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SS术后患者术区换药时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鼻腔术后换药发生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鼻腔术后换药发生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发表时间:2014-07-23T10:00:24.2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0期供稿作者:洪秋龙黄阿勤王瑞宝[导读] 脑回流血液中代谢物质缺乏,氧气缺乏,患者双侧鼻孔填塞、气体交换受损,血氧饱和度下降,脑缺氧,脑能量代谢障碍,低血糖,血液丧失。
洪秋龙黄阿勤王瑞宝(福建泉州180医院耳鼻咽喉科 362300)【摘要】目的:探讨鼻腔术后换药发生晕厥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护理措施。
方法:所有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均由一位医生操作,术后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发生晕厥率和疼痛感觉进行前后对比。
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晕厥发生率及主观疼痛感觉比护理干预前明显降低和减轻。
结论:针对晕厥发生的原因进行细致、全面的护理干预,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会明显降低晕厥的发生率。
【关键词】鼻窦炎/鼻中隔偏曲?换药?晕厥/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0-0031-01 在临床上,鼻内窥镜微创手术中,在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手术恢复期间,如果只注重前期手术而忽视术后换药,那么手术的最佳效果就会降低,从而对患者的术后康复,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有许多患者在鼻腔术后换药时会发生晕厥,表现为突然头晕,面色苍白,全身冷汗,血压下降,四肢无力而昏倒在地。
所以患者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换药对患者的疾病康复同等重要,为了预防或减少晕厥发生率,我科在2010-2013年间鼻内镜患者130例,其中术后换药发生晕厥15例,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现进行了实际调查,并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护理对策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30例患者中,男80例,女50例,年龄18~55岁,术后换药发生晕厥15例中,男5例,女10例,年龄:18~50岁。
2 原因分析2.1 由于体位突然改变,由平卧位改变为坐位,脑灌注量流量减少,静脉回流减少,使大脑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大脑抑制状态,而引起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即晕厥。
烧伤患者换药时发生晕厥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烧伤患者换药时发生晕厥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摘要:对11743例次烧伤换药过程中,患者晕厥现象出现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烧伤换药过程中的体位、换药部位、换药次数、患者性别与晕厥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提示烧伤换药时应注意将患者摆放于较为舒适的卧位;顾及患者的性别、受伤部位、次数;同时换药前要注意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可有利于减少烧伤换药中晕厥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烧伤;换药;晕厥晕厥是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的意识丧失。
烧伤患者换药时,忧郁、焦虑、恐惧、疼痛、体位等因素,造成晕厥发生,为进一步探求烧伤换药晕厥出现的规律,减少和避免因换药过程中晕厥现象的出现,笔者对烧伤换药中晕厥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此进行总结。
1 调查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5月同意接受调查的1870例烧伤患者,其中,男女均为935例,男性年龄5-81(36.4±4.8)岁,女性年龄6-83(35.9±7.3)岁,均有2名有经验医师给予换药,所有入选患者既往无心脏疾患、精神疾病、智障和药物依赖史,其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调查方法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换药时病人的体位、受伤部位、晕厥出现与换药次数的关系等因素进行调查统计。
1.3 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烧伤晕厥与换药体位的关系表1显示,11743例次烧伤换药中,共发生晕厥次数23次,发生率为0.20%。
三种体位比较差异显著χ2=20.66,P<0.01。
立位与坐位晕厥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卧位比较差异显著(P<0.01);坐位与卧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烧伤换药过程中出现的晕厥多为血管神经性晕厥,又称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单纯性晕厥。
门诊换药室患者晕厥的护理

关 键词 : 门诊 ; 药 ; 换 晕厥 ; 护理
中 图分 类 号 : 4 1 R 7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 6 6 1 (0 1 0 — 0 3 0 10 — 4 12 1) 1 0 7— 2
晕 厥 是 由于 一 时性 广 泛 的脑 组 织 缺血 缺 氧 , 致 大 脑 皮 质 一 导 过 性 的 功 能 障 碍 , 起 突 然 的 、 逆 的 短 暂 意 识 丧 失 的一 种 临 床 引 可 症 状 _ 门 诊 换 药 室 在 处 理 急 症 、 伤 及 感 染性 伤 口时 , 】 1 。 创 患者 或 陪
同人 员 常发 生 晕 厥 ,轻 者 数 分 钟 内 自行缓 解 ,重 者 发 生 跌 倒 、 骨
14 例 , 创缝 合 18 28 清 06例 , 外 科 处 置 7 4 , 它 12 。 急诊 7例 其 0例
1 结果 . 2 3 1 患 者 接 受 护 理 干 预 后 发 生 一 般晕 厥 2 例 , 20例 4 其 中男 2 例 , 4 例 , 生率 为 0 5 与 20 年 至 20 1 女 7 发 . %, 0 8 7 09年 同期 比 较 , 厥 发 生率 由 21 降 至 0 5 , 无 晕厥 严 重并 发 症发 生 。 晕 . %下 .% 且 7
2 护 理 干 预
折 , 至危 及 生 命 , 须 引起 换 药 室 护 理 人 员 的高 度 重 视 [ 为 避 甚 必 2 1 。 免 或 降 低此 类 意外 事 件 的 发生 ,保 障患 者 安 全 ,本 院 20 0 9年 7
月 一 0 0年 6月 门 诊换 药 窒 对 就 诊 的 3 1 患 者 实 施 一 系列 护 21 2 0例
术后疼痛晕厥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术后疼痛晕厥是患者在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意识丧失,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为保障患者术后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疼痛晕厥患者,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 提高医护人员对术后疼痛晕厥的应急处理能力。
3. 优化医疗服务流程,降低术后疼痛晕厥发生率。
三、预案内容1. 术后疼痛晕厥的定义术后疼痛晕厥是指在手术后,患者因疼痛、低血压、缺氧等原因,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和肌肉无力现象。
2. 术后疼痛晕厥的预防措施(1)术前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药物过敏史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术中麻醉:确保麻醉深度适宜,避免术中低血压、缺氧等情况。
(3)术后镇痛:合理应用镇痛药物,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3. 术后疼痛晕厥的应急处理流程(1)发现患者出现术后疼痛晕厥症状时,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2)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安全。
(3)给予患者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
(4)对患者进行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监测。
(5)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治疗措施:a. 若患者出现低血压,可给予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升压药物等。
b. 若患者出现缺氧,可给予吸氧治疗。
c. 若患者出现疼痛,可给予镇痛药物。
d. 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
(6)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7)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4. 术后疼痛晕厥的后续处理(1)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确定病因。
(2)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调整治疗方案。
(3)加强患者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
四、预案实施与培训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术后疼痛晕厥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能力。
2. 完善应急预案相关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
3. 定期检查应急预案实施情况,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五、预案评估与改进1. 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2. 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实用性。
护理患者晕厥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晕厥是患者常见的突发状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体位性低血压、低血糖、心脏疾病等。
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患者晕厥时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 提高护理人员应对晕厥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3. 规范晕厥事件的报告流程,确保信息畅通。
三、预案内容1. 晕厥发生时的处理流程(1)发现患者晕厥时,立即将患者置于安全、舒适的位置,头部放低,腿部抬高,保持呼吸道通畅。
(2)立即通知医生,报告患者晕厥情况,并告知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等。
(3)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意识、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4)如患者意识不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操作,并持续至患者恢复意识或专业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5)如患者出现呕吐,及时清理口腔及呼吸道,防止误吸。
(6)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2. 护理人员应对措施(1)掌握晕厥的基本病因、临床表现及急救知识。
(2)熟悉抢救设备的使用方法,如心肺复苏机、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
(3)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发现患者晕厥的先兆,如头晕、心悸、出汗等。
(4)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预防晕厥的方法,如避免长时间站立、保持饮食均衡等。
3. 报告流程(1)晕厥发生后,立即向护士长报告,并详细描述患者晕厥情况及处理措施。
(2)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及时向科室主任及医院应急管理部门报告。
(3)医院应急管理部门根据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四、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开展晕厥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护理人员应对晕厥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晕厥发生时的处理流程、护理人员应对措施、报告流程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及时改进。
五、预案评估与改进1. 定期评估预案的有效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案内容。
2. 对预案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预案。
3.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其应对晕厥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门诊换药中晕厥发生原因及护理救治措施

门诊换药中晕厥发生原因及护理救治措施目的分析门诊急诊室换药中患者晕厥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方法将我院门诊换药室2年来发生晕厥的35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有效预防了晕厥的发生。
讨论:在换药过程中应充分认识晕厥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晕厥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标签:门诊;换药;晕厥;护理措施晕厥又称昏厥,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肌张力消失而倒地,是护理换药工作中常见的急症。
晕厥的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是血管迷走性晕厥,约占全部晕厥的58%。
门诊护理工作中换药病人多为急诊外伤、感染等所致,发生晕厥的现象时有发生,必须引起换药护士的高度重视。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门诊换药室共发生35例晕厥病人,通过原因分析并采取有效救治措施,病人恢复良好。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5例,男29例,女8例,年龄21~68岁,12例为外伤清创病人,20例为换药病人,3例为陪护者。
35例中有3例为完全意识丧失患者。
晕厥均发生于操作中和操作后。
2晕厥常见原因2.1疼痛刺激因素:为晕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疼痛是人体表面或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所引起的生理反应。
多发生于体表敏感部位如四肢末端、浅表皮肤的清创和换药等。
这些部位由于神经末梢丰富、痛觉敏感,再加上有些病人对疼痛的耐受力差、痛阈低,在清创或换药时因疼痛而出现晕厥症状。
病人首先述说疼痛,继而有恶心、乏力、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如不及时发现,数分钟内出现意识丧失而倒地。
2.2心理因素:多发生于初诊患者,由于对治疗过程缺乏了解和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在清创或换药时表现为明显的恐惧、焦虑、紧张,导致呼吸急促、换气过度致脑部毛细血管收缩,脑缺氧而出现晕厥[1]。
有的患者是看到自己创面出血或他人的血液时因过度心理紧张出现明显的晕血症,发生晕厥。
3例陪护者就是在陪护亲人换药的过程中发生晕厥。
晕血病人大都发生于男性,女性患者因自身生理特点对出血的恐惧较少。
鼻腔术后换药发生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鼻腔术后换药发生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齐惠萍;吴莉;纪丽娟
【期刊名称】《中国误诊学杂志》
【年(卷),期】2008(8)5
【摘要】目的:探讨鼻腔术后换药发生晕厥的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护理干预。
方法:所有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均由一位医生操作,术后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晕厥发生率和疼痛感觉全部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采用χ2检验,并进行前后对比。
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晕厥发生率及主观疼痛感觉比护理干预前明显降低和减轻。
结论:针对晕厥发生的原因进行细致、全面的护理干预,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会明显降低晕厥的发生率。
【总页数】2页(P1051-1052)
【关键词】鼻窦炎/外科学;投药,局部;晕厥/病因学;晕厥/护理
【作者】齐惠萍;吴莉;纪丽娟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樊市中心医院五官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5.9;R544.2
【相关文献】
1.鼻内镜术后患者鼻腔换药时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J], 何敏琴;孙敏华
2.门诊换药室发生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J], 火小兰
3.鼻腔术后换药发生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J], 洪秋龙;黄阿勤;王瑞宝
4.鼻术后换药发生晕厥原因分析及护理 [J], 陶静;
5.鼻内镜术后患者鼻腔换药时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J], 何敏琴;孙敏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门诊换药室患者晕厥的护理

门诊换药室患者晕厥的护理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广泛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大脑皮层一过性的功能障碍,引起突然的、可逆的短暂意识丧失的一种临床症状[1]。
门诊换药室在处理急症、创伤时,患者或陪同人员常发生晕厥,轻者数分钟内自行缓解,重者发生跌倒、骨折,甚至危及生命,必须引起换药室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2]。
为避免或降低此类意外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本院2011年7月~2012年6月门诊换药室对就诊的1026例患者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与2009年~2010同期比较,晕厥发生率明显降低。
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院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门诊换药室就诊患者1026例。
其中男612例,女414例,年龄4~67岁;换药213例,清创缝合537,急诊外科处置254例,其它22例。
2.结果 1026例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发生一般晕厥7例,其中男4例,女3例,发生率为0.68%,与2009年至2010同期比较,晕厥发生率由2.4%下降至0.68%,且无晕厥严重并发症发生。
二.护理干预1.心理干预热情接待患者,以同情、理解、真诚的态度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
在处置前向患者婉转地解释处置室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感尽可能消除其恐惧心理,这对于预防晕厥的发生很重要。
对心理高度紧张、焦虑的患者,耐心讲解处置方式和创伤愈合基本过程,使其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处置。
对出血多的创面及时止血,并隔离患者的视线,术中安慰患者,找些轻松的话题与之交流,分散注意力。
保持换药室内环境整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及时清理污物和血渍,避免不必要的进出,减少噪音,防止一些不良刺激加重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2.高危因素干预门诊换药室护士应掌握每一位患者的病史、了解病情,评估是否存在晕厥的高危因素,必要时准备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葡糖糖等。
对既往有晕血、晕针史及体质虚弱、高度紧张的患者允许在陪护下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 致 在 腔 镜 微 创外 科 手 术 中 , 内镜 微 创 手 术 在 近 年 来 得 到 扩 张 , 压 下 降 , 脑 部 缺血 患者 易 出现 晕 厥 。 鼻 广 泛 应 用 , 在 手 术恢 复 期 间 , 果 只 注 重 前 期 手 术 而 忽 视 术 3 护 理 对 策 但 如 后 换 药 , 么 手 术 的 最 佳 效 果 就 会 降 低 , 而 对 患 者 的 术 后 康 那 从 31 全 麻 术 后 6小 时 内 , 对 去 枕 平 卧 , 偏 向 一 侧 , . 绝 头 及 复 , 就 有 一 定 的 影 响 , 以患 者 的术 前 准 备 和 术 后 换 药 对 患 时 清理 口腔 内分 泌 物 , 后 6小 时 后 予 以摇 高 床 头 取 半 坐 卧 也 所 术 者的疾病康复 同等重 要 , 科 20 —2 1 我 0 3 o 0年 间 鼻 内 镜 患 者 位 , 麻 者 嘱 其 张 口呼 吸 , 捏 鼻 、 鼻 , 说 话 , 持 情 绪 稳 局 勿 擤 少 保 1 8 , 中 术后 换 药 发 生 晕 厥 1 2例 其 5例 , 过 医 护人 员 的 精 心 治 定 , 分 休 息 , 动 要 轻 缓 , 势 利 导 做 好 心 理 护理 , 除 其 紧 经 充 活 因 消 疗 与 护 理 , 痊 愈 出 院 , 护 理 对 策如 下 : 都 现 张恐 惧情 绪 , 患 者 得 到 心 理 上 的 安 慰 , 使 以免 加 重 鼻 腔 出 血 ,
F S E S术 后 患 者 术 区换 药 时 晕厥 的原 因分 析 及 护 理 对策
敖
【 图分 类 号 ] 1 . 中 R7 16
俊
夏 丽 莎 宋 泽 菊
【 章 编 号 ] 62 3 8 { 0 o l 一 09 一O 文 17 - 7 3 2 1 )O 0 5 l
【 献标 识 码】 文 B
4天 后 再 予 以 换 药 一 次 , 后 1周 在 鼻 内 镜 下 清 理 一 次 术 术
不 足 。取 出 鼻 腔纱 条 时 , 腔 内 压 力 突 然 下 降 , 激 颈 动 脉 窦 腔 , 般 术 后 1 鼻 刺 一 o天 左 右 出 院 , 后 1个 月 左 右 再 次 行 鼻 内镜 术 和 主 动 脉 体 的 压力 感 受 器 , 射 性 引 起 血 压 和 心 率调 节 障 碍 , 检查 , 后 随 访 6个 月 , 期 返 院复 查 换 药 反 术 定 影 响 脑 血 流 量 , 生 晕 厥 , 究 证 明 , 患 者 坐 位 时 , 其 易 发 发 研 当 尤 34 患 者 鼻 腔 换 药 时 给 予 半 坐 卧 位 , 头 背 有 依 托 , . 使 换
生晕厥 。
药过 程 中观 察 患 者 的面 色 、 识 、 命 体 征 、 意 生 四肢 温 度 , 患 者 如
2 2 脑 回 流血 液 中代 谢 物 质 缺 乏 , 气 缺 乏 , 者 双 侧 出 现 面 色苍 白 、 昏头 痛 、 冷 汗 , 立 即停 止 操 作 让 患 者 休 . 氧 患 头 出 应 鼻 孔 填 塞 、 体 交 换 受 损 , 氧饱 和度 下 降 , 缺 氧 , 能 量 代 息 , 症 状 缓 解 后 再 进 行 换 药 操 作 , 旦 出 现 晕 厥将 患 者 予 以 气 血 脑 脑 使 一
2 1 由于 体 位 突 然 改 变 , 平 卧 位 改 变 为 坐 位 , 灌 注 血 , 轻 疼 痛 , 持 口腔 卫 生 , 予特 殊 的 口腔 护 理 , 防 口腔 . 由 脑 减 保 给 预 量 流 量 减 少 , 脉 回流 减 少 , 大 脑 一 过 性 供 血 不 足 , 致 大 感染 , 予半 流 质 、 热 量 、 消 化 、 纤 维 索 、 凉 饮 食 , 意 静 使 导 给 高 易 粗 温 注 脑抑制状态 , 引起突然短暂的意识丧 失 , 而 即晕 厥 。换 药 时 取 营养 成 份 , 持 大 便通 畅 , 烟 酒 , 食 辛 辣 刺 激 性 食 物 . 保 忌 少
32 术 后 第 1 , 0 5 ~ 1 麻 黄 碱 滴 鼻 剂 滴 鼻 , . 天 用 . 减
轻 鼻 腔粘 膜 肿 胀 , 少 换 药 时 的 疼 痛 与 不 适 , 后 指 导 患 者 张 减 术 口呼 吸 , 持 呼 吸 道通 畅 , 要 时 予 以 吸 氧 , 部 冷敷 , 少 出 保 必 局 减
出纱 条 是 一 种 强 刺 激 源 , 用 于 大 脑 皮 层 反 射 性 地 引 起 迷 走 作
神 经 过 度 兴 奋 , 致 心 血 量 减 少 , 排 血 量 下 降 , 脑 部 供 血 导 心 致
~
33 F S . E S一 般 于 术 后 1 2天 分 次 抽 出 鼻 部 填 塞 物 。 ~ 3
谢 障 碍 , 血 糖 , 液 的 丧 失 。 导 致 外 源 性 葡 萄 糖 缺 乏 , 体 卧 床休 息 , 意 保 暖 、 氧 、 即 建立 静 脉 通 道 , 般 每 次 换 药 低 血 机 注 吸 立 一 为 了维 持 代 谢 , 用 内源 性 底 物 , 而 引 起 氨 基 酸 代 谢 紊 乱 。 应 有 护 士在 旁 陪 同 。 利 从 2 3 焦 虑 、 惧 、 者 术 后 对 手 术 的 恐 惧 感 尚 未 完 全 消 . 恐 患
1 临床 资料
导致 血容 量 不 足 和低 血 压 引起 晕厥 。
本组 18 患者中 , 7 例 , 5 2例 男 8 女 O例 , 龄 1  ̄ 5 岁 , 年 8 5 术 后换药发生晕厥 1 5例 中 , 6 , 9例 , 龄 :8 5 男 例 女 年 1  ̄ 0岁 。
2 原 因 分 析
35 出院指导 , 患者正确使用洗鼻球 , . 嘱 忌挖 鼻 、 烈 喷 剧
除 , 患 者 处 于 高 度 紧 张 状 态 , 致 患 者 体 内 儿 茶 酚 胺 释 放 , 嚏 、 持 鼻 腔 清 洁 湿 润 , 免 刺 激 性 食 物 , 烟 酒 、 少 剧 烈 活 使 导 保 避 忌 减 刺 激 B受 体 , 周 围血 管 收 缩 , 肌 收 缩 力 增 强 , 致 周 围 血 动 , 持 愉 快 情 绪 , 期 复 查 , 适 随 诊 。 使 心 导 保 定 不 管扩张 , 回心 血 量 减 少 , 心排 出血 量下 降 , 压 下 降 , 脑 部 供 血 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