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委与国务院三峡办座谈三峡工程建设问题

合集下载

三峡工程论证及纪实

三峡工程论证及纪实

三峡工程:反对派被要求服从大局“公案”一则全国人大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十年后,2002年5月16日,三峡总公司请来三峡工程最大的“反对派”——中组部原副部长李锐到建设现场考察,当时一团和气,事后却引起一段“公案”。

三峡总公司主办的《中国三峡工程报》和香港《文汇报》其后刊出报道称,李锐对三峡工程不无赞许,“能搞成这样很不容易,修好了将是一个天大的好事。

”看到报道,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李鹏,同年6月21日写下日记,认为李锐“对三峡工程的认识有了一些变化”。

(引自《众志绘宏图——李鹏三峡日记》,下称《日记》)“毫无变化。

”93岁的李锐对此予以否认,他是在2009年11月23日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作出这番表示的。

但他也证实,曾对枢纽工程质量表示满意,“从技术上看,能修这样一个大工程,了不起。

”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兼技术总负责人、83岁的两院院士潘家铮,向本刊记者回忆起李锐的那次考察,他记得李锐当时是这样说的:“我对三峡工程的态度是明确的,也难改变了。

但看了工地的建设后还是很高兴、放心的,希望尽量建好。

”李锐和潘家铮曾是水电系统的上下级同事,后来成为三峡论战的重量级“对手”。

“他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反三峡派的骨干和统帅,”潘家铮在《我所知道的李锐》一文中这样写道,“没有他,三峡之争绝难如此‘波澜壮阔’。

”争论归争论,交情归交情。

1992年全国人大通过三峡工程决议后,潘数次登门拜访李。

李欣赏潘的技术乃至文学才华,潘亦敬重李的忧国忧民,敢于直言,称李对三峡“居功至伟”。

“李锐在五十年代反三峡(工程)立了大功,那个时代没有能力、没有需要搞三峡(工程),草率上马,后果严重。

”潘家铮对《瞭望》新闻周刊说,“他八十年代仍然反对,这对三峡论证也大有好处,质疑有利于工作的改进。

”不符合“跃进精神”的决议“你知不知道南宁会议?林一山那个时候红得很啊。

”93岁的李锐向本刊记者忆起半个世纪前的南宁会议,口气很是自得,在那次会议上,他把三峡工程拉下马了。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颁发《三峡枢纽工程价差计算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颁发《三峡枢纽工程价差计算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颁发《三峡枢纽工程价差计算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1997.09.22•【文号】国三峡办发计字[1977]109号•【施行日期】1997.09.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财务制度正文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颁发《三峡枢纽工程价差计算暂行办法》的通知(国三峡办发计字〔1977〕109号)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三峡枢纽工程投资管理从1993年起按照“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新办法进行探索,到今年已有五年,取得了初步成果,并逐步走上正轨。

为了规范三峡枢纽工程的价差计算工作,根据这几年的实践,我们委托北京峡光经济技术咨询起草了《三峡枢纽工程价差计算暂行办法》,在多次、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基础上,制定了本办法。

遵照三建委领导批示,现将本办法印送你们执行。

在执行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及需改进的意见,请及时函告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以便对办法作进一步的补充和修订。

附件:三峡枢纽工程价差计算暂行办法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一九九七年九月二十二日三峡枢纽工程价差计算暂行办法为加强对三峡工程的投资管理,积极探索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动态管理模式,建立比较科学、合理、简捷、操作性好的工程价差计算机制,规范国家对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枢纽工程的价差计算工作。

在总结近年来三峡枢纽工程价差计算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现行法律和条例,特制定本办法。

一、价差计算范围指构成三峡枢纽工程静态总投资500.9亿元(1993年5月末概算价格水平)范围之内的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程及独立费用,在各施工年度完成的建安、设备、费用的价格水平与国家已批准概算所采用的1993年5月末的价格水平不同而发生的价差(含汇率差)。

(一)枢纽工程价差计算范围(1)由人工费、材料费(含未计价装置性材料)和机械台时费组成的建筑及安装工程直接费,以及间接费、施工利润、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所发生的价税差;(2)构成固定资产的机电设备、金属结构设备以及其他生产设备发生的价税差;(3)各项独立费用发生的价差。

浅谈三峡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浅谈三峡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浅谈三峡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韩延贵(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苏南京 211100)摘要:三峡水利枢纽从开始提出到竣工运行到现在,关于它的利弊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以及普通国人讨论的热题,虽然以前一直是正面的声音占了上风,但现在随着三峡在运行当中不断出现的一些问题,负面的声音也是不断上涨。

关于三峡的利弊之争道出了三峡的恻隐之痛,同时也反映出三峡本身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生态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由于在三峡建造之初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的结果,同时这些问题使三峡的综合效益大打折扣。

如今三峡已经建成,那巨额的建造资金也已投入其中,我们再讲反对的话也改变不了其存在的事实。

但只要是一个对社会有担当有责任的人,一定会从客观的角度认识三峡存在的问题,给社会还原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三峡。

关键词:三峡问题社会生态效益On theThree Gorgeswater conservancyand problemsHan Yangui(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1100 )Abstract :The Three Gorges Dam was completed from start to run proposed tonow,has been about its pros and cons as well as ordinary citizens and foreign scholars discuss hot issues , although the former has been a positive voice prevailed, but now with the Three Gorges during operation emerging issues , negative voices are also rising.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dispute concerning the Three Gorges Three Gorges compassion tells the pain , but also reflects the three gorges itself complex social , political , ecological and other problems, and these problems are just the begin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are not adequately demonstrable results , Three of these issues while the overall efficiency greatly reduced. Today, the Three Gorges has been completed , and that huge amounts of money have been put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which , we revisit against it can not change the fact of its existence . But as long as there is an ac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people, must be from an objective point of 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s of the Three Gorges , to restore a social objective and true China Three Gorges .Key words: Three Social ecological benefits三峡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大的方向归类,主要有六个方面,下面就具体对每个问题做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三峡问题重重 成国家连片贫困区---原三峡办主任称

三峡问题重重 成国家连片贫困区---原三峡办主任称

三峡问题重重成国家连片贫困区---原三峡办主任称原三峡办主任称三峡问题重重成国家连片贫困区2011年06月15日 5 月18日,《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下称《后续规划》)出炉。

三峡工程的后期规划,虽在学术界早是共识,但其规划的出炉却等了4年。

早在2007年,重庆市与湖北省就不断向国务院打报告,希望三峡工程建成后,国家能延续或调整优惠政策,以适应运行管理期的需要。

重庆市最早提出设想,认为三峡工程进入正常运营状态后,移民、库区生态环境、地质灾害等遗留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需要在后续工作中逐步完成。

当时,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下称“三峡办”)也表达出了类似意愿。

按照最初规定,三峡工程一旦建成,进入运行管理期,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就随之撤销,其国务院办事机构三峡办将划归水利部。

一波三折2008年9月,在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16次会议上,三峡工程后续工作敲定,确定由三峡办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研究提出三峡工程后续工作方案,报国务院审批。

2008年10月,三峡办组织编制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纲要,选择湖北、重庆部分地区进行规划试点,并在水利部长江委员会(下称“长江委”)编制的《三峡水库可持续利用综合规划研究报告》基础上,编制《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纲要》(讨论稿)。

按照当时的设想,后期规划编制和通过都不会太困难,2009年应该可以颁布实施。

但实际上,推进工作遇到意想不到的阻力。

据《财经(相关:理财证券)国家周刊》记者了解,仅就规划的名称,就产生了两派截然相反的声音。

一派认为,三峡工程既已建成完工,则无“后规划”一说;另一派则认为,工程归工程,但三峡库区仍面临移民致富、生态环境等相当多的后续工作,急需一个整体规划进行统筹。

2009年春节,时任三峡办主任的汪啸风,会同重庆市副市长谭栖伟、湖北省副省长田承忠等相关人员在北京开会。

据知情人士透露,会上汪啸风承认规划推进遇阻。

他表示,国务院在征求各部门意见的过程中,“有一些部委持有不同意见”。

三峡的决策

三峡的决策

民主决策在150米方案的设计与施工准备工作正在进行时,重庆市政府于同年11月间向中央提出不同意见。

重庆市认为,150米方案,大坝抬高水位有限,水库回水末端仅在忠县至长寿之间,长寿至重庆间的航道不能改善,万吨级船队不能直达重庆。

重庆市希望将正常蓄水位提高至180米。

在1985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上,三峡工程问题成为会议的重要议题。

一些政协委员从关心国家建设的角度提出了不同意见,并引起争论。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鉴于重庆市和社会各界人士对三峡工程的兴建还有不同意见,认为应当充分体现决策的民主和科学性,乃于1986年6月联合发出《关于长江三峡工程论证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通知要求:1、由水利电力部广泛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对“150米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深入论证和修改,根据论证意见重编报告;2、成立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新编报告,再经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最后交全国人大代表会议审议。

水利电力部随即成立了长江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

1989年3月,长江委根据各专题论证报告重新编制的三峡工程175米方案可行性报告经论证领导小组研究通过。

1990年7月6至14日,国务院在京召开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听取论证领导小组关于论证工作和新编可行性报告的汇报。

出席会议的有中央领导、民主党派负责人、一些学会的理事长、国务院有关部委与湘、鄂、渝等中上游沿江省市及地区的负责人以及特邀代表、专家共178人。

会上,绝大部分人同意论证的结论“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更为有利”,少数人有不同意见。

会议认为:新编可行性报告已无原则问题,可报请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审查。

1990年12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组织力量审查新编报告,并于次年6月审毕。

1991年7月中旬,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决定将新编报告上报国务院批准,再转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七届五次会议,根据对议案审查和出席会议代表投票的结果,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要求国务院适时组织实施。

三峡工程功过得失谁与评说

三峡工程功过得失谁与评说

三峡工程功过得失谁与评说三峡工程自立项起至正式开工之后,直到今天,一直是被媒体与权威机构、权威人士所大声赞扬的“伟大工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宏伟工程,也是中国人“人定胜天”一大范例,是集中国人智慧的“聪明杰作”。

这么多年过去了,三峡工程应该一切安好吧?不想,今天的媒体报道,让人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伟大的三峡工程”之丰功伟绩了。

据新华社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在此次会议中,首次向全国民众说明了几个三峡工程仍然“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三峡工程在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这些问题有的在论证设计中已经预见但需要在运行后加以解决,有的在工程建设期已经认识到但受当时条件限制难以有效解决,有的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的新要求。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三峡工程在抵御洪水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总体方面评价如何?现在三峡工程所带来严重后果已经开始逐步显现出来。

移民安稳致富问题,说明了相关的资金缺口仍然很大,经济效益不明显,导致被移民的民众生活水平低下,政府在移民安置与稳定方面工作压力很大。

问题严重的是,“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这也就是间接的承认了三峡工程给“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带来了严重危害。

记得当是许多的专家一直认为“三峡工程”必定给三峡下游带来无数的好处是: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将会产生“积极地影响”。

而昨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这不会是积极地影响吧?!最近,笔者参加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武汉的“辛亥革命”百年专题讲座,在武汉呆了三天,所见之处,是一片“饥渴症”:在武汉所见的许多湖泊,正在干枯,裸露处的湖底,成为一片片荒凉的乱草地。

05三峡工程焦点问题及方案论证

05三峡工程焦点问题及方案论证

三峡工程焦点问题及方案论证第五小组一、构想阶段(一)孙中山最早提出三峡工程设想的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

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改良现存水路及运河”一节中提出:“自宜昌而上入峡行,……急流与滩石沿流皆是,改良此上流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

其滩石应行爆开除去,于是水深十尺之航路,下起汉口,上达重庆,可得而致。

” 1924年8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礼堂作《民生主义》演讲时又讲道:“像扬子江上游夔峡的水力,更是很大。

有人考察由宜昌至万县一带的水力,可以发生三千余万匹马力的电力,像这样大的电力,比现在各国所发生的电力都要大得多……”这是我国最早提出梯级开发三峡、改善川江航道、结合水力发电的设想。

(二)“萨凡奇计划”1944年5月,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邀请美国垦务局设计总工程师、世界著名高坝专家、当时担任印度巴克拉大坝工程顾问的萨凡奇博士来华,在中国工程师陪同下查勘了三峡,随后提出了《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这就是同年10月由美国白宫披露、轰动世界的“萨凡奇计划”。

该“计划”的坝址在南津关上游约2000米处,最大坝高225米,水库正常蓄水位200米高程,水电厂装机总容量1056万千瓦,单机容量11万千瓦,设船闸通航,万吨级船队可通达重庆,还可拦蓄洪水,估计投资9.35亿美元。

应当说,“萨凡奇计划”是第一个比较具体的、可以充分利用三峡水能资源的计划。

1945年5月,资源委员会组成了“三峡水力发电计划技术研究委员会”,同年8月,在水力发电工程总处下成立了三峡勘测处,从美国租借了两台钻机和两名钻工,着手进行部分勘测和调查工作。

1946年4月,萨凡奇博士再度来华复勘三峡坝区。

同年 5月,资源委员会与美国垦务局签订了由该局进行设计的技术合作协议,并先后派出54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去美国垦务局参加三峡工程设计、研究工作。

1947年5月,国民党政府明令中止了三峡水力发电计划。

国务院三峡办有关领导一行到长江防洪模型采访调研

国务院三峡办有关领导一行到长江防洪模型采访调研

国务院三峡办有关领导一行到长江防洪模型采访调研
贾海
【期刊名称】《长江科学院院报》
【年(卷),期】2014(31)5
【摘要】2014年4月11日下午,国务院三峡办综合司巡视员、副司长王理平.水库管理司巡视员周维,水库管理司生态环境监测处处长崔丽霞,综合司宣传处干部刁莉莉、李广磊.新华网记者黄博阳,人民网记者蒋琦,一行7人在长江科学院副院长卢金友陪同下到长江防洪模型采访调研。

【总页数】1页(PF0002-F0002)
【关键词】长江科学院;防洪模型;国务院;调研;采访;三峡;生态环境监测;水库管理【作者】贾海
【作者单位】院长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4
【相关文献】
1.国家档案局、国务院三峡办调研湖北三峡工程移民档案工作 [J],
2.国务院三峡办领导谈三峡工程后续工作 [J], 李新民
3.国务院三峡办与长江委座谈三峡移民安置规划调整 [J], 长江
4.国务院三峡办胡保林副主任一行到水生态所调研 [J], 长江
5.国家档案局、国务院三峡办调研重庆市三峡移民档案专项验收准备工作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委与国务院三峡办座谈三峡工程建设问题
长江网(记者杨林) 1月12日下午,长江委主任蔡其华与国务院三峡办主任汪啸风座谈三峡工程建设问题。

湖北省副省长李春明,长江委总工马建华、副主任魏山忠出席了座谈会。

蔡其华介绍了长江委近年来的治江工作和新时期治江思路。

她说,近几年来,长江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践可持续发展水利,积极探索并提出了以“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为基本宗旨的新时期治江思路,把源头生态脆弱区、水电开发集中区、重要水源区、中下游洪泛区以及两湖河口地区作为维护健康长江的五大关键区域,统筹开发与保护,协调生态与发展,努力实现保障防洪安全、合理开发利用、维系优良生态、稳定河床河势四大战略目标。

蔡其华说,新时期治江思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贯穿一条主线,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

二是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长江水资源的永续利用,确保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累进影响降到最低。

三是协调三个关系,即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
关系和跨流域调水的关系。

蔡其华还介绍了长江委长江设计院等有关技术部门在三峡工程规划设计、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和移民监理等方面所作的工作,并对今后
三峡工程的建设及近坝库岸地质调查和库区地形测量等工作提出了相
关建议。

汪啸风在会上说,长江委在三峡工程的建设和建成后水利生态调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江委是三峡办最主要的技术依托单位,希望长江委多出主意,为三峡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
据。

李春明表示,多年来,长江委为湖北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对长江委对湖北省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
谢。

国务院三峡办资金计划司司长雷鸣山、综合司副司长王俊桥、移民安置司副司长罗元华、水库管理司副司长黄真理,湖北省三峡办主任路策、副主任徐静黎、移民局局长汪元良、副局长杨德菊,长江设计院院长钮新强、长江委办公室主任胡甲均、规计局副局长周刚炎、江务局局长史光前、长江移民监理公司总经理周志勇等参加了座谈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