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导师介绍——祁延莉新祥旭考研辅导

合集下载

北大信息管理系推免拟录取名单

北大信息管理系推免拟录取名单
北大信息管理系推免拟录取名单
北大信息管理系推免拟录取名单公示期为自发布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如有任何问题请在公示期内向系教务办公室 反映。北大信息管理系推免咨询电话:62754114 北大信息管理系推免咨询邮箱:zhaolx@。
北大信息管理 系推免生姓名
北大信息管理系 推免生毕业学校
图书馆学专业
硕士
图书馆学
81.5
Y
尉鑫
中山大学
图书馆学
硕士
图书馆学
81
Y
周翔
北京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硕士
图书馆学
80
Y
李宇佳
安徽大学
图书馆学
硕士
图书学
77
Y
张申扬
北京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硕士
图书馆学
75
Y
杨昕辰
北京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硕士
编辑出版学
83.6
Y
姜明雪美
北京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硕士
北大信息管理系推免生 毕业专业
北大信息
北大信息
管理系推 北大信息管理系推免 管理系推
免生申请 生拟录取专业名称 免生复试
学位
成绩
北大信息管理 系推免生是否
初取
王哲
南开大学
图书馆学
硕士
图书馆学
87
Y
王申罡
北京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硕士
图书馆学
84.5
Y
涂志芳
武汉大学
图书馆学
硕士
图书馆学
84
Y
杨珊
北京大学
情报学
74
Y
李振淼
北京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硕士

北京大学院系介绍:信息管理系.doc

北京大学院系介绍:信息管理系.doc

信息管理者任重道远。

——赖茂生(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赖茂生老师
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离不开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人才是决定信息管理的水平重要因素。

信息管理系将为你提供展现才能、实现理想的舞台。

——李广建(信息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广建老师
校友风采
作为系友会会长,杨学山表示将与系友们共同努力,在把系友会建设成为活跃组织平台的同时,“回报国家、回报北京大学、回报信管”。

——杨学山先生(1978级本科;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1981年以来,先后发表了150余篇论文,著有《专家系统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等著作)
杨学山先生
“从创立百度的第一天,我的理想就是“让人们最便捷的获取信息”。

这个理想不局限于中文,不局限于互联网。

做为一名北大信息管理系的学生,我很幸运在前互联网时代,在大学时就理解了信息与人类的关系和重要性。

所以,百度从第一天起,
就胸怀远大理想:我们希望为所有中国人,以至亚洲,以至全世界的人类,寻求人与信息之间最短的距离,寻求人与信息的相亲相爱。


——李彦宏先生(1987级本科;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彦宏先生
毕业前景
本系大部分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在国内外深造,攻读硕博士学位。

每年约有30%的毕业生被海外的名校录取,50%以上的毕业生被北大、清华、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录取。

我系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竞争优势,就业行业包括IT业、信息行业、中外大型企业、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

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维度与理论逻辑

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维度与理论逻辑

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维度与理论逻辑肖旭戚聿东内容提要: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

数字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商业逻辑,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具体而言,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维度体现在驱动产业效率提升、推动产业跨界融合、重构产业组织的竞争模式以及赋能产业升级四个方面。

我国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效率提升是基本前提,跨界融合是必要条件,竞争模式重构促进了动力机制的构建,产业转型升级是根本目标。

关键词:产业数字化;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543(2019)08-0061-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13AJY012)。

作者简介:肖旭,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所博士后、助理研究员;戚聿东,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1]。

2016年,美国、日本、英国的数字经济增速分别达到6.8%、5.5%、5.4%,远高于其同期GDP 增速[2]。

与此同时,全球数字经济规模逐年扩大。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契机。

同时,产业数字化率的提高也将增强一国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产业数字化是传统产业利用数字技术对业务进行升级,进而提升生产的数量以及效率的过程。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就业白皮书(2018年)》显示,2005~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融合部分的总体规模从1.29万亿元增长至21万亿元,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占GDP 的比重也从7%增长至25.4%;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就业人数达到1.6万亿人。

新祥旭博学堂:复旦大学物理学(物理学系)2024年考研全科定制辅导计划

新祥旭博学堂:复旦大学物理学(物理学系)2024年考研全科定制辅导计划

新祥旭博学堂:复旦大学物理学(物理学系)2024年考研全科定制辅导计划一、学院简介复旦大学物理学系现有物理学国家一级学科,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国家第四次学科评估A类学科、上海市高峰学科,下设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和光学三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

建有“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物质计算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微纳光子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负责管理运行校级微纳加工平台。

至2022年3月,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共有教职工118人,包括教授67人、副教授19人、实验技术人员15人、行政管理人员10人。

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兼职院士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973首席科学家6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6人。

有多名教授在国际学术机构中任职并获得国际物理学重要奖励。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作为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有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多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有多本教材获得国家奖项。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现有物理学国家一级学科,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国家第四次学科评估A类学科、上海市高峰学科,下设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和光学三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

建有“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物质计算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微纳光子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负责管理运行校级微纳加工平台。

至2022年3月,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共有教职工118人,包括教授67人、副教授19人、实验技术人员15人、行政管理人员10人。

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兼职院士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973首席科学家6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6人。

有多名教授在国际学术机构中任职并获得国际物理学重要奖励。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作为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有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多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有多本教材获得国家奖项。

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否是评判一个经济体是否成熟的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准之一

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否是评判一个经济体是否成熟的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准之一

中国从1978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在选择什么样的改革目标方面进行了艰难的探索,直到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才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指出这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其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我认为,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离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大的距离,其中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完善的保险制度。

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否是评判一个经济体是否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准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保险制度是内生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必要元素,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人类社会之所以选择了市场经济,是因为实践证明,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手段(否则中国也不会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而保险制度正是绝佳地反映并演绎着这种资源有效配置的内在要求。

人类生活在风险无时无处不在的不确定性当中,如果每个单个的企业、个人或者家庭都只依靠自身力量,平时必须拿出一部分资 1 孙祁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08 19源来独立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以防止正常生产链条的断裂,以应对威胁财产、健康和生命的灾难事件,这就会大大降低资源的有效利用。

而利用保险这种制度安排,通过“聚少成多”,“风险转移”和“损失分担”的方式,就能使得整个社会在积极有效地应对各种灾难事件的同时,极大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也正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精髓所在。

其次,市场经济本身具有“自我发展、自我矫正、自我保障”的机制。

它的“自我发展”是通过“看不见的手”来牵引的,由各“经济人”各自对“最大化利润”的追求来实现的。

中国传媒大学专业介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新祥旭考研辅导教学文案

中国传媒大学专业介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新祥旭考研辅导教学文案

中国传媒大学专业介绍:数字媒体艺术专1.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方向本研究方向从属于艺术学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专业方向。

本方向的研究内容为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理论,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与数字媒体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和路径。

其中创作部分主要针对数字影视媒体艺术创作实践规律探索。

在培养过程中,本方向以理论教学为核心,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论文、专著、译著、政策建议、规划方案、数字影视艺术作品等。

本方向要求学生以美学、艺术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针对数字媒体艺术这一新兴学科理论架构尚待完善、充实的现状,关注数字媒体技术对艺术创作、生产及消费的影响,密切跟踪本领域相关理论的最新动向,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及其对民族遗产传承、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文化安全保护的影响,在较高的层次上总结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制作实践经验,以国际化的视野、全局性的高度研究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探索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

本方向的师资既包括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硕士生导师,也有来自传媒业界的资深专家。

本方向的主要课程包括美学理论、数字媒体艺术理论、数字媒体艺术研究方法、数字媒体内容产业研究、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研究、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研究、数字化与现代艺术、音乐视觉化研究等。

2.网络多媒体方向本研究方向从属于艺术学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专业方向。

本方向的研究内容为网络媒体及移动多媒体广播相关的技术与艺术理论、设计方法与创作实践规律。

培养过程强调实践、理论与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本方向主要针对网络媒体技术研发与艺术创作,科研成果主要体现为网络媒体新技术、网络媒体艺术作品、论文、专著、译著等。

本方向要求学生重视传播学理论与技术研发、艺术创作实践的紧密关系,针对新媒体艺术的学科理论架构尚待完善、充实的现状,关注网络媒体及其相关的理论、实践和对社会文化、技术与艺术领域的影响,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研复试安排和复试名单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考研复试安排和复试名单

14480256
林凤 绿
14480299
张建 国
14480145 黄斌
14480276
刘天 林
14480295
赵鑫
14480147 钱程
14480053
孟佳
14480137
陈宇 辉
14480194 黄哲康 14480228 苏静 14480138 李晨
14480188 牛学军
14480277
唐浩
14480139
14480229
周鲁 东
14480351
許志 維
14480191 陈子豪
14480046
李杨 珂
14480136
齐龙 晨
14480316 周扬
14480156 张欢
14480221
李紫 烨
14480092
王轲
14480159 赵至真
14480249
栗亚 博
14480096
徐丽
14480348
WANPING
武聚 凡
14480201 彭啸锋 14480062 王虎 14480142 张雨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
14480323
贾志 宾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
14480173 孟伟
14480225
杜睿 桓
14480069
杨小 东
14480112
刘丹 萌
14480152 曲佳萌
14480233
高晓 旸
14480268
杨祖 洋
14480333 刘硕
14480011 周正
2.考生应对提交全部报考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对于申报虚假或不准确的材料及 其它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我校将取消其复试资格;如已取得入学资格或学籍,我校将按教 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导师介绍——张久珍新祥旭考研辅导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导师介绍——张久珍新祥旭考研辅导
学术论文: (2005 年以来): 1. 论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机制的建立,图书馆杂志,2005(1) 2. 当代网络参考源的类型与特征分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2) 3. 复合图书馆框架下的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4) 4. 国外视音频信息元数据研究项目综述,图书馆论坛,2005(6) 5. 国外视音频信息元数据元素集研究综述,情报科学,2005(8) 6. 信息普遍存取原则阐释,图书馆建设,2006(1) 7. 论参考咨询服务体系的创新,图书馆,2006(2) 8. GOOGLE 数字图书馆计划考量合理使用原则,数字图书馆论坛,2006(3)
新祥旭.未名堂
10. 构建面向图书馆职业的理论体系·第五次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副主编),北京 图书馆出版社,2007 11. 国外参考资源检索与利用(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2. 20 世纪以来的中国图书馆事业(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3.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 1978-2008·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文献学卷(副主编),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8.11 14.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提要(人文社会科学部分 2006)(编委,主要撰稿人之一).国家图书馆出版 社,2009.2 15.复合图书馆理论与方法(参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6 16.学位论文撰写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第二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 17.现代图书馆管理(第三作者),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5 18.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提要(人文社会科学部分 2007)(编委,主要撰稿人之一).国家图书馆出版 社,2011.4 19.图书馆学理论的使命与担当——第六次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1.11 20.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 2011(执笔人之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1.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东莞调研报告(总撰稿人),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2.11 22.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提要(人文社会科学部分 2008)(编委,主要撰稿人之一).国家图书馆出版 社,2012.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祥旭.未名堂
学术论文: 1. Qi Yanli and Ryo Boyoung: A study of the Database Industry in China, with some comparisons with South Korea.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003, v.29, n.3 2. Qi Yanli: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Chinese Information Resources on the Web,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Winter 2000, v.18, n.4
新祥旭.未名堂
3. Qi Yanli and Liu Yanhuai: Chinese Patent Information: Significant Resource. 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 V.37, N.6, 1997 4. 祁延莉: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初探,《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 年 8 月 5. 祁延莉:世纪之处的情报学研究进展,《中日图书情报学研究进展》,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日 本筑波大学图书馆情报学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年 7 月 6. 祁延莉、冯静:知识管理以知识审计为基础,《中国计算机用户》,2003 年 8 月 7. 祁延莉、郭强、邓倩:文献信息服务业何去何从?——网络环境下的重组和功能实现,《大学图书 馆学报》,2003 年,第 2 期 8. 祁延莉:美国高等院校的现代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2 年,第 2 期 9. 祁延莉:美国远程教育高等院校经典实例,《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1 年,第 3 期 10. 祁延莉:中国大陆高影响力论文与 ISI 信息产品的功能,《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 年,第 2 期 11. 祁延莉、王巍:美国远程教育的政策研究及政府支持的:中国政府网站:差距与思考, 《图书情报工作》,2000 年,第 12 期 教授课程: 信息存储与检索,知识管理,信息管理概论, 专业英语 社会兼职: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理论方法与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导师介绍——祁延莉
祁延莉 Qi Yanli 性别:女 职称:教授 所在部门:情报学教研室 教育背景: 1982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并获得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2-今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任教。2002 年 6 月至 2007 年 4 月任信息管理系副主任,2003 年 1 月起任信息管理系党委书记。 代表著作: 1. 祁延莉、赵丹群主编,信息检索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3 月 2. 祁延莉主编:信息管理专业英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3 月 3. 祁延莉、乔千、董小英等译:构建知识管理网络:有效沟通的实践、工具和技术,电子工业出 版社,2005 年 3 月 4. 祁延莉、董小英译:开发基于知识的客户关系——职业服务机构的未来,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年8月 5. 董小英、李东、祁延莉译:知识管理十步走——整合信息技术、策略与知识平台(第二版),电 子工业出版社,2004 年 3 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