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神木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合集下载

2012年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区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2月29日在***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区人民政府区长***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区开拓进取、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区政府坚持科学发展,秉持市区共建,紧紧围绕“两个中心”建设不动摇,团结和依靠全区各族人民,抢抓机遇,团结拼搏,超额完成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区工作呈现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市更加宜居宜业,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8.5亿元,同比增长22.3%;财政总收入完成29亿元,同比增长67.3%;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6亿元,同比增长2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5.4亿元,同比增长10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84亿元,预计同比增长19.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251元,同比增长17%。

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4315元,同比增长22.1%。

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3.6 : 48 : 48.4。

多项指标总量位居全市第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质量均创历史新高。

(二)项目带动成效凸显,工业经济增势强劲。

全年实施工业重点项目38个,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1亿元,同比增长74.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54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35.4亿元,同比增长50.9%。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6.3亿元,同比增长29.8%。

产业基地、装备制造园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产业承接能力进一步增强,被确定为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产业承接基地。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24•【字号】陕政发[2012]14号•【施行日期】2012.0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陕政发〔2012〕14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陕西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依照执行。

2012年的各项具体计划,由省发展改革委及有关部门组织下达和实施。

各市(区)、各有关部门要将计划执行情况于每季度后次月前5个工作日内报送省发展改革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四日陕西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以来的重大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经济危机的成果,努力推进各项工作再上台阶。

继续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正确处理速度、结构和物价三者的关系,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好全省和谐发展的大局;继续坚持改革创新、埋头苦干,把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严谨细致的敬业精神结合起来,全力推进各项既定部署的贯彻落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达到14300亿元,增长13%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万亿元,增长不低于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20亿元,增长18.5%;外贸进出口总额163亿美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达到2688.63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和1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3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4%左右;单位GDP能耗下降3.5%,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分解一览表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分解一览表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分解一览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4.26•【字号】汉政发〔2012〕19号•【施行日期】2012.04.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分解一览表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安排部署了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落实好各项任务,是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政治责任和法定职责。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分解一览表》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一、提高认识,积极覆行职责。

《政府工作报告》安排部署的2012年工作任务,是市政府向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

完成好这些目标任务,对于汉中加快发展、追赶跨越、建设“三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落实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作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实施,强力推进落实。

包抓领导要切实担负起指导、检查、督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牵头单位和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牵头抓总的责任,主动与实施主体或协办单位加强联系,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施主体或协办单位要切实担负分工主抓或配合的责任,主动工作,积极履职,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目标任务。

二、细化任务,狠抓工作落实。

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对所承担的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量化,定目标、定责任、定时限、定标准、定措施,把工作任务落实到科室和人员,倒排工作时限,制定推进计划,明确阶段目标,建立台账,逐一销号。

对已定目标,要紧盯不放、全力推进;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强化协调,全力攻坚,推进落实。

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弘扬先进,鞭策落后,为重点工作任务落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商洛市市长杨冠军所做的《2012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商洛市市长杨冠军所做的《2012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商洛市市长杨冠军所做的《2012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第二届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团结依靠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扩大内需等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励精图治,积极进取,全面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我们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不懈扩内需、保增长、扩总量,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362.88亿元,增长15.1%,是2006年的2.6倍,年均增长14.5%。

财政总收入26.75亿元,增长25.9%,是2006年的3.7倍,年均增长29.8%。

地方财政收入16.5亿元,增长37.3%,是2006年的4.9倍,年均增长37.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8.36亿元,增长30.9%,是2006年的3.1倍,年均增长25.3%,五年累计完成1116.61亿元,是前五年的3.2倍。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18亿元,增长16.4%,是2006年的2.3倍,年均增长18.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44元,增长17.1%,较2006年净增9573元,年均增长18.2%;农民人均纯收入4586元,增长27.2%,较2006年净增2977元,年均增长22.4%。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46.59亿元、贷款余额187.48亿元,较2006年增加279.64亿元和114.9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1.7%和20.9%。

(二)特色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五年来,我们围绕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坚持不懈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优势主导产业支撑效应显著提升。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工的通知-宁政办发[2012]13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工的通知-宁政办发[2012]13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工的通知正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工的通知(宁政办发〔2012〕13号)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和事业单位:2012年自治区总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进出口总额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2‰以内。

为切实做好今年政府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现就《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重点工作任务分工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在拉动经济稳步快速增长上务求更大实效(一)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745亿元。

开工建设神华宁煤煤炭间接液化、广银铝业20万吨铝板带箔、吴忠热电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国电英力特煤基化多联产、捷美丰友合成氨尿素、宁夏石化大化肥等项目。

(齐同生常务副主席、赵小平副主席、刘小河主席助理分别负责,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宁东管委会等有关部门牵头落实)(二)实施一批重大交通和物流项目,完成投资125亿元。

全面开工兵沟黄河大桥及连接线、石嘴山黄河大桥改扩建等工程,加快实施银川河东机场三期扩建、包兰铁路复线惠农至银川段、原州区至王洼铁路、青兰高速东山坡至毛家沟段、东线高速盐池至红井段、西线高速崇岗至平罗连接线等项目。

千亿神木——西北县域经济的一面旗帜

千亿神木——西北县域经济的一面旗帜

千亿神木——西北县域经济的一面旗帜作者:陈胜强王新国来源:《现代企业》2013年第03期不久前,在陕西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陕西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张晓光向媒体介绍2012年全省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透露,2012 年神木县GDP已经超过千亿元大关。

这一消息不仅鼓舞三秦大地,更让习惯了东南部县域经济屡创佳绩的专家学者为之一振。

“县域GDP过千亿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里程碑,这不仅填补了整个西北的空白,而且对于改变中国区域经济结构都有重要的意义”,一位专家在得知神木GDP过千亿时如此评价。

一、逆势上扬,县域经济创造神话其实,神木创造千亿的过程并不顺利。

“直到去年第三季度结束时,我们对于能否完成千亿目标依然没有把握”,神木县发改局副局长高海雄介绍。

由于去年受国内外经济下行的压力,煤炭作为工业“粮食”,市场需求整体不足,价格暴跌。

统计显示,煤炭价格去年1—9月份呈逐月下降走势,特别是9月份煤炭价格跌至低谷,累计降幅达26.05%。

2012年陕西动力煤价格累计降幅为26.50%。

一般情况坑口煤炭价格每吨在550元到600元比较合理,但如今实际价格在400元左右。

而神木的经济结构中工业经济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占到七成五以上,而原煤生产的产值占到工业产值的七成以上,这就让神木在2012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倍感压力。

不过,神木还是顶住了,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1003.89亿元,增长15%,完成年度目标1000亿元的100.4%。

其中:一产10.63亿元,增长6.0%;二产761.65亿元,增长19.9%;三产231.61亿元,增长4.4%。

特别是煤炭、兰炭、化工、电力、载能、建材等六大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健增长,生产原煤2.03亿吨,增长23.2%(其中,央企9697.8万吨,增长9.4%;省市6048.7万吨,增长18.9%;地方4582.6万吨,增长79.2%);兰炭1316.2万吨,增长50.3%。

焦化公司年产60万吨兰炭项目安全设施验收

焦化公司年产60万吨兰炭项目安全设施验收

焦化公司60万吨/年兰炭项目安全设施顺利通过验收焦海亮 QQ 405174892(赵家梁工业园区焦海亮 11月27日电)2012年11月27日上午8时,由陕西省安监局组织召开的陕西恒源煤电集团焦化有限公司60万吨/年兰炭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审查会,在神木兴扬国际酒店12层会议室举行。

参加会议的领导同志有省安监局事故救援处副处长李维琳、省安监局监察室主任陈坤山、榆林市安监局局长马明轩、神木县安监局局长王振,出席会议的其他同志还有验收专家组、建设单位(焦化公司)、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安全评价单位的相关代表,其中验收专家组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天元化工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伟君、神木县联众煤化工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杨治刚、西北大学化工安全专业教授郭人民组成。

首先,焦化公司呼小勇、梁燕燕代表建设单位对项目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及试生产安全运行的情况进行了汇报;随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分别对项目施工、监理过程中安全设施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郭教授对上述单位的汇报予以简单的点评。

最后,陕西凯利达安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艾总代表安全评价单位对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编制情况进行了汇报。

上述各单位人员在汇报结束之后暂时离开会场休息,专家组与安监局各级领导举行闭门会谈。

以郭人民教授为首的专家组对陕西恒源煤电集团焦化有限公司提交的60万吨/年兰炭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申请材料(以下简称《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申请材料》)进行了集中审查,他们仔细查阅、复核了建设单位提交的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申请材料、工程参与相关方的总结材料和政府有关部门单项验收文件资料,重点审查了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

审查结束后,工作人员通知建设、施工、监理、评估单位相关人员返回会场继续开会。

专家和领导同志经过仔细分析、认真审查,充分商讨,最终形成以下审查意见:(1). 2008年7月,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该项目进行了备案(陕发改工业[2008]897号);2008年1月,取得了神木县城乡建设局颁发的《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神建发[2008]第001号);2011年6月,取得了神木县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用地的批复(神政土批转字[2008]54号);2008年7月,榆林市安监局对该项目进行了设立安全批准(榆安监危设[2008]64号);2012年6月,项目通过省安监局的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批复,2012年7月,取得了省安监局的试生产方案备案告知书。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2012)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2012)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2012)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01•【字号】陕政发[2012]6号•【施行日期】2012.0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陕政发〔2012〕6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2012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低于25%,财政总收入增长1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和15%以上,物价涨幅控制在4%左右,万元GDP能耗下降3.5%,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削减1.5%、1.5%和2%,氮氧化物排放力争实现零增长,逐步将PM2.5指标纳入监测体系。

为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现就《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重点工作的部门分工提出如下意见:一、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万亿元,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农业、民生、优势特色产业和生态环保等方面的项目建设。

加快建设西成客运专线,铁路建设规模1500公里。

开工建设宝汉高速和沿黄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

新增煤炭产能约3000万吨。

新能源装机突破300万千瓦。

继续实施气化陕西、电力外送、西安地铁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

(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交通运输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参与)(二)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确保工业稳定增长。

在壮大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激光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物联网等产业发展,确保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以上。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国资委、省科技厅、省中小企业局参与)(三)继续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加快“一中心一基地”建设,抓好“千亿百项”技术改造工程,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利用研发成果与企业合作,鼓励科技人员与实体经济结合,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全年专利申请数不少于3.2万件,技术交易额不低于260亿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3月26日在神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神木县县长黄建军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和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力以赴“增投入、扩总量,调结构、促转型,保稳定、惠民生”,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年实现GDP771亿元,增长27%(占全省的1/15,全市的1/3);完成财政总收入181亿元,增长38%(占全省的1/14,全市的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亿元,增长61%,增幅近年最高;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4亿元,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6064元和10798元,分别增长17%和25%。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上升到全国第36位,跃居西北第1位。

(二)工业经济持续增长。

“六园八区”年度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6亿余元,路、水、电、绿化等完善齐备,具备大园区承载能力。

锦界工业园被评为全省新型工业化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2011年引进项目投资10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工业总产值220亿元。

柠条塔、燕家塔被升格为副县级建制工业园区,柠条塔入园项目42个、建成25个,项目总投资11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0亿元;燕家塔建成项目40余个,项目总投资6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2亿元。

第二新村陶瓷项目开工,石窑店园区年产300万吨煤矿项目核准且稳定生产,赵家梁园区年产20万吨密闭电石炉项目建成投产。

2011年,全县形成了1.74亿吨原煤(增长8.4%)、840万吨兰炭(增长57%)、34万吨聚氯乙烯(增长258%)和212亿度发电量(增长4.3%)的工业产品产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91亿元,增长36%。

成功打造了以兰炭、电石、聚氯乙烯、金属镁为主要环节的煤—电—载能—聚氯乙烯、煤—兰炭—载能(金属镁)—化工(建材)、煤—煤焦油—燃料油、煤—甲醇—醇醚产品等四大循环产业链,形成了以煤炭初级加工转化为主的完整工业体系。

煤炭整合重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县地方煤炭主体企业减少到22户,但生产规模由1242万吨/年增加到7865万吨/年,提高了6.4倍;单井规模由6.3万吨/年增加到80万吨/年,提高了12.7倍。

23户大型兰炭项目全部建成投运,配套建设的尾气综合利用、烟气脱硫、污水处理等项目基本建成;籽煤低温干馏、铸造型焦等新工艺研发工作有序推进,兰炭物流园区规划编制完成,神木兰炭地理标志产品注册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电石产业整合提升步伐加快,电石集团循环综合利用项目、陕煤神木能源发展公司30万吨密闭电石炉等一批循环利用项目开工建设。

北元化工10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建成投产,累计完成投资83.8亿元;神木化工、锦能国电等项目稳定运行。

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万元GDP能耗下降3.8%,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削减3%、1.8%、1.5%和1.1%,均在减排控制指标之内,实现了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和环境污染、企业能耗有效控制的良好局面。

(三)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传统农业在“333工程”、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政策的支持下不断发展。

全年安排农业重点项目78项,总投资27.9亿元。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78万亩,红枣保存面积22万亩,小杂粮种植面积36万亩,粮食总产量16万吨;羊子饲养量达到139万只、生猪27万头。

现代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编制了全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形成了畜牧、红枣、小杂粮等主导产业。

尔林兔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成为全省首批“省级农业示范园”,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23亿元,入园企业12户、完成投资8000余万元;中(国)加(拿大)现代农业合作陕北示范项目成功落地,西沟四卜树、解家堡赵家沟、中鸡白绒山羊等特色农业园区建设方兴未艾;神木四妹子、通海羊绒、小康农业等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6亿元、畜牧业产值11亿元。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保障农业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新建农村公路303公里、农村人饮工程10处,新造基本农田4000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8800亩,维修加固淤地坝69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3平方公里,完成植树造林28.3万亩、人工种草16万亩,全县林草覆盖率达到54%。

(四)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传统煤炭初级加工加快向煤焦油深加工、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推进,涌现出以天元、富油为代表的煤焦油深加工,以上海胜邦、融和集团1,4丁二醇为代表的精细化工项目集群。

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成立了装备制造集团,实现年产值9亿余元,力锐机械制造、神帝矿山设备等一批装备制造骨干企业稳步发展,陕西大通矿用防爆车项目建成投运。

新能源产业加快推进,引进了国华神木墩梁风力发电、中国风电、大唐风电等一批新能源项目。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西部最大的县级博物馆基本建成;修编了全县旅游总体规划,编制了杨家将文化产业园、天台山和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总体规划;红碱淖、二郎山4A级旅游景区通过初评;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2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益6.9亿元。

金融业平稳有序发展,招商银行成功落户神木,小额贷款公司管理不断规范,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513亿元,增长22%;贷款余额278亿元,增长30.7%。

(五)民营经济成果丰硕。

成功举办第五届民营经济博览会,修订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组织了3批共有150余名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参加的培训班。

继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县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全年累计为36户中小企业提供借款6.72亿元,县中小企业局为242户民营企业提供贷款贴息5000万元。

兰炭、电石集团运行有序,新组建了镁业、建材等企业集团,民营经济整体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加大县域经济和民营企业对口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了《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规定》,积极与阎良通用航空公司、西安曲江文投公司等大型企业开展合作洽谈,全年共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达1038亿多元。

民营企业全年实现总产值455亿元,增长48%,占全县GDP的比重接近60%;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分别增加413户和2000户,累计分别达到2424户和20884户,民营集团公司达35家,从业人员超过8万人。

(六)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

县城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年共实施17项城市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6.4亿元。

城区道路黑色化、城区综合整治、四支河覆盖等工程顺利完工,麟州南路延伸工程基础完工;新增城区供热面积4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0%以上,新增天然气用户6200户、供气普及率达85%;人饮净化水厂二期工程顺利完工,城区饮水难题得到彻底缓解;绿化、亮化工作同步开展,全年投资超过7000万元。

新村、二村、西沙、铧山建设如火如荼,“一主四卫”城市组团初具雏形,县城区规划控制面积扩大到46平方公里。

锦界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完成投资3.8亿元,大柳塔、店塔、大保当等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全县城镇人口数量突破25万,城镇化率达到70%。

(七)民生建设全面加强。

民生投入和保障能力不断加强,2011年县财政投入达29.1亿元,其中财政直补资金8.3亿元,人均2000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2.6亿元、1.68亿元和424元。

启动了“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民生慈善基金筹集工作,已达成意向捐资40多亿元。

全面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投资2亿多元在县城及大柳塔、店塔等重点镇新建了11所幼儿园。

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免费医疗全年治疗住院患者4.2万余人、报销医药费1.74亿元,全县出院病人治疗费用人均降低400元。

人口与计生工作成效明显,“关爱女孩”行动和“双非”治理活动深入开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7‰以内。

努力提升城乡社会保障水平,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64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25元,补贴标准全省最高;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城乡一体,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至每人每年4380元,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

有序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已建成经适房11万平方米、廉租房4.6万平方米,在建各类保障性住房70余万平方米。

增加了公交车和出租车数量,修建了4座过街天桥,在东兴街和九龙大道部分路段实行单向通行,城区交通拥堵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多渠道解决就业难题,全年新增就业、再就业岗位224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

加强技防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狠抓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约访活动,开通了“县委书记、县长公开电话”,民意诉求表达渠道进一步畅通。

安全生产形势良好,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一年来,在全球经济大幅波动、国内经济增长趋缓的大背景下,全县上下同舟共济,攻坚克难,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把握大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几大班子和衷共济、团结奋进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艰苦努力、共同奋斗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神木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近年来神木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东南沿海发达市县比,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还不大,产业结构不够优化,非资源型产业刚刚起步,人才与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不足;城乡发展差距明显,一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还很落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生态环境仍然脆弱,交通、土地、水资源等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征地拆迁过程中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2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2012年是全县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突破之年。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增速趋缓,通胀压力仍然较大,能源、环境、土地、产业准入等政策约束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我们落实配套资金、增加民生支出和优化投资结构、提高项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兄弟区县竞相发展,比环境、抢项目、争资金,竞争日趋激烈,我县肩负着跨越发展、和谐稳定的双重任务,面临着既要爬坡、又要赶路的双重压力,不进则退、慢进也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