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劳技课程纲要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自理、学会创新。

2.增强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技术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思想意识,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

2.技术教育:学习简单的手工制作,如剪纸、折纸、泥塑等;学习基础的计算机操作,如Word文档编辑、PPT制作等。

3.实践拓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工厂、农村,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技术的力量。

三、教学安排1.劳动教育:每周安排一节劳动课,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并进行实际的劳动实践。

2.技术教育:每周安排一节技术课,教授学生手工制作和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巧。

3.实践拓展:每学期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四、教学方法1.劳动教育:采用“示范法”和“实践法”,教师先进行操作示范,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技术教育:采用“直观法”和“操作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掌握手工制作和计算机操作的技巧。

3.实践拓展:采用“体验法”,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感受劳动的辛苦和技术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劳动教育:通过观察学生的劳动表现,评价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态度。

2.技术教育:通过学生的手工制作和计算机操作作品,评价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3.实践拓展: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报告,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

六、教学保障1.师资保障:加强劳动与技术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2.设施保障:提供必要的劳动实践设施,如工具、材料等;提供计算机设备,保证技术教育的正常进行。

3.组织保障:建立健全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补充点:七、教学资源1.劳动教育:利用校园内的劳动实践基地,如农场、花园等,提供给学生实际的劳动场所。

小学三年级下期《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docx

小学三年级下期《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docx

课程名称:海燕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小学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下期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海燕出版社2008 年 12 月第三版《小学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下期》授课时间: 16— 17 课时授课教师:郑州中学第三附属小学尹明授课对象:三年级 1 班和 2 班课程目标:1.学科学习目标(1)爱劳动通过劳动激发学生对动手的兴趣和感情,体验劳动的创造价值,培养学生具有质量、合作、竞争、安全、环保等现代劳动技术意识。

(2)会动手学会工具、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并能按照设计要求制作。

(3)能设计在现实环境中能运用知识和技能,积极构思,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合理方案。

2.学段学习目标(1)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对参加劳动学习技术的兴趣,知道质量、合作、环保的意义,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劳动工具,并能与他人交流技术活动的感受。

(2)能够按要求,展开设想和构思,并能用口头和草图等形式表达出来。

(3)会使用简单的手工具和易加工材料制作小作品。

3.本册学习目标(1)了解劳动世界 ,理解劳动意义 ,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通过技术实践活动 ,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 ,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晶质 ,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 ,学会生活自理 ,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学会生活自理,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3)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4)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5)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

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6)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年级下册劳技课程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技课程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技课程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简单的劳技知识和技能,如整理书包、扫地、擦桌子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整理书包学习如何正确整理书包,培养整理物品的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放学后及时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2. 第二课时:扫地学习扫地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扫地能力。

引导学生注意地面的垃圾分布,提高扫地效果。

3. 第三课时:擦桌子学习擦桌子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擦桌子能力。

引导学生注意桌子上的污渍,提高擦桌子效果。

4. 第四课时:整理书桌学习如何正确整理书桌,培养整理物品的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定期整理书桌的好习惯。

5. 第五课时:整理床铺学习如何正确整理床铺,培养整理物品的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整理床铺的好习惯。

三、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劳技能力。

2.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精神。

3.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合作意识等。

2. 结果评价: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果,如整理书包的整齐度、扫地的干净程度等。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劳技知识和实践操作步骤。

2. 实物教材:如书包、扫把、抹布等,用于实践操作。

3. 评价表格:用于记录学生的实践表现和成果。

六、教学计划与安排1. 第一周:学习整理书包,养成整理物品的习惯。

2. 第二周:学习扫地,掌握扫地的方法和技巧。

3. 第三周:学习擦桌子,提高擦桌子效果。

4. 第四周:学习整理书桌,养成定期整理书桌的习惯。

5. 第五周:学习整理床铺,养成整理床铺的习惯。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 教师应耐心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劳技方法和技巧。

小学三年级下期《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

小学三年级下期《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海燕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小学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下期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海燕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三版《小学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下期》授课时间:16—17课时授课教师:郑州中学第三附属小学尹明授课对象:三年级1班和2班课程目标:1.学科学习目标(1)爱劳动通过劳动激发学生对动手的兴趣和感情,体验劳动的创造价值,培养学生具有质量、合作、竞争、安全、环保等现代劳动技术意识。

(2)会动手学会工具、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并能按照设计要求制作。

(3)能设计在现实环境中能运用知识和技能,积极构思,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合理方案。

2.学段学习目标(1)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对参加劳动学习技术的兴趣,知道质量、合作、环保的意义,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劳动工具,并能与他人交流技术活动的感受。

(2)能够按要求,展开设想和构思,并能用口头和草图等形式表达出来。

(3)会使用简单的手工具和易加工材料制作小作品。

3.本册学习目标(1)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晶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3)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4)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5)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

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6)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

2. 通过实例展示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作业:1. 调查身边的劳动与技术应用实例。

第二章:劳动安全常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安全知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安全规范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

2. 劳动中的安全操作规范。

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

2. 演示安全操作规范。

作业:1. 列举自己在家庭、学校中的劳动安全注意事项。

第三章: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劳动技术。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日常劳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整理床铺、衣物。

2. 扫地、拖地。

教学活动:1. 示范讲解整理床铺、衣物的方法。

2. 分组进行扫地、拖地实践操作。

作业:1. 回家后尝试独立完成整理床铺、衣物的任务。

第四章:简单的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

2. 制作简单的纸质手工作品。

教学活动:1. 讲解剪刀、胶水的使用方法。

2. 示范制作纸质手工作品。

作业:1.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尝试制作纸质手工作品。

第五章:植物种植与养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种植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植物种植的步骤。

2. 植物的养护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植物种植的步骤。

2. 示范植物的养护方法。

作业:1. 选择一种适合在家养的植物,按照所学方法进行种植和养护。

第六章:环保意识与回收利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方法。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意义。

展示法:展示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1.4 教学步骤:1. 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3. 展示:展示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4. 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体验。

第二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介绍。

动手操作的注意事项。

2.3 教学方法:演示法:演示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2.4 教学步骤:1. 引入:引导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的重要性。

2. 演示:演示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

3. 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注意安全。

4. 指导:引导学生反思和评价自己的操作过程。

第三章:培养劳动与技术的美感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美学价值。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美学特征。

审美观念的培养。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美学特征。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劳动与技术作品的美感。

3.4 教学步骤:1. 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劳动与技术作品的美感。

2. 讲解:讲解劳动与技术的美学特征。

3. 观察: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劳动与技术作品的美感。

4. 创作:让学生尝试创作具有美感的劳动与技术作品。

第四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创新思维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创新思维介绍。

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创新思维。

三年级劳技教案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劳技教案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劳技教案下册全册教案.doc教案内容:一、第一章:生活中的劳技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的劳技知识,学会简单的日常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教学内容:a. 个人卫生:学会正确的刷牙、洗脸、洗澡的方法。

b. 整理房间:学会整理床铺、叠衣服、收拾玩具等。

c. 厨房技能:学会使用厨房工具,如刀、砧板、筷子等,并学会简单的烹饪技巧。

3. 教学活动:a. 观看生活技能视频,让学生了解正确的日常生活技能。

b. 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掌握这些技能。

c. 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劳技知识。

二、第二章:环保劳技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一些简单的环保劳技。

2. 教学内容:a. 垃圾分类:学会将垃圾进行分类,了解不同垃圾的处理方法。

b. 节约用水:学会节约用水的方法,如关闭水龙头、利用淘米水等。

c. 植物种植:学会种植简单的植物,如盆栽、草本植物等,并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3. 教学活动:a. 观看环保知识视频,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一些简单的环保劳技。

b. 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正确分类垃圾。

c. 开展节约用水活动,让学生学会节约用水的方法。

三、第三章:手工劳技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手工劳技。

2. 教学内容:a. 纸工:学会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简单的纸制品,如剪纸、折纸等。

b. 泥工:学会使用泥巴等材料,制作简单的泥塑作品。

c. 布工:学会使用针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布艺制作,如编织、缝补等。

3. 教学活动:a. 观看手工制作视频,让学生了解手工劳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b. 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c. 举办手工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劳技作品。

四、第四章:健康劳技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学会一些简单的健康劳技。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下册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下册

三年级劳技课教案下册教案标题:三年级劳技课教案下册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劳技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3. 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劳技课的定义和分类2. 初步了解常见的劳技技能3. 实践操作: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素材、工具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纸张、剪刀、胶水、彩色笔等。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劳技课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劳技课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他们思考劳技课对他们的未来发展的意义。

探究(15分钟):1. 展示不同种类的劳技技能,如木工、绘画、编织等,让学生了解劳技课的多样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感兴趣的劳技技能,并解释每种技能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实践操作(30分钟):1. 分发工具材料和教学素材,让学生选择一种他们感兴趣的手工艺品制作。

2. 指导学生按照教学素材的步骤进行操作,同时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尝试自己的设计和改进。

3. 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帮助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和交流经验。

总结(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手工艺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困难。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劳技技能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劳技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其他手工艺品进行制作,并在下节课分享。

2. 邀请一位专业的劳技工作者来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劳技技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表现。

2. 学生制作的手工艺品的完成度和创意程度。

3. 学生对劳技课的理解和对劳技技能的兴趣程度。

教学反思:1. 需要注意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安全问题,提前做好相关安全提示和指导。

2. 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3. 在评估学生时,注重对学生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而不仅仅是手工艺品的成品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劳技课程纲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文明路小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设计教师:袁喜英白丽娟吴艳语
设计日期: 2012年2月
适用年级:三年级
学习材料:河南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科书三年级下册
学习内容及授课时间:
整理教室(1课时)
种盆花(1课时)
做小标语牌(1课时)
做毽子(1课时)
剪纸工艺(1课时)
做纸袋(1课时)
择菜、洗菜(1课时)
洗茶具、餐具(1课时)
叠衣服(1课时)
认识几种工具1课时)
正确使用干电池(1课时)
电风扇的使用(1课时)
学查水表、电表、燃气表(1课时)
养兔子(1课时)
害虫防治(1课时)
课程目标
(1)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培养认
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晶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3)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4)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5)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

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6)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7)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

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8)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

(9)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

内容安排
三、具体措施:
教师方面:
1、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质量观;
2、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研究和观摩课活动,经常性的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主动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换意见;
3、不断加强学科性学习以及教学研究,提高自己的自身文化素质。

4、转变教学观念,遵循教育规律,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方法,新路子,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努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以及劳技技能。

5、认真备课、写教案、研究课,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调整,出色完成教学任务;
6、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对学生循循善诱。

学生方面:
1、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2、尊敬老师的辛勤劳动,听从老师的正确教导,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劳技操作任务。

3、认真听讲,积极动脑,思维准确,大胆发言,不懂的知识和问题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准备好上课所必须的材料,课后,把上课的知识点延伸到生活中,懂得知识的回归生活。

5、积极参加学科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动手、动脑、动口和创造能力;
6、建立学习型组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广泛交流,加强研究,相互补充,形成一种活泼、主动、向上的学习新风尚;
四、有效性评价
(一)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1)课堂上教师注重观察学生学习动态。

(2)学习态度生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价相结合。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1)作业评定:师评、生互评、自评。

(2)进行一次作品展览,评出最佳作品;
(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1)由学生的作品、参与情况进行评价。

(2)听课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3)同科教师互评。

(4)教研组内进行评价。

(5)自我反思。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内容及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对剪纸、制作劳动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2.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
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实践能力;1.认识各种工具;2.初步掌握剪刀、刻刀和裁纸刀的使用方法;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内容及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对剪纸、制作劳动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材编入10篇课文。

二、教学目标
76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1]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内容及分析;本册教材主要对剪纸、制作劳动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2.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实践能力;1.认识各种工具;2.初步掌握剪刀、刻刀和裁纸刀的使用方法;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内容及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对剪纸、制作劳动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材编入10篇课文。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

2.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

4.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实践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各种工具。

2.初步掌握剪刀、刻刀和裁纸刀的使用方法。

3.教学生学会制作拉花的方法。

4.教学生学会制作对称图形的方法。

四、教学措施
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被学生备课、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2.劳动课不仅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3.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规范化,只有这样才防止发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发生。

4.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进行,也可去课堂讲解课外实践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五、教学进度表
- 1 -
-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