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法和消毒方案
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法和消毒方案

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法和消毒方案公共场所消毒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消毒是指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过程。
在公共场所的服务行业中,消毒的目的是清除和杀灭污染在公共场所用品用具上的致病菌。
消毒工作对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场所消毒的主要部位包括住宿业、游泳场馆、沐浴场所、美容美发场所、商场(超市)、影剧院、音乐厅、游艺厅和体育馆。
这些场所的消毒重点不同,但都需要进行消毒。
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和紫外线消毒。
物理消毒法利用物理学的方法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将其杀灭或清除,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方法。
化学消毒则使用含氯、溴或过氧乙酸的消毒药物进行消毒。
紫外线消毒常用于空气、水及污染物表面的消毒。
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要自然滤干或者烘干,不应使用毛巾擦干,以避免再次污染。
应及时放入密闭保洁柜内存放,并且各类公共用品用具要有明显的区分标志。
综上所述,公共场所消毒工作是卫生状况改善、预防疾病发生与流行的有力保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各个场所需要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消毒方法,消毒后的用品用具要做好保洁工作,以保证消毒效果。
耐热的公用茶具可使用流通蒸汽100℃作用20分钟-30分钟进行消毒,或者煮沸消毒15分钟-30分钟。
不耐热的公用茶具可使用化学消毒方法,如0.2%-0.5%过氧乙酸溶液、有效氯或有效溴含量为250毫克/升-500毫克/升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备用。
每个客人使用后,饮具应一客一用一消毒。
清洗消毒后,饮具表面应光洁、无油渍、无污迹、无水渍、无异味。
对于拖鞋,可以使用洗涤剂手工洗涤或机器洗涤。
不耐热的拖鞋可浸泡在2%-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1000毫克/升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清洗后备用。
耐热的拖鞋可使用流通蒸汽100℃作用20分钟-30分钟进行消毒,或者煮沸消毒15分钟-30分钟。
眉刀、剃刀、推剪等金属制品可以使用红外线消毒箱消毒,温度设定为120℃,作用时间为30分钟。
公共场所消杀方案

公共场所消杀方案一、消杀目的公共场所人员密集、流动性大,容易成为细菌、病毒传播的温床。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需要对公共场所进行定期、全面、科学的消杀工作。
二、消杀范围(一)室内场所1、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商业场所。
2、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等教育场所。
3、医院、诊所、养老院等医疗和养老场所。
4、酒店、宾馆、民宿等住宿场所。
5、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
6、体育馆、健身房、游泳馆等体育场所。
7、影剧院、歌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
8、写字楼、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办公场所。
(二)室外场所1、公园、广场、游乐场等休闲场所。
2、公交车站、地铁站、火车站等交通枢纽。
三、消杀频次(一)高风险场所1、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每天至少消杀 2 次。
2、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每天至少消杀 1 次。
(二)中风险场所1、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商业场所,每周至少消杀 2 次。
2、酒店、宾馆等住宿场所,每周至少消杀 1 次。
(三)低风险场所1、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每两周至少消杀 1 次。
2、公园、广场等室外休闲场所,每月至少消杀 1 次。
四、消杀时间(一)室内场所1、商业场所一般在营业前或营业结束后进行消杀。
2、教育场所一般在放学后或周末进行消杀。
3、医疗和养老场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消杀时间,但要避免影响患者和老人的正常休息和治疗。
(二)室外场所1、公园、广场等休闲场所一般在清晨或傍晚人流量较少的时候进行消杀。
2、交通枢纽一般在夜间进行消杀。
五、消杀方法(一)物理消杀法1、通风换气: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
2、紫外线消毒:在无人的情况下,使用紫外线灯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每次照射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
3、高温消毒:对于耐热的物品,如餐具、毛巾等,可以采用高温煮沸或蒸汽消毒的方法,消毒时间不少于 15 分钟。
(二)化学消杀法1、消毒剂喷洒:使用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消毒剂等对室内地面、墙壁、门窗、桌椅等物体表面进行喷洒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 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公共场所消毒要求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宾馆、饭店、茶馆、酒吧、超市、药店、娱乐场所、机关办公、公园景区、产业园区等公共场所的环境、用品及相关人员的消毒。
(二)大堂、大厅的消毒方法及要求1.空气消毒(1)首选自然通风,或开窗通风换气。
(2)使用集中空调系统时,应确保场所新风量要求;使用机械通风装置的,应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做好集中空调与机械通风设施的定期清洁和消毒。
2.物表和用品消毒(1)地面、墙壁、电梯,以及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表面如门窗、柜台、桌椅、门把手、话筒等部位,每天进行湿式清洁,并保持这些部位或物体表面的清洁干燥。
每天至少1次,用含二氧化氯、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液拖擦或喷洒,作用30分钟;耐湿物品必要时用含二氧化氯、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
(2)电脑的键盘和鼠标定期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
其他的办公设施,例如传真机和电话的清洁与消毒也可用上述方法处理。
不适合用以上消毒剂的,可使用75%酒精、3000mg/L季铵盐类化合物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
(3)餐厅饭店一桌一消,客人用餐完成并清洁桌面后,用75%的酒精对桌椅进行擦拭消毒,作用15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餐厅饭店的地面在客人离开后使用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液拖擦或喷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拖擦干净,每天2-3次,若人员出入频繁可适当加大消毒频次。
3.出现疑似病例时应采用的措施(1)集中空调系统应停止使用,并加强室内外空气流通,降低室内病原体浓度。
无法通风的空间受到污染后,应重点进行空气消毒。
房屋消毒方法如下:房屋经密闭后,每立方米用15% 过氧乙酸溶液7毫升(1g/m3),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薰蒸1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或用3%~5%过氧化氢溶液(20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60分钟后开窗通风;也可使过氧化氢借助器械雾化或汽化进行空间消毒,并按照厂家说明书执行。
公共场所空气消毒的方法

1. 含氯消毒剂喷雾:对于空间较大的公共场所,可以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喷雾时应确保消毒剂均匀覆盖空间表面,并描述
自然通风
1. 开窗通风:每日至少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自然风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浓度,保持空气新鲜。
机械通风
1. 使用排风扇:在不能开窗通风或通风不良的情况下,使用排风扇等机械通风设备促进空气流通。
循环风空气消毒机
1. 持续开机消毒:在必要时,如密闭空间或人员密集场所,可使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持续消毒。这种设备能够循环过滤并消毒室内空气,减少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传播。
化学消毒剂熏蒸
1. 过氧乙酸熏蒸:房屋经密闭后,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1g/m³),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熏蒸2小时。注意,此方法需专业人员操作,确保安全。
紫外线消毒
1. 紫外线灯照射:在无人条件下,可以使用紫外线灯对室内空气进行照射消毒。紫外线能有效破坏微生物的DNA或RNA,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但需注意,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使用时需确保室内无人。
如何正确清洁和消公共场所公共场所清洁和消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如何正确清洁和消公共场所公共场所清洁和消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何正确清洁和消毒公共场所随着人们对卫生与健康的重视度不断提升,清洁和消毒在公共场所变得尤为重要。
正确的清洁和消毒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防止疾病传播,也能够提升整体的卫生状况。
本文将介绍一些正确的清洁和消毒公共场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定期清理和清洁定期清理和清洁是保持公共场所良好卫生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常见公共场所的清洁方法:1.物品摆放有序确保公共场所内物品摆放有序,不要出现杂物堆积的情况。
保持桌面、货架等物品整齐,减少死角,有利于清洁和消毒的进行。
2.地面清洁使用适当的地面清洁工具,如扫帚、拖把等进行地面的清洁。
根据不同类型的地面材质选择合适的清洁剂,避免对地面造成损害。
3.卫生间清洁卫生间是公共场所中最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之一。
保持卫生间的干燥性,采用消毒液对便盆、洗手池和地面进行清洁和消毒,定期更换马桶垫和卫生纸。
4.垃圾处理定期清理公共场所中的垃圾,使用封闭式的垃圾箱,并定期更换垃圾袋,避免产生异味和细菌滋生。
5.空气清洁公共场所的空气清洁同样重要。
保持良好的通风,可开启窗户或使用空气清新剂等方式净化空气。
二、合理选择消毒剂清洁的同时,消毒也是保持公共场所卫生的关键环节。
其中,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消毒剂及其适用场景:1.酒精类消毒剂酒精类消毒剂是常见的消毒杀菌剂,适用于金属、塑料等表面的清洁和消毒。
使用时需注意不可与明火接触,以防引发火灾。
2.氯类消毒剂氯类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广泛用于消毒污水处理、卫生间等场所。
使用时需注意避免与酸性物质、有机物质接触,以免产生剧毒气体。
3.过氧化氢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消毒剂,能够对各种病原体进行有效灭活。
使用时需按照使用说明使用,避免接触眼睛和皮肤。
4.紫外线消毒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可以通过紫外线消毒灯对空气、物品表面等进行杀菌消毒。
使用时需注意保护眼睛和皮肤,避免直接暴露于紫外线下。
场所消毒消杀方案(5篇)

场所消毒消杀方案(5篇)场所消毒消杀方案(精选5篇)场所消毒消杀方案篇1一、消毒方法及责任人1、室内空气自然通风消毒:每日打开门窗通风换气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通风时段7:30-8:30;11:30-12:30;15:00-16:00。
如条件允许,在做好保温的前提下,开启门窗,保持空气流通、新鲜。
2、地面消毒:每天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消毒时段:17:30-18:30;第二天用清水拖把进行湿式拖地,工作时段:7:30-8:30。
3、办公桌椅消毒:每天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消毒时段:7:30-8:30。
责任人:各二级单位4、电脑键盘、鼠标、电话机、门窗把手、开关面板等:每日使用75%酒精消毒液擦拭消毒2次,应根据使用频次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二、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1、消毒物品由各二级单位负责保存、配置、分发及使用,并做好登记工作。
2、配置和使用84消毒剂时应戴橡胶手套(厨房手套或医用手套)和口罩,按照产品包装上的说明操作。
3、84消毒剂须避光密封保存,长期保存的消毒液会分解失活,即配即用,禁止与酸性清洁剂(如洁厕灵)同时使用。
4、75%酒精易燃,严禁喷洒,存放、使用时远离火源。
场所消毒消杀方案篇201、消毒区域秉承“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消杀原则,对两校区行政楼、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等重点区域和室内外公共场所每天做到杀菌消毒和通风换气,彻底清除各类病媒生物滋生环境。
02、消毒方法(一)常规消毒措施:1、教室、办公室、宿舍等公共场所应自然通风,多开门窗通风换气。
2、台面、门窗把手、等日常接触的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消毒剂进行擦拭。
3、公共区域室内地面每天用含有效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
4、公共场所空气消毒:房间密闭后,用有效氯含氯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
作用时间结束后,及时开门窗通风换气。
5、增加垃圾清运频次,每天至少一次对校园各类垃圾桶及垃圾中转站进行全面消毒,杜绝病毒滋生。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指南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指南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指南是指针对公共场所(如商场、医院、学校、餐厅等)进行消毒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共场所消毒技术指南:
1. 消毒剂选择: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常用的消毒剂包括含氯消毒液、过氧化氢消毒液、醋酸等。
2. 消毒方法:根据不同的场所和物品选择不同的消毒方法,如喷洒、擦拭、浸泡等。
消毒时应注意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确保消毒效果。
3. 消毒频率:根据场所和物品的使用情况和污染程度,制定合理的消毒频率。
一般建议每天至少消毒一次,特别是高频接触的物品和场所。
4. 个人防护:在进行消毒操作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以避免消毒剂对人体的伤害。
5. 废弃物处理: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指南是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而制定的,应当严格执行。
公共场所消毒方法和设施说明

公共场所消毒方法和设施说明在当前疫情情况下,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有效的消毒方法和设施,可以有效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共场所消毒方法和设施说明。
消毒方法1. 消毒液喷洒使用消毒液进行喷洒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消毒方法。
可以使用含有酒精的消毒液,如酒精喷雾或漂白水溶液。
在消毒的过程中,确保液体均匀喷洒在表面,并等待一定时间以确保消毒液充分发挥作用。
2.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一种无化学物质参与的消毒方法。
通过紫外线灯照射,可以有效灭活细菌和病毒。
在公共场所,特别是空间较大的区域,可以使用紫外线消毒设备进行定期消毒。
3. 高温消毒高温消毒是一种物理性消毒方法,常用于对物品进行消毒。
通过高温蒸汽或高温干热,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在公共场所,如医院或食品加工场所,可以使用高温消毒设备对器具和设施进行消毒。
消毒设施1. 消毒喷雾器消毒喷雾器是一种便捷的消毒设施。
通过压缩空气或电动驱动,可以将消毒液均匀喷洒在表面。
在公共场所,可以设置消毒喷雾器供人们使用,以便随时对频繁接触的表面进行消毒。
2. 紫外线消毒灯紫外线消毒灯是一种高效的消毒设施。
通过紫外线辐射,可以快速灭活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在公共场所,可以安装紫外线消毒灯,对空气和表面进行定期消毒。
3. 消毒洗手液消毒洗手液是一种常见的消毒设施。
在公共场所,设置消毒洗手液供人们清洁双手,可以有效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建议人们在进入公共场所时先使用消毒洗手液消毒双手。
综上所述,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法和设施对于预防病毒传播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和设施,并定期进行消毒工作,可以有效保障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让我们共同为营造一个清洁卫生的公共环境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
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法和消毒方案
为指导、规范学校公共场所的预防性消毒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在人员聚集性活动场所的传播,特制定本方案。
一、经常性消毒措施
1.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应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2.对地面、墙壁等表面定期消毒。
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
喷雾消毒可用
0.1%-
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
用药量:
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300ml/㎡,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
地面消毒喷药量为200ml/㎡-300 ml/㎡,由内向外进行喷雾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3.对经常使用或接触的物品、餐饮具定期消毒。
对人体接触较多的柜台、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等可用
0.2%-
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时间15-30分钟。
餐饮具可用流通蒸汽消毒20分钟(温度为100℃);煮沸消毒15-30分钟;使用远红外线消毒碗柜,温度达到125℃,维持15分钟,消毒后温度应下降至40℃以下方可使用。
对不具备热力消毒的单位或不能使用热力消毒的食饮具可采用化学消毒法。
如用有效氯含量为—16—
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有效溴为250mg/L-500mg/L的二溴海因溶液、200mg/L二氧化氯的溶液浸泡、
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
消毒后清水冲洗、空干保存备用。
4.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等,亦可用除菌消毒洗衣粉和洗涤剂清洗衣物。
5.卫生间、厨房和居住的房间要经常打扫,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擦拭,作用时间30分钟。
二、发现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人时的消毒措施
1.对于体积较小的房屋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时,每平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即每平方米用过氧乙酸1克),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底部用装有适量酒精的酒精灯加热蒸发,密闭熏蒸2小时,再开门窗通风。
熏蒸消毒时要注意防火,还要注意过氧乙酸有较强的腐蚀性。
2.体积较大的房屋,密闭后应用
0.3%-
0.5%过氧乙酸溶液或3%的过氧化氢溶液,按每平方米20ml的量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1小时后即可开门窗通风。
3.空调系统应停止使用,整个供风设备和送风管路用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浸泡或擦拭消毒。
4.对地面、墙壁表面等进行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
喷雾消毒可用
0.3%-
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
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300ml/㎡,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
对上述
—17—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收量。
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300ml/㎡,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
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5.病人用过的餐饮具、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时,可在疫点进行煮沸消毒或浸泡消毒。
作浸泡消毒时,必须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可用
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250mg/L-5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对污染重、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和废弃物,在征得病人家庭同意后焚烧。
6.必要时对厕所、垃圾、下水道口、自来水龙头和生活污水等进行消毒。
三、各种污染对象的常用消毒方法
1.地面、墙壁、门窗:用0.3%-
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
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300ml/㎡,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
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
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300ml/㎡,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
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2.空气:
房屋密闭后,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1g/m3
),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熏蒸2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
—18—3.衣服、被褥、书报、纸张:
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或用有效氯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和书报、纸张等,可采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
熏蒸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勿堆积一处),密闭门窗,糊好缝隙。
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ml(1g/m3
),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熏蒸1小时-2小时。
或将被消毒物品置环氧乙烷消毒柜中,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用环氧乙烷气体(800mg/L)消毒4小时-6小时;或用高压灭菌蒸汽进行消毒。
4.排泄物和呕吐物:
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1000ml可加漂白粉50克或有效氯为2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2小时。
无粪的尿液每1000ml加入干漂白粉5克或次氯酸钙
1.5克或有效氯为1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100ml混匀放置2小时。
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或有效氯为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小时。
5.餐(饮)具:
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30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
也可用
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250mg/L-5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6.食物:
瓜果、蔬菜类可用
0.2%-
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分钟,或用12mg/L臭氧水冲洗60分钟-90分钟。
病人的剩余饭菜—19—不可再食用,煮沸30分钟,或用20%漂白粉乳剂、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2小时后处理。
也可焚烧处理。
7.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
可用2%漂白粉澄清液(含有效氯5000mg/L)或有效氯为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或
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
8.家用物品、家俱:
可用
0.2%-
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
9.手与皮肤:用0.5%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000mg/L)或
0.5%氯已定醇溶液涂擦,作用1分钟-3分钟。
也可用75%乙醇或
0.1%苯扎溴铵溶液浸泡1分钟-3分钟。
必要时,用
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或用
0.2%过氧乙酸棉球、纱布块擦拭。
10.运输工具:
车、船内外表面和空间,可用
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1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分钟。
密闭空间,可用过氧乙酸溶液熏蒸消毒。
对细菌繁殖体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ml(1g/m3
),对密闭空间还可用2%过氧乙酸进行气溶胶喷雾,用量为8ml/m3
,作用60分钟。
11.垃圾:
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1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60分钟以上。
消毒后深埋。
12.疫点内的生活污水,应尽量集中在缸、桶中进行消毒。
每10L污水加入有效氯为100ml/L的含氯消毒溶液10ml,或加漂白粉4克。
混匀后作用
1.5小时-2小时,余氯大于
6.5mg/L时即可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