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诊疗方案解读及其对新型流感应对的启示

合集下载

甲型H1N1流感的辨证论治

甲型H1N1流感的辨证论治

甲型H1N1流感的辨证论治一、甲型H1N1流感的概述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是由H1N1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

它的症状与普通流感极为相似,包括发热、乏力、头痛、咽喉疼痛、咳嗽等。

甲型H1N1流感在2009年首次爆发,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流行。

虽然现在甲型H1N1流感已经被纳入常规流感病毒的范畴,但其严重程度仍然不可低估,对于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具有很大的威胁。

二、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辨证在中医理论中,流感属于“风热感冒”范畴,因此对甲型H1N1流感的辨证,应以风热感冒为基础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中医将流感患者分为三类:实证型、虚证型和中虚实夹杂型。

下面将对这三种类型的病情表现和辨证治疗做出详细介绍。

1. 实证型实证型甲型H1N1流感的特点表现为:发热较高、热度比较持久、鼻塞、鼻流清涕或黄色分泌物、喉咙痛、咳嗽等。

中医认为这种流感类型主要由外感风邪引起,而以实热证为主。

治疗方法上,应该以清热解毒为主,同时应注意调节体内阴阳平衡,促进身体的代谢和免疫能力。

治疗方案如下:•麻黄汤:麻黄4g、杏仁10g、石膏15g、甘草3g、生姜5g,水煎服。

•葛根汤:葛根30g、芥穗10g、牛蒡子10g、黄芩9g、桔梗10g、甘草6g,水煎服。

•甘草泡枇杷叶汤:枇杷叶15g、甘草6g,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2. 虚证型虚证型的甲型H1N1流感表现为:常因数天外感才开始发病,发病初期症状较轻,以头痛、寒战、肌肉酸痛、咳嗽为主,发病后不久热度就开始下降,结合嗓子痛和声音沙哑等情况,多为病毒性喉炎引起的咳嗽。

中医认为这种流感类型因为人体抵抗力较弱,才会发生。

治疗方法上,应该以温中益气为主,同时注意饮食保健。

治疗方案如下:•六君子汤:人参6g、白术9g、党参6g、茯苓9g、炙甘草6g、大枣5枚,水煎服。

•四物汤加减:当归15g、川芎6g、熟地9g、白术9g、甘草6g,水煎服。

•女贞子加牛膝汤:女贞子、牛膝各15g,水煎服。

甲型H1N1流感中医病因病机治法述要

甲型H1N1流感中医病因病机治法述要

甲型H1N1流感中医病因病机治法述要甲型H1N1流感是流⾏性感冒的⼀种,因其发热、传染性强,属于中医“温疫”范畴。

流感病毒极易变异,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般3~5年发⽣⼀次⼩变异,引起⼩流⾏,10~20年发⽣⼀次⼤变异。

或发⽣基因重组,引起⼀次⼤流⾏,甚⾄发⽣席卷全世界的⼤流⾏。

在20世纪中,席卷全球的⼤流⾏共有5次,其中1918年的西班⽛流感造成2000万到5000万的死亡。

今年春夏发⽣的甲型H1N1流感是⼀种基因重新组合,既往未在⼈或动物⾝上发现过的新型病毒。

科学家们预测,⼈体对这种病毒的免疫⼒很低,或者根本没有,因此很可能会造成世界性⼤流⾏。

对此病毒,除达菲外,尚⽆特效治疗药物。

此病毒很可能会对达菲产⽣耐药,⽽疫苗的研制尚需等待时⽇。

中医药治疗流感不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且药源充⾜、价格低廉,有望在此次防治甲型H1N1流感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

1风热疫邪犯卫为病因病机特点流感病毒乃疫疠之⽓。

吴⼜可在《瘟疫论》中指出:“瘟疫之为病,⾮风、⾮寒、⾮暑、⾮湿,乃天地间别有⼀种异⽓所感”,并不是“⾮其时有其⽓”,⽽是“感天地之异⽓⋯⋯此⽓之来。

⽆论⽼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这种流感病毒不是外感六淫,也不是七情六欲、饮⾷劳倦所伤,⽽是疫疠之⽓。

结合其发病特点,可以称之为“风热疫邪”。

流感病毒的病原学特点是决定流感发病规律的主要因素。

此次甲型H1N1流感呈⼤流⾏趋势,北半球的墨西哥、美国、加拿⼤、西班⽛、我国,南半球的阿根廷和澳⼤利亚等不同的国家、地区在同⼀时段发病,且以青壮年患者居多,⼤多病情较轻,发热2~4天,传染性较强。

其发病特征的⾼度⼀致性是⽓候异常和地域不同所⽆法解释的,因此只能从新型病毒的⾃⾝特异性来寻找其发病和防治的规律。

我国北⽅地区的流感多发⽣于⽓候寒冷⼲燥的冬季。

其初起多为疫毒袭于肺卫,风寒外束,卫阳被遏,⽑窍闭塞,肺⽓闭郁;疫毒很快⼈⾥化热,致卫⽓同病。

肺热壅盛,主要特点是外寒内热,表⾥同病。

甲型H1N1流感中医治疗与防护手册

甲型H1N1流感中医治疗与防护手册

甲型H1N1流感中医治疗与防护手册亲爱的朋友们,你是否还在为甲型H1N1流感而烦恼?是否还在为如何预防和治疗这种流感而犹豫不决?别担心,今天,我作为一名多年工作经验的幼儿相关工作者,将为大家带来一份珍贵的中医疗法,让你轻松应对甲型H1N1流感!让我们了解一下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也被称为猪流感,是一种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这种病毒最初在2009年爆发,迅速蔓延至全球。

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乏力、肌肉痛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因此,提前预防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在中医治疗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中药、食疗、针灸等方法来抵抗甲型H1N1流感。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医治疗方法:一、中药疗法1.预防性中药汤剂:可以使用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甘草等药材,煎煮后代茶饮用,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

2.治疗性中药汤剂:对于已经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患者,可以使用清热解毒、祛湿止痛的药材,如黄芩、黄连、苍术、川芎等,煎煮后服用。

二、食疗方法1.预防性食疗: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作用的食物,如绿豆、苦瓜、黄瓜、莲藕等。

2.治疗性食疗: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痛作用的食物,如豆腐、豆浆、薏米、南瓜等。

三、针灸疗法2.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感染的风险。

4.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5.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增强抵抗力。

6.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

亲爱的朋友们,甲型H1N1流感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提前预防,及时治疗,就一定能够战胜这种流感。

希望这份中医治疗与防护手册能够帮助到您,让您远离甲型H1N1流感的困扰!祝您健康快乐!甲型H1N1流感中医治疗与防护手册亲爱的朋友们,你是否还在为甲型H1N1流感而烦恼?是否还在为如何预防和治疗这种流感而犹豫不决?别担心,我作为一名多年工作经验的幼儿相关工作者,将为大家带来一份珍贵的中医疗法,让你轻松应对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也被称为猪流感,是一种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感染H1N1流感的中医治疗

感染H1N1流感的中医治疗

参考方药:葛根、黄芩、黄连、苍术、藿香、姜半夏、苏叶、厚朴。
常用中成药:葛根芩连微丸、藿香正气制剂等。
——毒壅气营:
症状:高热、咳嗽、胸闷憋气、喘促气短、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
参考方药:炙麻黄、杏仁、瓜蒌、生大黄、生石膏、赤芍、水牛角。
必要时可选用安宫牛黄丸以及痰热清、血必净、清开灵、醒脑静注射液等。
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但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肺出血、胸腔积液、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在药物治疗方面,提倡及早根据卫生部建议,中医辨证治疗分三型,双黄连口服制剂、藿香正气制剂、安宫牛黄丸等在推荐范围:
——毒袭肺胃:
症状:发热、恶寒、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咳嗽。
参考方药:炙麻黄、杏仁、生石膏、柴胡、黄芩、牛蒡子、羌活、生甘草。
常用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双黄连口服制剂。
——毒犯肺胃:
症状:发热、或恶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身、肌肉酸痛。

甲型Hl N1流感中医药治疗方案与预防措施论文

甲型Hl N1流感中医药治疗方案与预防措施论文

甲型Hl N1流感中医药治疗方案与预防措施探讨【摘要】目的:比较我们自行研制的中医药治疗甲型hlnl流感与卫生部方案的异同及预防措施。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

将纳入我市随机研究采用地区方案治疗的中药组及联合组与纳入卫生部方案随机研究采用卫生部方案治疗的麻杏石甘汤组及麻杏石甘两联合奥司他韦组分别进行比较。

结果:入组的所有甲型hlnl流感患者完全痊愈;基线各指标相似,中药组与麻杏石甘汤组各主要疗效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中药组及联合组入组后发热持续时间及入组后症状持续时间均较麻杏石甘汤组及麻杏石甘汤联合奥司他韦组短,但尚无统计学差异;四组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甲型hlnl流感症状轻,预后好,中医药组治疗轻症甲型hlnl流感方案,经济有效,安全可行,可能在缩短热程及缓解症状方面更优,更适合我市的地域、气候特点。

【关键词】甲型hlnl流感中医药治疗方案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028-02随着甲型hlnl流感疫情的蔓延及奥司他韦储备量的减少和耐药的出现[1,2],中医药作为一种替代治疗方法已逐渐得到承认并广泛应用[3]。

2009年5月8日后卫生部相继颁布了三版甲型hlnl流感的诊疗方案及中医药防治方案[4]。

我单位中医专家联合多位名老中医制定了适合我市气候特点的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方案。

甲型hinl流感治疗方案疗效与卫生部方案相比有无差异?我们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例数与分组共115例,随机分为四组:麻杏石甘汤组(3l 例),麻杏石甘汤联合奥司他韦组(28例),中药组(3l例)及联合组(25例)。

1.2 纳入标准符合卫生部发布的甲型hlnl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 [5]的实验室确诊病例诊断标准者;年龄14~70岁者;病程≤3天者;体温≥37.5℃伴有流感样症状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运用卫生部中医药治疗H1N1流感方案治疗验案2则体会

运用卫生部中医药治疗H1N1流感方案治疗验案2则体会

治疗 可取 得 理 想 的 疗效 。
关键词 甲型 H N 流感; 11 卫生部 中医方案; 经验
中图 分 类号 :2 22 R4.6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4 6 5 (00 0- 06 0 1 0— 8 2 2 1) 2 0 0-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甲型 H N 流 感 是 20 11 09年 新 发 的 一 种 流 行 性 感 冒 , 卫
方向 : 中西 医结 合 临床 皮 肤 病 防治 与 美 容 。
状 、 化检查, 理 以及 卫 生 部 近 期 发 布 的 甲型 H N 流 感 疑 似 11
Tr a m e t f 1 n u n aA t a Re T n . p r f e S s e t d Ca e e t n N1I f e z wi S n n a  ̄ a Re o t oH l h o On u p c e s
L UAnpn , A a bn S I e g k Drc rLU -h, I - i ̄ F NH l i2 H Z n- e - , i t: 1 eo ¥o n
J Hu e C lg C , hnH b iC i 30 1 2 S i nCt H si lfT M b i o eeo M Wu a u e hn 4 0 6; hy i opt C l fT a a y ao
^ 8n c T i ht t hs ̄p r ecie etet n f u p ce a eo 1 n u n aA t a R n a go n o d sr st rame t s se td cs f N1If e z wi S n e T n fWe — t b h o a H l h
00 3 a u l f C ,0 V13 . Jn 0 . N2 两 伸 鏖 21 年第2 卷第2期 GmuoraoTM 21 o2 o

2024年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

2024年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

2024年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在2024年的甲型H1N1流感过程中,中医药作为一种重要的预防方案之一,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从而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发生和传播。

本文将详细介绍2024年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包括防范措施、中药调理、食疗建议等方面。

一、中医药防范措施:1. 提高自身免疫力和身体抵抗力: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度锻炼身体等方式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 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保持手部卫生,勤洗手,使用免洗洗手液或者含酒精的湿纸巾消毒;咳嗽时要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直接用手捂住口鼻;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接触传染源;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二、中医药调理:1. 中药预防:在疫情高发期间,可采用中药进行预防。

如常用的桑叶、连翘、荆芥、防风、薏苡仁等具有散寒、祛邪、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可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宜的中草药进行调理。

2. 中药治疗: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中医药可以辅助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芩等,可以清热解毒、抗病毒、解表等作用,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三、食疗建议:1. 注重饮食调理: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营养均衡,增加免疫力。

推荐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红薯等,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此外,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肉、鸡蛋、牛奶等,对增强抵抗力也有帮助。

2. 合理进食中药食疗:如用甘草、枸杞、百合、山药、薏苡仁等食材煮粥,可起到补气养阴、清热润肺的作用。

莲子、银耳、百合煮汤,可起到护肺养阴的作用。

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食疗。

四、其他注意事项:1. 注意室内通风和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长时间在封闭、潮湿的环境中。

2. 科学佩戴口罩,选择符合标准的口罩,避免在没有感染的情况下滥用口罩,并注意正确的佩戴和摘除方式。

北京市中医药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治工作方案.

北京市中医药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治工作方案.

北京市中医药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治工作方案(试行)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的布署,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蔓延和扩散工作要求,调动全市中医药行业的力量,科学、有效、安全、稳妥地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作用,对进一步做好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扩散工作提出如下工作要求:一、提高全市中医药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变化的能力1、做好传染病医院收治危重病人的中医药救治工作。

地坛、佑安传染病院的中西医结合科及甲型H1N1流感防控定点综合医院的中医科是承担中医药诊疗甲型H1N1流感的主体,要在市中医药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中医药参与和指导作用,为中医药防控甲型H1N1流感探索诊疗经验,推广中医诊疗方案,并做好病历整理,为科研工作提供充分资料。

2、做好各区县定点医院和集中观察场所的中医药防治工作。

各定点医院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要有中医药人员,各医院中医科和中西结合科要积极发挥作用,按照市中医管理局下发的治疗和预防指南(见附件1、附件2)开展救治工作,同时接受辖区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和辖区三级、二级中医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

3、开展辖区中医医院对口支援工作。

本市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是全市各区县中医药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技术队伍的主体之一,承担辖区内社区居民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防控工作的指导任务。

开展三级中医医疗机构对口支援辖区中医药防控指导工作: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负责丰台区、崇文区;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负责石景山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负责朝阳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负责东城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负责西城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负责海淀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负责宣武区;各城区及各远郊区县二级中医医院负责本辖区中医药防控工作。

4、继续做好中医医疗机构的防控工作。

全市设置感染疾病科的中医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落实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和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诊疗方案解读及其对新型流感应对的启示近年来,针对几次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疫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应急程序,成立了“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专家委员会”,并颁布了4版甲流中医诊疗方案。

这4版方案是在传统温病理论指导下,参考专家经验,应用文本挖掘技术,通过现场调研、病例回顾、基础研究等方法,不断修订完善而成,在诊治甲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了稳定的中医药防控流感诊疗方案的制定和发布的机制,为应对新型流感及其他新突发传染病中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标签: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H7N9新型流感近年来,季节性流感发病率逐年增加,2009年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及2013年人感染H7N9流感等新型流感不断暴发,严重威胁国民健康和社会稳定。

尽管奥司他韦能有效抑制新型甲型H1N1病毒的复制并可用于人感染H7N9流感的治疗,但限于诸多客观原因,我国目前大量储备并不现实。

中医在以往突发和新发传染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4]。

在新型流感不断暴发之际,如何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在全国不同地域推广的中西医并重防控方案,对中医药行业既是历史赋予的重大机遇,也是一场严峻的挑战。

中医药在应对2009年甲流过程中共制定了4版方案,这4版方案的制定是中医药对甲流证候规律认识不断全面的过程,也是治疗逐渐完善的过程。

本文旨在阐述中医药在应对2009年甲流时防治方案的形成与修订过程,并对各版方案进行详细解读,为新型流感的防控与积极应对提供有益的借鉴。

1 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诊疗方案制定、修订和更新1.1 专家共识结合文本挖掘制定第1版方案2009年全球甲流疫情的出现,引起我国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迅速启动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2009年4月2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专家委员会”,其成员由临床、基础和方法学领域的专家组成,于2009年4月30日即甲流未传入我国之前及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在传统温病理论指导下,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和三因制宜的治疗原则,专家委员会广泛搜集整理了美国、墨西哥流感的报道资料,重点讨论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专家从美国呼吸年会带回的甲流系列病例的最新信息,结合既往中医药防治季节性流感的经验及文本挖掘结果,制定了第1版甲流中医药治疗方案和甲流中医药预防方案[1,5]。

2009年4月30日,原卫生部2009年第1版甲型H1N1流感防治指南将中西医治疗方案第1版一并刊发,为中医药第一时间全面介入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医用药是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现,中医辨治充满非线性思维,“证-药-效”间的多层关联、序列组合、集群对应形成了整体论的思维方式和原则。

文本挖掘具有探索中医用药规律的技术特征和条件,可用图形化方法描述数据间的相互关系,且脉络清晰,可理解性强。

借助不断成熟的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已有中文文献挖掘分析中医药防治甲流的规律,探讨甲流的中医药治疗特色,可以快捷、全面、系统地总结以往治疗流感等疾病的中医用药规律,并根据采集的四诊信息,提出针对性的流感中医证候分类和临床常用中药复方和中成药。

从已有文献数据中寻求有效药物,可以弥补目前中医药指南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的缺陷,尽可能为专家制定甲流防治方案提供参考和文献支持。

1.2 全面收集疫情资料、总结中医证候特征,制定第2、3版方案2009年5月9日,四川成都出现第1例输入性病例后,原卫生部组织专家组第一时间赴当地指导治疗,其成员包括由1位中医专家担任副组长的4位中医专家,保证了中医专家在第一时间了解中医证候特征。

2009年6月12日,随着国内甲流病例的增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甲流专家委员会及时组织全国参与甲流救治的专家,在北京召开了甲流防治专家委员会扩大会议。

与会专家深入总结分析了甲流的证候特征、核心病机和证治方案,在对第1版方案进行修订、完善的基础上发布了第2版甲流中医诊疗方案[2]。

随着疫情的不断扩大,2009年10月4日,中国大陆报告第1例甲流死亡病例,各地甲流重症、危重症病例不断涌现,国家流感防治策略逐渐转移为“强化预防措施,突出重点环节,加强重症救治,减少疫情危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专家委员会根据疫情的变化,及时开展了甲流重症、危重症和甲流重症高危人群的中医药治疗的典型病案研究和系列病案研究。

专家委员会认为,甲流重症、危重症病例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在疾病发展的不同时间段表现为不同的中医证候,经讨论制定了中医药治疗甲流第3版方案[3]。

1.3 及时开展临床与基础研究,修定第3版方案在疫情进入以本土和社区轻症病例为主的流行阶段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了全国中医药参与治疗406例连续病例的回顾性临床研究,发现单纯中医药疗法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例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中药与达菲(通用名:磷酸奥司他韦)合用对于重症病例的应用具有潜在价值[6]。

与此同时,关于甲流核心病机的方药基础实验也在同步开展,结果显示,连花清瘟胶囊、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合方,以及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抗新型甲流病毒作用,并对甲流导致的肺炎动物具有保护作用。

据此,专家修订了第3版治疗方案。

1.4 归纳治疗情况,完善方案,制定第4版方案2010年4月,甲流疫情进入后甲流时代。

随着甲流流行范围的逐步扩大,流行病学证实甲流已在普通人群中大范围流行,甲流疫苗接种也逐渐覆盖到社区学校。

但这一阶段甲流疫情突出表现为甲流重症高危人群,即老人、儿童、妊娠妇女和肥胖者发病为主,且危重症病例不断在全国各地散发。

甲流防治专家会员会组织了妇科、儿科专家,汇总甲流患儿和妊娠妇女的病例,根据高危人群的特点,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制定了高危人群的中医证治方案,同时根据全国危重症病例的诊治经验,修订了重症证治方案,制定了第4版方案。

2 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诊疗4版方案解读上述4版方案,相互关联,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充分体现了当时疫情的证候特征、核心病机和证治方案,在中医药应对甲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1 第1版甲流中医药诊疗方案解读第1版方案是在甲流疫情初期制定的。

该方案将甲流中医证候分为毒袭肺卫、毒犯肺胃和毒壅气营证。

专家委员会根据此次流感发病急骤、来势凶猛、变化多端、传遍迅速等特点,将这种引发新型病毒的病原归为疫毒之邪,发病之初主要表现为毒袭肺卫、卫气同病,故选择辛凉重剂麻杏石甘汤和小柴胡汤加减,以清热解毒、宣肺透邪;中成药则选择了以麻杏石甘汤与银翘散合方的连花清瘟胶囊。

而针对咽痛、头痛、发热等症状,该方案推荐了银黄颗粒、双黄连制剂。

根据已发病例资料,甲流患者消化道症状多见且较重,多在恶寒、发热、肌肉酸痛基础上,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等不适,符合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顺传及胃的传变规律,在毒犯肺胃出现后,选择葛根芩连汤和平胃散为主,以清热解毒、化湿和中。

另外,因重症和危重症病例资料匮乏,专家委员会根据温病传变特点和既往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禽流感等规律,认为证候属毒壅气营,治以宣白承气与犀角地黄汤合方以清气凉营。

在我国出现第1例输入性病例后,中医专家委员会成员赶赴济南、成都、福州等病例发生地,展开现场调研,并指导了国内输入性甲流患者的救治。

2009年5月21日,专家委员会对国内甲流确诊病例进行了集中讨论。

期间,各位专家在第1版方案基础上,针对我国甲流患者证候学特点、核心病机,以及文献挖掘结果,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再次明确甲流的证候属于风热疫毒袭肺,临床治疗显示中成药、中药汤剂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

鉴于患者表证较轻,专家委员会认为应采用清热解毒、宣肺透邪为主要治法,以辛凉重剂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较为适当。

2.2 第2版甲流中医药诊疗方案解读随着甲流病例不断增多,专家委员会根据疫情的证候特点,在第2版方案中将中医证候调整为风热犯卫证、热毒袭肺证和气营两燔证。

其中,风热犯卫改用辛凉平剂银翘散疏风清热,选择的中成药有疏风解毒胶囊、香菊胶囊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等。

另外,根据国内甲型H1N1病例流行病学资料统计,甲流进入气分阶段,患者消化道症状并不突出,疫毒之邪在气分仍然以肺经为主,故将第1版毒犯肺胃修订为热毒袭肺,以辛凉重剂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为主清肺解毒,而中成药也选择了连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等。

鉴于国内重症病例仍较为罕见,第2版方案仍将重症和危重症的证候诊断为气营两燔证,治疗方药不变。

但针对危重症不断增多的情况,此版方案推荐了喜炎平、痰热清、血必净、清开灵、醒脑静等注射液,以保障中医药在甲流危急重症救治过程中能够及时发挥作用。

2.3 第3版甲流中医药诊疗方案解读第3版方案是在疫情不断扩大化的情况下制定的,并基于国内外甲流最新的分类方法,分为轻症和重症、危重症。

其中,根据全国传染病临床基地重症危重症的中医药的诊疗经验,重点调整了重症与危重症的诊治方案[7-8]。

轻症辨证治疗仍然延续第2版方案中风热犯卫证和热毒袭肺证,其证候与方药保持不变。

重症与危重症辨证治疗分为热毒壅肺证和气营两燔证。

根据国内重症病例特点,热毒壅肺证主要出现在病程3~5 d,持续高热,咳嗽剧烈,痰量增多,喘促、乏力,舌红绛,苔多厚腻。

病理表现主要为病毒性肺炎,部分病例处于急性肺损伤阶段。

根据热毒瘀滞于肺的核心病机,拟麻杏石甘汤与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方,并加入金荞麦、鱼腥草增强清热解毒之功,以牡丹皮凉血化瘀,同时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以大黄清肠保肺,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肺、解毒散瘀的功效。

甲流危重症表现为病毒性肺炎合并细菌感染,处于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脏器功能衰竭阶段,中医辨证为气营两燔证,治疗应以清气凉营之清营汤。

鉴于甲流危重症病情凶险,需在重症监护条件下采取多种综合治疗措施,故此期应以西医为主,中医辅助治疗。

在开展了一系列临床与基础研究后,专家委员会确定连花清瘟胶囊、麻杏石甘汤与银翘散合方,以及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抗新型甲流病毒的作用,并对甲流导致的肺炎动物具有保护作用,根据临床和基础研究结果,修订了第3版方案。

相关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甲型流感能有效缩短患者发热等症状的缓解时间,改善流感症状[6,9],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治疗费用低于西药[10]。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进行传染病的防控,选择疗效肯定且费用低廉的药物不仅可以降低医疗卫生开支,还可提高民众治疗的可行性。

2.4 第4版甲流中医药诊疗方案解读第4版方案轻症辨证治疗在第2、3版方案基础上,增加了儿童用药指导。

甲流的中医证候学调查表明,甲流患儿轻症主要以咽喉部症状为主,因此,该版方案增加了适于儿童以疏风清热利咽为主的风热类感冒中成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