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处理对水稻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低温胁迫下几种药剂对毛豆幼苗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维普资讯
≥ . .宴 钿 懈 骠 古 昱∞
5 4 3 2 ● O
\ 恻 掣
3期
陆晓民等 : 低温胁迫下几种药剂对毛 苗某些生理指标 的影 响 0 0 0 幼 0 O 0
养 , 温 处 理 7 置 丁室温 平 衡 4h 然 后及 时 测 量 各 项 指 标 。 低 2h后 ,
1 . 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采 用分光光度法 测定 , .2 2 脯氨 酸含量按 茚三酊 显 色法进 行 , 司 过氧化物 酶活 性采 用 愈创 木 酚 法 测 定 ,丙 二 醛 含 量 采 用 硫 代 巴 比妥 酸 显 色 法 测 定 ,过 氧 化 氢 酶 活 性 采 用 高锰 酸 钾 滴
A: 水 对 照 : 二 十 烷 醇 O5mgL; 绿 风 9 / D: 清 B: 三 . / C: 52mgL: 油菜 素 内酯 O5mgL; 爱 多 收 O2 / F . / E: .5 L; : mg
黄腐 酸盐 l n _进行 喷施处理 , mg 每个处理 1 , O盆 并于喷施后第 3天开始进行低温胁 迫 。低温胁迫处理 的 方 法 是将 其 移 入 由美 国 生产 的 34 74型可 控 植 物 生 长指 示 器 内进 行 保 持 5℃ 芹 有 的低 温 条 件 下 的培
的抵 抗能 力 , 由试 验所 得众 多生理 指标 进行 综合分 析 可知 , L ̄ 剂 以绿 风 9 J l药 b 5表现 最好 。
关键 词 低 温胁 迫 药剂 毛 生 理指标
中图分 类号
¥ 6 .1 5 51
毛豆 [ Z n m.( _ r ] 称菜用 人 或青 毛豆 , G i o L) r 又 e 3 f Me . 品质佳 , 是我 国南方各 省 以及 东南亚地 区人 民喜炊鲜食 的豆类, 素有“ 植物 肉”“ 、 植物蛋 白质王 ”“ 生保健 食品 ” 美名。同时, 、养 之 毛豆适合多种作物 的轮 作 茬 口 , 采 摘 毛豆 荚后 的植 株 营 养 丰 富 , 且 可做 牛 、 的 好 饲 料 或 绿 肥 。目 前, 豆 作 为一 种 菜 、 、 羊 毛 粮 草、 肥兼用 作物 , 以其 生产成本 低 、 正 易栽培、 营养丰 富、 用途广泛 、 效益好等特点为人们所喜 爱, 大力 发 展毛豆生产 已成为各地农业产 业结构调整 中的重 点推广项 目和 发展“ 二高一优 ” 农业 的重要途径 。 然
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与药害表现

矮壮素
作用效果:矮壮素其生理功能是控制植株的营养生长(即根茎 叶的生长),促进植株的生殖生长(即花和果实的生长),使 植株的间节缩短、矮壮并抗倒伏,促进叶片颜色加深,光合作 用加强,提高植株的坐果率、抗旱性、抗寒性和抗盐碱的能力。
矮壮素对作物生长有控制作用,能防止倒苗败苗、控长增蘖、 株健防倒、增穗增产。
作用效果:具有促进生根、发芽、开花、茎叶生长和早熟作用,具有 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等多种生理功能。在作物生长前期使 用,可提高发芽率、改善秧苗素质,增加有效分蘖。在生长中、后期 使用,可增加花蕾数、座果率及千粒重。 用于水稻、玉米、高粱、棉 花、大豆、烟草、甜菜、甘蔗、花生、蔬菜、果树、花卉等多种作物 和海带养殖。1、三十烷醇可经由植物的茎、叶吸收,然后促进植物的 生长,增加干物质的积累、改善细胞膜的透性、增加叶绿素的含量、 提高光合强度、增强淀粉酶、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
芸薹素内酯
作用效果:通过适宜浓度芸苔素内酯浸种和茎叶喷施 处理.可以促进蔬菜、瓜类、水果等作物生长,可改善品 质,提高产量,色泽艳丽,叶片更厚实。也能使茶叶 的采叶时间提前,也可令瓜果含糖份更高,个体更大, 产量更高,更耐储藏。
药害表现症状:植株疯长,果实少而小,后期形成僵 果。
三十烷醇
多效唑 作用效果:多效唑为化学药剂,将其兑水对秧苗喷洒后,能阻 止秧苗顶端生长优势,促进侧芽(分蘖)滋生。秧苗外观表现 为矮壮多蘖,根系发达。便于种植者耕种,延迟几天移植。具 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杆伸长,缩短节间、促进植物分蘖、 促进花芽分化,增加植物抗逆性能,提高产量等效果。本品适 用于水稻、麦类、花生、果树、烟草、油菜、大豆、花卉、草 坪等作(植)物,使用效果显著。 药害症状:出现植株矮小,块根块茎小,畸形,叶片卷曲,哑 花,基部老叶提前脱落,幼叶扭曲,皱缩等现象。对于棉花则 出现植株严重矮化,果枝不能伸展、叶片畸形,赘芽丛生、落 蕾落铃。花生则出现叶片小,植株不生长,花生果小,早衰。 由于多效唑药效时间较长,对下茬作物也会产生药害,导致不 出苗、晚出苗,出苗率低,幼苗畸形等药害症状。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氮肥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核农学报2024,38(3):0561~0573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氮肥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王亚新1冯乃杰1, 2, 3, *赵黎明1, *郑殿峰1, 2, 3沈雪峰1, 2, 3刘美玲1杜有为1(1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广东湛江524088;2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广东湛江524088;3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广东深圳518108)摘要: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和氮肥对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生长和耐盐性的影响,以常规水稻品种黄华占为试验材料,在盆栽条件下,设置施氮及盐胁迫处理:N1(0.1 g N/盆)、N2(0.15 g N/盆)、N1S(N1+0.3%NaCl)、N2S(N2+0.3%NaCl),以及调节剂效应处理:N1A[N1+40 mg·L-1 5-氨基乙酰丙酸(5-ALA)]、N1D[N1+30 mg·L-1乙酸二乙基氨基乙酯(DTA-6)]、N1AS[N1+40 mg·L-1 5-ALA+0.3%NaCl]和N1DS[N1+30 mg·L-1 DTA-6+0.3%NaCl],于三叶一心期叶喷DTA-6和5-ALA,24 h后按土量进行0.3% NaCl(盐的质量/土的质量,W/W)处理,测定各处理幼苗形态、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过氧化氢和光合色素含量。
结果表明,与N1相比,N2、N1A和N1D处理均能促进幼苗生长,增加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并促进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合成。
以N1A处理效果最显著,N1A处理的地上干重、壮苗指数较N1处理增幅分别为15.37%~41.02%和29.17%~69.31%,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较N1处理分别显著降低25.90%~51.61%和4.10%~14.45%。
低温下外源水杨酸对水稻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低温下外源水杨酸对水稻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摘要:以水稻(oryzasatival.)品种西农优1号为材料,用0.5mmol/l外源水杨酸(sa)对水稻幼苗进行叶面喷施和灌根预处理。
结果表明,用0.5mmol/lsa预处理使水稻幼苗叶片在低温胁迫下总叶绿素含量增加,气孔导度及胞间co2含量下降,净光合速率增加,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
说明sa可能为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的光合器官提供保护作用,从而减轻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的伤害,提高水稻幼苗的抗寒性。
关键词:水稻(oryzasatival.);幼苗;低温;外源水杨酸(sa);光合作用abstract:theeffectofsalicylicacid(sa)pretreatmentonphotosynthesisof“xinongyou1”riceseedlings under chillingstresswas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that0.5mmol/lsapretreatmentincreasedthechlorophyllcontent, and netphotosyntheticrate, while decreasedstomatalconductivity,intercellularcontent,electrolytesleakageandmalondialdehyde(mda).it was indicatedthatsapretreatmentcouldincreasechillingresistanceofriceseedlingbyprotectingphotosyntheticorganization.keywords:rice(oryzasatival.);seedling;chillingstress;salicylicacid(sa);photosynthesis低温冷害是一种世界范围的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危害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
外源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抗寒性的影响

含 量提 高 1 . ~ 3 . , 提 高 4 9 ~ 1 . , 03 19 钾 . 3 1 秋
梢叶 片 内的脯氨 酸 含量 也提 高6 9 ~2 . , 其越 . 22 使
用 效 果 好[ 】 。陈 善娜 等研 究 发现 , 用 油 菜 素 内酯 采
理 植 物 , 以提 高 在低 温胁 迫 时 植物 的超 氧 化 物 歧 化 可
物 质积 累量少 , 促壮 效应 减弱 , f十培 行壮 苗[ 不 I j ¨ 。呖 建 新等 用0 0 g mL烯效 唑 浸油 荣种 子 ,乜 i . 5  ̄/ f 订 叭 卜}彻
苗 在 4 ,6h低 温胁迫 _ 的细 j 电解 埙渗 黼 , 矗 ℃ 3 1 、 ‘ 胞膜 雉
S OD, AT 活性 f 游 离脯氯 酸 、 f C Ⅱ ¨ 溶性 生 白质 以 及 \t ’
透 性 ; 2 增 加 可溶 性 糖 的 积 累 ; 3 增 强体 内 P () () OD和
S 0D的 酶 活性 ;4 增 加脯 氨 酸 的积 累 ;5 降低 丙 二 () ()
寒力[ 1 。油 菜 方 面 , 本 坤 等 用 AB 对 油 菜进 行 处 刘 A
理, 使得 油菜 根颈 增粗 , 生物 学 产量提 高 。
酶 ( OD) 过 氧 化 物 酶 ( OD) 性 , S 和 P 活 减 、 一 丙 醛 ( MDA) 累 , 加非 酶促 系统还 原型 谷 胱甘 肽 ( S 积 增 G H) 和抗坏 血 酸 ( A) AS 含量 ; 温 胁 迫 时 , 菜 素 内醋 订 低 油 丁
冬 期抗 寒性 提高 L 。 1 引 烯 效 唑也 是 抑 制 植物 体 内赤 霉 素 的生物 合 成 , 其
寒性 。例如 目前研 究较 多 的脱 落酸 ( A) 植物 抗 寒 AB 对
影响水稻抗寒性的生理因素研究进展

细胞 膜结 构 是一 个动 态 平 衡 体 系 , 随着 外 界温 度 的 变化 内部成分 将进 行适 应 性调 整 [。龚 明等实 验发 4 ] 现 , 温使 水稻 质膜 受 伤 , 胞透性 增 加[。李平 等人 低 细 5 ]
中图分 类号 : 5 1 0 ¥ 1. 1
文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0 15 8 ( 0 60 —4 30 1 0 20 20 ) 50 1 -4
水 稻 起 源 于热 带 , 喜 温作 物 , 低 温 不适应 , 属 对 适
宜 的温 度是水 稻 生长 必需 的环境条 件 。 由于水 稻分 布
质的筛选 具有 重要 的意义 。
化, 叶绿体 由梭型 变为 圆型 , 内质 网、 高尔 基体空 泡化 , 细胞 核染色 质凝集 等[ 简令 成 等认 为低温 胁迫 导致 9 ]
水 稻膜 结构 受损 伤 及细 超微 结 构 的变 化 , 可能 最初 是 由于改 变膜 上 的功 能性 蛋 白质 活性 发 生变 化 , 然后 引
植物 的抗 寒 性 ( ln o odrssa c ) 指植 pa tfrc l ei n e 是 t 物在长 期 的对 低 温 环 境 的适 应 中 , 由多种 微效 的特 异
的抗寒 基 因调 控 的 , 通过 本 身 的 遗传 变 异 和 自然 选 择
获得 的一 种 抗寒 能力 [ 。 3 ]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5期
作 物 研 究
43 1
影 响水稻抗寒性 的生理 因素研 究进展
殷绪明 徐庆国 , , 李海林 丁 , 彦
( 1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 长沙 4 0 2  ̄2湖南农业大学实验室管理 中心 , 118 长沙 40 2 ) 1 1 8
烯效唑对水稻的作用及影响

烯效唑对水稻的作用及影响1.烯效唑浸种培育晚稻壮秧使用方法:使用浓度为100毫克/升时,用5%烯效唑粉剂25克含有效成分1.25克,对水12.5升,即成100毫克/升水溶液.可浸稻种10千克,浸种36小时,然后催芽播种.杂交稻种宜适当稀播,每667平方米秧田播种量为10~15千克.使用效果:矮化水稻秧苗的效果是多效唑的5~10倍.播后30天控长率达15%~20%,促进分孽和发根,提高叶绿素含量,叶色加深及抗逆性等生物学效应与多效唑相同.并且对恶苗病和线虫有一定的兼治效果.注意事项:浸种后的药液要妥善处理.2.喷施烯效唑防止水稻倒伏使用方法:烯效唑用于水稻防倒伏的喷施浓度为60毫克/升.每667平方米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6克,兑水50升,拔节期抽穗前30天喷施.使用效果:可有效控制节间伸长,增加节间重量,控制株高,起到良好的抗倒伏作用.注意事项:在不倒伏的情况下,施用多效唑或烯效唑反而有减产的可能.原因是它们可抑制水稻节间伸长,同时也抑制稻穗发育,穗型较小.在拔节后使用烯效唑对穗型影响不大,防倒伏效果不好.3.喷洒烯效唑培育晚稻壮秧使用方法:喷洒浓度为60毫克/升,每667平方米秧田用5%的烯效唑粉剂90克,加水75升,即成60毫克/升的烯效唑水溶液,在秧苗1叶1心期,放干水喷洒.或每个喷雾器装水12.5升,放入烯效唑15克,搅拌均匀喷洒即可.使用效果:可以矮化水稻秧苗,效果是多效唑的5~10倍.可促进分蘖与发根,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抗逆性.对恶苗病和线虫有一定的兼治效果.注意事项:此法用药量多,成本高,并受天气影响,苗期若遇暴雨就不能使用.4.叶面喷施烯效唑提高水稻产量使用方法及效果:在水稻秧苗1叶1心期用60毫克/升的烯效唑溶液叶面喷洒,可控制水稻秧苗节间伸长,促进有效分蘖,有利于培育壮苗,提高水稻产量,减少水稻纹枯病.。
水稻抗逆(寒、旱、热)栽培技术

水稻抗逆(寒、旱、热)栽培技术
水稻抗逆(寒、旱、热)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选用耐寒、耐旱、耐热等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是提高水稻抗逆性的基础。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需要,合理施肥,保证水稻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
同时,要注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水稻的抗逆性。
科学管水:根据水稻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科学管水,保持田间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在寒冷季节,要采取深水灌溉、水层保温等措施;在干旱季节,要采取节水灌溉、适时浇水等措施;在高温季节,要采取深水降温、小水勤灌等措施。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防止病虫害的扩散和危害。
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等因素,合理密植,使水稻群体结构合理,充分利用光能,提高产量和品质。
适时收获:根据水稻的成熟度和天气情况,适时收获,避免过早或过晚收获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水稻抗逆栽培技术需要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试 验 材 料 .
供试 材料 为 WD 。该 品种 为 常 规粳 稻 品种 , 1 抗
寒性 较 强 。
遭受 低温 冷害 。长 江 中下游及 华南 地 区的水 稻除 了 受“ 月 害 ” , 主 要 的 是 受 “ 露 风 ” 危 害 。 五 外 更 寒 的
Ab ta t: h f c f iee t ro rt tnso odrs tn eo c edig a vsg tdi teat l.T ep yilg sr c T ee e t f rn ypoe a t nc l—ei ac f i sel s si et ae n h rce h h s o od c c s re n w n i i o
a p o rae c nc nr t n o r o p r p t o e tai fcy pmtca t o uin u h s Ca z+ H2 i o e tn sl t s c a Cl o 02, s du nto c mpe a d n u e o l e c h o im ir o lx n id c rc ud rdu e te d ma e o elme rn d rc i ig sr s n mp o e te c l—e itn eo c e di g h ee a infc n i ee c s a g fcl mb a e un e hl n t sa d i rv h od r ssa c fr e se ln s.T r r sg i a tdf r n e l e i e i a n h m n h f c fi u e lt n wa etrta te s mo g te a d te e e to nd c rs ui sb t h n oh r . o o e
( . 南省 农 机 局 , 南 长 沙 1湖 湖 40 1 ;. 南 农 业 大 学 农 学 院 , 南 长 沙 105 2 湖 湖 402 ) 118
摘 要 : 5℃低温胁迫 下, 在 对不 同药剂处理后 WD 幼苗的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 进行测定。结 果表明: 1 喷施适 宜浓度 的 c 5 :5 7 3 0 6 ( ) 2 —2 ,0
H n nA r u ua S i cs u a gi l r c ne ct l e
不 同药 剂 处 理对 水 稻 幼 苗 抗 寒 性 的 影 响
刘效 锋 丁 彦 ,
关键词 : 水稻 ; 寒药剂 ;生理生化指标 ; 抗 抗寒性
‘
中 图 分 类 号 :51O 1 S 1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6一 6 x 2 0 )5 0 2 —0 10 Oo (o6 o — 0 5 3
Ef c n Cod Rei a c fRieS e l g t f r n y p oe tn sT e t ns f to l s tn e o c e d i h Di e e tCr o r tca t r ame t e s n
因受“ 寒露 风” 袭而 受损 。 中国每 年因冷 害损 失稻 侵
谷 3 14万 5 0X 0 0×1 万 kL 。 4 0 gJ
1 、 2h 光强 4 00l) 0 的人 工 气候 箱 采 用 砂 土培 植 幼 x
ia id xso odrs tn eo cl n ee fcl ia c fWDIar eclvr)w r au du dr5℃ lw tmp rtrs h eut so d ta e e s ( c ut as e mes r ne i i e e o e eau .T ersl hwe h th e s t
L U a I Xio—f n DI e g, NG Yan
( . №n gil r M ci r B r u hns 105 P C 2 Clg o A r o y ua i l r U i r y C ag a402 , R ) 1 r uu l a n y u a ,Ca g a40 1 , R ; . oe g nm ,H nn g c t e n e i 。 h ns 1 1 P c A c ta he e h lef o A uu v s r t h 8
15 ~18 9 1 9 8年 间 , 长江 中下 游 的粳 稻 和 籼 稻 分 别 有 7a 9a 受“ 露 风” 害 , 和 遭 寒 危 同期华 南 籼 稻则 有 8 a
12 试 验 设 计 .
试验 于 20 0 5年 9~1 在 湖 南 农 业 大 学 生命 0月
科学楼 作物 实 验室 进 行 。在 温 度 为 2 5±2 c ( 照 【 光 二
H O 、 配 硝 酚 钠 和诱 抗 剂 溶 液均 能 不 同程 度 地 减 轻 低 温 胁 迫 下 细 胞 膜 的损 伤 , 高水 稻 幼 苗 的 抗 寒 性 。不 同 药 剂 之 间 有 较 大 差 z :复 提 异 , 施 诱 抗 剂 溶 液 的 效 果 明 显 好 于 其它 硬 种药 剂 。 喷
Ke r s: c ;cy p e tn;p yilgclid x odrs tn e y wo d r e ro mtca t hs o ia n e ;c l eia c i o s
中国水稻 种 植 地 域 广 , 北 纬 5 o7 到 lo9 从 32 ’ 80 ’ 间均有 种植 , 但几 乎 所 有 地 区 均会 受 到 不 同程 度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