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界面化学(华东理工大学)-1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报告生课程

研—504
材料科学中电化学过程及方法
化学生物学
现代仪器分析
研—505
线性与非线性规划
线性与非线性规划
高等分析化学
研—506
测控系统软件设计方法/机械制造过程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
过程测试与信号处理/
研—507
机械工程CAD/CAT
工业水处理/
工业水处理/
研—509
物理中的数学方法
物理中的数学方法
2018
周
教室
8:00 —9: 35 第 1、2 节
9: 55—11: 30 第 3、 4 节
1: 30— 3: 05 第 5、6 节
3: 25 — 5: 00 第 7、8 节
晚6: 00开始
研—501
基础数学专题选讲
研—503
废水治理理论/能源与坏境
废水治理理论/计算流体力学
胶体与界面/过程开发方法
教室
8 :00—9: 35 第 1、2 节
9:50 — 11:35 第 3、4 节
1 : 30 — 3: 05 第 5、6 节
3: 25— 5: 00 第 7、8 节
晚6: 00开始
研—501
基础英语15班 < 六-203)「
基础英语22班 <六-203)
研—503
基础英语16班 < 六-204)
基础英语23班 <六-204)
/计算机控制与接口技术寸
研—504
高分子合金
基础英语3班 <六-205)
基础英语9班 <六-204)
研—505
/现代计算机系统结构
/现代计算机系统结构
基础英语10班 <六-205)
研—506
胶体界面化学(华东理工大学)-8

3 静电稳定胶体的稳定机制 —— DLVO理论
戎
宗
3胶体的破坏
明
3高分子稳定胶体的稳定机制
版
权 所
有
(1) 颗粒间的范德华引力 主要由静电作用 诱导作用 色散作 用和电子云间的斥力构成 可近似用 兰纳-琼斯位能函数式表示
戎
宗
σ 12 σ 6 ε p = 4ε − r r
由Hamaker结果
戎
版
A R UA = − ⋅ 12 H 0
权 所
• Keeson力
2 2 µ12 µ2 UK = − 3 kTr 6 2 α1µ2 + α 2 µ12 UD = − r6 3 h ν 1ν 2 α1α 2 UL = − ⋅ 6 2 r ν1 +ν 2
有
胶粒间的长程van der Waals引力
戎
UR =
2 64n0 kTν 0
宗
κ∝ n01/2
κ
exp(− 2dκ )
κ∝z
UR ∝ exp(-2d)
R O1
h
dh H0 O2
权 所
R 1−
h2 R2
H
由几何关系
(
i 环间斥力能增量
有
)
1/ 2
两球形胶粒双电层重叠时的斥力位能
1/ 2 H − H0 = R − (R 2 − h 2 ) 2
有
位阻效应
高分子能够保护胶体的机制主要是 位阻效应 在颗粒表面的高分子 形成了厚度为δ 的保护层 它们阻 止了颗粒的聚结
Ep c
O
b
a
版
权 所
h
明
加入高分子物质后 总位 能曲线EvdW的变化 高分子在保护层中的密度 a>b>c>d
华东理工大学(已有10试题)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1991——1992,1994,1996——2007(1997——2003有答案)化工原理1993——2007,2010(2010为回忆版)化工原理(综)1999网络与数据库2003——2006自动控制原理1998控制原理2000——2007运筹学2000——2006高分子化学和物理1998——2007有机化学(含实验)1996——2007硅酸盐物理化学(含实验)1998——2007细胞生物学(含细胞遗传学)2000——2005化学制药与工艺学1999精细化学品化学及精细有机单元反应2000——2002分析化学1998--2002,2007催化原理2000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2004工业水处理2000计算主意2000,2003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物理化学1991——1992,1994,1996——2007(1997——2003有答案)综合化学1998——2006有机化学(含实验)1996——2007化工原理1993——2007,2010(2010为回忆版)化工原理(综)1999普通生物化学1996——2004第1 页/共9 页生物化学1996——2002,2005——2007,2010(2010为回忆版)化学制药与工艺学1999精细化学品化学及精细有机单元反应2000——2002分析化学1998--2002,2007无机化学1998——2004,2007催化原理2000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2004工业水处理2000计算主意2000,2003生物工程学院微生物学1996——2007普通生物化学1996——2004生物化学1996——2002,2005——2007,2010(2010为回忆版)综合化学1998——2006化工原理1993——2007,2010(2010为回忆版)化工原理(综)1999食品工艺学2000——2006化学与生物综合2007化学制药与工艺学1999精细化学品化学及精细有机单元反应2000——2002分析化学1998,2000——2002,2006食品工程2000——2002药物化学2000——2002催化原理2000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2004工程经济学2000工业水处理2000计算主意2000,2003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原理1998——2006机械设计2002——2006机械零件2000——2002机械发明基础2001——2002,2004金属机械性能2002材料力学1998——2007,2010(2010为回忆版)微机技术1997,2000——2004,2006——2007微机原理1998——2007微机原理及接口2002——2006化工原理1993——2007,2010(2010为回忆版)化工原理(综)1999物理化学1991——1992,1994,1996——2007(1997——2003有答案)高分子化学和物理1998——2007理论力学1999——2002自动控制原理1998控制原理2000——2007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2007系统软件(含操作系统)1998——2006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1996——2002网络与数据库2003——2006计算机应用基础2000——2002泵与压缩机2000——2002工程材料2002——2004工程热力学1996——2004,2007化工容器设计2000——2002金属学2000——2002流体力学(2)2002普通物理2002第3 页/共9 页物理2000宝石学2000催化原理2000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2004工程经济学2000工业水处理2000计算主意2000,200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化学和物理1998——2007综合化学1998——2006硅酸盐物理化学(含实验)1998——2007化工原理1993——2007,2010(2010为回忆版)化工原理(综)1999材料科学基础2002——2007物理化学1991——1992,1994,1996——2007(1997——2003有答案)普通生物化学1996——2004生物化学1996——2002,2005——2007,2010(2010为回忆版)化学制药与工艺学1999精细化学品化学及精细有机单元反应2000——2002分析化学1998--2002,2007宝石学2000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2004工程经济学2000工业水处理2000计算主意2000,2003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号与系统(含数字信号处理)2002——2007微机技术1997,2000——2004,2006——2007微机原理1998——2007微机原理及接口2002——2006自动控制原理1998控制原理2000——2007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2007系统软件(含操作系统)1998——2006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1996——2002网络与数据库2003——2006计算机应用基础2000——2002测量及调节仪表2000——2002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2000——2002工程经济学2000计算主意2000,2003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物理化学1991——1992,1994,1996——2007(1997——2003有答案)环境化学2002——2006化工原理1993——2007,2010(2010为回忆版)化工原理(综)1999化学制药与工艺学1999精细化学品化学及精细有机单元反应2000——2002分析化学1998--2002,2007传热学2002——2005环境分析与监测2002环境工程(含环境检测)1999——2002煤化学及工艺学2000,2002宝石学2000催化原理2000第5 页/共9 页工程经济学2000工业水处理2000计算主意2000,2003药学院物理化学1991——1992,1994,1996——2007(1997——2003有答案)有机化学(含实验)1996——2007普通生物化学1996——2004生物化学1996——2002,2005——2007,2010(2010为回忆版)药理学1999化学制药与工艺学1999精细化学品化学及精细有机单元反应2000——2002分析化学1998--2002,2007药物化学2000——2002植物保护2004——2006化学与生物综合2007催化原理2000理学院高等代数1996——2002,2004——2007数学分析1996——2007量子力学1998——2001,2003——2006普通物理2002物理2000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设计基础2002——2007设计史论2004——2007设计史概(含设计史、设计原理)2002——2003命题设计2002商学院经济学及经济学说史2003——2006(2005有答案)经济学说史(含当代经济学流派)1998——2002(2000——2002有答案)西方经济学1998——2002(2000——2002有答案)国际经济学2002——2006管理学原理2000——2007(2000——2005有答案)企业管理1998,2002国际经济学2006运筹学2000——2006会计学2001——2002财务与会计基础2004——2006管理信息系统2000——2001经济管理基础理论2003——2005(2003——2004有答案)化工原理1993——2007,2010(2010为回忆版)化工原理(综)1999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2007系统软件(含操作系统)1998——2006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1996——2002网络与数据库2003——2006计算机应用基础2000——2002高等代数1996——2002,2004——2007工程经济学2000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环境法学2004——2006法学理论综合2005——2006社会学理论与主意2005——2007第7 页/共9 页社会调查研究主意1998,2000——2002社会研究主意2004——2005社会学概论1998——2004西方社会学史1998——2007政治学原理2004——2007政治学概论2005西方政治制度2004——2005西方社会思想史2000公共管理学2007行政管理学2004——2006(2004有答案)公共政策分析2004——2005社会保障与社会学理论2004——2005社会保障理论2006——2007外国语学院二外德语1998——2007二外日语1998——2007二外法语2004,2006——2007基础英语1999——2007(2004有答案)翻译实践(汉英互译)1998——2007汉语(古,现代汉语)和语言学基础(英)2001——2002人文科学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9——2001,2003——2007哲学综合2007西方哲学史2005——2006政治学原理2004——2007政治学概论2005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200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07西方政治思想史2004——2005,2007西方政治制度2004——2005西方社会思想史2000马克思主义发展史1999伦理学原理2005——2006当代社会发展理论2006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003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2001——2002世界近现代史2005世界近代史2004,2006中国近代史2004,2006中国近现代史2005比较政治制度2006中国社会主义建设2002——2003体育系体育经济学2004——2006体育社会学2004——2006高等教诲研究所教诲学专业基础(全国统考试卷)2007教诲学2004——2006(2004有答案)教诲管理学2006教诲哲学2004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管理基础2004——2006第9 页/共9 页。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课件15.9 表面活性剂、兰缪尔吸附等温式(新)

铺展润湿过程
G As 液,固 气,液 气,固 def 液,固 气,液 气,固 G / As
4.不溶性单分子膜
(1)-As关系
膜天平示意图
(2)LB膜
(3)双层膜和囊泡
X膜 Z膜 Y膜
(4)膜的表面结构
18-Ar-18,2Br-1的LB膜 的AFM图象
尺度/
在水溶液中 亲水基团为 阴离子,主 要有:羧酸 盐,硫酸酯 盐,磺酸盐 磷酸酯盐、 脂肪酰-肽 缩合物等。
在水溶液中 亲水基团既 有阳离子, 主要为铵盐 和季铵盐又 有阴离子, 如羧酸盐, 硫酸酯盐, 磺酸盐等。
在水溶液中 不电离,主 要由聚环氧 烷基构成, 还有一部分 多醇为基础 结构。
2.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
尔吸附等温式中的吸附系数b;(2) CHCl3(g)的平衡压力为
6.667kPa时的吸附量 (STP)。(3) 如何用作图法检验此吸附是
否确属兰缪尔吸附。
解: (1)
bp 1 bp
b
p
82.5
13.375 93.8
82.5
k
Pa1
0.546 kPa1
例:在273.15 K时测定吸附质 CHCl3(g)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作 用。当 CHCl3(g) 的平衡压力为13.375 kPa 及吸附达饱和时, 每克活性炭吸附 CHCl3(g) 的量分别为82.5 cm3 (STP)和93.8 cm3 (STP)。设该吸附服从兰缪尔吸附等温式,试求:(1) 兰缪
"for his discoveries and investigations in surface
chemistry”
190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矿业学院。留学德 国,师从能斯特。1906年获哥丁根大学博士学 位。
胶体界面化学(华东理工大学)11

权 3 不能透过半透膜
版 不相同性质
1 溶质和溶剂间有亲和力 自 动溶解
明 2 稳定系统
3 平衡系统 符合相律 有一
宗 定的溶解度 戎 4 均相系统 Tyndall效应弱
5 粘度大
1 分散相和分散介质间没有亲
和力 不溶解 2 不稳定系统 3 不平衡系统 不符合相律
无一定的溶解度 4 多相系统 Tyndall效应强 5 粘度小 和水相似
6 对电解质不敏感
6 对电解质很敏感
高分子的统计平均分子量
• 数均分子量Mn
所有 之和
各种分子量的摩尔分数与其相应的分子量的乘积
∑ ∑∑ ∑∑ Mn =
xi M i =
ni M i = ni
Wi ni
• 重均分子量Mw
版权 之和
各种分子量的质量分数与其相应的分子量的乘积
∑ ∑∑ ∑∑ Mw =
wi M i =
/
η0 c
− 1
=
KM
α η
ni
M
3 i
ni
M
2 i
各种平均分子量大小的比较
有 M n < Mη < M w < M z 所 • 这是普遍性的结论 权 • 小分子量聚合物的存在对Mn的影响大 而对 版 其它较小 分子量大的分子对Mw Mz特别敏
感
明 • 分子量的差异愈大 Mw/Mn的比值愈大 戎宗 定义 分散度 Dn = M w / M 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k ' ' [η ]3 c3
+ ...
戎宗明 Huggins方程
ηsp = [η]+ k'[η]2 c
《界面与胶体化学》本科课程习题解答

设 a bt ,
4
4
4
a 25.87 23.49 a 20b b 0.119 21.11 a 40b
a 2 hX , pmax
2 r
grh 2
rh hX g / 2 0.05 , 0.05 ghX / 2 查表 r 0.271 a
r r X 1 0.05 1.05 0.9524 X X r a
17
粒子数: n 0.1 / w 0.1 / 8.084 10
2
1.237 1015 个;
11
(b) 一个溶胶粒子的表面积为 s 4r 1.257 10 (c)
cm 2 ,总面积为 S ns 15544.6 cm 2 ;
设金颗粒为球形,其半径为: r 3 0.1 /( 4 / 3) 0.107 cm ; 面积 S 4R 0.145 cm , S / S 107204倍 。
pr p pr 2Vm 100% 0.1% 。 得: exp 0.999 , p r 0.999 3178 3175 Pa , p p RTr
9.
500 (500) c (1) c,K 。 500 , 2 Kc RT c T RT RT c T
P 246.37 4 1 2.346 30.32 mN m Vm 104 . 996
4 4
现代化学基础15_界面和胶体_1

又如:在金属线框中间系一线圈,一起 浸入肥皂液中,然后取出,上面形成一液膜。
(a)
由于以线圈为边界的两边表面张力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线圈成任意形状可在 液膜上移动,见(a)图。
如果刺破线圈中央的液膜,线圈内侧张
力消失,外侧表面张力立即将线圈绷成一 (b)
个圆形,见(b)图,清楚的显示出表面张 力的存在。
气固
液固
> 90°固体不为液体所润湿,固体称为憎液固体
2019/11/13
第十五章 界面现象和胶体溶液
17
B.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和毛细现象
1.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 实验
2019/11/13
在平液面上
对一小面积AB,沿AB的
四周每点的两边都存在表面张 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 以没有附加压力
一、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
表面和界面(surface and interface)
界面是指两相接触的约几个分子厚度的过渡区,若
其中一相为气体H,g这种界液面-通固常界称面为表面。H2O
表面是液体和固体与其饱和蒸气之间的界面,但习惯
上把液体或固体与空气的Cr界镀面称为液体或固体的表面。
层 常见的界面有铁玻:管璃气板-液界面,气-固界面,液-液界面,
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
由于表面层分子的受力情况与本体中不同,因此如 果要把分子从内部移到界面,或增加表面积,就必须克 服系统内部分子间作用力,对系统作功。
dG=-SdT +Vdp+ dA+ BdnB B
T,P及组成恒定时,可逆使表面积增加dA所作的表
面功为:
/
δWr
dG= dA
2019/11/13
5、溶胶系统特性
胶体化学与表面化学1(共4个)

这种稳定剂又称胶溶剂。根据胶核所能吸附的离
子而选用合适的电解质作胶溶剂。 这种方法一般用在化学凝聚法制溶胶时,为了将 多余的电解质离子去掉,先将胶粒过滤,洗涤,然后 尽快分散在含有胶溶剂的介质中,形成溶胶。
例如:
Fe(OH)3 (新鲜沉淀) Fe(OH)3 (溶胶)
加FeCl3
AgCl(新鲜沉淀) AgCl(溶胶)
B. 还原反应制金溶胶
2HAuCl(稀溶液) 3HCHO(少量) 11KOH 4
加热 2Au(溶胶) 3HCOOK 8KCl 8H 2O
C. 水解反应制氢氧化铁溶胶
FeCl3 3H2O(热) Fe(OH)3 (溶胶) 3HCl
D.氧化还原反应制备硫溶胶
止。 而大颗粒大到一定程度即发生沉淀,这就是产 生老化过程的原因。
均分散胶体的制备和应用
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有可能制备出形状相同、 尺寸相差不大的沉淀颗粒,组成均分散系统。颗粒的 尺寸在胶体颗粒范围之内的均分散系统则称为均分散 胶体系统。 制备均分散系统的方法有: 1.金属盐水溶液高温水解法; 2.金属络合物高温水解法;
(Q s ) (Q s ) v1 k v2 DA s (Q s) 当 的值很大时,有利于形成溶胶 s (Q s) 当 的值较小时,有利于生成大块沉淀 s (Q s) 当 的值很小时,也有利于形成溶胶 s
即使是经过纯化后的胶粒也会随时间推移而慢 慢增大,最终导致沉淀,这一过程称之为溶胶的 化学工艺专业 材料科学专业
研究生教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早期人们对胶体的认识 §1.2 憎液溶胶的基本性质 §1.3 溶胶的制备及净化 §1.4 胶体化学与界面化学的联系 §1.5 胶体与界面化学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戎
宗
明
2004 年 3 月 10 日修改
dU = TdS − pdV + σdAs
版
权
故
所
有
dA = − SdT − pdV + σdAs dG = − SdT + Vdp + σdAs ∂U ∂H ∂A ∂G σ ≡ = = = ∂A s S ,V ∂As S , p ∂As T ,V ∂As T , p 通常为界面积
界面相热力学函数
表面熵 对于纯液体 nσ = 0 及Vσ = 0 则 dG (σ ) = dA(σ ) = − S (σ ) dT (σ ) + σdAs
应用 Maxwell 关系 可得表面熵
∂S (σ ) ∂σ ∂A = − ∂T As s T 即增加单位表面积所增加的熵值 在恒温条件下 增加体系的面积将使体系的熵增加
K
σ = (∂U (σ ) ∂As ) S ,V ,n = (∂H (σ ) ∂As ) S , p ,n = (∂A(σ ) ∂As ) T ,V ,n = (∂G (σ ) ∂As ) T , p ,n
j j j
j
界面相的Gibbs-Duhem方程 由 dU (σ ) = T (σ ) dS (σ ) − p (σ ) dV (σ ) + σdAs + ∑i =1 µi(σ ) d ni(σ )
K
在恒温恒压及恒组成下
体系扩大
K
其积分式为
K
U (σ ) = T (σ ) S (σ ) − p (σ )V (σ ) + σAs + ∑i =1 µi(σ ) ni(σ ) H (σ ) = U (σ ) + p (σ )V (σ ) = T (σ ) S (σ ) + σAs + ∑i =1 µi(σ ) ni(σ ) G
As 160 800 1700
界面张力的定义
定性分析 由纯液体和其蒸汽间界面的密度的变化 热力学 界面张力是由于界面的存在而引起 的单位面积上附加的自由能 在界面区域内每个分子的能量大于在体 相内每个分子的能量 力学 张力是平行于界面的单位长度上的 力 即与密度梯度或浓度梯度垂直的力 由分子热运动产生的动力学效应 对应 力的贡献是产生一个各向同性的压力 其数 值正比于局部分子密度和绝对温度 分子间的相互引力 其总和在体相内是 各向同性的 但在界面区域内是各向异性 的
求比表面的增加值
VT = 1 / 850 = 1.176 × 10−3 m 3 4 3 4 3 −6 3 −17 每一小滴的体积为 V0 = πr = × 3.14 × (2.5 × 10 ) = 6.545 × 10 m 3 3 2 2 −6 2 −11 每一小滴的表面积为 A = 4πr = 4 × 3.14 × (2.5 × 10 ) = 7.854 × 10 m
则 液滴总数为
版
倍
权
所
有
假定油的密度
n = VT / V0 = 1.797 × 1013 个 2 总表面积为 AT = nA = 1411.2m −1 2 比表面为 Asp = A / m = 1411.2m ⋅ kg
假设 1 油原来的形状为球形
戎
3 3 n ⋅ 4πr 2 或 Asp = = = = 1411.7 m 2 −6 4 n ⋅ πr 3 ρ rρ 2.5 × 10 × 850 3
对比热力学基本方程中的 dG (σ ) = − S (σ ) dT (σ ) + V (σ ) dp (σ ) + σdAs + ∑i =1 µi(σ ) d ni(σ )
K
0 = S (σ ) dT (σ ) − V (σ ) dp (σ ) + As dσ + ∑i =1 ni(σ ) dµi(σ )
版
权
所
有
界面化学基本概念
3界面相
界面层具有和体相不同的特点 常将其单独处理为一个相 有 Gibbs 界面相和 Guggenheim界面相之分 3界面现象 与界面有关的各种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总和 其研究可分为平衡和速率两 大类 3界面平衡 研究平衡时界面相的σ 和Γ 与体相的T p xi的关系 有普遍规律和物质特性 两方面 特性来源于实验测定 经验半经验方法和理论方法 3界面速率 研究由于传递现象或化学反应引起的偏离平衡时界面相的σ 和Γ 随时间的变 化 普遍规律主要是界面动力学和吸附动力学 所需物性有界面粘度 扩散系数 速率 系数 活化能等
表面化学应用领域 • 吸附 实验室和工业中重要的分离方法 例如用分子筛分离烷烃和芳烃等 • 多相催化 以固体催化剂加速气 液相化学反应 • 表面膜 由磷脂等生物活性物质形成的双层膜或囊泡 微电子集成电路块中的LB膜等 • 新相生成 晶核生成 晶体生长和亚稳现象等 • 泡沫乳状液 如灭火 精馏 消泡和胶乳 油漆 涂料稳定 油料掺水改善燃烧和油水 乳状液的稳定与破坏等 • 摩擦与润滑 界面润滑与粘附作用等 • 去垢 各类洗涤剂 • 选矿 利用润湿作用进行浮选
K
dG = ∑δ =α , β ,σ ( − S (δ ) dT (δ ) + V (δ ) dp (δ ) + ∑i =1 µ i(δ ) d ni(δ ) ) + σdAs
K
Gibbs-Duhem 方程 0 = ∑δ =α , β ,σ (S (δ ) dT (δ ) − V (δ ) dp (δ ) + ∑i =1 ni(δ ) dµ i(δ ) ) + As dσ
K
dH = ∑δ =α , β ,σ (T (δ ) dS (δ ) + V (δ ) dp (δ ) + ∑i =1 µ i(δ ) d ni(δ ) ) + σdAs
K
dA = ∑δ =α , β ,σ ( − S (δ ) dT (δ ) − p (δ ) dV (δ ) + ∑i =1 µ i(δ ) d ni(δ ) ) + σdAs
界面张力既为比界面 Gibbs 函数 或是增加单位界面积所产生的界面 Gibbs 自由能的变化
戎
宗
明
′ = σ dAs dG = dWR
因此有 σ = ( ∂ G (σ ) ∂ A s ) T , p , n
j
2004 年 3 月 10 日修改
第
4
页
表面与胶体化学 课程
界面相热力学基本方程
dU (σ ) = T (σ ) dS (σ ) − p (σ ) dV (σ ) + σdAs + ∑i =1 µi(σ ) d ni(σ )
戎
宗
明
2004 年 3 月 10 日修改
第
1
页
表面与胶体化学 课程
表面对高度分散物质的重要性 定义 比表面为颗粒的总面积与总质量之比 即 Asp =
n ⋅ 4πr 2 3 = 4 n ⋅ πr 3 ρ rρ 3
g-1
球形水滴分散时总表面积 A 和比表面 Asp 的变化 A/cm2 液滴半径 r/cm 小球数 Asp/cm2 1 1 3 1.26 10 3 -1 2 10 1 10 1.26 10 3 10 6 -2 3 10 1 10 1.26 10 3 102 109 1 10-3 1.26 104 3 103 1012 1 10-4 1.26 105 3 104 1015 1 10-5 1.26 106 3 105 1018 1 10-6 1.26 107 3 106 1021 1 10-7 1.26 108 3 107 例题1 比表面的计算 若将1kg的油在水中分散成粒径为5µ的球形液滴 为0.85g/ml 解 3 −3 油的密度 ρ = 0.85g ⋅ cm = 850kg ⋅ m 1kg 油的总体积为
版
权
所
有
力学方法 1 T.Young的描述 界面可看作一张绷紧的弹性薄膜 其中存在着使薄膜缩小的收缩张力 2 界面张力的定义 界面中单位长度的收缩张力 此力沿着界面的切线方向作用于边缘上 并垂直于边缘
戎
宗
明
2004 年 3 月 10 日修改
第
3
页
表面与胶体化学 课程
3 4
符号 σ 或 γ 单位 N⋅m-1 dyn/cm 或 J⋅m-2 ′ = fdx = σ dAs dWR f = 2σ L dAS = 2 Ldx
宗
明
比表面增加约 2 油原来的形状为立方体
2004 年 3 月 10 日修改
第
2
页
表面与胶体化学 课程
比表面增加约
倍
思考题 颗粒分散度的影响 下表表示煤灰气胶中痕量金属的含量对质点大小的依赖关系 直径范围 每克灰中痕量元素含量 µg (nm) Pb Tl Sb Cd Se 300 5 9 <10 <15 30~40 820 20 25 <10 <50 5~10 1600 76 53 35 59 1.1~2.1 试从下述几方面讨论表中这些结果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 1 这些痕量元素固有的毒性 2 小质点可以进入肺 大质点滞留在鼻 咽喉等处 3 肺泡对痕量元素的吸收效率比上呼吸道高7~10倍 4 质点大小对痕量元素含量产生影响的可能机理 数据来源 D.F.S.Natusch, J.R.Wallace, C.A.Evans, Jr., Science,
热力学方法
在热力学第一定律中 系统除了膨胀功以外还有表面功 dU = dQR + dWR dWR = − pdV + σdAs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 dQR = TdS 则 同样由热力学基本方程出发 有 H = U + pV dH = TdS + Vdp + σdAs A = U − TS G = H − 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