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毛概课演讲PPT课件

3、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 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
更好的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
1、科学含义 胡锦涛说:“我们所要建设的和
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 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 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
9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 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性质;
二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 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 系。
7
二、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 略机遇期、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 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 际形势、有力应付来自国际环境 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 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 然要求。
8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科学内涵
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二十一世
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
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
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
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
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
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
毛概课演讲
我们组的成员
方冬勉 林燕纯 梁林金 林博意 朱岸章
毛概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思考:
你怎样看待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8日凌晨1时多,市公安局派人要求将尸体 运至殡仪馆,遭家属再度拒绝。 凌晨2点,武警开着消防车再次试图进入, 人群将轮胎砸穿,有七八名武警受伤。20 日下午,死者表弟王子豪把自己和冰棺关进 酒店大厅内间小屋,备上了两桶汽油,准备 随时同归于尽。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朱清时
朱清时是一位中国化学家,是中国科学院院 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技术 大学校长。 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致报考南方科大考生的家长的一封信”
2010年12月15日,筹备三年的南方科技 大学官方网站刊登出校长朱清时“致报考南 方科大考生的家长的一封信” 。 “我们要想一步到位办成一所一流大学。我 们没有时间去做这么长的时间申请。我们只 好先行先试。就是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和文 凭。”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举措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09年湖北石首群体性事件》 2009年6月17日晚8时许,石首市公安局 接到群众报警,该市永隆大酒店门前发现一 具坠楼男尸。警方现场初步认定是自杀,并 要求将尸体带走解剖,遭到死者家属的拒绝 。经查,死者涂远高,男,24岁,本地人 ,该酒店厨师。家属对死因及遗书的真实性 表示怀疑,将尸体停放在酒店大厅,引来众 多群众围观。
南方科技大学的招生
筹办三年多后,仍未获得“招生许可证”, 南方科技大学去年年底作出决定:拟自主招 生并推出其首期实验班,如果学生最终不能 获颁教育部认可的文凭与学位,南方科大将 自发文凭与学位。
毛概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1.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三、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四、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毛概第七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为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条件。
第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以为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 要意义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五 条举措。
第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 建设。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 正义。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 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第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 安定有序。
第五,必须坚持 注重社会公平。这是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六,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上述六条重要原则是一个有机整体, 深刻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 要求。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为谁建、靠谁建、怎样建的问 题,指明了我们应当遵照什么思想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据什么原则统筹全局、 根据什么要求推进发展、运用什么方式保 证和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
(1)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及其意义
(2)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和主要任务
教学难点
(1)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和紧迫性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 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毛概第9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九章思考习题与参考答案1.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这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执政经验,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所做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2)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无从谈起。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健全民主和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
发扬人民民主,又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集中反映在党与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关系的具体形式上。
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毛概

一、要求理解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民主法制。
我国的改革。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加强。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它包括。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思想道德建设。
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
“四有”。
邓小平提出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
个体生产经营的收入,按其性质来说包含。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遵循的原则。
中国采取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有利于。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我国现阶段非按劳分配的分配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主要表现。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
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生产要素市场包括。
1992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
党的十五大将第三步奋斗目标和步骤分成了三个具体的阶段和步骤。
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存在的两大问题,这两大问题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属于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的是。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具有的特点。
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
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建国初期,毛泽东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著作。
.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中属于生产力方面目标体现在。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邓小平再三强调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了。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采取的政策。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
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正式宣布我国的“现代化”目标。
毛概8.4

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党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强调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关系。
邓小平立足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
江泽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强调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
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
此后,十七大、十八大都反复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将社会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美好社会状态的一种描绘,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
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对于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参与评价人数18494已评价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毛概精品——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习题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单项选择1.文明是文化现代化。
从以上这段话可以直接得出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特点是:(C)A.战略实现过程具有不平衡性B.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实事求是C.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D.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 (D)A.以人为本B.以民为本C.社会公平D.公平和正义3.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基本目标是(A )A.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B. 促进社会经济增长C. 实现充分就业D. 使更多的劳动者拥有财产性收入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核心问题就是(B)A.企业应拥有资产所有权B.企业应拥有法人财产权C.企业应拥有宏观调控权D.企业应拥有行业管理权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 (A)A.保证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B.使劳动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D.实现共同富裕6.“十一五”规划根本目的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C)A.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B.不断推进共同富裕C.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D.不断创造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二、多项选择1.所谓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 (ABCD)A.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B.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本出发点和归宿C.把促进入的发展作为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D.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基础2.全面的发展观主要是指 (ABCD)A.人的全面发展B.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C.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全面协调D.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3.协调发展主要是指 (ABCD)A.人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B.人与入的全面协调发展C.人与社会及社会各阶层的协调发展D.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4.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2
在西方,自近代以 来,有不少学者也 先后提出过一些加 强社会建设、社会 管理的思想和理论, 蕴涵着许多有关社 会和谐的思想。
6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 空想社会主义,也曾提 出过建立和谐社会的构 想。
2020/12/2
7
2020/12/2
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 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 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共 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指 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 确途径。
概
论
2020/12/2
大
构 建
课
堂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1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20/12/2
2
2020/12/2
3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8
2. 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和谐思想
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 奋斗的目标。在长期实践中, 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 理论。
2020/12/2
9
2020/12/2
10
2002年9月,党的十六大把“社
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
2004年10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
2020/12/2
14
概
论
2020/12/2
大
构 建
课
堂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15
2020/12/2
16
20202020/12/2
18
2020/12/2
19
2005年2月,胡锦涛主席 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 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 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 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2020/12/2
27
5.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一是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一方面,它不同于
封建式的“田园牧 歌”,也不是空想社 会主义的“乌托邦”, 更不是现代资本主义 式的“福利社会”;
另一方面,它也不同于未 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而是马 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 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产物,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
2020/12/2
25
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就 是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 态良好。
2020/12/2
2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 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 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 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也是我们构建
2020/12/2
30
三是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有人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是部分与 整体的关系。
你认为呢 ?
2020/12/2
31
POWEPOINT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适相互包
含、相辅相成的。
用 于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0/12/2
4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1.历史上的社会和谐思想
2020/12/2
孔子说过“和为贵”,墨 子提出过“兼相爱”、 “爱无差”,孟子描绘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 状态。人们从不同角度提 出过“大同”社会的理 想。
个时期指引亿万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
2020/12/2
12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视频
2020/12/2
13
一、这是我们抓好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 的必然性。 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 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020/12/2
29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 文明提供重要条件。
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 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 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同时 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
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 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
2020/12/2
11
2006年10月8-11日在京召 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
社会的一个阶梯。
2020/12/2
28
二是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 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 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 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 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 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探讨一下
它们之间的关系
22
诚信友爱, 就是全社会互帮 互助、诚实守信, 全体人民平等友 爱、融洽相处。
2020/12/2
23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 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 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 得到肯定。
2020/12/2
24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 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 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 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 持安定团结。
2020/12/2
20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 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 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 得到广泛调动。
2020/12/2
21
公平正义,就是 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 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 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 和实现。
20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