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福建厦门湖里七中高三地理小测:工业区1

合集下载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两点间距离与方位小测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两点间距离与方位小测

两点间距离与方位班级姓名座号完成时间成绩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

读图判断1~2题。

1.图中各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的是()A.①②B.③④C.⑤⑥D.⑦⑧理由: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理由:2012年1月2日,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雪龙号”考察船顺利抵达中国南极长城站。

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极地科考活动,目前已建有四个极地科考站,其分布如下面两图所示。

读图回答3~4题。

3.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是昆仑站(80°25′01″S,77°06′58″E)的物资补给中转站,其与昆仑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820千米B.1 020千米C.1 220千米D.1 420千米理由:4.若运送物资的飞机要从长城站(62°13′S,58°57′W)飞往中山站,请指出其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A.向正西方向B.向正东方向C.先西南,后西北D.先东南,后东北理由:如图为世界某一区域,该区域在较长时期内受图中气压系统控制。

读图,回答5~6题:5. 若某科考队从甲到乙进行横跨半岛的地质地貌考察,该考察线路的直线距离约为( )A.280千米B.550千米C.760千米D.1 100千米理由:6. 科考队在野外考察之际,当地的天气状况是( )A.低温干燥B.晴朗干燥C.高温多雨D.温和多雨理由:下图示意某日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地球扁率忽略不计。

图中虚线为北极圈,相邻经线的经度差相等,此时D点地方时为6时。

读图,回答7~8问题:7.N、C之间的距离约为千米。

理由:8.假如有一架飞机由A点出发,到达B点,按最短路线飞行,共有4条飞行路线,请说明每一条飞行路线的行进方向。

9.(36分)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示有关地理要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幅范围内:①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②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第七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农业发展小测1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第七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农业发展小测1

气候变化对我国某流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图14)012345671958196219661970197419781982198619901994199820022006(年)面积(*104k m 2)春小麦玉米农业发展班级 姓名 座号 完成时间 读全球人均粮食、土地生产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图。

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 ①单位面积产量持续增加 ②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 ③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持续加剧 ④世界人口持续增长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理由2.图中可以看出,十年多来,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主要依靠( )①增加化肥使用量 ②增加耕地面积 ③增加科技投入 ④兴修水利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理由读某流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气候要素变化(左图)和气候变化对该流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右图),读图回答3~4题。

3. 此流域可能位于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A .冀B .鄂C .甘D .吉 理由4. 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缩小B .农作物品种结构发生明显变化C .春小麦种植向低海拔地区迁移,种植范围缩小D .玉米种植上限高度升高,种植范围扩大 理由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年份)1211109876气温/℃250200150100500降水量/mm年气温变化曲线年降水量变化曲线1979--2000年,我国蔬菜种植规模和种植地区分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分析表1、表2,完成5~6题。

表1 我国蔬菜种植面积、总产量 表2 我国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的分布5.1979--2000年我国蔬菜( ) A .种植面积2000年比前一年增加最多 B .单位面积产量经历了高-低一高的变化C .单位面积产量下降D .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减少 理由6.从1980--1999年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分布的变化,可以推断出( )A .沿交通干线出现一批蔬菜种植基地B .农村地区蔬菜的商品率降低C .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小D .通过大规模垦荒,增加了耕地面积 理由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小测地理试卷地理试卷(洋流分布及其对气候影响)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小测地理试卷地理试卷(洋流分布及其对气候影响)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上小测(洋流分布及其对气候影响)地理试卷班级姓名座号读某季节大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A.3月 B.6月C.10月 D.12月理由:2.据图判断,①半岛东部沿海地区该季节气候特点是( )A.进入湿季,高温多雨 B.进入湿季,低温多雨C.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 D.受寒流影响,高温干燥理由:3.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理想大陆与洋流分布模式图。

图中绘制的洋流方向,错误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⑤D.④⑥理由:4. 读某大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等值线图。

图中25℃等温线西侧折向纬度低的地区,主要是由于()A.山脉延伸B.植被稀疏C.沿岸寒流D.冬季风影响理由:5. 读日本一月气温、降水量及岛屿沿岸洋流示意图。

一月份,日本群岛东岸降水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较高B.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C.受暖流的影响D.受寒流的影响理由:6.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

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A.顺风顺水B.顺风逆水C.逆风顺水D.逆风逆水理由: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0℃等温线在大陆部分的走向特点,指出主要的影响因素。

(2)欧洲地区冬季出现严寒天气,有位学者认为,这与全球气候变暖和欧洲西岸洋流的强弱变化密切相关,他的理由是什么?(3)一位在挪威留学的中国学生,1月份乘轮船从甲港口回国探亲,途经乙、丙海域,航行过程中,航速有何变化?在丙海域,他发现风浪很大,请分析原因。

(4)乙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葡萄种植园中,地表铺满了鹅卵石,根据有关原理,说明其中的道理。

8.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A处渔场的名称,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用箭头画出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洋流流向。

(3)图中的Q表示世界海雾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分析该海域多雾的原因。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第七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气候成因分析小测1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第七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气候成因分析小测1

气候成因分析班级 姓名 座号下表示意我国30°N 附近四个省级行政中心城市的气候资料,读表完成1~2题。

1. 四个城市按海拔由低到高排列依次为(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①④C .③②①④D .①③②④ 理由:2. 年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城市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理由:3. 下图示意日本北海道岛樱花初放日期。

影响该岛M 、N 两地樱花初放日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N 地接受太阳辐射较多 B. M 地受南下寒流影响 C. N 地地势较为低平 D. M 地受北上暖流影响 理由:下图示意南半球中纬度某平原地区某月3~9日的气温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情况,读图回答4~5题。

图14.该月最可能是()A.1月 B.5月 C.7月 D.11月理由:5.下列日期中最有利农产品品质提升的是()A.3日 B.4日 C.7日 D.8日理由:6.某地区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

结果表明()A. 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B. 林地的气温年较差比裸地大C. 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D. 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理由:下图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读图完成7~8题。

7.等值线a和b的数值分别为()A.1400;50 B.1800;60 C.1400;60 D.1800;50 理由:8.导致P地年太阳辐射量大于Q地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大气环流 B.纬度位置,海拔高度C.日照时数,海拔高度 D.日照时数,海陆位置理由:9.下图中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C.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D.降水总量丰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理由:10.下图为世界某国家年降水量分布图和该国甲、乙、丙三个城市和气候图。

读图回答问题。

ⅠⅡⅢADBDA DABC从图中可读出丙地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符合的只有Ⅲ图;乙地海拔高度远高于甲、丙两地,气温应低于甲、丙,因此Ⅱ图最符合。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小测地理试卷地理试卷(工业区)2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小测地理试卷地理试卷(工业区)2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上小测(工业区)地理试卷班级姓名座号完成时间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回答1~2题。

1.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科技含量高C.以航空运输为主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理由:2.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D.中、西部地区理由:若我国某大型企业的原料供应地和生产地长期稳定,且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相同。

表1示意该企业1995年和2015年产品生产成本构成。

读表完成3~4题。

A. 原料B. 能源C. 市场D. 劳动力理由:4.与1995年相比,2015年该企业①产品销售范围扩大②工人工资水平下降③对外交通日趋便利④生产工艺明显提高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理由:读“某区域人口密度和某企业在该区域分布图”(其比例尺为1:50 000 000),回答5~6题: 5. 该企业可能是( )A.汽车制造企业B.啤酒生产企业C.甜菜制糖企业D.有色冶炼企业理由:6. 影响图中工厂生产规模的因素主要是( )A.原料B.燃料C.市场D.劳动力理由:世界伞都在中国,中国伞都(伞城)在浙江上虞崧厦。

崧厦以占全国伞件总量26%、伞业企业1 300余家的绝对优势,成为全国唯一获“中国”冠名权的伞业制造供应基地,其影响力与辐射力与日俱增,并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伞节。

回答7~8题:7. 从材料一分析,制伞业的区位选择最符合下列哪一个金字塔图( ) B理由:8.中国伞城——浙江上虞崧厦2008年来获得了新的增长点,可能有哪些( )①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出现概率增大②世界出现经济危机,廉价劳动力增多③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行④科技的投入加大,新产品不断涌现⑤政府的扶持,成立中国伞城商业广场⑥创名牌,知名品牌不断涌现A.③④⑤⑥B.①②③⑥C.②④⑤⑥D.①③④⑤理由:9. 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小测地理试卷地理试卷(地质构造及应用)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小测地理试卷地理试卷(地质构造及应用)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上小测(地质构造及应用)地理试卷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下图是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据图回答1~2题。

1.下列四幅剖面图与沿ab剖面线的剖面图一致的是()A B C D理由:2.图中甲处地形与地质构造的组合正确的是()A.山谷——背斜B.山脊——向斜 C.山谷——向斜 D.山脊——背斜理由: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考察。

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

图1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2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

据此回答3~4题。

3.图5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A.向斜、背斜和断层 B.断层、向斜和背斜C.背斜、向斜和断层 D.背斜、断层和向斜理由:4.与图6相对应的剖面图是()A.a图 B.b图 C.c图 D.d 图理由:下图为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读图回答4~5题。

5.下列关于该地岩层结构形成过程的描述中最合理的是()A.沉积→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B.沉积→断裂→褶皱→沉积→侵蚀→下沉→沉积C.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D.褶皱→断裂→侵蚀→沉积理由:6.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构造是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C.④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D.如修建隧道①处最为理想理由:7.下图是我国某山脉东、西坡地质剖面图。

结合图例推断,正确的是()A.甲处岩石是岩浆活动形成的B.乙处是断块山地C.该地气候干旱,在强盛的风力作用下,形成丙处地貌D.丁地的物质,主要来自于河流对乙、丙两处的侵蚀、搬运理由:8.下图是40°纬线附近某地等高线分布状况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6分)(1)若在①②以下的煤层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瓦斯(煤层气--甲烷为主)爆炸事故和透水事故分别是_____ 和_ _____ 。

(4分)(2)②处地表为缓坡,试用地理知识阐释该缓坡的形成原因。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第七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热力环流小测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第七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热力环流小测

热力环班级姓名座号成绩1.下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a处气压低于c处,所以a处气温比c处高B.由于c处气压高于a处,所以气流由c处流向a处C.由于b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气流由b处流向d处D.由于c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c处为晴朗天气,d处为阴雨天气理由:图1为某城市地区城市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2显示0米与600米的垂直气压差分布状况,读图回答2~4题。

2.有关该地区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气压高于②地 B.③地气压低于④地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高理由: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地的风向为东南风 B.b为下沉气流C.c处的风向为西南风 D.d为下沉气流理由:4.有关图中地面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是城市,乙地是郊区 B.甲地是商业区,乙地是工业区C.甲地是郊区,乙地是城市 D.甲地是果园,乙地是菜地理由:5.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关于该季节的盛行风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吹向① B.④吹向⑤C.⑤吹向④ D.④吹向②理由:6.下列四幅图中,能准确表示山风的是( ) 理由:7.山谷风能对农业产生有利的影响,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谷风能提高坡面温度,使果树发芽、开花和结果提早B.谷风能向坡面输送水汽,易成云致雨,利于农作物生长C.山风能降低坡面温度,利于植物体营养物质的积累D.山谷风能缩小坡面气温日较差,有利于喜温作物生长理由:如图示意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热岛强度的时间分布。

读图回答8~9题8.导致该城市群大部分时间热岛强度夜大于昼的主要因素是( )A.昼夜长短B.大气逆辐射C.建筑密度D.人口密度理由:9.下列措施可降低热岛强度的是( )A.加快工业化步伐,促进城市化进程B.建筑外墙深色化,以增强吸热能力C.夏季鼓励使用空调,为城市降温D.增加市区绿地面积,适度设置水景理由: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第七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河流地貌及成因分析小测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第七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河流地貌及成因分析小测

河流地貌及成因分析班级姓名座号读图,回答1~2题。

1.上图中有关河曲地貌、弯道速度、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 ) A.丙—a—侵蚀—开采砂金矿 B.丙—c—沉积—兴建仓库C.乙—a—沉积—种植农作物 D.乙—c—侵蚀—修筑防护堤理由:2.如果一艘小船从下游到河流的上游,请问所走的航线是( )A.a线B.b线 C.c线 D.a线或c线理由: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

读图完成3~4题。

3.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理由:4.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理由: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A.河漫滩B.冲积扇 C.三角洲 D.侵蚀平原理由:6.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 )A.1月B.3月 C.7月 D.10月理由:7.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在Q地的最佳位置是(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理由:读某地区地形略图,回答8~9题。

8.这里河流曲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 )A.侧蚀作用明显B.受断层的制约C.受溯源侵蚀作用明显D.河流下蚀作用强理由: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 B.此处河流曲折,不易发生洪涝C.河流总体自东向西流 D.该地区聚落沿河流分布于河流凸岸一侧理由:河流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

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是指潮流流速由最大降低为0的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

如图为河口流速(指向下游)和含沙量过程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10~11题:10. 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 )A.涨急时刻B.涨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C.落急时刻D.落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理由:11. 在一个涨落全潮过程中,泥沙总的运移情况是( )A.向上游移动B.向下游移动C.在原地不动D.向上游和下游皆有可能理由:12.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上小测(工业区)地理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完成时间请先预习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下图为某工业收益随空间变化曲线图。

据此回答1~3题:
1. 该工业可能是( )
A.家具厂
B.炼铝厂
C.电子元件厂
D.制糖厂
理由:
2. 图中显示该工业布局的理想区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理由:
3. 图中空间费用曲线先减后增的主导因素是( )
A.地租费用、市场远近
B.市场远近、工人工资
C.工人工资、政策影响
D.地租费用、交通费用
理由:
4. 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料的供应
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交通的便利程度
D.市场的开放程度理由:
5. 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因素
B.环境因素
C.技术因素
D.劳力因素
理由:
6. 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比较优势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陆迁移的趋势
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C.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D.三种产业布局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理由:
下图为华北某小城镇略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城镇与依托矿产资
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循
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宜在该
城镇布局的工厂是()
A.建筑材料厂
B.化肥厂
C.冶炼厂
D.电镀厂
理由:
8.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若该城镇规划—处住宅区,你认为较合理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理由:
9.下图表示某地区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与销售情况,阶段Ⅱ与阶段Ⅰ相比,该地区企业发展的优势有()
①环境污染减轻②原料渠道拓宽
③规模效益增强④交易成本降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理由:
下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

完成10~12题。

10. 图中a、b、c分别代表()
A. 电厂、化工厂、盐场
B. 盐场、电厂、化工厂
C. 电厂、盐场、化工厂
D. 盐场、化工厂、电厂
理由:
11. 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A. 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B. 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C. 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D. 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
理由:
12. 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
A. 晋南
B. 粤北
C. 冀东
D. 闽西
理由:
13.图1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2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22分)
(1)分别简述佛山市城镇、工
业、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

(2) 说出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

(3)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简述其优点。

解析:本综合题以佛山市产业分布及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图为切入点,考查工农业分布、工业区位、工业集聚等相关知识。

回答第(1)题可通过图1东西产业分布知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特点。

回答第(2)题可从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因素分析有地理位置、政策、劳动力、交通几个方面。

回答第(3)题工业集聚的优点,便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答案:(1) (1)城镇分布不均衡。

较集中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北部和西南部分布较少(4分) 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4分)
(2)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临近香港;交通便利(8分)
(3)①便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③
共同利用基础设
施,节约投资;④
共享信息资源与专
业服务,促进企业
发展; (6分)
1-3思维导图:
解析:8.B 9.C 10.A 第8题,甲产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省区,说明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

第9题,乙、丙产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或首都北京,这些地区经济发达、科技先进。

技术因素是影响乙、丙地区的主要区位因素。

第10题,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沿海向内陆迁移,主要是因为沿海经济发达,产业升级,原产业需要寻求新的地区,故A正确;技术密集型产业易发生工业分散,利用各地区位优势,故B错误;甲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乙、丙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故C错误;甲、乙、丙产业布局在国内变化转移,不能体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