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律单位名词解释
音乐当中的名词解释

音乐当中的名词解释音乐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声音的编排和演奏,传达着情感、表达着思想,对人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音乐的世界里,有许许多多的名词和术语,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音乐。
本文将对音乐当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以期增加读者对音乐的认识和欣赏。
1. 节奏(Rhythm)节奏是音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通过音符的持续时间和强弱变化的组合来创造出一种有规律的时间感。
节奏决定了音乐的稳定感和动感,让音乐更具张力和韵律。
2. 旋律(Melody)旋律是音乐中最易被人们记住和辨认的部分,它由一系列有机地连接在一起的音符组成。
旋律通过音高、音符的持续时间和音符间的跳跃等元素营造出美妙的音乐形象,是音乐作品的灵魂所在。
3. 和声(Harmony)和声是指两个或多个音符在时间上的同时性,它使得音乐更具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
和声可以通过和弦的运用、声部的交错、音符的层叠等方式呈现,为音乐增添了深度和和谐感。
4. 调式(Tonality)调式是音乐作品中使用的音高体系和音程的组合,它决定了音乐的调性和情绪。
常见的调式有大调和小调,它们分别代表了明亮开朗和深沉哀愁的音乐氛围,为音乐赋予了个性化的特点。
5. 速度(Tempo)速度是指音乐的演奏速度,它通过音符的持续时间来衡量。
不同的速度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迅猛的速度使人激动,缓慢的速度则让人感受到宁静与舒适。
6. 动态(Dynamics)动态是音乐中音量的变化,它决定了音乐的响度和强弱。
通过巧妙地运用动态,音乐可以表达出愤怒、欢乐、深情和恐惧等广泛的感情,使音乐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7. 音色(Timbre)音色是指乐器或音源发出的声音质地或音色特征。
每种乐器都有独特的音色,例如小提琴的婉转柔和、吉他的明亮悦耳、钢琴的丰满清晰等。
音色使得音乐更加多样化,丰富了音乐的表达效果。
8. 表情(Expression)音乐中的表情是指音乐家通过演奏技巧、动态、速度等元素来表达音乐作品所要传递的情感和意境。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二)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第一章文学观念名词解释:1、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就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
文学观念是发展变化的。
2、文学四要素:当代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指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
3、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4、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传达。
5、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可以为某种社会目标服务。
6、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7、体验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是体验和现创造.8、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9、符号论的文化概念: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这个观点是由德国的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
10、品质阅读: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和主题运动这是就西语而言的,若是论汉语文学中‘品质阅读"则是读者阅读是首先关注文本的用字、比兴、押韵、平仄、对仗和用事等,进一步再延伸到对情景的描写或人物、情节的叙述的理解。
11、经验和体验:个人和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统称为经验。
所谓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深义、诗意和个性的部分。
经验是一种前科学的认识,它指向的是真理的世界(当然这还是常识、知识,即前科学的真理);而体验则是一种价值性的认识和领悟,它要求“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它指向的是价值世界。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1.语音四要素语音的四要素是指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
从声学的角度粗略地说,音高是声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声波基频频率的快慢(也即单位时间内振动周期的多少),音强是人们对声音强弱的感知,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
音长是声音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声波持续的时间,音质是声音的特色,取决于声波中陪音的数量、频率和强度。
2.音素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切分的最小的线性语音单位。
它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出发定义的,是针对所有人类语言的,是仅依据音质区别而得出。
如:看(kan)可以划分出“k、a、n”三个音素。
音素又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
3.音位音位是某一个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功能的最小的线性语音单位。
它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出发定义的,是针对某一种具体语言的,是仅依据有无区别该语言中的词的语音形式之功能(进而也区分了字词的意义)而得出的,它可以是音质上有区别,也可以是音高、音强、音长有区别。
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也可以粗略的说成“区分意义”。
如:普通话中“关上啊![kuan ?ɑ? ?A],表示韵腹的三个主要元音是三个不同的音素(前a、后ɑ、央A),三者随便替换,也不起语音形式的作用,所以这三个音素可以归为一个音位/a/。
4.音位变体处于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到一个音位。
如果他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如:英语中的/p/就包含[p][p?]两个变体。
从来不在相同的语音位置出现的若干音素处于互补关系,不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功能叫做音位的条件变体。
如普通话中的[a][?][ɑ]。
[a]出现在开尾韵韵腹的位置上。
“大[ta]、加[t?ia] ”; [?]出现在i和n的前面(限于开合撮三呼)“爱[??]岸[?n]”;[ɑ]出现在u和?的前面“老[lɑ?]、亮[liɑ?]。
浅析汉语韵律单位及韵律语法

韵律 短语 (rsd(p rs ) pooi hae 足与语 法成分短语 相对应 的韵律 ・
成 分。音系学 中, 韵律短语与 音系短语常常被等 同使用 。具体来
说, 韵律短语 是语言音 系结构 的一 个假想层次 。它 比韵律词 大 , 但 比语调短语小 。韵律短语 和语 法短语 的区别 是 : 语法短语是语
边 的 ( 大 房 间 / 门
来 看 看汉 语 韵律 词 和韵 律短 语及 其 主要 次类 的界说 和举
例。先看界说 。 韵律 词 : 语法上凝 固的 、 节律上稳定 的单音步 或凝 固的复二
步。
韵律 短语 : 有规则性语 法结构 的 、 延和音步 的音 域展敛可 停 以用规则控制 的可能多音步 。 “ 定 的单 音步或凝 固的复二 步” 指它们不论 处于什 么样 稳 是
现其 中的一个 , 但不 能两个都不 出现 。另外 , (1只表示停延 可 “/” / 以不出现 , 音步 的界线总是有 的)
十
韵律 短语 重音
无停延 式 : 房间 纸/ 大/ 雨伞 铬镍/ 金 常务/ 合 委员 会 易 拉罐/
饮料 新天地/ 广告部 人民/ 代表/ 大会 中华/ 民/ 人 共和 国 纸张/ 粉碎机 苹 果Il i 皮刀 饮料/  ̄ J 灌装线 全程/ 听 认 真/ 习 勤奋/ 旁 学 工作
进展 。
基本 韵律词( 单音步 ) 啪啪 劈啪 啪啦 啪嗒 啪啦啦……
工 厂 雨伞 活 鸡 理 发 买 米 笔直 威镇 抓 紧 打死 地震 爸 妈 雨伞厂 保险锁 保 险锁厂 …… 劈里/ 啪啦 稀里/ 糊涂 哆哆/ 嗦嗦 絮絮/ 叨叨 漂 漂/ 亮亮
劈啪, 啪 啪啦/ 劈 啪啦 干干/ 净净 取长 h 眉开I ̄ 远走/ 短 I笑 t F 高飞 一衣/ 带水 韵律短 语(/ 表停延 界 , “/ ” 加括号表示 可 以不 出现 , 同。如 下
语言的韵律名词解释

语言的韵律名词解释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特点和规律。
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便是韵律。
本文将对语言的韵律进行解释和探讨,从语音、音节和语调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展示语言的多样之美。
语音是语言的基本单位,韵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音节。
音节是组成语言的最小发音单位,它包含一个元音或半元音核心,前后可以有辅音的组合。
例如,在汉语中,“家”字的音节组合为“jiā”。
音节在韵律中起到承载重音和区分韵律位置的作用。
比如,在一句话中,“我去了”这四个音节,第二个音节“去”就是句子中的重音音节。
同时,音节也能影响句子的流畅度和韵律的变化。
不同语言中音节的长度和模式也各不相同,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才形成了世界上众多美妙的语言。
除了音节,语言的韵律还与语调密切相关。
语调指语言在发音过程中音高的变化,它能够传达语句的意义和情感。
在汉语中,语调有四个基本调型:平、升、降、入。
这些调型的运用使得汉语具备丰富的表达能力。
例如,在句子“你好吗?”中,“你”字的语调是平调,表示询问的语气,“好”字的语调是升调,表示肯定的语气,“吗”字的语调是入调,表示疑问的语气。
通过灵活运用语调,我们能够在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
除了音节和语调,语言的韵律还体现在语音的节奏和语调的重心上。
语音的节奏指的是在语言表达中产生的一种有规律的重音和轻音的交替,它能够赋予语句以韵律感和节奏感。
在英语中,有一种叫做“节奏音”的现象。
节奏音是一种较弱的、几乎没有实际意义的辅音音素,它在短语或句子中起到了连接作用,并帮助形成自然流畅的语音节奏。
与节奏相联系的是语调的重心。
语调的重心指的是一个词组或句子中音高的最高点,它在语句中起到强调的作用。
通过掌握语调的重心,我们能够更好地突出重要信息,使得交流更加生动有趣。
总结起来,语言的韵律是由语音、音节和语调三个方面构成的。
语音是语言的基本单位,音节是语音的组合,而语调则是通过音高的变化传达意义和情感。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自考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1、口语: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相对于书面语是第一性的。
2、书面语:书面语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之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相对于口语是第二性的,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3、语言: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4、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说话)和结果(所说的话)。
5、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6、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
7、所指:是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8、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9、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指语言符号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不能任意改变的。
10、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11、组合关系:在语言结构的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12、普通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
13、理论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一般语言学。
14、应用语言学: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可分为狭义应用语言学和广义应用语言学。
15、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 20 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6、结构主义语言学:指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旨在语言系统本身的规律。
17、语音的生理属性:指发音器官发音动作、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8、语音的物理属性:指物体受外力的作用,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震荡,形成一种音波。
音波传到人的耳朵里,使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
诗歌的韵律名词解释

诗歌的韵律名词解释诗歌是一种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的文学形式,它独特的声韵韵律让人们沉浸在文字的美感之中。
要理解诗歌的韵律,我们需要熟悉一些与诗歌韵律相关的名词。
1. 音节音节是诗歌韵律的基本单位。
它是一种语音的组织方式,由一个或多个音素构成。
在诗歌中,音节的长短和重音的位置决定了诗句的韵律。
2. 韵脚韵脚是诗句中的重要音韵特征。
它是由若干个音节组成的固定形式。
韵脚可以分为单韵脚和复韵脚。
单韵脚只有一个音节,如“诗”、“美”、“辞”;复韵脚由两个或更多音节组成,如“儿女”、“千里”。
3. 押韵押韵是指两个或多个词语在音尾发出相似的或相同的音节,产生音韵的对应关系。
押韵有助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押韵可以分为平声韵、仄声韵和抑扬韵。
平声韵指声调在第一声的押韵,如“青山绿水”;仄声韵指声调在第二、三、四声的押韵,如“白雪红梅”;抑扬韵指甲乐曲的附属音在发音上与主音有对应关系,如“行云流水”。
4. 韵部韵部是指构成汉字的声母和韵母的音韵部分。
在古代诗歌中,韵部的选择和组合对韵律有重要的影响。
韵部有平声韵部和仄声韵部之分。
平声韵部指声调为轻声的韵母,如“啊、衣”;仄声韵部指声调为重声的韵母,如“玉、碧”。
5. 平仄平仄是古今诗歌中极为重要的音韵原则之一。
平指声调为轻声的音节,仄指声调为重声的音节。
平仄的搭配使诗歌更具节奏感,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6. 音律音律是指诗歌中的韵律规则和音乐感。
它是由音节的长短、重音的位置、押韵等因素组成的。
音律是诗歌赋予读者悦耳感受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变化的节奏和感情表达,让人们陶醉其中。
7. 长短句长短句是诗歌中句子长度的区分。
长句由多个音节组成,短句则由少数音节构成。
在古代诗歌中,通常以五言句或七言句为主,而现代诗歌则更加灵活多变。
通过了解和理解以上的名词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的韵律之美。
韵律给诗歌增添了一种神秘而独特的气息,使其成为一种能触动人心灵的艺术形式。
音乐的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音乐的基础知识名词解释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一系列有组织的声音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创造美感。
在学习和欣赏音乐时,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名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音乐的一些基础概念进行解释和探讨。
调性(Tonality)调性指的是音乐作品的旋律和和声中的音高关系。
调性分为两类:大调和小调。
大调音乐音色明亮、愉悦,而小调音乐则更富有深情和忧郁。
节奏(Rhythm)节奏是音乐中声音的有规律的分布和时间安排。
它包括节拍、拍子和节奏图案。
节奏赋予音乐以动感和律动,创造出旋律和和声的有序结构。
旋律(Melody)旋律是一系列音符按照时间次序演奏而形成的主题或乐句。
它是音乐中最富有表现力和辨识度的一部分。
旋律通常由高低不同的音符和音程组成,可以激发听众的情感。
和声(Harmony)和声是音乐中不同音符之间的关系。
它涉及到音符的音高和音量之间的搭配。
和声创造了音乐中的和弦和和音,使音乐更加丰富多样。
节拍(Beat)节拍是音乐中有规律的时间单位,通过重复出现产生稳定的节奏感。
它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也是演奏和合奏的重要依据。
拍子(Meter)拍子是组织节拍的方式。
它包括主拍和小节的划分等。
拍子是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结构要素,决定了节奏的整体感觉和韵律。
音程(Interval)音程是由两个音高之间的差距所决定的。
音程可以是半音、全音或更大的间隔。
它对于音乐中的旋律、和声以及和弦的构建有重要影响。
和弦(Chord)和弦是指由多个音符同时演奏而形成的音组。
和弦在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调性和情绪。
音符(Note)音符是音乐中最小的单位,代表一种特定音高和持续时间。
音符通过不同的符号和位置来表示,使得演奏者和听众都能够理解和演奏音乐。
乐器(Instrument)乐器是用来创造声音的工具。
乐器分为弦乐器、管乐器、键盘乐器、敲击乐器等多种分类。
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为音乐增添了个性和表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韵律单位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符号: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其中一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其中一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2、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其中一种意义体的成分。
3、所指: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4、组合关系: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叫组合关系,也叫“句段关系”。
它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成的整体中。
5、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的关系。
6。
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哦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
它以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7。
应用语言学: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8。
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9。
结构主义语言学:由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主要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10。
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科学11、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12、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主要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13、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主要决定于振幅的大小14、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振动时间的长短15、音质: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它决定于声波的形式16。
基音:由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频率、振幅各不相同的振动中,有一个振动频率最低,由这个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基音17。
乐音:当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倍数的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乐音18。
口音:当软腭和小舌向后上升并抵住喉壁时,通向鼻腔的通道被堵塞,气流只能从口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口音19。
鼻化音:如果口腔内未形成任何阻碍,则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鼻化音20。
音位:是特定语言或方言里最小的能区别意义的语音代为21、音体变体:属于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因素,就叫该音位的音位变体22、互补关系: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互相排斥,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素,就构成了互补关系23、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位24、音位的区别特征: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征,也叫区别性特征25、音节:是语流中最小的发音单位,也是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出来到最小的语音单位26。
开音节:以元音收尾的音节27。
闭音节:以辅音收尾的音节28。
复合音:同一音节里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29。
二合元音:由两个元音组合而成的音30。
三合元音:由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音31、复辅音:同一个音节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的组合32、撮口呼音节:以韵母{y}为韵头或韵腹的音节叫撮口呼音节33、音渡: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连接时,会因为自身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连接方式,这些方式叫做“音渡”,也叫“音联”34、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35、韵律特征:韵律特征又叫做“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36。
时位:长短音也可以像元辅音音位那样区别意义的作用,所以也可以把它们看做是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音位叫做“时位”37。
调值:反映声调音高的变化形式和变化幅度的线段或数字38。
调类: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声调的类别39。
固定重音:如果不同词里的重音都落在词的同一位置上,这种词重音就叫固定重音40。
语调:与全句的意思以及说话人的情感、态度相关的全句的高低、长短、强弱等方面的变化41、语汇:语汇指一种语言中词语的总和,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42、基本语汇:是整个语汇系统的基础核心,它具有产生的历史长,使用的范围广和构词的能力强三大特点43、一般语汇:语汇中除去基本语汇以外的那一部分,它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等44、惯用语:指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多为三个字45、成语:是汉语特有的而且最大使用的熟语形式,一般四个字46。
谚语:指在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47。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指一种短小风趣、生动形象的语句,有两部分组成,一般只说上半句,下半句略去,利用谐音或比喻双关来表达其中一种意义48。
变性成词:指语素转变性而形成另一类词。
即一些成词语素在语法功能上本来只是动词性,或名词性的,或形容词性的,但在形成词的时候,却同时形成了两种词性的词。
例如汉语的“锁”“盖”等等49。
变形成词:是把原本合成词中的不成词语素变为成词语素再形成词,包括逆序成词和简单缩成词两种50。
复合构词: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构成复合词的词根语素都是实义的成词语素。
主要有四种:陈述式、偏正式、支配式和并列式51、附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缀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附加式合成词,即“派生词”构成派生词的词根语素都是实义的成词语素或实义的不成词语素,词缀语素就是不成词、黏着、定位和虚义的语素。
按照词缀在词中的位置,派生词可分为三种:即前缀式、后缀式和中缀式52、重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
这样得到的合成词有叫重叠式合成词,即重叠词。
如哥哥、刚刚、等53、语素:是罪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54、自由语素:指的是其中一种语素即可以单独形成词《可以单用》,有事又可以说出来《简单“单说”》的语素。
例如“人”、“学”等55、定位语素:指的是在最小的合成结构(词结构或词组结构)中的位置是固定的,或者总前置,或者总置。
例如现代汉语的“第”总是前置,“者”总是后置,它们都是定位语素56。
语法构词:即构形,它指语素和语素的组合并不构成新词但具有一定的语法作用。
例如英语名词加上“S”未构成新词,但是可表“复数”的语法义57。
粘着语素:指不能形成词,或虽可成词但不能单独说出来的语素。
例如“呢”、“语”等58。
历时语法:指的是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一些语法现像在特定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和规律59。
共时语法:指的是从其中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的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重点是其中一语言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60。
个别语法指的是对个别语言语法的研究,它既包括研究一种语言的语法系统,也包括研究一种语言中与其他语言不同语法特点,这类研究的意义在于发现各种语言独特的语法现象61、句子:由若干个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和成,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的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62、语法规律:指语法规则本身,也就是客观存在的语法,即人们说话时直觉和习惯上所遵守的其中一种语感63、普通语法:指的是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同的语法机制64、核心语法:又叫小语法,仅指句法结构规则65、外围语法:又叫大语法,研究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66。
词法:又叫形态学,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则67。
句组:由多个句子组合而成,表达相互关联的比较复杂的意义,书面上表现为一组句子、一个段落或一篇文章的语言单位68。
词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69。
语法形式:能体现一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也就是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70。
语法手段;根据一些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它们归并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形式的类就叫做“语法手段”71、词法范畴:由次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词法范畴72、句法范畴:由结构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句法范畴73、屈折: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它是词法手段的一种74、异根:属于词法手段中的一小类,它指的是换用不同的词根构成相同意义的词75、词类:词类就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
它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一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76。
词组:特定的词类与词类的组合就构成了词组77。
向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词组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如偏正词组的与中心语相同,例如“十分愉快”“等于”“愉快”就是向心词组78。
离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不等于词组中任何成分的功能的词组,如汉语的“的”字词组、介词词组都是离心词组79。
不完全主谓句:能够补足缺少的成分而构成主谓句,或者说需依赖一定的语境和上下文的补充才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就是不完全主谓句,或叫省略句80。
基本词组:主要利用语序这种语法手段的词组叫基本词组81、介词词组:汉语中介词和表处所、时间、工具、方式、对象的名词组成的词组叫介词词组82、“的”字词组:由“+的”构成的词组叫“的”字词组。
“”即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等实词,也可以是各种词组83、多重复句:一些由几个句子构成的语言片断说的是关系密切的一件事,句子间又有互相关联的连接词,未尾只有一个大的停顿(书面上用一个句未标点符号)的复句叫多重复句84、非主谓句:不具有主谓词组的结构形式,但一般有不需要或不能补出成分,或者说不需要依赖语境和上下文的补充就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叫非主谓句85、语义:语义是语言的意义和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是人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结果86。
语境意义: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音素的作用下所产生的意义87。
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的88。
词汇意义;由语汇形成(一种语言里所有的实词和固定短语)表达的语义89。
词义:词义是同词的语音形式介合在一起的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主观态度和其他附加色彩90。
词的理性意义: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是,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认识91、义项: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92、义素:从义项中分析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93、词的科学意义: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94、单义词:即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一类现象,也就是只有一个义项的词96。
本义: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初的那个意义97。
引申义:由本义直接或间接衍生出来的意义98。
同义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99。
反义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反的两个词100。
语义场:指若干具有共同的类属义素的词语(义项)构成的聚合体101、上位词、下位词:语言中有些词所代表的事物范围大,有些词所代表的事物范围小,如果后者所代表的事物可以完全包容在前者所代表的事物的范围之内,那么它们之间就具有上下位关系,其中所代表的事物的范围大的词叫上位词,所代表的事物范围小的词叫下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