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检测痰降钙素原的临床价值
降钙素原、白介素-6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doi :10.3969/j.issn.1002-7386.2022.08.022·论著·降钙素原、白介素⁃6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张宏燕 尹健 杨青 陈竹雨 贾儒渊项目来源: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编号:1521029D)作者单位: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检验科(张宏燕、陈竹雨),麻醉科(尹健、杨青),消化内科(贾儒渊)通讯作者:贾儒渊 E⁃mall:zhanghongyan606@ 【摘要】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 )、白介素(IL )⁃6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7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36例和病毒感染组40例,另选取健康儿童40例为对照组,测定外周血PCT 、IL⁃6水平变化,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细菌感染组血清PCT 、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血清PCT 、IL⁃6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细菌性感染患儿予以规范化治疗后,显效22例(61.11%)、有效8例(22.22%)、无效6例(16.67%),总有效率为83.33%,其中显效、有效患儿血清PCT 、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而无效组患儿血清PCT 、IL⁃6无明显变化(P >0.05);ROC 曲线结果显示,血清PCT 、IL⁃6水平及联测检测的AUC 依次为0.753、0.709、0.848,PCT 、IL⁃6最佳截断值取0.836、20.461时1.238时,其对应的敏感度为67.46%、72.37%,特异度为76.40%、85.61%,二者联合检测对临床有效的预测敏感度、特异度为88.94%、91.43%。
结论 血清PCT 、IL⁃6可用于小儿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二者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应答良好,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最新:降钙素原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完整版)

最新:降钙素原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完整版)血清降钙素原(pr。
Ca1CitOnin,PCT)是反映细菌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的主要指标。
一直以来,血清PCT被用作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2017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1]首次批准勃拉姆斯(B∙R∙A∙H∙M∙S)血清PCT0.25μg∕1阈值应用于下呼吸道感染(IOW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1RTD抗菌药物指导。
PCT在指导抗菌药物应用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特别是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成人1RTI分级管理,儿童感染性疾病等领域形成了多个专家共识[2-4]o虽然临床上血清PCT已在儿童1RTI广泛应用,但目前仍缺乏统一指导原则。
为使血清PCT更为合理、科学的应用于儿童1RTI管理,《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组织儿童重症、急诊、呼吸、感染等多个领域专家,共同完成〃降钙素原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专家组就血清PCT在儿童1RTI病原鉴别诊断、抗菌药物管理、严重程度评估和疾病分流管理的应用及血清PCT正确解读等多个主题,通过广泛查阅文献,结合儿科临床实践,遴选出与儿童1RTI管理密切相关的14个临床问题,通过德尔菲法投票[5],多次会议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本共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儿科临床医师,共识的目标人群为疑似或明确诊断为1RTI的儿童。
1方法1.1 共识专家组及撰写组组成与职责共识专家组由儿童重症、急诊、呼吸、感染等21位专家组成,主要负责临床问题遴选、共识意见修订、投票达成共识。
共识撰写组由12名临床研究人员组成,包括3名专业型博士及9名主任/副主任医师。
其主要职责是:(1)调研临床问题;(2)文献复习;(3)起草推荐意见共识表;⑷记录专家共识制订过程;⑸协调共识制订的各种工作。
1.2 共识制订方法1.2.1 确定临床问题撰写组通过文献复习初步提出临床问题,专家组成员通过评分,优选、增减相关临床问题。
降钙素原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应用研究

降钙素原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应
用研究
降钙素原是一种多肽激素,在体内能够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调节生长发育和维持骨骼健康等重要生理功能。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降钙素原对于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有着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儿童在感染期间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护理,因此降钙素原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应用研究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降钙素原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可以发挥诸多优势。
首先,在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出现后,体内的降钙素原水平会急剧升高,这种生理反应为医生提供了依据,可用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除此之外,降钙素原内含的活性化合物也有可能加强免疫系统的抗击病毒与细菌的能力,从而使患儿更快恢复。
另外,降钙素原还被证实有助于改善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例如咳嗽、鼻塞、喉咙疼痛等。
一些研究表示,将降钙素原应用于下呼吸道感染的恢复期能够缩短生病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程度,并且能够消除随病而来的一些炎症反应等,并且也有对预防呼吸道疾病关键部位的感染起到一定的作用。
当然,除了应用于下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降钙素原还可以应用于其他许多的领域。
例如,它可以帮助医生测量骨量,诊治骨质疏松症,并且在育龄女性身上发挥重要的调节卵巢功能的作用,对女性健康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但同时,降钙素原的使用不应仅用于疾病的治疗,也应该加强对它的安全性和副作用的研究,及时对不良反应进行追踪和分析,确保降钙素原的应用能够确切地为患者的康复做出贡献。
总之,降钙素原作为一种多肽激素,能够应用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起到丰富的作用。
未来相信随着对其作用和安全的研究的不断加强,降钙素原的应用会更加广泛,为人类健康的保护做出良好贡献。
降钙素原临床应用简介

调节免疫功能:降钙素原可以调节免疫细胞 的活性,增强免疫功能
调节内分泌功能:降钙素原可以调节内分泌 激素的分泌,维持内分泌平衡
调节心血管功能:降钙素原可以调节心血 管系统的功能,维持血压和心率的稳定
降钙素原的检测方法
诊断感染性疾病:降钙素原是感染性疾病的早期 诊断指标,可辅助诊断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降钙素原水平与病情严重程 度呈正相关,可辅助评估患者的预后。
指导抗生素治疗:降钙素原水平可作为抗生素治 疗的参考指标,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监测治疗效果:降钙素原水平可作为治疗效果的 监测指标,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降钙素原与其他指标的综合应用
1
2
3
4
降钙素原与白细胞计数、 降钙素原与心肌标志物、 降钙素原与其他生物标
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 肾功能指标等心血管疾 志物的综合应用,如肿
的综合应用
病指标的综合应用
瘤标志物、免疫指标等
降钙素原与血糖、血脂 等代谢指标的综合应用
04
04
降钙素原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监测病情变化,指导治疗方案调整
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01
样本采集:样本采集时间、 部位、方法等因素会影响检 测结果
03
样本处理:样本处理过程、 保存条件等因素会影响检测 结果
05
操作人员:操作人员的技术 水平、经验等因素会影响检 测结果
02
检测方法:不同检测方法、 试剂盒、仪器等因素会影响 检测结果
10
降钙素原在围 手术期的应用
降钙素原的检测方法改进
01 提高检测灵敏度:通过优化 检测试剂和仪器,提高检测 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龙贤能(贵州省晴隆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晴隆 561400)摘要:目的:对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相关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5月间我院检验科曾收集的血液标本2000份,对其临床检验不合格率进行分析,并分析其不合格原因,从而选择有效对策解决。
结果:这些血液标本中不合格者共有200份,其不合格率为10.0%,不合格原因包括标本凝固、送检不及时及采血不规范。
结论:在血液标本临床检验过程中,很多因素均会导致其不合格,应当对其不合格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选择有效对策将问题解决,从而降低不合格率。
关键词:血液标本 临床检测 不合格 原因 对策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6.06.323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257-01 血液标本临床检测在临床工作中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可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保证血液标本临床检测合格十分重要,然而在当前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仍存在不合格情况,影响临床工作开展。
本文选择选择2015年2月—2016年5月间我院检验科曾收集的血液标本2000份,对其临床检验不合格率进行分析,并分析其不合格原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2016年5月间我院检验科曾收集的血液标本2000份。
所有血液标本均来自曾在我院治疗的患者,这些患者中男性为1200例,女性为800例,患者年龄中最大者为75岁,最小年龄患者为1岁,其年龄大小平均数为55.6±2.6岁。
1.2 方法。
在血液标本送达检验科之后,由检验科专职人员收取,并且在接手之前应当核对检查。
依据不同科室所申请相关检查项目观察血液标本,主要包括外观、采集时间以及凝血情况与计量,还包括抗凝剂选择,同时应当对血液标本检验档案进行记录,对不合格标本情况进行记录,并且将其原因表明,依据原因分类规整,然后与血液收取责任人进行沟通,并且退回不合格血液标本,使其重新采集后检验,然后依据记录情况,对不合格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且给出解决对策[1]。
降钙素原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五、指导抗菌药物治疗
病情稳定、低风险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血清PCT<0.25 μg/L可以不使用 抗菌药物。即使已经使用抗菌药物的细菌感染患儿,当血清PCT<0.25 μg/L时,可尽早停用抗菌药物,这样可以减少47%的抗菌药物使用。
五、指导抗菌药物治疗
应用抗菌药物时,如果选择在血清PCT峰值降低幅度≥80%时停药,抗菌 药物平均持续时间可减少2~3 d,而不良事件、入住PICU、复发性感染、 死亡等并不增加。对于怀疑败血症的PICU患儿,临床医生难以选择停用 抗菌药物时机,当血清PCT<0.50 μg/L或从峰值降低≥80%,停药是安全的; 也有研究选择血清PCT<0.10 μg/L或从峰值降低≥90%时停用抗菌药物,并 不能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二、血清PCT检测用于细菌感染早期诊断
4.细菌性心内膜炎: 细菌性心内膜炎时血清PCT常有升高,但并不是其诊断的金指标。对于
伴有心脏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如心脏瓣膜病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免 疫力低下等)的患儿,当血清PCT升高而无任何其他疾病特异性临床症 状时,需考虑诊断。研究发现,对于细菌性心内膜炎患儿,血清 PCT>0.50 μg/L时提示预后不良,其灵敏度为73%,特异度79%。
PCT是一种免疫活性蛋白,其生物活性包括免疫调节和调节血管收缩等。 PCT在人体内稳定性好,半衰期为20~24 h,血清PCT浓度通常<0.10 μg/L。
二、血清PCT检测用于细菌感染早期诊断
1993年,法国学者Assicot等首先提出血清PCT可作为细菌感染标志物 细菌感染时,机体释放的细胞因子促使PCT升高;相反,病毒感染时,
时可升高,血清PCT居高不下或进行性增高提示预后不良。
三、血清PCT检测用于鉴别疾病
血清降钙素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所 有 患 者 入 院 后 2 4 h内 抽 取 静 脉 血 检 测 WB C计 数 、
C RP及 P T C 。使 用 S ME 2 0 YS X一 10监 测 白细 胞 计 数 , C WB > 1x O L为 阳性: 0 IY 采用 免疫 散射 比浊法测 定 C P 试 剂 由天津 R, 瑞美 公 司提 供 , 常参 考 值 ≤1 gL 采用 自动 免 疫透 射 比 正 0m /;
Ap l a i n v l e o e u p i to a u f s r m r c lio i d t c i n f r d a n ss o e p r - c p o act n m e e to o i g o i f r s i a
t r r c n e to o y t a ti f ci n
细 菌 感 染 性 呼 吸 道 疾 病 的 各 项 指 标 均 明 显 优 于 C P及 R
细 菌感 染组 P T、 R WB C C P、 C的 阳 性 率 明 显 高 于 病 毒 组 ( P<O0 ) .1,但 三 个 指标 中 P T阳性 率 明 显高 于 C P、 C, C R WB
均 检 测 鼻 咽拭 子 标本 , 毒株 包 括 流感 病 毒 A型 、 吸道 合 病 呼 胞 病毒 、 副流 感 病毒 1 , 型 腺病 毒 等 。两组 间 的性 别 构成 、 年 龄 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P>00 ) .5 。
12检 测 方 法 .
耐 药细 菌感 染 的机 率 . 人群 的健 康 造成 极 大 的威胁 『1 因 对 1。 . 2
高 ( 00 ),R WB P< .1 C P、 C的水 平亦 有 明显 升 高 ( 00 , 00 ) 细 菌感 染 组 P T、 R WB P< .1P< .5 ; C C P、 C的 阳性 率 明显 标 中 P T阳性 率 明 显高 于 C P WB P T在 三个 指 标 中 的特 异 度 、 P< .1 , 但 C R 、 C;C 敏感 度 、 阴性 预 测值 、 阳性 预测 值 、 确性 均 为最高 。 准 结论 P T对呼 吸道 感染 性疾 病 的临床 应用 价值 优 于 C P以及 外周 血 白细 胞计 数, C R 可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PCT参考值、临床应用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PCT参考值、临床应用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降钙素原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 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糖蛋白,在严重系统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的条件下,释放到患者循环系统的可溶性蛋白。
正常生理状态下,CALC-1基因转录表达的PCT局限于甲状腺C细胞及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κ细胞上,PCT在健康人体内浓度非常低[(0.033±0.003)ng/ml],且男性体内PCT水平高于女性。
PCT临床应用价值(1)PCT可用于脓毒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脓毒症患者PCT水平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患者,细菌性脓毒症患者PCT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脓毒症患者。
且PCT升高对细菌感染导致的脓毒症特异性很高,可作为诊断脓毒症和鉴别严重细菌感染的生物学标记物。
PCT在SIRS、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质量浓度依次升高,有统计学意义,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PCT质量浓度从0.5ng/ml升高甚至超过2ng/ml时,提示严重细菌感染或脓毒症。
若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或手术及外伤后的最初几天,PCT可在0.5-2ng/ml范围内。
PCT水平超过2ng/ml甚至大于10ng/ml时,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可能性非常大,超过90%。
高水平PCT 表明全身炎症反应非常严重,死亡风险很高,立即应用抗生素及其他针对性治疗。
(2)PCT已被用于指导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社区获得性肺炎等细菌感染的呼吸道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其PCT水平高于病毒、不典型病原体和结核菌导致的感染。
PCT 水平与痰细菌培养阳性率、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低水平PCT (<0.1ng/ml)提示肺部感染较轻,预后良好,但是病毒、非典型病原体导致的肺炎,是不使用或停用抗生素的参考指标。
初始PCT水平高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持续升高或不降是预后不良的标志。
(3)PCT水平可用于确定经验性抗菌治疗是否有效动态监测PCT水平可以判断病情进展情况,故对于接受抗生素治疗、需要暂停或终止抗生素治疗、监测感染灶的患者,每天均应监测PCT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