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青铜文化元素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商代遗珍——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文物精品

商代遗珍——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文物精品

商代遗珍——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文物精品1989年在江西新干大洋洲发掘了一座商代大墓,有一棺一椁,椁室东西长8.22米,两端有2层台。

墓内随葬品非常丰富,其中青铜器数量最多,达 480余件,是江南地区商代青铜器的一次重大发现。

大洋洲墓所出青铜器,工艺精美,品种繁多。

粗略加以分类,礼器中的食器有鼎、鬲、甗、簋、豆、匕等,酒器有罍、瓿、卣、壶、瓒、勺等,乐器有镈、大铙,兵器有胄、钺、戈、戟、矛、长刀、短剑、镞等,用器有杖首、炭箕、厨刀等,工具有斧、钻、凿、刻刀等,农具有耜、臿、犁、镰等。

此外还有若干饰件和用途有待研究的杂器。

大洋洲墓的青铜器许多与中原商文化的器物相同或类似。

但用中原的标准来观察,又有不少明显的地方特色。

例如,在礼器的组合上,缺少了尊、觚、爵、角、斝等常见的酒器。

即使是形制和中原类同的器物,不少也有特别的装饰或花纹,如器耳上多附加虎、鹿一类动物形饰,纹饰间多有“燕尾”形的索纹、阔口的牛首纹等。

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以青铜器最为引人注目,这是目前在同一遗迹单位内出土商代青铜器最多的一次,是继河南安阳殷墟、四川广汉三星堆之后又一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向人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商代青铜文化源于中原,当时广袤的江南地区尚属荒蛮之地。

然而,20世纪70年代初期赣江中游樟树市吴城商代遗址的发现,撩开了“南蛮之地”的神秘面纱。

著名的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感叹道:“殷墟文化过长江,江南又一春”。

而1989年距离吴城遗址20公里远的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的发现,可以说是锦上添花,三千多年前赣鄱大地先进文化的芳香扑面而来,我们不仅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原商代文化的气息,又能体会到浓烈土著文化的味道。

牛角兽面纹立鸟青铜镈商代此镈时代早,且为科学出土,为确立镈起源于南方之说提供了依据双系带銎青铜钺商代短铜矛商代短柄翘首青铜刀商代兽面纹柱足圆鼎商代通高70.斜折沿,口敛,方唇,梯形立耳,耳外侧有凹槽,深腹,腹壁较直,圆底近品个,柱足中空,填满泥芯,足底微鼓。

地域文化004任务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004任务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01-04任务参考答案地域文化01-04任务参考答案单选题(大洋洲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可与安阳殷墟、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相媲美。

(大洋洲遗址)的发掘再次证明,赣江流域曾有一支与中原商殷青铜文明有别的土著青铜文化。

(赣南)是明清时期闽粤移民的集中地和大本营。

(浒湾镇)是我国最大的刻板印刷基地之一。

(角山遗址)是我国至今发掘的中国古代最早的制造原始陶瓷的窑场。

(角山遗址)为目前所知江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商代窑炉。

(南丰)被称为“傩舞之乡”(青花)烧造成功,使景德镇瓷器在全国独占鳌头。

(吴城遗址)的发现,否认了“商文化不过长江”之说。

(吴城遗址)是目前我国长江以南地区规模最大、出土物最为丰富的商周文化遗存。

(西周)时期江西地方文化遗址密集出现(弋阳腔)被称为后世高腔之祖“崇仁学派”的开创者是(吴与弼)“鹅湖之会”的地点是(鹅湖寺)“浮梁歙州,万国来求”描述的是江西哪一种商品远销海外(茶叶)“浮梁歙州,万国来求”指的是江西历史上哪种商品(茶叶)“江西”得名于(江南西道)“江西”是以(长江)为座标而得名的?“江西诗派”的创立者是(黄庭坚)“江西填湖广”指的对象是(人口)“马祖”是指(道一)“牡丹一出,几令西厢减价",“牡丹”指的是汤显祖的戏曲(《还魂记》)“傩”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生自古谁元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诗句。

“四十八家药材行,还有三家卖琉黄”形容的是(樟树镇)“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是指(上栗)“样式雷”家族所从事的行业是(建筑业)“馀汗之水”是指(信江)“元诗四大家”中有(3)人是江西籍的。

《岛夷志略》的作者是(汪大渊)《广舆图》的作者是(罗洪先)《禾谱》的作者是(曾安止)《集古录》的作者是(欧阳修)《六一诗话》的作者是(欧阳修)《十送红军》由(《送郎歌》)改编而来。

《宋史》中,有(86 )江西人有传记。

《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与下列江西哪位历史人物有关(徐稚)《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新五代史》的作者是(欧阳修)《舆地图》最早刊石于(龙虎山)安源工人俱乐部成立于(1922)年。

青铜器创意产品设计理念

青铜器创意产品设计理念

青铜器创意产品设计理念青铜器创意产品设计理念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给人一种古朴、庄重的感觉。

以青铜器为创意产品设计理念,可以将古老的文化艺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为人们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

在设计青铜器创意产品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灵感来源: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

可以从古代青铜器的图案、造型和纹饰等方面获取灵感,以及神话、传说等相关元素,将其巧妙地运用到创意产品中。

2. 独特性:要打破传统青铜器的模式,注重创新和个性化。

可以在造型上进行大胆尝试,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创造出更加时尚、现代的形象。

3. 功能性:青铜器创意产品不仅要具有观赏价值,还要具备实用性。

可以结合现代生活的需求,设计出适合各种场合使用的产品,如花瓶、餐具、文具等。

4. 材料选择:要选择与青铜相配的材料,如木材、玻璃、陶瓷等。

通过材料的组合和工艺的运用,使创意产品更加丰富多样。

5. 制作工艺:要注重工艺的精细和细节的处理。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繁琐复杂,需要选用优质材料,并进行精细的加工和打磨,以保证创意产品的质量和品质。

6. 色彩运用:可以在青铜器创意产品的装饰上运用不同的色彩,增加产品的生动性和艺术性。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颜色,如红色、黄色、蓝色等。

7. 文化内涵:要通过创意产品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可以通过图案的选择、故事的讲解等方式,使创意产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

8. 创意故事:为青铜器创意产品设计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以吸引人们的关注和兴趣。

故事可以与产品的形象和功能相结合,让人们在欣赏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有一种亲近感和情感共鸣。

总之,将青铜器作为创意产品的设计理念,既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为现代人们带来全新的审美和创意体验。

通过独特的造型、优质的材料和精湛的工艺,将青铜器创意产品打造成独具魅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江西新干晚商遗存出土青铜农具浅析

江西新干晚商遗存出土青铜农具浅析

江西新干晚商遗存出土青铜农具浅析——兼及商代是否大量使用青铜农具彭明瀚1989年冬,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代遗存中出土了484件青铜器,其中工具类16种127件〔1〕,可以确定为农具的有犁、插、耒、耜、zhì@①垃、镰、铲、锛、jué@②、qiāng@③等10种计36件〔2〕,其它如刀、斧、凿等既可以用于手工业,同样也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类别难以划定。

处在烧荒垦地,刀耕火种时代的吴城先民们,所使用的工具其用途是多功能的,不一定象我们今天这样对工具的分工那样细微单一,垦荒时要用刀,砍树时要用斧,因此我们不要去严格区分。

新干遗址出土农具器类之全、数量之多,均属罕见,尤其是犁铧、耒、耜、zhì@①、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农业史、科技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下面我们将分析这批农具的功用及其意义。

一、青铜农具选介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中出土的青铜农具主要有:(1)犁铧2件,三角形宽体式,两侧薄刃微弧,三角形銎,銎部正中有一穿对通,以系钉固定犁铧,两面饰三角形云纹。

标本342长10. 7、肩阔13.7、銎高1.9厘米,两刃夹角65°,犁面与犁背夹角10°;标本343长9.7、肩阔2.7、銎高1.6厘米,两刃夹角60°,犁面与犁背夹角10°。

这种犁与新石器晚期以来江南地区流行的三角形石制破土器相类似,它的出土,说明过去人们把三角形石制破土器推定为石犁的推论是正确的〔3〕;李学勤先生还据此推定1973 年山东济南拣选出的一件青铜犁铧是商代遗物〔4〕。

据季署行先生研究,象新干出土的这种犁面与犁背夹角为10°的犁铧在南方水稻田中耕作,所需牵引力约为2.6~7.8公斤,在一个人的正常拉力范围内,也就是说,这种犁铧的出土,并不能说明当时已产生牛耕〔5〕,只能说明产生了犁耕,而且这种犁耕也是很原始的,因为它没有配套的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不能提高精耕细作的程度,因而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犁耕。

江西省博物馆《羊角兽面漆画》创作流程

江西省博物馆《羊角兽面漆画》创作流程

2018·07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做出系列重要指示,明确要求: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努力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文物合理利用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设立了“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专章,强调要坚持保护为主、保用结合,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拓展文物合理适度利用的有效途径,促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已成为全社会的财富,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观众步入博物馆,从中汲取他们所需要的精神食粮。

博物馆充分利用自身的文物资源,进行文化产品的开发,是博物馆参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具体行动。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是以博物馆自身所掌握的具有独特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文物藏品为原型,通过创意设计开发的具文化性与创意性的产品。

文创产品肩负着延续博物馆教育意义的功能,是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可以带回家的博物馆,它既有自己独特地域文化属性,又有其特有的商品属性,还必须要有博物馆自身的功能属性。

博物馆良性可持续性发展是其实现教育功能持续的先决条件。

“突出文化自信”,透过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让大众了解馆藏品的精神内涵,延续文物藏品的生命力,同时为博物馆创造一定的经济、文化及社会价值,促进博物馆的发展,以支持博物馆永续发展。

江西省博物馆作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型博物馆,各类藏品10万余件,门类众多,精品荟萃,形成了以商周青铜器、古代陶瓷器和现代文物为特色的藏品体系。

青铜器是江西省博物馆重要馆藏之一,“羊角铜兽面”出土于江西省新干县商代遗存,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吉安市新干县,经过考古发掘共出土了425件精美的商代青铜文物,“堪称中国南方青铜器的典型代表[1]”。

青铜专家马承源先生因此称赞这里是“南方青铜王国”。

江西新干大洋洲青铜器

江西新干大洋洲青铜器

兽面纹柱足青铜鼎
• 兽面纹是青铜饮食器具 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纹饰, 象征一种传说中凶猛的 恶兽,兽面纹是纹饰的 主题,不仅具有装饰的 意义,而且是有意味的 符号,表达着特定的宗 法性的内容,目的是对 异族恐吓震慑,对本族 人民保护庇佑。
青铜食器——鼎
• 商兽面纹虎耳虎形扁足鼎 通高44.5厘米, 重13.1千克。其鼎腹由三组兽面纹相连而成。 兽面纹高扉棱鼻,乳丁突出,尾上卷。耳 外侧二条展体龙纹首向上;立耳伏虎,呈 静卧状,四肢曲伏,尾垂端卷。该器虎头 硕大,口嘴大张,三角利齿,双目浮凸, 大耳耸出;扁足虎形,口嘴张开,咬合腹 下,前部首身和内侧四肢较为形象,背上 和尾部变形,头出角,背生戟,尾卷曲, 身饰雷纹,尾布鳞片。
商双系带銎青铜钺
青铜兵器——胄[zhou 同皱音]
• 商兽面纹青铜胄 通高18.7厘米,口径21×18.6 厘米,重2.21克。其形圆帽,中空,缘平。高浮 雕兽面纹,粗大单角外卷,长方圆目横置,卷云 状耳竖立,内卷鼻口居中。边沿增厚一周,前面 开口收进,如兽面之横口。自前至后正中凸脊, 顶上伸出一截小圆管,用以安插缨饰。侧边各有 一小孔,以穿绳系胄固于颌下。顶侧兽角旁各有 一小洞,用作透气。胄的设计既要考虑防护功能, 特别是战斗中兵器的种类和杀伤的方式,也要兼 顾外表美观和适宜戴之。此胄戴之威武英俊,轻 便舒适,是存世最漂亮的青铜胄,乃兵器珍品。
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 ——青铜器
432室:王孟孟 何倩颖 林偲彦 杜丽 卢月 王诗颖
• 大洋洲,江西省新干县的一座小镇。小镇 旁的周家涝后背空旷的沙地曾有几个高大 的沙堆,关于这些沙堆,民间一直流传着 神奇的传说。1989年9月20日,村民挖沙的 铁铲无意中搅动了静卧此地三千余年的遗 物,一座商代大墓赫然显露于世人面前, 中国青铜文明再次闪耀夺目光辉。它被称 为南方青铜王国,并被评为“七五期间全 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再获“中 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殊荣。

吉安市博物馆讲解词

吉安市博物馆讲解词

吉安市博物馆讲解词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参观吉安市博物馆。

一座城市的博物馆都是当地历史变迁的缩影,是人民智慧的凝聚,彰显着这座城市与众不同的魅力。

吉安市博物馆也不例外。

就从外观来看,刻着“吉安市博物馆”几个字的铜柱、阶梯两侧吉州窑瓷器图解、正门门框上的庐陵八景浮雕、还有头顶上火红色的斗拱造型以及待会进入大厅可以看到的杜鹃花标志,这些元素和吉安这片古老又年轻的土地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请各位随我开始参观,听我慢慢道来。

吉安市博物馆一楼有三个展厅,序厅,青铜王国展厅和吉州名窑展厅。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序厅,在我们眼前的是吉安市行政区划图。

从秦始皇设置庐陵县开始,吉安已经有2200年的悠久历史。

隋朝设置吉州,元朝元贞元年,取吉水、安福两州中各一个字,命名为吉安,寓意“吉泰民安“,吉安之名由此而来。

2000年,原县级吉安市撤销,改为吉州区。

玄关两侧其它的图示是吉安市下辖县市区的简介。

吉安市共辖两区,分别是吉州区和青原区;一市,井冈山市;十县分别是吉安县、安福县、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永新县、吉水县、永丰县、峡江县和新干县。

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就有了人类活动的痕迹;商代,新干县大洋洲的青铜器皿,记载着一代文明。

唐代晚期到元朝末年,吉州名窑的瓷品丰富多彩,种类多样。

宋、明两朝,更是吉安经济和人文发展的鼎盛时期。

吉安一直都享有“文章节义之邦”、“江南望郡”、“金庐陵”等美誉。

到了近代,吉安是著名的红色政权诞生的摇篮;而今天,吉安的建设如火如荼,全市面貌日新月异。

(各县市区简介可略)1、吉州区: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置庐陵县。

汉高宗五年(公元前202)置庐陵郡。

东晋咸康八年(342),郡治由石阳(今吉水县境内)迁入今吉安市城区孔家湾一带建郡城。

历来为郡、府、地区、市治所。

2000年8月,原县级吉安市撤销,改设吉州区。

2、青原区: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析原县级吉安市河东镇、天玉镇,吉安县文陂乡、云楼乡、富田乡、值夏镇、新圩镇、东固镇,吉水县富滩镇等9个乡镇置青原区。

新干大洋洲商代墓葬玉器的工艺及文化意蕴研究

新干大洋洲商代墓葬玉器的工艺及文化意蕴研究
NOV 2011 .
文章 编 号 : 6 4 8 0 ( 0 1 0 — 1 4 0 17 — 17 2 1 )6 02 — 7
新干大洋洲商代墓葬玉器的工艺及文化意蕴研究
张 会 安
( 冈 山大 学 艺术 学 院 , 井 江西 吉安 330 ) 4 0 9

要 :在 整 个 中华 民族 琢 玉 的 历 史 长 河 中 ,商代 玉 器 占有 相 当 重要 的地 位 。新 干 大 洋 洲 商代 大 墓 除 出
( ) 干大洋 洲 商代墓 葬 一 新
庄 严 的礼 仪 , 意着 高 贵 的品质 。爱 玉 、 玉 的传 寓 崇
统, 以及 琢 玉 的技 术 , 得 中 国玉 器 有 着 独 特 的 使 功 能 和深 邃 的 文 化 内 涵 , 中 国工 艺 史 、 至 世 在 乃
江西 省 素有 “ 头 楚 尾 ” 古 称 , 吴 之 与江 浙吴 越 文化 相 互影 响 , 与 古 楚 文化 血 脉 相联 。吉 安 市 又
第3 2卷 第 6期
2 1年 1 01 1月
井 冈 山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学 版 ) 社 J un l f ig a g h nU i ri S c l c n e ) o ra o n g n s a nv s y( o i i c s J e t aS e
V0 .3 NO I 2 .6
在 世 界 用 玉史 上 , 中国是 用 玉 最早 和持 续 时
和 湖北 兆 盘龙 城 遗址 出 土 的 商 代 玉 器 以及 长 江 上 游 地 区 的 四 J 广 汉 三 星 堆 遗 址 玉 器 等 共 同 代 I l
间最 长 的 国家 。 “ , 之美 者 ” 它指 一切 温 润而 玉 石 , 有 光泽 , 地坚 硬 , 质 呈半 透 明或不 透 明 的美 石 。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物馆学】Museology馆藏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青铜文化元素创意产品设计研究李文瑾 赵涛(江西省博物馆,江西…南昌…330025)摘 要:文章综述了江西省博物馆馆藏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文创产品的现状,整理、分析了对应的青铜文化元素,并通过分析展示了相关具体文创案例,进一步深入挖掘了其价值内涵,为后续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江西省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干大洋洲;青铜文化;文创产品1 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文化创意产品研究现状江西省博物馆作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型博物馆,汇集了江西各地发现的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

其中以青铜类和陶瓷类文物最具特色,数量多、品位高,在全国省级博物馆中占有重要地位。

馆藏的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青铜器品种多、品类全,铸造精美、造型奇巧,堪称中国南方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这些珍贵的青铜文物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高的价值,为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了设计元素和文化土壤。

但是,现有新干大洋洲青铜文化创意产品存在着品种少、功能性单一、对消费者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其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在种类、工艺、创意、功能性等方面都较为落后,产品特色不突出,形式单一,传统的复制件、装饰类摆件占大多数,缺乏实用性,与大众生活联系不紧密,无法拉近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同时,相关研究还主要停留在文物赏析和文化研究上,没有真正为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支撑;加上江西省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起步晚,缺乏有效经验,导致了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青铜器文化元素的挖掘深度不够,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仍是空白。

因此,本文将对新干大洋洲青铜文化创意产品进行新的设计研究。

一是能促进文物资源与文博创意产品开发融合,使停留在文化典籍中的一堆堆符号,束之高阁、秘而不宣的一件件文物揭开神秘的面纱,跳出历史的“禁锢”,走进寻常百姓家,为合理开发设计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文化创意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通过深入挖掘馆藏文化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把“远在天边”的传统文化元素变成“近在眼前”的传承者、传播者。

这样既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物质需求,又可以传播民族特色文化,让人们在这些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充满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中吸收文化精髓,加深对文物的认识与了解,延伸博物馆教育功能,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同时,也将促进将来江西省博物馆文创设计和开发的发展,继而积极提升文创品牌的影响力,推动江西文化产业的发展。

2 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青铜文化元素探析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大洋洲乡,于1989年被发现,在3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出土了千余件文物。

每件文物都是价值连城的瑰宝,是先民智慧的结晶。

这些出土文物具有鲜明的特点——数量多、种类杂、形制异,主要包括青铜器、玉器、陶瓷器。

整体出土器物在造型、纹饰、铸造工艺,以及品类和组合上,都表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

“它向人们显示:江南先民创造的这支文化是与中原商文化平行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土著文化。

它与中原商文化关系密切,交流频繁,但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

”[1]这批出土器物反映出当地文化既受中原殷商文化的影响,又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色,融会了多种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风貌。

在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中,青铜器为出土文物的大宗,数量繁多,造型奇特,铸工精湛,装饰绮丽。

出土青铜器共475件,分为礼器、兵器、乐器、工具、艺术品和生活杂器六大类。

这批青铜器在器物的造型、纹饰和组合方面均有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

其中出现了一些过去很少见到的独特的器形和纹样,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属性。

出土的青铜器群表明,在商代,赣江流域存在着较【作者简介】李文瑾(1985—),女,文博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展览设计、文创产品设计。

赵涛(1978—),男,文博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展览设计、文创产品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馆藏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青铜器文化元素的挖掘及其系列创意产品的开发研究”(项目编号:18YS52)的成果。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为发达的青铜文明。

这批出土青铜器也为中国上古青铜器和江南古代文明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国家文物局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更是在新干大洋洲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新干商代大墓铜器群的空前发现,不仅是中国南方考古的一项重大突破,而且将为我国青铜文化研究揭开新的篇章。

它所提出的种种发人深思的新问题和揭示的奥秘,必将给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以及整个中国古代文明史的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2]新干青铜器的装饰纹样,构图多变,丰富绚丽。

经统计,主要有兽面纹、夔纹、虎纹、鹿纹、羊兽纹、牛首纹、鸟纹、龟纹、鱼纹、蝉纹、龙纹、蛇纹、人首纹、目纹、雷纹、勾连纹、卷云纹、圆涡纹、刀羽纹、连珠纹、燕尾纹、蕉叶纹、倒三角纹等20多余种装饰纹样。

每种纹样又可变化出不同的构图和表现形式。

这些纹样的装饰技法主要有立体雕、透雕、浮雕、线雕等。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准确地反映出新干文化与商代中原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

3 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青铜文创应用案例探析在博物馆领域中,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已成为当下热点。

本文主要以江西省博物馆馆藏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青铜器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其价值内涵,包括造型、纹饰、图案、材质、工艺、功能、文化内涵、背景故事等,探寻新干青铜文化呈现出的设计特征,从中获取灵感,提取文化元素,进行文创设计和分析。

图1是虎耳虎形扁足铜圆鼎。

鼎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燕享等用途,是礼器的一种,被用来“明尊卑,别上下”,是统治阶级等级和权利的标志。

新干出土的鼎有30件,而虎形扁足铜鼎有9件,其中7件的双耳上铸有卧虎。

虎是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形象,而这种形式的卧虎形象独见于江西地区。

这件虎耳虎形扁足铜圆鼎在鼎的外侧装饰有一圈燕尾纹,鼎的立耳上各卧有一虎。

腹壁上下以连珠纹为界。

腹壁主题纹样为三组环柱角兽面纹。

兽面高扉棱鼻,圆乳钉凸目。

三组兽面纹之间各以乳钉纹相隔。

扁足为圆雕式的变体虎形,凸圆目,张口,露出三角形的利齿,虎身饰云雷纹,尾饰变形鳞片纹。

在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群上,以虎纹为装饰素材的造型是最为常见的,虎纹被广泛地装饰在礼器、兵器、杂器上面,这也是这批青铜器群装饰艺术中最为突出的特点。

“其表现技法,既有十分写实的立体雕塑造型和线刻虎纹,又有介于写实和抽象之间的图案化的透雕式虎足。

”“在商代江西青铜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虎崇拜,虎成为了最具地域文化的标识。

”[3]这与当地土著文化、宗教、政治等相关。

兽面纹是新干青铜器上装饰的主要纹饰,也是商周青铜器上的主题图案,可使礼器呈现出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这也可能是兽面纹流行的一个原因。

兽面纹的特点是以中间的鼻梁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排列。

“上端一道是角,角下有目,形象比较具体的兽面纹在目上还有眉,目的两侧有的有耳,多数兽面纹有曲的爪,两侧有左右展图1 虎耳虎形扁足铜圆鼎图2 虎耳纸杯防烫套【博物馆学】Museology开的体躯或兽尾,少数简略形式的没有兽的体部或尾部。

所有的兽面纹基本上是按这一模式塑造的,只是在表现方法和技巧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不同。

”[4]鼎上装饰的燕尾纹是新干青铜器中最具地域特色的一种装饰纹样,不见于同时期的其他地方出土的青铜器上。

燕尾纹前端状若圭首,后端分成双尾,形若燕尾,故此得名。

它们往往呈带状分布,有一种动态美,作为辅助纹饰装饰在青铜礼器、兵器、乐器、饮食器上,表现形式有线雕、雕刻、镂空。

虎耳纸杯防烫套(图2)以鼎上提取的虎纹、兽面纹、燕尾纹为创作原型,将其与防烫杯套这个载体相融合。

从环保角度出发,采用瓦楞纸制作,传达出现代简单轻生活图4 兽面纹假腹铜豆底部图3 兽面纹假腹铜豆图5 文创产品《尺寸上量》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的一种态度,以及安全、方便、快捷、健康的生活方式,既时尚美观,又别具地方文化特色。

提取新干青铜器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结合文创产品的使用功能,在体现文物价值的同时,也能实现产品的使用功能。

虎耳纸杯防烫套可用于江西省博物馆内的餐厅、咖啡厅、甜品店、办公场所,方便,环保,时尚美观,无形中传达出独具特色的博物馆文化。

防烫套上的虎形握手充分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原理,便于拿握,同时造型感强。

燕尾纹和兽面纹的组合在视觉上使人感到纹样与造型相互协调、对称,增加了杯体的美感。

这件文创产品以鼎上提取的纹饰为创作原型,完成了文创产品的设计创新,力图以文创产品的设计多元化来实现博物馆特色文化的多角度呈现。

兽面纹假腹铜豆(图3)是专门用来盛放肉酱、蔬菜、粮食的食用器皿。

它是礼器的一种,常以偶数组合使用,但也以奇数组合使用。

“青铜豆出现在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

”[4]新干出土的这件铜豆的器形模仿了本地陶器造型,器口平折沿,内底浅平,亦有假腹之形。

整体造型成熟,纹饰精美,具有高超的工艺水平。

纹饰布满铜豆的器身,云雷纹装饰在平口沿部,浅盘底部(图4)中心位置饰有一圆涡纹,盘内壁环饰一周斜角式目雷纹。

《尺寸上量》(图5)的构思来自于兽面纹假腹铜豆的局部纹饰——斜角式目雷纹。

以纹饰背后呈现出的精神信仰,所表达出的江西独特的文化为出发点,把提取的文化元素进行深化设计,在充分考虑到现代的设计风尚和消费导向的基础上,在形式上大胆创新,将地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将纹饰点缀在直尺、三角尺的周身,在给消费者带来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同时,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斜角式目雷纹的设计构思符合中国传统美学中对称的设计理念,呈现出较为匀称的视觉比例,整体富含变化,又非常对称,对尺度的把握精准到位。

将斜角式目雷纹与尺子相结合,文化性与功能性都兼具,纹有则,尺有度。

外包装则选用红木,纹理自然古朴,与套装的气质相吻合。

尺子的材质为铜,在金属上进行雕刻能产生凹凸感,在使用过程中增强使用者的触感。

4 结语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青铜器被誉为“南方青铜王国”,是江西省博物馆区别于其他馆的独有的文化标识。

在设计中形成差异,是实现博物馆文化创意设计的独创性的重要方式之一。

巧妙结合文物的文化和产品属性等,将文物融入日常生活中,建立多元的文化体验,开发极具创意、种类丰富的文化创意产品,能够实现江西省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差异化、特色化。

设计人员应坚持以博物馆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博物馆现存问题为最终目的,实现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存青铜器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创新,最终以文创产品的品牌化、多样化来实现江西省博物馆特色文化的多角度呈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