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合集下载

某高校5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分析

某高校5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分析

20 0 9年 9月 甲型 H1 N1流 感 疫 情 已在 全 国
感 样症 状某 新生 有 密 切 接 触 , 新 生入 学 体 检 时 该
无 发 热 及 流感 样 症 状 , 到军 训 基 地 后 出 现发 热 。 区疾 病 控制 中心 对该 5名 患者采 集 咽拭子 标本 送 市疾 病 控制 中心进 行 流感病 毒核 酸检 测 。结合 临 床症 状 、 流行 病学 调查 及实 验室 检测结 果 , 按照 卫 生部 《 甲型 H1 N1流感 诊 疗 方 案 ( 0 9年 试 行第 20
9 3
疗 情 况 , 明 甲 型 H1 说 N1流 感 病 毒 毒 力 比较 温 和 , 要表 现 上 呼 吸道 轻 微 症 状 , 过 休 息 、 主 通 多饮 水 、 病毒 中成 药 、 症 治疗 , 抗 对 如合 并 细 菌 感 染则 给 予抗生 素治 疗 , 多数 体温 会很 快恢 复 到正 常 , 症
起 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 , 该病毒是 一种新 的流感病 毒, 具有 高度传染性 , 人群 普遍缺 乏特异 的免疫 力 ,
主要攻击 青少年 , 而该群 体主要 是学 生[ 。本文报 1 ]
道我 校学 生 是在 军 训 基 地 施训 的 , 取 封 闭 式 管 采

收 稿 日期 : 0 0 1 - 9 2 1 - 00
作 者 简 介 : 云 霞 (9 0 , , 南 孟 津 人 , 科 , 朱 1 6 一) 女 河 本 主任 医师 , 主要 从 事 全 科 临 床 、 防保 健 工 作 。 预
V0. 17。No 4 2 1 He lhM e iieRe e rh a dPrc i . 00 at dcn s ac n a tc e
甲型 H1 流 感是 由甲型 H1 流 感病 毒 引 N1 N1

上海市长宁区甲型H1N1流感待排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上海市长宁区甲型H1N1流感待排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月 1 日卫 生 部 将 此 病 调 整 为 乙类 传 染 病 ,并 采 取 乙 类 传 染 0
病 预 防 控 制 措 施 。 为 对 今 后 科 学 防 控 提 供 参 考 ,现 对 我 区 20 0 9年 4月 3 日一 7月 9 日期 间 医疗 机 构 对 甲 型 H1 流 0 N1
感待排病例排查情况进行分析。
中 国 初 级 卫 生保 健 2 1 0 0年 1月第 2 4卷 第 1 ( 第 2 9期 ) 期 总 8
上海市长宁区甲型 H 1 1 流感待排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N
李 颖 ①
关 键 词 甲型 H1 N1流 感 ;待 排 病 例 :流 行 病 学
【 图分 类 号】R 1 【 献 标 识 码】B 【 章 编 号】10 — 6 X(0 0 O — 0 7 0 中 5 文 文 0 1 5 8 2 1 ) 10 7 — 2
20 0 9年 3月 1 日首 先 在 墨 西 哥 出现 甲 型 H1 1流 感 l 8 N J 1 .
1 3例 ,阳性 率 为 59 %。 . 9
22 流行 特 征 .
造 成 人 员 死 亡 。4月 3 日世 界 卫 生 组 织 宣 布 将 H1 流 感 0 V1 大 流 行 警 告 级 别 提 高 为 5级 ,我 国 卫 生 部 随 即 宣 布 将 其 纳 入 《 华 人 民 共 和 国传 染 病 防 治 法 》 定 的 乙类 传 染 病 ,依 中 规
对 院 内专 家 不 能 排 除 的病 例 由 区专 家 组 进 行 会 诊 ,对 区 专 家 组 不 能 排 除 的 病 例 由 区 疾 控 中 心派 出小 分 队采 集 咽 嗽 液
和鼻 咽 拭
13 统 计 分 析 -
用 E c l 0 3软 件 进 行 数 据 统 计 分 析 。 xe 20

216例轻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分析

216例轻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分析

( 42 ) 占 .% 。职业 分 布 : 学生 占 6 % , 中又 以 小 9 其 学生 的 比例 为 最 高 ( 2 % ) 医护 人 员 4例 ( 占 9 , 占
2 ) % 。输入性 病例 3 0例 ( 1. % ) 非输人 性病 占 38 , 例 14例 ( 5 . % ) 无 明 确 接 触 史 6 1 占 27 , 2例 (占 2. % ) 8 7 。输 入 性 病 例 中 , 1~2 1 9岁 2 例 (占 6
正常或偏 低 , 与病 毒 感 染 有 关 。有 肺 部 体 征 者 这
行 胸片 检查 , 中 2例合 并肺 炎 。 其
15 治 疗 方 法 .
26例 轻 症 甲 型 H1 1流 感 患 1 N
者 , 5例 因高热 > d应用 奥 司他韦 ( 除 3 达菲 ) , 外 其 余 患者采 取 对 症 治 疗 及 中成 药 治疗 , 床 均 收 到 临 良好 疗效 , 出现 呼 吸 困难 等 重 症 病 例 和 死 亡 病 未 例 。应用 奥 司他韦 ( 达菲 ) 5位患者 中 , 为儿 的 3例
8. % ) 非 输 入 性 病 例 1 66 , 1~2 9岁 10例 ( 0 占
8. % ) 7 7 。输入性 病 例 年 龄 中位 数 为 2 5岁 , 输 非 入 性病例 年 龄 中位数 为 1 4岁 。潜 伏 期 最 长 1 d 2, 最短 1, 均 5 d平 d发病 。
表 1 2 6例 患 者 年 龄 及 性 别 分 布 1
料 分析如 下 。
图 1 2 6 例 患 者 职 , 分 布 图 1 3 k
13 症状 主 要 症 状 以流 感 样 症 状 为 主 , . 咽痛 、
1 临 床 资料
1 1 一般 资料 . 2 6例患 者年 龄及 性 别 分 布见 表 1

55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临床资料分析

55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临床资料分析

常或升 高, 与季节性流感类似 。 单用奥司他 韦治疗, 联合使用奥 司他韦及 中药治疗和 单用 中药治疗三种不 同治 疗方法的患者病程无 明显差异 , 3 除 例转 上级 医院治疗外 , 其余均痊愈 本研究并非针对不同治疗方法 疗 效而设计 的专 项研究 , 因在病 例分组 , 组间均衡等方面不太 理 想 , 法 推论 三 种 治 疗方 法 效 果相 同 。但 仍 然提 示 甲型 无 H N 流感病 例 的治疗 中可尝试 使用 中药治疗 , 11 特别 是 目前使 用 的抗病毒药物存在数量 不足 , 价格 昂贵 , 部分患者很难接受 ,
或 呼 吸 道 症 状 的病 人 接 触 , 中 有 l 例 与 疑 似 甲 型 H N 流感 其 6 11
疗 包括 使用奥司他韦治疗 ( 疗程及剂 量按照产 品说 明书执行 ) 和 中药治疗 ; 中药治疗根据 《 甲型 H N 流感诊 疗方案 (0 9 11 2 0 年
患者有接触史 , 例与确诊 甲型 H N 流感患者有接触史, 例与 6 11 4 流感样 病例 有接触史 。虽然 甲型 H N 流感传 染性 较强, 在 11 但
文 献 标 识码 :A
20 年 1 月 2 09 O 2日至 1 月 3 2 1日, 新疆 博尔塔拉蒙 古 自治
J1 民医 院 作 为 博州 定 点 收 治 医 院 确 诊 治 疗 了 5 例 甲型 H N 1 l ’ 人 5 11 流 行 性 感 冒 ( 感 ) 例 , 对 其 中 的 2 例 临床 治 疗 和 2 例 居 流 病 现 8 7 家 隔 离 治疗 的病 例 的 临床 资 料 进 行 分 析 , 讨 其 流 行 病 学 及 临 探 床 特 点和 规 律 , 以后 的预 防 控 制 和 治 疗 甲型 H N 流 感 提 供 为 11 参 考 依据 。

苏州市古城区226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苏州市古城区226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中 国初级卫 生保健 2 1 年 1 月第 2 01 1 5卷第 l 1期( 总第 3 1 l 期)
苏州市古城区26 2 例甲型 H N 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1
丁 蕾① ,褚 兆洪① , 云鹏② ,顾卫 林③
摘 要 目的 了解 苏 州 市 古城 区 20 0 9年 甲 型 H1 1流 感 病 例 的 流 行 病 学特 征 ,为 甲 型 H1 N N1流 感 预 防控 制 提 供 科 学依 据 。
的 防控 工作 ;流 动 人 口的 流 感 防 控 工 作也 不容 忽视 。
关 键 词 甲型 H1 1流 感 ;流行 病 学特 征 ; 苏 州市 N
【 中图分类号]R 1 [ 5 文献标 识码】B [ 文章编号】10 — 6 X2 1)1 0 7 - 2 0 15 8 ( 1l- 0 0 0 0
在 02 — 9岁年 龄 段 ;从 职 业 构 成 看 ,学 生 发 病 数 明 显 较 多 , 占总 病 例 数 的 3 .% ;甲 型 H1 流 感 流 行 高峰 出现 在 9月初 和 1 41 N1 1 月 中下 旬 :人 口 密集 地 区 发 病 率相 对较 高 。结 论 学生 是 甲型 H1 1流 感 的 危 险人 群 ,应 当注 重 学 校 等 场 所 的 甲型 H1 1流 感 N N
方 法 根 据 国 家 疾 病 监 测 信 息 网络 直 报 系统 的 资 料 .应 用 描 述 性 流 行 病 学 方 法 对 苏 州 市 古城 区 2 0 O 9年 诊 断 的 26例 甲 型 2
H1 流 感 病 例 的 流 行病 学特 征 进 行 描 述 。结 果 N1
古 城 区 甲型 H1 1流 感 病 例 男性 占 5 . ,女 性 占 4 .% ;6 .%的 病 例 集 中 N 1% 8 8 2 46

一起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及控制

一起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及控制

一起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控制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甲型h1n1流感,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警戒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1]。

2009年12月10日下午2时40分,荆门市cdc接到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报告,发现1例疑似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

市cdc立即派出调查小组,迅速赶往该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样等工作,并向省cdc报告。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该病例为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

现将本起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控制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患者基本情况患者陈某,女,33岁,身高165厘米,体重92公斤。

在北京打工,一月前从北京返乡,患者已怀孕9个月,家中有4人同住,患者于2009年12月9日发病,无慢性基础性疾病。

1.2 发病及就诊经过患者于12月9日发病,发热、咳嗽、气促、双下肢浮肿, 10日11时到荆门市一医住院治疗,伴咳嗽,咳少许白色泡沫痰,并感气促,气促逐渐加重,伴胸闷,无畏寒,无心慌。

患者孕9月,近一周来双下肢水肿。

入院体检:t 37.5℃、r 26次/分、p 104次/分、bp 140/90mmhg,患者神志清楚,讲话语不成句,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糙,两上肺可闻及少许哮鸣音,下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以右肺明显。

心率104次/分,律齐,无杂音,双下肢中度及阳性水肿。

辅检:wbc10.25×109/l, n:83%, l:12.5%,rbc:2.77×1012/l;spo290%,胸片提示为下肺左片阴影,边缘模糊。

入院诊断:1、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重型;2、支气管肺炎;3、孕9月+;4、心衰ⅲ°。

立即行给氧、监护,给予抗病毒(奥司他韦150mg bid),预防感染(头孢哌酮舒巴坦),利尿,平喘(多索茶碱)、甲基泼尼松龙120mg1次/日,并应用酚妥拉明改善肺微循环,急查血气分析提示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取鼻咽拭子和血液标本送省cdc检测。

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分析

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分析

3 临床 特征
表现 为流 感样 症 状 ,最 常见 的症状 有发热 ( 中体温 ≥3 ℃有 5 1 ,占 1. 8 、 其 9 0例 49 %)
34 34例 甲型 H N 流 感 病 例 ,罹 患 率 为 1.3 , 27%
咳 嗽 ( 19 % ) 咽 喉 痛 (3.8 ) 疲 乏 6. 8 、 22 % 、 ( 0 5 % ) 头 痛 (1.5 ) 卡 他 样 症 状 2 .2 、 5 3% 、
2 3 性别分布 34 . 34例病 例 中,男 生 19 47例 , 罹 患 率 为 1. 2 ;女 生 14 例 , 罹 患 率 为 55 % 87 1 . 0 ,男 : 为 1 1 2 ,年 龄 在 I 1 1% 女 : .3 7~2 9岁 之
间 ,平均 2 0岁 。
2 4 学 院及 住 宿 分 布 .
大学校 内发 生 33 34例 甲型 H N 流 感 临床 诊 断病 例 和 1 甲型 H, 感确诊 病 例 。所 有 病 例 的诊 断 0例 N流 和 出院标 准 均 符 合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卫 生 部 颁 布 的 《甲型 H N 流 感 诊 疗 方 案 (0 9年第 三 版 ) J 20 》 。 病 原学 检测 由当 地 疾 病 预 防控 制 中 心 采 用 统 一 试
浙江预防医学 2 1 0 0年第 2 2卷第 9期
Z ei gPeet eMei n ,S p 0 0 o 2 ,N . hj n rvni dc e e.2 1 ,V l 2 o9 a v i
・3 1・
Hale Waihona Puke 某 高 校 甲型 H N 流感 疫 情 分 析
胡 高楼 陈根 芝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 0 3 (0 0 0 0 3 ~0 0 7— 9 1 2 1 ) 9— 0 1 2

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

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

文献标识码 :A
某高校 甲型 H1 N 1 流感疫情流行病 学特征
许 晓明 ,罗金发 ,柴 莉
福建省武夷 山市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 3 5 4 3 0 法
分析一 起高校甲型 H1 N1 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和疫情处置情况 ,为提高学校暴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提
采用 主动搜 索病例 、 回顾 性调查 、问卷调 查等 方法 ,对武夷 山市某 高校 甲型 H1 NI 流感 暴发疫 情进行 调
查 ,描述流行病学特征 ;采集病例 咽拭子 ,用 R e a l — t i m e P C R方法鉴定 甲型 H1 N1 流感病毒 。结 果 本次疫情 发现 5 5 例相关 病例 ,罹患率 5 . 1 8 % o ;有 2 个发病高 峰 ,病例 具有一定 的地域集 中性 ,且 6 5 . 4 5 %的病 例发生在 2 0 0 9 级新生 中 ,男生罹患率 高于女 生 ( ) C = 8 . 2 4 ,P < 0 . 0 1 ) ;4 例病 例标本 甲型 H1 N1 流感病毒 核酸检测 阳性 。结 论 情 ,应加强学校流感等传染病报告工作 ,采取有效 防控措施 。 【 关键 词1 甲型 H1 N 1 流感 ;流行病学特征 ;调查 本起疫情 为 甲型 H1 N 1 流感 暴发疫
力。 1 对 象与方 法
2 . 1 基本情况
某高校位于武夷 山市郊 区,共有
学生 1 0 6 1 1 人 ,其 中男生 4 7 1 7 人 ,女 生 5 8 9 4 人。 有1 1 个 教 学 院系 ,6 7门专 业 。分 主 校 区与 桃 园校 区 ,有 2 3 幢公 寓 楼 ,共计 1 3 0 5 间宿 舍 ,寄 宿学 生
势 ,见 图 1 。
( 2 0 0 9 年第 3 版)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了解四川省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学基本特征。

方法调查病例的发病、就诊和暴露等情况,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用Excel、Epi Info分析数据。

结果四川省5月11日报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病例以输入为主(62%),无性别差异,以10~30岁为多,且症状轻;旅游及旅游服务人员占62%;38.24%病例在发病后2d及以上就诊;报告地区主要集中在成都。

结论四川省病例年龄分布、临床症状与美国等报道一致;需加强群众及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旅游及旅游服务人员的防控;加大成都等交通枢纽和旅游地区的防控力度。

自2009 -03-18 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先后发生甲型H1N1 流感疫情后[1],随着疫情的蔓延,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全球流感大流行预警级别调整到6 级[2]。

截至2009 -07-01,全世界共120个国家正式报告了77201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7个国家发生死亡病例332例[3]。

我国24个省份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871例[4],四川省共报告50例确诊病例。

了解四川省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学特征,可为今后防制策略调整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及内容参照卫生部制定的《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1版)》、《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试行)》、《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1版)》,采用访谈、现场观察、查阅记录方法,调查病例发病、就诊情况以及暴露史。

1.2 调查对象病例及病例密切接触者。

1.3 标本及检测采集病例咽拭子,用Real-time PCR和RT—PCR进行检测,引物由国家流感中心提供;并将标本送国家流感中心进行复核和病毒分离。

作者单位: 1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成都610041)
2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成都610051)
作者简介:黄婷,女,医师,急性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2 结果
2.1时间分布四川省2009-05-11确诊了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也是我国内地报告的首例确诊病例,该病例于5月7日从美国启程回国,5月8日发病,11日确诊。

6月7日,确诊四川省首例二代病例。

(图1,图2)。

图1 四川省甲型H1N1流感病例报告时间图2 四川省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病例报告时间
确诊的50例病例中16例在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中发病并确诊,其余34例病例发病到就诊(中位数1d),就诊到确诊(中位数2d)以及31例输入性病例入境与发病(中位数2d)时间分布见表1。

2.2人群分布50例病例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男:女为0.85:1。

年龄中位数24岁(2~56岁),30岁以下占72%。

中国和外国籍各25例。

50例病例中旅游人员29例,旅游服务人员2例,归国人员6例,火车服务人员4例,火车乘客3例,公交乘客及服务人员4例,入境人员2例。

病例的年龄、性别特征见表2。

2.3 地区分布病例报告地区主要集中在成都市34例(68.00%),其次为凉山州12例(24.00%),阿坝2例,绵阳和内江各1例。

其中的31例输入性病例主要来自美国27例(87.10%)。

输入性病例均由成都市和西昌市报告,其中成都共报告23例,占四川省所有输入性病例74.19%,西昌市报告8例。

19例二代病例报告地区主要为成都市11例(57.89%);其次为凉山州4例(21.05%),九
寨沟县报告2例,绵阳和内江市各报告1例。

其中5例病例在汽车或飞机上被感染,7例病例在火车上被感染,4例病例在公交车上被感染,3例在日常生活接触或汽车上被感染。

2.4临床症状所有病例均自述有发热,对46例病例(其余4例入院时体温正常)体温进行分析,体温中位数38.15℃(36.6~39.8℃),36例病例体温在37.5℃以上,占78.26%。

39℃以上7例(15.22%)。

30例病例自述首先出现发热伴咽痛、咳嗽等症状,占60%;12例首发症状为咳嗽或咽痛,8例肌肉酸痛或乏力或头痛。

出现症状与发热时间间隔中位数1d(1~5d),其中,3例在发病后约5h开始发热,1例病例间隔5d后发热。

病例主要症状见表3。

2.5 基础疾病及疫苗接种史病例均无糖尿病、HIV等基础疾病,在发病前1年内均未接种过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

2.6 暴发疫情
全省共发生3起旅行团暴发疫情,累计发病36例,其中2起引发当地的二代病例。

具体见
3 讨论
四川省于2009-05-11报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其余病例在6月报告。

14.71%(5/34)的病例在发病当天就诊,38.24%(13/34)病例在发病后2d及以上就诊,四川省2起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暴发疫情均与病例未及时就诊有关(甲型H1N1流感病例在发病前1d至发病后7d都具传染性[5]);因此需加强对群众尤其是入境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就诊意识。

88.23%(30/34)的病例在就诊后2d内被确诊,2例病例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在就诊后6~7d确诊,表明四川省检测及时。

对密切接触者集中观察发现了16例病例,可见对密切接触者的防控十分重要,对居家观察的密切接触者更需加强管理与监督。

病例无性别差异,10~30岁为主,与欧盟、墨西哥等国家报道一致[6]。

但甲型H1N1流感是新亚型流感病毒[7],理论上人群普遍缺乏免疫,患病与暴露机会大小有关。

但从病例的来源可见旅游及从业人员占62%,归国人员12%,因此,对旅游、旅游服务以及归国人员需要进行重点关注,加强宣教。

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成都、九寨沟和西昌,所有输入性病例均通过成都进入四川省。

以上地区共发生了3起旅行团暴发疫情,累计发病36例(72.00%)。

由于四川省旅游资源丰富每年吸引大量中外游客,因此成都、九寨沟等四川省重要交通枢纽以及旅游地区是防控重点地区,需加强监测、旅游行业人员宣教等防控工作。

另外四川省也是劳务输出大省,人口流动性强,易将疫情带入四川省,最终导致四川省发生局部社区暴发和本土病例增加,因此也需要加大流动人口的防控力度。

四川省报告的甲型H1N1 流感病例均无并发症,表现为典型流感样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咽痛、乏力、头痛和卡他症状。

体温39℃以上病例较少,少数病例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和/或腹泻。

表明四川省报告的病例临床症状较温和且与美国、墨西哥等国结果相似[6.8]。

目前四川省甲型H1N1流感病例仍以输入为主,但随着输入病例的不断增加,本土病例将逐渐上升。

但病例的临床症状轻,易导致其忽视病情、贻误或不就诊,增加四川省社区暴发的风险和防控难度,因此需要长期坚持大众、入境人员以及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防控工作,提高群众防病和就诊意识。

对暴发疫情的传播链、感染来源等因素开展了深入调查,还开展了病例病原学检测研究,同时对病例临床症状也进行了深入分析,其结果将在其他文章中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