0.010mo1·L H3BO3溶液的pH值。
兰州大学 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兰州大学兰州大学兰州大学兰州大学 2004 年研究生考试题招生专业生命科学学院各专业考试科目细胞生物学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 2 分,共 30 分)1.氧化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生物化学过程,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或细菌中,是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供给ADP与无机磷合成ATP的偶联反应2.细胞分化:细胞选择性的表达各自特有的专一性蛋白质而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功能的差异3.膜骨架:细胞质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他参与维持细胞质膜的性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多项生理功能4.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5.M期促进因子:即CDK1激酶:由CDK1和周期蛋白B结合而成,调控细胞由G2期向M期转化6.中膜体:由细胞膜内陷而成,每个细胞内有一个或数个中膜体,其性状差异很大,革兰氏阴性菌中常见,可能起DNA复制支点作用7.转运肽:是一种12~60个氨基酸残基的前导序列,它引导在细胞溶质中合成的蛋白质输入线粒体和叶绿体。
这些肽通常富含碱性氨基酸,但几乎没有酸性氨基酸。
苏氨酸和丝氨酸通常很常见。
转运肽识别特殊膜蛋白,但本身不转移到靶细胞中,而是被肽酶切除。
不同转运肽似乎没有保守序列。
转运肽是在翻译后靶向目标的。
一些线粒体和质体蛋白没有这些可切除的N末端序列。
靶中的路径似乎受羧基末端或蛋白质内部序列的影响。
转运肽使若干蛋白质定位于细胞器膜中。
之后细胞内蛋白质在叶绿体侣伴蛋白60的帮助下折叠。
8.CDK 激酶:即周期蛋依赖性蛋白激酶,一类含有一段类似氨基酸序列的蛋白,它们可以和周期蛋白结合并受后者的调节,可以磷酸化其他蛋白,比如组蛋白H1、核纤层蛋白等9.自主复制DNA 序列:具有一段11~14bp的同源性很高的富含AT的共有序列,其上下游各200bp左右的区域是维持ARS功能所必须的。
他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能够自我复制,确保染色体在细胞世代中的连续性10.核纤层:核纤层普遍存在于高等真核细胞中,是内层核被膜下纤维蛋白片层,其纤维直径为10毫微米左右,纤维纵横排列整齐呈纤维网络状11.karyotype:核型;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它具有种属特异性。
兰州大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2007-2011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目录Ⅰ历年真题试卷 (2)兰州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2)兰州大学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6)兰州大学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10)兰州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14)兰州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18)Ⅱ历年真题答案解析 (22)兰州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22)兰州大学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34)兰州大学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49)兰州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61)兰州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73)Ⅰ历年真题试卷兰州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招生专业:化学化工学院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信息学、药物化学生物学考试科目:613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占40%)注意:答案请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分析化学一、填空题(20分)1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为了减小系统误差,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试验。
为了减小偶然误差,通常____________。
2滴定分析按操作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在配位滴定中常用EDTA为滴定剂,它是____元酸,在水中呈____种状态,只有___与金属配位,为了保证配位滴定的顺利进行,通常体系中加入_____维持EDTA形态。
4氧化还原滴定中,等当点电位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在滴定结束前,利用_______计算体系的电位。
在滴定200%处,体系电位为______的电位。
5沉淀滴定通常是银量法,分为3种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4年南京工业大学生物化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真题及答案

酶、6.
酶。
2.
肉毒碱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
转移脂酰辅酶 A
3.
DNA 复 制的 极性 是__________ , 转录 的极 性是 __________ , 翻译 的极 性是 5’→3’, 5’→3’,N→C,C→N
__________,人工合成多肽的极性是__________。
4.
蛋白质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__________nM ,核酸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 280,260
B.2,3,4 来源于丙二酰 CoA,而 1 和 5 来源于乙酰 CoA。
C.只有 5 来源于乙酰 CoA 并首先进入碳链。。
D.只有 1 来源于乙酰 CoA 并首先进入碳链。
9.
坂口反应可以用来鉴别
C
A.Glu B.Lys C.Arg D.Cys
10. 免疫球蛋白 g(IGg)的二级结构主要是
B
A.α-螺旋 B.β-折叠 C.U-回折 D.310 螺旋
B.β-亚基上一个酸性 AA 被疏水 AA 所取代
C.α-亚基上一个酸性 AA 被碱性 AA 所取代
D.α-亚基上一个碱性 AA 被疏水 AA 所取代
6.
增色效应指的是 DNA 溶液的
C
A.颜色变深 B.颜色变浅 C.紫外吸收变大 D.紫外吸收变小
7.
Asp 氨甲酰磷酸氨甲酰转移酶的正协同异促效应物和负协同异促效应物分别是
Km
Vm
竞争性的抑 ↑
竞争性的抑制剂
不变
制剂
非竞争性抑制剂
不变
非竞争性抑
↓
反竞争性抑制剂
制剂
反竞争性抑 ↓
↓
制剂
12. PITC(苯异硫氰酸酯)与氨基酸反应形成_________-aa,在无水的酸中环化成 PTC-aa,PTH-aa _________-aa
04物化考研试题

兰州大学04物化考研试题兰州大学2004年考试科目:物理化学一、填空(本题共54分,每空2分)1.1mol理想气体在298K下由202650Pa压力等温可逆膨胀到101325Pa,过程的功W1=(),若膨胀过程为反抗101325Pa的恒外压等温过程,则过程的功W2=();W1与W2的大小关系为W1()W2。
2.H2O(l)与H2O(g)的标准生成焓分别a和b,则H2(g)的标准燃烧焓为()。
3.一绝热可逆过程的焓变为△H,体系初态的绝对熵为S,变化过程中体系温度下降了10K,该过程△G=()。
4.可逆过程中体系功函的降低值等于体系()。
5.某组分的偏摩尔体积为在()条件下往大量体系中加入一摩尔该组分物质而引起的体积的改变量。
6.对纯物质而言,一定压力下,化学位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的。
7.A、B二组分在等温等压下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混合过程中△minH=(),△minG=()。
8.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三组分体系中可同时平衡共存的最大相数为()。
9.25℃、101325Pa条件下,通一定量的NH3(g)于一定量的水中,最后形成NH3(g)与含氨水溶液的平衡体系,体系组分数为();自由度数为()。
10.298K时A、B二组分形成的溶液中,A组分所产生的平衡压力PA>PA*XA,则B组分所产生的平衡分压PB()PB* XB。
11.101325Pa压力下,A、B二组分形成的相图为具有最低恒沸点的相图,恒沸点组成为XB =0.7。
将XB =0.4的A、B混合物精馏,塔顶得到()。
12.理想气体反应A(g)+B(g)=2C(g)+D(g)以分压表示的实验平衡常数为KP,则KX与KP的关系为()。
13.一热力学体系从状态1变到状态2,其熵值增加了4.184×10-22J•K-1,则状态2与状态1的热力学几率之比为()。
14.反应A→B+C为基元反应,该反应为()级反应,反应过程中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