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习题: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Word版含解析.doc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7李清照词两首(附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7李清照词两首(附答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纱厨.
乍.暖

乍暖还.寒 还.是
读音 chú zhà huán hái
加点字
东篱.
堆.积

相识. 标识.
读音 lí duī shí zhì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2.解多义 瑞脑销金兽(动词,燃烧)
(1)销 莫道不销魂(动词,除去)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动词,熔化) 莫道不销魂(副词,不要)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代词,没有谁)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本课所选的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的作品,它们反映 了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
《醉花阴》写于北宋末年,当时丈夫赵明诚离乡在外任知州,李 清照独守空闺,形单影只,居室寂寥,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品茶、 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极度思念之下而写成此词。
(2)莫 至莫夜月明(通“暮”,晚上) 而卒莫消长也(副词,不)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人比黄花瘦(动词,表比较)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动词,比较) (3)比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动词,列在)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动词,与……相比) 寻寻觅觅(动词,寻找) 寻声暗问弹者谁(动词,沿着) (4)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形容词,平常的)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副词,不久)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 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而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 丢失了大量珍爱的文物、古籍。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 家亡、颠沛流离的痛苦。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此词。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易安体:李清照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 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该词体具有神“愁”形“瘦”而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同步练习题: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Word版缺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同步练习题: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Word版缺答案

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编者:刘宏霞审核人:方晓利一、课内巩固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落枕.热忱.耽.误沉.着B.梧桐.恫.吓胴.体侗.族C.兼.并搛.菜缣.素蒹.葭D.桑葚.戡.乱镶嵌.堪.称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B.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C.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D.东蓠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敌:抵挡。

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憔悴损:枯萎凋谢。

C.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将息:将要休息。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次第:光景。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莫道不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销魂B.东篱把酒..临风,感极而悲者矣..黄昏后把酒C.怎敌.他、晚来风急富可敌.国D.这次第..开..,怎一个愁字了得山顶千门次第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汪洋书记保留城中村的倡议透露出城中村有两重的历史价值:一则,广州的村庄多是古代北方望族南下建立,源来有自,源远流长....。

二则,城中村是广州发展的“印记”,是一种现当代的文物,这一印记不可磨灭,城市形态的多样性不应消失。

B.单纯地讲,一个单位裁减几个人的确算不了什么,但在现行的体制下,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一不小心,会招来很多的麻烦。

C.魏明伦真是妙手回春....,他改编的《潘金莲》,将传统小说中的一个荡妇,变成了一个追求妇女个性解放的新形象。

D.肇庆是广东省著名旅游风景名胜区,许多群众不解,一向以山清水秀....著称的肇庆,缘何也被戴上“重酸雨区”的帽子?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们普遍担心,迟早要出现的克隆人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数百万年的两性生殖方式,使人类在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遭遇巨大挑战。

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随堂练习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随堂练习 Word版含解析.doc

《李清照词两首》随堂练习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薄.暮/薄.雾浓云 重.阳/接踵.而至 缜.密/玉枕.纱厨 B .晶莹./暗香盈.袖 妆奁./帘.卷西风 悲戚./凄.凄惨惨 C .还.是/乍暖还.寒 相识./博闻强识. 堆积./疾.风劲草 D .将.来/最难将.息 憔.悴/渔翁樵.夫 床笫./次第.花开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薄雾浓云愁永.昼 永:漫长。

B .东篱把.酒黄昏后 把:举,端起。

C .怎敌.他、晚来风急 敌:抵挡。

D .如今有谁堪.摘 堪:忍受。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瑞脑销.金兽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B.⎩⎨⎧ ①有暗香盈.袖②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C.⎩⎨⎧ ①乍暖还.寒时候②秦王还.柱而走D.⎩⎨⎧ ①憔悴损.②满招损.,谦受益4将下列诗词名句补写完整。

(1)何须浅碧深红色,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鹧鸪天》)(2)只恐双溪舴艋舟,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武陵春》)(3)___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5)此情无计可消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一剪梅》)(6)枕上诗书闲处好,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7)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8)醉里插花花莫笑。

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蝶恋花》)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5~8题。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师用书:第2单元 7 李清照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师用书:第2单元 7 李清照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7 李清照词两首本课话题——刚与柔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满腹感伤的奇女子,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漂泊之苦,构成了她凄苦的人生。

她嫁给赵家的那一刻,本应相夫教子,但是,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双溪上的舴艋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腹愁苦。

她的词一如她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着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她的词才耐得住人们千百年地读下去。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董明珠走过的路不长草”,这是坊间形容格力首席执行官董明珠强势作风的一句评价。

在董明珠的世界里,一切都要清澈见底,她不接受任何一点点的“灰色地带”。

她在管理格力公司时,就采用刚柔相济的手段。

一方面用“刚”性的原则来管理人,管理企业;另一方面,用“柔”性的情怀来关心员工,关注社会。

在她看来,“刚”只是手腕,“柔”是情怀,刚柔相济才能兼济天下。

背诵——相关的名言警句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

——老子2.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诸葛亮3.不患不能柔,惟患不能刚;惟刚斯不惧,惟刚始有为。

——罗学瓒4.柔软的雨水可以滴穿坚硬的大理石。

——黎里[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玉枕.( ) 戚戚.( ) 憔悴..( )( )乍.暖还寒( ) 堆.积( ) 梧桐..( )( )【答案】 zhěn qī qiáo cuì zhà duī wú tónɡ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将⎩⎪⎨⎪⎧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自⎩⎪⎨⎪⎧ 独自.怎生得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却⎩⎪⎨⎪⎧ 却.是旧时相识 相如因持璧却.立(4)过⎩⎪⎨⎪⎧ 雁过.也,正伤心 愿枉车骑过.之 是谁之过.与 裘马过.世家焉【答案】 (1)动词,保养 动词,带领 名词,将领,带兵的人 (2)代词,自己 介词,从 (3)副词,表转折 动词,退 (4)动词,经过 动词,拜访 名词,错误 动词,超过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次序;一个挨一个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时练习:7李清照词两首一+Word版含答案.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时练习:7李清照词两首一+Word版含答案.doc

7 李清照词两首(一)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薄.雾(bó) 昼.夜(zhòu)瑞.脑(ruì)重.阳(chóng)B.纱厨.(chú) 把.酒(bà)销.魂(xiāo) 寻.觅(xún)C.悲戚.(qī) 乍.暖(zhà)堆.积(duī) 憔悴.(cuì)D.堪摘.(zāi) 梧桐.(tóng)相.识(xiāng) 盈.袖(yíng)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雾浓云愁永.昼永:漫长。

B.东篱把.酒黄昏后把:举,端起。

C.怎敌.他、晚来风急敌:抵挡。

D.如今有谁堪.摘堪:忍受。

3.下面是李清照的一首词《浣溪沙》,根据词的意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

黄昏疏雨湿秋千。

A.病起萧萧两鬓华B.小院闲窗春已深C.江梅已过柳生绵D.归鸿声断残云碧4.下列对《声声慢》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三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

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以忍受。

这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

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词作者忧国忧民的心理。

二.默写1. 理解默写(1)《醉花阴》描写借酒浇愁的诗句是,。

以花喻人的诗句是,,。

(2)《声声慢》中的叠字句开头是,,。

(3)《醉花阴》点出词眼的诗句是。

人教版语文必修4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4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点绛唇李清照蹴①罢秋千,起来慵整②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③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①蹴(cù):踏。

②慵整:慵懒地整理。

③袜刬(wàchǎn):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

【赏析】此词为李清照早年作品,写尽少女纯情的神态。

上片写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

词人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在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扬,像燕子一样地在空中飞来飞去,妙在静中见动。

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

借“嗅青梅”这一细节做掩饰,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

下片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形象、鲜活地刻画了出来。

初读强基·自主学习一、词语积累易错识记:①乍暖还寒:忽暖忽冷,天气变化无常。

易用错对象。

②明日黄花:黄花,菊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

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易望文生义。

二、词语运用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误。

1.他近日情绪时高时低,就像这早春二月的天气春寒料峭....。

(×春寒料峭:形容春天寒冷的天气。

应用“乍暖还寒”)2.有消息称,这家公司将会砍掉部分单反相机产品线,取而代之的很有可能就是无反相机产品,单反相机或成明日黄花....!(√明日黄花:此处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三、语基训练1.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写法的正误,并改正。

薄.(báo)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改正:答案:薄.(bó)消—销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家庭的女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时练习:7李清照词二首+二+Word版含答案.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时练习:7李清照词二首+二+Word版含答案.doc

《李清照词二首》(二)一、基础练习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卫生厅长评价某些医疗乱象时说,有些医院,从不把想法设法降低老百姓负担的事放在心上,而是想办法赚钱。

②为打好经济下行阻击战,我市创新方式,多措并举,积极帮助企业化解融资难题,支持企业渡过难关,提振企业信心,促进企业稳生产增效益。

XXK]③像《飘》《魂断蓝桥》这样令人赞叹的中文翻译名有很多,而这些译名只有在译者。

有时甚至数位翻译者长时间苦苦思索后才能产生出来。

A.挖空心思千方百计搜肠刮肚 B.搜肠刮肚千方百计挖空心思C.千方百计挖空心思搜肠刮肚 D.搜肠刮肚挖空心思千方百计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灿鸿”过后,杭州西湖迎来纯净的落日和透明的夜晚,苏堤、白堤,保俶塔、雷峰塔,沐浴在瑰丽的黄昏和迷离的夜色中。

“人间天堂”果然!②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才能成为的人民公仆。

③安徽宁国籍小伙官东此次当选“中国好人”,。

在“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救援中,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员官东无私无畏让出自己的装备,把生还的机会给予他人。

A.名副其实实至名归名不虚传 B.名不虚传名副其实实至名归C.名不虚传实至名归名副其实 D.名副其实名不虚传实至名归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足球是当今世界参与人数和传播范围最广的体育运动,具有广泛的杜会影响,深受世界各国民众喜爱。

B. 商家的宰客行为是一种“顽疾”,如果不大力整治,不仅会妨碍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还可能会“恶化”“癌变”,危及整个行业的生命。

C. 中国医药界在屠哟坳获诺贝尔医学奖的鼓舞下,以中国古代医书古方为基础研发新药将会得到力度越来越大的支持。

D.作为网络熟人社会的“朋友圈”,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但因传播环境的封闭,它的自我纠错力很弱,产生各种谣言充斥网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日,深圳一名年仅35岁的外企女白领突然猝死于深圳地铁的台阶上的报道,引发了人们对职场白领健康状况的关注。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训练反馈: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Word版含解析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训练反馈: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Word版含解析

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训练反馈(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戚.戚(qī)还.寒(huán)憔.悴(qiáo)重.阳(chónɡ)B.睦.邻(mù) 河畔.(bàn)栖.息(qǐ) 文牍.(dú)C.发酵.(xiào) 混淆.(xiáo)绥靖.(jìnɡ) 楔.子(xiē)D.手绢.(juàn) 轴.承(zhóu)土坯.(pī) 正.月(zhèn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瑞脑憔悴精兵减政不胫而走B.金兽帘卷出奇不意一筹莫展C.寻觅销魂满地黄花犄角之势D.堆积凄惨薄雾浓云少安毋躁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薄雾浓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②有暗香盈.袖(充满)③莫道不销魂..(极度的欢乐)④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⑤憔悴损.(损害)⑥独自怎生..得黑(怎么、怎样)A.①②③B.②③⑤C.④⑤⑥D.①②⑥4.下列词句中,不存在语序倒置现象的一句是(3分)() A.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B.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D.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5.默写(6分)(1)莫道不销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却是旧时相识。

(3)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______________!二、文本阅读(12分)阅读《声声慢》,完成6~8题。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当我们吟咏易安的诗词时,她的妩媚依然是我们心灵的一道风景;她的人格魅力依然还流淌在时空中。

作为女人,沧桑而不失坚强;作为文人,高格而不陷孤僻,忧愤而不失忠诚,出色而本色。

于小我中张个性,于风雨中念中国,虽然孑孓半世,一身轻愁,却给了我们永不褪色的传世风流。

⊙课内素材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寻觅的是什么呢?她寻觅的是国家民族的前途。

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不愿“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

身为女人的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痛拍栏杆,无人理解她身担的家仇国恨,只有独自一人愁。

她寻觅的是幸福的爱情。

她曾有过美满的家庭、幸福的爱情,却在转瞬间破碎。

她也做过再寻觅幸福的梦,但碎得更惨,还被以“不终晚节”载入史书,生前身后受此奇辱。

她能说什么呢?也只有独自一人愁。

她寻觅的是自身价值。

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完成了巨著《漱玉词》,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但在“女子无才便是德”“才藻非女子事”的社会里,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的凄凉,又“怎一个愁字了得”![运用角度]“爱国”“女性”“理想与现实”“逆境与成功”等。

⊙运用示例你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你集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苦于一身,人生的磨难和痛苦都折射在你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进而化为一种凄冷的美,“人比黄花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你个人的专有,彪炳于文学史册,空前绝后,无人企及。

于是,你被当作了愁的化身。

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你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你一人。

对你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你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化愁为美,创造了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

你词作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你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着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

于是,你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你和你的词也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1155年,在历尽了悲欢、荣辱之后,你这颗悬于太空的明星陨落了。

但是,你留给后世的文学艺术作品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而永远保存了下来。

你就是被誉为“词家一大宗”,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李清照。

(摘自《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李清照》) 【课外运用】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李清照。

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

你的美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走过“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走过“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冷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而你却因才气而孤独。

你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花,凛冽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谢。

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愁绪、忧郁的眼神,向我们走来。

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你的泪光柔弱中带着忧伤。

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

夜太漫长,凝成霜,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使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难将息,直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你的一生被这漫天的愁绪所包围,闺愁、家愁、情愁、国愁,又怎一个“愁”字了得!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

那愁情深深深几许?舴艋舟也无能为力。

既然载不动,那就和着孤独化作咸咸的泪,滴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滴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远的追求。

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

你不会孤独。

你带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

我坚信,在新的时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质兰心的女子。

爱玲继承了你的坚定与毅然决然,三毛继承了你的豪放与洒脱,张小娴继承了你的锐利与透彻,舒婷继承了你的甜蜜而独立的爱情……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远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消瘦.(shòu)亲戚.(qi)憔.悴(qiáo) 暗香盈.袖(yínɡ)B .充盈.(yín ɡ) 将.息(jiānɡ) 脑髓.(suǐ) 乍暖还.寒(hái) C .颈.椎(jìn ɡ) 笨拙.(zhuō) 不堪.(kān) 翘.首以待(qiáo) D .档.次(dàn ɡ) 东篱.(lí) 内疚.(jiù) 人才济.济(jì) 解析:B 项,“还”应读huán ;C 项,“颈”应读jǐn ɡ;D 项,“济”应读jǐ。

答案:A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薄雾浓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瑞脑销.金兽(熔化) B.⎩⎪⎨⎪⎧有暗香盈.袖(充满)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C.⎩⎪⎨⎪⎧有暗香..盈袖(清淡的香气)乍.暖还寒(忽然) D.⎩⎪⎨⎪⎧憔悴损.(相当于“煞”)最难将息..(调养,保养) 解析:A 项,“销”是“燃烧”的意思。

答案:A3.下列各项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B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D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解析:C项运用了对比手法,其他三项运用了借代。

答案:C4.下列各项中,断句有误的一项是()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B.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D.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解析:B项,应为: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答案:B5.补充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薄雾浓云愁永昼,________________。

(2)佳节又重阳,________________,半夜凉初透。

(3)________________,有暗香盈袖。

(4)莫道不销魂,________________,人比黄花瘦。

(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_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

(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答案:(1)瑞脑销金兽(2)玉枕纱厨(3)东篱把酒黄昏后(4)帘卷西风(5)乍暖还寒时候(6)如今有谁堪摘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6~7题。

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6.下列对这首词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词的上阕不写少女荡秋千时的娇美身影,而是写荡完秋千后的精神状态,妙在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

B.“起来慵整纤纤手”,“纤纤”二字用来形容双手的细嫩柔美,同时也借以点出人物的年华和身份。

C.“露浓花瘦”一语,表明时间是在秋天的早晨,地点是在花园,同时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

D.下阕用人物的动作,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而又好奇、冒失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

E.这首词语言质朴,形象生动逼真,不但有心理描写,还表现了主人公不拘于礼教束缚的一面。

解析:C项,“露浓花瘦”,这是全诗唯一一句写景,点明时间是春天早晨。

“薄汗轻衣透”,春天乍暖还寒,她竟荡出汗来,而且进而湿透了罗衫。

D项,“惊诧、惶遽而又好奇、冒失”错,应为“好奇却又娇羞”的微妙细腻的心理。

答案:CD7.“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三句源于唐人韩偓的“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同是写少女的形象,你认为谁写得好?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李清照的好。

相比之下“和笑走”略显轻薄,“和羞走”则深挚;“手搓梅子”只能表现不安,“却把青梅嗅”则可描画矫饰;“映中门”似旁若无人,而“倚门”则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笔,则少女窥人之态可掬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清平乐·年年雪里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觊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清平乐,词牌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两乐调命名。

双调,四十六字,属于中调古代诗歌。

B.“常插梅花醉”,一个“醉”字将词人热爱梅花,为梅花陶醉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

C.“挼”读nuó:采摘。

“无好意”:心情不好。

上阕三四句透露了词人生活坎坷,屡处忧患,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大减。

D.“看取”二句:“看取”是观察的意思。

观察自然界的“风势”。

虽然出于对“梅花”的关切和爱惜,但此处“晚来风势”应包含深层语义。

E.李清照在词中把个人身世与梅花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梅花上寄托了遭际与情思,构思甚巧而寄托甚深。

解析:A项,“中调”错,应为“小令”;C项,挼(ruó):揉搓。

答案:AC9.词人在这首词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来表现不同的赏梅感受,请结合全诗来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词人上阕一二句写自己早年醉赏梅花、三四句写中年泪洒梅花,下阕三四句写晚年无心(难以)赏梅,三个生活阶段,三种不同赏梅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自己早年的欢乐、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沦落,突出了词人人生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寄寓自己的今昔之感和国家之忧。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0~11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