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本章知识构建 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3.1生物科学和我们课件 苏教版必修3

第三十页,共45页。
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写下了这样的优美诗句:“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shuāngtiān)竞自由。”该诗句首先艺术地展现
了( )
A.生物的多样性
B.生物的适应性
C.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性
D.生物的进化规律
【解题指南】
1.考查实质: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及遗传变异性的含义。
第二十页,共45页。
答案:(3)第一步:选取身体健康、发育正常、体重相当的大鼠若干 只,随机均分成两组,并编号甲、乙 第二步:甲组每天注射一定(yīdìng)剂量的“瘦素”溶液;乙组每 天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三步: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均用普通饲料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十一页,共45页。
(4)①若甲组大鼠食欲旺盛,体重(tǐzhòng)大于乙组,说明“瘦素” 能增强动物食欲且不具有减肥作用 ②若甲组大鼠食欲下降,体重(tǐzhòng)小于乙组,说明“瘦素”能 控制食欲且具有减肥作用 ③若甲、乙两组大鼠食欲和体重(tǐzhòng)相差不大,说明“瘦素” 对食欲和生长状况均无影响
第十二页,共45页。
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chéngxù)及遵循的原则 1.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chéngxù)
第十三页,共45页。
(1)实验目的是实验的原因或动机,实验原理是实验操作的理论依据。 (2)实验器材是完成实验的必备条件,实验操作要依原理进行,且要遵 循一定的原则。 (3)无论实验成功或者失败,都要分析实验中存在的不足(bùzú)和亮 点,对实验结果作出合理的分析。
第十页,共45页。
3.HIV可以(kěyǐ)用培养基进行培养×。( ) 【分析】病毒为专性寄生生物,必须用活细胞进行培养。 4.对照实验中可以(kěyǐ)有两个因子不相同×。( ) 【分析】对照实验中应只有一个因子不相同,其他因子都应保持不 变。
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写下了这样的优美诗句:“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shuāngtiān)竞自由。”该诗句首先艺术地展现
了( )
A.生物的多样性
B.生物的适应性
C.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性
D.生物的进化规律
【解题指南】
1.考查实质: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及遗传变异性的含义。
第二十页,共45页。
答案:(3)第一步:选取身体健康、发育正常、体重相当的大鼠若干 只,随机均分成两组,并编号甲、乙 第二步:甲组每天注射一定(yīdìng)剂量的“瘦素”溶液;乙组每 天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三步: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均用普通饲料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十一页,共45页。
(4)①若甲组大鼠食欲旺盛,体重(tǐzhòng)大于乙组,说明“瘦素” 能增强动物食欲且不具有减肥作用 ②若甲组大鼠食欲下降,体重(tǐzhòng)小于乙组,说明“瘦素”能 控制食欲且具有减肥作用 ③若甲、乙两组大鼠食欲和体重(tǐzhòng)相差不大,说明“瘦素” 对食欲和生长状况均无影响
第十二页,共45页。
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chéngxù)及遵循的原则 1.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chéngxù)
第十三页,共45页。
(1)实验目的是实验的原因或动机,实验原理是实验操作的理论依据。 (2)实验器材是完成实验的必备条件,实验操作要依原理进行,且要遵 循一定的原则。 (3)无论实验成功或者失败,都要分析实验中存在的不足(bùzú)和亮 点,对实验结果作出合理的分析。
第十页,共45页。
3.HIV可以(kěyǐ)用培养基进行培养×。( ) 【分析】病毒为专性寄生生物,必须用活细胞进行培养。 4.对照实验中可以(kěyǐ)有两个因子不相同×。( ) 【分析】对照实验中应只有一个因子不相同,其他因子都应保持不 变。
苏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课件

栏目 导引
(2)设计实验 实验材料和用品:数量充足的铺有滤纸的培 养皿、无菌水、表面消过毒的种子等。 实验方案: ①向两组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每组培养 皿中放入100粒种子。 ②将一组置于________环境中,另一组置于 ________环境中。培养过程满足种子萌发所 需的其他条件。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要点突破 要点一 与病毒有关的知识
1.病毒的结构:主要由核酸和由蛋白质构 成的衣壳两部分构成。核酸位于病毒的内部,
栏目 导引
构成病毒的核心。核酸和衣壳构成核衣壳, 有些病毒仅由核衣壳构成,如噬菌体、烟草 花叶病毒等;有的病毒在核衣壳的外面,还 有一层蛋白质、多糖和脂质构成的膜,叫做 囊膜,囊膜上生有刺突,如流感病毒。
栏目 导引
(2)必要时,设置平行重复的实验。 (3)确定实验步骤要完整、有序、可操作。 (4)实验准备是实验的起始步骤;控制变量 的方法步骤是主要方面;观察和记录实验数 据是终结。
栏目 导引
例2 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大量繁殖可形成水 华,受到广泛关注。下面是有关铜绿微囊藻 的研究,有人提出假设:粉绿狐尾藻能产生 化学物质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请利用下 列实验材料用具,完成实验设计,探究该假 设是否成立。
栏目 导引
材料用具:铜绿微囊藻,粉绿狐尾藻,用于 配制X培养液的各种无机盐,500 mL锥形瓶, 蒸馏水,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玻 璃缸,微孔滤膜(可以除菌)等。 实验步骤: ①材料准备:在装有7000 mL蒸馏水的玻璃 缸中种植一定数量且生长良好的粉绿狐尾藻, 在适宜条件下培养8 d。准备接种用的铜绿 微囊藻。
栏目 导引
【思路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设计的能力, 包括分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的能 力。解答本题的思路图示如下:
(2)设计实验 实验材料和用品:数量充足的铺有滤纸的培 养皿、无菌水、表面消过毒的种子等。 实验方案: ①向两组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每组培养 皿中放入100粒种子。 ②将一组置于________环境中,另一组置于 ________环境中。培养过程满足种子萌发所 需的其他条件。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要点突破 要点一 与病毒有关的知识
1.病毒的结构:主要由核酸和由蛋白质构 成的衣壳两部分构成。核酸位于病毒的内部,
栏目 导引
构成病毒的核心。核酸和衣壳构成核衣壳, 有些病毒仅由核衣壳构成,如噬菌体、烟草 花叶病毒等;有的病毒在核衣壳的外面,还 有一层蛋白质、多糖和脂质构成的膜,叫做 囊膜,囊膜上生有刺突,如流感病毒。
栏目 导引
(2)必要时,设置平行重复的实验。 (3)确定实验步骤要完整、有序、可操作。 (4)实验准备是实验的起始步骤;控制变量 的方法步骤是主要方面;观察和记录实验数 据是终结。
栏目 导引
例2 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大量繁殖可形成水 华,受到广泛关注。下面是有关铜绿微囊藻 的研究,有人提出假设:粉绿狐尾藻能产生 化学物质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请利用下 列实验材料用具,完成实验设计,探究该假 设是否成立。
栏目 导引
材料用具:铜绿微囊藻,粉绿狐尾藻,用于 配制X培养液的各种无机盐,500 mL锥形瓶, 蒸馏水,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玻 璃缸,微孔滤膜(可以除菌)等。 实验步骤: ①材料准备:在装有7000 mL蒸馏水的玻璃 缸中种植一定数量且生长良好的粉绿狐尾藻, 在适宜条件下培养8 d。准备接种用的铜绿 微囊藻。
栏目 导引
【思路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设计的能力, 包括分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的能 力。解答本题的思路图示如下:
苏教版必修三 1.1生物科学和我们 课件(47张)

物种绝灭的原因
【问题导思】
①什么是物种特化?
②导致物种濒危和绝灭的重要原因
有哪些?
1.物种绝灭的内因 (1)特种特化
①含义:一个物种在长期的进化过
程中,适应了某种特定的栖息环境 而产生了特别的习性,使其难以再 适应变化的环境或其他环境。 ②特点:特化是对环境的超强适应, 但当环境发生改变时,由于不能适 应新的环境而易绝灭。 ③举例:大熊猫特化为主要以箭竹 为食,一旦环境变化,箭竹大面积
用的结果。
(2013·徐州期末)大熊猫主 要以箭竹为食,如果箭竹开花而大 面积死亡,大熊猫就可能出现生存 危机。从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 因分析,是属于( ) A.乱捕滥猎 B.物种特化 C.自然灾害 D.功能基 因丧失 【思维导图】
【精讲精析】
物种在长期进化过 程中适应了某种特定的栖息环境而 产生了特别的习性,叫做物种特化, 大熊猫主要以箭竹为食正是物种特 化的实例。 【答案】 B
2.保护野生动物必须禁止捕杀一
切野生动物吗? 【提示】 不一定。可以合理地开 发利用。
1.我国某些物种濒危或绝灭的重
要原因是乱捕滥猎。(×) 2.外来物种的入侵有可能引发生 态危机。(√) 3.我国特有的灵长类滇金丝猴数 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破坏。 (√) 4.科学合理地保护动物的主要途 径是采用人工繁殖技术。(×) 5.实施再引进工程会引起外来物
2.物种绝灭的外因 人为因素是物种绝灭的主要外因,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乱捕滥猎(物种濒危和绝灭的直 接原因之一)。 (2)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物种濒危 和绝灭的重要原因)。 (3)外来物种的入侵。 (4)环境污染。 (5)自然灾害。
学年高中生物第章生物科学和我们课件苏教版必修资料

03
生物科学的发展历 程
古代对生物的认识
古代中国:阴阳 五行学说,认为 万物由阴阳五行 构成
古代印度:阿育 吠陀医学,强调 人体与自然的和 谐
古代希腊:亚里 士多德,提出生 物分类和形态学 研究
古代埃及:医学 和农业,注重实 践和应用
近代生物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19世纪中叶, 达尔文的《物 种起源》发表, 标志着生物科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 修第章生物科学和 我们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 生物科学的应用价值 生物科学的未来展望
生物科学概述 生物科学的研究内容 生物科学的学习方法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生物科学概述
生物科学的定义和范围
生物科学: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本质的科学 范围:包括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工程等学科 研究对象: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到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的生命现象 研究方法:实验、观察、理论分析、计算机模拟等 应用领域:医学、农业、环境科学、生物技术等
人工智能与生物科学的结 合:AI在生物科学研究中 的应用,如蛋白质结构预 测、药物设计等
生物大数据:生物大数据 的积累和应用,为生物科 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 法
生物伦理和法律挑战: 基因编辑、生物合成等 新技术带来的伦理和法 律挑战,需要制定相应 的政策和法规来应对
生物科学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05
生物科学的应用价 值
医学和健康领域的应用
免疫疗法:通过激活或抑制 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等疾病
基因编辑技术:用于治疗遗 传性疾病,如镰刀型细胞贫 血症
干细胞疗法:用于修复受损 组织或器官,如心脏、肝脏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一章 生物科学和我们

2.原产于墨西哥的紫茎泽兰传到中国,在中国长势疯狂、占地 为王,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的绿色灾难。下列关于紫茎泽兰在中 国泛滥成灾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中国西南地区的气候适宜紫茎泽兰的生长 B.脱离原产地后,失去天敌的控制 C.脱离原产地后,失去与其有竞争关系的物种的制约 D.一旦脱离原产地,就会发生基因突变 解析:选 D。脱离原产地不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但是遇到适 宜气候等条件紫茎泽兰会疯狂生长,并且脱离原产地后,失去 天敌和竞争者的控制,其长势疯狂、占地为王,将成为绿色灾 难。
对照方法
对照组处理方法
空白对照
不施加任何处理因素
条件对照
施以非所研究的部分处理因素
相互对照
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自身对照
与实验组为同一对象
(4)平行重复原则: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必须对所做的
实验进行足够次数的重复,在实验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5)等量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网络构建]
核心知识小结
2.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外因 (1)直接原因:__乱__捕__滥__伐___是物种濒危和绝灭的直接原因之一。 (2)重要原因 ①____栖___息__地_____的破坏和丧失是导致物种濒危和绝灭的重要 原因。 ②____外__来__物__种____的入侵、____环__境__污__染____和自然灾害也是物 种濒危和绝灭的重要原因。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1)努力营造全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氛围。 (2)依靠___生__物__科__学__与__技__术_____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连一连
探究物种濒危和绝灭的原因
物种的绝灭正以惊人的速度向我们驶来。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以 下探究。
探究 1 物种绝灭的内因 材料 1 大熊猫特化为主要以箭竹为食,一旦环境变化引起其栖 息地内箭竹的大面积死亡,大熊猫就可能出现生存危机。 该材料说明:物种绝灭的内因之一是___物__种__的__特__化_____。 材料 2 现存野生朱鹮数量极少,由于长期人工饲养和近亲繁 殖,导致朱鹮某些适应野外生存的功能基因逐渐丧失,这些都 可能加快其绝灭的进程。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生物科学和我们课件苏教版必修3

2.像科学家一样研究:科学探究 (1)科学研究是从提出一个_科__学__探__究__的__问__题___开始的。 (2)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能够通过_收__集__证__据__而回答的问题
_做__出__假__设__:假设是对实验结果的_预__测__,也是建立在 _观__察__和以往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 目的:验证假设
②无关变量:实验中无关变量在实验不同的分组中要保持平衡, 平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a.所用生物材料相同(数量、长度、生理状况等)。 b.所用实验器具相同(大小、型号等)。 c.所用实验试剂相同(成分、浓度等)。 d.所用处理方法(振荡、保温、光照等)和处理时间相同。
(3)对照原则:为了排除无关条件的干扰,常要设立对照实验。 其中直接用于论证结果的一组称为实验组,用于对比的一组称为对 照组。
像科学家一样研究:科学探究 1.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科学原则:在实验设计前,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而不能 凭空想象。 (2)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其他因子不变,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因子, 观察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①自变量与因变量 a.自变量又叫实验变量,是作用于实验对象的因素或条件,应 具有可变性和可操作性。 b.因变量又叫反应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产生的反应或现象, 应具有可测性和客观性。 c.实例:研究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的实验,温度是自变量,酶 活性是因变量。
形式:绘制成_表__格_、_曲__线__图___等
含义:结论是对实验研究所做的_总__结__ 得出结论要求:应充分评判证据是否支持_假__说__
前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_重__复__实__验__多__次___
(1)物种特化或功能基因的丧失是物种绝灭的外在原因。( × ) 提示:是物种绝灭的内在原因。 (2)人类滥伐森林、围湖围海造田、过度放牧等都可能直接造成 野生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 ) (3)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及采用人工繁殖技术是依靠生物科学 与技术来保护动物的表现。( √ ) (4)设计实验的目的是得到证据。( × ) 提示:是验证假设。
苏教版教学课件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语国际学校高三生物《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课件

当水手们谈论到这种不会飞的奇怪的鸟,你可以想象人们很难相信他 们的故事。在毛里求斯岛上面定居的欧洲人和他们养的猪很快发现这 种鸟吃起来很香。所以就有很多的渡渡鸟被吃掉了。截至1681年,再 也没有在那个岛上发现活着的渡渡鸟了。为数不多的渡渡鸟在17世纪 被带到了英国,但200多年来,没有人看见活的渡渡鸟。这就是那个 成语“像渡渡鸟一样销声匿迹了”的来历。因为它们完全灭绝了,从 此也为众人所知了。
烟草的怪病 可怕的瘟疫 SARS偷袭
烟草的怪病
• • • • • • • • 猜想:某种细菌引起的 证实手段: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没有观察到 设计实验:精密的过滤器过滤浆液 预测结果:不患病 实际结果:患病 估计:细菌释放的毒素 推测与验证:经过代代接种,毒素的作用会越来 越小 • 结论:发现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命名病毒
一、病毒 1、烟草花叶病毒的发现 2、SARS病毒 (1)结构: 衣壳——蛋白质(S蛋白) 核酸——RNA (2)生活场所: 宿主细胞中 (3)繁殖:复制(增殖) (4)感染原理: (5)治疗:疫苗
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
得出结论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分析证据
科学探究(一般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提出假说——初步假设 作出预期推断——假定性结论 3、设计实验 *控制变量:单一变量 *对照实验 实验组 对照组
③外来物种的入侵
(重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 有什么价值?
④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
渡渡鸟
• 渡渡鸟(Dodo,Mauritius Dodo)是一种不会飞的鸟,仅产于非洲的岛国 毛里求斯.肥大的体型总是使它步履蹒跚,再加上一张大大的嘴巴,使它 的样子显得有些丑陋.幸好岛上没有它们的天敌,因此,它们安逸地在树 林中建窝孵卵,繁殖后代。 渡渡鸟是一种很大的鸟,以至于可能你都不信它是鸟类。因为它不会 飞。它是鸠鸽科家族中的一种。欧洲的水手在1507年毛里求斯岛上发 现了这种鸟。
高中生物 必修3 : 生物科学和我们 课件PPT

2.保护生物多样性
(1)营造 全社会 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氛围。 (2)依靠 生物科学 与技术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像科学家一样研究: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
科学研究是从提出一个科学探究的问题开始的。
科学探究的问题是指 能够通过收集证据
而回
答的问题。
2.作出假设 假设是对实验结果的 预测
,它也是建立
在 观察 和以往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
解析: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实施、分析证据、得 出结论。
答案:C
3.下列生产活动,既有利于开发和利用野生生
物资源,又有 ③完全
禁止采伐林木 ④适时地有计划地采伐林木 ⑤适
时适量地捕获湖泊中的成鱼 ⑥在繁殖季节捕捞成
(2)自身对照: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 行,即不另设对照组。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 复原”实验,就是典型的自身对照。
(3)条件对照: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 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 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
(4)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几个实验组 相互对照。
(1)上文提到的两栖动物减少的原因是什么,请 简要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两栖动物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保护地球上包括两栖动物在内的一切物, 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办?_________________。
鱼
A.①②
B.②④
C.③⑥
D.④⑤
解析:围湖造田破坏湖泊生态系统原有的稳定 性;开垦山地破坏山地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使山 地荒漠化加重;保护生物资源并不是完全禁止开发 利用,要适时适量地、有计划地利用,既要获得最 大利用量,又不影响生物资源的恢复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