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操作例题资料-钢箱梁电子书
midas操作例题资料-钢箱梁

Civil&Civil Designer一、钢箱梁操作例题资料1概要钢桥是高强、轻型薄壁结构,截面和自重比混凝土桥小,跨越能力大,因而在实际工程中有广泛应用。
钢桥按形式可大致分为钢箱梁、钢板梁(工字钢)、钢桁梁、组合梁桥等类型。
钢桥在使用时不仅要求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且还要求具有良好的塑性。
钢桥的刚度相对比较小,变形和振动比混凝土桥大。
为了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和舒适性、避免过大的变形和振动对钢桥结构产生不利的影响,钢桥必须有足够的整体刚度[2] 。
钢桥缺点除容易腐蚀影响耐久性外,另一缺点是疲劳。
影响疲劳的因素很多,除钢材品质、连接的构造与方法等外,与荷载性质、疲劳细节关系也很大。
钢箱梁除钢材等力学特性外,还具有箱梁的受力特点,广泛应用于市政高架、匝道、大跨度斜拉桥、悬索桥、拱桥加劲梁、大跨连续钢箱梁及人行桥钢箱梁等方面。
本专题将通过介绍工程概况、结合规范构造检查、midas Civil详细建模过程以及midas Civil Designer设计平台及结果查看等操作流程,希望能为读者结合实际项目学习程序,通过程序了解钢箱梁提供帮助。
钢箱梁操作例题资料2 钢桥概况及构造检查2.1 钢桥概况主梁为20+30+40+30m单箱单室正交钢箱梁,钢材为Q345;桥面宽8m,梁高2.335m,翼缘板长1.8m;顶板、腹板、翼缘板均厚16mm,底板标准段厚16mm,支座两侧3~3.5m范围内加厚为24mm;顶板设置闭口U型加劲肋;翼缘板、腹板均设置板型加劲肋;底板标准段设置板型加劲肋,桥墩两侧5~7m范围内设置T型加劲肋;横隔板等设置距离详见图1~图3所示。
建模之前,应按照《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1] (以下简称规范)对钢桥面板、加劲肋、翼缘板及腹板等尺寸进行构造检查。
2.2构造检查2.2.1钢桥面板近年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出现疲劳和桥面铺装损伤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保证钢桥面板具有足够的刚度,需对最小厚度有要求;为减小应力集中和避免采用疲劳等级过低的构造细节,需对纵向闭口加劲肋尺寸进行规定[1]。
Midas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分析算例课件

MIDAS软件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有限元 分析软件,可以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 箱梁进行精确的建模和分析,为桥梁 设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设计和施工 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结构形 式、材料特性、施工方法等,以确保 桥梁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程实 践的积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 箱梁的设计和施工将不断得到
预应力体系
通过在混凝土浇筑前施加 预压应力,改善了结构的 受力性能,提高了梁的承 载能力和稳定性。
横向联系
连续箱梁采用横隔板和横 梁等横向联系构件,确保 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设计原理
力学分析
根据结构力学原理,对连 续箱梁进行受力分析,确 定各截面的弯矩、剪力和 扭矩等。
预应力设计
特殊情况处理
针对模型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 如施工阶段、预应力张拉等,说明 处理方法。
计算结果分析
01
02
03
04
变形分析
分析模型在受力后的变形情况 ,包括挠度、转角等。
应力分析
分析模型中的应力分布和大小 ,包括正应力和剪应力。
预应力张拉分析
针对预应力张拉的情况,分析 张拉后的应力分布和损失。
结果对比
优化和完善。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新型材料 和结构形式在预应力混凝土连 续箱梁中的应用,以提高桥梁
的性能和耐久性。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功能和精度 将不断提升,为预应力混凝土 连续箱梁的分析和设计提供更 加可靠的技术支持。
未来可以通过加强科研合作和 技术交流,推动预应力混凝土 连续箱梁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为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做出更 大的贡献。
05 参考文献
CHAPTER
MIDAS钢箱梁计算书

1.1.1计算参数及参考规范
(1)标准 设计荷载:城-A 级; 桥梁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 1.1;
(2)主要材料 钢箱梁采用 Q345D 钢材, 桥面板采用 C40 混凝土。
(3)参考规范 《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报批稿,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安全系数为 3.18,满足要求。
Ω m2 58.7 374.5
pk
e
kn
m
360
1.778
360
4.878
超载系数
3 3
倾覆力矩 kn*m
5277.0 23891.0 29168.0
16
横隔板和纵腹板的位置进行竖向约束。使用 MIDAS 建立板梁模型如下图:
桥面板有限元模型
1.1.6.1.2加载方式 考虑荷载为自重,二期和车轮压力,其中车轮压力采用《公路桥涵设计通
用规范》车辆荷载加载,为了得到最大的拉、压应力考虑了最不利的车轮作用 位置工况。车辆荷载采用城-A 级车辆荷载标准值,取最大的中间轴重力标准值 2x140kN,并考虑冲击系数 0.4,同时考虑自重、栏杆及铺装荷载作用。车轮的 着地宽度及长度为 0.6x0.2m,轮距 1.8m,两轴间距 1.2m。按照《公路桥涵设 计通用规范》布置横向车辆荷载。 1.1.6.1.3计算结果
稳定力矩如下:
倾覆力矩如下:
支座位置
0内 0外 1内 1外 2内 2外 3内 3外 合计
反力 kn 582.4 1215.6 2804.2 3109.7 2863.8 3070.9 544.6 1245
力臂 m
MIDAS钢箱梁计算书

MIDAS钢箱梁计算书1.1B07~F03 D07~H03 50.5+65+50.5m(桥宽10m)钢箱梁1.1.1计算参数及参考规范(1)标准设计荷载:城-A级;桥梁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1;(2)主要材料钢箱梁采用Q345D 钢材,桥面板采用C40混凝土。
(3)参考规范《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报批稿,《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1.1.2主要计算内容结构纵向整体应力,即主梁体系,采用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采用梁格模型,计算主梁顶、底板最不利应力。
1.1.3纵向整体计算1.1.3.1.1计算模型纵向整体计算采用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采用梁格法模型进行模拟。
参照《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报批稿进行钢梁有效分布宽度的计算。
根据桥面布置,汽车按最不利情况进行影响线加载。
温度考虑整体升降温20度和梯度温度。
永久支承按简支支承条件进行约束。
全桥共划分为241个单元,162个节点。
结构计算几何模型如下图:计算几何模型1.1.3.1.2计算荷载(1)一期恒载主梁顶、底和腹板采用实际板厚,钢材重力密度78.5kN/m 3,单元重力密度考虑各种加劲肋和焊缝实际重量提高1.24倍;混凝土桥面板重力密度25kN/m 3。
沥青混凝土重力密度24kN/m 3。
(2)二期恒载1.1.3.1.3计算参数(1)钢材材料特性如下表:结构钢材性能表应用结构钢箱加劲梁材质Q345D 力学性能弹性模量E(MPa) 210000 剪切模量G(MPa)81000 泊松比γ0.3 轴向容许应力[σ] (MPa)200 弯曲容许应力[σw] (MPa)210 容许剪应力[τ] (MPa) 120 屈服应力[σs] (MPa) 345 热膨胀系数(℃)0.000012(2)梯度温差:参照混凝土规范规定:升温取T1=14°C,T2=5.5°C,负温度效应按照一半考虑。
(3)基础变位:主墩沉降2cm,边墩沉降1cm。
迈达斯midas梁桥专题—梁格.pdf

Integrated Solution System for Bridge and Civil Strucutres目录一、剪力-柔性梁格理论1. 纵梁抗弯刚度.......................................................................32.横梁抗弯刚度....................................................................... 43.纵梁、横梁抗弯刚度........................................................... 44.虚拟边构件及横向构件刚度.. (5)三、采用梁格建模助手生成梁格模型二、单梁、梁格模型多支座反力与实体模型结果比较1. 前言.......................................................................................72. 结构概况...............................................................................73. 梁格法建模助手建模过程及功能亮点...............................114. 修改梁格..............................................................................225. 在自重、偏载作用下与FEA 实体模型结果比较. (24)四、结合规范进行PSC 设计1.纵梁抗弯刚度【强制移轴(上部结构中性轴)法】一、剪力-柔性梁格理论a.各纵梁中性轴与上部结构中性轴基本重合b.强制移轴,使各纵梁中性轴与上部结构中性轴基本重合,等效纵梁抗弯刚度2.横向梁格抗弯刚度3.纵梁、横梁抗扭刚度4.虚拟边构件及横向构件刚度此处d’为顶板厚度。
midas操作例题资料-单箱多室钢桥案例

Civil&Civil Designer一、单箱多室钢箱梁操作例题1概要钢桥是高强、轻型薄壁结构,截面和自重比混凝土桥小,跨越能力大,因而在实际工程中有广泛应用。
钢桥按形式可大致分为钢箱梁、钢板梁(工字钢)、钢桁梁、组合梁桥等类型。
钢桥在使用时不仅要求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且还要求具有良好的塑性。
钢桥的刚度相对比较小,变形和振动比混凝土桥大。
为了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和舒适性、避免过大的变形和振动对钢桥结构产生不利的影响,钢桥必须有足够的整体刚度[2] 。
钢桥缺点除容易腐蚀影响耐久性外,另一缺点是疲劳。
影响疲劳的因素很多,除钢材品质、连接的构造与方法等外,与荷载性质、疲劳细节关系也很大。
钢箱梁除钢材等力学特性外,还具有箱梁的受力特点,广泛应用于市政高架、匝道、大跨度斜拉桥、悬索桥、拱桥加劲梁、大跨连续钢箱梁及人行桥钢箱梁等方面。
本专题将通过介绍工程概况、结合规范构造检查、midas Civil详细建模过程以及midas Civil Designer设计平台及结果查看等操作流程,希望能为读者结合实际项目学习程序,通过程序了解钢箱梁提供帮助。
1 / 572 钢桥概况及构造检查2.1 钢桥概况本桥上部结构主梁为(35+60+35)m单箱双室正交变高钢箱梁,钢材为Q345;桥面宽为0.75m(护栏)+10.5m(行车道)+0.75m(护栏)=12.0m,梁高由2.0m变化为2.6m,曲线类型为二次抛物线。
钢箱梁顶板及翼缘板厚20mm、底板厚25mm、腹板厚20mm。
加劲肋布置形式包括T型加劲肋、板型加劲肋和U型加劲肋,其中顶板设置闭口U型加劲肋、翼缘板与腹板均设置板型加劲肋、底板设置T型加劲肋。
另外,腹板纵向加劲肋数量在梁高较高处发生变化(建模时需注意)。
本桥结构一般构造详见图1.1-1~1.1-2所示。
建模之前,应按照《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1] (以下简称规范)对钢桥面板、加劲肋、翼缘板及腹板等尺寸进行构造检查。
MIDAS梁格建模助手例题

6
桥墩截面和高度:
[4 : Pier],9.14 m
桥台/桥墩底的边界条件:
[固定 ]
6
midas Civil Tutorial
Step
03 模型 >结构建模助手>单箱多室箱梁梁格法 > 跨度
跨度表单
等截面:将每个跨度内定义为等截面。 各个跨度可定义不同的等截面,在选择的截面将作为“截面”表单的标准 截面。
Step
06 模型 >结构建模助手>单箱多室箱梁梁格法 > 荷载
步骤 1
在“荷载”表单中,定义各种恒荷载、移 2
动荷载、温度荷载、风荷载等。
1 选择“荷载”表单
2 勾选需要定义的荷载类型
自重
铺装:[厚度 : 0.08, 3
容重:22.53]
防撞护栏:[自重: 8.76]
6
中央隔离带: 10.51
3 勾选“活荷载”
04 模型 >结构建模助手>单箱多室箱梁梁格法 > 截面
截面表单
标准截面:选择要分割的标准截面。如下图所示,只能在腹板之间的顶底板宽度范 围内进行分割。
Division Range Limit Division Location
分割选项:如下图所示,程序提供基于腹板和基于顶底板的分割方法。
基于腹板
基于顶底板
1
midas Civil Tutorial
Step
01 概要
定义基本参数
使用梁格法建模助手之前,首先要定义材料、截面、钢束特性值等基本参数。
混凝土 钢束 钢束类型
弹性模量
材料
C40 (40000 kN/m2 at 28days) fc' = 27000 kN/m2
Midas Civil计算书(钢箱梁)

(4)《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5)《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
(JT40+60+40)计算书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8)《铁路桥涵钢结构设计规范》
(JTG/T F50-2011) (GB 50205-2001) (TB 10002.2-2005)
处L为的计算跨径:边跨L/600 = 40000/600 = 66.7mm,中跨L/600=60000/600=100mm
2.5 复核计算标准、规范及其它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图 4.1 活载正挠度
图 4.1 活载负挠度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第1.1.5条规定:如果车辆荷 载在一个桥跨范围内移动产生正负两个方向的挠度时,计算挠度应为其正负挠度的最大 绝对值之和,边跨和中跨最大挠度均位于跨中分别为:22.6mm、40.8mm结构刚度满足规范 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概要 (1)2 钢桥概况及构造检查 (2)2.1 钢桥概况 (2)2.2构造检查 (2)2.2.1钢桥面板 (2)2.2.2 翼缘板 (6)2.2.3 受压加劲肋 (6)3 建模步骤 (7)3.1定义材料 (7)3.2定义截面 (8)3.3 建立结构模型 (12)3.4 边界条件设置 (13)3.4.1 边界条件 (13)3.4.2 有效截面宽度 (15)3.5 静力荷载的定义 (17)3.6 移动荷载 (19)3.6.1定义车道 (19)3.6.2定义车辆 (20)3.6.3定义移动荷载工况 (22)3.7 支座沉降 (24)3.8 定义施工阶段 (25)4 结合规范和Civil Designer进行设计 (26)4.1 CDN程序设置 (27)4.2 设计结果查看 (32)5 结语 (35)6 参考文献 (35)midas Civil&Civil Designer钢箱梁操作例题资料1概要钢桥是高强、轻型薄壁结构,截面和自重比混凝土桥小,跨越能力大,因而在实际工程中有广泛应用。
钢桥按形式可大致分为钢箱梁、钢板梁(工字钢)、钢桁梁、组合梁桥等类型。
钢桥在使用时不仅要求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且还要求具有良好的塑性。
钢桥的刚度相对比较小,变形和振动比混凝土桥大。
为了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和舒适性、避免过大的变形和振动对钢桥结构产生不利的影响,钢桥必须有足够的整体刚度[2] 。
钢桥缺点除容易腐蚀影响耐久性外,另一缺点是疲劳。
影响疲劳的因素很多,除钢材品质、连接的构造与方法等外,与荷载性质、疲劳细节关系也很大。
钢箱梁除钢材等力学特性外,还具有箱梁的受力特点,广泛应用于市政高架、匝道、大跨度斜拉桥、悬索桥、拱桥加劲梁、大跨连续钢箱梁及人行桥钢箱梁等方面。
本专题将通过介绍工程概况、结合规范构造检查、midas Civil详细建模过程以及midas Civil Designer设计平台及结果查看等操作流程,希望能为读者结合实际项目学习程序,通过程序了解钢箱梁提供帮助。
钢箱梁操作例题资料2 钢桥概况及构造检查2.1 钢桥概况主梁为20+30+40+30m单箱单室正交钢箱梁,钢材为Q345;桥面宽8m,梁高2.335m,翼缘板长1.8m;顶板、腹板、翼缘板均厚16mm,底板标准段厚16mm,支座两侧3~3.5m 范围内加厚为24mm;顶板设置闭口U型加劲肋;翼缘板、腹板均设置板型加劲肋;底板标准段设置板型加劲肋,桥墩两侧5~7m范围内设置T型加劲肋;横隔板等设置距离详见图1~图3所示。
建模之前,应按照《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1] (以下简称规范)对钢桥面板、加劲肋、翼缘板及腹板等尺寸进行构造检查。
2.2构造检查2.2.1钢桥面板近年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出现疲劳和桥面铺装损伤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保证钢桥面板具有足够的刚度,需对最小厚度有要求;为减小应力集中和避免采用疲劳等级过低的构造细节,需对纵向闭口加劲肋尺寸进行规定[1]。
表1 钢桥面构造检查3平 面平 面图2.1-1 钢箱梁构造图(一)4平 面1:100图2.1-2 钢箱梁构造图(二)图2.1-3 钢箱梁构造图(三)5如上图所示,横隔板间距为2m ,满足规范8.2.4的设置要求。
2.2.2 翼缘板为了防止制作、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发生失稳和过大的面外变形,翼缘板宽厚比满足8.3.1比值要求时可不设置加劲肋。
否则,应按照8.3.2要求规定设置纵向加劲肋。
如图2.1-3横断面尺寸所示,本例腹板间距(4000mm )大于翼缘板厚度(16mm )的80倍,翼缘悬臂宽度(1800mm )大于翼缘板厚度(16mm )的16倍,按照规范设置翼缘板纵向加劲肋,间距为250mm ,满足规范中不大于翼缘板厚度40倍的要求。
2.2.3 受压加劲肋以受压为主的腹板及其加劲肋、支座处加劲肋都应满足规范5.1.5的尺寸要求。
图3中加劲肋尺寸均满足规范要求。
板肋宽厚比应满足式5.1.5-1,将s s y 15014345h mm t mm f ===、、代入计算,满足规范要求。
s s h t ≤ (5.1.5-1) T 形钢加劲肋尺寸应满足式5.1.5-2和5.1.5-3,将s0s04314b mm t mm ==、、s s y 15014345h mm t mm f ===、、代入计算,满足规范要求。
s0s0b t ≤ (5.1.5-2)s s h t ≤ (5.1.5-3) 闭口劲肋尺寸应满足式5.1.5-5和5.1.5-6,将s s 170288b mm h mm ==、、s y 8345t mm f ==、代入计算,满足规范要求。
s s b t ≤ (5.1.5-5)s s h t ≤ (5.1.5-6) 3 建模步骤3.1定义材料特性>材料特性值>材料图3.1-1 材料定义图3.1-2 材料数据3.2定义截面特性>截面特性值>钢梁本例根据底板厚度变化段设置,底板T肋和板肋设置长度,共设置4种截面。
图3.2-1 截面数据以截面1为例,如何设置截面。
按照界面内辅助示意图,输入钢箱梁顶底板各段宽度,顶底板、腹板厚度等。
点击截面加劲肋,进行加劲肋设置。
点击“定义加劲肋”,参照图2.1-3,定义各种加劲肋尺寸,设置加劲肋布置位置及间距。
图3.2-2 截面1截面数据图3.2-3 截面1加劲肋截面数据图3.2-4加劲肋截面数据截面2箱梁尺寸如下图所示。
加劲肋尺寸及设置情况同截面1。
图3.2-5 截面2截面数据截面3除底板加劲肋由板肋变为T肋外,其余截面尺寸均同截面1。
图3.2-6 T肋截面数据截面4钢箱梁尺寸同截面2,加劲肋尺寸同截面3。
3.3 建立结构模型定义节点:树形菜单>表格>节点本例中将支座位置处、截面变化处、设置隔板处均划分单元。
打开“主梁节点和支座节点表格.xlsx”,将节点表格数据复制,然后粘贴到模型中的节点表格中,生成空间节点。
图3.3-1 节点位置和数据表格建立单元:节点/单元>建立单元连接主梁开始节点(节点1)和结束节点(节点133),全部采用截面1。
截面分配:赋予单元1to5、128to132截面2;赋予单元18to19、28to31、50to53、62to65、92to95、104to105截面3;赋予单元20to27、54to61、96to103截面4。
其余单元均为截面1。
图3.3-2 建立单元3.4 边界条件设置3.4.1 边界条件由于主梁截面的偏心点选择的是中上部,而支座位于主梁的底部,因此需要在主梁的底部建立支座节点,并在支座节点上定义约束条件,并将支座节点与主梁节点通过弹性连接进行连接。
支座节点通过对主梁节点复制生成,节点号从134开始。
图3.4-1 支座节点建立梁底约束:边界>一般支承图3.4-2 一般支承定义建立梁底和梁顶约束:边界>弹性连接图3.4-3 弹性连接定义3.4.2 有效截面宽度《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桥梁设计需要设置有效截面宽度,参见第5.1.7条~第5.1.9条实现。
midas Civil有效宽度可采用如下方法实现,其中可查看有效截面宽度:结构>建模助手>钢梁桥>跨度信息选择全部单元,点击“添加/替换”,在单元列表中,选择支承位置(有效截面宽度计算用),再点击“添加”。
定义好跨度信息后,即可定义有效截面宽度。
结构>建模助手>钢梁桥>有效宽度点击“显示计算结果…”,显示“上部局稳、下部局稳”、“上部局稳剪力滞、下部剪力滞”、“上部剪力滞、下部局稳剪力滞”3种有效截面宽度。
程序自动生成“边界”内容。
图3.4-4 跨度信息图3.4-5 有效截面宽度边界>有效宽度Civil程序有效宽度系数表格中输出了Iy、Z_上部、Z_下部3个变量的修正系数。
CivilDesigner设计平台内部也自动生成三种有效截面特性值,按照规范选用对应的有效截面进行验算。
图3.4-7 边界>有效宽度表格3.5 静力荷载的定义钢箱梁横隔板重量、封头处混凝土重量,按节点荷载和梁单元荷载添加在自重荷载工况下。
混凝土铺装、护栏添加在二期荷载工况下。
钢桥传导性能可以不用设置温度梯度,考虑整体升温、整体降温。
荷载>静力荷载>静力荷载工况图3.5-1 荷载工况定义荷载>静力荷载>自重荷载>静力荷载>节点荷载荷载>静力荷载>梁单元荷载荷载>温度/预应力>系统温度图3.5-2 自重图3.5-3 节点荷载图3.5-4 梁单元荷载图3.5-5 温度荷载3.6 移动荷载大多数公路桥梁结构,汽车荷载是导致疲劳破坏的主要因素,在钢规5.5节中对车辆荷载作用下的疲劳验算进行了规定[1]。
疲劳荷载车辆的本质与汽车荷载相同,均属于移动车辆,其加载方式同汽车荷载。
抗疲劳验算可以对钢梁中任意位置,截面中任意点进行疲劳模型I和疲劳模型Ⅱ的验算。
疲劳模型Ⅲ需要做正交异性板的细部分析,进行纵横向验算,故应采用midas FEA进行验算。
设置车道、车辆等之前,选择中国规范。
荷载>移动荷载>移动荷载规范图3.6-1 选择移动荷载规范3.6.1定义车道图3.6-2 车道对话框车道定义时单元或节点必须依次排列,否则会出现车辆对开的情况导致移动荷载分析错误的结果。
对于桥梁跨度的输入,对于多跨连续梁,输入最大计算跨径,此主要用来确定车道荷载中集中力的大小,按最大跨径计算,偏安全考虑;对于纵向折减系数的考虑,可以在车道单元后面的比例系数中定义即可,输入“1”程序自动根据规范折减。
荷载>移动荷载>交通车道线图3.6-3 车道对话框3.6.2定义车辆荷载>移动荷载>车辆图3.6-4 车辆对话框图3.6-5 定义标准车辆荷载图3.6-6 定义疲劳荷载3.6.3定义移动荷载工况荷载>移动荷载>移动荷载工况图3.6-7 移动荷载工况对话框图3.6-8 定义移动荷载工况移动荷载分析控制中,公路桥梁常用影响线加载方式,而铁路、轻轨、地铁常用所有点加在方式,加载数量决定移动荷载分析的精度。
结果可以选择仅输出最大值和最小值,或输出所有内力结果,以及是否输出应力。
计算选项中选择输出指定结构组的分析结果,默认输出所有构件的分析结果。
在较大模型分析时,通过此功能可节省计算求解时间和所用空间。
冲击系数计算可以选择基频法和其他常用冲击系数计算方法。
本例题选基频6.15,是取特征值分析结果中第一阶频率。
分析>分析控制>移动荷载分析图3.6-9 移动荷载分析控制数据3.7 支座沉降荷载>沉降/Misc>支座沉降组荷载>沉降/Misc>支座沉降荷载工况3.8 定义施工阶段荷载>施工阶段>定义施工阶段图3.8-1 定义施工阶段图3.8-2 定义施工阶段4 结合规范和Civil Designer进行设计Civil程序建模完成后,可执行分析并查看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