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经典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公开课)(课堂PPT)

3、综合整治措施(20世纪60年代开始)
•5
根据课本P65案例3和P67活动,回答 以下问题
1.阅读P65--66,试分析德
国鲁工业区有哪几方面优越的
区位条件?
A、丰富的煤炭资源
B、离铁矿区较近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水陆交通
E、广阔的市场
•6
(四)、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1、鲁尔区 地理位置
•43
工业小区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专业分工明确 密切协作 规模生产
独立经营
增强竞争
•44
美国“硅谷”
美国硅谷
•47
高技术工业主要包括哪些?
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 核工业、航天工业 高分子合成工业、遗传工程 激光工业等。
•48
与传统工业比较,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高
低
快
慢
短
长
多
少
•49
讨论:
刺激美国硅谷发展的 区位条件是什么?
分析: 结合课本的意大利新工业区分布图,与传统
工业区比较,意大利新工业区具有哪些特点?
•40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
轻工业 分散 低
重工业 集中
高
分散
集中 •41
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 展模式有何特点?
•42
以萨斯索罗为例:意大利新工业区 以__中__小__企__业__集__聚__的__工__业__小__区__ 为特征的发展模式。
•9
2、鲁尔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3)、便利的水陆交通
鲁尔河上的 铁矿运输
•10
2、鲁尔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4)、充沛的水源
莱茵河
利珀河
鲁尔河
•5
根据课本P65案例3和P67活动,回答 以下问题
1.阅读P65--66,试分析德
国鲁工业区有哪几方面优越的
区位条件?
A、丰富的煤炭资源
B、离铁矿区较近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水陆交通
E、广阔的市场
•6
(四)、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1、鲁尔区 地理位置
•43
工业小区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专业分工明确 密切协作 规模生产
独立经营
增强竞争
•44
美国“硅谷”
美国硅谷
•47
高技术工业主要包括哪些?
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 核工业、航天工业 高分子合成工业、遗传工程 激光工业等。
•48
与传统工业比较,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高
低
快
慢
短
长
多
少
•49
讨论:
刺激美国硅谷发展的 区位条件是什么?
分析: 结合课本的意大利新工业区分布图,与传统
工业区比较,意大利新工业区具有哪些特点?
•40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
轻工业 分散 低
重工业 集中
高
分散
集中 •41
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 展模式有何特点?
•42
以萨斯索罗为例:意大利新工业区 以__中__小__企__业__集__聚__的__工__业__小__区__ 为特征的发展模式。
•9
2、鲁尔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3)、便利的水陆交通
鲁尔河上的 铁矿运输
•10
2、鲁尔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4)、充沛的水源
莱茵河
利珀河
鲁尔河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课件

5分钟小练习
备课参考
传统工业区 德国鲁尔工业区:
典 型 案 例
自主学习
新工业区
意大利新工业区特点: ①以中小企业为主 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④生产高度专业化 ⑤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生产过程分 散
美国“硅谷”发展条件: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全世界的人才高地 ⑤市场稳定 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5分钟小练习
备课参考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探究: 1.山西和鲁尔区具有发展工业的相似条件是什么? 2.鲁尔区振兴的方法对我国的山西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5分钟小练习
备课参考
【例证1】 读“某工业区产业结构变化图”(图中①表示1960 年,②表示2011年)及所学知识,完成(1)~(2)题。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5分钟小练习
备课参考
图4.10的主要信息有:鲁尔煤田是著名的优质煤田,储量丰 富,开采条件好。将本图与图4.12结合起来还可以看出鲁尔 区煤炭开采成本的上升。原采矿区主要是鲁尔河流域的露天 煤田,现采矿区向北转移到利珀河流域的地下煤田,即煤炭 开采由露天开采转化为地下开采,成本上升,效益下降。图 4.12还反映了对煤炭工业的综合整治措施和结果,煤炭工业 的厂矿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每个厂矿的生产规模扩大,经 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不断提高。图4.11主要体现了第三次技术 革命能源结构变化后煤炭工业的衰落情况。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5分钟小练习
备课参考
.传统工业区的整治措施 (1)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迁入的企业以技术精良的 中小型企业为主,同时对原有传统工业部门进行大力改造, 促进其经济结构多元化。 (2)调整工业布局,充分发挥邻近地区的区位优势,使工业布 局适当分散。 (3)发展、建设交通运输,完善交通运输网。 (4)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治理工作,关闭或转移一些污染严重又 无法治理的企业,开展大规模的植树种草,美化环境。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PPT课件(上课用)3 人教课标版

教材分析(知能要点梳理)
新工业区
二 新工业区
(一)意大利新工业区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意大利新工业区分布? 2.“新”意何在?(时间、地点、经营方式) 3.与传统工业有何区别? 4.发展的机遇和条件? 5.发展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6.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有何借鉴作用?
罗马
塔兰托 那波利
意 大 利 新 工 业 分 布
思考: 7.我国“温州 ”、“珠三角”乡镇企业 工业区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有什么 异同?我国的乡镇企业该如何发展? 8.新兴工业区=高新工业区?
作业布置:P70课后活动。
作业评讲要点: 1、温州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相同之处, 中小型、轻工业、专业化、分散型等; 2、不同之处,面向市场不同;经营方式 不同等; 3、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未形成生产-销售 -服务-信息网络,未形成有效的协助。
科技人员比例
产品增加值 生产增长速度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投入研究开发费用
高 高 快 短
低 低 慢 长
多
少
微电子 工业为主导,集 “硅谷”以________ 电子 工业企业,是美国 中了数千家_______ 电子 工业的中心。 以至世界______ _______ 微电子 是电子工业的技术基础, 最高 技术。 成为高技术中的_____ 世界电子工业更新换代的新产品、 新技术 、新设备、_______ 新工艺 几乎都 _______ 出自“硅谷 _______”。 决定高新工业的最主要条件是 技术 ;高新工业分布多临近 知识 和_____ _____ 临空 型分布。 机场和高速公路,故属_____
衰 落 的 原 因
产钢、出口钢越来越多
世界性钢 铁过剩 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优质课件(第1课时)

2、影响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 素是什么?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 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资源条件是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 择的主导因素。
两个重工业区煤炭资源、交通、市 场条件都很优越,但是鲁尔区内铁 矿资源不丰富,辽中南水源供应紧 张。
甲
乙
1、按工业生产的形成和发展来看,甲、乙两 工业区都属于__传__统__工__业__区__。该类工业除图 示两区外,在___德___国的发展最具代表性。 (2分)
共同区位优势的是(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鱼米之乡,农业发达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城市密集,智力资源
集中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参考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在分析我国辽 中南传统工业区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为 它的改造献计献策。
1、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
(1)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2)交通便利;(3)接近市场。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鲁尔 区
综合整治(20世纪60年代开始)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不断恶化
A、调整产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D、优化环境
改造后的鲁尔区
繁荣阶段
衰落阶段
整治阶段
(区位优势)
(衰落原因) (整治措施)
煤炭资源丰富
生产成本增高 生产结构单一调整工业结构铁矿来源方便 新技术革命的冲 调整工业布局
水源充沛
击 煤炭地位下降
发展第三产业
交通便利
世界性钢铁过剩 优化环境
市场广阔
环境污染
训练二
1 .关于A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
述是 ( )
资源条件是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 择的主导因素。
两个重工业区煤炭资源、交通、市 场条件都很优越,但是鲁尔区内铁 矿资源不丰富,辽中南水源供应紧 张。
甲
乙
1、按工业生产的形成和发展来看,甲、乙两 工业区都属于__传__统__工__业__区__。该类工业除图 示两区外,在___德___国的发展最具代表性。 (2分)
共同区位优势的是(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鱼米之乡,农业发达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城市密集,智力资源
集中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参考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在分析我国辽 中南传统工业区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为 它的改造献计献策。
1、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
(1)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2)交通便利;(3)接近市场。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鲁尔 区
综合整治(20世纪60年代开始)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不断恶化
A、调整产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D、优化环境
改造后的鲁尔区
繁荣阶段
衰落阶段
整治阶段
(区位优势)
(衰落原因) (整治措施)
煤炭资源丰富
生产成本增高 生产结构单一调整工业结构铁矿来源方便 新技术革命的冲 调整工业布局
水源充沛
击 煤炭地位下降
发展第三产业
交通便利
世界性钢铁过剩 优化环境
市场广阔
环境污染
训练二
1 .关于A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
述是 ( )
【高中地理】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PPT课件13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 工业区
第一课时 传统工业区
1、概念
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大多是在 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 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
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2、传统工业区的特点:早、优、重、大、久
时间早——形成于第一、二次技术革命期间
区位优——一般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②发展科技,加快技术设备更新,提高现有企业的
竞争力,繁荣经济
③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体制创新。
④美化环境
练
习
1.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 A.优质的铁矿 B.丰富的煤炭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交通
A
2.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
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 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 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 后开始衰落
煤炭工业就业人数从1962年起开始下降,到1996
年已减至7万人。
鲁尔区的衰落
自从70年代末期,这个工矿之都再也不敌随
后崛起的日、韩和拉美等国钢铁的价廉倾销,
快速走向经济衰败之路。煤矿和钢铁厂逐个关
闭。
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2)衰落的主要原因
钢铁工业
a.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工业
煤炭和钢铁工业 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2)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根本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鲁尔区传统的工业部门 和传统的生产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紅褐
色的污水,还有飄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
传统工业区与新 工业区
第一课时 传统工业区
1、概念
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大多是在 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 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
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2、传统工业区的特点:早、优、重、大、久
时间早——形成于第一、二次技术革命期间
区位优——一般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②发展科技,加快技术设备更新,提高现有企业的
竞争力,繁荣经济
③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体制创新。
④美化环境
练
习
1.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 A.优质的铁矿 B.丰富的煤炭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交通
A
2.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
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 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 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 后开始衰落
煤炭工业就业人数从1962年起开始下降,到1996
年已减至7万人。
鲁尔区的衰落
自从70年代末期,这个工矿之都再也不敌随
后崛起的日、韩和拉美等国钢铁的价廉倾销,
快速走向经济衰败之路。煤矿和钢铁厂逐个关
闭。
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2)衰落的主要原因
钢铁工业
a.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工业
煤炭和钢铁工业 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2)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根本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鲁尔区传统的工业部门 和传统的生产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紅褐
色的污水,还有飄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
《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PPT课件

生产规模:
工业部门:
以中小企业为主 以轻工业为主
生产过程:
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
生产高度专业化: 专,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
工业分布:
大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 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2021
4、案例④—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3)区位条件
图4.15 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条件
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先决条件 发达的银行信贷系统和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是经济保障 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使新兴工业选择了低能耗,污染小的轻工业
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2)衰落的主要原因
钢铁工业
煤炭工业
a.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和钢铁工业 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2)衰落的主要原因
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2)衰落的主要原因
b.煤炭的 能源地位下降
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2)衰落的主要原因
P67
辽中南的区位优势:
1.交通运输的便利 2.自然资源丰富 (主导因素) 3.消费市场广阔 4.劳动力充足
煤炭资源丰富 交通运输便利 消费市场广阔
相同点
鲁尔工业区
辽中南工业区
a、铁矿、石油、
海洋资源短缺 不 b、内河航运发达 同 c、水资源充足 点 d、市场体制健全
a、铁矿、石油、 海洋资源丰富 b、海洋运输便利 c、水资源不足 d、市场体制薄弱
(2)衰落的主要原因
a.生产结构单一 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a.丰富的煤炭资源 b.离铁矿区较近 c.便利的水陆交通 d.充沛的水源 e.广阔的市场
(3)综合整治
• 调整工业结构
• 调整工业布局
工业部门:
以中小企业为主 以轻工业为主
生产过程:
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
生产高度专业化: 专,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
工业分布:
大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 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2021
4、案例④—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3)区位条件
图4.15 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条件
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先决条件 发达的银行信贷系统和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是经济保障 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使新兴工业选择了低能耗,污染小的轻工业
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2)衰落的主要原因
钢铁工业
煤炭工业
a.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和钢铁工业 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2)衰落的主要原因
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2)衰落的主要原因
b.煤炭的 能源地位下降
4、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2)衰落的主要原因
P67
辽中南的区位优势:
1.交通运输的便利 2.自然资源丰富 (主导因素) 3.消费市场广阔 4.劳动力充足
煤炭资源丰富 交通运输便利 消费市场广阔
相同点
鲁尔工业区
辽中南工业区
a、铁矿、石油、
海洋资源短缺 不 b、内河航运发达 同 c、水资源充足 点 d、市场体制健全
a、铁矿、石油、 海洋资源丰富 b、海洋运输便利 c、水资源不足 d、市场体制薄弱
(2)衰落的主要原因
a.生产结构单一 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a.丰富的煤炭资源 b.离铁矿区较近 c.便利的水陆交通 d.充沛的水源 e.广阔的市场
(3)综合整治
• 调整工业结构
• 调整工业布局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全套PPT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
广阔的市场。
P67活动 2、分析归纳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3、衰落原因
1、煤炭开采成本上升,生产结构单一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4、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1)调整工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发展第三产业
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它位于德国西部,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大型化,生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 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
鲁尔河与莱茵河入口,面积4595平方千米, 4、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大型化,生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 案例:德国鲁尔区的概况
人口570万,工业产值曾占全国40%以上。 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
市场广阔
环境污染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整治阶段
(整治措施)
1.调整工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发展第三产业
4.优化环境
经济可开采量约 220亿吨,占全国 的90%。
2、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2)离铁矿区较近 法国东北部铁矿 来自国外的铁矿
2、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3)充沛的水源
莱茵河
利珀河
鲁尔河
2、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4)便利的水陆交通
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莱茵河上的铁矿运输
2、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5)广阔的市场
德国、西欧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4、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钢产量占前西德70%。 大型化,生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
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1、鲁尔工业区概述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位于欧洲十字路口, 面积仅占全国的1.3%,人口占全国的9%,工业产值占全国的 40%以上,钢产量占前西德70%。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阅读P65--66,试分析德国鲁尔工业区 有哪几方面优越的区位条件?
美 高技术工业 的特点
国
工
区位优势
业硅
区 谷 地位及扩展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1、名校学案P58——63 2、复习、预习
2、生产特点相似:
1) 企业规模小 2) 以轻工业为主 3) 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 4) 工业多分散在城镇
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
不同点: 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意大利工业小区不同企业密切联系、协
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集团;而温州虽是生产同种产品,但联 系、协作不如意,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应大减。
1、位置
西北部: 传统工业区
米兰
乌迪内 蒙特别鲁那
都灵 皮亚琴察 卡尔皮
帕尔马
摩德纳
热那亚 萨斯索罗 博洛尼亚
卡拉拉 马萨 普拉托 阿雷佐
东北部和中部: 新工业区
“第三意大利”
南部:工业 化尚未普及
图例
新兴工业区
0 100km
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
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
思考:
结合课本的意大利新工业区分布图,与传统工 业区比较,意大利新工业区具有哪些特点?
德国经济部人士表示,经过多年的 努力,鲁尔区目前已从“煤钢中心” 逐步变成了一个煤钢等传统产业与信 息、生物技术等“新经济”产业相结 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仍然是该 地区面临的主要挑战。
旧厂改造的现代商业园区
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 铸铁厂旧址改造科技产业园区
意大利新工业区:银行信贷体系发达、社会服务机构完善; 用水用地方便;交通运输便利;政府的大力支持等。
温州乡镇企业:商品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海运条件便利; 山区为主,平原少,人多地少,用地紧张等。
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
5、我国发展新工业区应的地方
(1)加强技术投入 (2)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 (3)杜绝恶性竞争 (4)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5)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6)加强与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合作
相同:与德国鲁尔区相
比,两个重工业区煤炭资源、 交通、市场条件都很优越,但 是鲁尔区内铁矿资源不丰富, 辽中南水资源供应紧张。
活动:P67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它的综 合整治对我国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哪些 借鉴作用?
2、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 素是什么?比较辽中南工业区 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交通拥挤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3、鲁尔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20世纪50年代开始)
生产结构单一
A、调整产业结构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பைடு நூலகம்革命的冲击 环境不断恶化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D、优化环境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3、鲁尔工业区综合整治的结果
活动:P67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它的综 合整治对我国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哪些 借鉴作用?
1、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 位优势?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活动:P67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它的综 合整治对我国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哪些 借鉴作用?
2、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 素是什么?比较辽中南工业区 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
4、意大利工业发展模式: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
萨索罗瓷砖工业小区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工业小区
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
课本P70活动,讨论后归纳:
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 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1、主要条件相似: 1) 大批廉价劳动力 2) 经济高度开放 3) 资本集中程度低
(一)传统工业区的概念
传统工业区,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 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二)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二)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三)传统工业区的特点
发展基础 工业部门 核心
煤、铁资源丰富
以纺织、钢铁、机械、煤 炭、化工为主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2、鲁尔工业区的区位优势条件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煤 炭地质储量为 2190亿吨,占 全国总储量的 3/4,其中经济 可开采量约 220亿吨,占 全国的90%。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2、鲁尔工业区的区位优势条件 ②离铁矿区近
法国东北部铁矿 来自其他国家的 铁矿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2、鲁尔工业区的区位优势条件 ③充足的水源
莱茵河
利珀河
鲁尔河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2、鲁尔工业区的区位优势条件 ④便利的水陆交通
莱茵河上的铁矿运输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2、鲁尔工业区的区位优势条件 ⑤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 广阔的市场。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导入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3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传统工业区的困境及解决措施
新工业区 •新工业区的分布 •新工业区发展的区位条件 •案例分析:意大利新工业区、美国硅谷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杜伊斯堡的生态景观公园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总结:鲁尔工业区的发展历程
繁荣阶段
衰落阶段
整治阶段
(区位优势) (衰落原因)
(整治措施)
煤炭资源丰富 生产成本增高
铁矿来源方便 生产结构单一
水源充沛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交通便利
煤炭地位下降
市场广阔
世界性钢铁过剩
环境污染
1.调整工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发展第三产业 4.优化环境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新工业区
(一)新工业区的分布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的“硅谷”、 日本的“硅岛”、英国的苏格兰等
(二)新工业区兴起的含义
包含三层含义: 时间新:20世纪50年代后形成 地区新:发达国家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地区 形式新: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特征)
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
案例:美国硅谷
(2)北京中关村科技园的发展优势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
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发展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离市区近,环境质量较差,交通拥挤, 用地紧张、地价高;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等。
课堂小结
分布 意
大
特点
利 工
条件
业 小
区
模式
新 兴
高技术工业
高 快 短 多
传统工业
低 慢 长 少
案例:美国硅谷
讨论:
刺激美国硅谷发展的 区位条件是什么?
案例:美国硅谷
美国“硅谷”有利的区位条件
(1)自然因素: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气候宜人、适宜居住
(2)社会经济因素: ①人才众多 ②市场稳定:国防订单 ③交通便捷 ④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案例:美国硅谷
案例:美国硅谷
高技术工业的发展 --美国硅谷
案例:美国硅谷
案例:美国硅谷
高技术工业主要包括哪些?
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核工 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工 业、遗传工程、激光工业等。
案例:美国硅谷
与传统工业比较,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科技人员比例 生产增长速度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投入中的研究开发费用
不同点:我国东北还有如下原
因:资源枯竭,生产技术落后、 生产设备陈旧、产品老化,市场 竞争力差、大型企业负债过重。
巩固练习
1.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 A A.优质的铁矿 B.丰富的煤炭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交通 2.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 B ) 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 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 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衰落
3、鲁尔工业区衰弱的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煤炭的能源
衰 地位下降 落
新年技份术炼钢1的80耗0年煤量逐19渐0降0年低 1980年
的 原
焦煤
4吨
2吨
0.75吨
因 世界性钢
产铁钢矿、石出口钢2越吨来越多1.8吨 1.3吨
铁过剩
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硅谷有哪些大公司?
苹果、英特尔、惠普、谷歌、微软 等大公司
英特尔公司
惠普公司
案例:美国硅谷
(1)中关村与“硅谷”异同
相同点: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形成也紧邻高 校和科研院所,获得政府的大力 支持,交通便利。
不同点: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研发费用投入 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尚未形成 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 场化制度和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
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
2、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对比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1、鲁尔工业区概述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位于欧洲十字路口, 面积仅占全国的1.3%,人口占全国的9%,工业产值占全国的 40%以上,钢产量占前西德70%。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阅读P65--66,试分析德国鲁尔工业区 有哪几方面优越的区位条件?
美 高技术工业 的特点
国
工
区位优势
业硅
区 谷 地位及扩展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1、名校学案P58——63 2、复习、预习
2、生产特点相似:
1) 企业规模小 2) 以轻工业为主 3) 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 4) 工业多分散在城镇
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
不同点: 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意大利工业小区不同企业密切联系、协
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集团;而温州虽是生产同种产品,但联 系、协作不如意,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应大减。
1、位置
西北部: 传统工业区
米兰
乌迪内 蒙特别鲁那
都灵 皮亚琴察 卡尔皮
帕尔马
摩德纳
热那亚 萨斯索罗 博洛尼亚
卡拉拉 马萨 普拉托 阿雷佐
东北部和中部: 新工业区
“第三意大利”
南部:工业 化尚未普及
图例
新兴工业区
0 100km
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
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
思考:
结合课本的意大利新工业区分布图,与传统工 业区比较,意大利新工业区具有哪些特点?
德国经济部人士表示,经过多年的 努力,鲁尔区目前已从“煤钢中心” 逐步变成了一个煤钢等传统产业与信 息、生物技术等“新经济”产业相结 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仍然是该 地区面临的主要挑战。
旧厂改造的现代商业园区
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 铸铁厂旧址改造科技产业园区
意大利新工业区:银行信贷体系发达、社会服务机构完善; 用水用地方便;交通运输便利;政府的大力支持等。
温州乡镇企业:商品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海运条件便利; 山区为主,平原少,人多地少,用地紧张等。
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
5、我国发展新工业区应的地方
(1)加强技术投入 (2)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 (3)杜绝恶性竞争 (4)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5)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6)加强与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合作
相同:与德国鲁尔区相
比,两个重工业区煤炭资源、 交通、市场条件都很优越,但 是鲁尔区内铁矿资源不丰富, 辽中南水资源供应紧张。
活动:P67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它的综 合整治对我国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哪些 借鉴作用?
2、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 素是什么?比较辽中南工业区 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交通拥挤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3、鲁尔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20世纪50年代开始)
生产结构单一
A、调整产业结构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பைடு நூலகம்革命的冲击 环境不断恶化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D、优化环境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3、鲁尔工业区综合整治的结果
活动:P67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它的综 合整治对我国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哪些 借鉴作用?
1、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 位优势?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活动:P67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它的综 合整治对我国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哪些 借鉴作用?
2、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 素是什么?比较辽中南工业区 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
4、意大利工业发展模式: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
萨索罗瓷砖工业小区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工业小区
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
课本P70活动,讨论后归纳:
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 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1、主要条件相似: 1) 大批廉价劳动力 2) 经济高度开放 3) 资本集中程度低
(一)传统工业区的概念
传统工业区,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 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二)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二)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三)传统工业区的特点
发展基础 工业部门 核心
煤、铁资源丰富
以纺织、钢铁、机械、煤 炭、化工为主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2、鲁尔工业区的区位优势条件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煤 炭地质储量为 2190亿吨,占 全国总储量的 3/4,其中经济 可开采量约 220亿吨,占 全国的90%。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2、鲁尔工业区的区位优势条件 ②离铁矿区近
法国东北部铁矿 来自其他国家的 铁矿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2、鲁尔工业区的区位优势条件 ③充足的水源
莱茵河
利珀河
鲁尔河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2、鲁尔工业区的区位优势条件 ④便利的水陆交通
莱茵河上的铁矿运输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2、鲁尔工业区的区位优势条件 ⑤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 广阔的市场。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导入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3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传统工业区的困境及解决措施
新工业区 •新工业区的分布 •新工业区发展的区位条件 •案例分析:意大利新工业区、美国硅谷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杜伊斯堡的生态景观公园
(四)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总结:鲁尔工业区的发展历程
繁荣阶段
衰落阶段
整治阶段
(区位优势) (衰落原因)
(整治措施)
煤炭资源丰富 生产成本增高
铁矿来源方便 生产结构单一
水源充沛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交通便利
煤炭地位下降
市场广阔
世界性钢铁过剩
环境污染
1.调整工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发展第三产业 4.优化环境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新工业区
(一)新工业区的分布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的“硅谷”、 日本的“硅岛”、英国的苏格兰等
(二)新工业区兴起的含义
包含三层含义: 时间新:20世纪50年代后形成 地区新:发达国家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地区 形式新: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特征)
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
案例:美国硅谷
(2)北京中关村科技园的发展优势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
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发展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离市区近,环境质量较差,交通拥挤, 用地紧张、地价高;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等。
课堂小结
分布 意
大
特点
利 工
条件
业 小
区
模式
新 兴
高技术工业
高 快 短 多
传统工业
低 慢 长 少
案例:美国硅谷
讨论:
刺激美国硅谷发展的 区位条件是什么?
案例:美国硅谷
美国“硅谷”有利的区位条件
(1)自然因素: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气候宜人、适宜居住
(2)社会经济因素: ①人才众多 ②市场稳定:国防订单 ③交通便捷 ④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案例:美国硅谷
案例:美国硅谷
高技术工业的发展 --美国硅谷
案例:美国硅谷
案例:美国硅谷
高技术工业主要包括哪些?
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核工 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工 业、遗传工程、激光工业等。
案例:美国硅谷
与传统工业比较,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科技人员比例 生产增长速度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投入中的研究开发费用
不同点:我国东北还有如下原
因:资源枯竭,生产技术落后、 生产设备陈旧、产品老化,市场 竞争力差、大型企业负债过重。
巩固练习
1.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 A A.优质的铁矿 B.丰富的煤炭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交通 2.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 B ) 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 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 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衰落
3、鲁尔工业区衰弱的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煤炭的能源
衰 地位下降 落
新年技份术炼钢1的80耗0年煤量逐19渐0降0年低 1980年
的 原
焦煤
4吨
2吨
0.75吨
因 世界性钢
产铁钢矿、石出口钢2越吨来越多1.8吨 1.3吨
铁过剩
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硅谷有哪些大公司?
苹果、英特尔、惠普、谷歌、微软 等大公司
英特尔公司
惠普公司
案例:美国硅谷
(1)中关村与“硅谷”异同
相同点: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形成也紧邻高 校和科研院所,获得政府的大力 支持,交通便利。
不同点: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研发费用投入 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尚未形成 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 场化制度和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
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
2、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