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线列车调整的高速铁路运行图优化
铁路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调整优化方法研究

铁路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调整优化方法研究
刘敏
【期刊名称】《铁道运输与经济》
【年(卷),期】2018(40)10
【摘要】铁路部分客运专线的列车客座利用率普遍较高,并且客流增长趋势明显,有必要基于当前列车运行图研究线路剩余通过能力;而部分客运专线的部分列车客座利用率偏低,应适当调整列车运行图,使输送能力匹配客流结构,提升客运效益.针对前一种情形,构建增开本线列车模型,保持当前列车开行方案和运行顺序,适当调整当前列车运行时刻,从备选方案集合中选择增开列车的开行方案;针对后一种情形,构建调整本线列车模型,以增开本线列车模型为基础,进一步考虑当前OD客流量分配,实现输送能力优化配置.最后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验证2种模型的有效性.
【总页数】8页(P13-20)
【作者】刘敏
【作者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及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8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92.4+1;U238
【相关文献】
1.单线区段列车运行图铺划与运行调整优化方法研究 [J], 刘伟斌;孙磊;王林
2.基于跨线列车调整的高速铁路运行图优化 [J], 李卫华;韩昌;王淑姗
3.面向服务间隔时间的列车运行图优化方法研究 [J], 赵子洪
4.考虑均衡性的城际铁路列车运行图智能调整方法研究 [J], 郭一唯;黄艨靼;李博;何清
5.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新增列车运行线优化方法研究 [J], 毛万华;陈亚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关于印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为加强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铁道部重新修订了《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现予以印发,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技术规章编号为:TG/CW106-2012,请各铁路局制定实施细则,认真贯彻执行。
铁道部前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铁运〔2010〕51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铁运〔2011〕63号)同时废止。
TG/CW106-2012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加强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确保行车、人身和施工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200~250km/h既有线技术管理办法》、《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试行)》(200~250km/h部分)、《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试行)》(300~350km/h部分)、《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2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铁路及国家铁路控股的合资铁路的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邻近营业线施工纳入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范畴。
铁路营业线施工是指影响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各种施工作业,按组织方式、影响程度分为施工和维修两类。
邻近营业线施工是指在营业线两侧一定范围内,新建铁路工程、既有线改造工程及地方工程等影响或可能影响铁路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施工作业。
第3条本办法将铁路营业线分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进行管理。
高速铁路相关联络线及动车走行线、新建设计速度200km/h 的铁路及相关联络线和动车走行线按高速铁路管理。
既有线提速200~250km/h区段按普速铁路管理。
普速铁路分为繁忙干线、干线和其他线路,繁忙干线及干线名称见附件1。
跨线运营模式下地铁列车运行图调整优化方法

跨线运营模式下地铁列车运行图调整优化方法摘要:随着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地铁客流量的快速增长和运营强度的提升,以设施设备故障为代表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运营秩序和乘客出行体验,制定合理的列车运行调整方案至关重要。
面向严重干扰的列车运行调整问题通常被分为应对线路中断和通过能力下降两类,其中后者在实际运营中更为常见。
相关既有研究多面向铁路的区间限速场景展开,例如Li等研究了恶劣天气导致多个线路区间限速时的列车运行调整问题,Zhang等针对线路设备故障场景提出了一种列车运行调整和故障维修方案的协同优化方法。
关键词:跨线运营;地铁列车;运行图调整引言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流动人口增加,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城市轨道交通以速度快、运量大、运行可靠等特点成为解决城市地面交通拥堵问题的最有效手段。
超大、大型城市未来交通的发展必须依靠地铁。
振动是国际上公认的七大公害之一,地铁列车运行所诱发的高频次振动不仅对隧道衬砌结构和围岩体造成损伤,而且对高架区间的稳定性和城市居民生活舒适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获取地铁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信息,揭示地铁列车运行过程中振动波在地面及高架桥内的传播规律,建立以振源距、振动强度为指标的振动预测模型,为地面和结构物的振动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1.模型建立在规划列车运行组织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交通密度是衡量系统运输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普通列车和城际列车的行车密度进行了优化,以实现每小时在交通需求、线路性能等条件下运行的对数列车,同时考虑到企业和乘客的优势,与单行计算模型相比,实现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计算模型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列车跨越电路的方式可能会对线路的传输产生不同的影响:完成跨越电路的交叉时,更换跨越电路的列车会降低线路段外(u)的传输速率;完成跨越线路段的列车间的传输能力,也会提高非线路段间的传输量此外,为了满足客户的营运需求,计算模型必须以较低的成本,以及比单行更高的社会效益,充分展现其在列车上的优势。
2022年6月20日列车运行图调整武汉铁路局

2022年6月20日列车运行图调整武汉铁路局
6月20日起,京广高铁北京至武汉段时速将调整至350公里。
铁路部门将全面优化调整以京广高铁为主骨架,涵盖石太、石济、徐兰、郑渝、郑太、郑阜、汉十、沪蓉等高铁线路的中部高铁网列车运行图。
届时,铁路部门将增开经由京广高铁京武段动车组列车42列,变更运行区段24列,调整运行径路8列。
开行时速350公里高品质标杆列车57列,覆盖16个省市(区),多个城市间旅行时间进一步压缩,路网辐射效应进一步增强。
20日起,北京西至石家庄、郑州东、武汉最快旅行时间将分别压缩至1小时01分、2小时11分、3小时48分,北京西至长沙南、广州南、西安北、南昌西、成都东、贵阳北等跨线运行列车最快旅行时间也将分别压缩至5小时16分、7小时38分、4小时11分、6小时08分、7小时31分、8小时20分。
郑渝高铁计划6月20日开行,目前沿线相关车站正在做准备,但这一时间尚需国铁集团最终批复。
根据调图,郑渝高铁全线贯通运营后,襄万段单日最高开行动车组列车106列,北京西至重庆北最快6小时46分可达,较调图前压缩4小时24分,郑州东、汉口至重庆北分别最快4小时23分、4小时57分可达,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联系将更加紧密。
高速铁路跨线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高速铁路跨线列车开行方案研究高速铁路跨线列车开行方案研究随着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高铁运输的便捷性和效率有了更高的期望。
然而,由于线路资源有限,一些重要城市之间线路稀缺,并且交通繁忙,给高铁线路建设和运行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线路资源,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跨线列车开行是一种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方案。
一、跨线列车的定义和特点跨线列车,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两条或多条铁路线之间运行的列车。
跨线列车可以借助同一座桥梁或通过地下通道,实现不同线路之间的联通。
这种列车的特点是可以减少换乘次数,缩短旅程时间,提高出行效率。
二、跨线列车开行的必要性和意义1. 解决线路资源不足问题:在一些重要城市之间,高铁线路供不应求,需要加大运输能力。
跨线列车的开行,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线路资源,减轻交通压力。
2. 缩短旅程时间:跨线列车的开行,可以减少乘客的换乘次数,直达目的地,有效缩短旅程时间,提高出行效率。
3. 优化交通网络:通过跨线列车的开行,可以实现不同线路之间的联通,进一步完善高铁交通网络,提高运输效益。
三、跨线列车开行方案的研究内容1. 线路选择:考虑到跨线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对线路进行综合评估和选择。
包括线路的地理条件、地质条件、桥梁和隧道等建设工程的可行性分析。
2. 列车设计:跨线列车需要具备较高的运行速度和通过不同线路的能力。
列车设计方案需要考虑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和适应不同线路条件的能力。
3. 车站设施的建设:跨线列车的开行需要在线路交汇处设立相应的车站和站台。
车站设施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乘客的安全和便利。
4. 运行调度:跨线列车的运行调度是保证车辆安全运行的关键。
需要制定合理的运行图,合理安排列车的运行时间和线路选择,避免交通拥堵。
5. 安全保障:跨线列车的安全问题是开行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事项。
需要制定相关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四、跨线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跨线列车开行可以减少乘客的换乘次数,提高出行效率;可以充分利用线路资源,缓解线路供需矛盾;可以优化交通网络,提高运输效益。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最新版)

11 总则1.0.1 为统一高速铁路设计技术标准,使高速铁路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50~350km/h 的高速铁路,近期兼顾货运的高速铁路还应执行相关规范。
1.0.3 高速铁路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贯彻“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建设理念;(2)采用先进、成熟、经济、实用、可靠的技术;(3)体现高速度、高密度、高安全、高舒适的技术要求;(4)符合数字化铁路的需求。
1.0.4 高速铁路设计速度应按高速车、跨线车匹配原则进行选择,并应考虑不同速度共线运行的兼容性。
1.0.5 高速铁路设计年度宜分近、远两期。
近期为交付运营后第十年;远期为交付运营后第二十年。
对铁路基础设施及不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按远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并适应长远发展要求。
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可按近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并预留远期发展条件。
随运输需求变化而增减的运营设备,可按交付运营后第五年运量进行设计。
1.0.6 高速铁路建筑限界轮廓及基本尺寸应符合图1.0.6 的规定,曲线地段限界加宽应根据计算确定。
27250550040002440170017501250650③①②④⑤1700251250①轨面②区间及站内正线(无站台)建筑限界③有站台时建筑限界④轨面以上最大高度⑤线路中心线至站台边缘的距离(正线不适用)图1.0.6 高速铁路建筑限界轮廓及基本尺寸(单位:mm)1.0.7 高速铁路列车设计活载应采用ZK 活载。
ZK 活载为列车竖向静活载,ZK 标准活载如图1.0.7-1 所示,ZK 特种活载如图1.0.7-2 所示。
图1.0.7-1 ZK 标准活载图式图1.0.7-2 ZK 特种活载图式31.0.8 高速铁路应按全封闭、全立交设计。
1.0.9 高速铁路设计应执行国家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材料、节省用地、保护环境等有关法律、法规。
铁路系统调车工作的优化方法

铁路系统调车工作的优化方法铁路调车工作是指将车厢按照指定的顺序和站点进行配对,并将它们从某个车站或集装箱码头发送至另一个车站或集装箱码头。
这是铁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如果调车工作出现错误,就会导致货物延误、交通拥堵、安全事故等问题。
为了优化铁路系统的调车工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强化信息化建设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调车工作的快速高效。
智能化车辆识别系统、状态监控系统、优化调度系统等技术的不断提升,可以大幅提高车辆的精准配对,减少车辆滞留时间,节省运营成本。
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自动化、可视化、动态化地管理整个车站的调度工作,减少手工操作的错误和遗漏,提高调度精度和可靠性。
二、优化调度规划调度规划是调车工作的核心,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货物运输质量和效率。
优化调度规划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货物类型、车厢清洗、安全检查、货量预测、车站排队等等。
通过建立优化模型,可以协调各项条件,最大化使用每一个车厢的运输能力,同时获得最短的运输时间和成本效益。
此外,配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实时监测车站运行数据的基础上,自动化实现路网优化和车辆优先级的调度策略,实现调运过程的快速、动态、安全和高效。
三、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的提升是铁路调车工作的另一个重点,占据一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投入。
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应该合理安排每个工作环节的时间,避免人员重复或落空的操作。
此外,在操作流程和环节上,还可以采用分专业管理、智能化工具等方式来加速作业处理,提高生产效率。
只有在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才能更好地保持铁路的稳定性,减少调度交通拥堵和大量的卡车运输,大大提升货物的运输效率和准确性。
四、强化团队建设强化团队建设是铁路工作的稳定运行基石。
团队之间的协作配合,孕育了共生性和共创性的团队气氛,减少了工作失误和管理失误。
为了培养优秀的调度员团队,需要保证员工培训和技能中心的建设。
通过公平激励机制和能力逐渐成长制度,培养出业务熟练的调度员,实现班组精神、工作稳定、无故障的轨道模式下的铁路运输安全和高效。
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的调整与优化

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的调整与优化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轨道交通成为现代城市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部门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列车运行图。
本文将探讨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性以及可能的影响和挑战。
一、调整与优化的重要性1. 提高运行效率:通过调整列车运行图,可以合理安排车次的间隔,减少车辆拥挤现象,提高运行效率。
合理的运行图将帮助乘客规划出行时间,减少拥挤和等待时间,提供更便利的服务,提高乘客满意度。
2. 提升服务水平:根据客流变化和需求调整运行图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优质的服务。
例如,在高峰期增加车次,满足更多人的出行需求;在低峰期减少车次,降低运营成本。
同时,优化列车运行图还可以提供更好的连接换乘服务,缩短换乘时间,提升运输效率。
3. 保障安全性:通过调整列车运行图,可以合理安排列车的运行间隔,减少事故的发生。
调整列车运行图还可以平衡不同线路的客流压力,避免出现过载或拥挤情况,降低事故风险,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
二、调整与优化的挑战1. 数据分析与预测: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的调整与优化需要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准确的预测。
运营管理部门需要收集和分析客流数据、运行时间数据、站点出入闸数据等,以便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
然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可能会面临技术、成本和隐私等问题。
2. 多方利益平衡:调整列车运行图需要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利益平衡。
例如,乘客的出行需求、员工的工作时间、运营成本等。
运营管理部门需要与各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以找到平衡点,确保调整和优化的公平性和可行性。
3. 基础设施限制:轨道交通网络的基础设施可能存在一定限制,如路线配置、站点布局、信号系统等。
运营管理部门在调整和优化列车运行图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限制,确保调整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三、调整与优化的实施1. 数据驱动决策: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运营管理部门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整和优化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人脸识别模块: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对坐入驾驶室的 人员进行人脸识别,对驾驶员进行信息采集。如果确定存在 酒驾行为,对其身份进行识别,并将驾驶员的信息传输给交 管中心,锁定身份,据此交警可以有效甄别酒驾人员,从而 防止酒驾人员逃逸或由其他人来代替。
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高铁得到飞速发展,运营里程不断增长, 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形成“八纵八横”的高铁网络,旅客出 行质量提高,不同地区人员交流加强,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 极大帮助。到 2016 年年底,随着长株潭城际、沪昆高铁、 云桂高铁、渝万高铁、青荣高铁、郑徐高铁等高铁陆续开通 运营,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超过 12.4 万 km,仅高速铁路 营业里程就超过 2.2 万 km,稳居世界第一。
(1)高铁跨线车开行方案制定 在现有的研究中,缺乏对跨线列车开行方案和运行图进 行优化的有关研究;再者,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既有线上 跨线列车的运行方案制定,而且一般都研究单一的局部的运行 区段,而在我国铁路的实际运营过程当中,高速铁路跨线运行 的特点非常鲜明,而对于此,目前的研究却很少涉及,但是高 速铁路跨线列车的开行方案进行系统研究确实提高铁路运输 效率、充分利用铁路运输能力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所以, 对高速铁路跨线列车的开行方案进行优化的研究非常重要。 (2)模型可行性 此前关于跨线列车开行方案的研究,考虑的影响因素过
inபைடு நூலகம்ustry
李卫华 1 韩 昌 2 王淑姗 2
1.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2. 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
影响力
真实度
行业关联度
基于跨线列车调整的高速铁路运行图优化
我国幅员辽阔,铁路线路多,路网结构复杂,有较大的跨线旅客出 行需求,因此,需要开行一定数量的跨线列车。本文从提高能力利用率 出发,取消开行跨线客流占比过低的跨线列车并将其客流合并到本线客 流,得到优化后的开行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优化后运行图。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符卓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将旅客出行便捷程度 作为目标,建立基于时间分段的分配问题优化模型,并提出了 一个新的火车始发点和终到点的优化计算方法,通过用计算机 调整不同时段列车的开行和停站等优化运行图绘制方法。
邓鹏对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乘客出行的便利性,最终优 化目标设为最大程度提高旅客乘车方便度,建立列车到发时 间域分配模型,利用蚁群算法,并以成都车站为实例进行求 解,验证算法和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陈团生等考虑乘客在不同出发时间段的偏好,在到发线 最大通过能力和列车的合理发车时间域的约束下,以乘客便 利性最大化为目标,建立模型以达到优化分配的目的,随后 对优化方法进行验证,以太原站为例。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以上研究表明,对于高速铁路跨线列车的研究,尤其是 在运行方案优化这方面,已经有了许多的成果,具有很大的 借鉴意义,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可以继续研究探讨的环节和 一些薄弱之处。
陈慧研究跨线列车运行方案的调整方法和优化方法,分 析跨线列车和城际客车运行方案的衔接方式,建立了衔接方 案的评价体系。
陈玲玲考虑到多个方向上的列车到达时间相互匹配,对到 达中间衔接站的列车进行分析,并通过跨线列车的合理到发时 间域进行动态分析,模拟解出衔接站各个列车的合理发车时间。
孙焰等把区段内机车运用数最少作为优化目标,建立列 车始发布点优化模型,采取网络优化和最优匹配结合算法,将 模型分解,并逐步计算各个部分,以此来解决始发布点问题。
④短息提醒(APP 信息传输)和 GPS 车辆定位模块: 如果发现有酒驾行为或者意图,可以给家人(提前设定好联 系方式)和交管部门发送短息(APP 信息)提醒,同时启动 GPS 车辆定位功能,提供位置信息。设定此模块主要是为 了能及时找到和控制涉嫌酒驾车辆。同时,还考虑到由于检 测到的酒精信号很弱,如果因为控制单元故障或者人为因素 的影响导致无法控制车辆,便可以通过传输的信息和位置, 帮助交警快速找到酒驾车辆并进行处理,避免酒驾车辆在路 上行驶和防止堵塞交通或引发次生的交通事故。
近几年,我国经济不断增长,社会不断进步,高铁日渐 实现成网运营,跨线车的比例越来越高,旅客对列车服务质 量和开行时间等要求日益提高,所以,对高铁运输组织理论 的创新和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跨线列车来讲,高铁运 输时段性特点鲜明,跨线车的开行时间对跨线车上座率和旅 客出行方便程度产生直接影响,铁路部门的效益也会受到波 及。因此,要方便旅客出行,同时提高效益,对高铁跨线车 的运行方案进行优化调整至关重要。对于高铁跨线列车而言, 一个合理的运行方案可以提高车站作业质量、充分利用车站 设备、提高跨线车运输组织效率,同时还可以扩大跨线车服 务范围、提升跨线车服务质量。所以,高速铁路跨线车运行 方案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马建军等以高速度等级和低速度等级列车运输组织方式 为条件,研究了高速铁路中速跨线列车的合理始发终到时间
域计算方法,结合实例,按照京沪高铁实际运营,通过仿真 技术论证方法的实用性。
罗建研究分析城际高铁运输组织,探究城际列车与既有 线之间存在的冲突,并以协调二者运行为切入点,以运输成 本最低,运输效率最高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然后通过实例 验证,分析模型的实用性与合理性。
◎ 10 万~ 30 万
中国科技信息 2019 年第 3、4 期合刊·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Feb.2019 DOI:10.3969/j.issn.1001- 8972.2019.03.013
可实现度
可替代度
行业曲线
link
appraisement
(下转第 52 页)
-50-
◎ 10 万~ 30 万
中国科技信息 2019 年第 3、4 期合刊·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Feb.2019
警告酒驾驾驶员不准起动车辆,并提示发动机的点火系统将要 断开;若车辆正在行驶,则警示驾驶员发电机将在 10 秒内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