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及主要问题分析
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采用模式的分析

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采用模式的分析时颢摘要:分析了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与既有铁路列车运行图的主要区别,提出并论述了在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中如何满足旅客运输市场需求、合理利用通过能力以及便利列车运行调整的几个关键问题;借鉴国外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思想,研究了我国高、中速列车共线运行的具体实现形式,综合分析后提出了高速铁路运行图初期采用集中-均衡模式,远期采用合理负荷下的规格化饱和运行图模式的论点,并对这种模式下高速铁路的通过能力进行试算,提出了高速铁路沿线车站设置的原则。
关键词:列车运行图;高速铁路;运输市场;通过能力;列车运行调整;规格化饱和运行图分类号:U29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360(2000)01-0092-06Analysis on rational applied modes of high-speedtrain diagram in our countrySHI Hao(Transportation & Economics Institute,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xisting train diagram and the high-speed train diagram. It advances and discusses several important questions on how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passenger transport market, how to take advantage of carrying capacity reasonably and facilitate the train operation adjustment during designing the train diagram. Referring to design ideas of high-speed train diagram from foreign country, it studies the concrete realization of mixed running involving high and medium speed trains. Base on synthetically analysis, it advances that the high-speed train diagrams apply concentrated-regular mode in the early stages after the high-speed railway is constructed, while apply regular saturated mode under rational loading in a specified future date. It also makes preliminary calculation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high-speed railway in this mode, and bring up the principle for station-layout along high-speed railway. Keywords:train diagram; high-speed railway; transport market; carrying capacity; train operation adjustment; regular saturated train operating program我国开展高速铁路研究以来,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问题作为高速铁路建设论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深入和发展,特别是在高速铁路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论证中对其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并取得基本共识。
铁道部关于列车运行图编制规则

铁道部关于列车运行图编制规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铁道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79.11.24•【文号】[79]铁运1801号•【施行日期】1979.11.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铁路正文列车运行图编制规则((79)铁运1801号1979年11月24日)一、总则第1条为加强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工作,提高列车运行图的质量和作用,规定本规则。
第2条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综合计划和行车组织的基础。
正确地编制列车运行图,对保证行车安全,加速机车、车辆周转,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能力,完成和超额完成铁路客货运输计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3条全路定期性的列车运行图编制工作,由铁道部决定。
原则上每两年定期编制一次,在夏季实行。
重新编制列车运行图的主要原因如下:1.客、货列车行车量发生较大变化;2.铁路的技术设备发生较大的变化。
如提高线路容许速度,改变牵引动力,开通新线,增加复线以及采用调度集中和自动闭塞装置等;3.运输组织发生变化,如调整货物列车编组计划,调整机车交路和列检布局,改变货物列车重量标准等。
第4条编制列车运行图,必须贯彻下列各项基本要求:1.列车运行的安全;2.适应旅客运输的需要,提高客运服务水平;3.完成国家规定的铁路货物运输计划;4.加速机车、车辆周转,改善列车运行图的各项指标;5.充分利用和提高线路通过能力;6.积极考虑新技术和先进工作方法。
第5条列车分类和列车车次按下列规定:1.旅客列车(1)特别旅客快车1-98(2)直通旅客快车101-298(3)管内旅客快车301-398(4)直通旅客列车401-498(5)管内旅客列车501-598(6)临时旅客列车601-678(7)混合列车681-698(8)市郊列车701-748(9)旅游列车游1-游48(10)回送客车底列车:固定车次,原车次上加8000不固定车次8601-86782.货物列车(1)快运货物列车751-768(2)快运零担列车771-798(3)始发直达列车801-898(4)空车直达列车901-998(5)石油直达列车001-098(6)技术直达列车1001-1098(7)直通货物列车1101-1998(8)区段列车2001-2998(9)沿零摘挂列车3001-3098(10)摘挂列车3101-3198(11)区段小运转列车3401-3498(12)枢纽小运转列车3501-3998(13)超限货物列车7001-7098(14)保温列车7101-71983.单机和路用列车(1)单机4001-4098(2)补机4301-4398(3)试运转列车5001-5098(4)轻油动车或轨道车5101-5198(5)路用列车5201-5298(6)回送入厂列车5301-5398(7)救援列车6001-6098各铁路局管内的客货列车车次,必要时可作补充规定。
国内外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及主要问题分析

国内外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及主要问题分析列车运行图是所有与铁路行车组织有关部门工作的综合性技术文件,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 是铁路运输产品结构、运力资源配置、企业劳动组织的综合体现。
由于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竞争日趋激烈和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列车运行图已由传统的两年编制一次,发展成根据客货运量、营销需要和市场变化频繁编制和调整.。
因此各国在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确保列车能够在安全、有序的情况下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1 国外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现状1.1 法国高速铁路运行图编制管理现状1.1.1 管理机构客运部。
拥有高速列车产权,对高速列车运输需求、开行方案、高速列车运用计划实施集中管理;负责高速列车的日常运用;制定高速列车购置计划,动车运用计划并以合同方式委托动车段养护维修。
运营基础部。
受路网公司委托对路网基础设施进行维修和管理,主要负责制定安全规程与安全监督;负责列车运行调度指挥;受路网公司委托编制列车运行图;负责高速线等养护维修以及工程设计等。
运输生产部。
定制高速列车养护维修规章制度,组织制定长期保有量计划,监督协调调度中心工作,对动车段进行业务管理,协调法铁各部门运输需求,向路网公司购买运行线。
1.1.2 法铁编图机构在法国,法铁总部运营基础部内设有运行图编制办公室,分东北、东南和大西洋三个区,分别编制三个大区的长途客货运行图,23 个铁路局中设运行图办公室,负责各自管内运行图编制,另外法铁150 个车站(到发线超过4股)参加编图工作,同步编制车站股道占用计划。
运行图办公室中下设:组织与管理联络部,负责对外沟通与联络工作,统一发布信息,对各运输企业保持中立;工作方法指导部,负责协调总部和铁路局两级编图办公室工作,对直通列车和区域列车编图工作进行指导,提出具体要求;编图软件办公室,负责计算机编图软件使用与历史运行图数据维护工作,发表运行图的编程版本,向运输企业公布运行图资源。
高速铁路周期化列车运行图编制研究

高速铁路周期化列车运行图编制研究高速铁路周期化列车运行图编制研究摘要: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运行图的编制成为保障列车正常运行和提高运输效益的重要环节。
本文围绕高速铁路周期化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展开研究,通过对运行图编制的基本原则、关键技术和优化方法进行分析,为高速铁路运输系统提供畅通无阻的列车运行保障。
一、引言高速铁路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运输速度快、能耗低、运力大等优势,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
而运行图的编制在高速铁路运输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列车的正常运行、运输效益的提升以及乘客出行的舒适度。
因此,对高速铁路周期化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运行图编制的基本原则1. 时空结合原则时空结合原则是指运行图中不同列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关系。
高速铁路的运行图编制要考虑列车在不同时间段的客流量分布以及不同区间的运行速度。
只有合理地安排列车的发车时间和运行速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2. 安全优先原则安全是高速铁路运行图编制中的首要考虑因素。
运行图要保证列车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发生追尾等事故。
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列车的运行速度、停站时间和加减速度等相关参数,合理安排列车的发车间隔,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
3. 经济效益原则高速铁路的运行图编制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
在确定列车的发车时间和站点等参数时,要根据不同时段的客流量、旅客需求以及运输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决策,以最大化利润和效益。
三、运行图编制的关键技术1. 运行图优化技术运行图的编制需要同时考虑多个因素,如列车运行时间、停站时间、站点排布等。
在实际编制过程中,可以利用优化算法对运行图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优解。
常用的运行图优化技术包括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和蚁群算法等。
2. 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在运行图编制中是不可或缺的。
运行图编制需要分析历史客流数据、交通拥堵状况、列车运行速度等多个方面的数据,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关于铁路行车运行图编制和管理的思考

关于铁路行车运行图编制和管理的思考【摘要】以我国2009年4月1日起实行的新的列车运行图为背景,针对目前我国铁路列车运行图在编制与管理中的特点,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机制和流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流程优化再造目标及构建专业化编图队伍,采用并行工程和建设支持流程的编图信息系统等再造措施。
【关键词】列车运行图编制流程管理流程再造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综合计划和行车组织的基础,是设计、展示铁路客货运输产品的平台。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铁路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要求的提高,路网的逐步完善,面对更高的要求,现运行图编制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逐渐突现出来,因此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和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进行改进。
1我国铁路2009年4月1日起全部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自2009年4月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这是继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之后,铁道部再次对列车运行图进行较大范围的调整。
实施这次列车运行图调整,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在现有的线路机车车辆的能力基础上做到最大限度的“便民利民”;二是新建的两条重要客运专线投入使用,那么我们要使新建的、快速的通道能力尽快的发挥作用。
调图的两大亮点:①合(合肥)武(武汉)客运专线开通运营;②石(石家庄)太(太原)客运专线开通运营。
调图的五大变化:①旅客运输能力得到大幅提升;②旅客运输能力得到大幅提升;③动车组开行范围明显扩大;④主要城市问旅客列车运行时间大幅压缩;⑤运输效率有新的提高。
2我国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和管理分析2.1列车运行图编制和管理的特点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和管理工作具有以下4个显著特点。
2.1.1影响因素复杂。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涉及大量的技术资料和标准,且目标条件和评价标准难以定量描述,既要满足技术条件又要渗透人的决策行为。
2.1.2群体协作性。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和管理需要车、机、工、电、辆等各部门人员的全力合作,既有关编图人员进行技术协作,也需要各级领导进行决策。
列车运行图编制规则[总结]
![列车运行图编制规则[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966277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5.png)
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规则一、总则第1条为规范和加强铁路列车运行图(含机车周转图,下同)的编制和管理工作,提高列车运行图的质量,充分发挥列车运行图的作用,确保运输安全,制定本规则。
第2条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综合计划和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
科学合理地编制列车运行图,对保证行车安全,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运输能力、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第3条列车运行图分为基本列车运行图(简称基本图)和分号列车运行图(简称分号图)。
基本图是指经过重新编制或调整,正在实施并持续到下次重新编制或调整为止的列车运行图。
调整后的基本图又称调整列车运行图(简称调整图)。
分号图是指为适应短期运输、应对突发事件或施工等需要,短时间实行,实行完毕又恢复到基本图的临时性列车运行图。
第4 条基本图的变更通过编制或调整来实现。
编制需重新确定各项技术作业标准、重新构建旅客列车运行框架、重新铺画全部客货列车运行线、在全路范围同时实行。
调整则是在各项技术作业标准和旅客列车运行框架不做大的变动的基础上,对基本图做的局部变更。
全路基本图原则上每两年编制一次,宜在春季或秋季实行。
铁道部、铁路局要根据铁路运输市场需求、铁路技术装备或运输组织方式发生的变化及时编制列车运行图。
列车运行图编制实行两级管理,跨局列车由铁道部组织铁路局编制,局管内列车由铁路局负责编制。
第5 条基本图的编制、调整和分号图的编制原则上以会议的方式进行。
列车运行图编制、调整及确定的相关事项,以铁道部或铁路局的正式文电公布实行。
第6条列车运行图必须符合下列各项基本要求:1.保证列车运行安全;2.符合各项技术作业标准;3.适应客货运输市场需求;4.经济合理地运用机车车辆;5.做好列车运行线与客流、车流结合;6.充分利用线路通过能力,合理安排施工、维修天窗;7.努力实现各站、各区段间列车运行的协调和均衡;8.合理安排乘务人员作息时间;9.提高铁路应急处置能力。
第7条列车车次编排按下列规定:一、旅客列车1.高速动车组旅客列车G1-G9998 “G”读“高”其中:跨局G1-G5998管内G6001-G99982.城际动车组旅客列车C1-C9998 “C”读“城”其中:跨局C1-C1998管内C2001-C99983.动车组旅客列车D1-D9998 “D”读“动”其中:跨局D1-D3998管内D4001-D99984.直达特快旅客列车Z1-Z9998 “Z”读“直”5.特快旅客列车T1-T9998 “T”读“特”其中:跨局T1-T4998管内T5001-T99986.快速旅客列车K1-K9998 “K”读“快”其中:跨局K1-K6998管内K7001-K99987.普通旅客列车1001-7598⑴普通旅客快车1001-5998其中:跨三局及其以上1001-1998跨两局2001-3998管内4001-5998⑵普通旅客慢车6001-7598其中:跨局6001-6198管内6201-75988.通勤列车7601-89989.临时旅客列车L1-L9998 “L”读“临”其中:跨局L1-L6998管内L7001-L999810.旅游列车Y1-Y998 “Y”读“游”其中:跨局Y1-Y498管内Y501-Y99811.动车组检测车DJ5501-DJ5598 “DJ”读“动检”12.回送出入厂客车底列车001-0029813.回送图定客车底在车次前冠以“0”14.因故折返旅客列车原车次前冠以“F”读“返”二、行包专列1.行邮特快专列X1-X198 “X”读“行”2.行包快运专列X201-X998三、货物列车1.直达货物列车80001-8799810001-19998其中:货运五定班列80001-81748快运货物列车81751-81998煤炭直达列车82001-84998石油直达列车85001-85998始发直达列车86001-86998空车直达列车87001-87998技术直达列车10001-199982.直通货物列车20001-299983.区段货物列车30001-399984.摘挂列车40001-449985.小运转列车45001-499986.超限货物列车70001-709987.万吨货物列车71001-729988.冷藏列车73001-749989.军用列车90001-9199810.自备车列车60001-6999811.抢险救灾列车95001-97998四、单机和路用列车1.单机50001-52998其中:客车单机50001-50998货车单机51001-51998小运转单机52001-529982.补机53001-549983.试运转列车55001-559984.轻油动车、轨道车56001-569985.路用列车57001-579986.救援列车58101-58998为确保列车车次全路统一性及有关行车设备和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列车车次编排仅限于使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总位数原则不得超过7位。
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优化策略分析

总而言之,为提升列车运行安全性以及运行效率,对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进行优化是极其迫切的。可以通过提升系统信息化建设以提升其智能化水平、实现技术作业标准的统一、成立专职编图机构、优化编制发布管理机制等方式来实现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的优化,从而实现列车运行图编制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荣剑. 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优化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9, 41(02):31-35.
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优化策略分析
摘要:我国人口基数大,为了能够保证社会稳定发展,列车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必不可少。在城镇化的推动下,对于列车的需求以及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除了提升列车基础设施的建设外,对于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进行优化也是重要的手段。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列车运行与物联网技术不断深入结合,为提高列车运行效率,保证服务质量,就需要针对现有技术以及列车运行图编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优化对策。
(一)高速铁路技术作业标准一致性不强,线路通过能力利用率低
随着高速铁路运输的发展,从2018年以来,我国开通的7631列的列车中,高速铁路列车占有5284列,占着绝大部分。但是在春节等大型的节假日中,极易出现路线列车开行对数达到饱和,甚是超过饱和,加上恶劣天气的因素,导致列车运行受到影响,列车出现长时间晚点的现象。目前所应用的运行图编制还是以《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规则》(铁运[2008]206号)作为基本准则。其中对于高速铁路技术作业标准还没进行细化以及明确,导致在进行编制管理过程中,各铁路局集团公司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繁忙高速铁路路线的通过能力。
一、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的现状
根据我国《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我国列车的运行需要根据其中列车的运行图开展不同部门间的工作,以此保证列车运行的有序稳定性。我国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局集团公司、铁路局集团站灯三级机构进行管理。对于总公司的任务是定期进行列车运行图编制调整,通过召集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以及调整要求进行对列车的运行图进行合理编制调整。不同类型的列车由不同部门负责,不同列车运行图编制人员经过方案的确定,最终在总公司的服务器中进行运行图的铺画以及参数的修改,实现运行图的调整。为方便编制管理,相关列车运行图编制人员在完成运行图的编制后,还需要各列车的运行图、运输生产指标、列车运行图数据录入到总公司中。虽然我国的列车运行编制管理处于较为先进的地位,但是为了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以下是我国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铁路运行图编制系统的现状与思考

铁路运行图编制系统的现状与思考摘要:铁路运行图是保证铁路运输高效、安全的有效手段,而目前的铁路运行图编制系统还有部分缺陷,例如数据的精确性、动态更新、数据互联等方面存在瑕疵。
为提升铁路运行图编制系统的工作效率,优化系统配置,文章对铁路运行图编制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思考,为铁路部门优化系统提供了参考资料。
关键词:铁路运行图;编制系统;铁路运输;系统配置;动态更新;数据互联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U29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7-0154-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7.073 铁路运行图是火车在运行过程中,从始发站一直到终点站,通过发送相关数据给铁路中心,保证铁路交通安全?利运行的手段。
其中运行图中涉及到铁路运输调度、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客货运等多个部门,部门之间通过运行图协调合作,让列车高效快速运行,所以铁路运行图的编制是整个铁路交通部门最重要、最严谨的工作,运行图编制的好与坏直接反映了铁路运输的真实质量,还有铁路运输整体的安全稳定。
因此,铁路运行图编制系统需要不断提高其编制能力与管理质量,这样才能真正保障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公共交通安全。
1 铁路运行图编制系统的现状1.1 铁路运行图编制系统当前,我国的铁路运行图的编制系统内容非常复杂,其中包括列车时刻表、运行图绘制、车站股道应用、客图管理、车辆分配、牵引计算等。
这些系统共同组成运行图编制系统,保证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稳定,为广大旅客带来舒适的服务。
1.2 计算机编制系统铁路运行图编制系统主要由计算机编制系统完成,主要的编制方法有模拟法、数学模型法、人工智能法三种。
模拟法采用人工绘编的方式,由工作人员按照经验编制的计算机判断与执行程序,以此实现编图。
数学模型法主要使用多种数学工具对铁路运行图进行建模,优化计算机算法,实现运行图的顺利运行。
人工智能法,将人的经验作为计算机运行规则,构建列车运行图编制专家系统,并将列车运行图看作各区间列车顺序的一个组合,从而将列车运行图的编制作为一个搜索问题来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及主要问题分析列车运行图是所有与铁路行车组织有关部门工作的综合性技术文件,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 是铁路运输产品结构、运力资源配置、企业劳动组织的综合体现。
由于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竞争日趋激烈和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列车运行图已由传统的两年编制一次,发展成根据客货运量、营销需要和市场变化频繁编制和调整.。
因此各国在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确保列车能够在安全、有序的情况下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1 国外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现状1.1 法国高速铁路运行图编制管理现状1.1.1 管理机构客运部。
拥有高速列车产权,对高速列车运输需求、开行方案、高速列车运用计划实施集中管理;负责高速列车的日常运用;制定高速列车购置计划,动车运用计划并以合同方式委托动车段养护维修。
运营基础部。
受路网公司委托对路网基础设施进行维修和管理,主要负责制定安全规程与安全监督;负责列车运行调度指挥;受路网公司委托编制列车运行图;负责高速线等养护维修以及工程设计等。
运输生产部。
定制高速列车养护维修规章制度,组织制定长期保有量计划,监督协调调度中心工作,对动车段进行业务管理,协调法铁各部门运输需求,向路网公司购买运行线。
1.1.2 法铁编图机构在法国,法铁总部运营基础部内设有运行图编制办公室,分东北、东南和大西洋三个区,分别编制三个大区的长途客货运行图,23个铁路局中设运行图办公室,负责各自管内运行图编制,另外法铁150个车站(到发线超过4股)参加编图工作,同步编制车站股道占用计划。
运行图办公室中下设:组织与管理联络部,负责对外沟通与联络工作,统一发布信息,对各运输企业保持中立;工作方法指导部,负责协调总部和铁路局两级编图办公室工作,对直通列车和区域列车编图工作进行指导,提出具体要求;编图软件办公室,负责计算机编图软件使用与历史运行图数据维护工作,发表运行图的编程版本,向运输企业公布运行图资源。
1.1.3 法铁运行图编制手段及步骤采用THOR软件作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辅助工具,将线路的技术资料,如平纵断面数据、限速要求、车站位置、高速动车组牵引与制动特性、列车长度与重量等输入THOR数据库内,将申请的列车开行计划如始发终到站地点、中间停站地点与时间等同样输入到THOR软件,THOR综合起来进行列车牵引计算,随即生成该条运行线的始发终到时间、地点、中间停站时间、地点和整个列车旅行时间等。
(1) 法铁运输生产部向路网公司提出开车方案申请和基础设施维修时间需求申请;(2) 路网公司委托法铁运营基础部运行图办公室编制运行图;(3) 运行图办公室参照历年运行图,根据运输需求分阶段编制运行图,重点处理好运营与维修的关系,最终完成的运行图经路网公司审核批准后通告运输企业。
(4) 路网公司每年组织编制新的列车运行图,运行图编制分为三个阶段:申请与研究、编制与滞后申请和滞后申请处理与完成,整个编图工作历时将近21个月。
1.2 日本高速铁路运行图编制管理现状1.2.1 新干线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及与既有线的运行管理日本对列车运行图的管理体系十分明确,均是由公司本部(总社)编制,并根据市场变化和需要修订,交给调度执行。
对公司之间的跨线运行列车,由两公司间协商确定。
目前,JR东日本公司新干线与既有线实现了直通运行,其突出特点是,新干线高速列车可以根据运行图安排,采取中途分离或合并的运行方式,再上既有线运行,运行速度130km/h。
这样,充分发挥了既有线改造后的效能,延长了高速列车的服务寿命,满足了不分长途和通勤人员乘降的需要。
1.2.2 运行图类型日本新干线运行图中的列车类别分为:定期列车、季节列车和临时列车三类。
定期列车是时刻固定,全年中每日都开行的列车;季节列车是指时刻固定,仅在必要的期间和必要的日期内开行的列车;临时列车是指临时指定时刻,仅在临时指定的期间和日期内开行的列车。
在定期列车中,由于线别、车辆形式、速度、编组、出发和到达地的不同,又分别冠以不同的列车名。
1.2.3 运行图编制特点(1) 以东日本公司新干线为例,其运行图以小时为单位,每小时铺设大致相同的列车运行线,每个小时的开行方案都相似,根据需求的波动、公司经营方针进行调整。
(2) 在运行图编制中,尽可能考虑到运输变化,并在运行图中充分表现出季节、节假日、周日、日间等方面的波动变化,提前做好运力安排准备。
1.2.4 计划种类和编制步骤日本铁路的运输计划业务是指基本计划、车辆使用计划和实施计划的编制。
基本计划编制包含了基本列车计划、基本车辆运用计划、基本乘务员运用计划,车辆使用计划业务包括检修计划生成、车辆调配;实施计划包括临时列车计划。
基本计划的审定工作每年由各铁路公司联合进行,其编制步骤如下:(1) 确定公司的经营方针;(2) 运量预测;(3) 确定修改的框架,编制运行图草案;(4) 确定运行图方案;(5) 新图实施。
临时列车计划的制定根据运输需求的变化,每个季度对基本计划进行调整,加入季节性列车和特殊列车,形成日常的运输方案,一般提前半年进行,并且在开始实施日前2个月准备完毕,向社会发布,发售时刻表,提前一个月接受指定席预订。
2 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现状2.1 既有线运行图编制管理模式目前,我国铁路采用两级编图管理模式,即铁道部负责确定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原则、方针及任务,制定直通客车方案图,并具体领导组织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工作;铁路局负责拟定具体行动计划,并按时完成本局的编图工作。
2.2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基本类型从国外高速铁路来看,列车运行图分为常规运行图和节假日运行图,其中,列车类别可分为:定期列车、季节列车和临时列车三类。
目前,我国铁路列车运行图分为基本运行图、施工运行图和节假日运行图,节假日运行图有春运图、暑运图、五一图、十一图,开行的列车类型有定期列车、临时列车。
我国即将建成后的客运专线多数只开行客车,线路通过能力相对富余,客专运行图分为基本运行图和节假日运行图,开行定期列车、季节列车和临时列车,客专节假日运行图是指针对客流量波动交大的主要节假日编制的列车运行图。
另为,还可编制旅游旺季、特殊社会活动、市场变化等特别需求的分号列车运行图。
2.3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铺画方式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铺画方式、列车的开行位置,对通过能力有影响作用。
将速度在300km/h及以上的高速列车称为A类高速列车,简称A类列车;将速度为200km/h和250km/h的高速列车称为B类高速列车,简称B类列车。
(1)同类列车成组铺画成组铺画的追踪列车数越多,每一列占用运行图的时间越少,B类列车的影响越少,可铺画的总数越多,如图1所示。
图1 同类列车成组铺画对通过能力的影响(2) A类列车停站方式A类列车采用交替停站的方式,停站顺序可由远而近,即前行列车停远方站,后行列车停后方站,依次由远而近,如图2所示。
图2 停站方式对通过能力的影响(3) 减少越行与待避的次数A类列车不越行过多的B类列车,以减少运行图的空费时间,B类列车待避次数不宜过多,否则将严重影响B类列车的旅速,如图3所示:图3 越行与待避过多的铺画方式2.4 客专建成后运行图编制管理模式客运专线建成后,即使是独立性较强的城际客运专线,也有可能在接轨站与既有线共用车站咽喉,车底出入库可能存在进路冲突,并且,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将采用既有线与客运专线跨线运输的组织模式,客运专线是整个路网的组成部分,与既有线紧密联系,其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不宜独立进行,应在整个路网中结合既有线进行统一编制和管理。
因此,客运专线运行图的编制管理模式应与既有线统一起来进行规划和设置。
客运专线建成后,客运专线跨线列车数量和开行方案由铁路局和客运专线公司提报,本线列车开行数量和方案由客运专线公司提报,铁道部进行审批,在满足跨线列车开行前提条件下,铁道部原则上应同意客运专线本线列车的开行数量和方案。
铁道部成立编图中心前,跨局(或跨客运专线公司)列车运行图由铁道部组织编制,管内列车运行图由客运专线股份有限公司编制,报铁道部审批;铁道部成立编图中心后,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由铁道部编制。
3 客运专线条件下列车运行图编制的技术关键和需要解决的问题(1)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制定符合旅客要求的列车开行方案,特别是针对节假日的分号运行图的编制以及动车组运用问题,也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2) 客运专线客流具有与既有线不同的特点,应尽可能考虑上下班时的客流高峰期,列车开行数量具有时间段上的波动性和规律性。
(3) 在不成对的列车运行图中,某些车站的到达列车数与出发列车数不一致,如果仅利用运行图中的列车,不能编制出可行的运用计划。
因此,需要设置一些回送动车组的运行线。
另外,为提高动车组的使用效率,在编制动车组运用计划时也经常增加一些回送动车组的运行线。
所以增加适当的回送动车组的运行线在编制动车组运用计划中可能是需要的。
(4) 随着各客运专线的逐步建成,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比较复杂的客运专线网。
因此针对客运专线网的动车组的综合运用及优化问题,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5) 与此同时,随着客运专线上不同类型的动车组(速度不同、编组不同等)运行,考虑到不同类型动车组间不可以套用这一因素,因此编制不同类型动车组的运用计划也成为一个刻不容缓需要解决与深化研究的问题。
(6) 考虑到跨线列车和本线列车,需要明确其优先原则和列车等级,尽可能考虑客运专线能力,并为本线列车的开行创造条件。
(7) 编图部门在与其他相关部门在密切合作的情况下,还应明确责任,使得运行图的编制能够顺利的进行。
(8) 建议铁道部成立全路列车运行图编制中心,负责既有线和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编图人员除中心常驻人员外,其他编图人员驻相关铁路局和客运专线公司。
2.4 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的特点: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应尽可能考虑客流高峰需求,列车开行数量具有按时段的波动性和规律性;列车开行数量受动车组数量和运用方式的制约,应尽可能提高动车组的上线率;对于跨线列车和本线高速列车,需要明确其优先原则和列车等级;跨线列车运行线布局方案应尽可能考虑客运专线的能力,并为本线列车的开行创造条件;客运专线综合维修天窗设置方案对跨线列车和夕发朝至列车的开行具有制约作用;客运专线运行图的编制要考虑相关运行线的紧密接续,方便旅客的换乘。
关键技术:城际客运专线节拍式列车运行方案的列车运行图编制技术跨线列车运行线的编制技术天窗开设方式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弹性运行线之间的衔接与维修作业的匹配性作业地点、时间及作业用车与乘务计划的匹配性乘务员运用对客流变化的灵活对应临时列车的设定运行图运行图的编制原则:(1)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工作是全路列车运行图编制工作的一部分,由铁道部统一组织编制;(2)严格遵守各种间隔时间标准和规章制度;(3)适应客运专线客流特点,最大限度满足旅客出行的需要,尽可能按时段、服务频率安排列车运行线;(4)协调好客运专线与既有线的衔接,并尽可能提高客运专线及既有线的通过能力;(5)协调好跨线列车运行线与本线列车运行线的关系,尽量减少客运专线各种列车的相互影响;(6)尽可能提高动车组的运用效率;(7)合理安排列车停站,以提高列车旅行速度;(8)兼顾均衡铺画的原则,充分利用线路和车站的通过能力,减少各种列车间的越行与避让,同时使运行图保持合理的弹性;(9)使高速列车运行与高速客运站的技术作业过程相协调;(10)处理好列车密度、列车种类、到发时刻、动车组运用和综合维修天窗设置等几方面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