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水稻主推技术

合集下载

水稻主推配方校正试验简报

水稻主推配方校正试验简报

范试验方 案》 要求 , 笔者于 2 0 l 2 年实 施了水稻 主推配方校正
试验。通过 田间示范 , 综 合 比较肥料 投入 、作物产量 、 经济
效益 、 肥料 利用率等指标 , 客 观评 价测士配方 施肥效益 , 现
将 试验结果报道如 下 ,以供参考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 验 地 概 况 表2 水稻 主推 配方 2 肥 科运筹方案
壤地 力为氮 、磷,钾 素中等 。供试作物 品种 “ 南粳 4 6 ” ,目
标 产量 6 1 0 k g / 6 6 7 1 1 " 1 。
1 . 2 试 验 设 计
将4 个试验点 的试验结 果进行汇总 ,取其平均值 ,然后 进 行数据分析 和参数分析 结果 ( 见表 3 、4 ) 。 分 析结 果显示 ,主推配 方 l 的增产率 为 4 . 0 5 %,肥料 农学效率 为 6 . 1 9 ,每 6 6 7 m: 增收 8 8 . 1 元 、配方 施肥 投产 比为 l : 3 . 7 {主推配 方 2的增产率 为 4 . 2 %、 肥料 农学 效率
肥 区和习惯施肥 区的面积不少于 2 0 0 m ,不施肥 区不少于
1 . 3 试验 分析
播 种前每块 田取一个 土样 , 收获前每处理取 1 个土样和
1 个植株样 品。对 比测 土配方施肥 的增产率 、 肥料农学效率 , 增收和配 方施肥投 产 比等参数 ,进一 步验证 并完善肥料配 方, 优化 测土配方施肥 技术参数 。 2 结果与分析
关键 词 :水 稻 ,主推 配 方 ;校 正 ,产量
为保证水稻肥料配 方的准确性 , 宏观控制施肥结 构和施 肥总量 , 微观调节 氮肥用量 和运筹 比例 , 发挥 配方肥料的最

农业主推品种简介和主推技术要点汇编

农业主推品种简介和主推技术要点汇编

农业主推品种简介和主推技术要点汇编农业主推品种简介和主推技术要点汇编农业主推品种的选择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农作物的主推品种简介和主推技术要点的汇编:1. 水稻:主推品种:超级稻、杂交稻、优质杂交稻等。

主推技术要点:-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作物生长需求和育种选择的品种特点,实施科学施肥,提高产量和品质。

- 水田管理:定期进行秧苗齐插、中耕除草和水田灌浆等措施,保持良好的水分和氧气供应,促进水稻生长。

- 病虫害防治: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定期喷洒农药,加强田间病虫害巡查和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 小麦:主推品种:优质强筋小麦、千粒重高、抗病虫害等。

主推技术要点:- 选地选择: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避免积水和残留病菌的发生。

- 合理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点和土壤肥力,合理调整种植密度,提高产量和品质。

- 病虫害防治:采用轮作和间隔防治的方式,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统一施药时间,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3. 玉米:主推品种:优质高产玉米、抛糠玉米、抗性玉米等。

主推技术要点:- 合理施肥:通过土壤测试,根据肥料效果确定相应的施肥措施,确保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

- 规范播种:确定适宜的播种期、种植密度和行距,保证玉米苗的均匀生长和充分利用生长空间。

-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轮作和间隔防治的方式,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定期检查田间状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通过选择适宜的农业主推品种和合理的种植技术,可以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生产带来更高的效益。

同时,科学施肥和管理措施的实施还可以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农业主推品种简介和主推技术要点汇编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而选择合适的农作物主推品种以及掌握主推技术要点是农业生产的关键。

下面将继续探讨一些常见农作物的主推品种简介和主推技术要点。

4. 大豆:主推品种:高产优质大豆、抗逆大豆。

江苏省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模式_俞双恩

江苏省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模式_俞双恩

2001年9月灌溉排水Irrigation and Drainage 第20卷第3期 文章编号:1000-646X(2001)03-0033-04江苏省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模式a俞双恩1,张展羽1,陶长生2,王菊2(1.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0098; 2.江苏省水利厅,江苏南京210029)摘 要:针对江苏省稻作区水资源、土壤、气候的特点,选择浅湿灌溉、浅湿调控灌溉、控制灌溉、水稻旱作灌溉等4种技术因地制宜进行推广。

在灌溉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形成了江苏省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丰富了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内容。

关 键 词:水稻;节水灌溉;推广模式中图分类号:S275 文献标识码:B 江苏地处长江、淮河下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全国重点稻作省区之一。

90年代以来,水稻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233.3万hm2左右,稻谷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60%以上,水稻种植面积的稳定与发展,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水稻灌溉用水是农业用水中的大户,日趋紧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将限制水稻面积的稳定与发展,为了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势在必行。

1 推广的技术类型水稻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指稻田的高效水分管理和实现水分状况调节所采用的灌水方法。

从水稻的生长特性看,它具有既能生长在淹水的土壤环境下,又能生长在旱田地里的双重适应性能。

水稻对水分的需求包括耕作需水、生态需水和生理需水。

生理需水是水稻保持体内水分平衡、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耕作需水和生态需水虽然与生理需水有关,但在一定条件下减少耕作需水和生态需水,也能满足水稻正常生理需水要求,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水稻的生理需水还表现在不同的生育期有不同的要求,关键需水期,缺水将对产量形成较大影响。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以优化水稻的生理需水,尽量减少棵间蒸发和渗漏量为原则,人为控制无效用水,充分利用天然降雨,结合气象、土壤、肥料及农业措施,实施田间高效水分管理,从而大幅度提高水的生产效率。

超级稻武运粳24号及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稻武运粳24号及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稻武运粳24号及高产栽培技术孙瑞建 杨桂甲 张洪芳(江苏省洪泽县种子管理站,洪泽223100) (洪泽县万集镇农业技术服务站,223100)武运粳24号(原名泰粳394)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农垦57/桂花黄//9746(早熟株)复合杂交育成的一个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倒、适应性广等特点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

2010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审定编号:苏审稻201009),2011年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

通过近年来多点试验示范与高产攻关,对其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集成研究,摸索出一整套较为合理的、能够体现该品种特征特性的机插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1 特征特性1.1 农艺性状 苗期叶色淡绿,叶片坚挺,苗矮、墩实,分蘖出生快,分蘖性较强;大田叶色中绿,株型松散适中,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抽穗后叶片上挺,剑叶略高于穗顶,穗层整齐,穗型较大,着粒密度适中,轻度二次灌浆,转色正常,后期熟期转色较好,抗倒伏能力强;成熟时穗稍弯,秆青子黄,熟相好,易脱粒,收获时尚有2~3片绿叶;正常肥水条件下,株高95cm。

主茎总叶片数17片,伸长节间5~6个,全生育期153~155d。

该品种大面积生产产量三要素协调,成穗率较高,正常在76%左右,有效穗330万~34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42粒,结实率89.0%以上,千粒重26.0g。

1.2 稻米品质 根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09年检测,整精米率75.2%,垩白粒率20.0%,垩白度2.0%,胶稠度82.0mm,直链淀粉含量15.2%,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

1.3 抗性表现 经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病性表现为:白叶枯病抗性1~3级,穗颈瘟抗性3级,感纹枯病。

2007-2009年田间种植鉴定条纹叶枯病最高穴发病率8.3%(感病对照3年平均穴发病率60.55%)。

2 产量表现2012年,洪泽县引进示范种植武运粳24号面积34hm2,平均产量10644kg/hm2,其中高产田块8.5hm2,平均产量达11422.5kg/hm2。

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内容

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内容

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内容
农业农村部主推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稻麦绿色丰产“无人化”栽培技术、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蔬菜流水线贴接法高效嫁接育苗技术、苜蓿套种青贮玉米高效生产技术、床场一体化养牛技术以及池塘小水体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技术。

这些技术都以实现粮食生产的简单化、低成本化、丰产化、高效化为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如稻麦绿色丰产“无人化”栽培技术,以稻麦栽培“无人化”作业技术为核心,配套无人机飞防高效植保技术、智能远程控制灌溉技术和智能精准无人化收获技术,解决未来粮食“怎么种、靠谁种”的技术问题。

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则是在明确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为害规律基础上,研发新型种衣剂和无人机用微型颗粒剂及撒施技术,开发Bt工程菌G033A颗粒剂产品,建立集成虫理化诱控、种子包衣、Bt工程菌生物防治及应急化学防控为一体的草地贪夜蛾全程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访问农业农村部官网或咨询农业专家。

江苏灌南县普及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

江苏灌南县普及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

江苏灌南县普及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1. 引言1.1 背景介绍江苏灌南县是中国水稻种植的重要区域之一,也是全国稻米主产区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种田的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传统的人工插秧方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因此机械化插秧成为了提高水稻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

现如今,江苏灌南县农民普遍面临着劳动力不足、人工成本高昂等问题,传统的人工插秧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劳动强度大。

而引进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既能提高插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通过对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深入推广和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普及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已成为灌南县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1.2 问题意义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农民种植水稻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劳动密集型的重要农事活动。

传统的水稻插秧方式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成本高等问题,且随着农村劳动力的逐渐减少,传统的手工插秧已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研究和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在江苏省灌南县这样一个农业经济发达的地区,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一方面,机械化插秧可以有效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力;推广机械化插秧可以有效缓解因农村劳动力短缺而导致的种植难题,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解决水稻插秧问题,推广机械化插秧技术不仅是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需要,更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为此,探讨和研究江苏灌南县普及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问题意义至关重要。

2. 正文2.1 机械化插秧技术机械化插秧技术是指利用现代化机械设备来完成水稻插秧的过程。

传统的手工插秧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而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机械化插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创新:1. 插秧机的设计优化:现代插秧机结构设计合理,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形和水稻品种进行调整,提高插秧效率和灵活性。

农业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doc

农业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doc

农业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2012年农业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第一部分160个主导品种水稻(30个)一、长江流域(一)Y两优1号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二)新两优6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三)丰两优香一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四)丰源优299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五)南粳44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六)秀水134适宜在浙江省粳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七)株两优819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早稻种植,江西全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早稻种植。

(八)中嘉早17适宜在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九)中早39适宜在浙江省作双季早稻种植。

(十)天优华占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白叶枯病轻发区和云南、贵州(武陵山区除外)、重庆(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中等肥力田块作一季中稻种植;适宜在广西中北部、广东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十一)珞优8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十二)内5优8015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2011年苏州市吴中区水稻主推配方校正试验

2011年苏州市吴中区水稻主推配方校正试验

肥 的增 产 率 、 料农 学效 率 、 肥 增收 和 配方 试 验投 产 比等 4个 参 数 , 一 步验 证并 完 善肥 料 配方 , 进 优化 测 土配 方施 肥 技 术 参数。 参数 计 算公 式如 下 : 增 产率 ( = 配方 施肥 区 产量 一 规 区产 量 )常规 区 产 %) ( 常 /

(江 苏 省 苏 州 市 吴 中区 直 镇 车 坊 办 事 处 , 苏 苏 州 2 5 2 ; 苏 州 市 吴 中区 香 山街 道 农 服 中心 ; 苏 州 市 吴 中区 临 湖 镇 农 服 中 心 江 1 15
摘要
2 1 年 苏 州市 吴 中区水稻 主推 配方校 正试 验 结果表 明 , 稻施 用纯 氮 20 k/m 、 氧化 二磷 4.k, 氧化钾 12 g I , 01 水 4. g 2 0 h 五 5 g m、 0 h 1.k/n 5 h。
量 xO l0
益【3要 求 对 专家 会 商 的区域 性 作 物肥 料 配方 进 行校 验 。 1] -, 通 过 田间示 范 , 综合 比较 肥 料投 入 、 作物 产 量 、 济效 益 、 经 肥料 利 用 率等 指标 , 观评 价 测 土配方 施肥 效 益 。 客
1 材 料 与 方 法
进 行参 数分 析 , 分析 结果见 表 1 由表 1可 知 , 理 A的增 。 处 产率为 31%, .2 肥料 农学效 率为 99 , 均增收 8 89 . 平 2 4. 3元/m h ,
配 方施 肥投 产 比为 1 :., 参数 均 优于 处理 B . 55 4个 0 。
试 验 共 设 4个 处 理 , 别 为 : 推 配 方 1 施 用 纯 氮 分 主 , 2 00 k/m 五 氧 化 二 磷 4 . k/m 、 化 钾 1 25k/m 4 . gh 、 50 gh 2氧 1 . g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规
麦秸 与泥 土 混 合 均 匀
抛秧

配 套机 插


方 式 的标 准 化 叶蘖 同 伸 壮 秧
格 要 求栽 插 到 大 田

并采取 相应 肥
机 直 播 等 轻 简稻 作 方 式


( 2 ) 精确 定 量 基本苗
根据
水 运 筹 措施


实现 高产优 质 高效 的

理 氮肥 运 筹及 水 浆管理

坚 持薄 水

1

株距
(
3

浅水 护苗

夜露 促 根 立 苗

水 稻 精确 定 量 栽 培 是 在 叶龄 模
式 和群体 质 量 两 大栽 培 理 论 与技 术 成果 基础 上

) 精确 定 量 运 筹肥 料

根据
活水促蘖
适 时搁 田
薄水孕穗


稻 田基础地力
目标 产 量


肥料当
间歇 灌 溉 等 水 浆 管 理 方 法
田 。 水 层 以 高 处 见 墩 、 低 处 有 水 为 或 种子 包 衣 剂 等 ,防治 恶 苗 病等 种 营 养 土 。 按 照 秧 大 田 比 例 1 : 35~


根 据水 稻

栽 培 理 论 与技 术
2

选 用抗病 品种
适 期播种

大田肥
病 虫害 发 生 规 律
开 展 综合 防治

适用 范围

水 调 控等农艺 措施及 必 要 的化 学 防
有效 控 制 病 虫 危 害


全 省各 稻 区
3

治措施



精确 防控 病 虫草 害

麦秸全量还 田轻简稻作技 术 技 术概述
精确

时期

用 最 适 宜 的定 量 化 技 Nhomakorabea 措施,
全 生 育期 浅湿 交替节
计算 总 用 氮 量 及 前 后 期 运 筹 比 例
意氮


管理 水稻
实现 水 稻 生 产


高产

水 灌溉 (


(
6

钾平 衡施用

优质

高效
生态


安全

目标 的
5
) 精 确 防 控 病 虫草 害


通过
) 防控 病 虫 草 害
势 平 坦 ,土 壤 肥沃 的 田块 作 苗 床 ,
(2)浅 水 旋 耕 埋 草 。 切 碎 麦 效 果 ,苗 床 土 壤达 到肥 、松 、细 、 秸 分 散 于 田面 后 灌浅 水 层 ,均 匀撒 软 、厚 等要 求。 施 基肥 后 ,实 施 麦草 带 水 浅 旋耕 还
( 3) 种 子处 理 。采 用药剂 浸种 用 壮 秧 营 养 剂 等 苗 床 专 用 肥 制 作
合理 促
以叶龄进 程 为 主 线

季 利用 率等指标
通 过斯 坦 福 方程

控 群体
(

把水 稻 生 育进程 与器 官建 成 诊 断定
量化

计算总需氮量
穗肥


合理 运 筹基蘖肥 钾平 衡 施 用

5
) 合理 运 筹肥 料

根 据 精确
按 高产形 成规律 把群体 质 量





定 量 栽 培 原 理 及 机插 小 苗 群体 分蘖 发
迟 、生 育期 缩 短 、栽 插季 节 紧张 等
(1)苗 床 选 择 。 选 择 土壤 肥 方面 存 在 的 限制 因素 ,又 能减 轻 劳
全省稻 麦两熟地 区。
3 .技 术 要 点
沃 、地 势 较 高 、排 灌 方 便 、爽 水 动强 度 ,提 高水稻产 量和效益 。
透 气 的 菜 园 地 或 旱 田 ,尽 量 集 中
'
碧蝌 壮 铂方
,i 群 n

-
/. H l 、I 砖 }
k、
t
全省各稻 区
3


技 术要 点

( 1 】选 择 适 宜 品 种
根 据 当地

温 光 资源 条件 及 茬 El 布局
选择生

育 期 适 宜 的高 产 优 质 水 稻 品 种
( 2 ) 培育适插壮秧

采用双 膜

湿 润 育秧 或 塑 盘 育 秧 等 方 式
2 .适 用 范 围
( 1) 机 械切碎 分散 麦秸 。收 割 连 片 。 根 据 苗 龄 大 小 确 定 秧 大 田
全 省各稻 区。
3 .技 术 要 点
机 距 离 田面 1 0 厘 米左 右 收 割麦 子 ,
比例 ,一 般 中大苗 移 栽 的 为 1 : 1 5 左
同 时开 动 切 碎 机 械 ,按 5~1 0 厘 米 右 。

及 其动 态指 标定 量 化
以最 必 需

( 4 ) 精确 定 量 水 分 管理
按照

生 与 生 长 特点

田 间基 础 地 力

产量
最 少 的作 业 次 数

在最 适 宜 的生 育
水 稻 需 水 规律 和 土 壤 水 势 变化
理 水 分 管理


目 标 用 肥 料 当 季 利 用 率等 因 素

促进大 田
秧苗素质 点等 因素

品种分 蘖发 生 与成穗特
项 水 稻 机 械 化 种植 技 术
2

水稻植株 健壮 生 长 的 力


项集培肥 地


按 照 基 本苗公 式精确计
适用 范围
保 护环 境

轻 型 高效于
体的
46
j 品 糟农资

稻作技术 。
2 .适 用 范 围
抖 姐 方
3 .技术要 点
根据
移 栽 期 及 适 宜 秧 龄 ( 叶 龄 ) 精确 计
算播 种期

根 据基 本苗


种子粒重
等精确计 算播 种量
3

亩 大 田 用种量
3 5 公斤



精确 培育适 宜机 插 的

壮秧



般 叶龄 3
5 u
-
l
-

秧龄 1 8

20
( 3 ) 确 定 合理 基本苗

根 据秧
苗素质

品 种分蘖特 性与成穗特 点
等因素
基 本苗

按 照 基 本苗公 式计算栽插 合理 配 置 行



株距

确定
秧爪取 秧面 积

常规 粳 稻 基 本 苗 6 万

8 万/ 亩

杂 交稻 3 万
4 万/ 亩。



水稻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技 术概 述
算大 田 移栽基 本茎蘖苗



合理 配 置 栽插

(

4
) 科 学水 浆 管 理
(1)选择 适 宜品种 。选择 抗病
长 度 切 断 或轧 碎 麦秸 ,均 匀 分 散 于
田面。
( 2)苗床 培肥 。提 倡应 用壮 秧 性 和 抗倒 性 强 、 中大穗 型 的水 稻 品 营 养剂 等 专 用 肥料 ,提 高 苗 床 培肥 种 。 ( 2)培 育 适 抛 壮 秧 。 选 择 地

技术要点 适 期播


水 稻 机 插 高产 栽培技 术
1

( 1 】 精 确 播 种 育壮 秧
1

技 术 概述
收麦时 浅水泡 田2
利用机 械切 碎麦秸
3 天




采用肥床旱育


塑盘湿 润

培 育适 合机 械栽插 的水 稻 壮 秧


采用旋耕机将

膜 育秧 等 方 式
培 育适 宜不 同栽插

采用插秧机械将秧苗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