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特点及改善对策——基于山东省的调查

合集下载

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与思考

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与思考

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与思考一、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1、单调枯燥。

农民工主要聚集在建筑工地和工业园区,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生活条件艰苦,工作量大,工余时间主要是睡觉或者闲聊,偶尔逛逛街,喝喝酒;工业园区的农民工由于距离城市较远,交通又不方便,工余时间主要看看电视或者打打牌,找老乡聊聊天,基本上过着“工厂—食堂—宿舍”三点式生活。

2、精神空虚。

农民工中有相当部分是年轻人,精力旺盛,争强好胜,由于精神文化生活单调,为了寻找刺激,有的聚众赌博,有的酗酒打架,有的迷恋色情网站,严重地影响了社会风气和社会稳定。

精神空虚是农民工走向犯罪的重要原因。

二、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原因分析1、收入低。

农民工大多文化素质低,职业技能差,主要靠苦力赚钱,工资收入偏低。

这些工资除了简单维持自己日常生活开支外,大部分要寄钱回家养家糊口。

由于没钱,他们不敢奢望城市文化活动场所,如ktv、网吧、健身房等,只能靠简单方式消磨工余时间。

2、工作累。

农民工工作条件较差,工作时间较长,高强度的劳动使他们难有空闲时间和多余精力参加文体活动,“除了吃饭和睡觉,其他什么都不想”,这就是农民工辛苦一天的生活写照。

3、平台少。

农民工要参加文体生活,活动平台必不可少。

然而,由于县城小,几乎没有可供农民工朋友免费开展文体生活的场所。

大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一年到头都是上班,根本不安排任何形式的文体娱乐活动,也不配置任何活动器材,“城市生活很精彩,农民工生活很无奈”。

三、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议改善农民工文体娱乐生活状态,不断满足农民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切实维护农民工精神文化权益,是全县各级工会组织迫在眉睫的任务,也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现实要求。

1、开展向农民工送文化活动。

各级工会组织要整合工会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工人文化宫和职工学校的作用,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建立“农民工之家”、“农民工书屋”、“农民工活动中心”等。

经常性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组织有关文体专业人员到工业园区开展义演活动,定期为农民工免费放电影等,使农民工闲有所乐,乐有所趣。

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与思考

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与思考

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与思考随着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来到城市打工。

然而,尽管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他们的生活却常常被忽视和边缘化,尤其是在精神文化方面。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探讨问题的根源,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在城市里工作的农民工们生活较为单调,通常只有工作和基本生活需求。

他们的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且经济收入相对较低,常常处于较为贫困的状态。

由于没有家庭的陪伴和社会资源的支持,农民工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显得比较匮乏,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精神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在城市的生活中,农民工面临着离群、孤独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甚至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2. 文化融合不充分: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农民工在城市里面往往不能融入主流文化,导致了一些文化上的冲突。

3. 成长空间狭窄:农民工的职业大多只限于工厂和建筑工地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他们在这些工作中长期徘徊,成长空间非常有限。

4. 缺乏精神抚慰:农民工往往远离家乡,家人朋友等亲人之间的分离和失去让他们内心疲惫,需要更多的精神抚慰。

二、问题的根源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困境,其实是当前社会中结构性问题的反映。

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产业发展战略问题:过去,工业化时代确实消除了极端贫困、饥饿等问题,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包括工资低、工作风险高等问题。

2. 社会不公问题:农民工缺乏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本,而“拥有就可以拥有更多”的规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适用,这导致了一些社会不公问题。

3. 勞動權利議題:农民工的劳动权利长久以来都没有得到充分保护。

许多工厂和商家尽可能地削减农民工的酬劳和保险福利;并且,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往往很差,甚至导致了一些危险的安全问题。

4. 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问题:尽管农民工们过着简单的生活,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社区和文化。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研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研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研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研一、研究背景和方法(一)、研究背景20XX年,轰动一时的“富士康跳楼事件”,新生代农民工以跳楼自杀极端方式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缺失,为我国的社会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了党和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

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依法保障其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文化权利,是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必然要求,这对于提成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统筹城乡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这一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共青团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于20XX年在北京召开,共青团中央与19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围绕“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数量庞大的青年群体,是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一支重要力量。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事关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人口素质和国家长远稳定发展等重大问题,新生代农民工要顺利实现在城市稳定就业、逐步融入城市生活,并使其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合理有效衔接,其系统性、艰巨性、复杂性前所未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陆昊强调,各级团组织要深刻理解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的极端重要性,从一个青年组织要真心联系,关心帮助重要而又遇到一些困难的青年群体的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在向政府和社会积极呼吁的同时,要围绕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深入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大力加强非公企业团建和驻外团组织建设,深入开展服务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创业、关爱农民工子女等工作,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解决切身利益问题,重点围绕人格塑造、信念养成、能力提高等方面,为他们在学习成才、情感婚恋、身心健康、社会融入等方面的普遍需求提供更多帮助。

对高青县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对高青县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对高青县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摘要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水平,是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内在需要,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要求,对于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高青县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出发,探求广大农民精神文化诉求,针对当前农民精神文化出现的不和谐因素,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对策,对进一步提升农民精神文化水平质量,促进农村精神文明更快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调查;思考;山东高青为了解高青县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在高青县9个镇、18个村进行了集中调研,收到有效问卷478份。

调查发现,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农民道德素质、知识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但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因此,切实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

1基本状况1.1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调查显示,认为“人应该有信仰”、“信仰共产主义”和“共产主义能够实现”的分别占76.4%、60.7%和74.2%。

对于“最崇尚的生活方式”,分别有32.6%和31.5%的人选择了“老老实实工作,清清白白做人”和“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价值”。

51.7%的人认为在个人生活态度上应“努力拼搏,开拓进取”。

有70.8%的人认为“新形势下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很有必要。

这表明,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文明程度得到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也不断提高,表现出了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

1.2农民更加注重从业所必须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调查显示,“实用技术”、“党和国家政策”、“科普知识”排在“自己最需要的知识”的前3位;法律类、科学技术类、卫生保健类、政治管理类分列“最近几年读过的书”前列。

这表明,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政策意识、科技意识、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农民更希望了解党对农村的方针政策,更想掌握必备的农业科技知识,学习一些实用技术,了解一些致富门径,更加注重提高从业能力和素质。

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与思考

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与思考
加强农民工的金融支持
提供适合农民工的金融服务,帮助农民工解决资金问题,提升其经 济地位。
满足农民工的教育和娱乐需求
加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
01
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
力。
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
02
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娱乐方式,满足农民工的精
神文化需求。
促进农民工的社会参与
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
完善农民工的社区服务
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提供便捷的 生活服务,满足农民工的基本生活需 求。
加强农民工公寓建设,提高居住环境 质量,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提高农民工的收入和消费水平
增加农民工的劳动报酬
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确保农民工获得公平合理的劳动报酬。
提升农民工的消费能力
引导农民工合理消费,提高其消费水平,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 。
02
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
农民工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
01
02
03
04
休闲娱乐
农民工在业余时间主要进行一 些休闲娱乐活动,如看电视、
听音乐、打牌等。
学习培训
部分农民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 各种技能和知识,参加各类培
训班和进修课程。
社交活动
农民工也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 ,如聚会、老乡会等,以加强
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 与思考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引言 • 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 • 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因
素 • 提高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对
策与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群体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然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 活状况却往往被忽视。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分析——以山东沿海部分城市调查为例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分析——以山东沿海部分城市调查为例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分析——以山东沿海部分城市调查为例朱海林;于晓光【摘要】新生代农民工是当代公民就业变化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一个庞大群体,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进程以及社会和谐,其中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对于整个农民工群体有着不可小视的影响力,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流动、家庭状态、子女抚养等都与女性农民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作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摆脱过去传统农民工单纯养家糊口的目的,他们工薪水平相对较高,精神文化层面所触及的内容也直接影响着这个群体的发展.本研究结合社会学量性指标的统计要求,在对问卷的采集特点、复杂关系等方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山东省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态进行了描述.【期刊名称】《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6页(P69-74)【关键词】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对应分析;精神文化生活【作者】朱海林;于晓光【作者单位】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山东济南25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412.7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在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具有农业户籍,流动到城镇地区从事非农业职业,在基层和生产第一线的人员。

在全国1.45亿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大约占到 60%,数量约为1亿,规模十分庞大,在某些省份,如广东,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已经达到了75%,人数约为2600万。

[1]所谓精神文化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

是代表一定民族的特点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

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有着自己独特的追求,但是他们也有着处于城市边缘的尴尬:他们也希望参与社会活动,更多的融入城市,而不是单纯的工作,但很少有人去关注他们,很少有人帮助它们去化解尴尬。

同时,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参与度逐渐加深,他们渐渐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新市民。

城市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城市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2018.No10
5)充分发挥文化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努力改善和丰富 农民工文化生活。一是继续抓好“文化下乡”工作,扩大文化 下乡的广度和深度,把“文化下乡”延伸到企业、工地和农民 工相对集中的居住点,为农民工兄弟提供方便快捷的文化服 务。二是继续抓好“广场文化”,鼓励支持农民工自办文化。 三是继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方式。
城市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余蓉
(重庆市长寿区凤城街道文化服务中心 重庆长寿 401220)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城市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与问 题,提出了丰富城市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精神文化生活 对策 建议 城市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与城市农民工群体融入城 市和个人全面发展密切相关,也与和谐社会建设关系紧密,关 心城市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是广大群文工作者的职责所在[1]。 因而各级政府与领导应该全面调查与了解城市农民工精神文化 生活的现状,为他们解决精神文化生活的实际问题提出一些切 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1 目前城市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 1)文化活动的内容单一,时间不够充足,但追求现代娱乐 方式[2]。调查显示,在城市农民工参与的文化娱乐活动中,首选 是看电视,其次是看手机上网、搓麻将,打牌、看电影和逛街。 2)文化活动的范围较少。由于城市农民工的职业限制, 每天都是单位家里构成的两点一线,文化生活基本处于单位、 社区、家庭“三不管”的状态。 3)自有的文化活动设备少。城市农民工进城打工多数以赚 钱生存为目的,很少买电脑、书籍等文化活动设备。生活压力不 断增大,心理问题普遍存在,但心理健康受关注少。据辖区内 对100户农民工的调查显示,96.3%的新生代农民工承受着较大压 力,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于经济,占73.1%,其次来自于工作、学 习、人际关系等。新生代农民工面对各种压力,39.3%的人选择 顺其自然,34.3%的人会向同事和朋友倾诉,26.1%的人向家人倾 诉。近半数的农民工会由于压力的影响而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 题,仅有10.1%的新生代农民工反映其单位会为其提供文化活动 活动场所,89.9%的农民工反映其单位没有提供,或是不清楚。 4)文化活动消费水平较低,农民工比较节省,文化消费 上十分谨慎。据有关调查显示,73%的农民工对文化生活不满 意;47%的农民工娱乐消费为30元以下,13%的农民工文化活动 消费为零工,83%的农民工自认为是“赚钱的机器”。 5)新生代城市农民工与老一辈不同,他们因受到的教育程 度比较高,职业期望值也相对较高,物质与精神享受也会随之要 求较高,他们更希望融入城市,在城市里扎根生存[3]。他们为城 市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精神文化生活贫乏、文化消费 不足、文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品尝了城市带来的孤独与寂寞。 2 丰富城市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对策及建议 1)强化政府主导作用。首先要取消对城市农民工的种种 限制性,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为城市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 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切 实保障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落实,构筑城市农民工精神文化 生活的物质基础。另外,还应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

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大军。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文化素养较高、视野开阔、易于融入城市,他们的追求正在由物质生活向精神层面拓展。

因此,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已不仅要关心他们的生存、工作等基本的权益问题,他们思想观念发生的深刻变化,对精神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努力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农民工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这一新型群体的精神文化进行了资料搜集与整理。

一、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分析在进城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大部分农民工的业余生活是“睡觉”、“闲聊”“上网”等等,农民工文化生活呈现“孤岛化”、“边缘化”、“沙漠化”。

为了适应大城市繁重压力生活外,缺乏健康的社交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等诸方面的问题也面临着更多的缺失和挑战。

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主要原因1、经济收入无法承受正常的文化消费需求农民工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与他们的收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城市生存的环境压力下,除去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费用,他们每月用于文化娱乐项目等消费的费用几乎所剩无几。

2、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政府、各群众性社会团体、非政府民间组织以及各种社会主流媒体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与精神生活问题的关注都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农民工的精神生活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与重视。

三、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对策与建议在努力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关注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确保社会稳定的必不可少的一环。

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调动起一切可能的社会资源。

政府部门作为第一推动力,应充分发挥作用,建议由政府投资建设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活动中心,低成本或者免费对他们开放。

同时加强城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等群众性文化事业的建设,改进服务形式,让城市文化设施进一步向他们开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图 分 类 号 :D 2 . 4 27
O n t a a t r s isa m pr vi e s e f heCh r c e itc nd I o ng M a ur so S rt la lur l f fPe s ntW o ke s pi iua nd Cu t a eo a a Li r r
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主要是指农民工工作之余 用 于消遣、娱 乐等方面的非物质 生活 。据 国家统计 局统 计 , 止 2 0 年末 , 国农民工总量为 2 4 截 08 全 25 2万人 。
第 1 卷第 5 0 期
20 0 9年 l 0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V 11 NO 5 o .0 .
0c . 2 9 t 00
农 民工 精 神 文 化生 活 的特 点及 改善 对 策 — —基 于 山东省的调 查
刘启 营
( 岛农 业大 学 人 文社 科学 院 ,山东 青 岛 2 60 ) 青 6 19 摘 要 :农 民工 的精神 文化 生活 ,事关 整个社 会经 济 发展 以及 和谐社 会 的建 设 。调查 表 明 ,受经 济 、文 化 、社 会等 因素
pa t o o i iet e st to fs rt a ndc t r llf ea a tw o ke s r ptm z h iuai n o pii la ulu a ieofp s n r r. t u
Ke r s p a a t r e s s ii a n u t r l ie c n u t n c n e t S a d n r vn e y wo d : e s n k r : p r u l d c l a f : o s mp i o c p ; h n o gp o i c wo t a u l o
— —
Ba e n t nve tg to n Sha on o n e s d o heI sia ini nd g Pr vi c
LI Qi ig U - n y
( olg f u nt s C l e maie,Qig a giu ua Unvri ,Qig a 6 9 hn ) e oH i n d o r l rl ies y A ct t n do2 6 ,C ia 1 0
的影响 ,目前 农民工 精神 文化 生活受 城市 文化 生活 方 式影增 加但 仍然 呈现 整体 贫 乏的特 点 ;农 民工 文化 消费 观念 呈现代 际转型 的特点 ,同时仍 存落 后的一 面 ;积 极乐 观 、 自足 的 心态与 心理 矛盾 冲突 并存 ,精神 压 力较 大 。因此 ,应树 立以人
o a do r i c d h si ve tgae nt t i to e s rt la d c t a ieofr r lwor e si a do fSh n ng p ov n ean a n si td i o hest in oft piiua n ul ua h ur llf a u k r n Sh n ng p o n e The ive tg to ho ha he c re tst to ft pii a nd c lur llf fr r lwor e s i r vi c n si ai n s wst tt u r n iuai n o he s rt la u t a ie o u a u k r n Sha do n ng
s ceya dtec n t cino eh r no s o it. ersac trs t mprc l to o it n o sr t f h amo iu cey Th ee rhsat wi e iia h d, fc sn nter ai h u o t s h me o u igo h e l y t
p o i c a o l wi g c a a trsis en n r d ci e a d a fc e y t e u b n c l r l l e h v n i e e c r vn e h s fl o n h r ce it :b ig u p o u t n fe t d b h r a u t a i , a i g d f r n e c v u f f b t e e e a in n t ep o e so o s mp i n c n e t r n fr i g S mec u tr a u e r r p s d i h n l ewe n g n r t si r c s f n u t o c p a s ern . o o n e me s r sa e p o o e n t e f a o h c o t i
为 本 的理念 ;增加 农 民工收 入 ,使 其享 有 市民待遇 ;加强文 化基 础设 施建 设 ;积极 发挥政 府 的主 导作 用 ;保 持精 神领 域
中的 “ 生态 文明” ,夯 实与 改善农 民工 精神 文化 生活 的现 实基 础 。 关 键 词 :农 民工 ;精 神文 化 生活 ;消费 观念 ;山东省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0—0 3 090 —060 0 92 1( 0 )504 —6 2
Abs r t t ac :Thest to fs rt l ndc t r iea ut a a iuai n o piiua a ul al f bo s ntwor e sr lt st c no i veop e ,hese d u l pe k r ea e o e o m cde l m nt t t a y o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