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常用消毒方法

合集下载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指南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指南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指南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和延续,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人们在公共场所的健康与安全,采取适当的消毒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向您介绍一些常见的公共场所消毒技术,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并应用这些技术。

一、物理消毒技术1.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常用于消毒空气和表面。

紫外线消毒设备可安装在公共场所的通风系统中,以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同时,也可使用紫外线灯具对桌面、椅子、门把手等频繁接触的表面进行消毒。

2. 高温消毒高温也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消毒技术。

通过使用热蒸汽或高温水,可以有效地杀灭病原体。

公共场所的厨房、浴室等地方可使用高温消毒设备进行彻底清洁。

二、化学消毒技术1. 酒精消毒酒精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消毒剂,常用于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

使用酒精消毒剂擦拭常接触的表面,如桌子、椅子、儿童玩具等,可以有效地去除病原体。

2. 氯化物消毒氯化物消毒剂,如漂白粉或含氯消毒液,可用于消毒地板、墙壁等大面积表面。

使用时应按照正确的配比将消毒液稀释,并注意避免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

3. 高效氧化剂消毒高效氧化剂,如过氧化氢和臭氧,可用于消毒空气和液体。

公共场所可安装空气净化器或使用高效氧化剂对空气进行消毒,减少传播病原体的风险。

三、生物消毒技术1. 生物防护技术生物防护技术包括使用生物过滤器、消毒灭菌器等设备,提高空气和水的质量。

这些设备通过过滤或使用特定的细菌杀灭剂,能够有效去除和杀灭空气和水中的微生物。

2. 生物酶消毒生物酶消毒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利用特定类型的酶分解细菌和病毒的结构,达到消除病原体的目的。

这种消毒方式安全可靠,且对环境友好。

四、预防措施1. 加强清洁管理公共场所应加强清洁管理,频繁清洁并消毒常接触的表面。

定期清洁公共设施,如厕所、洗手间等,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卫生状态。

2. 提供消毒用品在公共场所设置消毒用品,如手消毒器、纸巾、消毒喷雾等,方便人们随时进行消毒。

提醒人们养成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的良好卫生习惯。

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法和消毒方案

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法和消毒方案

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法和消毒方案公共场所消毒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消毒是指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过程。

在公共场所的服务行业中,消毒的目的是清除和杀灭污染在公共场所用品用具上的致病菌。

消毒工作对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场所消毒的主要部位包括住宿业、游泳场馆、沐浴场所、美容美发场所、商场(超市)、影剧院、音乐厅、游艺厅和体育馆。

这些场所的消毒重点不同,但都需要进行消毒。

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和紫外线消毒。

物理消毒法利用物理学的方法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将其杀灭或清除,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方法。

化学消毒则使用含氯、溴或过氧乙酸的消毒药物进行消毒。

紫外线消毒常用于空气、水及污染物表面的消毒。

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要自然滤干或者烘干,不应使用毛巾擦干,以避免再次污染。

应及时放入密闭保洁柜内存放,并且各类公共用品用具要有明显的区分标志。

综上所述,公共场所消毒工作是卫生状况改善、预防疾病发生与流行的有力保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各个场所需要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消毒方法,消毒后的用品用具要做好保洁工作,以保证消毒效果。

耐热的公用茶具可使用流通蒸汽100℃作用20分钟-30分钟进行消毒,或者煮沸消毒15分钟-30分钟。

不耐热的公用茶具可使用化学消毒方法,如0.2%-0.5%过氧乙酸溶液、有效氯或有效溴含量为250毫克/升-500毫克/升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备用。

每个客人使用后,饮具应一客一用一消毒。

清洗消毒后,饮具表面应光洁、无油渍、无污迹、无水渍、无异味。

对于拖鞋,可以使用洗涤剂手工洗涤或机器洗涤。

不耐热的拖鞋可浸泡在2%-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1000毫克/升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清洗后备用。

耐热的拖鞋可使用流通蒸汽100℃作用20分钟-30分钟进行消毒,或者煮沸消毒15分钟-30分钟。

眉刀、剃刀、推剪等金属制品可以使用红外线消毒箱消毒,温度设定为120℃,作用时间为30分钟。

公共场所消杀方案

公共场所消杀方案

公共场所消杀方案一、消杀目的公共场所人员密集、流动性大,容易成为细菌、病毒传播的温床。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需要对公共场所进行定期、全面、科学的消杀工作。

二、消杀范围(一)室内场所1、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商业场所。

2、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等教育场所。

3、医院、诊所、养老院等医疗和养老场所。

4、酒店、宾馆、民宿等住宿场所。

5、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

6、体育馆、健身房、游泳馆等体育场所。

7、影剧院、歌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

8、写字楼、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办公场所。

(二)室外场所1、公园、广场、游乐场等休闲场所。

2、公交车站、地铁站、火车站等交通枢纽。

三、消杀频次(一)高风险场所1、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每天至少消杀 2 次。

2、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每天至少消杀 1 次。

(二)中风险场所1、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商业场所,每周至少消杀 2 次。

2、酒店、宾馆等住宿场所,每周至少消杀 1 次。

(三)低风险场所1、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每两周至少消杀 1 次。

2、公园、广场等室外休闲场所,每月至少消杀 1 次。

四、消杀时间(一)室内场所1、商业场所一般在营业前或营业结束后进行消杀。

2、教育场所一般在放学后或周末进行消杀。

3、医疗和养老场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消杀时间,但要避免影响患者和老人的正常休息和治疗。

(二)室外场所1、公园、广场等休闲场所一般在清晨或傍晚人流量较少的时候进行消杀。

2、交通枢纽一般在夜间进行消杀。

五、消杀方法(一)物理消杀法1、通风换气: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

2、紫外线消毒:在无人的情况下,使用紫外线灯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每次照射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

3、高温消毒:对于耐热的物品,如餐具、毛巾等,可以采用高温煮沸或蒸汽消毒的方法,消毒时间不少于 15 分钟。

(二)化学消杀法1、消毒剂喷洒:使用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消毒剂等对室内地面、墙壁、门窗、桌椅等物体表面进行喷洒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 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公共场所消毒管理规定

公共场所消毒管理规定

公共场所消毒管理规定
㈠、茶具消毒
1、热力消毒法:在开水中煮沸5―15分钟或用
蒸汽蒸5~15分钟。

2 、消毒剂消毒:用0.03%以上的含氯消毒
剂在固定消毒池内浸泡3~5分钟。

常用消毒液的配制方法:
(1)漂精片消毒液:按1片药加1公斤水的比例配制。

(2)84消毒液:按1两84原液加水10公斤配制。

(3)提倡采用电子消毒柜消毒。

㈡、理发工具消毒
1、理发刀具、推子、木梳等用紫外线消毒柜
或消毒液消毒。

2 、毛巾(棉织品)可煮沸消毒5~15分钟或
蒸汽蒸5―15分钟。

㈢、脸盆、脚盆和拖鞋消毒
用0.03%的含氯消毒剂在固定的消毒池内,分别对脸盆、脚盆和拖鞋浸泡消毒10~20分
钟,消毒液配制参照茶具消毒。

㈣、卫生间(包括洗脸池、浴缸、坐便器)消毒
消毒用0.03%的含氯消毒剂,放入三只专用并
有明显标识的消毒桶内,用三刷、三巾对相应用具分别进行擦拭消毒,不得有交叉污染。

消毒液配制参照茶具消毒。

㈤、空气消毒
1、用紫外线灯按每10 ~15平方米装30W紫外线
灯一支,高度离地2、 5米左右,照射时间30
分钟。

2、用空气消毒清新剂喷雾。

消毒管理办法(1)

消毒管理办法(1)

消毒管理办法1. 介绍消毒管理是保证公共场所、医疗机构、食品加工企业等场所的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消毒方法和管理办法,以帮助各个场所做好消毒工作,提高卫生安全水平。

2. 消毒方法2.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利用物理手段,通过一定的温度、压力或辐射等作用,以杀灭病菌、细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

常用的物理方法包括: - 高温消毒:使用高温蒸汽或高温煮沸等方式,将物体加热到一定温度,达到杀菌的效果。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照射,破坏微生物的核酸结构,达到杀菌的效果。

-过滤消毒:通过滤网等过滤材料,将水或空气中的微生物过滤掉,达到消毒的效果。

2.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利用化学物质的性质,通过接触或混合作用,达到杀灭病菌、细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效果。

常用的化学方法包括: -消毒液消毒:使用含有消毒剂的溶液、涂剂或喷雾,将其喷洒或涂抹在物体表面,达到杀菌的效果。

-气态消毒:将含有消毒剂的气体充满室内空间,通过气态消毒剂的蒸发和扩散,达到杀菌的效果。

-化学灭菌:使用高浓度的消毒剂或氧化剂,将物体浸泡在其中,在一定时间内杀死微生物。

2.3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利用生物体自身的特性或其他生物体对微生物的抵抗能力,通过协同作用,达到杀灭病菌、细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效果。

常用的生物方法包括: -植物消毒法:利用特定的植物或植物提取物具有抗菌及杀灭微生物的特性,将其应用于消毒过程中。

-过氧化氢消毒:利用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杀死微生物。

3. 消毒管理办法3.1 制定消毒计划根据场所的特点和需要,制定适宜的消毒计划。

明确消毒的频率、时间和方法等,确保每次消毒的效果。

3.2 选择适宜的消毒剂根据不同的场所和需要,选择适宜的消毒剂。

注意消毒剂的有效成分、浓度和合适的使用方法,确保消毒剂的有效杀菌作用。

3.3 规范操作流程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包括正确的消毒剂配制、使用量和使用方法等。

公共场所公共用品清洗消毒记录本

公共场所公共用品清洗消毒记录本

公共场所公共用品清洗消毒
记录本
单位名称:
绥阳县卫生监督所监制
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常用消毒方法
一、茶具、餐饮具消毒:采用电子消毒柜,时间20~30分钟。

二、理发刀具、推子、梳子、美发工具等:①采用紫外线消毒柜,时间20~30分钟;②用含75%的医用酒精的棉球擦拭消毒;③用84消毒液溶液(1份消毒液加99份水)浸泡30分钟后洗净。

建议采用紫外线消毒柜消毒。

三、毛巾、面巾、床上用品、衣物等棉织品:①采用毛巾专用消毒柜;②使用消毒公司集中消毒毛巾;
③用84消毒溶液(1份消毒液加99份水)浸泡15分钟后洗净;④煮沸消毒或蒸汽消毒,时间15分钟以上。

四、拖鞋消毒:用84消毒液溶液(1份消毒液加99份水),在固定的消毒池或消毒桶内,将拖鞋浸泡消毒10~20分钟后洗净。

五、客房、卫生间(包括桌面、台面、洗脸池、浴缸、脚盆、马桶、坐便器、地面、墙壁)消毒用84消毒液溶液(1份消毒液加60份水)擦洗。

六、空气消毒:①用紫外线灯按每10~15平方米安装30瓦紫外线灯管一支,高度离地面2.5米左右,照射时间30分钟左右;②用空气消毒清新剂喷雾消毒。

绥阳县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记录(年)
问:创卫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实惠?
答:创卫是对城市的综合整治。

它能使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城市环境卫生质量得到显
著改善,生态与居住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城市管理与服务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居民健康卫生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彻底改变城市脏、乱、差的面貌,使我县成为水更碧、天更蓝、地更绿、干净、整洁、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让老百姓生活更加安逸、舒心。

公共场所空气消毒的方法

公共场所空气消毒的方法
喷雾消毒
1. 含氯消毒剂喷雾:对于空间较大的公共场所,可以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喷雾时应确保消毒剂均匀覆盖空间表面,并描述
自然通风
1. 开窗通风:每日至少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自然风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浓度,保持空气新鲜。
机械通风
1. 使用排风扇:在不能开窗通风或通风不良的情况下,使用排风扇等机械通风设备促进空气流通。
循环风空气消毒机
1. 持续开机消毒:在必要时,如密闭空间或人员密集场所,可使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持续消毒。这种设备能够循环过滤并消毒室内空气,减少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传播。
化学消毒剂熏蒸
1. 过氧乙酸熏蒸:房屋经密闭后,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1g/m³),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熏蒸2小时。注意,此方法需专业人员操作,确保安全。
紫外线消毒
1. 紫外线灯照射:在无人条件下,可以使用紫外线灯对室内空气进行照射消毒。紫外线能有效破坏微生物的DNA或RNA,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但需注意,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使用时需确保室内无人。

场所消毒消杀方案(5篇)

场所消毒消杀方案(5篇)

场所消毒消杀方案(5篇)场所消毒消杀方案(精选5篇)场所消毒消杀方案篇1一、消毒方法及责任人1、室内空气自然通风消毒:每日打开门窗通风换气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通风时段7:30-8:30;11:30-12:30;15:00-16:00。

如条件允许,在做好保温的前提下,开启门窗,保持空气流通、新鲜。

2、地面消毒:每天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消毒时段:17:30-18:30;第二天用清水拖把进行湿式拖地,工作时段:7:30-8:30。

3、办公桌椅消毒:每天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消毒时段:7:30-8:30。

责任人:各二级单位4、电脑键盘、鼠标、电话机、门窗把手、开关面板等:每日使用75%酒精消毒液擦拭消毒2次,应根据使用频次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二、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1、消毒物品由各二级单位负责保存、配置、分发及使用,并做好登记工作。

2、配置和使用84消毒剂时应戴橡胶手套(厨房手套或医用手套)和口罩,按照产品包装上的说明操作。

3、84消毒剂须避光密封保存,长期保存的消毒液会分解失活,即配即用,禁止与酸性清洁剂(如洁厕灵)同时使用。

4、75%酒精易燃,严禁喷洒,存放、使用时远离火源。

场所消毒消杀方案篇201、消毒区域秉承“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消杀原则,对两校区行政楼、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等重点区域和室内外公共场所每天做到杀菌消毒和通风换气,彻底清除各类病媒生物滋生环境。

02、消毒方法(一)常规消毒措施:1、教室、办公室、宿舍等公共场所应自然通风,多开门窗通风换气。

2、台面、门窗把手、等日常接触的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消毒剂进行擦拭。

3、公共区域室内地面每天用含有效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

4、公共场所空气消毒:房间密闭后,用有效氯含氯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

作用时间结束后,及时开门窗通风换气。

5、增加垃圾清运频次,每天至少一次对校园各类垃圾桶及垃圾中转站进行全面消毒,杜绝病毒滋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