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doc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doc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所给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与资本主义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据此回答1—5题1.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

其“社会根源”主要是指欧洲社会()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C.基督教徒的宗教狂热D.对货币和黄金的追求2.15世纪中期,欧洲出现商业危机的直接原因是()A.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B.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C.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D.欧洲市场上的东西方商品价格猛涨3.下列航海家开拓新航路的先后顺序是()①迪亚士②达·伽马③哥伦布④麦哲伦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4.在16世纪的“价格革命”中获得暴利的是()A.工商业资产阶级B.意大利人C.葡萄牙人D.英国人5.葡萄牙殖民掠夺的财富没能在本国转化为资本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不发达B.荷、英等国的掠夺C.封建主的腐朽D.葡、西的衰落14—17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6—10题。

6.下列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运动B.范围波及整个欧洲C.以人文主义思潮为核心D.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7.伽利略被称为“天上的哥伦布”是由于他()A.推翻了天主教的“地球中心说”C.证实了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椭圆形轨道D.研究了地上的物体运动规律8.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英法德等国的人文主代表人物的热情主要表现在哪一文化领域()A.绘画B.雕刻C.文学D.建筑9.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产生的最主要的历史作用在于()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B.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C.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D.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0.乔托是近代绘画的奠基者,主要是因为()A.抛弃了宗教题材,立足描写现实B.在绘画中力求表现真实的人物形象和多彩的现实世界C.创作了最宏伟的艺术作品D.作品达到构图和形象完美的极至11.布鲁诺和弗兰西斯·培根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共同贡献是()A.提出宇宙无限论B.提出“知识就是力量”C.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D.为科学而献出生命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世界意义,它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byshi

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byshi

一、选择题(25×2分=50分)1.在一次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中,关于季羡林先生的颁奖词写到:“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这一评价主要体现了哪家思想()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佛教【答案】C考点:儒家思想的内涵。

从材料“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很明显的能看出这是指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强调人格修养,故选C。

A项强调严刑峻法;B项主张无为;D项是出仕的态度。

2.学完“百家争鸣”有关历史后,几个同学在一起讨论本班科任老师的教学管理风格,其中借用史实评论不太恰当的是()A.小刘:数学老师是法家的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班规,并严格执行B.小张: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风范C.小汪: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主动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的真传D.小徐:政治老师很会摆架子,特别注意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答案】D考点: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节俭”“尚贤”,排除D。

注重师德尊严的是儒家思想,故选D。

ABC项都是正确的。

3.《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其含义是()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C.统治者应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D.统治者要接受被统治者的监督【答案】C考点:道家学派的主张。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准确概括材料主旨大意的能力。

材料的大意道家坚持清净无为,民众就会安分守己,国家富强,社会稳定,从而达到社会大治的效果,所以材料是在强调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和作用,A和D是儒家学派的主张,B是法家学派的主张,故C项符合题意。

4.最早从理论上提出、最早从理论上否定、最早在实践上开创、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分别是()①韩非子②秦始皇③黄宗羲④康有为⑤孙中山⑥毛泽东A.①③②⑤ B.①④②⑤C.①③⑤⑥D.①③②⑥【答案】A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及发展过程。

江西省丰城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江西省丰城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范围:必修1、2、必修3(1—19课)考试时间:2015.11.12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

在东汉隶属少府。

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

魏晋以来,浸以华重。

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

”这段话意在指出()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2.托马斯·卡伦德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眴窄的一隅,生活着近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闻名遐迩”。

材料反映的是()A.古希腊文明B.古罗马文明C.不列颠文明D.阿拉伯文明3.《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B.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C.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D.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4.义和团领袖于栋成在布告中写道:“若辈洋人,借通商与传教以掠夺国人之土地、粮食与衣服,不仅污蔑我们的圣教,尚以鸦片毒害我们,以淫邪污辱我们。

自道光以来,……焚烧我们的宫殿,消灭我们的属国;占据上海,蹂躏台湾,强迫开放胶州,而现在又想来瓜分中国。

”由此看义和团运动()A.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B.起因是八国联军侵华C.使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 D.形成了现代民族意识5.20年代初,孙中山曾认为:“集权专制,为自满清以来之秕政,今欲解决中央与地方永久之纠纷,唯有使各省人民完成自治……中央分权于各省,各省分权于各县……不必穷兵黩武,徒苦人民。

”这表明孙中山主张( )A.民主共和 B.联俄联共C.三权分立 D.联省自治6.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三中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三中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三中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制度不包括()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共同特点是强调()A、等级关系B、血缘关系C、臣属关系D、政治关系3、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5、、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是指()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世袭制6、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7、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A、隋唐时期B、北宋时期C、元朝时期D、清朝时期8、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9、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④内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0、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

江西省丰城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江西省丰城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用人单位自然明了。但怎么一到自己招聘人才时就犯糊涂呢?
C、有专家指出,如果奔驰公司早一点放下“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架子,早几年进入中国,在中国设厂生产高档车
,那么,“奔驰”也许早已成为中国高档车市场的龙头老大了。
D、记着最近在一些县市农村调查时,发现少数 学校在教学楼、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危房改造中,抱着“会
第Ⅰ卷(选择题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央浼(miǎn) 搠(shuò)倒 赍(jī)发 迤(yǐ)逦
B、逋慢(bū) 拔擢(zhuó) 期功(qī) 洗马(xiǎn)
C、北冥(míng) 优渥(wò) 出岫(xiù) 栖隐(qī)
译文:
四、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和詹天游

注:詹天游:字可大,金湖北江陵人,官翰林学士。
刘:南宋末人。
岩城:高城,指南宋都城临安。
14、(1)后人评这首《菩萨蛮》“只四十许字,而黍离麦秀之感流溢行间”。结合这句评论,请赏析“故园青草
A、
B、
C、
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晒 客
杨 暄
晒客,源自英文“Share(分享)”,无疑是2007年网络上最流行的词汇之一。8月份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
里,就包括了“晒客”。现在,这个群体正异常活跃于晒客专业网站和各种各样的BBS之中。
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乡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为丞相,绌
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新人教版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新人教版

2015届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30×2,共60分)1、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攀登这人性之巅。

”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人最为契合的是()A.普罗塔哥拉 B.梭伦 C.苏格拉底 D.彼特拉克2.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

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某某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3、董仲舒在给汉武帝的《对策》中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由此可知董仲舒对“春秋大一统”的正确理解应该是()A.春秋时期战争频繁,所以应该实行大一统B.西汉X邦实行“铲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董仲舒认为对国家不利,所以提倡一统C.春秋大一统,是说《春秋》一书特别不重视一统,所以分裂,这里“大”字是动词。

D.董仲舒认为,要保持汉武帝时期一统的局面,就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儒家思想,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指导思想。

4、在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

”这说明了启蒙思想()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B.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C.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D.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5、“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体现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与主X。

这一学派是()A 主X节俭的墨家B 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C 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 D “无为而治”的道家6、“王者配天,谓其道。

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

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

江西宜春上高二中13-14学年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

江西宜春上高二中13-14学年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历史word版含答案.

2015 届高二年级历史月考试题、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分,每小题2分,共60 分)1.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

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 君子,侠客,隐士,英雄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2. “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士阶层兴起的直接原因是()A. 宗法制的解体B.各诸侯国对人才的渴求C.封建的经济发展D.私学的发展3. 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

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A. 仁“”B. 礼“”C. 德“”D. 孝“”4.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

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国通史》)这段话说明,该时期()A. 经济领域已发生较为深刻的变化B•面临激烈的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C.处于王室衰微与诸侯纷争的境地D.经济迅速发展与周王室权势渐强5 .《史记》载“诸吕作乱,日蚀、昼晦。

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

”上述记载()①与董仲舒的观念相符②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③体现了迷信对封建史学的影响④记载荒诞不经,缺乏科学精神A.①③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6. “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

”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A. 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B. 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7.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8. 古希腊哲学中有一个著名命题:“有甲乙两人,甲很干净,乙很脏。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历史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历史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历史 2013.11 第I 卷(选择题 共 51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

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

这一主张属于( )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墨家思想D .法家思想2①孔子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②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 ③孔子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④孔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3.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这位思想家是( ) A 孙子 B 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4.《论语·乡党篇》记,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

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 )A .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B .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C .孔子“仁"的主张D .孔子反对等级差别5.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要好好教育,规范孩子的行为,让他改正错误。

B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 .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6.《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A .“仁政”学说BC .宋明理学思想D .“经世致用”思想7.右图中的董仲舒是西汉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

他对儒学内容的发展主要在于( )①加强中央集权②大一统③“天人感应”④“君权神授”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8.下列不符合宋代哲学思想发展特点的是()A.儒家发展到理学阶段B.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C.认为“气”是第一性,“理”是第二性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9.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些早期启蒙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共同特点是()A.以“异端”自居B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C.主张发展商品经济 D.批判君主专制10.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活跃,产生了李贽、黄宗羲等思想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①封建社会的衰落②封建专制的加强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封建制度的完善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11.对“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人是万物的尺度)理解不正确的是()A.它强调人的价值至高无上B.它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C.它强调人和神具有同等重要作用D.它认为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准绳12.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②奠定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④是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反映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2.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同点是:()A.认为教育可以兴国 B.具有唯物主义的观点C.重视民意 D 认为统一是民心之所向3.汉武帝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②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④私学兴盛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4.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A.孟子 B.韩非子 C.墨子 D.荀子5.下列有关宋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B.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D.认为统一是民心之所向6.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

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以上观点反映了 ( )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B.反映了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7.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

”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 )A.自然权利说 B.社会契约论 C.公共意志论 D.三权分立学说8.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阐述,有误的是 ( ) 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9.宋代话本和明清小说兴起和繁荣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经济繁荣为他们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B.市民阶层兴起为他们的兴起提供了阶级基础C.通俗文学的发展D.话本和小说通俗易懂10.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 )A.古代戏曲的起源B.古代戏曲的成熟C,国剧的形成 D.地方戏的崛起11经典力学与中世纪的自然观和方法论相比,最显着的特征是( )①注重实验②数学化③化学化④经验法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②④12、下列表述与伽利略无关的是( )A.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B.自制望远镜观察天空,发现了许多新天体C.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基础D.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13、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了微观世界的事件是( )A.经典力学的建立B.狭义相对性的提出C.广义相对论的提出D.量子力学的建立14.下列科学家与其主要发明(发现)对应错误的是( )A.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B.爱因斯坦──相对论C.拉马克──发电机 D.瓦特──改良蒸汽机15.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你不可能做到的是()A.学习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B.乘坐汽船横渡大西洋C.在家欣赏电视节目 D.驾驶汽车外出旅行16.古希腊的下列哲学家,主张“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的是(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17、“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

……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最先烟消云散”是指(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文艺复兴C、出现智者学派D、启蒙运动18、19世纪中期以后,“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最终被驱逐出去,主要是因为( )A、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精神的进一步发展B、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的迅速推广C、人猿同祖学说普遍得到了人们的认可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观点的提出19、欧洲的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之间的共同点在于( )A、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B、都主张民主共和制度C、都提倡宗教改革D、都主张自由民主平等20、“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来临都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②促使新的工业部门兴起③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④促进了城市的兴起或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21、他和一位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他,山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

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

“他”指的是()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22. 7.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奠定了中国世界文明古国的地位 B.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C. 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D.推动了欧洲工资本主义23、中国是最早掌握混合选择法和无性嫁接杂交技术的国家,这两项技术的最早记录都可见于()A、《汜胜之书》B、《吕氏春秋》C、《齐民要术》 D《物种起源》24、“辞藻华丽、笔法铺张、缺乏充实的生活内容”,这是哪种文学体裁的特点:()A 楚辞B 汉赋C 汉乐府诗D 先秦散文25、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是()A、中国B、日本C、印度D、埃及二.材料题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

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请回答:(2)从时代背景方面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差异的原因。

5(3)试从客观作用方面简要评析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

527.(17分)中西方科学、思想文化相互交流,彼此影响,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

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文化现象?(2分)有何意义?(3分)材料二有学者指出,欧洲大陆国家14~16世纪时出现了三R现象:一是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一是宗教改革(Religion Reform);一是罗马法复兴(Recoveryof Roman Law)。

三个方面虽然不同,但集中一点是人文主义的胜利。

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人的自由得到了承认解放。

——江平《罗马法精神与当代中国立法》(2)14—16世纪欧洲大陆国家为什么会出现三R现象?(3分)说明3R现象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分)材料三康德把国家看成“许多人依据法律生活组织起来的联合体”。

他把文明社会和法治等同起来,认为只有法治社会才是文明社会。

他也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侯鸿勋《孟德斯鸠及其启蒙思想》(3)依据材料三,概括康德心目中的“法治社会”。

(3分)他的观点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28.(18分)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的两座高峰,在十六世纪晚期和十七世纪初同时出现在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英国。

《牡丹亭》与《哈姆雷特》分别是其代表作,以下是有关这两部作品的有关材料:材料一《牡丹亭》塑造一个女性形象—杜丽娘,她出生名门,自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和严格管束,她如同笼中的鸟,强烈渴望冲出牢笼;在生存环境没能给她的理想的实现提供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她只能到梦中寻找自己的理想;进入鬼蜮的杜丽娘,由于离开了封建礼教的管束而显得更为大胆、痴情。

她不满足以幽魂的身份和情人聚会,她能为爱情而死,更情愿为爱情而生。

她毫无顾忌的与阴间的判官据理力争,使自己还魂。

她还一鼓作气,让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材料二《哈姆雷特》塑造了的悲剧形象—哈姆雷特,其名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优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请回答:(1)指出两部剧作所处时代的共同经济特征。

(4分)(2)思考两部戏剧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共同精神?(2分)(3)分析这两部戏剧反映的这种精神,在东西方产生的完全不同的影响。

(8分)并分析产生不同影响的主要原因。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