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病毒

合集下载

病毒课件ppt

病毒课件ppt

03
病毒的预防与清除
安装杀毒软件
杀毒软件是预防病毒的第一道防线,可以有效检测、清除病毒,并阻止病毒的传播 。
选择知名品牌的杀毒软件,如卡巴斯基、360安全卫士等,以保证其具备最新的病 毒库和高效的防护能力。
定期更新杀毒软件,以应对新出现的病毒威胁。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
操作系统和软件的漏洞是病毒攻 击的主要目标,及时更新补丁可 以避免病毒利用漏洞进行攻击。
“概念”宏病毒
该病毒利用微软 Office 的宏功能传播,感染 Word、Excel 和 PowerPoint 等文档,导致文 件损坏和信息泄露。
防范措施
禁用宏功能或限制宏的使用,避免打开未知来源 的文档和邮件附件,使用可靠的杀毒软件和安全 防护工具。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病毒的分类
根据遗传物质的不同,病毒可 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根据病毒形态和结构的不同, 病毒可分为球状病毒、杆状病 毒、丝状病毒等。
根据宿主细胞类型的不同,病 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 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病毒的传播方式
直接接触传播
通过接触感染者的体液 、呼吸道飞沫等进行传
播。
间接接触传播
通过接触被感染者体液 污染的物品、环境等进
行传播。
空气传播
某些病毒在空气中存活 时间较长,可随空气流
动而传播。
消化道传播
通过摄入被污染的水、 食物等而感染某些病毒

02
病毒的危害
对计算机的危害
01
02
03
破坏系统文件
病毒会修改或删除计算机 中的系统文件,导致操作 系统崩溃或功能受限。
占用存储空间
教育公众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 距离等防护措施。

《病毒》ppt课件

《病毒》ppt课件
传播途径
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粪口途径、血液传播等多种方式传播。
宿主范围与致病性
宿主范围
不同病毒具有不同的宿主范围,可感 染人类、动物、植物等生物体。
致病性
病毒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从轻微感 冒到严重致命疾病,如流感、艾滋病 、埃博拉出血热等。病毒的致病性与 病毒类型、宿主免疫力等因素有关。
02
常见病毒类型及其危害
计算机病毒
01
02
03
蠕虫病毒
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 ,占用系统资源,导致网 络拥堵甚至瘫痪。
木马病毒
隐藏在看似正常的程序中 ,窃取用户信息,如账号 密码、信用卡信息等。
勒索病毒
加密用户文件,要求支付 赎金以恢复文件,造成巨 大经济损失。
手机病毒
恶意扣费病毒
远程控制病毒
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问题探讨
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 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
国际相关法律法规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美国《计算机欺诈和滥用法案》 等。
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和教育
提高公众对网络安全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洞。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制定详细 的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网络 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
杀毒软件选择及使用技巧
选择知名度高、口碑好的杀毒软件品 牌,如卡巴斯基、诺顿等。
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和操作系统,确保 计算机处于最新安全状态。
在安装杀毒软件前,先对计算机进行 全盘扫描,清除潜在的病毒和恶意软 件。
在使用杀毒软件时,注意开启实时监 控和自动更新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并 处理病毒威胁。

什么是病毒-PPT文档

什么是病毒-PPT文档

对于病毒的起源曾有过种种推测;一种观点认为病毒可能类似于最原始的生命;另一种认为病毒可能是从细菌退化而来,由于寄生性的高度发展而逐步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例如由腐生菌→寄生菌→细胞内寄生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大病毒→小病毒;还有一种则认为病毒可能是宿主细胞的产物。这些推测各有一定的依据,目前尚无定论。因此病毒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是未定的。但是,不论其原始起源如何,病毒一旦产生以后,同其他生物一样,能通过变异和自然选择而演化。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修改编辑,欢迎下载收藏。
病毒分类还处于初期阶段,以后还会迅速发展和演变。目前对资料较齐全的动物病毒和噬菌体都已立为科,科名采用拉丁文;而植物病毒则只立组,组名多采用缩拼法,即将某科的典型代表病毒的普通名称如Tobacco mo-saic virus缩拼为 Tobamo-virus。科下分亚科及属,属下即为各个病毒的普通名称,目前尚未分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 V)第七次报告(1999),将所有已知的病毒根据核酸类型分为DNA病毒——单股DNA病毒,DNA病毒——双股DNA病毒,DNA与RNA反转录病毒,RNA病毒——双股RNA病毒,RNA病毒——单链、单股RNA病毒,裸露RNA病毒及类病毒等八大类群。此外,还增设亚病毒因子一类。这个报告认可的病毒约4000种,设有三个病毒目,64个病毒科,9个病毒亚科,233个病毒属,其中29个病毒属为独立病毒属。亚病毒因子类群,不设科和属。包括卫星病毒和prion(传染性蛋白质颗粒或朊病毒)。一些属性不很明确的属称暂定病毒属。 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感染细菌、真菌、植物、动物和人,常引起宿主发病。但在许多情况下,病毒也可与宿主共存而不引起明显的疾病。
有一些病毒能诱发良性肿瘤,如痘病毒科的兔纤维瘤病毒、人传染性软疣病毒和乳多泡病毒科的乳头瘤病毒;另有一些能诱发恶性肿瘤,按其核酸种类可分为DNA肿瘤病毒和RNA肿瘤病毒。DNA肿瘤病毒包括乳多泡病毒料的SV40和多瘤病毒,以及腺病毒科和疱疹病毒科的某些成员,从肿瘤细胞中可查出病毒核酸或其片段和病毒编码的蛋白,但一般没有完整的病毒粒。RNA肿瘤病毒均属反录病毒科,包括鸡和小鼠的白血病和肉瘤病毒,从肿瘤细胞中可查到病毒粒。这两类病毒均能在体外转化细胞。在人类肿瘤中,已证明EB病毒与伯基特淋巴瘤和鼻咽癌有密切关系;最近,从一种T细胞白血病查到反录病毒。此外,Ⅱ型疱疹病毒可能与宫颈癌病因有关,乙型肝炎病毒可能与肝癌病因有关。但是,病毒大概不是唯一的病因,环境和遗传因素可能起协同作用。

工作细胞第四讲知识点总结

工作细胞第四讲知识点总结

工作细胞第四讲知识点总结第四讲主要介绍了人体的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种重要防御机制,它可以保护我们免受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害。

在这一讲中,我们将了解到人体是如何识别并对抗各种病原体的,以及免疫系统在保护人体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

1. 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免疫系统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和分子组成。

它包括了先天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两大部分。

先天免疫系统是指我们天生就具备的免疫能力,它包括了皮肤、黏膜、巨噬细胞等。

获得性免疫系统则是指我们在接触到病原体后形成的一种特异性免疫能力,它包括了淋巴细胞、抗体等。

2. 免疫系统的识别和应对机制免疫系统可以通过识别和攻击病原体来保护人体免受感染。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利用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来识别并清除病原体。

在这一过程中,免疫系统还会形成一种特异性的免疫记忆,使得人体在再次接触到同一种病原体时能够更快速地做出应对。

3. 免疫系统的失调与疾病免疫系统的失调可能会导致各种不同类型的疾病,例如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等。

自身免疫病是指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人体自身的组织和器官,导致炎症和损伤。

免疫缺陷病则是指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无法有效地对抗病原体,使得人体容易受到感染。

4. 免疫系统的调节与增强为了保持免疫系统的健康和平衡,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例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都可以帮助提高免疫系统的抵抗力。

此外,免疫系统的功能也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保持心情愉快也是保持免疫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

5. 免疫系统与抗病毒在最近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免疫系统对于抵抗病毒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科学家们也在积极寻找一些抗病毒的新方法。

比如,借助基因编辑技术来提高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设计新的疫苗来预防病毒感染等。

总的来说,《工作细胞》第四讲为我们介绍了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识别与应对机制、失调与疾病以及调节与增强方法。

第四讲 科学方法

第四讲 科学方法

(2)绿蓝悖论
绿蓝:某物X是绿蓝的(grue),当且仅当,在时刻t 之前,X是绿的,并且在t时刻之后,X是蓝的。 蓝绿:某物X是蓝绿的(bleen),当且仅当,在时刻t之前, X是蓝的,并且在t时刻之后,X是绿的。 当我们观察到:所有的翡翠a1 ,a2……,an:a1 是绿的, a2 是绿的,……,an 是绿的,我们有H1“所有的翡翠均 是绿的”和H2“所有的翡翠均是绿蓝的”。这些证据对 H1和H2有同样的支持。 但是,H1、H2对未来的预测是不同的:H1预测在t之 后,翡翠是绿的;而H2预测翡翠是蓝的。 这样:同样的证据对两个相互冲突的假说给出同样的 论证!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 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 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 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 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 盖叹郦元之简,而李渤之陋也。
二、归纳的思维方式及其问题
一个故事: A:笃信巫医,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 且嗜酒如命; 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 每晚都要喝白兰地,而且曾经有过吸食鸦片的记 录; C: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的习惯, 不吸烟、偶尔喝点酒,但大都只是喝一点啤酒, 年轻时从未做过违法的事。 ”
(3)凯伯格—知识接受之谜
彩票问题 一百万张彩票中只有一张有奖,每张的概率为1/100000。 第一张不中奖,第二张不中奖,……第一百万张都不中奖。 所以所有彩票都不中奖。 矛盾!
7.概率归纳逻辑 7.概率归纳逻辑
命题的概率 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公式
(5)剩余法 规则:如果已知某一符合现象是另一复合 现象的 原因(或者结果),那么前一复 合现象的其余部分就是后一复合现象的 其余部分的原因(或者结果)

病毒了解PPT课件

病毒了解PPT课件
2)无细胞结构。一般只有蛋白质和核酸, 3)仅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 4)不具备与能量代谢有关的酶系统,不能进行独立的
代谢作用; 5)在特定活细胞内寄生 6)以核酸、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
即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以分子合成的方式繁殖。 7)对抗生素及磺胺药物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8)在活细胞外只具有一般化学大分子特征而无生命特
若是敏感动物,则用ID50(使50%敏感动物发生变化的感染剂量) 或LD50(引起50%敏感动物死亡的致死剂量)表示病毒的滴度。
43
4.6 亚病毒
44
1.类病毒
✓ 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 分子病原体
✓ 具有单独侵染能力
45
2.拟病毒
✓ 又称类类病毒、壳内类病毒或病毒卫星 ✓ 指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 ✓ 一般仅由裸露的RNA或DNA所组成 ✓ 不具单独侵染能力
噬菌体的释放
25
二、病毒的溶原性
• 毒(烈)性噬菌体
侵入宿主细胞后,能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26
• 温和噬菌体
侵入宿主细 胞后,其核酸附着 并整合在宿主染色 体上,和宿主的核 酸同步复制,宿主 细胞不裂解而继续 生长
噬菌体DNA
宿主DNA
噬菌体DNA和宿 主染色体整合
病毒的溶原性反应
27
原噬菌体
螺旋对称
T系噬菌体模式图
21
4.3病毒的繁殖
•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噬菌体的繁殖过 程基本相似,此处以大肠杆菌T系噬菌 体为例介绍繁殖过程
• 有如下四步:吸附,侵入,复制,聚集 与释放
22
• 1.吸附
T系噬菌体以尾部 末端吸附到敏感细胞 表面的某一特定的化 学成分;

第四章 病毒 ppt课件

第四章 病毒 ppt课件
他应生用花活的叶的时病时代代,叶是人显 们微已最镜经小广发的泛现细菌都
很多细菌是导致疾不病能的通元过凶的,过滤
为了提抓取住汁“烟液草花器叶病”的
“致病菌”
过滤
过滤液感染正常叶
上述研究说明了什么?
正常叶会患烟草花叶病
2020/5/12
说明烟草花叶病的致病物比细菌还要小!
科学家称之为滤过性病毒
后来又发现许多动植物病害也是由滤过性病毒引
2020/5/12
蝌蚪状
二、病毒的种类
• 根据病毒形态的不同,将病毒分为三类 :
杆状病毒 球状病毒 蝌蚪状病毒
2020/5/12
根据侵染的生物分为:
烟草花叶病毒(植物病毒)
腺病毒(动物病毒)
SAR20S20/病5/12 毒(动物病毒)
噬菌体(细菌病毒)
二、病毒的种类
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将病毒分为三类: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
• A.水中;B.空气中;C.活细胞中;D.陆地上

答〔 C〕
• 2.列叙述中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
• A.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 B.没有细胞结构;
• C.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 D.个体较小,用光学显微镜才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见。答〔 〕
2020/5/12
• 3.下列关于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病毒的种类很多,在生物圈的分布十分广泛 • B.有些病毒能够引起人或动植物患病 • C.有些病毒经过人工处理成减毒病毒,可以预防某些疾病 • D.所有的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 4.下列关于病毒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的外壳和里面的遗传物质组成 • B.病毒是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C.病毒是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

病毒ppt演示课件

病毒ppt演示课件

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了解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以及个人和企业信息可能受到 的威胁。
时刻保持警惕
避免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来自不可信来源的附件,不轻信陌生人的 邮件或信息。
使用可靠的安全软件
安装防病毒软件、防火墙等安全工具,并及时更新和升级。
学习网络安全知识
学习基本的安全操作
01
了解如何设置强密码、如何使用双因素认证等基本安全操作。
掌握安全漏洞和攻击类型
02
了Hale Waihona Puke 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如钓鱼、勒索软件、DDoS攻击等,
以及如何防范这些攻击。
学习应对措施
03
了解在遭受网络攻击后应采取的措施,如报告相关部门、备份
数据等。
了解网络安全法律法规
1 2
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
了解所在地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确保个人和企 业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展望未来网络安全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
01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安全领域的应用
未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将在安全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这些技术能够帮助安全专家更好地识别和预防网 络攻击,提高安全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02 03
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
区块链技术将在网络安全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 种技术能够提供更加透明、可信和不可篡改的数据记录和 交易验证,有助于提高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能力。
病毒ppt演示课件
汇报人: 日期:
• 病毒概述 • 常见病毒类型 • 病毒的防范和应对 • 网络安全意识和教育 • 总结和展望
01
病毒概述
病毒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病毒是一种微生物,由一个或多 个核酸分子组成,并具有蛋白质外壳。 它们只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生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将噬菌体按一定倍数稀释,通过噬斑计数,可 测定一定体积内的噬斑形成单位(plaque forming units,pfu)数目,即噬菌体的数目。

细菌的分型,鉴定。 分子生物学研究工具—载体。 发酵工业
防止phage污染,选育抗噬菌体菌株。


一步生长曲线是研究病毒复制的一个经典试验, 最初是为研究噬菌体的复制而建立,以后推广到动物 病毒和植物病毒的复制研究中。
IFN的产生和作用机制
IFN诱生剂
poly I:C(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 细胞内繁殖的微生物
LPS,真菌多糖 促有丝分裂剂(植物血凝素)




IFN的制备及应用
细胞诱生 基因工程 抗病毒,抗肿瘤



定义:感染细菌、放线菌、真菌的病毒叫噬菌体。 eg:大肠杆菌噬菌体(coliphage)




(真)病毒(virus):至少含有核酸和蛋白质 两种组分 类病毒(viroid):只含单独具侵染性的RNA 组分 拟病毒(virusoid):只含不具单独侵染性的 RNA组分 朊病毒(prion):只含蛋白质一种组分
核酸类型:DNA or RNA,ds or ss等, 线状或环状,分节段或不分节段 病毒的形态:球形,杆形,砖形,蝌 蚪形等 壳粒的数目,排列和对称形式 包膜的有无 病毒的抗原性 宿主的种类,传播方式或媒介种类等


动物病毒 脊椎动物病毒:
感冒,肝炎,麻疹,水痘,腮腺炎,脊髓灰 质炎,口蹄疫,鸡瘟

昆虫病毒
桑蚕、蜜蜂避免病毒感染,防止农林害虫, 新型无污染农药

植物病毒:TMV 能侵染200种植物 微生物病毒:细菌噬菌体、放线菌噬菌体、真菌
病毒
吸附—穿入与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
亲代 +DNA
衣壳蛋白的主要功能

构成病毒的壳体,保护病毒的核酸。
无包膜病毒的壳体蛋白参与病毒的吸附、侵 入,决定病毒的宿主嗜性。


病毒的表面抗原。
包膜蛋白是构成病毒包膜结构的蛋白 质,包括包膜糖蛋白(也称刺突或包膜 子粒)和基质蛋白两类。主要功能是:

是病毒的主要表面抗原,它们与细胞受体相互作用 启动病毒感染发生,有些还介导病毒的侵入。 还可能具有凝集脊椎动物红血球细胞、细胞融合以 及酶等活性。 基质蛋白构成膜脂双层与核衣壳之间的亚膜结构, 具有支撑包膜、维持病毒结构的作用,并在病毒芽 出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病毒只含一类核酸(DNA或RNA),至今还没发现一种 病毒同时兼有两类核酸。 病毒核酸分子有线装和环状之分。 病毒核酸有正链(+)和负链(—)的区分 有些RNA病毒的核酸分子还有分段现象
规定:将碱基序列与mRNA一致的核酸单 链定位正链,将碱基序列与mRNA互补的核 酸单链定位负链。因此,就病毒核酸链的单 与双以及正和负有以下6 种类型:
+ + + +
衣原体
螺旋体 真菌
原核细胞型
原核细胞型 真核细胞型
+
+
+ -
+
-
+
病毒
非细胞型
出芽、产生孢子 DNA,RNA DNA 或 RNA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病毒的分类 病毒的增殖(病毒在细胞中增殖的检测指标) 病毒的人工培养 病毒的干扰现象与干扰素 噬菌体


正常细胞
CPE

干扰现象
感染后viro host cell 能干扰随后进入的病毒的 增殖。

干扰素(interferon,IFN)1957,Isaacs and
Lindenmann
动物集体细胞受病毒感染或在IFN诱生剂作用 下所产生的能抑制病毒增殖和具有多种生物学 活性(抑制细胞生长,免疫调节,抗肿瘤)的 一类糖蛋白。


病毒虽无完整的酶系统,但常含有一些 特殊的酶,如噬菌体的溶菌酶。此外,呼肠 孤病毒科、弹状病毒科、正粘病毒科和副粘 病毒科病毒粒中含RNA多聚酶,反录病毒科 含反转录酶,均与核酸复制有关。
包膜(envelope):
由类脂或脂蛋白组成的病毒外膜, 病毒在成熟过程中的出芽方式从宿主细 胞释放时获得一层外膜(含宿主细胞膜 成分)#43;RNA
子代-RNA
子代病毒粒子
早期转录 亲代± DNA 复制 晚期转录 子代± DNA 装 配 成 熟 mRNA mRNA
早期翻译 早期蛋白
晚期翻译 晚期蛋白
子代病毒粒子
逆转录病毒 亲代+RNA 逆转录酶 +RNA : -DNA杂交双链 RNase H酶解 RNA水解物 ± DNA 转录
病毒与其它微生物的区别
微生物
种类 细菌 支原体 立克次体 原核细胞型 原核细胞型 原核细胞型
结构
在无活细
胞的培养 基中生长 + + -(+) + -
二分裂
繁殖 + + + +
核酸类型
核糖体
敏感性
抗生素 干扰素 -
DNA,RNA DNA,RNA DNA,RNA DNA,RNA DNA,RNA
+ + + +
± DNA 复制
转录 以-DNA 为模板 + mRNA
翻译 蛋白质
+DNA
子代病毒粒子
转录 亲代± RNA 以-RNA 为模板 + mRNA
翻译 早期蛋白
部分作为病毒的 +RNA
不成熟的由蛋白质包装的 +RNA 颗粒 在颗粒内以 +RNA为模板 ± RNA mRNA 蛋白质
子代病毒粒子
亲代-RNA




噬菌体的大小与形态 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噬菌体与宿主菌细胞的关系 噬菌体应用

形态
蝌蚪形 微球形 丝状

大小
蝌蚪形噬菌体:头部80~100纳米,二十面体对称, 尾部100~200纳米。

化学组成
头部外壳、尾部:蛋白 质 核酸:ds-DNA or ssDNA or ss-RNA

结构
B
E
G、烟草花叶病毒
病毒的个体形态
病毒的群体形态
包涵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噬菌斑:噬菌体在菌苔上形成的负菌落。 空斑:动物病毒在单层细胞培养物上形成 枯斑:植物病毒在植物叶片上形成。
核衣壳 衣壳粒
包膜
衣壳 刺突蛋白 spike protein
病毒粒子(viron):成熟的,结构完整的,有感染 性的病毒颗粒
A、大肠杆菌噬菌体 ( 65 ×95nm ) 衣原体 390nm A 立克次体 450nm G F B、腺病毒 (70nm ) C、脊髓灰质炎病毒 (30nm ) D、乙脑病毒 ( 40nm ) E、蛋白分子 (10nm ) F、流感病毒 ( 100nm )
葡萄球菌 (1000nm) 牛痘病毒 300×250n m C D
头部 尾部:尾领,尾髓,尾 鞘,尾板,尾刺,尾丝。
烈性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增殖,宿主细 胞裂解,死亡。 • 一步生长曲线 温和噬菌体—噬菌体DNA整合入细菌染色体 中,以前噬菌体形成一代代传下去。 前噬菌体—整合入宿主细胞的DNA核酸。
烈性噬菌体的增殖和溶菌


在液体培养基中,噬菌现象可使浑浊菌液变得澄 清。 在固体培养基上,若用适量的噬菌体和宿主菌液 混合后接种培养,培养基表面可有透亮的溶菌空 斑出现。一个空斑系由一个噬菌体复制增殖并裂 解细菌后形成,称为噬斑(plaque),不同噬菌体噬 斑的形态与大小不尽相同。
1939年,Max Delbruck & Emory Ellis: 该实验标志着分子病毒学、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 学的建立 Max Delbruck因此荣获1969年Nobel Prize
1.用噬菌体的稀释液感染高浓度的宿主细胞; 2.数分钟后,加入抗噬菌体的抗血清(中和未吸附的 噬菌体); 3.将上述混合物大量稀释,终止抗血清的作用和防止 新释放的噬菌体感染其它细胞; 4.保温培养并定期检测培养物中的噬菌体效价(对噬 菌体含量进行计数); 5.以感染时间为横坐标,病毒的感染效价为纵坐标, 绘制出病毒特征性的繁殖曲线;
第四讲 非细胞生物—病毒(virus)
病毒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含一种类 型核酸(DNA or RNA),必须在活动的细胞 内才能生长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的特点
个体微小,以纳米计,能通过细菌滤器,必须用电子 显微镜才能改变 无细胞结构,由内部核酸和外部蛋白质组成,且核酸 只有一种(DNA or RNA) 存在形式:完整有感染性的病毒粒子—宿主细胞外, 病毒基因组(核酸)—宿主细胞内 严格的专性活细胞寄生物,不能在无生命的人工培养 基上增殖 在宿主细胞协助下,以自身基因组为模板,以复制方 式进行增殖 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具感染性
IFN 种类
IFN-α:由白细胞产生 IFN-β:由成纤维细胞产生 IFN-γ: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产生



IFN 性质





抗病毒范围广 抗病毒作用有种属特异性(同种细胞高于异 种细胞,人,灵长类动物产生的IFN才对人 起作用) 对病毒的增殖有干扰作用 对病毒的蛋白质合成起作用 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
裂解期平均噬菌体数 裂解量(Burst phase) = ---------------------------------
潜伏期平均噬菌体数
本讲结束,请及时复习!
mRNA
蛋白质
(整合入宿主细胞染色体—前病毒)
复制 子代+R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