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高中地理课件: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发展历程
2
施完善。
从工业革命到现代化工业体系的演变。
3
地区案例:鹿特丹港
成为欧洲最大的物流和分配中心。
新工业区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特征
发展趋势
智能化、绿色环保、高科技产业、 创新创业氛围。
可持续能源、数字经济、人工智 能。
地区案例:硅谷
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
传统工业区的挑战与转型
1 环境污染
传统工业区面临环境污染 和资源消耗的问题。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区别
1 产业结构
传统工业区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而新工业区以高科技和创新产业为主。
2 发展方式
传统工业区依赖资源和成本优势,而新工业区依赖科技创新和人才优势。
3 环保意识
传统工业区环保意识较低,而新工业区注重绿色生态发展。
传统工业区的特征与发展历程
1
特征
大规模工厂、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设
2 产业结构升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地区案例:底特律
需要转型升级产业结构, 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从汽车工业中心到创新科 技中心的转型。
新工业区的机遇与未来发展
1
机遇
科技创新与人才吸引力提升,吸引投资和创业。
2
未来发展
打造智慧城市、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数字经济。
3
地区案例:深圳
从渔村到世界级科技城市的快速发展。
高中地理课件:传统工业 区与新工业区
本课件将介绍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定义、区别、特征、发展历程、趋势、 挑战、转型、机遇和未来发展。
传统工业区的定义
传统工业区是在工业革命时期建立的,拥有成熟的产业体系和完善的基础设 施的地区。
高一地理必修课件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服务业,成功实现了经济复兴。
03
中国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以钢铁、煤炭、机械等传统产
业为主导。近年来,该地区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努力打
造现代制造业基地和新兴产业集聚区。
03
新工业区概述及特点
新工业区定义及分布
定义
新工业区主要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 ,在发达国家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 的乡村地区,逐渐形成的灵活多变的 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淘汰落后产能,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 服务业。
优化空间布局,合理 规划工业用地,提高 土地利用效率。
促进产业集聚,形成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 展的良好格局。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 力。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和应用。
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技术 转移和转化。
美国“硅谷”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湾区南部,是高科技事 业云集的圣塔克拉拉谷的别称。硅谷最早是研究和生产以 硅为基础的半导体芯片的地方,因此得名。后来其它高技 术产业也蓬勃发展,硅谷的名称现泛指所有高技术产业。
英国苏格兰地区
该地区以格拉斯哥、爱丁堡为中心,拥有电子、生物工程 等尖端技术产业。同时,苏格兰地区还以金融业发达著称 ,欧洲的期货交易中心和保险业中心都设在苏格兰地区。
03
政策优惠,地价低;
工业区位因素
技术
科技发达,人才众多,技术先进;
历史
工业基础雄厚;
农业基础
农业发达,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 市场。
工业地域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形成条件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 不同,分为两类:发育程度低的(食品工业),发育程度高 的(钢铁工业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1)

不同点:
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意大利工业小区不同企 业密切联系、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集团; 而温州虽是生产同种产品,但联系、协作不如 意,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应大减。
意大利新工业区:银行信贷体系发达、社 会服务机构完善;用水用地方便;交通运输便 利;政府的大力支持等。
高技术工业与传统工业比较的特点
科技人员比例 产品增加值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投入中的研究开发费 用
高技术工业 传统工业
高
低
大
小
短
长
多
少
案例2、美国“硅谷”
美国硅谷
读图回答:
D
C B A
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名: A表示 太平 洋; B表示 海岸 山脉; C表示 旧金山 湾; D表示 旧金山 市。
刺激美国硅谷发展的区 位条件是什么?
专业分工明确 密切协作 规模生产
独立经营
增强竞争
课本P70活动,讨论后归纳: 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新兴工
业区的发展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1、主要条件相似:
1) 大批廉价劳动力 2) 经济高度开放 3) 资本集中程度低 4) 劳动力导向型
2、生产特点相似:
1) 企业规模小 2) 以轻工业为主 3) 企业生产高度专业
生产规模 中小企业为主
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 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
资金集中 程度
低
高
工业分布 特点
分散
集中
2、形成条件:
大批廉价 劳动力
20世纪70 发达的
年代原料 银行信
和能源大 贷体系
幅度涨价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4.3 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传统工业区)授课课件(共24张PPT)

生产规模
大型化,生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
产业分布
高度集中
问题
原料、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二、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德国鲁尔区 英国中部
美国东北部
我国辽中 南工业区
三、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 为例
合作探究:
1.繁荣阶段
(19世纪中叶)
2.衰落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
3.整治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
3.综合整治
衰落原因 (1)产业结构单一 (2)环境污染严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5)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 济结构多元化
合理布局工业,优化环 境
总结: 传统工业区 (以鲁尔区为例)
兴盛的 鲁尔区
(19世纪中叶)
衰落的 鲁尔区
(20世纪50年代后)
整治后 的鲁尔
1) 集中在煤炭、钢铁、电力、机械、 化工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2) 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 经济的基础
2.衰落的原因 (1)产业结构单一
(2)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2 新0技世术纪炼5钢0的年耗代煤以量后 逐, 石 渐油降、低天。然气广泛使用, 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 煤炭所占比重减少。
年份 焦煤
1800年 4吨
小试牛刀
1、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最明
显的工业部门是( B )
A纺织 煤炭 B煤炭 钢铁
C纺织 钢铁 D电力 化工
2、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世界能源消费
构成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 B )
A水电 核电 B石油 C天然气 D煤炭
3、下列关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错误
的是( D )
高三地理复习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课件

①、以生产﹍﹍ ﹍﹍为主、由中小型企业 为主的工业地域; ②、生产﹍﹍ ﹍﹍ ﹍为主的新兴工业地域。
2、分布:
传统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
国东北部工业区和日本太平洋沿岸等
新兴工业区:
轻工产品区以意大利为例; 高技术产品区有美国“硅谷” 、日本“硅 岛” 、德国慕尼黑、英国苏格兰以及印度的 班加罗尔
二、德国鲁尔 区
1、德国(鲁尔区) 的位置 ①海陆:
②邻国:
③山河:
50°N
④经纬:
10°E
件
A、丰富的煤炭资源;
C、充沛的水源 E、广阔的市场
B、离铁矿区较近;
D、便捷的水陆交通
3、鲁尔区衰落的原 因
生产结构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的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4、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考纲要求] 1、了解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的主要 分布地区和特点; 2、学习重要工业区的发展概况,能运用 区位知识分析其发展条件。
一、两类工业区的发展特点和分布
1、发展背景: 传统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
源基础上以﹍﹍ 、 ﹍﹍ 、 ﹍﹍ 、 ﹍﹍ 、 ﹍﹍ 等传统工业为主,以﹍﹍ ﹍﹍ ﹍﹍为轴心,逐渐 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新技术革命 新兴工业区: 的推动作用下,新兴工业蓬勃发展。
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中小企业的发展条件
3、新兴工业区的生产特点
项目 生产规模 工业部门 生产过程 集中程度 工业分布 特点 以中小企业为主;
以轻工业为主
大多数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
较低,当地主要行业往往包括数 百个中小企业;
大多数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 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高中地理必修二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件

强化节能环保监管力度,严格落实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推动企 业落实主体责任。
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完善
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事业,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为产业发展 提供人才支撑。
引进高层次人才
制定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区创新创 业。
完善人才服务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
新工业区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建立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和人才激励 机制,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
政策支持与引导
政府政策支持
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 ,如税收优惠、土地租赁优惠等,鼓 励企业向新工业区集聚和发展。
产业规划引导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规划和发展战略, 明确新工业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产业 ,引导企业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布局和 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城市文化建设
培育创新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其他国内外典型案例剖析
英国伦敦金融城
发挥金融产业集聚效应,打造国际金融中心 。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
发展软件产业,打造全球软件外包中心。
日本筑波科学城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
中国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发展启示
1 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
产学研紧密结合
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密切合作,推动科技 成果转化。
3
全球化视野与人才引进
吸引全球优秀人才,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深圳特区创新型城市建设成就展示
体制机制创新
深化改革,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
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人教版高二年级地理精品学习PPT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新工业区
(一)新工业区的分布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的“硅谷”、 日本的“硅岛”、英国的苏格兰等
(二)新工业区兴起的含义
包含三层含义: 时间新:20世纪50年代后形成 地区新:发达国家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地区 形式新: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特征)
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
相同:与德国鲁尔区相
比,两个重工业区煤炭资源、 交通、市场条件都很优越,但 是鲁尔区内铁矿资源不丰富, 辽中南水资源供应紧张。
活动:P67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它的综 合整治对我国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哪些 借鉴作用?
2、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 素是什么?比较辽中南工业区 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1、鲁尔工业区概述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位于欧洲十字路口, 面积仅占全国的1.3%,人口占全国的9%,工业产值占全国的 40%以上,钢产量占前西德70%。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阅读P65--66,试分析德国鲁尔工业区 有哪几方面优越的区位条件?
1、位置
西北部: 传统工业区
米兰
乌迪内 蒙特别鲁那
都灵 皮亚琴察 卡尔皮
帕尔马
摩德纳
热那亚 萨斯索罗 博洛尼亚
卡拉拉 马萨 普拉托 阿雷佐
东北部和中部: 新工业区
“第三意大利”
南部:工业 化尚未普及
图例
新兴工业区
0 100km
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
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
思考:
结合课本的意大利新工业区分布图,与传统工 业区比较,意大利新工业区具有哪些特点?
高中地理知识点: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高中地理知识点: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高中地理知识点: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1、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工业区(五大湖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都属于传统工业区,它们的主要特征:(1)建立在丰富的煤炭、铁矿等原料及燃料基地附近;(2)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3)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2、传统工业区当前发展状况:(1) 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2)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衰落,急需改造。
3、德国鲁尔工业区:(1)主要区位条件:①丰富的煤炭资源(铁矿较少,需由法国和瑞典进口);②充沛的水源;③便捷的交通;④广阔的市场。
(2)衰落原因:①生产结构过于单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3)整治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②发展第三产业;
③调整工业布局;④完善交通网络;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4、新工业区基本特征:(1)时间新:出现于二战后;(2)地区新:形成于无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3)形式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4)部门新:以出口型轻工业或高科技电子工业为主。
新工业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1)以新兴工业即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区,如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日本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
(2)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知识点: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1、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工业区(五大湖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都属于传统工业区,它们的主要特征:(1)建立在丰富的煤炭、铁矿等原料及燃料基地附近;(2)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3)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2、传统工业区当前发展状况:(1) 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2)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衰落,急需改造。
3、德国鲁尔工业区:(1)主要区位条件:①丰富的煤炭资源(铁矿较少,需由法国和瑞典进口);②充沛的水源;③便捷的交通;④广阔的市场。
(2)衰落原因:①生产结构过于单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3)整治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②发展第三产业;
③调整工业布局;④完善交通网络;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4、新工业区基本特征:(1)时间新:出现于二战后;(2)地区新:形成于无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3)形式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4)部门新:以出口型轻工业或高科技电子工业为主。
新工业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1)以新兴工业即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区,如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日本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
(2)以
出口型轻工业为主的出口型工业区,如意大利萨索洛、普拉托。
5、意大利工业小区模式: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有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基本特点:①以中小企业为主;②以轻工业为主;③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④生产高度专业化;⑤企业分布于小城市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6、美国硅谷电子工业区:(1)主导区位:科技、环境、交通。
(2)主要优势: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
③高等院校集中,科技发达,人才集中;④便捷的交通;⑤稳定的市场(美国国防部的军事定货);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3)主要特点: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②增长速度较传统工业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