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热差的红外目标模拟器投影光学系统设计_乔杨

合集下载

红外目标模拟器消热差光学系统设计

红外目标模拟器消热差光学系统设计

红外目标模拟器消热差光学系统设计
张晓晖;梁志毅;常青
【期刊名称】《电光与控制》
【年(卷),期】2015(022)008
【摘要】基于红外目标模拟器的成像特点,以改进型柯克式系统为初始结构,设计一套大视场中波红外消热差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视场30°,出瞳距300 mm,最大口径φ220 mm,焦距240 mm,基于光学被动消热差原理,采用一片非球面透镜,通过选择合适的玻璃及光焦度,设计的镜头在-40 ~60℃的环境下空间频率16 lp/mm时MTF优于0.4,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成像质量,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有很强的工程实用性.
【总页数】3页(P87-89)
【作者】张晓晖;梁志毅;常青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西安71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71.4
【相关文献】
1.消热差的红外目标模拟器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J], 乔杨;徐熙平;辜义文;潘越;张潇予
2.基于谐衍射的红外双波段共口径消热差光学系统设计 [J], 李升辉; 李欣; 李虹静
3.双层谐衍射红外消热差光学系统设计 [J], 杨曼曼; 冯斌; 史元元; 胥磊
4.薄膜衍射消热差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J], 王烨菲;程艳萍;姚园;李道京;于潇
5.基于长波红外探测器的消热差轻量化光学系统设计 [J], 王小波;王曦;刘广康;夏树策;付明亮;郝新建;曹乾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热源式红外目标运动模拟器测控系统设计

热源式红外目标运动模拟器测控系统设计

热源式红外目标运动模拟器测控系统设计
孙群;赵颖;孟晓风;梁帆
【期刊名称】《传感技术学报》
【年(卷),期】2007(020)006
【摘要】根据所研制的红外目标运动模拟器的测控需求,设计了基于单片机
C8051F020的测控系统.测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均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思想,系统具备可扩展、可裁减的能力.采用增量式PID温度控制算法实现红外目标的发热温度控制,达到了控制精度的要求.实践证明:设计的模拟器测控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满足各项测控指标.
【总页数】4页(P1267-1270)
【作者】孙群;赵颖;孟晓风;梁帆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00083;聊城大学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山东,聊城,25200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930
【相关文献】
1.红外目标模拟器消热差光学系统设计 [J], 张晓晖;梁志毅;常青
2.基于 PID算法的红外目标模拟器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J], 姚菲;刘小明;张
志君
3.消热差的红外目标模拟器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J], 乔杨;徐熙平;辜义文;潘越;张潇予
4.面源红外目标模拟器硬件系统设计 [J], 王茜;李根焰;蔺佳哲;曾雪刚
5.红外双波段目标模拟器方案与光学系统设计 [J], 钱育龙;侯晴宇;王治乐;赵焕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多功能目标模拟器光学系统的设计

新型多功能目标模拟器光学系统的设计
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多功能目标模拟器, 涵盖了中波红外、长波红外、激光、可见光多个波段, 可以满足各种多传感器光电设备装调过程中的需 求,为其提供调焦和调轴基准,该目标模拟器集成度 高、结构紧凑、小巧便携。 2 目标模拟器光学方案 21 目标模拟器光学组成及功能
作者简介:杜晓宇(1991-),女,蒙古族,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工程,光学设计。Email:729857727@qq.com 收稿日期:20181023;修订日期:20190102
892
激 光 与 红 外 第 49卷
电系统,为保证多传感器光电设备的功能实现和工 程化,其装调除了要满足传统的焦面调试和可靠性 的要求,光轴一致性更是直接影响了系统的探测精 度,只有确保各光轴在一定范围内是一致的,才能保 证跟瞄及测距方向的一致性,确保输出目标物体运 动参数信息的准确性 。 [1-2]
因 此 ,在 装 调 过 程 中 ,就 需 要 为 其 焦 面 和 光 轴 一致性调试 提 供 目 标,尤 其 是 当 光 电 设 备 包 括 有 激光测距系 统 时,如 果 激 光 测 距 系 统 和 红 外 探 测 系统光轴存 在 偏 差,即 使 激 光 测 距 系 统 本 身 的 测 距指标满足 要 求,也 很 有 可 能 出 现 红 外 探 测 系 统 探测到了目 标,而 激 光 测 距 系 统 无 法 获 得 目 标 距 离信息的情况。
第 49卷 第 7期 激 光 与 红 外 2019年 7月 LASER & INFRARED
Vol.49,No.7 July,2019
文章编号:10015078(2019)07089105
·光电技术与系统·
新型多功能目标模拟器光学系统的设计
不仅可以利用红外探测获得较远的作用距离、较大 的搜索视场,获取目标的不同光谱信息还可以减少 干扰,降低虚警率;利用激光测距系统,还可以获得 目标的距离信息,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探测性能和 对抗能力。

基于DMD的红外目标模拟器光学系统的设计

基于DMD的红外目标模拟器光学系统的设计

基于DMD的红外目标模拟器光学系统的设计顾法权;张宁;徐熙平;乔杨【期刊名称】《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6【摘要】介绍了DMD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应的红外景象模拟技术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工作在8~12μm波段的红外目标模拟器。

对系统整体进行建模、分析,DMD表面照度均匀。

投影系统采用四片式结构,焦距405mm。

MTF在10lp/mm处大于0.5,弥散斑均方根半径小于衍射极限,系统畸变控制在0.5%以内。

该系统结构紧凑,性能良好。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DMD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infrared scene simulation technology have been intro-duced. An IR simulator works on the weave length of 8~12μm is designed. The model of entire system is built and analyzed,which enable an uniformly illumination on DMD. The projection system adopts a four lens structure,and has a focal length of 405mm. The MTF is over 0.5 in10lp/mm,spot diameter is under diffraction limitation,and distor-tion is within 0.5%. The system is compacted and works well.【总页数】4页(P20-22,26)【作者】顾法权;张宁;徐熙平;乔杨【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长春 130022;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长春 130022;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长春 130022;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长春 1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21【相关文献】1.基于DMD的红外仿真光学系统设计 [J], 耿康2.基于DMD的红外双波段景象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J], 常虹;范志刚3.基于DMD的红外目标模拟器分光系统设计 [J], 胡初强;牟达;陈灵芝4.基于DMD的红外双波段景象模拟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J], 林丽娜;宋珊珊;李鹤;王文生5.基于双DMD的红外场景投影仪光学系统设计 [J], 郑雅卫;胡煜;郭云强;高教波;王军;李俊娜;吴江辉;刘方;陈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波红外景象模拟器投影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

长波红外景象模拟器投影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

s i mu l a t o r i s d e t e r mi n e d , t h a t t h e i l l u mi n a t i o n s y s t e m i s c o n n i o n s y s t e m wi t h t h e d i c h r o i c p r i s m.T h e a b e r r a t i o n p r o p e r t i e s a n d o p t i c a l d e s i g n a n d a t h e r ma l d e s i g n me t h o d o f t h e p r o j e c t i o n o p t i c a l s y s t e m a r e d i s c u s s e d . A p r o j e c t i o n o p t i c a l s y s t e m i s d e s i g n e d , w h i c h wo r k i n g wa v e b a n d i s 8 - 1 2 1 . t m l o n g w a v e i n ra f r e d b a n d , F{ f j } i s 2 . 8 , t h e i f e l d o f v i e w i s 3 。 . T h e p r o j e c t i o n s y s t e m wa s a t h e r ma l i z e d b y o p t i c a l p a s s i v e a t h e r ma l d e s i g n me t h o d a t 一 4 0 — 6 0℃. T h e d e s i g n
Abs t r a c t :Th e i n f r a r e d s c e n e s i mu l a t o r b a s e d o n DM D p r o v i d e s t h e a d v a n c e d me a n s f o r t h e p e r f o r ma n c e t e s t i ng a n d

基于DMD的红外场景仿真系统光学引擎设计

基于DMD的红外场景仿真系统光学引擎设计

基于DMD的红外场景仿真系统光学引擎设计
蹇毅;潘兆鑫;于洋
【期刊名称】《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年(卷),期】2014(033)004
【摘要】针对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器件是针对可见光波段设计,直接用于红外波段会遇到问题,提出了一种远心投影光学引擎架构,包括投影光学系统和照明光学系统.该光学引擎采用柯勒远心照明架构,并引入一片场镜来分离投影和照明光束.这种光学引擎结构紧凑、照明均匀、光能利用率高.
【总页数】5页(P375-379)
【作者】蹇毅;潘兆鑫;于洋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2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216
【相关文献】
1.基于DMD多波段动态红外场景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J], 胡文刚;元雄;何永强;耿达;唐德帅
2.基于DMD的高帧频红外场景仿真系统设计 [J], 张宁;汤心溢;张昊
3.基于 DMD 的红外场景仿真系统光学性能分析 [J], 何永强;唐德帅;胡文刚;黄富瑜
4.基于双DMD的红外场景投影仪光学系统设计 [J], 郑雅卫;胡煜;郭云强;高教波;
王军;李俊娜;吴江辉;刘方;陈青
5.双DMD变焦红外双波段场景模拟器光学引擎设计 [J], 潘越;徐熙平;乔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采用塑料光学元件的微光夜视物镜设计

采用塑料光学元件的微光夜视物镜设计

采用塑料光学元件的微光夜视物镜设计张良;潘晓东【摘要】介绍一种采用塑料光学元件和玻璃光学元件进行混合设计的微光夜视物镜,该系统利用光学被动无热化原理进行环境适应性设计和像差平衡,其工作波长范围为0.65 ~0.95μm,视场为40°,F数为1.2.利用CODE V光学设计软件对微光夜视光学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MTF)、温度适应性、零件质量等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设计结果表明,在高低温情况下,各个视场的MTF值均大于0.4,光学零件质量为20 g,在实现系统减轻的同时获得了良好的光学性能.【期刊名称】《兵工学报》【年(卷),期】2014(035)008【总页数】5页(P1308-1312)【关键词】兵器科学与技术;微光夜视;物镜;光学设计;无热化【作者】张良;潘晓东【作者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河南洛阳471023;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河南洛阳471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243微光夜视是一种利用光增强技术的光电成像系统。

它利用夜间月光、星光、大气辉光等自然微光工作,工作隐蔽、可靠,可以大大改善人眼在微光下的视觉性能,在军事上可以用来观察敌方的夜间行动、发现隐蔽目标以及飞机的夜视导航,是执行夜间作战任务的必备装备之一,在军事上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由于微光夜视系统是一种被动探测系统,隐蔽性好,在国内外各兵种都有装备。

为了便于头部佩戴,通常对微光夜视镜的尺寸、质量有着严格的规定[1-2],采用常规的光学玻璃材料和金属材料,通常难以满足系统的质量指标要求。

塑料光学元件是一种新型光学元件,具有质量轻、较好的光学性能、易于批量生产的优点[3],可以用来替代光学玻璃材料。

但是塑料光学元件有着明显的缺点,热膨胀系数比玻璃材料大出一个数量级,光学塑料的折射率温度系数比玻璃要大6~50倍,因此,采用塑料元件的光学系统其高低温光学性能比常温光学性能有着明显的下降,必须考虑无热化措施[4-5]。

中波红外消热差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

中波红外消热差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

引言
军用 红 外 光 电产 品通 常 要 经 受 非 常 大 的 环 境温 度 变化 ,工作温 度 范围 为 一4 ℃ ~+6 ℃ 。由于 光 学 0 0 材 料 与结构材 料 的热不 稳 定性 ,当环 境温 度变 化时 , 光 学元 件 的折 射 率 、曲率 、厚度 以及 问隔等 都将 发 生
t m p r t r a ge Theo tc ls tm m a eq lt se a u td w iht e e au er n . p ia yse i g uaiy i v l a e t heZEM AX ptc l sg ofwa e o ia de in s t r . K e o ds ahe ai ai y w r : t r l ton, d 1 e d o i w , r tt — o m m z ua l fv e i f o ae z o
成像 质量 高 、简 洁 、实用 等优 点 ,在现代 红外光 学系
统 中得N r 泛应 用 。 " J 本文 针对 中,设
系统性 能急剧 下 降 ,图像质 量 恶化 。这 种热 效应 对红
外光 学系统 的影 响更 明显 ,因此 在红外 光 学系统 的设
质 评价 。
关 键词 :消 热差设 计 ;双视 场 ;切换 式
中图分 类号 :T 1 N2 6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0 .8 12 1)10 0 .3 0 18 9 (0 O .0 1 1 0
At r a s g o W nf a e he m l De i n f rM I r r d Dua e d o - e O ptc lS s e l Fi l - fViw i a y t m
变 化 ,从 而 引起 系统 焦距 变化 ,像 面发 生位移 ,导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光学系统设计
光学系统设计过程中, 采取反向设计, 则技术指 标中的出瞳在设计过程中为光学系统的入瞳 。由于 本光学系统与一般的光学系统不同, 入瞳不在第一 块透镜处, 也不在光学系统内, 而在距第一块透镜前 1 000 mm 处。通常, 此类光学系统的边缘视场的主
第4 期
消热差的红外目标模拟器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Abstract : Based on digital micro mirror device ( DMD) ,an innovative wellathermalized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with long exit entrance distance and big exit entrance aperture for infrared target simulator was designed. The exit pupil distance of the system could reach 1 000 mm,the entrance pupil aperture is 120 mm,and the distortion is better than 1% . In order to simulate a target of - 40 ħ ,the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needs to work in the cooled environment, thus the optical system needs to be athermalized. The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uses three kinds of materials and four lenses. In the range of - 40 ħ 20 ħ ,the maximum defocus amount is less than the system ’ s the depth of focus. Analysis shows that this system could work stably at - 40 ħ 20 ħ ,with MTF of all fields being better than 0. 4 at 16 lp / mm. RMS is smaller than the size of micromirror,and the distortion is better than 1% . The system has a long exit pupil distant,meanwhile it is well athermailized. Key words: optics; digital micro mirror device; athermalization; infrared target simulator 导引头的有效手段亦随之不断更新 。红外投影光学 系统是红外目标模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用就 是收集来自目标模拟器的红外图像, 并将经过准直 的图像投射到成像导引头处, 以便模拟来自无穷远 处的红外图像。 为适应多通道的复杂目标模拟系
2. 4 ˑ 120 ˑ 0. 042 4 ≈12. 22 mm. 则转换为英制的斜边全高度为 2h 24. 44 H in = = ≈0. 96 inch. 25. 4 25. 4
即选择 0. 95 inch 的 DMD 即可。 根据视场和 DMD 的尺寸可以计算系统的焦距 12. 22 h = ≈287. 96 mm. tanω tan2. 43ʎ ( 4)
导引头光学系统参数
数值 120 ʃ 2. 43 3 - 40 5 300
The optical parameters of the seeker
系统的 F / # F /# = 由 Dtan ω = h f 1 = = 2. 4 . D 2tan 12ʎ ( 1)
1 可得 DMD 斜边的半高度 F /# h = F / #Dtanω = ( 2) ( 3)
432




表1
Tab. 1
参数 入瞳直径 / mm 视场 2 ω / ( ʎ ) 工作波段 / μm 仿真温度 / ħ
第 34 卷
统, 通常在设计时使投影光学系统的出瞳距尽量长 些, 与导引头的入瞳相匹配, 这就对景象生成器件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景象生成器件的尺寸越小, 设计的 难度相对就越高。目前长出瞳距的红外投影光学系 统多采用大尺寸的液晶光阀作为景象生成器件 , 但 约 30 50 Hz, 效率低, 投射效果并 由于它的帧速慢, 不理想。 基于数字微镜器件 ( DMD ) 的动态红外景象仿 真系统以全数字化、 高图像质量等优越的性能, 在红 外成像系统半实物仿真性能测试中得到越来越广泛 的关注。DMD 的帧频可达 230 Hz, 分辨率最高为 1 280 像素 ˑ 1 024 像素, 空间均匀性大于 98% , 这些 性能指标均优于液晶光阀。 但是由于 DMD 尺寸的 目前利用 DMD 限制增加了投影系统的设计难度, 作为景象生成器件的红外投影系统的出瞳距基本都 小于 600 mm.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 DMD 动态红外目 标模拟器的准直光学系统, 为匹配某导引头的入瞳, 设定其出瞳距为 1 000 mm. 出瞳口径为 120 mm. 该系统旨在模拟地面目标, 故拟定模拟温度范 围为 - 40 ħ 300 ħ . 考虑到需要模拟的最低温度 为 - 40 ħ , 故整个系统需要放置在制冷环境中, 而 实际加工装调是在室温 20 ħ 下完成的。 由于红外 其折射率温度变化 材料的折射率对温度比较敏感, -4 梯度 dn / dt 较大, 一般为10 数量级, 比可见光材料 普遍高出两个数量级, 所以在设计的初期就要考虑 光学系统的无热化设计。考虑到投影系统与黑体辐 射 源 有 一 定 的 距 离, 且整个系统的工作温度为 - 40 ħ , 投影系统在工作时受黑体辐射温度影响不 大, 由于装调温度为 20 ħ , 因此只需在 - 40 ħ 范围内考察光学系统的热稳定性即可 。 20 ħ 为
433
光线入射到透镜表面的高度较大, 会产生较强的像 散、 场曲和畸变, 并且这些轴外像差会随着出瞳距的 增加而增大。因此对于长出瞳距的投影光学系统, 除了初级像散、 场曲等三级像差, 需要校正的高级像 差也大大增加, 系统的结构也比较复杂。 如果仅用 球面透镜来校正像差,常常需要采用多个透镜组合 的复杂结构。但是透镜过多会降低光学系统的透过 同时简 率。因此采用非球面可以很好地消除像差, 化光学系统的结构, 进而保证了系统的透过率。 由于大多数红外光学材料的折射率温度变化梯 d n / dt 比较大, 度 红外光学系统的热效应更加明显。 为了在全工作温度范围内均获得满意的像质 , 光学 系统通常需要利用无热化技术对其进行消热差 。为 了便于比较, 举例来说 BK7 玻璃有的 dn / dt 为 3. 6 ˑ 10 - 6 / ħ , 而锗是 0. 000 396 / ħ , 这是 BK7 的 110 倍 [4 ] 以上 。 单透镜光学系统透镜的热离焦可以用 ( 5 ) 式 表示: Δf c = - fΔtT,T = dn / dt - αL , n -1
投影光学系统设计指标
数值 1 000 120 ʃ 2. 43 3 5 2. 4 0. 95 287. 96 - 40 20
The parameters of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本文设计的光学系统, 在保证 1 000 mm 长出瞳 距的同时, 利用正负光焦度与阿贝数和热离焦系数 相匹配的方式同时实现了消色差和消热差 。
0
引言
红外制导导弹以其探测手段的隐秘性及抗干扰 能力强等优点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 随着成像制导 导弹的不断发展, 红外目标模拟器作为测试与评估
收稿日期: 2012 - 05 - 21
mail: qiaoyangmilier@ hotmail. com; 作者简介: 乔杨( 1985 —) , 女, 博士研究生。Email: xxp@ cust. edu. cn 徐熙平( 1969 —) ,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E-
j
∑ i =1
= 0, ( ν )
i
式中: 为透镜的光焦度; ν 为透镜的阿贝数。 ( 8 ) 式 ( 10 ) 式仅适用于多个薄透镜密接组成 的透镜组。实际透镜组中透镜之间有空气间隔, 消 ( 8) 式 色差和 消 热 差 的 公 式 更 加 复 杂。 不 过, ( 10 ) 式可以指导光学设计过程中红外材料的选择。 从( 8 ) 式 ( 10 ) 式可以看出, 为了通过正负光焦度 组合的方法来消热差, 正光焦度的透镜, 宜选用热离 焦系数较低的光学材料; 负光焦度的透镜, 宜选用热 离焦系数较高的材料。 为了达到消色差的目的, 正 宜选用阿贝数较高的光学材料; 负光 光焦度的透镜, 焦度的透镜, 宜选用阿贝数较低的材料。 根据以上 可以发现 Si 和 AMTIR1 在中波红 分析并结合表 3 , 外波段的阿贝数 ν 较高, 适合用于正光焦度的透镜 来消 色 差。 但 是 在 消 热 差 方 面, 相同正光焦度 AMTIR1 透镜比 Si 透镜引起的热离焦更小, 这是因 为硫系玻璃 AMTIR1 的热离焦系数 T 更小。 此外 AMTIR1 还具有两个明显优势: 1 ) 在 3 12 μm 波 段 AMTIR1 折射率较高, 作为正光焦度透镜, 可以减 少高阶像差; 2 ) AMTIR1 可采用精密模压技术进行 [7 ] 批量生产的成本低 。 制备, 光学透镜的后面, 需要两个棱镜组成全反射棱 镜组将黑 体 发 出 的 辐 射 照 到 DMD 上 进 行 图 像 调 制。作为景象生成器件的 DMD 通过把黑体辐射的 进而产生红外图像。 红外光反射回投影光学系统, 全反射棱镜组在投射光路中相当于一个平行平板 。 由于在会聚光路中平行平板也会产生像差 , 所以在 光学系统设计过程中也要校正全反射棱镜所产生的 像差量。 针对 DMD 投影光学系统, 要保证系统各视场 的主光线与光轴平行, 所以本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 满足像方远心光路。 同时在优化过程中, 需要全面 分析系统像差的校正情况, 利用光学设计软件 Zemax[8]对其进行优化。设计结果如图 1 所示。 由图 2 可以看出, 本光学系统满足像方远心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