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5 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热爱生命的张海迪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热爱生命的张海迪

张海迪我非常敬佩一位——张海迪。

张海迪5岁就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为此她无法上学,但他仍然热爱生活,在家自学中学课程。

慢慢,他学会了英语、德语、世界语。

并且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课程,经过她坚持不懈的努力:1983年,她将一本长达10万字的英语小说给翻译出来了,还编着出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小说。

一位残疾人都能顽强努力的学习,热爱生活,坚持不懈的努力,那想想我们会跟她有什么差距呢?张海迪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有一点我最难忘:她一个残疾人,竟然学会了开车,也是第一个能拿到驾照的双下肢残疾人。

张海迪面对身体残疾,以及等等的困难,他都顽强的挺过去了,想想我们,遇到困难求助爸爸妈妈,一遇到疑难问题得就查电脑,不自己刻苦动脑,一个残疾人都能做到,而我们为什么不像张海迪那样坚持不懈的努力,坚强起来,勇敢的面对每一个困难呢?!我们要好好的向张海迪学习,勇敢坚强、刻苦动脑、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做个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热爱生命的老师有许多人用劳动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也使自己的生活充满光彩。

我的老师就是这样,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我们。

当我走过办公室的时候,总会看见老师低着头,耐心地为我们批改作业;当我站在老师身边时,有时会发现一根白发或是一条皱纹。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像春蚕一样,直到死去,丝才吐完;“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老师像蜜蜂一样,辛苦地酿出“蜜”,奉献给“人类”,不求回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像春雨一样,随着春风,悄无声息地滋润着“万物”……有一次,作业中的一道题难倒了我,我左思右想,还是做不出来。

我想:问问老师吧!可我又有些害怕,生怕老师说我上课没有认真听讲。

最后,我还是忐忑不安地来到电话旁,用手指颤抖着拨通了老师的电话,鼓起了勇气,大胆地向老师提出了难题。

令我吃惊的事发生了——老师没有责备我,反而更耐心地教我做题目的方法。

起初,我不太懂,后来,又经老师一步步分析,我才恍然大悟!老师是无私奉献的,她把知识教给我们;老师是不辞辛苦的,为了把我们教育成好孩子,不停地为我们上课;老师是有耐心的,当我们有难题时,她一定耐心地教我们。

名人张海迪的简介

名人张海迪的简介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关于《名⼈张海迪的简介》的⽂章,希望⼤家能够喜欢!张海迪⼥ 1955年9⽉⽣于济南,汉族,哲学硕⼠,中共党员,⼭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室⼀级作家,九届、⼗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管瘤,⾼位截瘫。

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学知识,她先后⾃学了⼩学、中学和⼤学的专业课程。

张海迪⼗五岁时随⽗母下放聊城莘县⼀个贫穷的⼩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活,⽽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的青春。

在那⾥她给村⾥⼩学的孩⼦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

在莘县期间她⽆偿地为⼈们治病⼀万多⼈次,受到⼈们的热情赞誉。

1983年海迪开始⾛上⽂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毅⼒克服病痛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创作,执着地为⽂学⽽战,⾄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说《轮椅上的梦》、《绝顶》。

散⽂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命的追问》。

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勒旅⾏记》,《莫多克――⼀头⼤象的真实故事》等。

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很强的反响,长篇⼩说《轮椅上的梦》已在⽇本,韩国出版。

1992年度中国作协庄重⽂⽂学奖; 1994年全国⾸届奋发⽂明进步奖长篇⼩说⼀等奖; 1997年全国“五个⼀⼯程”图书奖; 1998年获⼭东省“精品⼯程奖”和“⼭东省⼗佳⽂艺⼯作者”称号。

1998年全国第⼆届奋发⽂明进步奖图书奖和个⼈特别奖; 1999年全国第三届优秀妇⼥读物奖; 1999年全国第四届外国⽂学作品优秀图书奖; 2002年10⽉,长篇⼩说《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六⼤”献礼重点图书; 2002年12⽉《绝顶》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明进步奖图书奖。

2003年10⽉《绝顶》获⾸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

2003年12⽉《绝顶》获第⼋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

面对挫折不放弃的人物事迹

面对挫折不放弃的人物事迹

面对挫折不放弃的人物事迹
面对挫折不放弃的人物事迹有很多,这里举出一些例子:
1.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自学成为了一名作家、翻译家和残疾人事业的积极分子。

2. 贝多芬在晚年时耳朵失聪,但他依然坚持作曲,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3. 詹天佑主持京张铁路时,面临着地势险要、气候恶劣和设备缺乏等困难,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技术成功完成了任务。

4. 斯蒂芬·霍金是一位卓越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虽然身患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但依然坚持研究宇宙论和黑洞理论,为现代宇宙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5. 托马斯·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在发明电灯之前失败了上千次,
但他从未放弃,最终成功发明了电灯。

这些人物的事迹告诉我们,面对挫折时不要轻易放弃,而应该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张海迪的人物事迹

张海迪的人物事迹

张海迪的人物事迹残疾人张海迪的感人励志故事篇一出生5岁就高位截瘫——励志自学完初中所有课程1955年9月17日在济南出生。

5岁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

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

她无法上学,便在家中自学完成中学课程。

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了老师。

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

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自学外语从事翻译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4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2023年,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问世。

《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并连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和“‘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

她是代表着人民的政协委员感人的话语与全国政协委员张海迪交往已四年有余,一次通话中,她笑着告诉我:“我特想看看王府井,下次去北京,你可要陪姐姐去。

”作为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年年到北京开会,到王府井看看,应该说不难办到。

今年,海迪又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帮助她实现心愿成为记者的一件心事。

从3月2日至7日,六天预约了三次,海迪要么开会、忙议案,要么接受采访,就连晚上也抽不出时间。

身残志坚的人事迹(集锦7篇)

身残志坚的人事迹(集锦7篇)

身残志坚的人事迹(集锦7篇)身残志坚的人事迹【篇1】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当代保尔。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的张海迪同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

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

1993年张海迪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1994年参加远南运动会。

1997年入选日本NHK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

20__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身残志坚的人事迹【篇2】桑兰,出生于1981年2月,浙江宁波人,原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曾在全国性户外会上获得跳马冠军。

到这天为止,坚强的桑兰已经笑着度过了6年的轮椅时光。

1998年7月21日晚在纽约友好户外会上意外受伤之后,默默无闻的桑兰成了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人。

这确实是个意外。

当时桑兰正在进行跳马比赛的赛前热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间,外队一教练“马”前探头干扰了她,导致她动作变形,从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头先着地。

遭受如此重大的变故后却表现出难得的坚毅,她的`主治医生说:“桑兰表现得十分勇敢,她从未抱怨什么,对她我能找到表达的词就是‘勇气’。

”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之后,她也绝不后悔练体操,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下期望。

”3年来,桑兰用她的行动应证着自己的诺言,在北大学习、加盟星空卫视主持节目、担任申奥大使、参加雅典奥运北京接力……她充满力量的笑容总能给人期望!身残志坚的人事迹【篇3】邰丽华两岁时,因一次高烧失去了听力。

张海迪的故事(精选11篇)

张海迪的故事(精选11篇)

张海迪的故事(精选11篇)张海迪的故事 1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

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

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

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

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

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

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

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

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

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张海迪说:“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

张海迪的资料

张海迪的资料

张海迪的资料
张海迪的资料
精选阅读(1):
张海迪,1955年9月17日在济南出生。

5岁因患脊髓
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

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

她无法上学,便在家中自学完成中学课程。

15岁时,张海迪跟随
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了老师。

她还自学针
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

之后,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
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
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
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
的梦》等书籍。

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
半年,已重印4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2002年,
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问世。

《绝顶》被中宣部和
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并连获“全国第三届
奋发礼貌进步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第八届中
国青年优秀读物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
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
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
无偿治疗达1。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多篇]张海迪的事迹是假的多篇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多篇]张海迪的事迹是假的多篇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多篇]张海迪的事迹是假的多篇第一篇张海迪的事迹是假的:张海迪的励志故事在祖国的大地上,一个瘫痪姑娘谱写的高昂生命之歌,震撼了亿万青年的心灵,人们从她身上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使自己情操变得更加高尚。

她是谁?她就是八十年代的新雷锋__张海迪。

命运向张海迪挑战。

五岁时,她就得了硬脊膜外血管病变。

此后的十六年间,她先后动过四次大手术,摘除了六块脊椎板,使她从第二胸椎以下,即占三分之二的躯体失去了知觉。

张海迪的命运是很不幸的,可是在党和人民的抚育、关怀和帮助下,她没有沮丧,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向命运挑战。

她克服种种困难,自学了小学和中学的基本课程,阅读了一千多册政治、文学、医学、外语等方面的书籍;自学英语达到大学程度;翻译了十六万多字的英文作品和资料;她还不顾自身的病痛,用自学的医学知识和中医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一万人次以上。

她满腔热情地帮助周围的青年学习、工作和进步,使他们奋起革命精神,在工作中做出贡献。

她在高考预选中得四百三十六分而不能跨进校门,却鼓励和帮助别的青年进了大学,她自己不能进工厂劳动,到边疆保卫祖国,却鼓励和帮助别的青年成为先进生产者、战斗英雄。

这是一个奇迹吗?确实是一个奇迹。

那么是什么力量使这样一个不会走路的姑娘生活得如此坚强呢?是她对人民、对共产主义的道德信念的驱使。

她说过:“只要我活着,就要为人民服务。

我愿意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愿意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

”第二篇张海迪的事迹是假的:张海迪:只要我活着,就要为人民服务张海迪:只要我活着,就要为人民服务在祖国的大地上,一个瘫痪姑娘谱写的高昂生命之歌,震撼了亿万青年的心灵,人们从她身上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使自己情操变得更加高尚。

她是谁?她就是八十年代的新雷锋__张海迪。

命运向张海迪挑战。

五岁时,她就得了硬脊膜外血管病变。

此后的十六年间,她先后动过四次大手术,摘除了六块脊椎板,使她从第二胸椎以下,即占三分之二的躯体失去了知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海迪5 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

张海迪15 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

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

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就在这黑暗而
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

她热爱生活,会骑马、滑雪、下棋,还喜欢戏剧演出,喜爱参观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并从中得到知识。

她21岁时,和老师合作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生活的故事》。

在以后的60多年中她共写下了14部著作
霍金――轮椅上的天才
在新的千年到来之际,美国白宫曾进行了一系列的演讲,其中以科学为主题的演讲是《想像与变革---下一个千年的科学》。

它的演讲者就是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系教授、“轮椅天才”斯蒂芬·霍金。

他患有严重的残疾,双手只有3个手指能动。

这个极度残疾和极度聪明的科学家成了这次不同寻常演讲的理想人选。

史铁生:男,汉族,北京人。

1958年如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

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

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

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