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炉炉体外表面温度多少正常?

合集下载

利用蓄热式燃烧炉处理焦油加工废气

利用蓄热式燃烧炉处理焦油加工废气

利用蓄热式燃烧炉处理焦油加工废气发布时间:2022-11-07T02:45:05.359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13期7月作者:邢小宁[导读] 采用蓄热式燃烧炉处理焦油加工产生的废气,热效率可达96%以上邢小宁河南金马中东能源有限公司摘要:采用蓄热式燃烧炉处理焦油加工产生的废气,热效率可达96%以上。

通过废气预处理和废气焚烧,污染物的平均净化效率可达到95%以上,具有净化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操作稳定的特点。

关键词:蓄热式燃烧炉;焦油;废气前言: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133.32Pa、常压下沸点在50~260℃的有机化合物,或在常温常压下任何能挥发的有机物,是最为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1]。

它主要来源于化工、石油、制药、喷涂、皮革等行业所排出的挥发性有机废气,这些废气中含有烷烃、芳香烃、卤烃、烯烃、脂肪烃、醛类、酮类和其他化合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会毒害人类及动植物,还会在光氧化的作用下,形成二次有机物气溶胶,导致光化学烟雾、酸雨、雾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1、当前常见的废气治理技术VOCs的末端治理技术可以分为回收技术和销毁技术。

回收技术主要包括吸附、吸收、冷凝及膜分离等,回收物可以用于生产质量要求较低的产品,或者返回原料再次进行分离提纯。

销毁技术是通过化学方法将有机化合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毒无害物质,主要包括高温焚烧、催化燃烧、生物氧化、低温等离子体破坏和光催化氧化技术等。

焦油加工废气目前常规的处理技术为冷凝法、洗涤吸收法及燃烧法,冷凝和洗涤吸收技术处理效率较低,而且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燃烧法由于净化效率高、处理彻底、无二次污染,并且适合复杂组分的有机废气,是近年来常用的废气治理技术。

燃烧法中目前较普遍采用的技术有直接燃烧法、催化燃烧法和蓄热燃烧法等(表1)。

蓄热燃烧法是一种处理VOCs废气的成熟工艺,目前广泛应用于喷涂、印刷、化工等行业。

工业设备保温外表面的温度标准

工业设备保温外表面的温度标准

工业设备保温外表面的温度标准
工业设备保温外表面的温度标准主要依据设备的具体需求和工作环境来确定。

根据《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 》,具有以下任一情况的设备、管道需要做保温隔热:
1. 外表高于50℃(冰脸温度25℃),且工艺需求减少散热损失者。

2. 外表温度低于或等于50℃且需求减少介质温度下降或推迟介质凝集者。

3. 保温的设备或管道,外表温度高于60℃,对需求操作维护,又无法采纳
其他办法避免人身烫坏的位置,在距地面或作业台面高度以下,且作业台面与热源距离不逾越的范围内,有必要设置防烫坏保温设备。

同时,工业设备保温一般要求保温层外表面温度低于50℃。

如果对隔热后
保温套外部的温度有特殊的要求,可以参考具体的计算和实验来确定保温套的厚度。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准确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标准或咨询专业的工程师。

锅炉炉墙外表面温度 标准

锅炉炉墙外表面温度 标准

锅炉炉墙外表面温度标准
锅炉炉墙外表面温度标准
锅炉炉墙是指锅炉内部的较厚的墙壁,其主要作用是为锅炉提供支撑
和保温。

在使用过程中,炉墙外表面温度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以确
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提高其性能效率。

1. 炉墙外表面温度标准
炉墙外表面温度标准是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锅炉炉墙外表面的温度
不能超过指定的范围。

一般来说,炉墙外表面温度的标准是在60℃-70℃之间,但在不同的工况下可能会有所不同。

2. 影响炉墙外表面温度的因素
炉墙外表面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锅炉型号、工况、设备结构、炉
墙材质等。

炉墙材质的良好缓冲和隔热性能对于减少炉墙外表面的温
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炉墙外表面温度过高的危害
炉墙外表面温度过高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危害。

如易导致炉墙变形、
裂纹,影响设备的长期性能;影响炉墙周围的绝缘材料,降低绝缘效果;会对设备运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4. 降低炉墙外表面温度的方法
为降低炉墙外表面温度,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选择合适的炉墙材质,具备较强的隔热性能;
(2)增加炉墙外表面的散热面积,加强散热效果;
(3)对炉墙进行隔热处理,减少热量向外传递的速度;
(4)加强设备的维护,及时处理炉墙材料的损坏或其他设备运行中的问题。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炉墙外表面温度标准的实现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只有通过科学措施,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才能在长期的生产中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喷涂线固化炉正常温度范围

喷涂线固化炉正常温度范围

喷涂线固化炉正常温度范围
喷涂线固化炉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用于加热和固化喷涂在产品表面的涂层。

正常温度范围是指设定的温度区间,确保喷涂涂料能够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固化,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一般来说,喷涂线固化炉的正常温度范围为100°C至200°C。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涂料可以迅速固化,形成坚固的涂层。

同时,这个温度范围也能够避免过高的温度导致涂料燃烧或产生其他不良反应。

在喷涂线固化炉中,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过低的温度会导致固化不完全,涂层不牢固,易剥落;而过高的温度则可能损坏产品或使涂层出现气泡、起皮等问题。

因此,通过设定合适的温度范围,可以保证喷涂涂料在理想的温度下进行固化,以获得优质的涂层效果。

除了温度范围外,喷涂线固化炉还需要注意温度均匀性的控制。

即使在正常温度范围内,如果温度分布不均匀,也会导致涂层质量不稳定。

因此,在使用喷涂线固化炉时,需要确保温度传感器的准确度,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校准,以保证温度的均匀性。

总的来说,喷涂线固化炉的正常温度范围为100°C至200°C,确保涂料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固化,以获得优质的涂层效果。

同时,还需要注意温度的均匀性,以保证涂层质量的稳定性。

通过科学控制和调整,可以使喷涂线固化炉发挥最佳的作用,为产品表面提供坚固耐用的涂层保护。

GBT15319-1994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

GBT15319-1994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

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GB/T15319-1994)第一节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标准规定了火焰加热炉能源利用状况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合格指标。

加热炉的热源来自煤、油、气、电,除电炉外,燃煤、燃油、燃气加热炉是以煤、油、燃气的燃烧作为热源进行加热的,通称为火焰加热炉。

火焰加热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尤其是冶金、机械、兵器、铁路、交通等部门更为集中,其耗能量均占各行业总耗能量相当大的比例。

标准在编制中着力突出了“节能监测”的特点,体现节能监测的技术执法职能。

标准既要区别于相关的管理标准、方法标准和行政法规,又要与相关的标准、行政法规相呼应和衔接。

对监测项目和监测合格指标的确定,既要参照已颁布的相关标准,又要结合火焰加热炉的特点及现状。

例如,本标准中炉体外表面温度的监测合格指标就是部分采用了GB3486《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中的规定。

这是由于绝热保温材料的发展和普遍采用,炉体外表面温度已普遍下降,因此,在本标准中对此指标作了部分调整。

又如确定排烟温度监测合格指标时,考虑到火焰加热炉余热回收装置的设置不一定在经济上都是合理的,因此也是部分采用了《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中的指标。

标准中确定的监测项目应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炉子的整体运行状况,并能从中查找分析出炉子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火焰加热炉的监测要求和前述火焰加热炉的节能主要途径,参考加热炉热平衡测算的项目,确定了本标准中的监测项目,即排烟温度、空气系数、炉渣含碳量(指燃煤的火焰加热炉)、炉体外表面最高温度和可比单位燃耗等五项。

对火焰加热炉来说,监测这五个项目基本上能反映出炉子的整体运行状况,并能据此提出改进的建议。

火焰加热炉的节能监测与火焰加热炉的热平衡既有联系又不尽相同。

火焰加热炉的热平衡是炉子的热量收入和热量支出的平衡,通过测算炉子的有效利用能量及各项热损失,计算出炉子的热效率;通过对各项热损失的分析,找出炉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炉顶空间温度的研究

关于炉顶空间温度的研究

关于炉顶空间温度的研究根据焦炉煤气加热的特点,从实际角度出发,对如何调整炉顶空间温度,改善焦炭质量、化产品质量和改善炉顶工作环境,是我们对炼焦工作持续攻关的重点。

1、炉顶空间温度高低对焦炭质量、化产品的影响炉顶空间温度一般控制在800±30℃,最高不超过850℃(1)炉顶空间温度偏低:温度偏低主要影响到焦炭的不成熟,不能炼出合格的焦炭。

(2)炉顶空间温度偏高:温度偏高会使煤气中的化学产品二次裂解加重,使焦油、苯、氨的产率下降,而化合水、氰化氢的产率增加。

同时,由于甲烷分解,重烃含量降低,氢含量增加,煤气的热值也会下降。

另外,温度过高还会导致炉顶工作环境恶劣,炉体铁件受损。

2、影响炉顶空间温度的原因(1)空气过剩系数。

空气过剩系数一般保持在 1.15-1.20,偏高会导致煤气在燃烧室下部燃烧导致炭化室底部温度高,上部温度偏低,墙面温差增大,炉顶空间温度偏低。

(2)标准温度。

标准温度是根据焦炭质量和焦饼中心温度来制定的,标准温度在升高炉顶空间温度升高,反之降低。

(3)装煤量的多少,装煤量不足或煤饼的高度不足,导致炉顶空间增大,炉顶空间温度升高。

(4)集气管压力,炉顶空间温度主要取决于煤气的温度,当集气管压力升高时,荒煤气的排出速度变慢,荒煤气在炉顶空间停留的时间变长,温度升高。

(5)煤饼的长度和煤饼的裂缝,煤饼的长度不足或煤饼在炭化室内存在裂缝,导致炉体的空间增大,炉顶空间温度升高。

(6)炉顶区保温效果不佳,散热量大。

(7)测量工具不准确导致对炉顶空间温度的测量不准确,不能反映出真实的炉顶空间温度3、我分厂现存的炉顶空间温度问题(1)、近期我分厂结焦为48——32小时,炉顶空间温度偏低,在700℃左右,从焦炭质量方面观察,焦炭成熟良好,无生焦现象。

(2)、焦侧存在煤饼裂缝问题,导致焦侧炉空处测量的炉顶空间温度过高,焦侧裂缝问题得到解决后能够很好的控制炉顶空间温度。

(3)、测量炉顶空间的温度方式有待讨论,煤气主要在机侧经过,机侧的温度最有代表性,焦侧的温度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工业炉窑节能

工业炉窑节能

每小时蒸发量 ≤4t/h(锅炉炉体出 70~100 1.8~2.4
口处)
表6-3 工业炉过量空气系数表
燃料种类
燃烧方式
过量空气系数
煤 煤粉
机械化加煤 人工加煤
人工调节
1.2~1.4 1.3~1.5
1.15~1.25
重油 气体燃料
自动调节 人工调节
自动调节 人工调节 喷射式调节
1.1~1.2 1.15~1.25
4~5
5~8
3~4
2~3
链条炉
1.3~1.5
8~12
10~15 0.5~2.0 0.5~1.0
抛煤机
1.3~1.4
8~12
10~15
0.5~1.0
抛煤机链条 炉
1.3~1.4
8~12
10~15
0.5~1.0
往复炉排 1.3~1.5
7~10
9~12 0.5~2.0 0.5~1.0
煤粉炉 1.15~1.25
➢ 我国工业锅炉燃料以煤为主,加上煤种供应往往不符合设
计要求,并且多数管理水平不高,因此锅炉热效率较低, 平均仅为55~60%。这也说明,工业锅炉的节能潜力较大, 平均为30%左右。
➢ 我国现有各种工业炉14万台,平均热效率为
20~30%,年耗煤炭2亿多吨。
• 工业炉由于受产品生产工艺、生产组织、炉窑构
• 5. 按炉窑结构特征又可分为隧道窑、台车
窑、室式窑、网带炉、推板窑、推杆窑、 井式炉、环形炉、立窑、辊道窑、梭式窑、 钟罩炉、池炉、坩埚炉等。
• 6. 按窑炉内气体成份又可分为真空炉窑、
氢气炉窑、氮气炉窑、氢氮混合气体炉窑。
工业炉窑节能技术
1. 燃料燃烧的合理化 2. 传热的合理化 3. 减少散热、泄漏等损失 4. 充分利用余热 5. 工业锅炉节能技术 6. 工业炉节能技术

一招教你快速计算工业炉炉衬厚度、外壁温度、导热强度等基本数据!

一招教你快速计算工业炉炉衬厚度、外壁温度、导热强度等基本数据!

一招教你快速计算工业炉炉衬厚度、外壁温度、导热强度等基本数据!在工业炉中,热量通过炉衬的传递过程是炉内热烟气的热量通过辐射和对流的方式传递给炉壁,在炉衬内,热量则以传导的方式自内壁传至外壁。

在进行炉衬传热计算时,为简化计算,一般根据实际情况作下列假定:1.炉衬的导热是稳定的,即热流量(或热强度)不随时间而变化;2.炉衬的导热是一维的,即热量只沿等温面的法线方向传递;3.各层材料的导热系数是常数,并等于每层材料两侧壁温的平均温度下的导热系数;4.各层之间的接触非常好,以致于两层的接触面上具有相同的温度。

进行炉衬设计时,一般根据工业炉的操作温度(热面温度)先预选耐热、绝热材料,再选择冷面温度,确定为满足系统设计要求各种材料的厚度。

冷面温度是决定整个炉衬设计经济性的最主要变量。

冷面温度的选择应根据减少工业炉散热损失,降低生产及基建投资费用等诸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一般连续操作型高温工业炉的冷面温度以选择60~70℃为宜。

在炉衬的传热计算中涉及许多变量,为简化计算,引入“热阻”概念,从而将炉衬厚度和材料导热系数两个变量合并为1个变量。

(,δ为炉衬厚度,λ为炉衬材料的导热系数)工业炉炉衬的热阻对热损失有重要的影响,外界条件(环境温度、风速或炉墙表面反射率)的任一变化均会造成工业炉热损失的增大或减小,而衬里的“热阻”则起阻滞作用,使这一影响减小。

衬里热阻值越大,则工业炉热损失受外界的影响就越小。

界面温度问题。

当工业炉采用复合炉衬结构时,所谓的界面温度即是指耐热材料(热面层)与绝热材料(背材层)交界面处的温度。

最佳的炉衬设计应要求耐热层材料以最小的厚度使界面温度降至所用绝热材料的允许长期使用温度,以便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绝热材料的允许长期使用温度一般比其极限使用温度低100~200℃。

为用图解法快速确定炉衬厚度及相应的热工计算,特绘制在假定ta=20℃,无风条件下,平壁炉墙内外壁温度(t1、tn)与炉墙热阻的关系,见图1所示和当ta=0、10、20、30℃时,平壁炉墙散热强度q 与外壁温度tn的关系,如图2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炉炉体外表面温度多少正常?
工业炉炉体外表面温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炉子的热工效率,也影响到企业经济指标,为了降低能耗,设计者都在试图降低炉表散热损失。

总体而言,炉墙表面热损失的多少 与表面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损失越大,从下表可以看出具体数据。

10000
散热量(k J /(m 2·h ))20000
30000
40000
(°C )
以外表面温度250摄氏度为例,假如外表面积为10㎡,则炉子的外表损失Q=5350*10=53500W ,若使用的燃料为天然气,则每小时相应的多烧掉天然气
5.4Nm ³;如果做好绝热保温,炉墙温度降低到50℃,则表面散热损失
Q=349*10=3490W,相应多烧掉天然气0.35Nm ³。

两者相差5.05Nm ³/h ,具体经济指标大科不需多讲读者应该能算出。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分析出炉墙热损失的大小,但炉体外表面多少温度合适呢,大科翻阅炉窑标准整理了以下温度标准供大家参考。

根据现有窑炉热工状况可以进行节能改进,降低能耗,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欢迎各位来电与大科环保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