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合集下载

爆破施工学习情境7 爆破有害效应分析与防治

爆破施工学习情境7  爆破有害效应分析与防治

11
②保证堵塞质量,特别是第一排孔。如果掌子 面出现较大后冲,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堵塞长度,水 ③重视异常地质现象,采取必要措施。例如断 层、张开裂隙处要间隔堵塞,溶洞及大裂隙处要避 ④ ⑤地下巷道爆破,可利用障碍、阻波墙、扩大 室等结构来减轻巷道的爆炸空气冲击波。 ⑥在爆破点与保护物之间构筑障碍物,阻挡爆
2
2. 1 衡量爆破震强度的物理量有质点振动速度、 振动加速度、振动位移、强烈度和能量比等,究竟 哪一个物理量能真实地反映爆破振动的强度,目前 尚无定论。适宜的物理量应是能描述爆破地震波的 传播变化规律,与爆源能量大小和爆心距有很好的 相关性,并能建立正确的互换关系,又能很好地表 征爆破地震对建筑物、设施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征。
7
(3)限制一次爆破的最大起爆药量。 (4)在重要和敏感的保护对象附近或爆破条件 复杂地区进行爆破时,应进行爆破地震监测,以确 (5)采用空气间隔装药结构或使用做功能力低、 爆速低的炸药。根据爆破工程类别,采用适宜的空 气间隔、不耦合、垫层装药结构或使用做功能力低、
8
任务2 1. 炸药爆炸时,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爆炸气 体的温度达摄氏几千度,压力可达10 000MPa 以上。这种高温高压的气体团以很高的速度向周围 介质膨胀、压缩和冲击,使其状态迅速发生变化, 形成以超声速向外传播的间断面,即爆炸冲击波的 陡峭波阵面,而在爆炸气体内产生稀疏波。
5
3 在爆破设计时,为避免爆破震动对周围建筑物 产生破坏性影响,必须计算爆破震动的安全距离, 即爆破震动不至引起被保护对象破坏的爆心至被保 护对象的最小距离。利用式得到爆破震动安全距离 s。
6
3. (1)采用微差(延时)爆破。实践表明,段间隔 时间大于100ms时,降震效果比较明显;间隔时间 小于100ms时,各段爆破产生的地震波不能显著分 开。 (2)采用预裂爆破或开挖减震沟槽。在爆破体 防震孔可以起到降震效果,降震率可达到30%~5 0%。

6.2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

6.2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

6.2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6.2.1 评价各种爆破对不同类型建(构)筑物和其他保护对象的振动影响,应采用不同的安全判据和允许标准。

6.2.2 地面建筑物的爆破振动判据,采用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和主振频率;水工隧道、交通隧道、矿山巷道、电站(厂)中心控制室设备、新浇大体积混凝土的爆破振动判据,采用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峰值振动速度。

安全允许标准如表4。

6.2.3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可按式(1)计算。

311Q V K R α⎪⎭⎫⎝⎛= (1)式中:R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单位为米(m );Q ——炸药量,齐发爆破为总药量,延时爆破为最大一段药量,单位为千克(kg ); V ——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振动安全允许速度,单位为厘米每秒(cm / s ) ;K 、a ——与爆破点至计算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可按表5选取,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表5 解区不同岩性的K 、a 值群药包爆破,各药包至保护目标的距离差值超过平均距离的10%时,用等效距离R,和等效药量q分别代替R和Q值。

R c和Q e的计算采用加权平均值法。

对于条形药包,可将条形药包以1~1.5倍最小抵抗线长度分为多个集中药包,参照群药包爆破时的方法计算其等效距离和等效药量。

6.2.46.2没有包括的一般保护对象的爆破振动安全标准,可参照6.2的规定由设计论证提出;特别重要的保护对象的安全判据和允许标准,应由专家论证提出。

城镇拆除爆破安全允许距离由设计确定。

6.2.5在特殊建(构)筑物附近或爆破条件复杂地区进行爆破时,应进行必要的爆破振动监测或专门试验,以确保保护对象的安全。

6.2.6在复杂环境中多次进行爆破作业时,应从确保安全的单响药量开始,逐步增大到允许药量,并按允许药量控制一次爆破规模。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引言:爆破振动是在爆破作业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振动现象。

爆破振动不仅对周围的建筑物和地下设施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可能对地震监测、地质灾害预警等相关工作带来干扰。

因此,确定爆破振动的安全允许距离是进行破岩爆破作业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文将从爆破振动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国内外规范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来探讨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的问题。

一、爆破振动的基本原理爆破振动是指由于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在地下岩体或者建筑物中的传播而引起的振动现象。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在地下岩体中传播时,会产生一定的振动。

这种振动会沿着冲击波的传播方向向外扩散,并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减弱。

爆炸振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爆炸振动的频率范围较宽,通常在1Hz至100Hz之间。

(二)爆炸振动的振幅在炸药能量消耗过程中逐渐减小。

(三)由于地质力学条件的差异,不同地层中的岩石对爆破振动的传播和衰减有着不同的响应。

(四)受到限制的爆破振动传播会在地下岩石中产生反射和折射,导致振动能量的分散。

爆破振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在地下岩石中的传播。

冲击波与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引起岩石的破碎和变形,从而产生振动。

爆破振动的强度与冲击波的能量、冲击波的传播距离以及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

二、影响爆破振动的因素爆破振动的强度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一)爆炸药量和炸药性质:爆炸药量越大,爆破振动的强度越大;不同性质的炸药对振动的影响也不同,一般来说,爆速较高的炸药会产生较强的振动。

(二)爆破距离:爆破振动的强度随着爆破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三)岩石性质:不同类型的岩石对振动的响应有所差异,例如,花岗岩、片麻岩等硬岩比石灰岩、页岩等软岩对振动的响应更为敏感。

(四)地质条件: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的差异也会影响爆破振动的强度,例如,岩层的厚度、断裂带的存在等。

(五)爆破设计参数:爆破设计参数包括孔的布置、装药量、装药方式、引爆顺序等,这些参数的选择会直接影响爆破振动的强度。

浅谈建筑物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浅谈建筑物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 . a g z v rS in i cRee rh I siue, h n 4 0 1 ,C i a 1 Y n teRie ce t sa c n tt t Wu a 3 0 0 h n ; fi 2 .Unv riy o S in ea d T c n lg f ia,An u f i2 0 2 ,C i a ie st f ce c n e h oo y o Ch n hi He e 3 0 6 h n ; 3 .Ke La o a o y o oeh ia c a isa d En n e ig b r tr f Ge tc n c lMe h n c n gie rn o eM i ity o Wa e s u cs,Wu a 3 0 0,Ch n ) f Th n sr f trReo re h n4 0 1 ia
爆 破 以及 高 耸 建筑 物 拆 除 爆 破 , 按 建筑 物设 计 地 震 烈 度 降 2 来 确 定 其 爆 破 振 动 安 全允 许 标 准 . 应 度
关键 词 :爆破 ; 地震烈度 ; 振动 ; 安全允许标准 中 圈 分 类 号 : 3 2 . ; D 3. 1 0 8+ 1T 254 文献标识码 : A
并 参照地 震的抗 震设 计 思 想 , 出 了适 合 城 区大 规 提 模 土岩频 繁爆破 以及高 耸建筑 物拆 除爆破 的振 动安 全允 许标 准的制定 方法 。
收 稿 日期 :2 0 - 0 -2 08 1 1
不需 修理 , 可 正 常 使 用 ; 中震 ( 遇 地 震 ) 用 仍 在 偶 作 下 , 构物无 重大 损坏 , 修复 后 仍 可继 续 使用 ; 结 经 在
震 设计 思想 , 即采 用 “ 震 不坏 、 小 中震 可 修 、 震 不 大

爆破振动速度与破坏程度的关系

爆破振动速度与破坏程度的关系

爆破振动速度与破坏程度的关系【分享】:来自炸药及爆炸作用书籍,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仅分享,如有不妥,告知删除。

爆破振动速度与破坏程度的关系1 爆破振动强度的衡量标准爆破地震破坏的强弱程度称为振动强度或振动烈度。

振动强度可用地面运动的各种物理量来表示,如质点振动速度、位移、加速度和振动频率等。

但是,通过对大量爆破振动量测数据研究后得出,用质点振动速度来衡量爆破振动强度更为合理。

理由是:(1)质点振速与应力成正比,而应力又与爆源能量成正比,因此振速即反映爆源能量的大小。

(2)以质点振速衡量振动强度的规律性较强,且不受频率变化的影响,美国矿业局用回归分析法处理了美国、加拿大和瑞典三国的实测数据,这三组数据是使用不同仪器在不同施工条件下建成的住宅中试验量测所得。

结果得出一条质点振速不随频率而变化的等值直线。

这充分说明,以质点振速作为安全判据,可适用于不同的测量仪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不同的爆破条件。

(3)质点振动速度与地面运动密切相关。

分析大量实测数据表明,结构的破坏与质点振动速度的相关关系比位移或加速度的相关关系更为密切。

(4)质点振动速度不受地面覆盖层类型和厚度的影响,而地面运动的多数参数则都会受到影响。

例如在低弹性模量的土壤中,应力波传播速度低;随覆盖层厚度增加,振动频率明显下降,地面质点位移就会增大。

在不同类型和不同厚度和覆盖层中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虽然地面运动的多数参数会随着覆盖层厚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对于引起结构破坏的质点振动速度却未受到明显影响;因此,将质点振动速度作为衡量爆破振动安全判据是有利的。

目前我国也和大多数国家一样,以质点振动速度作为衡量爆破振动烈度的判据。

一般情况下,把爆破振动速度控制在《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保证正常房屋不致受到破坏。

特殊环境下实施爆破时可以根据房屋的实际抗震能力及设计抗震烈度值来确定其爆破振动速度的极限值(表1)。

表1 抗震烈度与相应的地面质点运动速度值2 爆破振动速度与破坏程度的关系岩石开始破坏的振动速度是50~100cm/s。

第二课时 爆破振动安全评价方法

第二课时 爆破振动安全评价方法

3
图10-1-1 美国爆破振动安全标准
4
德国标准
5
瑞士标准 建筑物类型 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砖混结构 砖石墙体、木阁楼 历史性敏感性建筑 30 18 12 8 质点振动合速度/mm.s-1 (10~60)Hz (60~90)Hz 30~40 18~25 12~18 8~12
6
印度标准 建筑物类型 一般民房 工业建筑 古建筑物 质点振动合速度/mm.s-1 ≤24Hz 5.0 12.5 2.0 >24Hz 10.0 25 5.0
2
从上世纪20 年代开始,美国和苏联的专家就开 展了爆破振动安全评判标准的研究工作。20 世纪 50 年代,学者们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各种不 同的评判标准。我国对此也做了大量的工作。随着 对爆破振动危害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采用单 一强度因子的爆破振动安全判据在理论上和工程应 用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和不足。因为爆破振 动对结构体的危害不仅与振动强度有关,还与频率 密切相关,同时考虑振动频率的安全判据成为目前 振动安全评价体系中的主流。
9
影响爆破振动强度因素
建筑物的结构 微差间隔时间
8 振动频率
7
1
2
孔网参数
因素
振动持续时间
6
5 4
3
最大安全药量
起爆顺序
预裂爆破和预裂效果
10
仪器设备承受爆炸振动的容许值
设备名称
基频/Hz
加速度/(m/s2)
空调器
10
150
风扇
15
300
通信设备
10
20
示波器
5
15
报警器
10
50
指挥控制台
8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表4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序号
保护对象类别
安全允许振速v(cm/s)
f<10Hz
10Hz<f<50Hz
f>50Hz
1
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0.15〜0.45
0.45~0.9
0.9〜1.5
2
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
1.5〜2.0
2.0〜2.5
2.5〜3.0
3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
2.5〜3.5
3.5〜4.5
4.5~5.0
4
一般古建筑与古迹
0.1〜0.2
0.2〜0.3
0.3〜0.5
5
运行中的水电站及发电厂中心控制室设备
0.5~0.6
0.6〜0.7
0.7〜0.9
6
水工隧道
7〜8
8〜10
10〜15
7
交通隧道
10〜12
矿山巷道
15〜18
18〜25
20〜30
9
水电站及发电厂中心控制室设备
5~9
8〜12
10〜15
新浇大体积混凝土(C20):
10
龄期:初凝〜3天
1.5〜2.0
2.0〜2.5
2.5〜3.0
龄期:3天〜7天
3.0〜4.0
4.0~5.0
5.0〜7.0
龄期:7天〜28天
7.0〜8.0
8.0〜10.0
10.0〜12.0
爆破振动监测应同时测定质点振动相互垂直的三个量。
注1:表中质点振动速度为三个分量中的最大值,振动频率为主振频率。
注2 :频率范围根据现场实测波形确定或按如下数据选取:硐室爆破f小于20Hz,露天深孔爆破f在10Hz〜60Hz

爆破振动监测方案

爆破振动监测方案

爆破振动监测方案一、工程概述在进行各类爆破作业时,为了确保周边建(构)筑物、设施以及人员的安全,需要对爆破振动进行有效的监测。

本次监测对象为具体工程名称的爆破作业,该工程位于工程地点,周边环境复杂,存在列举周边重要建(构)筑物、设施等。

二、监测目的1、评估爆破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

2、为优化爆破设计提供数据支持,降低爆破振动的危害。

3、及时发现异常振动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安全。

三、监测依据1、(GB 6722-2014)2、相关行业标准及规范四、监测仪器设备1、振动监测仪:选用仪器型号振动监测仪,该仪器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2、传感器:采用传感器型号速度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振动速度。

五、监测点布置1、原则重点监测周边重要建(构)筑物、设施等。

考虑爆破振动的传播方向和衰减规律,在不同距离和方向上布置监测点。

监测点应布置在基础或结构的关键部位,如柱子、梁、承重墙等。

2、具体布置在距离爆破点具体距离 1的建(构)筑物名称 1上布置监测点具体数量 1,分别位于详细位置 1。

在距离爆破点具体距离 2的建(构)筑物名称 2上布置监测点具体数量 2,分别位于详细位置 2。

六、监测时间1、爆破前:进行仪器设备的调试和校准,确保正常工作。

2、爆破中:在爆破作业进行时同步进行监测,记录振动数据。

3、爆破后: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七、监测频率1、每次爆破作业时进行监测。

2、对于重点监测对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监测频率。

八、数据采集与处理1、数据采集监测仪器按照设定的参数自动采集振动数据,包括振动速度、频率、持续时间等。

采集的数据应及时存储,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2、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和整理,去除异常值和干扰数据。

计算振动速度的峰值、主振频率等参数。

绘制振动速度时程曲线和频谱图,直观展示振动特性。

九、振动安全允许标准根据和相关规范,结合周边建(构)筑物的类型、结构和使用功能,确定振动安全允许标准如下:1、对于一般民用建筑物,振动速度峰值不超过具体数值 1c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1:表中质点振动速度为三个分量中的最大值,振动频率为主振频率。
注2:频率范围根据现场实测波形确定或按如下数据选取:硐室爆破f小于20 Hz,露天深孔爆破f在10 Hz~60 Hz之间,露天浅孔爆破f在40 Hz~100 Hz之间,地下深孔爆破f在30 Hz~100 Hz之间,地下浅孔爆破f在60 Hz~300 Hz之间。
6
水工隧道
7~8
8~10
10~15
7
交通隧道
10~12
12~15
15~20
8
矿山巷道
15~18
18~25
20~30
9
水电站及发电厂中心控制室设备
5~9
8~12
10~15
10
新浇大体积混凝土(C20):
龄期:初凝~3天
龄期:3天~7天
龄期:~28天
~ ~ ~
~ ~ ~
~ ~ ~
爆破振动监测应同时测定质点振动相互垂直的三个量。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表4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序号
保护对象类别
安全允许振速v(cm/s)
f≤10Hz
10 Hz<f≤50Hz
f>50Hz
1
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2
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



3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



4
一般古建筑与古迹



5
运行中的水电站及发电厂中心控制室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