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片如何阅片

合集下载

4大原则、5个步骤及3大阅片方法

4大原则、5个步骤及3大阅片方法

4 大原则、 5个步骤及 3大阅片方法目前医学影像诊断包括X线、CT、MRI、超声等,这些都是临床十分重要的诊断方法。

与其他医学专业一样,放射医学医师是基础医学知识 + 经验积累,两者不可或缺。

要想成为一名能为所在医院、地区认可的好医生,需要不懈的努力读书、读片。

诊断报告,事关重大,事关临床医师能否通过报告得到详细、准确的信息,事关患者是否能够得到正确的诊疗,事关医疗安全。

工作中,必须遵循严格的诊断原则和步骤,采用科学方法认真负责的读片,才能得出客观、全面、正确的诊断结论。

影像诊断时要掌握四个原则,即全面观察、具体分析、结合临床、综合诊断。

全面观察应用解剖、生理和各种影像方法成像基础知识,通过全面细致的观察,达到发现异常影像表现的目的。

具体分析则是发现影像后,详细分析其位置、形态、数目、功能变化等情况。

运用病理学等方面知识,具体分析异常表现所代表的病理意义。

结合临床,由于存在“同影异病,同病异影”的问题,因此清楚异常影像所代表的病理性质后,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还有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居住地、职业史等进行具体分析,进一步明确该病理性质的影像所代表的疾病。

目前,综合诊断有肯定性诊断、可能性诊断与否定性诊断3种。

肯定性诊断即在影像诊断资料齐全、疾病本身有特异症象时,可明确诊断。

可能性诊断是通过对获得影像信息的分析,尚无法确定病变的性质,只能提出某种或几种病变的可能,建议作进一步的相关检查,或随诊观察,或进行试验性治疗。

否定性诊断即经过影像学检查,排除了某些疾病,但需注意其有一定的限度,因病变从发梢到出现影像学表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影像学检查阴性,在另一时间检查可能出现阳性。

影像诊断要严格遵守五个步骤,即了解病史及检查资料、了解技术条件及检查方法、明确分析图像是正常还是异常、具体分析异常病灶的详细情况、结合临床资料作出影像诊断。

磁共振MRI灌注成像阅片、成像方法、不同灌注图像识别、灌注成像意义及常见疾病灌注成像

磁共振MRI灌注成像阅片、成像方法、不同灌注图像识别、灌注成像意义及常见疾病灌注成像

磁共振MRI灌注成像阅片、成像方法、不同灌注图像识别、灌注成像意义及常见疾病灌注成像磁共振灌注成像在神经科疾病的临床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磁共振灌注成像方法概念:MRI 灌注成像是指利用磁共振快速扫描技术显示组织微血管的分布及血流灌注情况,提供组织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目前,常用的磁共振灌注成像有三种方法:①动态磁敏感加权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MRI);②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CE-MRI);③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MRI)。

前两者需要静脉团注射对比剂(如 Gd-DTPA),后者无需注射外源性对比剂。

现将三者的核心要点磁共振灌注成像方法对比总结:不同灌注图像识别临床上DCE 灌注在神经系统不常用,介绍ASL灌注与DSC灌注。

01.明确灌注成像是否注射造影剂,如果未注射造影剂,可能是ASL灌注成像;反之是另外两种灌注成像。

02.可以根据图像上的参数进行判断,如果仅有一个参数(CBF),可能是ASL灌注成像;有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参数,是DSC灌注成像。

图 1. 仅有 1 个参数 CBF(左上角),可以判断为 ASL 灌注成像图 2. 图中 CBF、CBV、MTT及TTP 参数(左上角),可判断为 DSC灌注成像灌注图像判断:1)以图2 中DSC 灌注为例,图像灌注的高低可以通过伪彩图的彩阶进行评估,可与对侧正常的脑组织进行比较,判断灌注的高低。

对于 CBF 和CBV,颜色越接近图像左侧色阶的上方,灌注越高(越红),反之灌注越低(越蓝);而对于 MTT 和TTP 来讲,颜色越接近色阶的上方,代表MTT 和TTP 延长,反之正常或缩短;2)可以通过图像后处理软件进行定量分析。

04. 不同灌注参数代表的意义如下:脑血流量(CBF):代表每100 g 脑组织内每分钟的血流毫升数(单位:mL/100 g/min);脑血容量(CBV):每100 g 脑组织内含血容量的多少(单位:mL/100 g);平均通过时间(MTT):造影剂从颅内的动脉侧到静脉侧所需要的时间,所有通过时间的平均值(单位:s);达峰时间(TTP):从造影剂到达成像脑区的主要动脉时开始,至造影剂达到最大量的时间(单位:s);Tmax:指造影剂可以到达所有组织的时间,代表脑组织储存血液功能到达最大值的时间,是反应组织灌注改变和脑组织梗死的敏感指标。

阅片、会诊制度

阅片、会诊制度

阅片、会诊制度
是指医院和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通过多个医生的专业意见和建议,进行阅片和会诊。

这种制度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质量,特别是对于复杂疾病的诊治更加重要。

阅片即医生对患者的医学影像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包括X 射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

医生可以根据影像来判断疾病的类型、范围和严重程度,制定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会诊即多个医生就同一个患者的疾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研究诊断和治疗方案。

会诊可以提供多个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个别医生的主观误判,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阅片、会诊制度的好处有:
1. 多个医生的专业意见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避免误诊和漏诊。

2. 多个医生的经验和知识可以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方案,改善治疗效果。

3. 阅片和会诊可以促进医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医疗水平和技术。

4. 对于复杂疾病和病例,阅片和会诊可以集思广益,共同攻克难题。

总之,阅片、会诊制度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是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 1 页共 1 页。

CT/MRI室集体阅片制度

CT/MRI室集体阅片制度

CT/MRI室集体阅片制度一、制度背景目前,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在医学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两种影像技术可以提供全身各部位的高分辨率图像,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然而,由于医院常常面临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造成CT/MRI室积压过多的影像资料,导致诊断结果迟延,严重影响了医疗效率和患者体验。

因此,为加快影像结果的出具速度,提高医疗效率,我们制定了CT/MRI室集体阅片制度。

二、制度内容1.集体阅片时间安排:每天下午2点至4点为集体阅片时间,CT/MRI 室将暂停正常工作,所有医生将参与阅片。

2.阅片人员组成:每个科室按比例派出医生参与阅片工作,确保所有病例得到专业医生的解读。

参与阅片的医生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对各种病变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诊断。

3.阅片方式:所有影像资料将上传至电子阅片系统中,医生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观察和分析。

医生可以利用系统提供的工具进行标记、测量、突出显示等操作,方便对疾病进行评估。

5.阅片结果汇总:集体阅片结束后,负责人将各科室的阅片结果进行汇总整理,并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进行排序。

汇总结果将提交给医务处负责人,并于第二天上午提供给各科室的患者。

三、制度效果1.加快影像结果出具速度:通过集体阅片制度,可以充分利用医生的集体智慧和经验,提高了影像结果的出具速度。

患者不再需要等待太久才能得到诊断结果,减少了焦虑和不确定感。

2.提高医疗效率:集体阅片制度可以有效地减少CT/MRI室的积压,提高了医疗效率。

通过及时出具结果,医生可以更快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了治疗效果。

3.提高诊断准确性:集体阅片可以让不同科室的医生相互交流和学习,互相纠正错误。

增加了多学科的互动和合作,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综合性。

四、制度遵守与执行1.所有参与阅片工作的医生都需要严格遵守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准则。

保证所有工作都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进行。

2.各科室在参与阅片前需要对医生进行必要的培训和专业知识更新,确保医生具备正确的诊断能力和技术。

MRI成像阅片基础知识

MRI成像阅片基础知识

看扫描参数:翻转角
在梯度回波脉冲序列里, 采用小于20°翻转角, 可以得到倾向于SE T2加权像,大于80°可以得到T1加权像。
反转恢复序列 T1FLAIR TR值较长
反转恢复序列 T2FLAIR 自由水被抑制,结合水信号更高
MRI常用序列
概念
MR图像的信号强度取决于射频脉冲的发射方式、梯度磁场的引入方 式和MR信号的读取方式等。为不同成像目的而设计的一系列射频脉 冲、梯度脉冲和信号采集按一定时序排列称作脉冲序列。
如何区分T1、T2 1、看水的信号 2、看脑灰白质信号,肌肉信号 3、看扫描参数 4、看片子上的标记
看水的信号:水是长T1长T2信号 在T1上低信号、T2上高信号
看脑灰白质或肌肉信号: 脑灰质 白质 肌肉
T1:低 稍高 灰 T2:稍高 低 黑
怎么看MRI序列及信号
看扫描参数:TE、TR值 看片子上的标记
作用
自旋回波类序列
自旋回波类序列包括: 自旋回波(SE) 快速自旋回波(FSE) 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 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 反转恢复序列(IR) 快速反转恢复序列(TIR)
自旋回波序列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1986年德国科学家 J . Hennig 《在医学 磁共振杂志 》上发表了一篇关于RARE 的文章,即利用SE多回波技术和革新的K 空间填充方法实现快速 MR 扫描,扫描技 术是原来 SE 方法的数十倍! 这就是现 在普遍使用的快速自旋回波技术。
PHILIPS FFE
GE
FSPGR
GRE和SPGR的图像对比度
GRE T2*
GRE序列采用小的翻转角 (20-30˚ )和较长的TR ( 200 - 600ms ) 来 获 得 T2*加权。

磁共振阅片方法

磁共振阅片方法

磁共振阅片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磁共振阅片方法是一种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人体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方法。

它能够清晰地显示人体组织结构和器官的详细情况,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并制定治疗方案。

磁共振阅片是多种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包括脑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脏病、肿瘤等。

磁共振阅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患者准备、扫描过程、图像重建和阅片分析。

首先是患者准备。

在进行磁共振阅片前,患者需要脱去身上的金属物品,如手表、耳环、钥匙等,这些金属物品会对磁场产生影响。

患者还需要脱掉衣服,穿上无金属制品的医用服装或病号服,然后躺在磁共振机的检查床上。

在进行磁共振检查时,患者需要保持身体不动,以确保图像清晰准确。

接着是扫描过程。

在开始扫描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疾病情况制定相应的扫描方案。

磁共振机会产生强磁场和无线电波,通过这些信号可以获取人体各个部位的图像。

扫描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安静,听从医生的指导,以确保扫描的准确性和效果。

然后是图像重建。

通过扫描获得的图像会被传输到计算机上进行处理和重建。

计算机会把信号转换成图像,医生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断层图像,以便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诊断。

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对医生的诊断非常重要,如果图像模糊或者有伪影,可能会影响诊断结果。

最后是阅片分析。

医生会根据图像的特点和患者的症状进行诊断分析。

医生需要对图像进行认真仔细的阅片,观察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形态、密度、信号等特征,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病变和异常情况。

磁共振阅片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各种疾病,指导治疗和手术方案。

磁共振阅片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它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的情况下提供高清晰度的图像,帮助医生对各种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阅片方法将会在临床诊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示例:磁共振阅片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通过利用磁共振成像仪器对患者进行检查,获取患者体内的详细结构和病变信息,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CT/MRI室集体阅片制度

CT/MRI室集体阅片制度

CT/MRI室集体阅片制度一、制度目的CT/MRI室集体阅片制度的目的在于提高影像科室医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促进临床诊断能力的提升,确保患者得到准确、及时的诊断结果。

通过集体阅片,医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学习先进的诊断技术,促进科室人员之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二、执行范围该制度适用于CT/MRI室的所有医师,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

所有医师在进行诊断过程中应按照该制度的规定进行集体阅片。

三、集体阅片时间CT/MRI室每周至少安排一次集体阅片会议,每次会议不少于1小时。

会议时间应由科室主任根据医师的工作安排提前确定,并通知所有参会医师。

四、阅片内容1.每次会议由一名医师主持,负责安排阅片的顺序和内容。

2.阅片内容包括各个医师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病例、典型病例以及新技术应用情况等。

3.阅片过程中,医师应侧重于分析影像特点、发现病变、提出诊断意见,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五、集体阅片流程1.会议开始前,主持人应提前确定阅片内容,将相关资料发送给所有参会医师。

2.会议开始时,主持人简要介绍阅片内容,并根据安排顺序逐个展示病例影像。

3.参会医师应认真观察影像,提出自己的诊断意见,并与其他医师进行讨论。

4.集体讨论结束后,主持人总结讨论结果,提出诊断建议,并记录在会议记录中。

5.阅片会议结束后,主持人可以将会议记录发送给所有参会医师,作为学习参考。

六、集体阅片效果评估1.每次阅片会议后,科室主任可以就医师们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诊断准确性、病例分析能力、交流能力等。

2.科室主任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对医师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医师不断提高诊断水平。

七、集体阅片制度的好处1.促进医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诊断准确性和病例分析能力。

2.建立科室内部的合作机制,促进团队精神的形成。

3.提高医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医疗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八、集体阅片制度的要求1.医师应严格按照会议安排参加集体阅片,不得擅自缺席。

常见医学影像检查阅片方法

常见医学影像检查阅片方法

常见医学影像检查阅片方法一、X线检查X线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通过使用X射线照射人体,得到人体内部的影像图像,以便医生进行诊断。

X线检查可以用于检查骨骼、胸部、腹部等部位的病变。

在X线片上,骨骼会呈现出白色,软组织呈现出灰色,空气呈现出黑色。

医生通过观察X 线片的形态、密度等特征,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二、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通过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来生成详细的横断面图像的影像检查方法。

CT扫描可以用于检查头部、胸部、腹部、骨盆等部位的病变。

在CT扫描中,患者需要躺在扫描床上,通过旋转的X射线束逐层扫描,计算机可以将这些层面的信息生成一个三维的图像。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图像来做出准确的诊断。

三、核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检查(MRI)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影像检查方法。

MRI可以用于检查头部、脊柱、关节、腹部、骨盆等部位的病变。

在MRI检查中,患者需要躺在磁共振机的扫描床上,机器会通过产生强大的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获取人体内部的信号,然后计算机可以将这些信号转化为图像。

MRI图像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对比度,可以清晰地显示组织和器官的细节。

四、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利用高频声波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影像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可以用于检查腹部、盆腔、心脏、血管等部位的病变。

在超声检查中,医生会将一种叫做超声探头的装置放在患者的皮肤上,探头会发出高频声波并接收回波,然后计算机可以将这些回波转化为图像。

超声图像是实时的,可以用于观察器官的运动和血流情况。

五、放射性核素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影像检查方法。

放射性核素检查可以用于检查骨骼、心脏、甲状腺、肺部等部位的病变。

在放射性核素检查中,患者需要注射一种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药物,然后通过放射性仪器来观察放射性同位素的分布情况。

放射性核素检查可以提供关于器官功能和代谢状态的信息。

六、内窥镜检查内窥镜检查是一种利用内窥镜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影像检查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怎么看MRI序列和信号
2、MRI常见扫描部位及序列
3、常见疾病
怎么看MRI序列及信号
常用序列:T1WI T2WI PDWI
怎么看MRI序列及信号
如何区分T1、T2 1、看水的信号 2、看脑灰白质信号,肌肉信号 3、看扫描参数 4、看片子上的标记
怎么看MRI序列及信号
看水的信号:水是长T1长T2信号 在T1上低信号、T2上高信号
水成像
怎么看MRI序列及信号 脂肪抑制 (T1、T2、PD)
怎么看MRI序列及信号
血管成像 (TOF、PC、CE)
怎么看MRI序列及信号
扩散成像
MRI常见扫描部位及序列 脑 轴: T1压水、T2、T2压水、DWI 矢: T2 冠: T2 GD(T1增强):在用T1序列扫描 MRA、MRV、MRS、DTI、BOLD、SWAN 3D、水成像(耳蜗、脑脊液)、MT
常见疾病.脑部肿瘤
脑部肿瘤: 胶质瘤 、转移瘤、脑膜瘤、 神经鞘 瘤、垂体腺瘤 诊断: 位、量、性、级 部位、数量、形态、行为(血管)、 信号(增强)
常见疾病.脑部肿瘤
胶质瘤 (I-II级,良性)
常见疾病.脑部肿瘤 胶质瘤 (I-II级,偏良性)
常见疾病.脑部肿瘤 胶质瘤 (I-II级,偏良性)
常见疾病.脑部肿瘤
垂体瘤
常见疾病.脑部炎症
脑部炎症: 部位、信号(增强)、灶周 脑(膜)炎(结核 ) 脓肿
常见疾病.脑部炎症 脑(膜)炎(结核 )
常见疾病.脑部炎症
脑(膜)炎
常见疾病.脑部炎症 脑脓肿
常见疾病.脑部炎症 脑脓肿
常见疾病.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 脑梗死 颅内出血(硬膜外、硬膜下、脑血肿) 颅内动脉瘤 海绵状血管瘤 动静脉畸形
常见疾病.脑血管病
腔隙性脑梗死
常见疾病.脑血管病
脑梗死 亚急性期
常见疾病.脑血管病 脑梗死亚急性期增强
常见疾病.脑血管病
脑血肿
常见疾病.脑血管病
脑血肿(亚急性期)
常见疾病.脑血管病
硬膜外血肿
常见疾病.脑血管病
硬膜下血肿
常见疾病.脑血管病
动静脉畸形
常见疾病.脑血管病
动静脉畸形
常见疾病.脑血管病
常见疾病.脑部肿瘤
胶质瘤 (III-IV级,偏恶性)
常见疾病.脑部肿瘤
胶质瘤 (III-IV级, 偏恶性)
常见疾病.脑部肿瘤 转移瘤
常见疾病.脑部肿瘤 转移瘤
常见疾病.脑部肿瘤 脑膜瘤
(脑外肿 瘤5征像)
常见疾病.脑部肿瘤
脑膜瘤
常见疾病.脑部肿瘤 听神经瘤
常见疾病.脑部肿瘤 垂体微瘤
海绵状血管瘤
常见疾病.脑发育异常 Chiari畸形
常见疾病.脊柱脊髓疾病 脊柱转移瘤
常见疾病.脊柱脊髓疾病
常见疾病.脊柱脊髓疾病 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
常见疾病.脊柱脊髓疾病
神经鞘瘤
常见疾病.脊柱脊髓疾病 椎间盘突(膨、脱)出
常见疾病.脊柱脊髓疾病 脊柱结核
常见疾病.脊柱脊髓疾病
脊柱结核
常见疾病.骨关节 骨关节炎症、肿瘤、坏死
常见疾病.骨关节
骨关节炎症
常见疾病.骨关节 股骨头坏死
常见疾病.骨关节 骨关节原发肿瘤
常见疾病.骨关节 骨关节原发肿瘤
常见疾病.骨关节 骨关节原发肿瘤
常见疾病.骨关节 骨关节转移肿瘤
MRI常见扫描部位及序列
椎体(脊髓) 矢: T1压水、T2、 T2压脂 轴: T2(T2FFE) 冠: T2 MRM
MRI常见扫描部位及序列
骨关节 轴:T2 矢:T1、T2 冠:T2*、PD压脂(T2压脂) 水成像(水造影)
MRI常见扫描部位及序列
盆、腹部(需屏气) 轴:T1(双回波、单次激励)、T1压脂 T2、T2压脂 冠:双管、T2 水成像 增强(T1、T2):LAVA
怎么看MRI序列及信号
看脑灰白质或肌肉信号: 脑灰质 白质 肌肉 T1:低 稍高 灰 T2:稍高 低 黑
怎么看MRI序列及信号
怎么看MRI序列及信号
看扫描参数:TE、TR值 看片子上的标记
怎么看MRI序列及信号
常用技术:水抑制 脂肪抑制 水成像 血管成像 扩散成像
怎么看MRI序列及信号
水抑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