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人水墨花鸟画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古代花鸟画概况

作品赏析
《荷花双禽图》画面结构以一枝自左下向上斜出的荷叶和另一枝 自右下向左上斜出的荷花交搭成基本的架势,其间又穿插三叶两 花,丰富了荷塘的空间进深;下方为一巨石,石上栖一对小禽, 均单足独立,耸肩敛羽,虽不作“白眼向天”的本色,但清冷的 表情一以贯之。画法随意点,点、线、面的安排似不经意而无懈 可击,直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荷梗拉得极长,而略无飘忽, 更可见画家功力所聚。
•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 蜩蝮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 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 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 所见,如兎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 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 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 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 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 竹乎!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中国花鸟画发展概况
• 中国花鸟画的题材不仅仅只局限于花和鸟, 鱼、虫、禽、兽、瓜果、蔬菜等都可以成为 花鸟画表现的题材。
以描写手法的 精工或奔放
工笔花鸟画
写意花鸟 画
• 早期:见于器皿及墓室壁画上。 • 唐代:独立成科。 • 五代:徐黄异体。 • 两宋:繁荣时期。
• 元代:文人画。 • 明清:水墨写意。
• 王冕:墨梅
陈琳 《溪凫图》
钱选 《秋瓜图》 王冕 《墨梅图》
• 王渊(生卒年不祥), 字若水,号 轩,钱塘 人,擅画人物、山水、 花鸟。
• 《山桃锦鸡图》
幽篁戴胜图 赵孟頫
• 《秀石疏林图》 •笔墨风趣和艺
术趣味
•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 雪道人。 他主张“古意”和“书画同法”。
花鸟画的发展-思维导图

著作
《画竹谱》
绘画风格:重心境
作品
《墨竹坡石图》
隐然华贵
作品
《清密阁墨竹图》
潇洒劲秀
墨竹
书法笔意入画
字忆翁
擅画“无根兰”,以此表达自己思念故土之情。
花叶萧疏不画根土
墨兰
郑思肖
文
人
作品
《墨兰图卷》
小
写
特点:笔墨清润
-9-
意 繁花满枝的梅树形象
墨梅
作品 王冕
《墨梅图》
赏析《墨梅图》
1、此图是元代画家和诗 人王冕的代表作品。
芝木匠
“衰年变法”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 17 -
齐白石
作品
《群虾图》 《蛙声十里出山泉》
《牵牛花》
北
齐白石特点如下:
京 画
1、山水、花鸟、人物皆能,写意、工笔兼善,尤以画花鸟、虾蟹闻名。
派
2、其大写意花鸟,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练质朴,色彩鲜艳强烈,善
齐白石艺术特点
以水墨写意形态为主的元代花鸟画
竹能干于贫瘠而茂盛 兰能隐于深谷而幽香 梅能偏于边地而清放
-8-
梅能偏于边地而清放
工笔
钱选
绘画风格:幽静雅丽
作品
《花鸟图卷》
介于写意和工笔之间,即半工半写
绘画风格:崇尚写实
花
鸟
画
元
的
代
发 展
( 文 人
水
墨
小
写
意
为
主
)
墨竹
李衎
高克恭 柯九思 管道升
画法
“分”字形 “双勾法”色调雅淡清幽
2、画面中描绘了一枝含苞欲 放的梅花,横斜在画幅中间, 繁花满枝的形象。
元代水墨花鸟画之成因

边疆 经济 与文化
T HE B ORDER ECON0MY AND CUL TURE
No . 9 . 2 O1 3
G e n e r a 1 . No . 1 1 7
【 艺术・ 体育 】
元 代 水 墨 花 鸟 画 之 成 固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7 . 0 2
作者简介 :张洪波 ( 1 9 8 3 一 ) ,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研究生 ,从事 国画研究。
B I A N J I A N G J I N G J I Y U W E N H U A 固
边疆 经 济与 文化 2 1 3 年第 9 期
关键词 :元代 ;水墨花鸟画 ;演 变过程 中图分类号 :J 2 2 2 . 2 / 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l 6 7 2 - 5 4 o 9 ( 2 0 1 3 ) 0 9 一 o l 5 5 — 0 2
一
、
社会 变革对 元代 水墨花 鸟画形成 的影响
以及对 自我 价值 的重新肯定 和认识 。由于宋 画 院的 衰落 和消失 ,导至绘 画审美 取 向的变化 以及对 绘 画
元代花鸟画受特定社会现实的影响逐渐形成 了 审美价值的重新认识 ,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文人士大 简淡飘逸、轻形重意的风格特点 ,与宋代工细富丽 夫的手 中。由于没有宫廷画院的存在和束缚 ,他们 聊写胸 中逸气” , 抒写个性 ;他们 的面貌截然不同。在元代汉族知识分子备受 民族压 自由放逸 ,要 “ 强调坚定的民族气节 ,表达高尚的道德 迫 和歧 视 ,欲走仕 途 道路 比登 天还难 。艺术 创作 活 借物言志 , 动难以实现,导致主体情感 、认知方式及人生观世 情操 。因此 ,社 会 的审美思想 也就从 宋代 的工 整 富 界 观 的差异 ,直 接决定 艺术 作 品的不 同状貌 。潜 心 丽转 向 了简淡 飘逸 ,开 启 了元 代绘 画新 风 ,逐 渐完 写实”画风 向 “ 写意”画风转变的过程 , 研究 自 然 ,以表达心境 ,以书入画 ,以诗文题画。 成了从 “ 影 响至今 。 再 者 ,宋 代 盛极一 时 的宫廷 画 院绘画 ,随着 宋王 朝 1 . 绘画题 材的转变 的灭亡而逐渐衰落 ,花鸟画成为文人画的表现主 元代 时期 花鸟画 的发展就 是 以文 人趣 味与 审美 题 。他们 将 绘画作 为抒 写 自我心境 的工 具 ,更加 注 重 笔 墨意 趣 的表 现 ,将 书法 的用 笔 融人 绘 画 之 中 , 理想为 主导 ,以水 墨梅 竹题材 最为 流行 ,尤其是 墨 使 绘 画的 审美 主体 由 内容转 向形 式 。他 们大 多放弃 竹 。一改宋 代 以宫 中的名花奇 石 、珍禽 异 兽入 画 的 色彩 的渲染 ,尽用 水 墨描绘 ,也许 这样更 能 畅快 淋 传 统 。在 艺术 品味上 ,他 们对 院体 的那 种 艳丽 富贵 漓地 表 现 自己的淡 泊仕 途和 清高 品格 ,从 而 在绘 画 感 到厌烦 ,而北宋 以来 出现水 墨写意手 法恰 恰符 合 的艺 术精 神上 开拓 了新 的道 路 ,也 使得水 墨 写意 画 了他们追 求清新 、秀雅 画面效果 的要求 ;又 由于 枯 木竹石题材体现消极避世的思想 ,而梅 、兰 、竹 、 在元代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菊等 “ 四君子”象征清高坚贞的人格精神 ,如 :王 二 、社 会审 美观的变 化所 带来 的后 果 冕的墨梅 ,王冕著 《 竹斋诗集》 , 论 画注重主观情 由于 当时处 于 蒙古族 统治 时期 ,画家社 会 经济 怀抒 发 ,崇 尚人 品、气质 、胸 臆 。曾在 曹云 西画 中 “ 流 水涓涓 石凿凿 ,一 啸长林 风雨 作 ,岂 地位产生巨大落差 ,导致 了他们 审美思想上 的变 题诗 曰 : 化 。宋代画家通过体现统治者审美思想的画院考试 云 笔底 有 江 山 , 自是胸 中蕴丘 壑 ” 。李 士 衍 、柯 九 思 的竹子 ,它 们本身 就具有 一定文 学性 ,因而这 些 来改变 自己的命运 ,因此这一时期工整富丽,反映 最高统治者审美标准的院体画就理所 当然地达到了 内容和水墨写意表现手法在元代这个特殊的时期就 历史上 的高峰。而元代画家们却要面对统治者的无 变得广 为流行 。 情 打击 ,尖 锐复 杂 的 民族 、阶级 和社会 矛盾 ,使 大 2 . 文人 士大夫审美 观对宋元 花鸟 画形成 的影 响 中国文人 花鸟画兴 起于北 宋 中后 期 ,形成 了独 多数画家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画家消极避世 ,充满隐 逸 思想 ,只 能把 绘画作 为一 种抒发 感情 的工 具 。宋 立体系 。总的特点不重形 似不 以职业性 的技巧 为 代那种色彩缤纷、富丽堂皇的院体画已经不适合表 意,以寄托性情为主 ,多用水墨写意厨法 ,爱画梅 达他们郁闷情怀 ,更无法承载他们痛失江山的悲苦 竹,以表现高洁与超脱的志向。为元代水墨写意花
感悟中国传统花鸟画

25感悟中国传统花鸟画江美玲中国花鸟画渊源甚古,石器时代的彩陶,就有花、鸟、鱼的绘画。
南北朝时代画家顾野王,以草、虫、鸟入画,“宣和画谱”说他“画草虫尤工”。
可知在唐以前,已有花、鸟、鱼、虫的专门画家。
据“唐朝名画录”所载,唐代的花鸟画名家有二十余人,其中以边鸾最为有名。
书中说,“边鸾少攻丹青,最长于花鸟,折枝草木之妙,未之有也。
”可知边鸾在花鸟画中,尤擅画“折枝”的花卉。
边鸾之后,唐末还有两位著名的花鸟画家,即刁光胤与滕昌佑。
“益州名画录。
对他们两人,都有较详尽的描述。
五代十国的花鸟画,有所谓“徐黄二体”当时以绘写花鸟画蔚然成风,遂形成花鸟画最繁荣之时代。
徐就是徐熙,黄就是黄荃。
这两位画家在画法上很有所建树,在风格上亦各有不同。
黄荃是宫庭画师,以“像真”为尚,徐熙是江南布衣,以“写意”为其特色。
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一书裹说:“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大抵黄荃既属宫庭画师,徐熙则为江南处士,所以前者状宫中奇花怪石、珍禽瑞鸟,后者写江湖野竹渊鱼,对象既有不同,画面上的气局也便随之而异了。
宋代是工笔花鸟画的历史高峰,各种专业上的基本技巧、表现手法,都在宋代完善成熟,确立了工笔花鸟画的大体风貌。
宋代花鸟画作者队伍非常庞大,见诸于《中国绘画史》(诸俞剑著)的画家不下83人,而成书于宋徽宗时的《宣和画谱》所载作品就有1700余件。
这是一笔何等巨大的艺术财富,值得我们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细细感悟宋人工笔花鸟画,有以下三大明显特征: 第一,追求自然美,表现生命之特质。
宋人花鸟作品凡有物象的生长规律、生态特征,没有不真切生动的,尤其在神情的刻画上,至精至微,以求“妙得其真”,以至所作禽类常引得真鸟来依,这是最能拨动读者心弦的。
《宣和画谱》记载:信果观道士厉归真苦于圣像常被雀鸽粪秽,就画了一只鹞在墙壁上,从此雀鸽匿迹。
这一成果是由画家们不辞辛劳,长期深入生活,心记手写而成。
为了观察花鸟的形态和习性,他们总是“访于老圃,朝暮观之”。
传统中国画在元代、明代时期的发展概况

传统中国画在元代、明代时期的发展概况中国画起源古代,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是一个意思。
.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苍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
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
元代绘画在唐,五代,宋的基础上,有了显著的发展,特点是取消了画院制度,文人画兴起,人物画相对减少。
绘画注重诗书画的结合,舍形取神,简逸为上,重视情感的发挥,审美趣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中国画的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
元代绘画中,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
因元代未设画院,除少数专业画家直接服务于宫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和在野的文人画家。
他们的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
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大量出现,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减少。
作品强调文学性和笔墨韵味,重视以书法用笔入画和诗、书、画的三结合。
在创作思想上继承北宋末年文同、苏轼、米芾等人的文人画理论,提倡遗貌求神,以简逸为上,追求古意和士气,重视主观意兴的抒发。
与宋代院体画的刻意求工、注重形似大相径庭,形成鲜明的时代风貌,也有力地推动了后世文人画的蓬勃发展。
元代文人纷纷隐迹山林,独善其身,将感情转嫁山水田园,将抱负寄于松、竹、梅、兰,借绘画抒情言志。
不问政事,学道参禅,艺术境界渗透出佛道思想。
注重书法与画面的关系,书、诗、画的结合一时成为风尚。
元代绘画以山水画为最盛,其创作思想、艺术追求、风格面貌,均反映了画坛的主要倾向,影响后世也最深远。
初期的钱选,赵子昂,高克恭等对唐,五代,宋以来的山水画的继承和发展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中后期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元四家”出现。
元四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赵孟頫的影响,重笔墨,尚意趣,讲究画与书法、诗文的结合,是元代山水画的主流。
他们多以江南山川风物为题材,画风、技法各有特色,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意境和艺术语言,都能自成一家:黄公望的画意超迈苍秀,疏松苍逸;倪瓒的画格简淡冷寂,荒寒清旷;王蒙的画韵深秀苍茫,繁茂浑厚;吴镇的画风则沉郁清俊,朴茂温润。
文人画发展历程概述

文人画指的是中国历史上以文人学士为主要创作力量的绘画流派。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时期:
1.唐宋时期:唐代的文人画以诗经画为主要形式,宋代的文人画则呈现出多种流派和
变化。
北宋初年的文人画以极简主义为特点,后来逐渐发展出了各种风格,如“南宗”、“北宗”、“崇雅”等。
2.元明时期:元代文人画主要承袭了宋代画风,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新的风格,如
“水墨花鸟”、“写意山水”等。
明代文人画则更加强调个性化、自由化的表现方式,如“文人山水”、“黄公望派”等。
3.清代时期:清代文人画对传统文人画风格进行了批判性反思,并试图推动其发展。
清代文人画家主要分为两大流派,“四王”和“八大山人”。
前者注重笔墨技法和题材表现,后者则更加追求自由、豁达的精神境界。
总的来说,文人画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不断变化和演进的趋势,既承袭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花鸟画发展历程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门类,起源于古代,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丰富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花鸟画的发展历程的主要阶段:
1. 古代绘画起步: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的绘画就有了雏形,但真正的花鸟画起步较晚。
随着绘画技法的逐渐成熟,唐代(618-907)出现了一些描绘花卉的作品,标志着花鸟画的初步发展。
2. 宋代的繁荣:
-宋代(960-1279)是花鸟画发展的繁荣时期。
画家们开始注重描绘花卉、鸟类的形态特征,追求写实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赵伯驹、徐渭等画家在这个时期创作了一系列杰出的花鸟画作品。
3. 元明时期的变革:
-元代(1271-1368)花鸟画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画家们开始注重用笔法表现意境,有了更多的表现手法。
明代(1368-1644)的花鸟画有了更多的题材和表现手法,画面更为生动、多样。
4. 清代的传承与创新:
-清代(1644-1912)花鸟画的传统得到了继承,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创新。
画家如石涛、郑板桥等人在花鸟画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形成了不同的画风。
5. 近现代的继承和创新:
-近现代以来,花鸟画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也接受了一些西方绘画的影响,呈现出更多的创新。
中国现代花鸟画家如徐悲鸿、齐白石等人,将西方绘画技法融入花鸟画,形成独特的风格。
6. 当代花鸟画:
-在当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画家们不仅在传统纸绢上进行创作,还通过多种媒介和技法进行实验和创新,展现了花鸟画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广阔前景。
花鸟画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国绘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创新,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浅析王渊的花鸟画艺术特色

风,同时也受到过赵孟
书记载,王渊是元代的一位职业画工,以画为生,以画为业,在当
时文人主流的审美趋势下,其绘画风格也向文人水墨画风格逐渐靠
拢,又因其画工身份长期行走在民间,因此他也受到了民间绘画的
影响,最终形成了其独特的绘画风格。
王渊的花鸟画师承黄筌,早年作品多采用双勾填色的技法,在
浓墨重彩中展现出富丽堂皇的视觉体验,
图1 元 王渊 桃竹锦鸡图
102.3cm×55.4cm
故宫博物院藏
画之所以可以不断发展壮大,一方面是受到了赵孟
方面也受到了当下其他画家的影响,王渊集各家之长,不仅推动了花鸟画的发展,更是体现出了自身高超的绘画技艺,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明代时期的林良,其花鸟画以水墨表现,花鸟家禽以水墨点写,作品中透露出清冷淡雅的画面意趣,皆是受到了王渊水墨花鸟画的影响。
同时期的吕纪,在构图及空间的层次处理上同样受到了王渊的影响,以营造沉浸自然的画面意境。
同样,王渊的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就是郑 所南 , 以画墨 兰著 名 , 郑 也擅长 画 墨竹 。宋亡 后 , 他
坐卧不 向北 , 画兰花 不画土 , 之“ 称 露根兰” 。人 问其 故, 回 他
画史》 中说得 很清 楚 : 元 代 至于继 承宋代 院体 , 以唐之 边 “ 或 鸾, 宋之徐 黄 , 为古今 规式 的花 鸟画虽未 中辍 , 多有 画者 , 毕竟 不 兴 旺, 其发 展 的总趋势 , 在于取 悦于工 丽 , 以清 淡的水 不 而 墨写意为 主 , 成为这 个 时代 绘 画发展 上 的特 点。 0自此 , ” 元代
浮 世” 的道德 品质。 而“ 三友” 中的墨竹 是 士大夫表达 自己情 感 的主 要媒介 。梅 兰竹 菊题 材 的作 品之 所 以在 元代 特 别风 行, 主要原 因在 于文人 墨客借笔 墨抒情 , 又不必顾 忌什 么, 无 人 与之争 。明代袁 宏道 曾有 精辟见 解 :夫 幽人韵 士 , “ 摒绝声
鸟 画的兴起 与流 行 , 正是元 代花 鸟 画发 生剧 烈变革 的标 志。
鸟画大 家之一 ; 陈琳 、 中笔 法粗 简 , 张 突破 了宋代 院体 绘 画一
丝 不 苟 的风 格 。
在 元代 夏文彦的《 图绘宝鉴》 中列传 的画家大约有 1 0 余人 , 7 其
中专擅和 兼长 墨竹 的 画家达 7 余 家。此外 , 0 擅长水 墨梅兰者
也 不在 少 数 。
一
二、 元代墨竹 等君 子 画题材 的兴 起
“ 岁寒三 友” 来就 是唐 以后士君子孤 芳 自赏 的象 征 , 本 宋
亡后 , 种为儒 家所尊 崇的 品德 , 这 更代表 了宋 遗 民“ 与世俗 不
、
元代 初 期文 人水 墨花 鸟 画的兴起 因素
元代 统治者对汉人从 日常生活到政治 文化等都有 一系列
乌 画家 深感 南宋 的宫廷花鸟 画在高度成 熟之后所表现 的萎靡
娇媚 与僵 板造作 , 于是在 文人画思想 的影响下 , 他们开始谋 求
革 新 的 变化 途 径 。
元代 的花 鸟 画 由于 受文人 画思潮 的影响 , 墨花 墨禽 画勃
兴, 工笔重彩 画退 到次 画地 位。对 此 , 王伯敏 先生在《 中国绘
神趣 味上 的变化 。元代 的南北统 一 , 推动 了南北 画家 的交 流 与融合。 由于种 种原 因, 代大 多数画家尤 其是 文人士大 夫 元 画家消极避世 , 充满 隐逸 思想 , 只把 绘画作为 一种抒发感 情的 工具 , 不得 不在现实之 外寻找摆脱精神 困境 的 出路 , 重新审视 传 统文 化和 自身 的价 值 , 审美 的精神趋 向也 随之 发 生 巨大 的 变化 , 如此 普遍灰 暗沉 闷、 悲凉颓唐 的精神状 态 , 需要体 现的
关 键 词 : 代 画 家 花 鸟画 水 墨 君 子 画。 元
随着 文人 画的发展 与成 熟, 在特殊 的历史背景下 , 元代花 鸟 画在 继承 两宋花 鸟 画的基 础上 , 出现 了巨大的变革 。元代
不 仅 有 继 承 宋 工 笔 重 彩 花 鸟 画 一 路 的作 品 , 且 水 墨 花 鸟 画 而
画的 发展 状 况 。
盛, 也得 到 了进 一步的发展 , 并发 生了显著 变化。其题材往往 喻示高洁、 孤傲 , 寄托 画家 的思想情操 , 艺术上讲 求 自然天趣 , 不 尚雕 饰和工 丽, 倡 以素净为贵 , 提 主要用水 墨技 法表现 , 其
画风成 为 了后来的水 墨写 意花 鸟画的先声。 当时著名 的花鸟 画家有钱选 、 陈琳 、 渊、 中等 , 王 张 他们在继承宋代 院体 花鸟画
的基础 上各 变其法。 钱选 变工丽细 密为清润淡雅 , 晚年 更创
不假雕 饰的水 墨写意和 彩色没骨的画法 ; 王渊 师法黄筌 , 品 作 多用水墨法 , 变工整 富丽为简逸 秀淡 , 元代 成就最 突出的花 是
形 式多样 , 大有勃兴之势 , 随后在 画坛 上 占主流地位 。水 墨花
色 , 嗜好不 得不 钟于 山水 花竹 。夫 山水花 竹者 , 其 名者 所 不 在 , 竞之所 不至也。天下之人 , 奔 栖止 于嚣 涯利薮 , 目迷尘沙 , 心疲计 算 , 有之 而有所 不暇。故 幽人韵 士得 以乘 间而踞 为 欲
一
的限制 。画家社会 、 经济地位 的 巨大落差 , 导致 了他们 审美精
人者也。 唯夫 山水花竹 , 以让人 , 欲 而人未 必乐 受。故居之也
安, 而踞 之 也 无 祸 。 ”
文 同在《 咏竹》 中赞美竹子“ 心虚异众草 , 节劲逾凡 木” 又 ,
说 竹 子 “ 志 遂 茂 而 不 骄 , 得 志 瘁瘠 而 不 辱 , 居 不 依 , 立 得 影射 文同的节操“ 。 而况我友似君 者, 素节凛凛欺 霜秋” 因此在元代 初期 , 。 墨竹 是士 大夫文人 画家 的情感寄托 , 民画家更是 以此抒志。 遗 同为君子画 中的墨兰不仅被士大夫用 以抒发心 中的孤 高 之情, 而且更被 用 以寄托深 沉的故 国情思 。这 方面 的代表 人
袭 秀 唷研 冗 史
元 代 文 人 水 墨花 鸟画 的兴起 与发展
口沈 强
摘
要 : 者 从 元 代 画 家社会 经 济地 位 和 审 美思 想 的 变化 、 代 各 笔 元
元代 枯木 、 石、 竹 梅兰等 题材 的花 鸟 画, 随着 文人 画的兴
时期文人花鸟画的发展等方 面揭示在社会和人 文背景影响下元代 花鸟
己之有。夫 幽人韵 士者 , 于不争之地 , 以一切让天 下之 处 而
是 闲散无奈 的心境 , 萧条 淡泊” 着“ 是“ 有 闲和严静 、 趣远 之心” 的思想情感的美。
元代 文人 画家大 多推崇北 宋文人 画 , 受北 宋文 人花鸟 深 画 与金 朝士 大夫花 鸟画 的影响 , 在继承 传统 的基础上 革新发 展 。他 们 自由放逸 , 聊写胸 中逸气” 抒写个 性 ; 要“ , 他们寄 情 抒志 , 强调 坚定 的 民族气节 , 表达高 尚的道德 情操。元代 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