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五园林树木的各种自然灾害及预防措施
浅谈园林植物自然灾害及其预防措施

浅谈园林植物自然灾害及其预防措施园林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增添了美丽和舒适。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自然灾害频发,园林植物也面临着各种灾害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园林植物面临的自然灾害及其预防措施,以保护和促进园林植物的生长和繁衍。
一、园林植物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一)暴风雨暴风雨是导致园林植物破坏的主要自然因素之一。
强风和猛烈降雨不仅容易导致树木折断和倒伏,还会导致植物的生长停滞和叶片凋零,严重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和美观。
(二)霜冻霜冻是园林植物的另一个常见自然灾害。
在寒冷天气中,园林植物易受霜冻的损害,导致植物组织受冻甚至死亡,影响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和景观效果。
(三)干旱干旱是园林植物生长的常见问题。
长时间的干旱天气会导致土壤干燥,根系缺水,进而导致植物枯萎和死亡,严重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和观赏效果。
(四)病虫害病虫害是导致园林植物生长受阻的重要因素。
虫害和病害的危害会导致植物叶片黄化、枯萎,甚至死亡,对园林植物造成严重损害。
二、园林植物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一)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的品种,降低植物遭受自然灾害的可能。
(二)合理的修剪和造型园林植物的修剪和造型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修剪能够增强植物的韧性,提高植物的抗逆性,降低园林植物遭受自然灾害的风险。
(三)加强管理和养护在园林植物的管理和养护过程中,要加强对植物的监测和维护,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和除虫除病,保持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
(四)提供适当的保护对于园林中的重要植物,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保护,比如设置风雨遮挡,搭建温室等方式,保护植物免受自然灾害的侵害。
(五)科学的灌溉灌溉是园林植物生长的重要环节,要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
(六)合理施肥合理的施肥对于提高园林植物的抗逆性非常重要,适量的施肥能够提高植物的养分含量,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
园林树木常见自然灾害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园林树木常见自然灾害的发生及防治措施一、涝害在雨季,低洼地或地下水位高的地段排水不良,遇大雨极易积水成灾,对树木生长极为不利。
树木被淹后早期出现黄叶、落叶、落果、裂果,有的发生二次枝、二次花,细根因窒息而死亡,并逐渐涉及大根,出现朽根现象。
水淹时间过长,则皮层易脱落,木质变色,树冠出现枯枝或叶片失绿等现象,严重时树势下降,甚至全株枯死。
1、防治措施在规划设计时,尽量利用地形,地势低的地方挖湖或建水池,或者填平,耙平,或者作微地形。
如果不能应用土方工程解决,应该选用抗涝性强和耐水湿的树种、品种和砧木。
一般来说,常绿树不如落叶树抗涝,所以,在低洼地或地下水位过高的地段适当少种常绿树。
在低洼易积水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段,栽植树木前必须修好排水设施,同时注意选择排水的沙性土壤,树穴下面有不透水层时,栽植前一定要打破。
2、涝害发生后的养护管理(1)排水及时、及早地排除积水,同时应疏通水道,人工清扫排水,扶正冲倒树木,设立支柱防止摇动,铲除根际周围的压沙淤泥,对于裸露根系要培土,及早使树木恢复原状,将涝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2)翻土晾晒翻土晾晒,以利土壤中的水分很快散发,加强通气促进新根生长,同时施用有机肥,为来年生长打好基础。
(3)遮阴因积水危害严重的树木,特别是新栽的树木,有条件采取遮阴处理措施的小乔木和灌木,应当立即进行遮阴处理,目的是在树木根系受积水危害的情况下,减少地上部分水分蒸腾作用,防止树木地上部分因缺水枝叶黄化枯萎,使之安全地度过积水危害期。
(4)修剪树木受涝后大量须根受损伤,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会发生根系供水不足的现象,这时对其地上部分可以根据受害程度和树木本身生长状况进行修剪,可用短剪或疏剪的方法,目的是为了减少地上部分水分和养分的消耗,以维持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代谢的平衡。
对抗涝能力弱的树种,可以进行重回缩;对发生的干枯枝,可以随时剔除。
并保护好剪口和锯口,促进根系的恢复,以尽快促进树木的复壮生长。
浅谈园林植物自然灾害及其预防措施

浅谈园林植物自然灾害及其预防措施1. 引言1.1 园林植物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
自然灾害不仅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还会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风灾、水灾、病虫害以及温度异常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园林植物的生长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园林植物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保护工作,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园林植物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保障城市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园林植物自然灾害的预防至关重要,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共同努力保护园林植物,营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2. 正文2.1 常见的园林植物自然灾害园林植物在自然环境中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常见的园林植物自然灾害包括风灾、水灾、病虫害和温度异常等。
这些自然灾害可能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植物的死亡。
风灾是园林植物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强风会导致植物枝叶折断、干茎倾斜,甚至连根拔起。
风灾还可能引发植物疯长和畸形生长,影响植物的整体美观。
为防止风灾对园林植物造成损害,可以采取固定固定支撑物、修剪枝条增强植物抗风能力等措施。
水灾是另一种园林植物常见的自然灾害。
过度的雨水会导致土壤过湿,影响植物的根系呼吸、养分吸收和生长发育。
水浸还容易引发植物腐烂、发霉等问题。
为防止水灾对园林植物造成危害,可以采取改善排水系统、适时追肥增施有机肥料等措施。
病虫害是园林植物生长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植物受到病虫害侵害,会导致植物叶片变黄、果实腐烂、整体生长受限等问题。
为预防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可以加强植物健康管理,定期喷洒防治剂,增强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温度异常也会对园林植物造成影响。
高温干旱会造成植物叶片脱水、干枯;低温冻害会导致植物受冻、生长停滞。
为应对温度异常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可以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品种,及时保温或降温,完善植物覆盖等措施。
园林树木各种灾害的防治及树体保护

1. 规划设计时,尽量利用地形:地势低的地方挖湖或建水
池,或者填土,耙平,或者做微地形。
2. 选用抗涝性强和耐水湿的树种、品种,在低洼地或地下
水位过高的地段适当少种常绿树。 3. 在低洼易积水或地下水位过高的地段,栽植树木前必须 修好排水措施。
涝灾发生后的养护管理:
1. 及时、及早地排除积水,及早使树木恢复原状。
2. 翻土晾晒:使土壤中水分很快散发,同时施用有机肥。
3. 遮阴:减少地上部分水分蒸腾作用。
4. 修剪:对地上部分进行短截或疏剪,减少水分和养分的 消耗。 5. 加强树体保护:喷药、消毒、防寒等 6. 综合管养:根部培土、施肥、除草松土等
七、旱害
干旱会造成树木生长不正常,加速树木的衰
老,缩短树木的寿命。春旱不雨,会延迟树木的
二、地面铺装对树木的危害
铺装时不留树池或留的太小会阻碍土壤与大气的气体交
换,铺装面下面形成潮湿不透气的环境,减少对根系氧气的 供应和微生物的活动,降低了树木的生长势,严重时根系会 因缺氧窒息而死亡。在夏季,铺装地面的温度很高(50-60 ˚C),使树木表层根系和根颈遭受高温伤害。 防治措施 1. 合理设计,不该铺装的地方绝不铺装;如果铺装,留出足
2. 冻拔
由于土壤含水量过高,土壤结冻膨胀连同根系一同带起, 翌春开化,土壤下沉造成根系裸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发育 的现象。 3. 冻裂
又称破肚子,由于树木内外受热不均,当外部已开始冷却
收缩,却正值内部高温膨胀时,干体发生裂缝的现象。冻裂 致使树液外流或感染病虫。常发生于多年生大径木树干部。
造成树木冻害的原因
嫩叶吹焦,吹干柱头,不利于授粉受精,并缩 短花期。
大凤吹倒树木
风害使树木生长偏冠
(园林树木栽培)第09章树木的各种灾害

(4)冻拔
•又称冻举,是温度降至0℃以下,土壤冻结并与 根系联为一体后,由于水结冰体积膨胀,使根系 与土壤同时抬高。解冻时,土壤与根系分离,在 重力作用下,土壤下沉,苗木根系外露,似被拔 出,倒伏死亡。 •多发生于含水量过高、质地粘重的土壤及根系 浅的树木(如幼苗和新栽幼树)。
(5)霜害
•温度急剧下降至0℃以下,空气中的饱和水汽与 树体表面接触,凝结成冰晶(霜),使幼嫩组织或 器官产生伤害的现象。 •多发生在生长期内。 •早霜(秋霜) •晚霜(春霜) •霜穴(袋):低洼地或山谷。
第九章 树木的各种灾害
一、低温危害
•冬害:
–树木在冬季休眠中所受到的低温伤害。
•春(秋)害:
–树木在生长初(末)期因寒潮突然入侵和夜 间地面辐射冷却所引起的低温伤害。
(一)低温伤害的基本类型
根据低温对树木伤害的机理,分为:
–冻害:树木在0℃以下,因组织内部结冰所 引起的伤害。
–冻旱(干化):因土壤冻结而发生的生理干 旱。
磷酸二氢钾。
1.主要预防措施
搭风障
1.主要预防措施
(5)推迟萌动期,防晚霜危害
–利用生长调节剂 –早春多次灌返浆水 –树干刷白或树冠喷白(7~10%石灰乳)
2.受害植株的养护
•合理修剪:将受害器官剪至健康部分,最好萌芽后 进行。 •合理施肥:7月前后适当施用化肥;越冬后对受害 植株适当多施化肥。 •伤口修整、消毒与涂漆,桥接修补或靠接换根。
十大 功劳 冻害
(1)溃疡
•低温下树皮组织的局部坏死。
•一般只局限于树干、枝条或分叉某一特定的较小范围。 树干上普遍局限于树干的南向和西南向。
•症状:树皮变色下陷,其后逐渐干枯死亡,皮部裂开和 脱落。分积雪冻害或一般冻害。 •常与冻旱、抽条同时发生,冻伤--组织变色,冻旱、抽 条--主要表现为枝条干缩。 •防治办法:适当深栽;地面覆盖;选择抗寒砧木;伤后 修剪等。
园林绿化灾害预防

园林绿化灾害预防园林植物灾难主要有下列几种:旱灾、水灾、风灾、滑坡、冻害。
1.旱灾及预防在炎热夏季,当天气长久枯燥无雨,园林植物会因温度高、蒸发量大失水而发生旱灾。
发生旱灾时应实行下列措施加以缓解:①加强园林植物日常养护管理,保证水源供给,确保园林植物浇灌用水得到足量保证。
②当干旱特殊严峻时,集中人力举行突击抗旱,须要时应组织人力挑水或从远处运水,确保小区重点地区园林植物不被旱死。
③对于花木基地内的花木,可将其搬运到大树下、遮阳网或荫棚内,防止太阳照耀灼伤花木。
④旱灾发生且人力、水源缺乏的状况下,应优先保证重点欣赏区的植物得到足够的淋水,不浮现干旱枯萎现象,其他地方每隔一定时光淋一次水,保证不旱死即可。
2.水灾及预防在梅雨时节,长久降雨,会导致植物常常处于水浸状态形成水涝或被雨水冲垮。
预防水涝应实行下列措施:①在植物种植前应做好平整场地工作,保证种植面有适当的坡度,修建排水设施,便利排水,避开积水。
②常常检查排水管道及排水沟,对阻塞应准时疏通。
③每次降雨过后,对水浸的绿化地带举行人工排涝。
④对于被雨水冲垮的绿化植物应准时举行补栽补种。
⑤对于花木基地内花木,除做好应有的排水沟等排水设施外,降雨过后还要用细木棍或细钢筋在积水的花木盆内插孔,帮助排水。
⑥在天气预告将浮现大暴雨时,应将可能被水浸的地方的花木搬到高处。
⑦在梅雨时节,应抓住雨停间隙,对植物喷施瑞毒霉等内吸性防腐药剂以防腐烂病。
3.风灾及预防风暴常常陪同着降雨袭来,刮倒树木,摧毁建造设施,造成极大灾难。
风暴来临前应做好下列预防工作:①检查疏通排水沟及排水管道,防止因排水不畅导致园林植物被暴雨冲刷。
②新栽乔木要加固撑持3~6个月以上,对高度超过10m的应撑持一年以上,在风暴来临前加固撑持,对其他巍峨乔木也要加固。
③对花木基地,应常常检查荫棚及遮阳网骨架是否牢固,不牢固的骨架要重新绑扎及搭建;应常常巡查大植物枝叶,准时将枯黄或有可能掉下的枝叶去除。
浅谈园林植物自然灾害及其预防措施

浅谈园林植物自然灾害及其预防措施
园林植物是城市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园林植物也会
遭受损失。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园林植物的损失,必须加强对园林植物自然灾害的了解,采
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 风灾
风灾是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园林植物造成的影响也最为显著。
如龙卷风、暴风、台风等强风天气,都会对园林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因此,园林植物的选择和布局需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地形来确定,选择适合的树种和植物,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固
定树木、支撑花枝等,以减少受灾损失。
2. 洪灾
洪灾是由于降雨过多、河流泛滥等原因造成的自然灾害。
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洪灾
对园林植物的损失也非常严重,如淹没、倒伏等。
因此,要在规划设计时注意园林植物的
排水系统,选择抗洪灾的树种和植物,加强排涝设施、加固水渠等措施,以减少洪灾对园
林植物的损害。
3. 雪灾
雪灾是寒冷地区造成的自然灾害之一。
在大雪天气下,园林植物很容易被雪覆盖,导
致树枝和树干断裂或倒塌。
为减少雪灾对园林植物的损失,要选择抗雪能力强的树种和植物,在设计时考虑到雪灾的影响,并采取加固支撑等措施,及时清除树枝上的积雪,防止
其积累过多,使树木承受过大的重量。
4. 火灾
火灾是不可预测的灾害之一,对于园林植物的危害也非常大。
火灾会使园林植物受到
高温和烟雾的侵袭,导致干枯、枯萎、倒伏甚至死亡。
要预防火灾,要提高园林植物的防
火能力,如清理枯枝、落叶和干草等易燃物,安装防火带等措施,以减少园林植物遭受火
灾损失。
技能五 园林树木的各种自然灾害及预防措施

• 6.涂、喷白 • 对树身涂白、喷白,可以减弱温差骤变的危害,
还可以杀死一些越冬病虫害。涂白、喷白材料常 用石灰或石硫合剂,为黏着牢固可适量如盐。
•
• 7.春灌 • 早春土地开始解冻时及时灌水,经常保持土壤
湿润,以供给树木足够的水分,这对于防止春风 吹袭使树木干旱、灼条也有很大作用。
• 8.培月牙形土堆 • 在冬季土壤冻结、早春干燥多风的大陆性气候
• (三)霜害 • 由于气温急剧下降至0℃或0℃以下,空气中的
饱和水汽凝结成霜而使树木枝条幼嫩组织和器官 受害的现象,称为霜害。发生霜冻时,气温越近 地面越低,所以树木下部受害较上部严重。
• • • • • • • •
霜害一般发生在树木生 长季内。根据季节的不 同,可分为早霜和晚霜 两种: 早霜:即秋霜。由于 当年夏季较为凉爽,秋 季又比较温暖,树木的 生长期推迟,枝条在秋季不能及时成熟和停止生 长,木质化程度较低,遭受霜冻时,导致枝条一 些部位受害。有时即使在正常年份,如遭遇突然 来临的霜冻也会造成霜害。
加杨等树种,因树高、冠大、叶密、根浅的原因, 抗风力较弱;垂柳、乌桕等树种,因树矮、冠小、 根深、枝叶稀疏等缘故,抗风力较强。 • 风害的发生也与环境条件有关。如果风向与街 道的走向(行道树)平行,风力汇集,风压迅速 增加,风害也随之加大。如树木被夹在狭小的建 筑过道内,刮风时形成狭管效应,树木常因风压 太大而倒折。局部绿地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雨后绿地积水,土壤松软,如遇大风,树木极易 刮倒。
• 4.冻害与种植时间和养护管理水平有关。不耐寒
的树种如在秋季种植,栽植技术又不到位,冬季很容易遭受冻害。
• (二)冻旱 • 在冬春期间,由于土壤水分冻
结而不能被树木根系吸收或吸收 量小,或冬季气温低,尤以土温 降低持续时间长,一直到早春, 致使根系吸水困难,而地上部温 度较高且干燥多风,蒸腾作用加 大,树体中水分获得少而失去多, 结果发生树体水分比例失调。当 树体水分散失超过树木忍受最低 限度时,枝条就会因失水而干缩 死亡,这就是树木冻旱,也叫越 冬“抽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根颈和根系 • 在一年中根颈停止生长最迟,进入休眠期最晚,
而开始活动和解除休眠又较早。因此在温度骤然 下降的情况下,根颈未能很好地通过抗寒锻炼, 同时近地表处温度变化又剧烈,因而容易引起冻 害。根颈受冻后树皮先变色,以后干枯,可能发 生在局部,也可能成环状。根颈冻害对植株危害 很大。
• 根系无休眠期,所以根系较其地上部分耐寒力差, 但由于根系在越冬时活动力明显减弱,因而耐寒 力较生长期略强。根系受冻后变褐,皮部易与木 质部分离。一般粗根较细根耐寒力强;近地面的 根由于地温低,较下层根系易受冻;新栽的树或 幼树根系小而浅,易受冻害,而大树则相当抗寒。 •
一、低温危害
• 不论是生长期还是休眠期,低温都可能对树木造
成伤害,在季节性温度变化最大的地区,这种伤害 更为普遍。在一年中,根据低温伤害发生的季节和 树木的物候状况,可分为冬害、春害和秋害。冬害 是树木在冬季休眠中所受到的伤害,而春害和秋害 实际上就是树木在生长初期和末期,因寒潮突然入 侵和夜间地面温度降低所引起的低温伤害。 • 低温既可伤害树木的地上或地下组织与器官,又 可改变树木与土壤的正常关系,进而影响树木的生 长与生存。
• 3.枝杈和基角 • 枝杈或主枝基角部分进入休眠较晚,位置比较隐蔽,疏
导组织发育不好,通过抗寒锻炼较迟,因此遇到低温或昼 夜温差变化较大时,易引起冻害。枝杈和基角冻害有
各种表现: • 有的受冻后皮层和形成层变褐色,而干枝凹陷, • 有的树皮成块状冻坏, • 有的顺主干垂直冻裂形成劈枝。
• 这些表现依冻害的程度和树种、品种而有不同。主枝与树 干的基角愈小,枝杈基角冻害也愈严重。
• 4.主干
•
主干受冻后有的常发 生“冻裂”现象,即形成 纵裂,树皮成块状脱离木 质部,或沿裂缝向外卷折。 一般生长过旺的幼树主干 易受冻害。冻裂一般不会 直接引起树木死亡,但由 于树皮开裂,木质部失去 保护,容易招致病虫(特 别是木腐菌)的危害。
• 冻裂发生原因:由于气温急剧降到零下,树皮迅 速冷却收缩,致使主干组织内外张力不均,因而 自外向内开裂,或树皮脱离木质部。树干“冻裂” 常发生在夜间,随着气温的变暖,冻裂处又可逐 渐愈合。 • 树干的不同侧面发生冻裂的可能性不一样,树 干向阳面昼夜温差较大,因而冻裂多发生在树干 向阳的一面。另外,落叶树种较常绿树种易发生 冻裂;孤立木和稀疏的林木比密植的林木冻裂现 象严重;幼龄树比老龄树严重。
技能五 园林树木的各种自然 灾害及预防措施
掌握低温危害、高温危害及其 他自然灾害的预防技能
• 园林树木受到的自然灾害的威胁都有哪些? 受害树木的症状、危害机理是什么?如何 预防?
• 树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遭受冻害、冻旱、寒
害、霜害、日灼、风害、旱害、涝害、雹灾、雪 害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 因此,摸清各种自然灾害的规律,采取积极的预 防措施是保持树木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综合效 益的关键。对于各种灾害都应贯彻“预防为主、综 合防治”的方针,从树种规划设计开始就应充分重 视,如注意适地适树、土壤改良等。在栽植养护 过程中,要加强综合管理和树体保护,促进树木 的健康生长,增强其抗灾能力。
• 4.冻害与种植时间和养护管理水平有关。不耐寒
的树种如在秋季种植,栽植技术又不到位,冬季很容易遭受冻害。
• (二)冻旱 • 在冬春期间,由于土壤水分冻
结而不能被树木根系吸收或吸收 量小,或冬季气温低,尤以土温 降低持续时间长,一直到早春, 致使根系吸水困难,而地上部温 度较高且干燥多风,蒸腾作用加 大,树体中水分获得少而失去多, 结果发生树体水分比例失调。当 树体水分散失超过树木忍受最低 限度时,枝条就会因失水而干缩 死亡,这就是树木冻旱,也叫越 冬“抽条”。
• 根据低温对树木的伤害机理,可以分为冻 害、冻旱和霜害等三种基本类型。 • (一)冻害 • 冻害是指气温在0℃以下,树木组织内部结冰
所引起的伤害。
树体各部位冻害表现不同: 1.芽 花芽是抗寒力较弱的器 官,花芽冻害多发生在春 季回暖时期。腋花芽较顶 花芽的抗寒力强。花芽受 冻后,内部变褐色,初期 从表面上只看到芽鳞松散, 不易鉴别,到后期则芽不 萌发,干缩枯死。
• 2.枝条 • 枝条的冻害与其成熟度有 关。成熟的枝条,休眠期和 生长期各组织的抗寒能力不 同。 • 休眠期以形成层最抗寒, 皮层次之,而木质部、髓部 最不抗寒,韧皮部严重冻害 时才受伤; 随受冻害程度的 加重,髓部、木质部先后变 色,如果形成层变色则枝条 失去,恢复能力。生长期则 以形成层抗寒力最差。
• 1.冻害与低温到来的时间有关。如果低温到来的时间
早又突然,树木本身尚未经过抗寒锻炼,很容易发生冻害。
• 2.冻害与降温速和升温速度有关。降温速度和温度回
升速度越快,受冻越严重。
• 3.冻害与栽植地环境的小气候有关。昼夜温差变化
小的地方,发生冻害的可能性减小,因而江苏、浙江一带种植在山南 面的柑橘比同样条件下山北面的柑橘受害严重。
• • • • • • •
抽条多发生于幼龄树木, 有些地方又称为烧条、 灼条、干梢等。严重时 全部枝条枯死,轻者虽 能发枝,但易造成树形 紊乱,不能更好地扩大树冠。 抽条的发生与树种、品种有关,南方树种移植 到北方,由于不适应北方冬季寒冷干旱的气候, 往往会发生抽条。抽条与枝条的成熟度有关,枝 条生长充实的抗性强,反之则易抽条。冻旱实陈 上是冻害的结果。
• 秋季雨水过多,幼树会贪青徒长,枝条生长不充
实,易加重冻害。成熟不良的先端对严寒更敏感, 常首先发生冻害,轻者髓部变色,较重者枝条脱 水干缩,严重时枝条可能冻死。多年生枝条发生 冻害,常表现树皮局部冻伤,受冻部分最初稍变 色下陷,不易发现,如果用刀挑开,可发现皮部 已变褐,以后逐渐干枯死亡,皮部裂开和脱落, 但是如果形成层未受冻,则可逐渐恢复。
• 温度降至0℃以下,土壤结冰与根系连为一体,
由于水在结冰以后体积增大,因而根系与土壤结 冰后被抬高。以后温度上升,化冻后土壤与根系 分离而下沉,造成根系裸露,即发生冻拔现象。 冻拔常发生在苗木和幼树上,在土壤含水量大、 质地粘重时较易发生。冻拔主要危害树木根系扎 根,使树木倒地死亡。
• 低温是造成树木冻害的直接原因,但冻害的发生 与多种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