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阶段总结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4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阶段总结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4

【训练1】(2018·三明模拟)传统民族节日是彰显一个 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由于教育的缺失及城市化 进程的加速、商家的炒作宣传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一些 承载着丰富文化内容的仪式被异化,节日活动中的铺张 浪费、环境污染等现象突出,物质化越来越严重,而文 化氛围越来越淡薄,传统节日文化正面临着考验。
如何传承传统节日,提升现代文明,如何让传统节日与 现代文明相结合,防止传统民族节日被异化,引起了多 方的重视。一些地方政府和民俗学家纷纷提出了“移 风易俗,保护传统民族节日”的口号。 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一些地方政府和民俗学 家提出“移风易俗,保护传统民族节日”口号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相关知识。首先,针对传 统民族节日被异化的现象,一些地方政府和民俗学家提 出了“移风易俗,保护传统民族节日”的口号体现了意 识的含义,即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其次,为了防 止传统民族节日被异化提出“移风易俗,保护传统民族 节日”的口号体现了意识的特点。第三,提出了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 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 人们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争论 有利于认识的发展”。
必修4单元
一、物质、运动、规律 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纠正: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 的根本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
2.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条件。 纠正: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 础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但不能改变规律。 3.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纠正:防灾减灾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能只是顺从自然。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检验
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 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 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 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 药物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三步:组答案,要规范
流程推导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基的唯一标准,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疟疾治疗实 践,接受检验;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 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 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2)受主客体条件的限制,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这就 需要坚持不懈,发挥团队精神,协作攻关。 (3)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屠呦呦小 组与全国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 最终获得成功。
解题流程
【典例】[2016·全国Ⅲ卷,39(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 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 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 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60多个单位 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 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 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 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 药物。

高考总复习政治一轮复习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同步教学课件) 课标人教版必修4

高考总复习政治一轮复习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同步教学课件) 课标人教版必修4
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故选C;ABD观点错误。
【答案】
C
【变式训练】
(2008上海卷14)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
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A. B. C.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解析】“……无不改……无不积……无不变迁……无不移易”说明了
2.
点评
并不矛盾。前者是指世界上的一起事物都存在千差万别、千变万化 的物质形态和现象。但世界的本质只有一个,是物质而不是精神,这就是世
界的统一性。
【高考题例】
(2009山东22)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
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所谓“能为人的意志所反映”,就是说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
人们所反映、所认识。 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 在方式是运动。
【误区警示】
1. 点评
物质是从各种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物质与物质的
具体形态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多数与少
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认为“物质是万事万物之和”,实际上是把物质与 各种物质的具体形态看作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而是错误的。
,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考点分析】
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再次,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规律就是事 物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联系。只有事物变化发展中的确定 最后,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稳定的联系,而不是多变的、易 逝的联系。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真题举例 考向3 物 2016·课标全国卷Ⅲ·23 质决定意识 2013·课标全国卷Ⅱ·23
考向扫描
命题方向
命题 点
考向扫描 考向5 实 践是认识的 基础
真题举例 2014·课标全国 卷Ⅱ·39(2) 2017·课标全国 卷Ⅱ·21 2017·课标全国 卷Ⅲ·23 2016·课标全国 卷Ⅰ·23 2014·课标全国 卷Ⅰ·22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考 情 解 读
命题点
考向扫描
考向1 哲学的物质 概念
考向2 规律
真题举例 命题方向 2014·课标全 高考对哲学的物质概念的 国卷Ⅱ·20 考查以选择题为主,对规 律的相关知识的考查选择 2014·课标全 题和非选择题均有涉及, 有时会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国卷Ⅱ·21 联系等相关知识结合考查
联系
• 2.哲学的运动概念 •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第一,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 根本属性 的__________ 和存在方式。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 承担者 。 的_________ • 特别提醒:注意区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物质的根本属性 • 1.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它揭示了物质的本质,是相对于 意识而言的特性。它概括了一切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是物质绝对 的、不变的特性。 • 2.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相对于物质的其他属 性,如可知性等而言的。因为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所以运 动属性是物质的其他属性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绝对的 •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__________ ,静 相对的 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__________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 静止的统一。
• (二)物质运动的规律 • 1.规律的含义 稳定的 本质的 、必然的、__________ •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__________ 联 系。 • 特别提醒:1.规律与现象的区别:现象是外在的、表象的,看得见、 摸得着,是具体的;规律是内在的、本质的,看不见、摸不着,是 抽象的。 • 2.规律与规则的区别: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 不能创造、改变或消灭它;规则是主观的,规则是规律的反映,但 不是规律本身。

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从性质上看,实践是一种改造活动,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是主观 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人类的基本实践有三种: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 动
2.正确区分实践的特点
客观 物质性
能动性
社会 历史性
是指实践的基本要素、过程及其结果是客观的,强调实践受客观因 素的影响
是指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强调实践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6.(2014·海南卷,22①)观念的存在不通过实践也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 提示:意识不能直接反作用于物质,要作用于客观事物,必须通过实践。认为观 念的存在不通过实践也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社会性——是指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突出“合 作”等,强调实践受横向因素的影响 历史性——是指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突出历史过程,强调实 践受纵向因素的影响
易错易混 1.(2017·北京卷,27③)充分发挥能动性,能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无限自由。 提示: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主体、 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 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具有客观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使人们的实 践活动获得无限自由。 2.(2016·全国Ⅰ卷,20①)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提示: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具有直接现实性。 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3.(2016·海南卷,22④)通过实践总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提示:遵循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 西。
(2客)直体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
的产物。
实特践别提示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无论是正确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无论是直接经

2019-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就是市场经济。
第一框 市场配置资源【重难点精讲】
二.市场调节
1.市场是如何调节资源配置的?
(1)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 出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2)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 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提示:良好的市场秩序的形成,需要多方努力。国家应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重视和推动诚信体系建设;生产经营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道德 水平,依法经营;消费者应增强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遵守 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第一框 市场配置资源【重难点精讲】
第一框 市场配置资源【重难点精讲】
【易错警示】
2. 只要遵循市场交易原则就能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的观点对吗?
提示:遵循市场交易规则,是建立良好市场秩序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 条件,所以,不能认为只要遵循市场交易原则就能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3. 加强诚信建设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因此规范市场秩序只靠加强诚 信建设即可?
第一框 市场配置资源【重难点精讲】
4.市场调节的弊端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3)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 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 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知识拓展:市场调节的三个不足,可以分别用一个成语来对应,从而加 深理解:自发性——利令智昏;盲目性——盲人摸象;滞后性——亡羊 补牢。】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1)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1)

2019/7/12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5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7/12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4
谢谢欣赏!
导向1 依托材料,考查意识的生理基础,注意:意识是人脑
特有的机能,动物没有意上,让
汽车碾碎,然后在汽车遇红灯停车时去吃。据此,有人认
为,有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这一观点
()
A.否认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否认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从农舍得到空间观念。“日出而
作,日入而息”,他们由农舍中出入而得到时间观念。这
表明
()
①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 ②中国早期的时
空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③时空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
映象 ④时空观念对社会生活起了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形式是主观的,故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人类社会具 有物质性,生产方式对社会生活起决定作用,④说法错误。

2019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5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2019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5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6-
1 2 3 4 5
1.(2017· 课标全国Ⅱ)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 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 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因为( ) ①发展理念反映了发展实践的曲折性 ②发展理念正确与否关乎 发展实践的成败 ③发展理念变革往往是发展实践变革的先导 关闭 ④发展理念变革意味着消除以往发展理念的影响 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2-
高考考纲要求 1. ①意识的起 物 源 质 ②意识的生 决 理基础 定 意 ③意识的内 识 容与形式
五年真题统计 2015 重庆 3/2015 福建 34
高考频次坐标
2016 课标全国Ⅲ23/2015 四川 6/2014 江苏 27/2014 浙江 28/2013 江苏 26
材料没有涉及人们对同一事物存在不同认识以及不同的价值判断与选
择,C、D两项与材料不符。 A
解析
关闭
答案
-8-
1 2 3 4 5
3.(2016· 课标全国Ⅱ)《韩非子· 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 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 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 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①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②正确认识老 关闭 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人所特有的,老马的行为只是 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 本能的行为 ,不是实践活动,故不选④。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独 到底都源于实践 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A.①③ B.①④ ,故舍去①。管仲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说明人的意识 C.②③ D.②④ 活动具有能动性 ,人能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从而解决了迷路问题,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C须o首py先rig正ht视2客00观4-规20律11的A存sp在os。e Pty Ltd. • (2)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结合起来。
9
• (3)按客观规律办事,实际上就是要做到实事
求是。因此,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认识规
律并利用对规E律va的lu认ati识on,o预nly见. 事物发展的趋 ted w势认ithC和识Aos方,ppy向变orsig,害eh.St指 为2li导 利0d0e实 ,4s-f践 造2o0r; 福1.1N利 于EA用人Tsp3对类o.s5事。eCP物litey规nLt律tPd性r.of的ile 5.2
• (4)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解放思想,坚持发
展的观点。规律存在的客观条件一旦发生变
化,规律的作用必然发生变化。因此,必须
通过不断解放思想来适应变化了的规律,在
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中把握规律。
10
• 3.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1)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
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 动的依据。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
• 一、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 • 1.世界的物质Ev统al一ua性tio原n 理only. ted •w(it1h)原As理po内se容.S:lid自es然f界or是.N物ET质3的.5,C人lie类nt社Pr会of也ile 5.2
• (进2),要以求求我真们务充实分的发E精挥v神a主l探u观a求能t事i动o物n性的o,n本不ly质断. 和解规放律思,想用,科与学时的俱 ted w理ith论A武s装p头os脑e、.S指li导de实s践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 (3)要C求op我y们rig把h发t 挥20主0观4能-2动0性11和A尊s重po客s观e规P律ty结L合td起.来,
是C物o质py的rig。ht世2界00是4-物20质11的A世sp界os,e P世ty界L的td真. 正 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 (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3
•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 (1)原理内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
质固有的根本E属va性lu和ati存on在o方nly式. ;运动是物质 ted w的ith运As动p,os物e.S质li是de运s f动or的.N承E担T 3者.5,C脱lie离nt物P质rof的ile 5.2
实践C;op坚y持ri把gh实t践2作00为4检-2验0认11识A的s真p理os性e的P唯ty一L标t准d.。
13
•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 (1)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
用,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错误的 认识则会阻碍实践的发展。
• (视2)认方识法的论反:作要用求(一尤E方其va面是lu要科a积学ti极o理n投论o身的n实指ly践导. ;作另用一)。方面又要重 ted •w4it.h追A求sp真o理se是.一Sl个id过e程s 的fo原r .理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践C主o体py、rig对ht象2和00手4-段20所11构A成sp的os实e P践ty,L是td人. 们 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具有客观物 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等特征。
• (2)方法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看 问题。
12
• 2.实践决定认识原理 • (1)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 (2)要自觉树立正确意识,反对错误意识。发 挥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
8
• 2.怎样按客观规律办事 • (1)按客观规律办事,首先要承认并尊重规律
的客观性。规E律va的lu存ati在on和o发nly生. 作用不以人的 ted w意ith志As为p转os移e.S,li任de何s f人or的.N活E动T 3要.5想C取lie得nt成P功rof都ile 5.2
造客C观op世y界ri,gh造t福2于00人4类-2。011 Aspose Pty Ltd.
• (2)方法论: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既要尊重客 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 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③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 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错误。
7
• 二、全面掌握辩证唯物论三个“怎么做”
• 1.怎样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 (1)人能够能动E地va认lu识ati世on界on,ly意. 识活动具有目 ted w的ith性As、p主os动e.S创li造de性s f和or自.N觉E选T 3择.5性C;lie人nt能P够rof能ile 5.2
动C地o改py造rig世ht界2,00意4-识20对11改A造sp客os观e P世ty界L具td有. 指 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 控制作用。
对C运o动py和rig相ht对2静00止4-的20统11一A。spose Pty Ltd. •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观点看问题,同时也要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
5
•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 (1)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 反映。意识对E物va质lu具ati有on能o动nly作. 用,意识能够
Ev单alu元ati总on结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6
• 5.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 (1)原理内容: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 性的前提。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 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 实践活动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②发挥主
观能动性是认识和E掌v握al客ua观t规io律n 的on必ly要. 条件。人可以在尊 ted w重ith客A观s规p律os的e前.S提li下de,s发fo挥r主.N观E能T动3性.5认识C和lie利n用t P规r律of改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15
运C动o和py脱rig离ht运2动00的4-物20质11都A是sp不os存e P在ty的L。td. • (2)方法论: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
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 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4
•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 (1)原理内容: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
恒的;静止是E相va对lu的ati、on有o条nly件. 的和暂时的。 ted w静ith止As是p运os动e.S的li一de种s f特or殊.N状E态T 3。.5物C质lie世nt界P是rof绝ile 5.2
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 (4)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
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11
•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 1.实践的特征原理
• (1)原理内容:E实va践lu是ati人on类on最ly基. 本的活动,实 ted w践ith的As观p点os是e.S认li识de论s f首or要.N的E基T 3本.5的C观lie点nt。P由rof实ile 5.2
ted w反ith作As用p于os物e.S质li,de正s f确or的.N意E识T 3能.5够C促lie进nt事P物rof的ile 5.2 发C展o,py错rig误ht的2意00识4-阻20碍11事A物sp的os发e P展ty。Ltd.
• (2)方法论: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使主观符合客观。②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 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 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识2)的方决法定论作:用要,求积我E极们v投a树l身u立a实实t践i践o活n第动o一n,的ly在观. 实点践,中重获视得实并践丰对富认 ted w和ith发A展s我p们os的e认.S识li;de要s把fo已r有.N的E知T识3应.5用于C实lie践n并t P去r指of导ile 5.2
• (1)原C理op内y容rig:h真t 理20与0谬4误-2往0往11相A伴s而po行s,e认P识ty具L有td和发现真
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4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